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过淳城4(1 / 2)

李咎和城阳说完,天色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城阳翻个身把李咎推开了些,抱紧了自家带着的取凉意的竹夫人,道:“既这么着,今儿早上咱们也不走了吧,留下郡守和郡守夫人好好聚一聚,晌午送他们回去。郡守出来一天,应该会积累许多事务,再让他们送咱们,就不好了。”

李咎知道媳妇是嫌他热,也不好意思继续纠缠过去,便合眼说道:“睡吧睡吧,今儿不走了,索性再留一日。横竖咱们是提前出来的,便是再慢些,也能赶着日子到长安。”

于是果然他们又多留了一天。这天倒是没睡过头,而是辰时起来送了陈务夫妻回南岸,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到了晌午方彻底清醒了。

左右无事,膳后,李咎和城阳换上家常衣服,去了河庆城北城区闲逛。

北城区刚刚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人们急需要养家糊口,到处都是打基础的建设“工地”。

渡口要扩容,要整地、修房子、扩道路、扩排水的地下管道,城里还要新开一些官府的设施比如养生堂、安乐堂之类的。

人们脸上没有多少笑容,因为着实不知道未来如何,不过忙忙碌碌地为生计奋斗的手却没有丝毫停顿。

府衙出了好些告示宣布招工、物价、今年征税、徭役的情况,还有扫盲班的报名要求和开课时间,每个告示附近都有认字儿的闲人帮忙给人解说告示。

李咎去问了一下,原来闲人都是第一批扫盲班里出来的,腿脚不好不能干重活的,或者根本就是原有的济贫处收留的孤弱。他们在这里帮忙解释官府的告示,官府管他们吃饭穿衣。

有了这些告示,人们就知道官府和朝廷的用意。那些用工的地方就不太好克扣工钱伙食,买卖的不敢哄抬物价或压低收买价,征税的粮官粮长也不敢胡乱摊派。如此北城的百姓即便不知道未来如何,也可保当下无忧,民心稳定。

“先让百姓……咱们知道底下的事,再让我们去办事,这样咱们也不至于被蒙蔽,和他们读老了书的人说的不一样,但仔细想想,还是陈郡守的办法好。虽然是太过实在些,却让人看着心里明白,比那稀里糊涂过日子的强。”

城阳把陈务的做法和金陵所见、长安所见、素日所闻、往年所学比了一比,陈务的做法更接近金陵的情况。

大多数地方的父母官还是喜欢“愚民”那一套,就是不和百姓说明白,只让他们耕种劳作,生儿育女,税赋徭役。表面上看起来是经典的民可使由之那一套,实际上是阶级割裂。

而陈务显然受李咎影响比较大,他选择了更稳妥但更坎坷的道路,便是将道理、政策掰碎了说给大家听,换来的是将心比心的跟从者。

李咎说道:“人也不是傻子,陈太守把他们当人,他们也愿意做人。这才是正理啊,总比有些人吧,嘴上说着要教化万民,心里恨不得万民都是只干活没思想的牲口。”

不同的地方官的风格区别很大,有理想主义者,有功利主义者,也有墙头草,也有八面玲珑。陈务是理想主义类型的实干家,正是当今圣上最偏爱的那种臣子,做出开民智的决定也是符合他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