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以防不测(2 / 2)

曹操拱手道:“操愿往!定不辱使命。”

袁绍点头道:“好!便让孟德公前往洛阳。我等在此等候佳音。”

曹操随即带着几名亲卫,快马加鞭前往洛阳。苏羽与刘备留在帐中,商议着后续的战事。

刘备道:“先生神机妙算,刘某佩服。只是不知先生日后有何打算?”

苏羽笑道:“玄德公素有仁德之名,且心怀天下。若能辅佐玄德公成就大业,实乃苏某之幸。”

刘备闻言大喜,连忙拱手道:“若能得先生相助,备如虎添翼。只是备如今势单力薄,恐难成大事。”

苏羽道:“玄德公不必妄自菲薄。董卓倒行逆施,天下人皆欲诛之。我军只需顺应民心,广纳贤才,定能成就大业。眼下最重要的是攻下虎牢关,占领洛阳,奉天子以令不臣。”

刘备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那袁绍野心勃勃,若让他占领洛阳,恐会对天子不利。”

苏羽道:“玄德公放心。我早已安排妥当,待攻下虎牢关,便让云长将军率军先行进入洛阳,控制皇宫。届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便是玄德公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闻言感动不已,连忙拱手道:“多谢先生成全!备定当不负先生所望。”

次日,袁绍率领大军攻打虎牢关。由于吕布已死,守关将士无心恋战,很快便献关投降。袁绍率军进入虎牢关,随即下令兵分三路,向洛阳进军。

苏羽与刘备率领一路兵马,沿黄河西进。途中,苏羽不断招降董卓麾下的散兵游勇,兵力日益壮大。

这日,大军行至一处渡口,正要渡河,突然听到对岸传来一阵呐喊声。只见一群乱兵正在劫掠百姓,为首的正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李傕。

苏羽怒道:“李傕匹夫,竟敢残害百姓!云长将军,速去将其擒获!”

关羽领命,率领五百精骑渡过黄河,直扑李傕。李傕见状,连忙率军抵抗,却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不到三个回合,便被关羽斩于马下。

其余乱兵见主将已死,纷纷投降。苏羽下令安抚百姓,并将缴获的粮草分发给他们,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大军继续前进,很快便抵达洛阳城外。此时,曹操已从洛阳返回,向袁绍禀报:“董卓听闻吕布已死,虎牢关失守,已挟持献帝迁都长安。洛阳城内一片混乱,董贼麾下诸将皆欲投降。”

袁绍大喜:“好!传令下去,即刻攻城!”

苏羽却道:“盟主不可。洛阳城防坚固,若强行攻城,定会伤亡惨重。不如派使者入城,劝降守将。”

袁绍道:“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派谁前往合适?”

苏羽道:“玄德公素有仁德之名,若由他前往,定能成功。”

刘备拱手道:“备愿往!”

袁绍点头道:“好!便让玄德公前往。”

刘备随即带着几名亲卫,进入洛阳城。没过多久,便见洛阳城门大开,守将率部出城投降。

袁绍率领大军进入洛阳,随即下令寻找献帝的踪迹。苏羽却对刘备道:“玄德公,董卓已挟持献帝迁都长安,洛阳城内已无天子。我等不如趁此机会,占领洛阳,安抚百姓,积蓄力量,再图西进。”

刘备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那袁绍定会派人监视我等,该如何行事?”

苏羽道:“玄德公放心。我早已安排妥当。可令云长将军率军驻守洛阳城东门,翼德将军驻守西门,玄德公则坐镇中军,以防不测。”

刘备依言而行,很快便将洛阳城牢牢控制在手中。袁绍见刘备势力日益壮大,心中十分忌惮,便想寻机除掉刘备。

苏羽看穿了袁绍的心思,对刘备道:“玄德公,袁绍此人野心勃勃,且心胸狭隘,若不早做打算,恐会遭其毒手。不如趁此机会,率领大军离开洛阳,前往徐州发展。”

刘备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徐州牧陶谦与我素无往来,未必会接纳我等。”

苏羽道:“玄德公不必担心。陶谦此人素有仁德之名,且深知董卓之害。若玄德公以讨伐董卓为名,前往徐州,陶谦定会欣然接纳。”

刘备点头道:“好!便依先生之计行事。”

次日,刘备向袁绍辞行,声称要前往徐州招募兵马,共同讨伐董卓。袁绍虽有不舍,却也不好阻拦,只得放行。

苏羽与刘备率领大军离开洛阳,前往徐州。一路上,不断有百姓前来投奔,兵力日益壮大。

这日,大军行至徐州城外,陶谦亲自出城迎接。刘备向陶谦说明来意,陶谦欣然应允,将刘备等人接入城中。

徐州城的青石板路被夕阳镀上一层暖金,陶谦握着刘备的手穿过熙攘人群,街边商贩的吆喝声混着孩童追逐的笑闹,竟比洛阳城多了几分安稳气。陶谦引着众人穿过三道城门,守城卫兵见了这位白发苍苍的州牧都躬身行礼,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真切的敬意。

“玄德公请看,” 陶谦指着城墙上悬挂的万民伞,苍老的声音里带着欣慰,“这些都是百姓自发送来的。董卓祸乱洛阳时,徐州能保一方安宁,全赖军民同心啊。”

刘备仰头望去,数十柄绘着嘉禾纹样的油纸伞在晚风中轻摇,伞骨上系着的红绸如火焰般跳动。他身后的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微眯起,似在丈量城墙的高度;张飞则盯着街角卖糖画的小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两下。

苏羽忽然轻咳一声,刘备回过神来,忙拱手道:“使君仁德布于天下,备今日得见,方知传闻不虚。”

陶谦朗声大笑,皱纹里的笑意漫出来:“玄德公过誉了。我已备下薄宴,咱们且到府中细谈。”

徐州牧府邸的庭院里种着两株百年银杏,金黄的叶子簌簌落在青石铺就的天井里。陶谦屏退左右,亲手为刘备斟上琥珀色的米酒:“实不相瞒,董卓虽远在洛阳,但其党羽李傕、郭汜已遣密使联络徐州豪强。若不是玄德公领兵到来,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撑不了多久。”

刘备闻言一怔,苏羽却早有预料般接口:“使君勿忧。我等沿途收拢的流民中,有不少是从陈留逃难而来的工匠,恰好能加固城防。”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在案上铺开,“这是我昨夜绘制的布防图,徐州四面受敌,当以彭城为屏障,下邳为后援,再令陈登率部驻守小沛,可保万无一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谦盯着地图上标注的烽燧位置,浑浊的眼睛渐渐发亮:“苏先生竟有如此才略!陈登素有智计,由他驻守小沛再好不过。只是……” 他迟疑着看向刘备,“玄德公麾下兵马虽勇,却多是临时招募的乡勇,怕是难堪大用啊。”

刘备闻言,眉头微蹙:“使君所言极是。备也正为此事忧心。”

苏羽微微一笑:“玄德公与使君不必担忧。我早已想到一计。徐州境内有不少黄巾余党,虽曾为乱,但多是迫于生计。若玄德公能以仁德感化,许以田宅,他们定会感恩戴德,为我所用。”

陶谦抚掌赞道:“苏先生此计甚妙!这些黄巾余党熟悉地形,若能收编,实乃一大助力。”

刘备也点头称善:“好!便依先生之计,明日我便亲自前往招抚。”

次日,刘备率领关羽、张飞及数千兵马,前往徐州附近的黄山寨招抚黄巾余党。黄山寨的首领名叫管亥,听闻刘备前来,亲自率领寨中头目出寨迎接。

刘备见管亥身材魁梧,面目憨厚,心中已有几分好感。他翻身下马,拱手道:“管首领,备今日前来,是想与你商议一件大事。”

管亥也拱手还礼:“不知刘公公有何吩咐?”

刘备道:“如今董卓祸乱朝纲,百姓流离失所。备欲讨伐董卓,拯救万民于水火。听闻管首领麾下有不少勇士,若能与备一同出兵,共讨国贼,待功成之后,备定会奏请朝廷,为诸位加官进爵,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管亥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刘公公的好意,俺心领了。只是俺们这些人,曾为黄巾贼寇,朝廷未必会容得下我们啊。”

苏羽适时开口:“管首领多虑了。玄德公素有仁德之名,向来不计前嫌。况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朝廷定会体谅。再说,只要我们能诛杀董卓,立下大功,朝廷又怎会追究过往呢?”

管亥沉思片刻,咬牙道:“好!俺信得过刘公公。俺愿率领寨中兄弟,跟随刘公公讨伐董卓!”

刘备大喜,连忙上前握住管亥的手:“管首领深明大义,备感激不尽!”

就这样,刘备又收编了管亥的数万兵马,实力大增。他返回徐州城,将此事告知陶谦,陶谦也是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