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议政归来,还没回去换常服,先来书房看看李咎,然后就听见李咎在和小莲等几个女幕僚在那里八卦如何给三公主长志气。
心里为秦驸马鞠了一把同情泪,秦王大大咧咧地加入他们中间坐下:“你们在聊什么?”
一众幕僚和心腹纷纷起身行礼,李咎也站起身来,说道:“我久不在京城,不知道水深水浅,特意打听打听,以免徒生不必要的麻烦。欸,你去宫里,见着城阳了么?”
秦王没好气地回道:“我那里能见着姐姐,我都没见着王妃!听说昨晚上母后那里宵夜都叫了两轮,早朝事罢人还没起。等到过了早起请安的时间点儿,后妃们、未嫁公主们都扎堆去了,我们哪里还能去得?”
秦王和李咎并排坐着,一人叹了一声,然后勉强打起精神来:“今儿继续说税的事?”
李咎摇头:“作业布置下去了,一两天收不上来。今天不上课,你有空的话,我和你聊聊财产权以及,生产力,还有对应的权力、组织、系统、制度问题。这话就严重了,所以只能和你切磋,对其他人我都不能提,否则算咱们俩大不敬。”
秦王闻言忙叫停,先让摆饭,他换身衣服,回来吃了饭再详谈。
李咎不会把屠龙术拿出来原样地教给秦王,不过他会讲一些更为客观的规律,并且把社会制度、权力组织仔细掰清楚,这算是打折版的屠龙术吧。
特别是私产制度下的组织制度如何败坏,这个过程可太值得作为教训学习了。
每个朝代的结束,每个封建国家灭亡,都有其根本的制度学逻辑。土地兼并、财政支出相对收入的剧跌、文明内敛、人口增长而生产力停滞导致养活人口的资源出现缺口……都只是这个逻辑、规律的表象。
目前还没有人能全面、客观地总结这个逻辑、规律,不过李咎可以把看起来最靠谱的几种学说全都给秦王说一遍,尽可能地靠近这个客观规律。
李咎希望这个国家的变革是彻底且缓和的——少死一些人,少耽误一些时间,最好能和平过渡到社会的发达形式。
虽然天真,可世上哪有不天真的愿望呢!
一众幕僚,包括小莲,都识趣地告退,有事要商量的就和秦王约好时间到了时候再来。
李咎在这时候开始给秦王教不完整且杂糅了多种学说的屠龙术,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各方面看来秦王至少具备了三个素质:
与其他人的共情能力,特别是体谅劳苦大众方面,他一个出身富贵的天之骄子,有心去穷山村里住一段时间,亲自下地干活,与农户同吃同住……而不是怀着高高在上的怜悯施舍,只这一条,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