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湾府16势(1 / 2)

有些聪明人有一种神秘的天赋,在危机到来前,他们会提前获得先知似的预感。

张郡守的眼皮连着跳了三四天,而决定性的消息正在第四天出现。

张郡守照常谨慎小心地出现在官署正堂时,他的幕僚急匆匆地赶来,告诉他,管着本地官仓账本的账房,以及户曹和他的随从、家人,已经全部被李咎带走。

张郡守当时就确定了李咎必定对他下手,只是他不知道李咎会怎么做。

在张郡守看来,自己可从来没有做错什么。他没有多拿朝廷一文钱,更没有受过本地富户任何一次贿赂。他的每一笔收入,每一个政令,全都符合本朝律法,丝毫无犯,就算李咎把大湾府官署的账本翻个底儿朝天,他也无所畏惧。

可是这种笃定和自信,并没有让他的情况好转,反而他的心慌一天比一天剧烈。没有头绪,张郡守甚至不知道该从哪下手解决。

……

“不管张郡守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大湾府的情况就是这样破败,本地官署有一个算一个,都不配当父母官。”

这是李咎的判断。苏秀才上京的这段时间,李咎没有闲着,安排了一大堆人往深了扒拉。

有人在查账,李咎的要求是吃穿住行俸禄节礼等所有账目必须都能对得上;有人在继续提审被囚禁的富商、豪强,榨取任何一丝信息;有人在继续从参与纵火、打砸工厂的工人那里获取更多信息——关于工厂和作坊的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李咎让他们扩展到更多的领域,要追溯到他们还没有脱离土地成为工人的时候。

而李咎自己利用这段时间去大湾府底下的各个村落转了一圈。

大湾府下除了治所府城所在的大湾府之外,还有三个郡县,六成土地都是山地,水利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极度不平衡。

以前还是纯农业时代的大湾府,村落之间为了水源、耕地、码头械斗是常有的事情,到了初级工业阶段,他们斗得更凶了。

这些村落土地荒废和移作他用的情况比之前李咎所见的大湾府官道两边的田地撂荒要严重得多。

毕竟官道两边的田地位置还不错,又是熟田,如果农民不得不放弃耕种,显然第一轮会放弃的会是薄田、瘦田、犄角旮旯里不好运输产出的田。

而偏远的村落之所以偏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本身自然禀赋不佳,必须的资源短缺,所以田地的状况不会很好。这样的村落是最容易被抛弃的。

所以越是偏远的地方,李咎看到的情况就越严重。离道路近一些的,种满了棉花、油料、染料、药材作物。更远一些的地方,零散的田地,基本上已经全荒着了。

李咎快马看了整个大湾府附近所有的村落,只有四分之一的比较富庶的村子还在种粮食。虽然这些村子也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挪给了经济作物,但是至少他们保留了剩下的土地种稻子和麦子,又开了些梯田和河滩种红薯土豆和玉米。

这些村子的最典型共同特征就是宗族和睦,人多势众,位置优越,禀赋出色。

宗族和睦所以能集思广益,人多势众所以不怕被城里的豪强一锅端了,自然禀赋好,所以往年留下了不错的家底子,所以人的平均寿命会稍微长一点,能活下来的人会多一点,对未来会看得相对明白一点。他们也会为了钱去改种经济作物,同时他们也会守住吃喝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