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楼先生,之前千里迢迢送来许多物资,才是雪中送炭。”
卫绍平起身行了一礼,楼欣月赶紧还礼。
“不过是些许小事而已,卫将军不必客气。”
刘师傅和贺先生相互看了眼,都笑起来。
“对对,都是熟人,不必客气,当初咱们去南边,还是卫将军护送的呢。”
说起来,这位英俊的年轻武人,当初就在原家商队里,行事低调,默默做事,但其人实在是太过亮眼了,不管如何低调,混在人群里,还是会让人第一眼就瞧见他。
当时她们俩还私下里八卦过呢。
说是这位卫小郎将来定非池中物。
谁能想得到,卫小郎竟是真的立下了赫赫战功,升任四品武将了呢?
而且看样子,卫小郎还很有可能身世显赫,大有来头。
之前两人闲谈中,还感叹如楼大娘子这般的女子,怕是很难寻到相配的男子了。
但眼下这不就来了一个么?
因此这两位中年妇女,就仗着自己上了年纪,倚老卖老,以闲聊的方式,打听了不少对方的私人信息。
“卫将军如今还有多少时日的假?可是还要回家乡去瞧一瞧么?”
“啊?不回家乡?在家乡已经没有亲人了么?哦哦,原来是这样。”
“听说卫将军在京城,有好些人家向卫将军提亲事,卫将军都没有应允,可是真的?”
“对对对,北荒未灭,何为家为?卫将军有此志向,甚好甚好啊!”
“像我们楼大娘,也是要立志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这才要招……”
咳咳咳,后头就不必多说了。
不管是刘师傅,还是贺先生,都觉得楼欣月那一番招赘说,也不过是为了阻挡那些有心来吃绝户的人家而已。
若是真有那天作之合的,难道还非得要招赘不成?
所以在看到突然上门的卫将军这么个极好的人选之后,这两个人,竟是不自觉地多了几分老岳母心态了。
楼欣月听到这儿,赶紧岔开话题,请卫将军尝尝楼府特有的小点心。
自从有了自家宅子,人手也多了以后,楼欣月也稍稍地奢侈了一把。
让灶房也试着做了不少她还记得的现代菜肴和点心。
当然了,这些菜肴和点心,很多她都在饕餮游记里详细描写过。
就有不少商户和有闲钱的人家,按着话本里描写的试做。
这让整个大魏朝都多了十来种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小吃和菜品。
连外人都被勾得要试做,楼家自己那更是便利了。
小吃有炸鸡烤串和山药薯块薯片,饮品有奶茶和酸甜红茶,甜点有小蛋糕和面包,正菜那可就更多了,什么荷塘月色、蜜汁鸡翅之类,都是不复杂能家常做的。
卫将军刚刚被两位长辈灵魂发问,也是问得面皮微热,稍有些吃不消。
这会儿赶紧借着品尝小点心和新式饮品转移一下话头。
那端上来的小蛋糕和小面包之类,只闻着便带着香甜的味道。
不过他不爱甜,便用小签子试了几样炸鸡块和薯块。
鲜香中带着酥脆,虽然说不上极其美味,但是一边闲聊一边品尝,自是安逸惬意之极。
这就让他想到之前楼家送来的那一批快食面。
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时,烧上一锅水,煮上几块快食面,再将那包好的调料撒进去,不过须臾便是一锅香喷喷的汤面,趁热几口吃下去,从里到外,都暖洋洋
的……这般的快活,是旁的吃食不及的。
而这快食面的配方,楼娘子也早就公开,如今大魏朝的商家,早就开始大量出产,供给边关的将士们,就算是边关大胜,将士们不再疲于征战,有闲暇好生吃三餐了,这快食面,在边关,也还是广受欢迎的好物。
他吃着香甜,两位长辈瞧着越发欢喜。
“这是家里自己做的小零嘴,闲着打发时候吃的,卫将军喜欢,走时给你带上一包。”
卫绍平虽然不是个吃货,但居然一点也没客气,就径直道谢了。
甚至还在她们留他下来用午饭时,厚着脸皮应下。
大概是美食让人放松自在,吃饱喝足的卫绍平,已经是能极其自然地同楼欣月谈起她在报纸上的征人启事。
“楼先生要招募能工巧匠,老少男女不限,不知道如今可招募到了?”
说到这个楼欣月可就有些发愁了。
“虽然看了报纸来应聘的不少,可真正能合用的……”
楼欣月想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
楼欣月想要搞的是文娱,可光有报纸和戏剧,这文娱事业未免也太单调了。
她都不敢想视频网络啥的了,想一想电影,总可以吧?
只是要将电影搞出来,首先就得有摄像机,有胶片吧?
当然了也可以跳过胶片直接搞数码摄像,但搞数码摄像就得先搞半导体啊,别说楼欣月一个文科生对半导体一窍不通吧,就算是她懂,那她一个人也不可能手搓出产业来呀?
大魏朝的手工业发达,工匠自然是不缺的。
但能如墨家大师那般有钻研能力,懂一些物理化学的,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真有这般的能人,也不见得会看了报纸就寻上门来的。
但楼欣月总不能在启事里,写出她想要资助研究的,究竟是个啥吧?
第267章 苦情技术大牛加盟。
想要超越式点亮科技树这种想法,是楼欣月的长远目标,倒也不是急在一时的。
所以楼欣月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有可能她投进去十万八万的银子,都不一定能获得成果,也有可能十年八年都找不到真正的大牛。
“我在飞虎关有一位长辈,倒是擅长机关等杂术,只是他年事已高……”
楼欣月听到这儿,便是两眼放光。
“啊,真的吗?不知道他可乐意来栖云城研究显影之法么?”
“显影之法?”
楼欣月难得同人说起自己对超越时代黑科技的构想,这会儿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卫绍平虽然在心里设想过各种奇思妙想,却也完全想不到,这位妙笔生花的楼先生,竟然想要的是,能将眼中所见的,不用绘图,便能永久显现到其他物件之上。
他一个武人,如果同他说起十八般兵器,行军打仗之类的,他自然是有无数的话要说,但这显影之法,却是他完全陌生的了。
当然了,不光是他陌生,这种闻所未闻的法子,在整个大魏朝,都是陌生的。
旁边刘师傅看到卫绍平懵然的模样,不由噗嗤笑了。
“我们这位楼大姑娘啊,那念头是想一个是一个,旁人都跟不上的。”
贺先生也笑道,“可不正是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呢,不过欣月想出来的那些点子,大半也都实现了啊。如今这显影之法,既然欣月这般盼着,想必若是有一日真能实现,定然不光让世人大吃一惊,还能造福百姓呢!”
卫绍平点点头。
“两位先生说得有理。待我回去问问那位长辈。”
卫绍平仿佛就是专程为了来给楼欣月介绍高人似的一般,略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辞,不过却是又说定了再来的时间。
卫绍平一走,两个人都不由得看向楼欣月。
楼欣月老脸一红,“我回去写稿子。”
她一转身赶紧溜了。
虽然八卦她也爱,但自己可不想当被八卦的人。
刘师傅笑道,“看来楼大姑娘也是红鸾星动了。”
贺先生也叹道,“只有卫小将军这般的,才能配得上我这表侄女了。”
到得第二日,卫绍平果然带了位六十来岁的老者上门。
原来这位姓伍,曾是裴将军旧部,这些年一直在飞虎关,是名军械官,更是四品武官。
如今边关大胜,这位伍先生,也得了军功,只是边关苦寒,伍先生腿又有旧伤,天气温暖时倒还好,一到冬季严寒,便疼痛难忍,不良于行。
而本朝武官六十即可退休,伍先生之前不退,是因为战事未休。
如今北蛮大败,此后二十年皆不足为虑,因此伍先生也就顺势上了乞休折子。
伍先生原本是打算归乡退隐来着,不过伍先生的家乡紧挨着边关,天气也没温暖多少,况且在三十多年前,北蛮入侵烧杀抢掠,伍先生家人都惨遭毒手,如今再回去,也不过只有几个远房侄子还在,对景伤情,不如不回。
卫绍平便将那新出了的栖云周报拿给伍先生看。
伍先生一见,倒是生起了几分兴致。
便跟着卫绍平来了栖云城。
楼欣月向来尊敬这样保家卫国的将士,自然不敢怠慢。
赶紧吩咐小丫环们将好茶点送上,而厨下也早就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家宴。
楼欣月虽然想要资助出显影之法,好为了将来推出电影做技术准备。
但身为一个文科生,这显影之法怎么搞,她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还得全靠这个时代的能人志士。
如今楼家的家宴,在整个栖云城来说,那都算是难得的。
好些个外头没有的新菜式,也有许多栖云城少见的新食材。
自打那饕餮游记被众多酒楼饭铺引为创新菜式的宝典之后,感恩孔方子先生的也有不少,在听说了孔方子就在栖云城定居之后,还会时不常地托过往的商队送到楼家来一些当地的土产以表感谢。
伍先生在品尝了一小口火腿银鱼春笋汤,便将那巴掌大的小碗里的汤都喝得涓滴不剩,旁边招呼客人的楼欣月忙示意让丫环们再给添上。
饶是伍先生看上去略显严肃,这会儿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目光在身旁落坐的卫绍平身上转了一圈儿,又收了回去。
这小子,倒是好眼光好福气啊!
这一场清新独特又美味的家宴过后,楼欣月才拿出自己早就画好的示意图和需求说明,给伍先生看。
楼欣月详细说起自己的构想时,诸人也都在旁边。
刘师傅听着不由直按额角。
果然这文人的想法就是曲里拐弯的,什么曝光,什么感光的,她听了还不如没听呢,完全不懂啊!
就是贺先生也是听得一脸怀疑人生。
觉得自己这些年看了那么多的杂书,但应该还是看得太不足了。
其实楼欣月自己也何尝不是越说越乱呢?
她能画出简图,又写出详细的需求说明,已经是耗费了她为数不多的科技脑细胞了。
反倒是伍先生听得眼中兴味十足,偶而还会问一些专业的问题。
可惜楼欣月那点知识,连皮毛都算不上,顶多也就能给对方一点大概的思路罢了。
伍先生表示可以一试。
这一场会面,可以算得上宾主尽欢。
楼欣月难得喝了点果子酒,在送走客人后,倒头就睡,睡了个昏天黑地。
第二天一觉醒来,晓文已是一脸激动地跑来告诉她一个大消息。
跟楼府一条巷子的第二栋宅子,已经被人给买下了。
“大娘子,猜猜是谁买下的?”
楼欣月这会儿起来的晚,连早饭都耽误了,整个人还有点懵懂,但看到晓文这般模样,心里一个激灵,“不会是伍先生买下的吧?”
伍先生从军多年,身上又有官职,家中亲人全无,不用养家小,手里应该是有一笔钱财的。
而楼府这条巷子里的宅院,价格不高不低,伍先生应该能买得起。
“正是呢!”
晓文还把藏
在身后的一盘子点心端了出来。
“刚刚伍先生的管家,还送了一篮子花糕过来,我各样都捡出来些,大娘子尝尝!”
楼欣月捏了块玫瑰味的花糕,放在嘴里尝了尝,味道还挺不错。
“果然行伍出身,就是动作迅速啊!”
现在她对伍先生的研究,更加期待了呢!
伍先生买下附近的宅院的第三天,楼赛郎带着季二郎回来了。
楼赛郎去的时候,那是劲头十足,精神百倍,回来的时候,就有点微微打蔫。
季二郎的态度,反而是小心翼翼的。
楼欣月把妹子叫过去单独审问。
“怎么回事?”
“不会是在老家,真的还有个订了婚的媳妇吧?”
楼赛郎叹了口气,“也差不多吧!”
楼欣月瞬间暴怒,“这姓季的简直是找死!”
她在屋里四处寻摸,正好墙角搁了个她用来锻炼健身的齐眉棍,就上前要去拎……
楼赛郎赶紧拦下,将齐眉棍给抢到了自己手里。
“唉,这事倒也不能全怨老季。”
原来季二郎离家参军时,家里爹娘都在,还有哥嫂一家。
后来老家遭了瘟疫,季家人全都中了招。
幸好还有季二郎这些年从边关寄回来的银子,才能买得起药,看得起病。
可惜这瘟病也是古怪,季家哥嫂年轻力壮的反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两个老的倒是活了下来,只是身子骨越发的虚弱了。
他们一合计,季家只剩下季二郎了,还是得给他娶一门亲事,免得绝了后。
正巧同村有家人,死得只剩下了个孤女,他们就帮着孤女出银子葬了父母,将孤女领回了家里,直等着季二郎回来以后就成亲好早早地抱孙子。
可惜季二郎好几年也没回来,季家爹娘元气大伤,先后去世。
那个孤女就以季家未婚妻的名义,一直守着季家。
“要不是大姐提醒,没准我跟季二郎就先成了亲了,好多年以后才会回他老家一看,到时候老家还有个未婚妻呢?这叫什么事啊!”
楼欣月一扯嘴角,“那如今那位未婚妻呢?”
“季二郎认那位当了妹妹,出了些银子当嫁妆,托媒婆给订了亲事,我们是喝了喜酒回来的。”
“那这不是都解决了?你还闷闷不乐?”
“差一点我就成了亏心的了,我想想就心里不爽快。”
“所以说,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不能操之过急,先弄清楚了,十拿九稳了再做。”
楼欣月也是替自家妹子捏了把汗,差一点她就成了苦情文里的女配了啊!
“那现下怎么办?季二郎,还要吗?”
第268章 婚照这种画,叫新婚照。
楼赛郎面显迷茫,烦恼地一击掌。
“唉!我,我也不晓得。”
从前大姐被小白脸迷住,她气得整天都想爆发。
如今季二郎家里明明没人了,却也能冒出这种让憋着一口老血的破事,依着她的性子,是很想一甩手就走人的。
然而看着季二郎那个无辜的模样,又难免有几分心软。
这会儿,她倒是有些能理解当初的大姐了。
楼欣月想了想,便笑道,“既然如今拿不准主意,那就再等等吧。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等你什么时候,心里舒坦了,他那个未婚妻过得好了,你们再谈成亲之事吧。”
楼赛郎这个年纪,放在大魏朝,是晚婚了。
既然都晚了,那也就不在于这一时。
不如看观察下,那季家老家还会有什么吧?
毕竟,楼欣月从前那是阅文无数,光是季二郎和那个未婚妻的人设,她都能瞬间脑补出无数个狗血故事来。
就算未婚妻已经出嫁了那又怎样?
有可能未婚妻嫁了以后过得不好,又来向季二郎求助。
也有可能人家的老公意外过世,未婚妻成了可怜的小寡妇啥的。
到时候,没准就会把自己的不幸,归根于楼赛郎横插了一杠子。
而楼赛郎呢,又显然是有身份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没了男人也不会死。
但未婚妻没有依靠是会死的呀!
这不是楼欣月把人往好里想的温文尔雅版。
如果再来个狗血雌竞版,那更是不敢设想啊!
好吧,楼欣月知道自己是职业病发作,不自觉地就把一件简单的事给想复杂了。
楼欣月给妹子出了这么个主意,之后的事情她也不再多嘴了。
不过楼赛郎似乎也跟季二郎达成了一致。
季二郎没再到楼家来,楼赛郎倒是出去了好几天。
五天后,季二郎就提前回飞虎关去述职了。
楼赛郎又住了半个多月,也回了飞虎关。
而卫小将军,半个月里又到楼家来拜访了两回。
这两回还都是跟楼欣月跟伍先生开办研究工坊有关。
研究工坊建好之后,卫小将军也走了。
楼家长驻的刘贺二位,私下里八卦起来,都有些扼腕。
“想不到啊,明明是红鸾星动,以为天降奇缘,能双喜临门呢!”
“结果可好,一对也没成了!”
这二人私下里嘀咕归嘀咕,当着楼欣月面儿,却是一字不提。
没过几日,贺先生忙着写新话本,刘师傅忙着教小丫头们练武,也就把这话题给忘了。
两个月后,楼欣月收到了两包来自边关的物品和书信。
一份是楼赛郎寄来的,里头有毛皮和楼赛郎用狗爬字写出来的信,据信上说,这几张毛皮,都是楼赛郎在那边山里打猎得来的。
另一份却是……卫小将军寄来的。
卫小将军寄的物品……却是一朵干糙的雪莲,放在全透明的白水晶空心球里。
卫小将军的信,就像是个普通的友人口吻,偶然在山上巡逻,偶然遇上一朵漂亮的雪莲花,就随手摘了下来,想着他一个男子要这个也没甚用处,而楼先生那本饕餮游记里,曾经写过有关雪莲花的内容,觉得楼先生应该会对这个感兴趣,又刚好在边境得了一大块白水晶,就请空匠给打磨一番,用来盛这朵雪莲干花,正好楼赛郎要往栖云城寄信寄物,他便也凑了个热闹。
还别说,卫小将军送的这个礼物吧,是真的送到了楼欣月的心趴上。
楼欣月将这个水晶雪莲,摆在自己的案头上。
灵感枯竭的时候就把这雪莲拿起来把玩一番。
而这个来自普通友人的礼物,却是在楼府引发了小小的波澜。
从贺先生刘师傅,到晓文彩枝她们这些大小丫环,再到婚期在即的原无瑕,都要寻些借口进一下楼欣月的书房,好参观一下这象征着美好……友情的雪莲花。
楼欣月想过收起来,不过犹豫了良久,还是就这么摆着了。
四月十二,宜嫁娶,祈福,求嗣。
原无暇的婚礼便定在了这一日。
栖云城中富豪之家唯一的女儿,还是招赘,婚礼自然是盛大之极。
做为新娘子的好友兼合伙人,楼欣月自然也去凑了个热闹。
楼欣月送给新娘子的新婚贺礼,是一幅巨画。
这副巨画足足有一面屏风那般大,而画上,是身着喜袍的新娘新郎!
原本栖云城里,就有不少的画师,尤其是栖云城中话本、连环画、说书和新戏盛行,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又汇集了北原道内的画师,以及外地来的画师,这些画师,哪怕都没什么名气的,也能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栖云城里过得很好,不但自己能得很好,还能养活一家子人呢。
所以衣食充足的画师们,在一起相互竟争又相互学习,可以说让城中的画技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跟京城比起来,都不会逊色。
但像这巨画的画风,却是他们从前完全想都没想过的!
这画上的新娘新郎,竟然跟现实里的人物,是一模一样!
如果光线稍暗一些,不知情的人突然进来,猛地看见,只怕会以为那就是两个活人!
而在之前,哪怕是以画人像著称的名画师,画出来的画像能有七八分肖似,
或者形神兼似,但那也是似,并不是这种跟真人一般的啊!
原家的婚宴,少不了奢华盛大。
但再奢华盛大,来宾们心里还有个谱儿。
而这幅贺礼,却是让来宾们大为震憾,直呼神奇。
好些个不差钱的富贵人家,纷纷打听起来画的来历。
等听到是楼乡君所赠,便有一大半的人都打消了主意。
楼乡君此人,在栖云城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栖云周报就是她的产业。
每年还会写出三部话本,还有那栖云独一份的百味茶楼,也有楼乡君的股子。
可以说,楼乡君,那是不差钱不差名的主儿。
平时很少跟外人交际来往,少有的几位友人里,原姑娘就是其一。
所以他们何德何能,又能拿出什么令楼乡君心动的筹码呢?
不过一大半的人打消了主意,还是有一小半的人,通过各种法子,求到了楼欣月面前。
让人万没想到的是,楼乡君居然应下了!
楼乡君说,这种画,叫新婚照。
此画造价昂贵,制作不易,但为了研发什么新技术,这新婚照,就定价二百两一张。
第269章 蓝图全大魏朝独一无二的大戏园。……
这新婚照,可不正是伍先生研发出来的成果之一?
伍先生在试过了许多种材料之后,终于弄出了在铜板上显影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楼欣月看来,实在是简陋之极了。
暗箱足足有脸盆那么大,操作又极其繁琐。
想要拍下一幅照片来,就得至少保持不动五分钟。
之前给原无瑕和新郎两个拍新婚照,那就是真真的让这对小两口,坐在园子里的长椅上,一动不动五分钟啊!
也是得亏那天没有下雨,不然好不容易制作出的铜版底片可就白废了啊。
而即使已经将图像拍到了底片上,还得将这铜版底片放到显影液里,洗出图像来再清除多余的物质,这就得到了一张铜版照片。
当然了,这铜版照片不可能有屏风那么大。
那屏风大小的新婚照,是楼欣月请来的画师,将新婚照按比例放大画出来的。
也是得亏栖云城里的画匠很多,工钱也不高,只要稍加训练,便能将这种铜牌照片等比例放大画好……堪称人肉打印机。
当然了,这只是权宜之计。
刨除给画匠的工钱,还有铜版照片和新婚照及画框的成本,二百两至少能有一百五十两的盈利。
这个盈利楼欣月几乎全都再投入到后续的研发当中。
楼欣月弄这个新婚照,最开始就是纯友情。
想给好友原小姐一份与从不同的新婚礼物来着。
毕竟原家豪富,什么珍奇稀罕的宝贝没有呢?
但弄出来之后,居然歪打正着,成了一项赚钱而新奇的产业了!
尤其是这照相技术越发的纯熟,用途也越发的广,不光能照新婚照,也可以只照个单人的,或者是抱个猫,牵个狗,骑个马的也行。
于是慕名而来的富贵人家也就越多。
栖云城中的富贵人家也就罢了,其它大城的富豪们居然也有专程到栖云城来,就为了照个这般新奇的相。
伍先生一开始还会兴致勃勃,亲自动手帮着照相,后头订单越来越多,排队都直接排到了明年。伍先生就索性都交给了几个徒弟,租下了隔壁的宅院,专门用来接待这些访客,自己还是一心扑在这显影之术的改进上。
这个宅院,还挂了个牌子,叫什么照相馆!
有了这种神奇的照相术,百味茶楼大门外立着的招牌画,倒是也跟着有了变化。
如今在百味茶楼里演新戏的演员们,已是增添了好些个新人。
之前的演员们,也有离开的。
这些离开的,有的是名声起来了,被外来的富商看中,给赎身回去当半个主人的,也有的是觉得挣够了银子,不如回去寻个好夫婿好娘子,成亲生子的。
摆在茶楼外的招牌画,就有主要演员们在戏里的半身像。
这半身像,就是在照相馆里的拍的新式相片。
那简直就跟真人是一模一样的。
有时候天色微暗,冷不丁地走到跟前,还会吓一跳,以为是真人在那儿呢!
除了招牌画之外,百味茶楼的戏台,又增添了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绝活。
什么烟雾、光影、闪电、逼真的背景画幕、越发灵动的吊索和滑轮……
现如今走进茶楼,不管是上半日,还是下半日,都能看到不同的精彩表演。
有的外地富商,吃了早饭就走进茶楼,就能在里头呆上一整天都看不腻。
而茶楼附近的酒楼、客栈、车马行以及布庄和首饰铺子,也都跟着沾光……从早到晚,都是生意兴隆。
地价是早就涨了好几倍了。
原无瑕跟楼欣月闲谈起来,都要后悔当初开茶楼的时候,就该将附近的几个铺子全都买下来着!
楼欣月笑她财迷太过,有钱也要大伙一起赚才更安心嘛。
这位百味茶楼的女东家,成了已婚身份后,做起生意来,那是越发的得心应手。
东家的新婚夫郎,也成了茶楼里的管事,主管新戏演出的许多杂事。
如果放在后世,那就是身兼多职,负责所有布景、灯光、舞美、美术、道具等等美术设计的活。
不得不说,这专业人才干的活,就是专业。
愣是让百味茶楼的舞台效果,生生地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所以说原无瑕当初招了这位当女婿,实在算是明智之举。
男强女弱这种组合,放在现代,那都是不多的。
若是想要能安稳,除非这男子自身有专长,还十分热爱,整天沉迷于专长,自然也就没那个闲工夫去想东想西了。
而原无瑕这位老公,可不正好符合?
楼欣月跟原无瑕两个在包厢里,谈天说地,又时不时地瞅一眼舞台上的各色节目,忍不住地品评一二,又商量着哪里还能再改改,或者再畅想一番百味茶楼的未来规划。
“这个茶楼还是太小了些,等咱们在城外的那个戏园盖好了,那才能叫咱们大展拳脚呢!”
百味茶楼最开始在原家的产业里,除了地段不错外,算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但这才几年,就已经成了原家最挣钱的产业之一了!
而且有这百味茶楼,原家的其它产业也跟着沾了光。
从前原家虽然豪富,货通南北,但也就是在大魏朝的源北道及周边有名头而已。
可自从百味茶楼新戏流传开来之后,几乎大半个大魏朝,都知道有青萍客、孔方子、百味茶楼的新戏……以及百味茶楼的东家原家。
因此哪怕原父原母也乐意再给自家女儿些旁的产业,但原无瑕也没那个心思管了。
而这几年来,百味茶楼分给楼欣月的花红,也从来没有少过半分。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原无瑕可不就是楼欣月搞事业最好的合作伙伴么。
既然如此,楼欣月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这不,就拿出了她下一步的事业规划出来,跟原无瑕商量了?
百味茶楼做为一个茶楼,在栖云城里算是规模最大的了。
但做为一个戏园子,可就太小了。
楼欣月拿出来的计划书,是在栖云城北荒凉之处,规划出一个戏园小镇来。
当然了这戏园小镇,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要建成的。
戏园小镇的中心,便是百味戏园。
百味戏园便是以现代的大剧院为蓝本,全大魏朝独一无二的大戏园。
此处可以同时上演两场新戏,也可以容纳两千观众。
辉煌华丽的效果图一拿出来,就让见多识广的原家小姐震惊了。
待看罢计划书,便兴致勃勃地拉着楼欣月,要早早地将这戏园小镇建成。
栖云城
北那片地,原本是一片贫民窝棚。
窝棚区的中心处,有个雨水汇集的大池子,脏污不堪。
再加上贫民们都在这池子里倒洗马桶,扔垃圾……这池水越发的恶臭发黑,到了夏日时,蚊蝇成群,臭气熏天。
因此只有城里穷得过不下去的,才会住在这一带。
因此原无瑕让管事的将这一带买下来,还给这些贫民们丰厚补偿时,城里的人都纷纷议论,说是原家小姐成亲之后,这人就傻了。
这般不堪的地,就是倒贴给他们,也是不能要的。
原家小姐居然还花了那么多的银子买!
又有传闻说,原家小姐要在那片地上,再盖个新茶楼。
于是大家都乐呵呵地等着看原家小姐的笑话。
那般脏污不堪的地方,就算是盖了新茶楼,客人谁会去呢?
不怕眼睛里看到脏东西,又被臭气熏死吗?
第270章 小镇啊,这是战神将军!
城里外头的人议论纷纷,等着看笑话。
但住在这窝棚里的那些穷人家们,却是仿佛看到了天下掉金饼。
他们当初在这边盖窝棚时,不少人都是一文没花,就捡了些树枝,打了些土砖,凑合着盖个棚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
后头在这边盖棚子的多了,官府那边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最后就象征性地一家收了几十文钱,给他们登记在册。
如今原家这大财主,大善人,居然肯出几十两银子买下来!
有这几十两银子,他们完全可以去附近的那个坊市里租个像样的房子了。
那边坊市里的住户,比他们这边的要稍稍富裕一点,房舍也整齐多了。
租上一间房子,一年的租金就是半两。
有这几十两,够他们租上大半辈子了!
更何况,也不是不能拿着这个钱,回老家去置上几亩地,再修个房啊!
于是这些人家争先恐后地跟原家娘子的管事们签字画押,领银子走人,生怕原家娘子回过神来,不再做这亏血本的买卖了。
还真的有人拿了银子回老家去修房子买地去了。
更多的人搬去了附近的坊市……
且还有意外之喜。
原家人竟是要雇人干活!
而且这些活也极是容易……不过是拾取垃圾,打上塘中黑水,交到原家的运输车上,就能按垃圾和黑水的多少拿钱!
只要能运过去一筐垃圾,就能拿到十文钱!
那垃圾,还不是遍地都是?
这跟从地上捡钱有什么分别?
而且这活儿,汉子干得,娘子干得,就是老人小童也照样干得。
这家里能缺壮劳力,还能缺老幼妇孺吗?
一时间,不但是那些原本的贫民住户争先来收拾垃圾污水,就是附近几个坊市的闲人们,也带着自家老小,来捡……挣这份轻松钱了!
可惜啊!
就是消息传得太快,来干活的人太多,不上三日,原本脏污不堪的窝棚区,如今就跟是被狗舔过的似的,干干净净一片平地,别说是垃圾和污水了,就是连个小树枝和小石块都瞧不见。
此后这片地就开始破土动工了。
那动作是当真的快!
一天一个样儿,就跟吹气儿似的,房子起了,街道铺了,花花草草也都种上了。
当然了,招的力工也多!
好些个能出力气的汉子们都被招进去干活。
给原家干活,工钱就比一般的活儿要多个几文,还包两顿饭,那饭又有油水……谁不乐意呢?
可惜这活也就干了不到三个月。
就几乎全齐了。
大家伙也跟着大开眼界!
这整整一条街,焕然一新。
街口处立着高大气派的牌楼,上书“戏园小镇”四个大字。
门前的路面,清一色的水磨青石,平整得如镜面。
道路两边,又是各色花草树木,映衬得房舍屋宇,都如同画卷一般。
至于再往里头还有些什么,那暂时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这整整一大片的地,全都被用高墙给圈起来了。
也就是牌楼大门开的时候,能往里瞅上一瞅,大致看看是什么模样。
住在附近的城中百姓,哪怕是进不去,闲时也要特意到牌楼门口趸摸一圈儿,多看几眼是几眼嘛。
于是就发现,时不时地就有一队队人进了这个大门。
有的一看就是干活的,上前一搭话,才知道他们是给那些屋舍做装修的。
还有的则看着细皮嫩油,模样清秀,手里还抱着琴和琵琶那些乐器。
这回不用打听,只站在高墙外头,也能听到里头传出来的阵阵美妙乐声了。
消息传遍全城,栖云城里的好事闲人们,纷纷打听起了这什么戏园小镇啥时候开。
而之前笑话原家娘子当冤大头的,这会儿纷纷咋舌。
先甭管这戏园小镇开张起来能不能赚银子吧,就看着这地方修建得如此养眼,戏园小镇里头的种种动静,城中富贵人家及外地客商们时不时地关切打听,也知道这边的地价,肯定不会再是白送也没人想要了。
两月后,戏园小镇正式开业。
头一批进这小镇游览的客人,拿着烫金请帖,通过那牌楼大门,终于见识到了这小镇的神奇新颖。
“这里就是青萍客与原娘子合力创建的小镇?”
一群人走进大门,那被围在当中的锦衣青年,肤如洒金,长眉凤目,目光明亮,身姿笔直如松,手里摇着折扇,迈开大步,左顾右盼,显然很是好奇。
跟在青年身侧的锦衣中年,白皙微胖,眉眼清正,很有些女相。
听到这话,便笑答,“正是。”
“今日是头回开业,看请帖上头有不少玩乐之所,想来很是有趣。”
说着便抱了下拳,行礼道,“下官也是托了贵人的福,才能有此眼福啊!”
锦衣青年微微颔首,目光打量面前风物,兴致勃勃地指了指街头第一家店铺。
“走,进去瞧瞧!”
这第一家店铺是新装出来的,走得近了,还能闻到新鲜木料和新漆的味道。
如果不看门口立着的老爷子雕像的话,这店铺倒是跟大多数大魏朝的中等店铺没多少差别。
锦衣青年长眉微挑,微微讶然。
“不知这雕像……是神仙,还是哪位大魏名士?”
他看向身边的中年人,显然是等着对方解惑。
锦衣中年一时语塞。
原来这雕像,却是个白白胖胖,满脸福相的老爷子,头戴官帽,身穿红袍,两只眼睛笑得眯起来,腰间系着一只硕大的玉如意……
如果光看这衣装,倒是大魏朝的财神模样。
可老爷子一只手拖着只大袋子,大袋子里头鼓鼓囊囊,不知道装了多少好东西。
而半开的袋口里,却是露出了琳琅满目的各色物件。
这些物件,倒不是什么金银珠宝,玉器把件啥的。
而是各色各样的小人偶和小玩意。
比如离他最近的,就是一个骑在白胖小马上的大将军。
因这大将军的人偶制作得圆滚胖乎,虽然眉眼神态不失威严,却还是憨态可掬,让人瞧了忍不住就想上手一摸或者抱回家去。
锦衣中年的目光又落在大将军一只胖手抱着马驹上。
这小马驹,只有小拇指般大小,精细可爱之极。
也是这小马驹,让他豁然明白。
“啊,这是战神将军!”
这战神将军,不就是早先曾经在大宁朝风行一时的话本,战神归乡记里的大将军吗?
大将军从军之时,小儿牵衣不舍。
大将军抱起小儿,许诺等再回来时,要给他买一匹小马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