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惊蛇一个人怕蛇,一个人怕虫,谁也不……
站在沈鸿影身后的小路子脸上的笑差点儿憋不住,被自家主子瞥了一眼,才悻悻捂住了脸。
汤蛊里除了甲鱼,还加了红枣、枸杞和山药,瞧着卖相十分不错。
但是,甲鱼汤这种东西最是滋阴补肾,补虚壮阳。
张月盈这是在明晃晃地讽刺他。
沈鸿影镇定自若,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啜了口乳白的汤液,好似没有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真的在品尝美味佳肴一般。
蛊里的汤仅余一半,沈鸿影笑道:“多谢阿盈为我考虑。”
这人脸皮比城墙还厚,张月盈难得觉得吃噎,再跟他计较下去,自己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索性饭也吃的差不多了,难道还留在这里看着他受气,王府南侧的花园最近刚刚被重新修缮好,张月盈还没去过,干脆过去走走,饭后消食。
张月盈带着两个丫鬟气势汹汹地离开了浣花阁。
沈鸿影瞧着她气呼呼的背影,哑然失笑。
小路子有点儿搞不明白两人之间这又是再闹甚,小心问道:“殿下,您不去追?”
沈鸿影慢条斯理搅动着汤,道:“过满则溢,过急则易错,缓一缓也好。”
他是彻底把阿盈给惹生气了,稍微远离她的视线一会儿,她才有可能消气。
南侧花园依照扬州园林的形制改建,灰瓦白墙的楼阁亭台散落其中,峰石假山无数,遍植紫竹、青竹、红竹、白竹、湘妃竹等各类竹子,丛林掩映,秀丽不已。花园中间掘了一方小池,池面约有三丈宽,上架一道跨水梁桥,梁桥中央设一凉亭,凉亭边缘栽了不少四季常青的绿萝。
张月盈凭栏而坐,津津有味地观赏着池中残荷,果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枯黄的荷杆组成了各种几何图案,十分抽象。
秋风盈盈,张月盈亦感到有些凉意,鹧鸪特意折反了一趟,取来了一个铜质暖手炉,外套了绣花棉套,不至于太过烫手。
“你回去的时候,他在做什么?”张月盈捧着手炉,低声问。
“姑娘……你说什么?”张月盈的嗓音太轻,鹧鸪有些没有听清。
张月盈不得不重复了一遍:“我问那个家伙在做什么?”
那个家伙指的自然是沈鸿影,张月盈现在显然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意说,只是以此代称。
鹧鸪照实回答:“殿下还在喝汤饮茶。”
张月盈嘴一下就拉了下来,闷闷不乐地拨弄着暖炉的流苏,嘀咕道:“明知道别人生他的气,也不知道来哄哄就算了,连一点儿反思的意思都没有。”
“算了,不想他了。”张月盈摇摇头,把沈鸿影从脑子里甩出去,对鹧鸪道:“让小厨房备的火炉、茶具还有水果米糕可都弄好了?”
鹧鸪一招手,两个小丫鬟抬了一个陶炉进来,点燃炭火后,再将一层铁网罩在炉上,正要默默退到了亭子外边。
“留在里面,替我添炭,看护炉子吧。外面风冷,得了风寒就不好了。”张月盈对两个丫鬟道。
小丫鬟们是宫中采卖的贫家女,进宫前吃不饱穿不暖,进宫后又被年长的宫女嬷嬷们欺压,难得遇到一个如此宽和的主子,一时竟愣住了。
杜鹃看不下去,提醒她们:“还不快谢过王妃殿下恩典。”
小丫鬟们反应过来,朝张月盈行礼:“奴婢谢王妃殿下。”
说完,她们做在杜鹃搬来的两个小杌子上,一边看顾炉火,一边给苹果削皮。
红枣、生姜、红糖、苹果块一同入水,铁制隔网上的紫砂壶很快烧得汩汩作响,散发出香甜的气息,炉上空出来的地方则烤上了米糕。
沈鸿影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寻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样一番情景——
黄衣女子手捧暖炉,倚栏而坐,同丫鬟们一道围炉煮茶,言笑晏晏。
张月盈正撕掉米糕那层烤得金黄酥脆的皮,小口小口地吃着,别提有过么惬意。
“殿下。”两个小丫鬟慌忙站起身,退至一边。
张月盈抬眼,沈鸿影撩起亭子门口的竹帘踏入亭内,径直坐在了她对面。她也不理他,一句话也不讲,只当他不存在。
沈鸿影摆摆手,让两个小丫鬟回归原位,隔着帕子握住壶柄,倒了一杯茶,茶色红棕,香味扑鼻,正是生姜水果茶,暖身养胃,最适秋冬饮用。
“喝一杯,暖和。”沈鸿影将茶杯塞到张月盈手中,指尖状似无意地自她掌心一划。
张月盈捧着杯子,热意从杯身传导至指尖,低头抿了一口。
本就是她煮的茶,怎能因为他碰过了就不喝。
热茶下肚,胃里瞬间暖意融融,身体的酸痛亦减缓了不少,张月盈终于恢复了精神。
“你来做什么?”张月盈别开眼睛,口是心非道。
沈鸿影凑近了些,“我来求阿盈原谅。”
突然,他的眼神一凛,拉住张月盈的胳膊,将人往怀里一带,左手揽住她的的肩膀,右手抓住丫鬟小苹果用的小刀,往前掷去,随即挡在了张月盈眼前。
“啊!”张月盈眼睛被挡得严严实实,只听见两个小丫鬟尖利的叫声。
张月盈问:“怎么了?”
“姑娘……别看。”
张月盈挪开沈鸿影的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蛇,趴在栏杆上不断挣扎,小刀直直插入了蛇的七寸,鲜血沿刀锋流下,蛇所在之处距她刚刚坐得位置仅有一尺之遥。
“……蛇……”张月盈吞了口唾沫,后知后觉的颤抖起来。
她最怕这种冷血动物。
一想到刚刚只要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她咬到,整个人不寒而栗。
沈鸿影察觉到了张月盈的害怕,直接将她横抱而起,大步朝浣花阁走去。
张月盈不自主地环着沈鸿影的
脖子,往他的怀里缩了缩。
“已经瞧不见了,别怕。”沈鸿影抱着张月盈进了浣花阁的内室,将她放在了榻上。
张月盈靠在他怀里,声音仍在打颤:“我……刚刚差点儿被咬了。”
说着,两行清泪簌簌漫出眼眶。
“我知道。”沈鸿影抚摸着张月盈的发顶,一遍一遍柔声安慰。
比起能像这样将张月盈揽入怀中,他更希望她没有受到惊吓。
他继续徐徐道:“刚刚已经让人看过了,那条蛇是条无毒的菜花蛇,让厨房把它拿去煲汤,弥补你今日受到的惊吓可好?”
张月盈一下从沈鸿影的怀里跳了起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要!坚决不要!我一点也不想再看见那个东西!”
晶莹的泪珠挂在脸颊,沈鸿影小心翼翼地用指腹替她拭去眼泪,低头在发顶印下一吻。
“好,都听你的。”沈鸿影一口答应,“只是没想到阿盈竟然怕蛇。”
张月盈嗔了他一眼。
怕蛇这种事情,又不是她想的。
前世作为一个“武德充沛”的大学生,上可打蜘蛛,下可踩蟑螂,唯独拿蛇这种冷冰冰的动物没有办法,只要碰见了,被吓得拔腿就跑,恨不得离它八丈远。
张月盈可不会任由人取笑,情绪刚缓了过来,便戳了沈鸿影的痛处,“我记得渺真你当初对桂花蝉赞不绝口,正巧又得了些,不若今天再做一些。”
一个人怕蛇,一个人怕虫,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去。
沈鸿影想到那盘骇人的虫子,心有余悸,表情果然抽了抽,求饶道:“阿盈,这个就大可不必了。”
这不就对了吗?
风过树影萧萧,沈鸿影昨夜新送的走马灯挂在窗前,偶尔透出一个少女的剪影。张月盈靠坐在沈鸿影身上,两个人彼此依偎,颇有几分岁月静好。
“对了,”张月盈突然想起什么,回过头看沈鸿影,“你的功夫似乎挺不错,不论是那次在明惠寺,还是刚刚,都是一击致命。”
沈鸿影用大手包着张月盈的小手,道:“以前跟小舅舅学的?”
张月盈了然,圆善大师出家前是威名赫赫的少年将军,曾经力克蠕蠕,夺回凉州以北二十城,打通贺兰山脉,武功自是不凡。有他做老师,沈鸿影要是还练不出什么名堂来,可就真要惹人嗤笑了。
但新的疑问渐渐浮上心头,张月盈继续问:“按谭太医说法,你早就知道自己中了毒是不是?怎么能练武?”
沈鸿影眉心颦了颦,心里骂了谭清淮好几遍,那个家伙在他解毒昏睡的时候,究竟都讲了什么。
他道:“八岁那年,我意外坠马后一病不起,太医们都没有办法,小舅舅偷偷请了市井的一位医术圣手为我把脉,这才发现中噬心散。只是我中毒已深,那位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暂时拖住病情,指点我去黔州谭氏求医,这才有了谭清淮在我身边。”
沈鸿影讲得简略,但张月盈却知道其中少不了艰辛困苦,毒药发作的痛苦可不是谁都能熬过来的。
她仰头“吧唧”一口,亲在了他唇角,“以后都不会痛了。”
沈鸿影低头要亲回来,却被张月盈拿手挡住。
“别……别闹了。”
张月盈思索片刻道:“还有啊,我一直好奇一件事,圆善大师军功卓著,前程大好,究竟为什么出家啊?”
沈鸿影眸色愈神,沉吟少顷,只答了一句:“因为愧疚。”
云里雾里的,张月盈没听懂,但也未追问。
翌日,沈鸿影久违上朝,张月盈辰时三刻坐了马车出门,去往东大街。
清晨的街道已热闹了起来,三三两两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过街巷,两旁的铺子亦支开了摊子。
时隔大半个月,柳南汐的粤菜馆重新开张,取了个新名字——“广和居”。
此次,张月盈便是应她邀请,前去观看开张仪式。
第82章 以武服人让张大公子失望了,我既不娴……
广和居张灯结彩,五色的彩缎从楼顶一直垂落到楼下,腰檐下悬了十盏精致的宫灯,大红的灯穗随风一晃一晃。
柳南汐亲自来迎张月盈,如今的她已封了寿安县君,衣裳首饰均不似从前,身着青绿瑞草云鹤长褙子,折枝花式纹样月白旋裙,手挽同色披帛,头戴山口冠和一对银镀金点翠串珠挑杆,另簪了满头鲜花,富贵清雅至极。
张月盈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柳南汐不自然地捋了捋云鬓,“让王妃殿下见笑。”
忽而乍贵,她还是不太习惯这般华丽的装束,可康乐县主一定要她如此打扮,衣裳已新做了三十余身,首饰头面这些更不必说,几乎是一股脑想要将缺失的十七年一下补偿给她。
张月盈看出了她的不自在,只称赞:“繁中有序,这身装扮不错。”
进了广和居内部,四面的墙壁均被粉刷一新,桌椅板凳换成了比松木更值钱些的柳木,半人高的山水屏风隔出一个个小隔间,每个隔间内均摆了一个白瓷瓶,插了木槿、蝴蝶兰等鲜花。
“这些均是外祖母和母亲参谋的。”柳南汐介绍。
短短几日,她便已对康乐县主和大长公主改了称呼,可见她们待她极好。
“今日,外祖母去了九阳姨母家做客,但母亲来了,就在楼上的雅间。”柳南汐道,“她们原是不许我再经营此馆,说宗室贵女抛头露面总归不怎么体面。但耐不住我恳求,便应允了,还特地在玉山书院的欧阳山长处求了‘广和居’这个新名并一副题字。”
“喏,那就是。”她指着一楼正中央的墙上挂着的卷轴,一手楷书,端庄大气,规矩严整,确乃欧阳山长的墨宝。
二人登上二楼,站在栏杆前,街上的情景恰好一览无余。
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两只憨态可掬的南狮跳上门口半丈高的立柱,蹦跳舞动起来,一时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群,鼓掌喝彩声阵阵。特地从瓦子里请来的杂技班子亦不甘示弱,一个赤膊大汉走到门前,对着手中油灯一吹,一条巨大的火舌从他口中喷薄而出。未了,一个年轻女子登场,舞起了水袖,可谓翩若惊龙,比张月芬当日群芳宴一舞也不多逞让。
因柳南汐如今不便亲自出面,康乐县主便从名下的铺子里拨了一个得用的掌柜给她。场子热起来了后,这位姓付的女掌柜便在门口剪了彩,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广和居门户大开,食客一拥而入。
因外头嘈杂,柳南汐引了张月盈进了雅间,康乐县主正在里头,见了她,便再谢过一次。不久,席间端上了几盘虾饺、黄金糕等菜品,因味道甚好,张月盈将自己面前的东西都清理了干净。
柳南汐斟了一杯梅子酒敬张月盈,“请王妃殿下来,其一便是答谢您的庇护之恩,若无您相助,这广和居怕早成了一摊废墟。其二便是听闻殿下是凝波会馆的主人,想问问我这广和居够不够格入内?”
张月盈心想她果然另有所求,直言:“凝波会馆乃我与人合伙所开,只不过是占的股稍微大些,这等要事需先问过其他人。再者,广和居今日方重新开张,能够与否谈之尚早。”
说完,她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那便等到日后见了分晓,王妃殿下再做决定。”
柳南汐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只要没直接拒绝便好。
突然,杜鹃急急地进了雅间,附耳对张月盈道:“姑娘,玉颜斋那便传来的消息,大公子亲自去寻春雨了。”
张月盈眉目一冷,向柳南汐和康乐县主告辞:“我尚有急事去处置,望县主与县君见谅。”
张月盈带着几个丫鬟赶到玉颜斋时,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对着斋门指指点点。
“听说是大家的公子,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
“你没听那位公子说春掌柜是他们家的奴婢吗?主子管奴婢那是天经地义。”
“啧啧……那姑娘可真凶!”
……
王府的家丁费了好大的功夫清理出了一条路,张月盈踏入斋中,眼前的场面并不如她所料。
一个橙衣的妙龄女子手持一根马鞭挡在春雨跟前,怒喝张怀仁:“大庭广众之下,岂容你纠缠不休。”
张怀仁挨了一鞭子,手臂上火辣辣的疼,他捂着胳膊,道:“在下都说了,她以前是我家的奴婢,这是我家的铺子。”
“你敢再说一遍这是你家的铺子?”张月盈立于堂前,冷冷地看着张怀仁。
杜鹃适时出口:“好叫大公子知道这是我们王妃殿下的铺子,同您没有半点儿关系。春雨也早就脱了籍,如今是正儿八经的良民。您要钱不成,三番四次派人蓄意跟踪,我家王妃未曾计较已是看在微末的堂兄妹情分,您怎敢得寸进尺,闹事都闹到铺子里来了。”
杜鹃三两句便将事实陈述清楚。
“等等,”橙衣女子盯着张月盈看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姑娘,你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见过的,在鸣珂坊。”
张月盈打量她一番,想了起来,她便是那日邻座的蓝衣女子,似乎姓苏。
“我叫苏秋曳,那日你
走得急,不知听没听见。”
“原来是苏姑娘。”
苏秋曳道:“我家中行三,叫我苏三姑娘便是。”
张怀仁听到此处,瞳孔一震,死死盯着苏秋曳,不敢相信他的推测。
苏秋曳摸了摸脑袋:“我刚刚听她们叫你王妃,但我刚来京城不久,实在不认得,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鹧鸪答道:“苏三姑娘,我家姑娘是襄王妃。”
苏秋曳想了想忽然明白了什么,一拍脑袋,指着张怀仁道:“他是你们王妃殿下的堂兄?”
鹧鸪点点头。
“他排行第几?”
鹧鸪道:“这是长兴伯大公子,生母为薛小娘。”
“我的天呀!”苏秋曳发出一声土拨鼠的尖叫,“我爹还信誓旦旦地跟我说长兴伯的大公子才华出众,人品过人,敢情就是这样纠缠良家女子,意图霸占堂妹私产。我爹这是自戳双目了吗?”
张月盈若有所思:“敢问令尊是?”
苏秋曳回答:“鸿胪寺丞苏令则。”
这就对了,鸿胪寺丞就是原先的湖州刺史,有意与张怀仁结亲的便是他家,只是碍于张怀仁一直没钱登门提亲,这桩婚事尚未能落定。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张月盈叹了口气。
张怀仁弄清楚了苏秋曳的身份,赶忙道:“早听苏少丞说苏三姑娘才貌出众,娴淑文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什么名不虚传,言不由衷更准确些,苏秋曳就想不出那两个词有哪个和她搭边,这个张大公子张口就来,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是一流。
她撇嘴道:“让张大公子失望了,我既不娴淑,亦不文雅,唯独会一点儿拳脚。”
正说着,苏秋曳用力扯了扯手中的马鞭,发出“咻咻”的声音,状似威胁。
作为一个文官的女儿,她不似已经出嫁的两个姐姐精于针黹女红,诗词歌赋,反倒喜欢舞刀弄剑,更个武夫一般。很让苏少丞头疼,想尽了办法为幼女寻摸婚事,这才看中了张怀仁,在伯府不受宠好拿捏,只要有他在,便不敢对苏秋曳如何。
张怀仁舔了舔下嘴唇,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了缩。
当初,苏少丞有意招他为婿时,他只当对方惜才,故打算将女儿下嫁。现在,他终于搞明白了其中的缘由,难怪苏少丞一次都不让他见苏三姑娘。
这样逾越规矩、凶悍至极的女子,有哪个男人敢娶?
然而,张怀仁转念一想,这已是他能寻到最好的亲事,若不是苏三姑娘有这样的缺陷,哪能轮到他,少不得暂时忍了,留待日后再慢慢计较。
他继续向苏秋曳解释:“苏三姑娘,我与这位春雨掌柜实有姻亲关系,我是奉了她父母的命,来向她拿取些家用。”
好一个父母的意思,孝字压下来,这是想逼人就范。
“春雨,”张月盈看着张怀仁错漏百出的表演就觉得索然无味,“怎能仅听一面之词,你来说说。”
春雨从苏秋曳身后走出,对张月盈福了福,“姑娘容禀,家父家母确实对大公子寄予厚望,恨不得把全家都双手奉上,这银钱说是给他们,大概还是直接入了大公子的腰包。至于平日的家用,我父母管着伯府最大的几个庄子之一,吃喝不愁,我每月也捎给了他们一两银子。至于别的……我是实在拿不出来了……”
春雨扑通跪地,以袖遮面,嘤嘤哭泣起来:“玉颜斋的进项虽多,但这都是姑娘的,我若敢伸手,被查出来了是何后果,你们可曾想过?再……再说,我之前刚刚脱籍出府,打算自个儿做生意,却赔了一大笔钱,是姑娘帮了我,如今便是靠在这玉颜斋里做事还债,每月的那一两银子都是从我日后的工钱里支出来的。”
前半部分是真的,后半部分却是假的,又不是只有他张怀仁会睁眼说瞎话。
张月盈侧耳听着,只觉得春雨的本事长进了不少,连这等话术都学会了。
苏秋曳听着对春雨越发同情,忙安慰她道:“春雨掌柜,你在玉颜斋勤勤恳恳,我们都看在眼里,我家大姐姐只来了一回,便对你赞不绝口,说你为她设计的妆面好看,一定能早日还清债务。襄王妃殿下,您说是不是?”
第83章 大慈寺听小路子说你在这儿,顺路来接……
张月盈乐得给春雨圆话,一本正经盘算:“按工钱来算,春雨约要再还十年,待今年归了总账,若盈利的多便免去一年。大堂哥与春雨的爹娘关系一贯很好,若是不满意,帮忙把钱还了就是。”
可算是打到了张怀仁的七寸。
他最缺的不就是钱吗?
说句实话,长兴伯府并未苛待他,几位公子每月的月例皆是一视同仁的十两,在外面应酬吃喝完全够用。真正让他发愁的其实是给苏家的聘礼,他疑心小冯氏看他不惯,故意压着婚事不理,害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殊不知其实长兴伯对他的婚事早有安排,压根就看不上苏家。
“五妹妹说笑了。”张怀仁道,“之前,我不知内情,这就回去跟春雨的爹娘说。”
张月盈道:“不必大堂哥去说,百灵。”
百灵今日未着劲装,被鹧鸪和杜鹃她们压着换了身浅紫的圆领缺胯四袍,腰系黄色腹围,梳了双垂髻,仍不改干练本色,伸手抓住了张怀仁的肩膀,反手将他扣住。张怀仁的贴身笑小厮也未能幸免,被襄王府的家丁制住。
“我是不方便管大堂兄的事,可有的是人能管。”张月盈看了看指甲,琢磨着换一个丹蔻的颜色,吩咐下人,“将大堂兄送回伯府,如实告知一切,请二婶和二叔父好生管教,莫要再惹出什么笑话了。”
张怀仁待要再说什么,百灵敏捷地往他嘴里塞了张帕子,紧接着几个人被拖出玉颜斋,斋内瞬间清净了。
远远一辆马车从东大街尽头而来,拉车的马匹共有两驾,行得稳健,一看便知并非普通人家。
马车在玉颜斋外停下,只见马车帘子动了动,隐隐露出了一截紫色衣摆。
沈鸿影走出马车,径直往张月盈张月盈的方向而去。
苏秋曳好奇地盯着沈鸿影瞧了两眼,心道这位襄王殿下果真名不虚传,姿容如玉,压低声音对张月盈道:“王妃殿下那日说要去寻的人便是襄王殿下了吧?”
“还望苏三姑娘……”
“王妃殿下放心,我定不多言。”张月盈话还没说完,苏秋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沈鸿影走到张月盈面前,静静地看着她。
“你来做甚?”张月盈瞪了他一眼,语气却很温和。
沈鸿影直接握住她的手,“今日早朝完得晚,听小路子说你在这儿,顺路来接你。”
旁边的苏秋曳看得暗暗咋舌,没想到气质清冷的襄王殿下对待妻子竟是这般温柔,心里对张怀仁更看不上眼了。
春雨的困局已解,张月盈嗔了沈鸿影一下,便跟着他走了,两人的手紧紧交握,登车时甚至是沈鸿影直接将人抱了上去。
虽早看了场热闹,但市井中人仍议论起了沈鸿影。
“都说这襄王是个病秧子,可这人看着一点儿都不像。”
“什么病?难道没听说过那是中了毒,如今没了毒,人不就好了?”
“这王爷和王妃感情倒是好,我家的那个死木头对着我连句囫囵话都说不清楚,更别提亲自来接人了。”
……
进了马车,张月盈自然地替沈鸿影去除头上的直角幞头,这东西左右长约四五尺,车厢内的空间被它衬得瞬间逼狭。
张月盈将幞头放在一边的斗柜上,问:“今日的大朝会怎么开得那么久?”
这个时候,连午饭的时辰都过了。
沈鸿影端起新斟的热茶,毫不避讳说道:“许国公的案子三司审得差不多了,今日朝上说的就是这事。”
“那定下如何处置没有?”
“许国公与京畿大营勾结倒卖兵器之事属实,兵部多位
官员事涉其中,一并发落。”
罪首许国公和京畿大营节制被判斩刑,子女流放儋州,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被罢官流放,其余的官员也全部被贬谪出京。
这一场事端里,目前获利最大的是许宜年的父亲,被皇帝指了承袭许国公降爵后的武宁伯爵位,可谓节节高升,人人都道他生了个好女儿。
至于许国公账目上无端消失的三千甲胄,沈鸿影暂时按下不提。
说完这茬,便到了襄王府。沈鸿影用了两三个小菜填了填肚子,倦意愈重,环着张月盈的腰在榻上睡了过去。
“姑娘?”春叶端了净面的水进屋,被鹧鸪拦住,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张月盈接过春叶拧干的帕子,动作轻柔地为沈鸿影擦脸,他刚刚入眠,极易惊醒,张月盈只能维持着现有的姿势,不敢动弹。
好在几个丫鬟体贴,取来了几个靠枕垫在张月盈身后,她靠在上头便觉得舒适了许多。
秋阳柔柔,洒落在两个人身上,张月盈拿了本话本在看,屋内一时只闻沙沙书页声和沈鸿影清浅的呼吸。
窗前挂着沈鸿影送她的那盏新灯,随风而旋,张月盈偶尔抬头,便能瞧见灯里映出的剪影。
张月盈低头看了眼熟睡的沈鸿影,手指轻轻刮了刮他的鼻子,不知怎么地却想到了头一回见他睡颜的场景。她轻轻替他拉好被角,又见过视线落回书页上。
岁月静好,莫不如是。
半个时辰后,沈鸿影自己醒了过来,见张月盈仍如半个时辰前一样,起身为她揉捏起了腰后和肩胛按揉了几下。他手法熟练,力道适宜,张月盈舒服得眯了眼,便听到杜鹃的声音:“姑娘,长兴伯府有人来。”
若是楚太夫人派人,杜鹃会直接说太夫人遣人来,而不是伯府,来者大约是为了张怀仁那事。
“请人进来吧。”
越过屏风入内的不是别人,正是小冯氏身边最得脸的余嬷嬷。这遭是余嬷嬷主动揽了差事,被晾在外头等了小半时辰也不见恼,对张月盈和沈鸿影行了个大礼,方才道:“大娘子特地让老奴前来传话,说王妃殿下的话她已收到了,大公子的事已禀给了伯爷,待伯爷下了衙便会有处置,给您个交代。大娘子还要老奴同您禀告,伯爷和她已为大公子相看了岳家,不会派人同苏少丞家说清楚,定不会坏了苏三姑娘的名声。”
余嬷嬷条理清楚,怪不得多年来都无人能替代她在小冯氏身边的位置。
张月盈道:“劳余嬷嬷走这一趟,二婶和叔父既已有计较,我便不再多言。杜鹃,送余嬷嬷出去。”
沈鸿影观察了余嬷嬷良久,人刚走他便感叹:“没想到冯大娘子身边还有这样的能人。”
张月盈说:“余嬷嬷是我二婶的陪嫁大丫鬟,可谓是桂芳园里的定海神针,我二婶性子有些急,若无她,怕是要因此闹出许多笑话来。”
“不说这个了。”沈鸿影自背后环住张月盈,“有一件事还没同你讲,父皇今日令我迁去刑部。”
“那翰林院的差事?”
“归三皇兄了。”
成王门下不少人掺和进了许国公的事里,他本人同样受了牵连,工部、兵部、刑部的差事都被革了,发配到了翰林院。
张月盈想了想:“你的历书就快编完了,成王这个时候过去,岂不是直接摘了你的果子。”
见她想着自己,沈鸿影伸手抚平了张月盈微蹙的眉心,“毋须为这种事情计较,翰林院的学士大多不站队,下面的翰林大多是刚刚登科不久的年轻官员,究竟是谁做的事,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了,”沈鸿影顿了顿,“接下来我怕是要忙一段时日,但半月后的大慈寺法会我一定会陪你去。”
说完,不待张月盈反应,他在她鬓边亲了亲,张月盈顿觉有些羞涩,软软地靠在沈鸿影身前。
###
每年十一月,朔风初至之时,大慈寺便会广开门,办一场极为盛大的法会。皇帝虽更笃信道家,但也会赐下不少珍宝法器,更况论日日烧香拜佛了太后。
法会前一日,太后便召了张月盈进宫,给了她不少如七彩琉璃宝塔、青釉莲花樽、阳绿翡翠念珠的物件还有一张两千两的银票,让她代为布施给大慈寺。
碧空如洗,鸿雁南飞。
张月盈方一下车,便在大慈寺门口碰见了长兴伯府一行人。
小冯氏携着张月芳,张月芬在成王府过得好,她便只剩下大女儿这个牵挂,近来一心给张月芳谋划新婚事,今日法会还约了靖国公家的夫人相看,马上就要定下了。大冯氏难得也出来了,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儿子。至于张月清和张月萍默默坠在队伍的尾巴,十分收敛,不过张月清的眼中仍难掩喜意。
因近来万事遂顺,小冯氏瞄了眼张月盈竟有闲心调侃:“许久不见王妃殿下,半个月前余嬷嬷回来同我们说,襄王殿下时时刻刻陪着你,待你极好,没想果真如此。”
沈鸿影陪在张月盈身侧笑了笑,不由让人觉得有些晃眼。
“殿下再次,岂能放肆。”楚太夫人年纪大动作慢,刚从车里出来,便听见小冯氏的话。
“祖母。”张月盈跑过去扶了楚太夫人下车。
楚太夫人拉着她左看右看,点了点头:“人没瘦,只是穿得简单了些。”
为了应景,张月盈戴了个莲花冠,服饰也尽可能的素净,只穿了件月白色的大袖衫,下着靛青百褶裙。
张月盈挽住住楚太夫人,白玉耳铛随着她的动作一跳一跳,娇嗔道:“这不是今日法会吗?祖母您之前每次见我,有那回不是衣着鲜亮?”
张月盈常常回山海居去看楚太夫人,祖孙两并不生疏。
楚太夫人注意到了被冷落在一边的沈鸿影,放轻声音对孙女耳语道:“他待你还好吗?”
第84章 长明灯我放不下你,无论何时何地,永……
旁人听来这当是一句最普通不过的问话,张月盈知晓楚太夫人真正的意思,脸上泛起了两抹浅淡红晕。
她蠕动着嘴唇“嗯”了一声,心里不由想起,昨夜她要下床去倒杯水喝,手刚伸出床帐,就被他给强行拖了回去。中间休战时,她趴在枕头上低低喘息,身下痉挛不止,沈鸿影才肯拿了杯水放在她嘴边,火热的身子紧贴在她背上,不安分地动作。
张月盈敛了敛目,企图将脑袋里的杂念赶出去,想到自己刚刚竟然在佛门盛地想这种事,暗念了句:“佛祖恕罪。”
余光方瞟到风度翩翩的沈鸿影,她当即别开视线,这人精力充沛的有些过分了,可这实在不好与旁人说。
不过,今夜一定要把他扫地出门。
沈鸿影上前问过楚太夫人好后,贴心地为祖孙俩流出了相处的空间,自去寻前来参加法会的圆善大师。
小冯氏带着几个姑娘去找靖国公夫人,大冯氏牵着儿子去寻娘家弟妹崇庆侯夫人,张月盈挽着楚太夫人往地藏王菩萨殿去。
大慈寺内红墙夹道两旁,隐约露出一些长青的松柏,增添了些许翠色,行走在其中,楚太夫人同张月盈说起了长兴伯府近来的事情。
“你大堂哥的婚事已议定了,是黄家的四姑娘,小定都已经过了,只待年后办婚事。”
黄家便是黄贵仪的娘家,成王的母族,成王刚在许国公的事情上吃了大亏,长兴伯仍定下这门亲事,看来是铁了心要与之绑定。
“大理寺少卿的夫人身子眼看着就要不好,宋家长子长媳三天前来过一趟,既是以防万一,也是冲喜,六丫头的婚事怕是要提前,约莫下个月便要嫁过去。”
张月盈道:“如此也好。”
以张月清的性格,离开长兴伯府不是坏事,她与宋清扬两情相悦,婚后小夫妻俩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应当不算太难。
地藏王菩萨殿是大慈寺最幽僻的所在,红墙黑瓦的宝殿外松柏长青,因法会的关系,人流大多聚集于大雄宝殿,此处人烟稀少,唯有一个老和尚坐在角落的蒲团上念经。
“原是当年在京时,便为你爹娘在这里点了长明灯,这些年一直让这边的管事续着,如今既然回来了,按理怎么也该来一趟。”楚太夫人同那位老僧问过礼,捐了三百两香油钱,带着张月盈走到宝殿深处,亲自为两盏长明灯添油。
张月盈一勺一勺往灯内舀着灯油,默默听楚太夫人说话,暗沉沉的空间内,四周跳动的火光倒映在楚太夫人脸上,她眼中是从未有过的伤怀,如同一汪幽深的水潭,晦涩而深不见底。
这种时候,再多的安慰都是多余的。
灯油加的差不多了,张月盈接过琉璃制成的莲花状灯罩放在灯盏上,后退一步,扶着楚太夫人往佛堂中央去。
地藏王菩萨金身佛像巍峨高耸,高坐莲花台上,慈眉善目地注视着来此的香客。拈了三支佛香在烛火上点燃,香烟袅袅,隐隐有檀香、乳香、沉香柏香和降真香的味道,张月盈一下便闻出这是梁武帝供佛用的七宝莲花香。此香名贵,可见大慈寺地位非凡。
张月盈持香插入香坛,而后跪于蒲团之上十指合一,心却不似方才平静,恍恍惚惚这么些年就过去了。她心里默念,乞求前世和今生早已故去的父母在天国喜乐安康,保佑生者日后顺顺利利。
敬完香,出了地藏王菩萨殿,楚太夫人要去寻欧阳山长几个老姐妹说话,张月盈也要去大雄宝殿替太后添香油钱。
张月盈一行人沿着甬道而行,秋风习习,吹得她衣袂飞飞,满园的银杏叶萧萧而下,铺就金黄一片,一个藏青衣衫的女子,头戴帷帽,与张月盈错身而过。
张月盈顿了顿脚步,回头朝那人看去,那人步子沉稳,背影不算纤细,观形体大约是个中年女子。
“姑娘,这人可是有什么问题?”杜鹃见张月盈紧盯着那人不放,担心问道。
张月盈收回视线:“无事,只是觉得此人看着有些熟悉,却想不起来是何人在哪儿见过。”
兴许是哪家的女眷,之前在宴会上见过。
张月盈不再多想,只当是个小插曲,去了大雄宝殿将太后交代的东西交给了大慈寺的主持。主持梵净大师虽是出家人,但与达官贵人打交道的这些年,早练就了左右逢源的本领,方谢过了太后的布施,言道必会日日为太后祝祷,又与平王妃寒暄,成功从平王妃手里拿到了五百两的香油钱。
看得张月盈暗自感叹,这大慈寺能成为京城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宇还是有原因的。
她走出殿门,沈鸿影正与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在屋檐下交谈。见张月盈过来,沈鸿影不知同僧人说了些什么,二人并肩而来。
张月盈循礼合十双手,道:“月盈见过圆善大师。”
圆善大师打量了她一眼,忽而想起什么,含笑道:“王妃是三月十八那日来寺里进香的那几位姑娘之一吧?”
“大师的记性真好。”张月盈道。
圆善大师道:“那日殿下也去了,第二天一早,你们还在山门见了一面,如今想来还倒真是有缘。”
张月盈摸了摸手腕上的红珊瑚手串,若不是被沈鸿影捡到了,这珠串早不知丢到了何处。
她接着感慨:“世上诸人有缘或无缘,或许就在那一瞬之间吧。”
或擦肩而过,或羁绊日深。
似乎忆起了什么,圆善大师有一瞬失神,复又捻着檀木佛珠道:“王妃说的是。我业障未休,日后也不必唤我大师,随殿下一道称呼我为小舅舅便是。”
“小舅舅。”张月盈从善如流地唤了一声。
圆善大师笑了,从怀中取出一个海棠花佩,给张月盈当表礼,“这是我长姊昔年的物件,你收着吧。”
张月盈想了想,圆善大师口中的长姊便是沈鸿影的母亲叶皇后,这份礼还真当意义非凡。她对圆善大师保证:“多谢小舅舅,我会好好保管。”
说完,她小心翼翼地将玉佩系在了腰间。
“我还要去准备等会儿讲经,就先离去了。”圆善大师道。
沈鸿影道:“小舅舅慢走,日后有空我会再去东山寺。”
圆善大师敛下眼帘:“那贫僧便扫榻随时恭候殿下驾临。”
圆善大师转身进了大雄宝殿,与梵净大师说起了话。
张月盈摩挲着玉佩上的海棠花图案,若有所思对沈鸿影道:“我才第二次见小舅舅,但总觉着他的心里好像藏着事。”
沈鸿影紧紧牵住张月盈的手,扣住她的手指,思忖有些事情还不是告诉她的时候,似嘘似叹:“世上之人自有其缘法,或看得开,或看不开,唯取决于自己走不走得出去罢了。”
“那殿下有没有放下的事情?”张月盈微微仰头,两眸清炯炯,倒影着晴空的颜色,一直能望到沈鸿影内心深处。
沈鸿影心底不知名的角落倏地一颤。
殿内诵经声琅琅,殿外高香敬神明。两个人对望着,好像有千言万语要说,末了,唯有沈鸿影的一句:“阿盈,我放不下你,无论何时何地,永永远远。”
突如其来的剖白令张月盈措不及防,她睫毛颤了颤,瞪了沈鸿影一眼,实则嘴角翘得老高。
没有哪个小姑娘不喜欢听别人说情话。
“就会说些好话来糊弄人。”张月盈娇嗔道,“香油钱和物件我已替太后娘娘送到了,这经啊咒啊,我实在是听不懂,也耐不住性子,还不如去禅房休息片刻,等着品这大慈寺的素斋。你若感兴趣便自去听,等会儿再到禅房寻我。”
大慈寺的素斋精妙非凡,能够用素菜做出肉的味道,张月盈早垂涎已久。
“好。”沈鸿影答应下来,又揽着张月盈的双肩嘱咐,“大慈寺虽是释家地界,但今日鱼龙混杂,说不准会被人冲撞,特别是寺西边的地界,那边普通百姓多。你自个儿要小心,我会让齐铭跟着你。”
###
大慈寺为张月盈安排的禅房位置不错,能依稀听到寺中的阵阵梵音,又不至于太过吵闹。
张月盈才坐下片刻,便有小沙弥送来了茶点,一共四枚,分别是咸干茉香椽、米裹胭脂球、冻露观音和凌霜糕,放在黑陶托盘里,被衬得很是精致。
鹧鸪点了杯茶,递到张月盈面前,建盏中茶汤乳白,气息芬芳。
张月盈信手拿了根竹签沾了些许抹茶粉,正要往茶汤上图画,“吱呀”的一声,有人推了门进来。她警惕地盯着门口,下一瞬便放松了心神。
何想蓉和冯思意联袂而来,熟门熟路地坐在了张月盈对面。
“你们来的倒是突然。”张月盈道。
何想蓉目光上下扫过张月盈,调笑道:“若不是来的突然,岂非碰不见阿盈你这个大忙人?这半个月,你除了给我们送了账本,竟没有半点音讯。”
冯思意在一旁帮腔:“阿盈如今和襄王殿下打得火热,哪里还记得我们这些旧友。听说阿盈不过出一趟门,襄王殿下下衙还特意绕路去接,满京城就没有不知道的。”
张月盈面上有些挂不住,反驳:“你们可没给我下帖子,再说了凝波会馆的账目你们可理完了?还有平乐县住和何夫人如今恨不得把满京城的适龄公子都扒拉一遍,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婿,我就不信你们还有那闲心。”
“不巧了,我还真有闲心。”何想蓉捏起了米裹胭脂球,咬下一口,露出里头的玫瑰花馅,“有个问题想请教阿盈,听说襄王殿下的毒已经解了,那方面……”
第85章 抱在一起那尼姑看起来怎么那么像威远……
“咳——咳——”
张月盈被何想蓉大胆的言论下了一跳,一口气呛在了喉咙里,咳得惊天动地,手里的竹签“啪”地跌落进建盏,将乳白的茶汤搅和得一团乱。
鹧鸪忙给张月盈顺气,对何想蓉道:“何大姑娘,我家姑娘虽与您自小关系便好,但您也不能问这种私密的问题。”
何想蓉倒了杯清水递给张月盈,诚恳赔罪道:“家里人都不肯跟我讲,我也是好奇,才想知道那么一点点儿。”
“想都别想。”张月盈哼了一声,舀了一勺茶粉,换了个新建盏调制茶汤。
禅房的屋顶上,百灵座于琉璃瓦上,神情警惕,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忽然,她眉眼一凛,反手一掌向后推出,抓住了齐铭的护腕。
“百灵姑娘,我奉殿下的令跟着王妃殿下,能否先放开?”齐铭看了看自己的右手,有些无奈。
百灵眼中警惕未消,上下扫了齐铭一圈,才慢慢松开了手。
手腕恢复自由,齐铭掀衣坐在百灵旁边的瓦楞上,毫不客气道:“我在此处歇歇脚,百灵姑娘想来是不介意的吧?”
百灵懒得理他,抱膝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齐铭偷偷瞟了人家姑娘一眼,心里腹诽,孤僻成这样的女子简直比块冰都冷。
“当——当——当——”
霎时,大慈寺西的佛塔的钟声响起,连续七下,急如风火,响彻长空。
乳白茶汤之上方重绘了一方菊花图,张月盈手中竹签停滞了一瞬,图案偏离了少许,瑕疵虽小但格外显眼。
“怎么了?”张月盈问。
大慈寺每两个时辰击三下钟,如今既不到时辰,更是敲了足足七次,这般情景分明是唯有极为紧急的情况时才会发生。
百灵从禅房打开的窗子跃了进来,动作轻盈,走到张月盈跟前,言简意赅道:“姑娘,有人在搜寺。”
“百灵姑娘,你这也说得太简略了。”齐铭紧随其后进入禅房,“禀王妃,是京兆府发现了在逃的要犯,正在抓人。”
好好的法会竟然混进来了逃犯,冯思意不算胆小,还是吓了一跳,“人犯往哪个方向去了?没朝这边来吧?”
齐铭回答:“尚且不知,但冯二姑娘不必担忧,平乐县主和冯大姑娘处均有武僧相护。”
张月盈眼底掀点点波澜,眉心蹙了蹙,她记得沈鸿影之前提醒过她不要往大慈寺西去,难道他早就清楚那里会发生何事?
恰在此时,一队衙役停在了禅房之外,青衣大袖圆领袍的官员躬身在外,隔门对张月盈道:“卑职京兆府录事韩天石,奉令巡查,望襄王妃殿下见谅。”
张月盈抿了口茶汤,淡定自若道:“既是公务,便请韩录事自便,只一点我这处多为女子,请录事的手下手脚轻些,更不要动手动脚。”
京兆府的衙役大多均是几代世职,虽有能力出众者,但总体而言仍是良莠不齐,有些衙役总爱借职务之便占些小便宜,这是张月盈所不能容忍的。
韩录事恭敬道:“那是自然。”
张月盈、何想蓉和冯思意坐于屋内照常品茗吃点,京兆府的衙役将禅房四周搜了一圈,朝韩录事摇了摇头。没有寻到人,韩录事向张月盈拱手揖礼:“叨扰王妃,然人犯尚未被缉拿,还请王妃多加小心。”
“韩录事辛苦,”张月盈道,“你也是奉殿下的命令行事。”
“那卑职便告辞,殿下和孟少尹还等着卑职复……”韩录事话说到一半猛地停住,诧异地看向张月盈。
张月盈印证了心里的猜测,自顾自地舀着冻露观音,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韩录事自去吧。”
韩录事刚带着京兆府的衙役离去,出门打探消息的杜鹃便回来了,她去的时间不算久,才走到院外的甬道就往回折返。
“姑娘,事情已经打听清楚了,原是有个京兆府的小吏在寺西面瞧见了人,报给了京兆府。还有……”杜鹃欲言又止,“京兆府刚刚发现有人死在了地藏王菩萨殿,死的人是许七姑娘。”
死人的地藏王菩萨殿张月盈不久前才去过,难怪杜鹃后怕。
冯思意与何想蓉关注的重点则在许宜人身上,“等等,许宜人不是早被流放了吗?”
许国公的案子结得快处置得也快,许国公府的家眷早在七天前便踏上了南去的流放之路。
一是自己了解,二是沈鸿影平日亦会同她讲些,张月盈因此知晓的更多些,她道:“流放的队伍刚刚出京不久,第一日的夜间许宜人便不见了踪影,不过众人皆以为这是信阳大长公主和康乐县主的手段,是以不过做了做样子找人,实则无人敢深究。”
只是谁也没想到许宜人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大慈寺,还是这般结局。
屋内气氛一时低落,张月盈想得倒开,吩咐侍从严守院落,一个人都不能放进来。
半个时辰后,京兆府仍未寻到人犯,而警戒已然渐渐放松,按原先的安排,众香客前往大慈寺膳堂用午膳。大慈寺的膳堂就在大雄宝殿以北不远处,窗明几净,许多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端着托盘来回上菜。
因突如其来的意外,香客们都没有什么胃口,张月盈执箸,只简单地尝了几道菜,便匆匆折返。大慈寺为香客们安排的院落均集中在一处,一大群人汇成一群,张月盈与楚太夫人一道走,小冯氏在旁与靖国公夫人聊得火热,张月芳与靖国公四公子二人眉目传情,这门亲事显然已经彻底落定了。回途经过一方圆亭,圆亭周围以帷布遮掩,一问才知,是亭子正在重新上漆,如此是为了预防漆壳开裂。
正巧韩录事带着之前的那队衙役与香客们迎面相遇,他们已搜过了几处,都没有找到犯人踪迹,只剩了亭子这里。
韩录事向众人致礼,不曾出声,唯恐打草惊蛇,刚一挥手,四五个衙役拽住亭子周围的帷布猛地拉下。帷幕落下,看清亭中的情景,香客们无不发出了惊叫声。
“皇甫将军!”
楚王的亲舅舅皇甫将军正在亭中,怀里抱着一个身着缁衣的尼姑,两人举止亲密,搂搂抱抱,一见便知二人关系非凡。
“佛门重地,行此龌蹉之事,亵渎佛祖,简直叫人没眼看。”有人嗤笑一声。
张月盈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女尼的背影只觉十分熟悉,她的眼睛忽地瞪大,她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早晨甬道上遇见的那个帷帽女子吗?
等等——
这个背影更像另外一个人。
靖国公夫人突然出声,替张月盈说出了她想说的话:“那尼姑看起来怎么那么像威远伯夫人呢?”
###
大慈寺内休憩的官眷不少,京兆府一股脑搜查下去,惹得一连串的禅房鸡飞狗跳。皇甫将军一家的院落位于客院西北,占地一亩,内有一间倒座大禅房、两间耳房、一方双头亭。
皇甫将军夫人在院落里走来走去,步履急躁,时不时回头问身边的丫鬟:“将军可曾回来了?”
丫鬟摇摇头。
皇甫将军夫人的脸色更加难看,念念有词道:“什么事情重不重要,我就不该答应答应他今日做这事,要是被抓到了……”
然而,皇甫将军夫人也明白这种事她做不得主,成王被许国公牵连,楚王正当发力的时候,钱是万万不能缺的,眼看着京兆府放松了神经,才敢重新捡起了那样生意。
忽然,院外传来了激烈的叩门声。
人终于来了,皇甫将军夫人严阵以待,屏吸半晌,她道:“开门吧。”
门扉敞开,皇甫将军夫人本以为进入院中的会是府尹和少尹三人中的其中一人,但来人却是沈鸿影。她忽地反应过来,威远伯的案子的主理人似乎就是襄王。
“见过襄王殿下。”皇甫将军夫人朝沈鸿影屈膝肃拜。
“免礼。”沈鸿影摆了摆手,径直朝禅房的方向走去,身后的两列衙役冲向两侧的耳房。见势不妙,皇甫将军夫人果断挡在半路上,对沈鸿影正色道:“敢问殿下这是何故?我家将军正在禅房中小憩,还请殿下通融莫要打搅。”
沈鸿影一个眼色,两个衙役上前架住皇甫将军夫人,将人搬到了一边。沈鸿影推门进入禅房,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樽弥勒佛像、几个蒲团还有简单的家具,而皇甫将军并不在其中。
沈鸿影扫了眼,便转身踏出门槛,冰冷的目光几乎要把皇甫将军夫人冻住,“倒不知皇甫
将军究竟在何处?夫人又为何阻拦?”
皇甫将军夫人不好回答,忐忑地绞着手里的帕子,只盼望衙役没有搜出什么要紧的东西。
沈鸿影继续徐徐道:“将军夫人确实应该担心。听说令姐病症已然大好,竟从养病的别院偷偷摸摸来了大慈寺,而皇甫将军同时外出却未告知予你。我若是将军夫人,真是不得不深思。”
沈鸿影一番话搅乱了皇甫将军夫人的心。
不知过了多久,两个衙役从禅房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只玉环,大喊:“殿下,找到了!”
沈鸿影取过玉环打量了一二,抬眼看着皇甫将军夫人,眼神轻蔑:“不知将军夫人还有何话可说?刚刚死在地藏王菩萨殿的许七姑娘身上有一对玉环,这便是遗失的那一只。”
恰在此时,报信的丫鬟冲入院内,神色焦急,高声喊道:“夫……人,不好了,大姨奶奶和……和将军在膳堂不远处的亭子被人瞧见抱……抱在一起。”
皇甫将军夫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帕“啪”地落在地上,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