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残阳如血(1 / 2)

突然帐外传来脚步声,刘备迅速将细绢塞进灶膛,老兵则拿起抹布擦拭案几。张辽掀帘而入,目光在帐内逡巡一周,最后落在那盆尚未熄灭的灰烬上:“左将军好兴致,深夜还在看书?” 刘备合上书卷笑道:“闲来无事,聊以度日罢了。文远将军深夜来访,莫非有要事?”

张辽从怀中取出一个陶瓮放在案上:“主公听闻左将军喜欢菊花酒,特意让人酿了些送来。” 他的手按在刀柄上,指腹摩挲着鲛鱼皮刀鞘,“只是军中酒少,这点薄礼还望笑纳。” 刘备揭开瓮盖,醇厚的酒香漫溢开来,他仰头饮了一大口,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酒液顺着胡须滴落衣襟。

张辽看着他呛红的脸颊,忽然笑道:“左将军可知,昨日乌巢方向火光冲天?” 刘备的咳嗽猛地停住,张辽已转身走向帐门:“主公说,若左将军想看河北的秋景,不妨多留些时日。” 帐门关上的刹那,刘备捏碎了手中的陶碗,瓷片深深嵌进掌心。

三日后的清晨,曹操在大帐中批阅军报,苏羽匆匆闯进来,手中举着一份急报:“主公,乌巢火势已灭,淳于琼退守酸枣!” 曹操猛地站起来,案几上的墨砚被撞翻,浓黑的墨汁在军图上晕开,恰似一片蔓延的血泊。“袁绍可有异动?” 他抓起佩剑,剑鞘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张合、高览两位将军带着五千骑兵朝我军左翼移动,” 苏羽展开新的军图,指尖点在官渡西侧的密林,“属下猜测,他们想趁机突袭粮道。” 曹操盯着地图上的密林,忽然想起刘备帐前那株被风吹折的菊花,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传我将令,让于禁带两千人去护粮,务必装作仓皇失措的样子。”

暮色四合时,于禁的部队果然在粮道遭遇伏击。张合挥舞长枪冲在最前面,忽然听到两侧山林传来震天呐喊,滚石檑木如暴雨般砸下。他勒住马缰,看着从林中涌出的曹军,忽然明白自己中了计。就在这时,后方传来鸣金声,高览派人送来急报 —— 袁绍疑心他们通敌,已派亲兵前来捉拿。

“将军,不如降了曹操吧!” 一名亲兵拉住张合的马缰,指着远处飘扬的 “曹” 字大旗,“主公听信谗言,我们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张合望着混乱的战场,忽然将长枪掷在地上,头盔滚落尘埃:“罢了,良禽择木而栖。”

消息传到袁绍大营时,他正对着铜镜梳理胡须。听到张合降曹的消息,铜镜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裂纹如蛛网般蔓延。“废物!都是废物!” 他一脚踹翻案几,书信竹简散落一地,其中就有写给刘备的第二封密信 —— 他本想让刘备联络许都的董承,里应外合夹击曹操。

此时的许都,董承正站在皇宫的角楼上,望着天边的残月叹气。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女儿董贵人捧着一件锦袍走来:“父亲,夜深露重,还是回府吧。” 董承接过锦袍,忽然在夹层摸到硬物,展开一看,竟是刘备派人送来的血书,上面只有四个潦草的字:“速举大事”。

“告诉种辑,三日后动手。” 董承将血书塞进袖中,看着女儿隆起的小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董贵人却已跪下:“父亲,陛下昨晚又被曹操训斥了,臣妾腹中的孩子……” 她的话没说完,已被董承扶起:“为了大汉,只能委屈你们了。”

三日后的深夜,许都的城门突然燃起烽火。曹操在官渡接到急报时,正与苏羽对弈。听到董承兵变的消息,他捏碎了手中的棋子:“看来留着刘备,果然是养虎为患。” 苏羽落下最后一子,棋局上的 “曹” 字已将 “汉” 字围困得水泄不通:“主公,此时正是破袁绍的良机。”

“哦?” 曹操挑眉看向他,苏羽指着棋盘上的缺口:“袁绍见我军分兵回援许都,必定会趁机进攻。我们可在半路设伏,一举击溃河北主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刘备…… 不妨让他‘逃’回许都。” 曹操看着棋盘,忽然大笑起来:“先生这步棋,可比玄德公的菊花酒烈多了。”

七日后的清晨,刘备在两名卫兵的 “疏忽” 下逃出曹营。他一路向南,沿途不断收拢董承的残部,半月后抵达许都城外。城楼上的守军看到 “刘” 字大旗,纷纷放下吊桥 —— 他们以为是曹操派来平叛的援军。刘备策马进城的刹那,忽然看到城头升起的 “曹” 字大旗,心中猛地一沉。

“玄德公别来无恙?” 曹操的声音从城门内侧传来,他斜倚在一辆战车上,手中把玩着那封血书。董承、种辑等人被绑在战车后面,衣衫上的血迹早已干涸。刘备勒住马缰,身后传来弓弦响动,他带来的残部已被团团围住。

“你早就知道了?” 刘备的声音有些沙哑,看着曹操手中的血书,忽然想起帐前那株重新抽出新芽的菊花。曹操将血书扔在地上,用脚碾过:“从你踏入曹营的那天起,就该知道我曹孟德的手段。” 他挥了挥手,“带下去,好生‘照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被押走时,忽然回头看向曹操:“你赢了官渡,赢了许都,可你赢不了天下人的心。” 曹操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洛阳的酒肆,那个卖草鞋的汉子曾说过同样的话。他转身登上城楼,望着初升的朝阳,腰间的佩剑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苏羽走到他身后,递上一杯热茶:“主公,袁绍已退回邺城,河北指日可定。” 曹操接过茶杯,看着热气在眼前氤氲:“河北定了,还有江南,还有巴蜀。”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看到万里江山在马蹄下展开。

秋风再次掠过城楼,吹动曹操的衣袍。他忽然想起刘备酿的菊花酒,那清冽的酒香中,似乎藏着整个天下的味道。

邺城的护城河结了层薄冰。曹操站在袁府的铜雀台遗址前,手中把玩着一枚锈迹斑斑的虎符。苏羽捧着账册匆匆赶来,靴底踏碎了阶前的霜花:“主公,袁尚带着三万残部逃往幽州,袁谭在南皮自称车骑将军,兄弟二人已反目成仇。”

曹操将虎符抛给亲兵,喉间发出低沉的笑:“袁绍一世枭雄,竟养出两只争食的犬。” 他踩着满地枯黄的梧桐叶走向箭楼,城楼下的校场里,新降的冀州兵正在操练,甲胄相撞的脆响混着北风呜咽,像极了官渡战场上未散的亡魂。

苏羽忽然低声道:“昨夜许昌传来密报,关羽在芒砀山劫了囚车。”

曹操握着箭杆的手猛地收紧,尾羽上的雕翎被捏出褶皱。他记得那红脸汉子温酒斩华雄时的模样,青龙偃月刀划破夜空的弧光,比任何星辰都要夺目。“张辽呢?”

“文远追至黄河岸,被关羽水淹七军,折损了三千精锐。” 苏羽的声音更低了,“关将军说,若主公肯放玄德公归蜀,他愿以项上人头谢罪。”

箭楼的窗棂突然吱呀作响,曹操转身时带起的风卷落了案上的兵棋。那些木质的楚河汉界在他脚边翻滚,最终停在 “许昌” 的位置。他想起刘备被押走那天,阶前的菊花正落得纷纷扬扬,像极了洛阳酒肆外飘飞的柳絮。

“备马。” 曹操抓起披风往外走,玄色的织金披风扫过门槛时,带起一串细碎的冰碴,“去徐州。”

苏羽追上他的脚步:“主公,南皮战事正紧,您亲赴徐州恐生变数。”

“变数?” 曹操翻身上马,马蹄踏碎冰面的脆响惊飞了枝头寒鸦,“我倒要看看,关云长能掀起多大风浪。”

建安八年正月,下邳城的积雪厚过膝盖。关羽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尘烟滚滚的曹军大阵,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凝着白霜。糜芳捧着伤药上前:“将军,左臂的箭伤该换药了。”

刀身在风中发出嗡鸣,关羽的目光始终锁着曹军阵中那面玄色王旗:“告诉玄德公,云长定保下邳不失。” 他忽然想起许昌牢狱里的兄长,那个总爱对着菊花酿酒的人,此刻是否还能闻到酒香?

城门突然传来骚动,一骑快马冲破雪幕,马上的斥候浑身是血:“将军,曹仁绕道袭了小沛,张飞将军……”

关羽猛地转身,刀鞘重重撞在城砖上。雪片落在他虬结的胡须上,瞬间凝成冰粒。他想起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场景,三弟的丈八蛇矛总爱挑着敌军的将旗,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开城门。” 关羽的声音像城根的冻石,“随我去救翼德。”

糜芳拉住他的战袍:“将军不可!曹军势大,我们……”

“我等兄弟,生则同榻,死则同穴。” 关羽拨开他的手,偃月刀在雪光中划出冷弧,“当年在涿县桃园,我们对着桃花起过誓。”

城门缓缓开启的吱呀声里,苏羽正站在曹操身后数着城楼上的箭孔。他忽然指向东南角:“主公,那里的箭痕比别处稀疏,定是守军的薄弱处。”

曹操裹紧披风,看着下邳城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云长啊云长,你守得住城,守得住义,守得住天下人的唾沫吗?” 他想起刘备在许都种的那片梅林,花开时节总引得孩童攀墙偷摘,那时玄德公总笑着说,天下人的心,就像这梅枝,越折越韧。

夜幕降临时,曹军的投石机开始轰鸣。石弹撞碎城墙的闷响中,关羽带着三百校刀手冲出城门,青龙刀卷起的雪雾里,不断有曹军骑兵坠马。曹操在中军帐里听着外面的厮杀声,忽然问苏羽:“你说,这人世间,最难得的是什么?”

苏羽正在擦拭主公的佩剑,闻言动作一顿:“是主公一统天下的雄心。”

“错了。” 曹操敲着案上的地图,河北的疆域已被朱砂涂满,“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痴傻。” 他想起年轻时刺杀董卓,那把七星刀在袖中发烫的触感,与此刻帐外的风雪一样刺骨。

下邳城破时,关羽的战袍已被血浸透。他靠在城根下,看着曹兵将玄德公的家眷围在中央,忽然仰天大笑。那笑声震落了檐角的积雪,惊得曹操掀帘而出。

“云长可愿降?” 曹操的声音穿过刀光剑影,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