第483章 攻心术,少年雄辩(2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219 字 1天前

他语气一转,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我王光明磊落,岂屑与那反复无常、蛇鼠两端的燕国为伍?秦国,无意亦不屑与燕国瓜分赵土分毫。”

闻言,赵偃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但心头的疑云反而更浓:“那……那秦使所言献计,究竟为何?”

“为解赵国于燕之危困,亦为维系天下格局之稳定。”

甘罗顿了顿,迎着众多复杂探究的目光,上前一步,抛出了此行的核心:“我王有一策,非但可助赵国化解此劫,转危为安,甚至……可令赵国因祸得福。”

“何策?”赵偃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身体几乎探出王案。

“燕国觊觎赵国,所恃者,无非赵国新立,燕王以为有机可乘。然,若赵国愿与秦国结为盟好,割让河间五城之地予秦,则形势立转,乾坤可逆。”

“荒谬!”

话音未落,赵偃已勃然暴怒,脸色铁青,拍案而起:“寡人继位伊始,寸功未立,便要割让便要割让祖宗浴血打下的基业?

河间五座城池!甘罗小儿,你安敢如此羞辱寡人,羞辱我赵国?寡人若行此辱国之事,岂非遗笑天下?”

“大胆狂徒,妖言惑众。”

郭开立刻跳了出来,尖叫道:“此乃亡国之论!大王,请即刻将此獠逐出殿外,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断不可行!”

“秦人奸诈,欲壑难填!”

殿内群臣亦是哗然,指责、怒骂之声不绝于耳。

面对赵偃的暴怒和满殿的敌意,甘罗面不改色,又向前踏了一步。

连他身后的萧何,也只是眼神微微一凝,旋即恢复沉静。

甘罗迎着赵偃几乎要吃人的目光,语气反而更加从容不迫:“赵王息怒,诸位大臣请暂息无名之火,且听外臣细剖此局之利害,再论羞辱与否。

献城之举,绝非怯懦畏缩,看似赵国割肉,实乃断尾求生之智,祸水东引之谋。更是……化险为夷,因祸得福之始。”

接着,甘罗不疾不徐,层层推进,将各种利弊皆款款而谈,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将秦的强势、燕的贪婪叵测、赵国面临的生死困境以及唯一的破局希望,剖析得淋漓尽致。

将看似屈辱的割地,剖析成了一场关乎赵国存续与崛起的精妙战略。

“赵王!河间五城,非献不可得之利,实为赵国未来霸业之基石。

今日看似割肉,实则是为明日烹煮燕国这只肥羊而添柴积薪。大王乃明君雄主,当知壮士断腕,非为惧痛,实为保全性命身躯,以待日后宏图。

忍一时之痛,换百代之安,开万世之基,何乐而不为?

孰轻孰重,请大王与诸位明公三思。”

甘罗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剥开了表象,直刺赵偃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最迫切的渴望。

他将恐惧、贪婪、现实困境与宏伟诱人的未来蓝图,巧妙地编织进这“献城避祸反得利”的逻辑链条里。

恐惧驱使其接受现实,贪婪引诱其追求更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