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确好吃,但比不上肉啊。
花菲菲、韩景、徐飞一个劲儿地劝,他们也一个劲儿的拒绝,末尾可能夹丁点儿肉丝,小心翼翼塞到嘴里,一口嚼个几十来下,直点头叫好。
林老爷子还把中医搬出来说,他们胃太久没接触油荤,不能吃多,对脾胃不好,可能拉肚子。
这样是没错,但也不绝只是一根两根肉丝的问题。
一场庆祝宴吃得挺辛酸的。
吃过晚饭后是整理房间,郝见山、张青黛、谢丹三个知青不用多说,他们是带着行李下乡的,被子什么都都有。
其他七人那被子都不叫被子,不仅薄,补丁多,还硬,冷似铁。
叶榆正好皮毛多得不知道干什么,给了项家、林老爷子、白蓉蓉,一家一床毛毯,欧家人多,给了两床。
林老爷子:
“这怎么行?”
吃他们的,住他们的,现在还让他们用他们这么珍贵的毛毯。
殊不知这根本不是借用,叶榆是打算送他们:“不要丢垃圾桶。”
也不给人二次说话的机会,扭头就走,而没有人能追得上她。
“……”
花菲菲、韩景、徐飞都说:“叶榆就这牛脾气,你们不要,她真能当垃圾丢出去。”劝他们收下。
几人又眼红了,感情丰富地眼泪如豆粒下,他们也不知道这一天被感动过多少次。
哪怕年纪最小的项星星,也知道这几个哥哥姐姐很好,对于花菲菲、韩景、徐飞的摸头都不排斥,还星星眼看那个能咻咻飞高高的漂亮大姐姐。
见到这一幕,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也有一丢丢感动,但更多是羡慕,但他们知道叶榆不可能送已经有棉被的他们也一人一床。
这一天相处下来,有人对于黑五类的印象已转,至少他们遇见的这七人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坏人。
第96章 初露头角
敞开肚皮吃饱饭, 洗个痛痛快快的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裳,躺在温暖的炕上, 再盖上毛绒绒的毯子。
这一切好像做梦一样。
从农场里出来的七人, 从寒风刺骨中回到温暖春季, 却不约而同失眠了。
连最小的项星星都没睡着,两只小手扒拉着她妈妈的衣服一角, 一直不停往她怀里钻, 明明躺在比农场好上一百倍的环境,她却因为太过陌生而不安。
项燕一边轻拍女儿的背, 一遍哼着没有词的不知名安眠曲, 眼睛红红的。
隔壁的白蓉蓉侧睡背对着她们,一动不动蜷缩着,眼睛却挣得大大的,偷偷蹭着安眠曲,张了张嘴,口型似在喊“妈妈”, 但悄然无声, 只是哑言。
隔壁的三位老爷子也在小声夜聊,但聊的内容正常得多, 他们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把多余情绪都隐藏在对明天对未来的日子规划里。
受不住的人已经永远留在上一个寒冬,现在还活着的人,无论是不是看上去死气沉沉,都是极有生命力之人,哪怕凭借本能他们也要挣扎活下去。
叶榆五官敏锐,这么多生人气息, 她本来也睡不着,认真起来,她完全能听到他们的交谈声,乃至于呼吸声。
索性一个瞬移,越过南山,来到更原始的山林,飞跑起来,今晚麻雀都没带,飞的相当自由。
且现在的距离已经离南山足够远,王老爷子对于山林的监控,来自于他的生存经验,包括猎犬的反馈,当超过这个距离时,他也感受不到,毕竟他又没千里眼。
但叶榆还是非常认真交保护费,不是因为好心孝顺之类,纯粹是好胜心。
靠近南山,不再空间瞬移。
像只轻快灵活精灵,在山林间飞速跳跃,悄然无息,绿叶的摇晃并不比夜间山风来得大,无人无犬察觉,升级后的她嗅觉不比猎犬差,也能闻出五百米范围内的标记性气味,甚至略胜一筹,顺利避躲在茂密草丛里猎犬。
最险的怕是小木屋附近的两只猎犬,幸运的是,他们得到的并不是一动不动守卫命令,山林里的猎犬,由山林里小动物帮忙一一吸引,不能太异常。
而叶榆,得在这个夺命时间内,用尽全部速度跳跃,来到厨房,把礼物和王老爷子的储备混在一块儿,并顺利飞远。
好险!
差1/3秒就又人逮住。
不要小瞧这1/3秒的时间,拿植物来说,捕蝇草抓猎物只需0.3秒,狸藻捕猎幼虫时间为1/1000,比人类眨眼快300倍,这样的植物图鉴动物图鉴末世人人熟悉,只能说大自然的生物潜力让人望而生叹。
叶榆与老爷子有来有往的折腾,尽量不用异能,对于身体本身能力尽最大可能精准利用,不仅让武力值实力增强,尽然还有助于异能的修炼。
1/3还不够,努力更强!
天还是湛蓝色的,南山山顶,王老爷子的固定生物钟都在这个时候起床,看着完全不知何时被放入厨房里的烤鹿肉腿,还有野果胡颓子和刺泡儿,一时间不由失语。
这一定是挑衅吧!
这丫头竟然挑衅他?
她大可悄然无声越过南山,偏偏留下保护费,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叶榆几乎能想到对方吹胡子瞪眼模样:……那个您说的很有道理,您就说这果子您啃吗?这鹿腿肉您吃吗?这鹿鞭鹿骨你可要泡酒?
“送都送了。”王老爷子嘟囔,他吹了声口哨,唤来几只自己精心养育的猎犬,指了指叶榆刚刚消失的方向,“难道你们真的一点都没察觉?你们耳朵呢?鼻子呢?是听不到还是中了遮掩之计。”
“呜呜——”
“汪!”
猎犬不是歪头呜咽撒娇,就是把尾巴摇出螺旋桨,似在讨好。
“行吧,这不怪你们,来来来,吃骨头。”王老爷子又是一正安抚,而在他的安抚下,猎犬也安静下来,趴在地上,整个过程不同物种的他们,像是跨物种交流。
“丫头怕是又进入了武学新境界。”王老爷子言语中透出一丝羡慕,但并不妄自菲薄,也开始在清晨的山雾间打起拳来。
他从小为武而痴,中途也曾追过其他的东西,但最后陪自己的仍是武学,本以为自己会就这么孑然一身,谁知已经是头发花白老头子啊,上天掉下来几个传承徒孙,还有比他更强更年轻的天赋者,这不再多活些年说不过去了,南山主人也像春天的树林,发芽长叶,重获生机与希望。
回到知情院,这个时间点,竟然已经有人起床?
起床的正是刚从农场来王家沟的七人,他们睡得最迟,起的最早,已经在收拾东西,打算趁着白天尽早搬过去。
不一会儿,轮值人员花菲菲起床,见到王老爷子他们,惊讶地道了一声“早”。
随即,花菲菲看见院子里一边喝麦乳精,一边逗储备粮的叶榆,才是真的吓了一大跳,今天叶榆竟然没赖床。
要知道,自打三人拜师学艺后,生产队的劳力且不说,知青点的所有劳动轮值表都把叶榆划了出去,包括煮饭、挑水、捡材、种地、施肥、清理茅厕等。
甚至还有一部分挖坑狩猎,他们也在跟着叶榆和王老爷子学,他们要争取也靠着自己早日实现吃肉自由!
叶榆大多数时候只需享受,真正做到了躺平咸鱼,早上也很喜欢赖床。
花菲菲忍不住望了望天,问:“今儿个太阳没从西边起来吧?”
叶榆白了她一眼,下巴指指厨房方向,等着干什么呢?
农场七人也在心思不宁地等着。
一莱主人不在,他们不好意思离开,二来他们也需要借用一下厨房,好不容易等到叶榆出来,道了声早,叶榆似乎并没有厨房的打算,反而坐在屋檐下用暖水壶的水泡了奶香喷喷的麦乳精,悠哉闲哉了起来。
他们:
“???“
什么情况?
叶榆让他们自己进厨房,还报了厨房里粮食的位置,并且说:“没锁。“
地窖里倒是掩了一下的,不是为了防自己人,而是为了防外村人,毕竟村里的烧砖生意还是火的,偶尔会出现外村人,他们不能太过招摇,以免为村子引来灾祸。
话说他们亲手挖和砌的地窖,从外表真的很难看出来里面有藏着东西,不借助工具的话,入口只有他们四个,再加王老爷子和王大妞能打开。
七人停在原地,面面相觑。
索性他们当中有个很会见机行事的林老爷子,他回过神来,到了声谢,第一个进了厨房,睡了一觉病好很多的项燕紧随其后帮忙。
但这厨房毕竟是别人家的,他们又打了坏分子标签,并不那么理直气壮,直到看见花菲菲,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花菲菲一入厨房,看见项燕他们已经给一个锅生了火,灶台里正在烤红薯,是生产队昨晚上借给他们的口粮。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倒也没什么,只是这蒸的红薯未免也太少了点,都不够叶榆几口的。
花菲菲都能全部吃下,他们可是有七个人,又见几个小的眼巴巴望着锅里吞口水,未免不心酸,她打开柜子,捧了一堆红薯出来,又拿了咸酱菜,还问:“你们吃辣吗?”
“不不不,这不太好,你们已经帮我们很多了。”项燕连连拒绝。
在院子里的欧老爷子问言,也在门口拒绝,昨晚吃一顿堪比过年的年饭已经太好了,晚上还有暖呼呼的毛毯,他们怎么好意思继续扒着人家吸血。
花菲菲却回:“这什么话?你们一顿能吃多少?总不能比我们几个饭桶强吧?”
欧老爷子严肃拒绝。
见他们如此严肃,花菲菲也不好再坚持,只说:“行,你们吃你们自己的粮食,但星星三个跟我们一块儿吃,这你们可别拒绝,他们小孩子能吃多少。”
看着不到一年瘦得脸上完全没肉的孙子,即便欧老爷子也很难拒绝这个,张了张嘴:“谢谢你们!”
除了疑似得了失语症的白蓉蓉,全部都谢了一圈。
“你们这也是,不就几个红薯?搞得我好像什么十世大善人,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花菲菲受不了这种尴尬氛围,摆摆手,七人当中唯有林老爷子的态度让她自在些。
并不是林老爷子不会说谢谢,而是他的感激恰到好处,也不会眼红,不会沉重,手上的动作也不会停,他知道花菲菲不习惯这个,还会不动声色地聊一聊其他,村里土地收成啊、粮食产量之类。
“你们还种果树啊?”
“对啊,老爷子你您不知道,为了这些果树,我们可费力了,叶榆和韩景还去求着县里的国营厂,蹭着他们的大卡车去隔壁巴拉巴拉………"花菲菲话匣子一打开根本停不住,而且她发现自己说什么,林老爷子都能接住,还能对种果树提出不少的建议。
“老爷子您种过果树。”
“哈哈哈,年轻时为了吃得喝得,什么都干过,你们院里的葡萄藤是从山里挖出来的吧?当初我也种过,前几次结果看着紫红紫红的,也是酸到不行……”林老爷子对于种什么都能说出一二。
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种药材。
第97章 空气微妙
花菲菲正是对乡下建设上头的时候, 忙问:“我们这里能种吗?”
“种是可以钟,但药材对土地要求更高,还需要肥料。”林老爷子摇了摇头。
花菲菲不免失望:
“这样啊……看来不行。”
“为什么不行?”问这个问题的一定是新来知青, 抬头一看, 是刚起来的张青黛, 跟在他后面的谢丹红也面带好奇。
“你俩怎么不多睡会儿?”花菲菲看见她们,就想到刚来村里的自己, 什么都不懂, 她笑着解释,“不管是土地还是肥料, 都是先以粮食为主, 吃不了肚子,谈什么都是空话。”
他们种果树可不占土地,肥料也是靠名声靠关系挣来的,果子都没结出来,谈药材种植这叫不切实际,迈步太大。
林老爷子又说:“这一路看见不少天生天长的药材, 山里只会更多。”
“对啊, 可以采野药!”花菲菲眼睛又亮了起来,“即便卖不了, 能解决一些风湿风寒也好啊,林老爷子你来了,给村里带多大的福气啊!”
“这可担当不起。”
林老爷子忙摆手。
“担得起担得起。”
“对啊,村有一老,如有一宝。”韩景和徐飞,一人睡眼惺忪,一人顶着鸡窝头, 从房间里走出来,韩景顺道敲了敲隔壁门,叫醒唯一还没起床的人。
吃过早饭后,七人拒绝韩景他们的相送,搬离知青点,来到牛棚猪圈,把行礼放下,来不及打扫和整理,便赶去上工。
白蓉蓉和欧梁也跟大人一块儿去,连最小的项星星也带上,这年纪可以不上工,但把她搁家里谁都不放心,村里虽然有小学,但他们暂时还上不了。
今天上工前有个简短集合。
大队长欢迎新知青,再给村里新来的十人一一布置工作。
三位新知青被分到第二、第三劳动组,剩下七人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加入第四劳动组,但由于他们的的身份,需要额外负担一些工作,挑粪沤肥。
这并不是刻意欺负人,他们这些坏分子必须接受艰苦劳动改造,对于这些,上面还专门下了文件。
项老爷子他们表情平静接受,他们早就在农场干过这么活,由曾经的一窍不通,到基本熟练,这活比修路修水库更轻便,那可是真会死人。
韩景几个趁机介绍了林老爷子的大夫身份,会认药、会炮制药、会治病,还会种桃树,会的可多了。
王家沟位置偏僻,没有配卫生员,村民们生病一般都是小病熬过去,大病去镇上,年龄高的老人大病也熬着。
以林老爷子的身份虽然当不了卫生员,但也可以帮人看病,这好处肉眼可见,在哪儿都吃香,这让村民们对于接纳这么多老弱病残的排斥一下子少了许多。
他们把期待目光看向其他人。
项老爷子说他会修拖拉机、修农具,其实他会的不只是修拖拉机,而是工科专业教授,还增经去国外交流过,但正因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才不幸有此遭难。
村里不缺会修拖拉机的人,叶榆也会,但多一个还是好的,韩景是最高兴的人,他可算找到老师了。
欧老爷子会的可多了,就是比较文艺在村里不吃香,外语专业项燕更是不可说,但好在她病好后也算一个年轻壮力。
小的几个没说什么。
三位知青都相当于肄业高中生,会的更少,韩景跳出来打圆场:“和我们当初一样,咱进步青年最擅长的就是进步。”
知青口碑在这儿,拖拉机在这儿,砖窑在这儿。
众人啪啪啪鼓掌。
会议结束,大队长总结:“欢迎你们来到王家沟,希望你们发扬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今天会议到此结束,解散!”
各自上工。
上工这件事,曾经对于韩景、徐飞、花菲菲三人来说是磨难,现在对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三人也是。
一年最忙的季节在于秋,一年最重要的季节在于春,除草、耕地、播种、掘泥、施肥、打虫,事情繁多。
每一项工作听着简单,但干起来处处细节,对于身体素质要求也很高。
三个人干的惨兮兮。
他们比韩景三人幸运的是,韩景、徐飞、花菲菲三个一开始得到不少嘲笑,直到叶榆和村里人爆发过一次冲突,他们的情况这才修炼好起来。
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也有遇见嘲讽,但少了很多,而且还会有人帮忙怼回去:“你现在又能拿多少工分?不说韩景徐飞了,现在的菲菲和王大妞你们都未必能比得上。”
花菲菲徐飞虽然是老师,但地里忙不过来时,他们也要和学生一块儿上。
嘲讽的人瞬间闭嘴。
他们能这么快认输,怕的可不是韩景、徐飞、花菲菲,而是他们背后的女人——叶榆。
关于叶榆的能干,村人提都不提,因为这人和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她每天只拿十工分因为只有十公分,秋收时,可以拿十二工分必拿十二工分。
每次分到叶榆头上的活其实挺多的,但她干的也最快速,还能时不时上山打打猎,过得比谁都潇洒,光看她能单枪匹马干掉野猪,谁也不敢惹。
中午午休。
当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狼狈不堪、灰头土脸回知青点时,花菲菲四个早已回来,身上一点灰都没沾,干干净净,神采奕奕地在聊着什么。
见到他们,韩景笑着说:“想到第一天沤肥的日子,那味道,也不知道项老师他们受不受得住。”
“你去偷偷去帮帮忙好了,鼻子多塞点棉花。”花菲菲又对郝见山他们说,“你们快坐下歇歇,饭差不多好了。”
今天午饭也很丰盛。
叶榆依旧有叶榆自己的食量,剩下其他,韩景今天上午猎了一只野鸡,徐飞掏了个鸟窝,春夏山里可不缺东西,他们三的饭早混在一起了,考虑到新人开头难,暂时也没把新人单拎出去。
花菲菲炖了个野鸡蘑菇汤,炒了韭菜鸡蛋,招呼新人一块儿吃。
新人道了声谢,端起碗吃了起来。
徐飞动了动嘴巴,终究没说什么,但在晚上吃饭前,他特意从屋里拿了个罐辣椒酱出来,笑着说:“家里刚给我寄的,用来接风洗尘刚刚好。”
韩景这次可没收到家信,借花献佛:“师父你尝尝,这辣酱比上次还好吃。”
徐飞:
“吃你的吧!”
花菲菲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郝见山依旧是径直坐下来,张青黛、谢丹红两人眼神一番交流,也犹犹豫豫坐下来。
餐桌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第98章 矛盾
好好一顿饭, 味道也没变,可气氛不对,除了叶榆, 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人都吃的都不是滋味。
他们也知道下工辛苦, 尤其是对于城里知青来说, 城里哪怕挑粪打扫厕所的活,都比队里轻松。
但这并不是郝见山他们心安理得享受的理由。
饭桌上的菜啊米啊面啊红薯啊, 都不是大风随随便便刮来的, 只靠队里借的口粮,每天够喝红薯稀饭。
至少得到一声谢吧?或者帮洗碗烧水添柴之类轻便活来表达感谢。
徐飞从自己房间拿出个人辣酱也是一个提醒。
知青们大包小包入村, 多多少少有带一点家乡私产, 拿出来分享一下也算是平衡,不说一定要有鱼有肉,哪怕什么没有也需表达个态度。
但这三人什么都没有。
或许两个女知青张青黛、谢丹红有易动,但她们选择和同期知青郝见山一块儿抱团取暖,共进退。
吃过饭后,叶榆碗筷一丢, 便往后山消食去了。
她也不是没察觉到院里的窒息气氛。
可在她眼中, 这才哪儿跟哪儿啊,末世里, 每分每秒都在考验人性,而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玩意儿。
作为一个咸鱼,她讨厌纷争,尤其是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纷争。
这些事交给花菲菲几个处理即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人相处也是一种考验。
待叶榆走后,知青所陷入更深的沉默。
徐飞和韩景、花菲菲对了个眼神, 说看吧看吧,从昨天他便看出这次的来的知青并不是他们想象中志同道合的同志。
又过一会儿,徐飞开口:“我们把从明天开始的家务值班排序一下?”
包括做饭、打水、扫院子厨房、给地浇水之类,像是砍柴这种不用每天。
郝见山突问:“那叶榆为什么不在?”
韩景抢答:“会排她的。”只不过一般由他们三人轮流帮忙做了。
郝见山嘟囔:“不能搞一个人主义。”
徐飞便是叶榆并不是搞独生主义,他义正言辞说:“山上的护林员年纪大了,她去帮帮忙,尊老爱幼是美好品德,村里人都知道的。”
这个实际上是他们为进进出出外人备的借口之一,没想到先来对自己人。
韩景、花菲菲有点想笑,也不知道老爷子知道自己被说成手不能提的高龄老人,会是什么反应。
郝见山还有点怀疑。
徐飞他们说假如他不信的话,可以自己爬山上去看。他可不信他们能爬到山顶。
实际上,他们幻想的是新加入的知青也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武之类。
可光是看郝见山斤斤计较、对白老爷子他们甚至于三岁小丫头也能无故不满的态度上,这人不适合。
至于剩下两位女知青,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有这些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但坏就坏在今天知青里这锅汤黑里有老鼠屎,再加上人都有私欲,被影响。
纠正也不是不能纠正,可叶榆从来不是乐意去纠正他们的人。
而武术来源于叶榆。
他们作为叶榆的传人,不可能把这些东西乱传出去,吃水忘记挖井人。
只希望张青黛、谢丹红能早点醒悟过来,去多抱抱叶榆大腿,叶榆其实很好哄的,只需要美食……咳咳咳。
在徐飞的安排下,劳动排表出来了。
他们还是照顾新人,头几天都是安排的自己人,给新知青几天适应时间。
次日,新人们不用干家务,但由于昨天太累,仍然差点没爬起来。
还有一点便是,食物也坐上滑铁卢,他们的食物都来自他们口粮,不再是顿顿有肉,红薯之类的也不再够一个成人吃饱。
韩景:“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当初我们也这样啊。”徐飞回答。
他们的多余粮食都是用钱和票换的,其中又以徐飞最穷,吃的最差。
但他从来不抱怨,只是努力让自己也吃饱饭。
他对于叶榆也是三人当中最感激的,从叶榆那里学到很多的生存技能。
这也对。
花菲菲告诉三人,不够的话可以用钱票买,米面需要去镇上,但红薯可以在村里买,或者邻村。
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三人都没行动,可能是真的太累了吧?这也是每个知青下乡必须经历的。
其实王家沟这边还算好的,村民们闲话不多,介于第一批知青打下的基础,也不敢对知青挑三拣四。
只要和村民们一样习惯工作,便能活下去。
只是能克服苦难的终究是少数,夜里,花菲菲听见两个女知青每天都哭。
她没有嫌弃,因她自己也是个哭包。
还劝解。
只是在一次,被张青黛口不择言顶嘴说:“你坐在教室里那么清闲,当然不知道我们的辛苦。”
花菲菲本来也是从小被宠大的娇娇女,索性不劝了。
这个时候,她非常羡慕叶榆能够独居一室,同时,也明白当初能和叶榆在一块儿有多幸运。
第二天,突然对叶榆百般讨好。
“老实交代,有什么阴谋?”韩景托住了下巴问。
花菲菲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你说呢?”又问,“假如当初我们没有遇见叶榆,会不会和他们一样?”
“不会。”回答的是徐飞。
他们可能活的更艰难,但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遇事克服困难,有的人遇事迁怒或者嫉妒他人。
张青黛可能也察觉到自己的错误,想要道歉。
但却被“同一阵营”郝见山说服:“你跟这些人说什么?他们是大文人,是拖拉机手,能看得起我们?”
“这些人明明那么富,半个红薯都要计算得清清楚楚。”
“他们又不用下地,我们每天累的半死半活,他们还要我们做饭洗衣。”
“他们……”
张青黛、谢丹红想说不是这样的。
叶榆和韩景也是需要下地,拖拉机又不是天天开,韩景还非常沉迷种树,干很多不是他的工作。
但是她们也同样在这样对比中心里失了衡,默认郝见山的戾气。
其实郝见山也看不上张青黛、谢丹红两个,她们是女人见识短。
问题是除了这两人,村里人根本不听他们说,只会嘲讽他,一个女人都不如。
郝见山觉得非常可怕,整个王家沟的人都被叶榆几个收买,外面的人还把他们当英雄夸。
第99章 聚焦
郝见山的怀疑也并非全无根据。
虽然他是恶意的。
叶榆随着异能等级的提升, 某些行为遮掩得越来越敷衍也是事实,不可能不吸引他人的目光。
村民们想的则是,他们村里已经出一个厉害的护林员, 再出一个叶榆也不妖孽。
她天份很强, 搁几十年前, 能上战场立功,当一个女将军呢!
在他们眼中, 叶榆那么厉害, 她又为他们村争取拖拉机、种果树、建砖窑,切切实实为他们好, 还是半个他们村人, 把她当英雄,有信仰有利益才能长久。
但郝见山有什么呢?他连地都种不好,还不如村里十岁大小孩子。
于是当郝见山跟村民们说叶榆坏话,诸如霸道之类,哪怕不喜欢叶榆的村民,也讨厌郝见山起来。
还有人来提醒知青, 让王大妞转达, 小心郝见山,他在说你们坏话哩!
“岂有此理!”韩景可生气了, 桌子都拍坏一张。
叶榆眉毛一挑。
韩景屁颠屁颠去拿工具熟练地修桌子,花菲菲和徐飞在一边偷笑。
对于他们而言,叶榆的确有很多异于普通人的地方,但三人把叶榆当作老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们背后的父母也不是没问过相关。
徐飞和花菲菲还好些,徐飞家再担心离得远,往往报纸说什么是什么,花菲菲的家人背景大些, 春节期间曾电报拖在京亲戚打听过。
在京韩景家最仔细。
他们也很诧异,韩景下个乡竟能搞出这么多事来,私下里查了下发现,这竟然和一位知青有关。
叶榆。
这个女知青好厉害!
他们害怕出现对国家有害的特务,更详细调查,在得知叶榆父母兄弟姐妹聚在时,已经打消一半怀疑。
通常来说,间谍更多是孤家寡人,可这样更容易造假,也方便行事。
当然,也有那种从小培养的高级特务,亦或者被后来策反的叛徒。
可叶榆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都很透明,没有受过伤,也没失踪过。
叶家怎么都是一个普通家庭,不像是需要这种精心培养的高阶特务打探的地方。
叶榆小弟还在为国争光,而叶榆的二姐虽然嫁给军人,但也是她下乡前不久,军队审核也没问题。
更何况叶榆假如是特务,怎么可能不留在燕京,去一个山沟乡下。
综合判定,叶榆有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但叶榆这身本事偏偏来的稀奇。
不过韩家是见识过很神的老中医,相信传统里一定有值得借鉴的优点。
可世道太乱,恶人作祟,现在已经不求迷信,中医店也被砸,无从求证,去乡下反而对叶榆有好处。
韩家也希望韩景能多多少少学点真才实干,入军队的安排也一在推后。
韩景修好了桌子,又去讨赏,两眼亮晶晶,身后像是有尾巴在晃:“师父阿榆。”
“你这师父阿榆是什么称呼?”叶榆无语。
韩景解释:“徐飞说师父这词好像有点旧。”
“我话可不是这样。”徐飞连忙否认。
他的原话是毕竟现在可不止自己人,老师和师父现在都是危险的职称,他们还是叫彼此同志,
而不是让韩景喊出个“师父阿榆。”
“阿榆?”韩景叫出这个的时候,心漏跳了半拍,没法和以前一样自然。
叶榆倒是无所谓,他们怎么叫自己都行。
末尾花菲菲问:“明天轮到谁煮饭了呢?”
本来韩景和花菲菲还觉得徐飞大惊小怪,见三位新知青干活可怜,又有点犹豫,要不要在熟悉前顺手帮他们干一干家务。
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前辈们负责做饭、浇水、砍柴,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现在嘛,还是按正常规律来排。
至此,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每天不仅需要下地干活,有时还会被排到煮饭砍柴烧水打水。
但院里的地没让他们弄,浪费粮食是罪过。
叶榆不允许,她还觉得自己竟然也变得挑嘴了,竟然不是所有食物都能下咽。
把自己口粮拎回来,上山开小灶去。
郝见山怒气积攒中,也终于在有一天爆发,早上没爬起来做饭。
“分餐吧。”这是叶榆提出的意见,单独开火。
“凭什么?!”郝见山不傻,他看不惯这些假模假样的人,但知道跟着他们自己才可以吃饱饭。
叶榆随手一根树枝丟了出去,贴着郝见山耳朵飞出去,深深插在地上。
她问:“你说呢?”
郝见山闭嘴,他把目光看向其他两位新知青。
而这时,张青黛和谢丹红也起了争执。
张青黛认为,郝见山说的没错,叶榆他们就是霸道主义恶势力,需要被打倒。
但谢丹红却想明白了,他们下乡干的活,其他队的知青也在干,甚至可能面对的困境,比其他知青更少。
叶榆四个过的好,全是他们的本事。
谢丹红明白了自己是在羡慕与嫉妒,张青黛也一样,郝见山也一样。
跟着郝见山,天天被他的酸言酸语洗脑,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张青黛和谢丹红两人闹翻了,小厨房分为郝见山和张青黛,剩余其他人一起。
花菲菲对谢丹红不再那么赤忱,但也能对熟人一样,顺手时帮一把。
老实说,吃饭什么的,他们真不那么斤斤计较,炖的鸡汤也能分给谢丹红一碗,甚至来点肉。
连叶榆都不像过去一样把粮食当眼珠子。
当然,这可能和粮食不属于她有关。
谢丹红也真的体会到自己以前的嫉妒毫无道理,羞愧的同时,也摆正心态,逐渐适应下乡的生活。
另外两人则被不忿累积,可他们又暂时没有离开这里的办法。
谢丹红已经不管郝见山,但还是惦记着和张青黛的那份情,偶尔会搭一把手。
唯有郝见山越来越阴郁,手上茧越来越多,吃不饱饭越来越瘦,和刚下乡时的城里高中生完全不一样。
知青点这边戏看不完,聚焦目光,也让注入新修猪圈的那几家人喘了口气,默默地融入生活。
他们要求不高,只盼能活着,尤其是小孩子有机会长大,不管年纪大的老人,还是三岁小孩,都宛如杂草,吃苦耐劳,生命力惊人。
村民们介于身份不好和他们走的太近,但也欣赏吃苦耐劳的人。
更何况越来越多人发现,林老爷子是个宝啊。
第100章 学费
这天, 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小孩突发疾病,在课间玩耍时倒了下去。
抽搐,口吐白沫。
王家沟是没有卫生员的, 看一趟医院很麻烦, 拖拉机需要去红星大队, 必须有一段距离的步行。
在医疗匮乏和交通不便的年代,很多人也因为一些本可以治疗的疾病去世。
其他同学们吓了一大跳, 忙叫老师。
花菲菲和徐飞还没遇见过这类事情, 差点手忙脚乱。
好在他们记得林老爷子是一位中医。
徐飞让花菲菲盯着,扭头就往外跑, 一群小孩子跟在他后面。
可除了王大妞, 竟然谁也没跟上。
林老爷子正在地里忙活,他因年纪被分到活少的一组,但碍于身份,也没什么人与他说话。
对于林老爷子他们来说,不责骂,也没有凉言良凉语, 已经比过去更好。
突然, 徐飞像是一道闪电飞了过来:“林同志,有个小孩生病了, 您去看看。”
言罢,又蹲下把老爷子背起来往外跑,王大妞则去通知小孩的父母家人。
活蹦乱跳小孩们没跑过徐飞,一听孩子出事着急的大人也同样没跑过他。
有人不禁叹:“我记得徐飞同志刚下乡时可不是这样,弱不禁风的,现在,他一个人能至少能顶三个壮年劳动力, 花菲菲同志都不差。”
“何止花菲菲,王大妞变化也那么明显。”
“最强的还是叶榆同志,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叶榆同志带来的变化。”
说这句话的人言语间不乏羡慕的酸意,真后悔把自家娃送知青点去晚了。
还有人后悔没拿着藤编让自家小子或闺女学的,竟然一言不合放弃。
看看王大妞这样的,未来怎么都不会差。
郝见山也恰巧在这群人里,他实在适应不了重活,只能干些轻便的。
只是干轻便的,积分也少,分得的粮食也少,他又不是第一批下乡知青,现在的口粮还是借的,未来需要还给大队。
也正因此,郝见山红薯都不大够吃,还得花钱买一部分,更别提,老知青们顿顿吃香喝辣。
因每天都有肉香,哪怕韩景他们搭建新厨房灶台分开,也能闻到。
郝见山愤愤不平,他的伙食比不过连麻雀、鸡这种畜牲都比不上。
“这是地主,这是小资主义,应该被打倒的。”
“瞎说,我看你连地都刨不好,这才是大少爷吧?”村民们呵斥过后,又哈哈大笑起来,“赶紧的,别磨皮,今天没人帮你。”
又有人说:“要不去请叶榆看看?”
他们知道叶榆不是医生,但在王家沟村民们心中,叶榆什么都会。
很快叶榆得到消息。
因她莫名其妙变为村里小孩的“孩子王”,突发疾病的这个小孩还正是那堆小孩之一。
她便赶往希望小学。
到的时候,林老爷子正在给牛娃看病。
花菲菲惊喜:“叶榆你来的正好,老爷子说可能情况不太妙,需要你帮忙。”
叶榆疑问:“我能帮什么忙?”
原来小孩患的病还真不件小事,癫痫,林老爷子已经第一时间阻止他不留神咬住自己的舌头。
但也只是好一点点,小孩的病发作的又急又凶,他可能不是第一次发作,以前轻微的时候没注意。
解决的办法立刻送到医院做急救,但这路上不可避免会颠簸,根本不知道来不来得及,怕路上出事。
而且镇医院靠谱不靠谱,林老爷子也无法预估,这个病现在不是那么好治,后续还有很多问题。
中医也有急救法。
只是那几种猛药,林老爷子现在是身上一个也没,唯一办法是针灸。
但这刺的不是无关紧要的穴道,而是涉及生死穴。
林老爷子的惯用手因干活出了点问题,他的眼睛也不如年轻时仔细,适配得老花眼镜早坏了丢了,自己现在下手不是救而是害人。
花菲菲、徐飞懂穴道,但哪里有叶榆明白,叶榆虽不是医生,学古武本就需要熟透中医穴道。”……?”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责任不责任,碰瓷不碰瓷。
叶榆在家长的跪求下,在林老爷子的指点下,按照顺利和时间针灸了十几个穴道,非常精准。
因林老爷子嘱咐的通风透气,村民们也只能远远地围观,越见越神。
不一会儿,小孩果然平缓,人也醒了,但小脸还是雪白的,哇哇地哭。
“乖,不哭请你吃糖。”叶榆被闹得没法子。
韩景笑出声:“噗。”他可算发现师父的弱点。
家长们眼泪都飞出来了,连连道谢。
林老爷子叹息:“先别谢,这只是暂时扼制,还是到医院看看吧。”
当天,孩子被送去医院,为以防万一,林老爷子和叶榆都跟着呢。
只是医院里果然都是坏消息,癫痫根本没法治,顶多开一些急救药。
由于药品稀缺,还不敢瞎开。
好在医院里的副院长我听说过林老爷子,中医好像有办法可以缓解。
家长们把林老爷子当救命稻草,按照林老爷子的说法买了些药材,韩景那边也说可以帮忙问一问。
在林老爷子的帮忙下,牛娃的病情得到控制,趋于稳定,至于痊愈,这个有点困难,需要挺多的珍惜药材,治疗时间也不短。
叶榆若有所思,她觉得自己可以和林老爷子学一学医术之类。
半夜送猎物当诊费。
被吓一跳的林老爷子项老爷子他们:“……”
其实,林老爷子惊艳于叶榆在针灸一道的天分,能在这种情况下,遇见可以传递衣钵的徒弟,是难得的机会。
他眯了眯眼,今晚可以吃烤兔喽。
不止叶榆,从这件事以后,林老爷子那边时不时有村民上门求医。
他们也不敢光明正大,夜里偷偷摸摸地上门。
昂贵诊金可能没有,但送些红薯白菜什么的还行,有的还拎着鸡蛋。
林老爷子被调去种果树也被通过,老爷子在种树方面的确有心得,这下子更赢得村民们的民心。
不止林老爷子,项老爷子他们也因此而收益。
项燕最明显,自打她身体好后,作为唯一轻壮力,她干的活最累最多,轮值挑粪也没错过。
毕竟身份在那里。
村民们哪怕再不好意思,有些规定也不好特立独行,包括忆苦时的当众批评。
项燕本人却是一个大气爽朗的人,一点不扭捏,什么活都能干,即便干不好,大家也能看出她的努力。
项燕女儿长得可爱,见人就笑,嘴巴也甜。
让人惊讶的是,白蓉蓉这个自闭丫头,自带一股狠劲儿,小小年纪,干活跟不要命似的,抵大半大人。
大人们不跟小孩计较,在韩景他们带领下,村里的熊孩子大幅度减少,即便有,也怕被知青揍。
叶榆也把打猎的频率提高了一点。
不可否认,林老爷子他们会消耗村里的粮食,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饥饿会死人,而被叶榆用野猪肉弥补时,这种缺陷也一点都没了。
在如此多的闪光点下,村民们也渐渐真心接受这些“老弱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