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制度课3(1 / 2)

李咎推演了不加限制的情况,又推演了加以限制的情况。

对小作坊、小商户课以高额的增值税,对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课以高昂的个人所得税……结果也很明显,甚至更明显,小有产者破产,继续务农。或者充当廉价劳动力。

没有小户经营,工商业会迅速形成寡头和垄断,只有有能力通过规模效应等办法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大豪商,才有可能继续存活发展。

而一旦获得了相当的金钱资本,垄断了上下游及商品市场——李咎还得重点解释一下垄断的意义,这和将来的国营、官营、皇商有关——这些获取了垄断地位的富商就可能拥有左右朝政的能力。

以商干政,分薄权力,这是秦王决不允许发生的情况。

而且李咎还根据平行世界的事实,给他脑了一个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生育率下降。

这几乎是肯定会发生在中间收入人群身上的事。

当前都有不少养不活的孩子被遗弃或者饿死,以后一个小家庭为了腾出人手去挣钱而减少生育,纯利益动机很强。就是现在的金陵和定波港,已经出现了一些人家,为了让女儿多给家里挣钱,阻止女儿嫁人、命令女儿自梳的案例了,淳城、京畿等地的人也蠢蠢欲动,若不加以制约,只怕这样的事会很快在别处重演。

除了遥远的商人做大和生育率下降之外,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工业、商业以及技术站等依托技术发展的产业,向着金钱和权力集中,那么,科技发展怎么办?

秦王可不信,等他百年之后,还会有人主动热情地推动科技继续发展。

如果野心家通过掌控市场和权力就能获得巨额财富,他们还会继续推动技术向前?他们倒是更有可能铲除威胁到自己的技术。

按照现在的情形,到了那时候,李咎留下的杂学、技术站,能继续保持站在人民这一边就不错了,最坏的情况是学阀卷土重来,排挤杂学,技术站被富商豪强把持,沦为晋身的工具。

真正要紧的技术和知识,反而不会有太多人保持关注。

吃力不讨好的事,不会有人主动去办。

除非有人能从中吃到很大的好处,否则有钱的势力投什么科技呀,买地吃粮它不开心吗?

他必须留下一个能让科技研发保持活力进取的制度给后人。

这个制度不会一蹴而就,而税收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两种假设掰扯完了,摆在秦王面前的就是选择题了。

秦王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两个结果他肯定都不想要,粮食农业安全、百姓生活和工商业发展、技术进步他都想保持住。

时间已经很晚,话题只到这个为止,李咎把剩下的内容当家庭作业布置给了众人。

已知李咎给的税法是个人所得税,求解税率和减免政策。已知未来有增值税,求解没有账本、没有数据情况下的征税办法。

被模型推演法砸得晕头转向的幕僚们一脸懵逼:这才哪到哪,就得做作业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师父可没布置过难度这么高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