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诸葛亮,似乎也半点没有妨碍曹操的各种成功。
陆离好想让自己放下,但心里怎么就这么不得劲呢,刘备,你怎么连别人看上的人才也要偷呢,真是可恶!
刘备:?
虽然跑了一个诸葛亮,但陆离在襄阳帮忙归纳的人才也有不少啊,这些自然是都被曹操笑纳了。
地盘越来越大,人才也是越缺越多的。
而且看看曹操手底下的人员构成,除了有亲缘关系的曹氏、夏侯氏一群人,有非常显眼的一部分都是由颍川派系构成的。
相信忠诚是一回事,但只是纯粹相信不加以处,那就是在考验忠诚了。
手底下的人有一方过于多,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能否吸纳更多不同的人才且做好安排,也是检验作为明公合格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陆离非常放心且倒反天罡的将事情全都丢给曹操了,至于对方是自己处还是交给别人,那陆离就不管了,反正只要别交给他就行。
对于陆离的这种行为,曹操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还挺心疼自家谋士在外孤苦无依了好久,我们伯安为了帮我速通荆州都这么努力了,他想要歇歇有什么问题。
曹操认为这没有问题,但架不住有人认为这有问题啊。
虽然曹操没有把许攸噶了,但是他对于对方的不喜还是被某些人看在眼里的。
如今陆离的作为,在他们看来跟许攸简直没有任何区别。
曹操既然能够讨厌许攸,那没有道不讨厌陆离啊。
看似聪明实际上又没有那么聪明的人,划拉了划拉,觉得这个等式可以成立。
然而小状这么一告,就把自己给告回家里去了。
陆离跟许攸那怎么可能是一样的,曹操觉得认为他们俩人一样的八成脑子不清楚。
退一万步说,便是他真的心生不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啊,蠢人还是早点回去自己吃自己,就别在这里拉低大家的智力平均值了。
第226章耿耿于怀
像这种有看不清形势的傻子暗搓搓告黑状的事情, 压根没有任何通知陆离的需要,曹操就已经迅速将事情给解决好了。
可就算如此,陆离其实还是知晓了这事, 毕竟与自己切实相关的告状呢, 这要是一点感知都没有,那还是不要在东汉末年这种高端局混了,混了你多半也是混不明白的。
在好生休息了一番之后,陆离收拾了一下想要勾搭人结果勾搭失败的糟糕心情,该怎么说呢, 虽然有点破防,但感觉也有那么点意料之内吧,毕竟是鱼水情深啊。
现在刘备是如鱼得水了, 自己也没有必要搞得好像意外搁浅的倒霉鱼,半死不活的小沙坑里面扑腾。
卧龙虽然没有了,但还有凤雏啊。
这两者虽然在后世被提及时经常捆绑出现, 但两人又不是真的捆绑状态。
你刘备趁着所有人不注意拐走了一个也就算了, 另一个总不能也让你拐走吧。
陆离将自己之前有点破碎的小心脏粘了粘,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谋士,处变不惊,处变不惊。
收拾好心情的陆离这次见到曹操, 既没有立刻跑,也没有非常公事公办, 终于出现了曹操想象中的好久不见后应该有的反应。
“明公。”陆离坐在曹操对面,得到了一杯由曹司空亲自倒的水。
这待遇该怎么说呢,倒也没有特别受宠若惊, 毕竟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是这么表现, 就不免太深刻的表演痕迹了。
不过也不会表现得毫无动容,似乎习惯了又或者觉得对方所应当该这样。
真要是这么搞了,那才是真的许攸行径呢。
陆离就是一副坦然解释,但也顺着对方的给予表现自己的亲近的一个状态。
陆离没有对曹操诉说自己的辛苦,反倒是颇为感念曹操的辛苦:“初得襄阳,司空怕是不免诸事劳累,只是也莫忘己身才是。”
胜利是最好的营养品与青春剂,已经要到知天命(五十)年纪的曹操,如今精神焕发、半点老态也无。
不过对于陆离的关心,他还是很受用的,受用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关心回去:“伯安还说我,你才该是好好注意才是。”
某人睡了一天一夜,郭嘉都担心他是不是昏迷了,还找了个医工给对方看了一下,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相信好友,都被把脉了观察了一番,某人也半点醒的意思都没有,睡得那叫一个熟。
要不是最后医工保证确实就是睡着了,郭嘉自己观察着也没有看出什么不对来,都要再找几个医工来看看了。
事实上在来之前,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呢。
陆离佩剑的时候下意识将其调成拔剑战斗最方便的样子,个一个习惯性如临大敌的模样,让人一看便觉得这肯定是在荆州刀光剑影多了,以至于都将人给练成这样了。
还让郭嘉忍不住问了两句,陆离自然是否认的,只是郭嘉好像没有特别相信的样子。
事实上这还真的与荆州没多大关系,纯粹是当年在许昌遭遇刺杀,所以在陌生环境里面忍不住多了几分堤防。
也幸好没有荆州人知晓郭嘉的怀疑,不然他们绝对是要大喊冤枉的。
还俺们荆州欺负陆伯安,明明是陆伯安将我们荆州牧都给气死了。
此刻面对曹操的关怀,陆离也没有嘴硬,轻笑道:“强敌环伺心情不免紧绷,好不容易回到家中,便忍不住贪睡了,倒叫司空见笑了。”
明明还在襄阳,所谓的回到家中说的分明就是回到了周围都是熟悉人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安全感就放松了。
曹操也忍不住笑了,情谊是需要交流的,但正事也不能遗忘。
定下一年速通荆州计划的陆离以身入局,拿下了最难搞定的襄阳,解决了荆州牧刘表。
但当初跟陆离信誓旦旦的蔡瑁到底还是被打脸了,不仅没有看住刘备,刘琦也一并没有看住。
这要不是确定蔡瑁是真心想要选择曹操的,陆离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拿了什么卧底剧本,这种特别重要且关键的人,怎么还能一个接一个的都看不住呢。
不过想想当初刘备在许昌都能跑了,在襄阳也能跑似乎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解的事情,有的时候是要相信一下大汉魅魔的魅力的。
你看诸葛亮都被拐跑了。
陆离:表面已不在意,内心耿耿于怀.jpg
他不仅自己耿耿于怀,也跟曹操好生提了一下,毕竟是有关敌人力量的大增强,这不得让自己人心里有数吗。
曹操:“伯安对诸葛孔明倒是颇为推崇。”
明公,你在后世但凡有个小学学历,都会跟我一样对他很是推崇的。
陆离客观评价:“诸葛孔明乃是世之奇才,刘备得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陆离认为自己评价的很客观,但对于如今还没有见识过诸葛亮本事的许多人而言,这番话实在是有点溢美太过了。
曹操是相信陆离眼光的,有名声的人未必全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也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存在,但陆离这般说,诸葛孔明恐怕是前者。
而如果是这样,好大的一个人才被刘备给拐走了,确实是让人感到可惜。
不过不说荆州的诸多贤才,曹操的人才供给家族之一司马家在司马朗与司马孚之后,也输出了新的贤才——司马懿。
这人其实还是司马孚的二兄,只是之前曹操征辟的时候对方生病了没来。
曹操正在跟陆离分享自己新得到的人才,而陆离听到司马懿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该有的情绪波动在面对司马家那两个人的时候已经有过了,不就是司马懿吗,能不能跟诸葛亮换一换啊。
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陆离只是想了想,就觉得这事要是成真的话,自己的历史改变进程说不定瞬间就能百分百。
可惜,这种捷径怕不是自己这种运气值的人能够走成功的。
可是该死的,我都还没来得及看看诸葛亮到底长啥样呢。
陆离心平气和的听着曹操提了一下司马懿,虽然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对方后面做了什么,但陆离没有在这个时候斩草除根的打算。
不说如今司马家的人还好好在曹操手底下干活,自己这种想法不会得到曹操的支持。
就说司马懿这人吧,你别管他后面做了什么,他是真的有才啊,就算真的要杀,咱们能不能先用一下呢,不能浪费人才嘛。
况且曹操又不是什么不懂事的小孩子,他还能看不出一个人到底如何吗。
陆离没有表现出什么大的情绪波动,曹操也没有过度提及司马懿,如今对方在曹操这里还没有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
他们主要讨论的还是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得到荆州。
刘表虽然是荆州之主没错,但看对方选择的治所地区的人都有不少没有多么忠诚于他就知道,他对于荆州其实并没有掌控的那么全面。
该怎么说呢,就处于一个半治状态吧。
作为荆州牧对于下面的郡县都能够管到,但真要说起完全掌控,还是差了一些的。
现在刘表一死,有想要顺势朝着曹操投诚的,也有半独立状态想着待价而沽的,还有干脆独立自治的,当然了,也存在想要为刘表报仇的。
好歹对方也当了那么久的州牧,虽然不对外进取,但对内治的那是井井有条,有忠诚于他的人很合不是吗。
本来要是刘琦没走,刘表的子嗣全都在曹操手底下,事情会好处很多。
可这不是让刘琦走脱了吗,事情瞬间就有点麻烦了。
事实上就因为这件事情,曹操对于蔡瑁的能力打了个问号。
这大好优势在手里,刘表动弹不了,兵力你也有,甚至名义上的、实际上的权力掌控都拿到了,还专门跟你说过要注意他们,这都能让人跑掉……
别说办出这种事情来的是曹操其实还没有特别熟悉的蔡瑁,便是陆离,他办出这种事情来,曹操都得怀疑一下他是不是昏了头了。
但刘琦也只是刘琦而已,别说他只是刘表没有定下继承人身份的长子,他就是刘表的亲爹,也代替不了刘表的作用。
所以情况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糕。
毕竟比起再次处于颠沛流离状态的刘备,以及几攻江夏都没能攻下的孙权,曹操完全可以说是一骑绝尘的人生赢家了。
不过陆离是半点放心的松弛感都没有的,东汉末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时期,其中就经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每当一方势力看起来充满优势,势不可挡的时候,多半就要输了。
而且还不是普通的那种输,经常一输就输上一个大的。
在襄阳修了一番,做足了姿态且给荆州其他地区释放过信号之后,曹操再次带兵出发了。
陆离被留在襄阳清点刘表攒下的钱粮,并及时输送给曹操好让对方粮草无缺,这也算是取之于荆,用之于荆了。
而留下守城的不是蔡瑁这个本地人,对方跟着曹操一起出征了,留下的人是吕布。
留下的人不是蔡瑁其实可以解,新投之人自然是跟在身边最好,属于双方进行磨合且也有利于进一步立功。
毕竟弃刘表选择曹操的一大原因,不就在于这个进取上吗。
但留下吕布倒是让陆离有些不曾想到,曹操这般选择陆离没有想到,吕布欣然接受也让陆离有些意外。
不过这份不明白很快就变成了明白,毕竟吕布就差对每个人说:“你怎么知道司空最信任我,所以让我留下帮他守住后方。”
我们可是亲↘家↘呢~
第227章奇妙的缘分
对于吕布的状态, 陆离挺想说:奉先,我知道你很高兴,但你先别这么高兴……算了, 你高兴着吧。
比起对方不高兴, 想一想好像还是这样更好一些,至于其他的,没关系,陆离表示自己可以溺爱。
襄阳所能调动的钱粮,非常生动形象的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钱粮交税是刘表的谎言。
陆离对此早就知道, 自然毫不惊讶,又或者说全天下都知道这个道,因为如今天下不属于曹操的那些地盘, 没有一个说要给天子纳税的。
而曹操地盘纳的税,名义上是属于天子的,实际上大多是曹操使用的。
当然了, 对方也有给天子使用, 而且曹操使用也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欲望,全都花在“治地方”上了。
而其他人怎么着呢,便是偶尔给天子送来三瓜俩枣的土特产,也大多不是来试探就是来讨官。
相比较起来, 如今好好供养着天子的曹操,当真算得上是够可以的了, 立场站在曹操这边的陆离心中想到。
虽然同是在襄阳,但如今陆离的待遇比起之前可是大反转了。
之前刘表待他再是客气,想要翻脸的话陆离多半也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远水救不了近渴,强龙难压地头蛇。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里如今是曹操的地盘了,而陆离被曹操任命暂时接管这里,个一个由客为主的状态,还有吕布在这里做武力威压,现在轮到他成为那个能够决定别人生死的人了。
陆离没有决定谁的生死,他只是在做好后勤工作之余,又找到了准备走但因为之前襄阳戒严没有走成的水镜先生。
如果说当初蔡瑁信誓旦旦对自己保证看住刘备,最后不但没有看住刘备,连刘琦都一起跟着跑了,是一种打脸。
那么当初自己对着劝说自己缘分不到的水镜先生说着自己不信命,最后却实实在在真的没能跟诸葛亮相见,应该也算是一种打脸吧。
陆离没有什么被打脸后再相见的羞窘,这年头想要混得好,是需要脸皮厚上一点的。
陆离虽然在这方面因为年纪增长出现了一定的退步,比如说再也做不出死缠烂打这种事情了,但也存在进步啊,比如说别人尴尬我不尬。
而司马徽本也没有准备在这方面嘲笑他,更不会有什么尴尬。
毕竟斗不过天命什么的,这又有什么好嘲笑或者尴尬的呢,敢斗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了。
成功或者失败,都不影响这份勇敢。
若是陆离知道司马徽的想法,他会明确表示自己只想要成功的那份勇敢,失败的半点都不想沾染。
毕竟他只有一直成功,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成功,失败一次赔出去一个诸葛亮什么的,太心痛了。
家里有几个人才啊,这么挥霍。
陆离今天来找司马徽也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拓展人才而来的。
已经丢了一个了,继续丢下去的话,哪怕明知道那些人才历史轨迹中就是属于别人的,但陆离还是会有一种好亏的感觉。
关羽、张飞、周瑜那些因为时间问题、地位置以及家庭原因没有办法也就算了,这种近在眼前的也错过了,那是真的令人心塞。
司马徽听到陆离提起凤雏,真的半点都不意外,在他看来,陆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直向前走、向前看。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么看,自然是靠着与对方的接触以及对方过往事迹推出来的。
但司马徽觉得吧,有些事情真的是强求不得:“士元在卫尉来之前便外出访友了,至今未归。”
你说说这阴差阳错的,怎么看都不像是有缘分的样子。
而且就襄阳如今易主的情况,庞统若是有意曹操说不定还会回来,但若是无意曹操,很有可能干脆就不回来了。
听明白司马徽言外之意的陆离:……
该说不说的,这事真的有点令人破防。
作为明公,曹操的卖相好吗?
比起连个自己的地盘都没有的刘备,已经占据了大汉一半多州郡的曹操简直不要太好了好吗,但诸葛亮跟着刘备走了。
这年头有人想要坐享其成,有人喜欢艰苦奋斗,其中还夹杂着志趣相合、尊重付出等诸多因素,个人喜好问题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
而且在某些人看来,曹操这边虽然家大业大,但也人才多啊,很有可能会顾虑一个位置已经没有空缺的问题。
但是该怎么说呢,这种问题小年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顾虑的,毕竟如今曹操手底下的核心小团体里面,最年轻的郭嘉都已过而立之年了,年纪最大的程昱更是已过耳顺之年。
有关人才这种事情,不能只可着一批人薅,也得有新鲜血液补充,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所以水镜先生,你的朋友们推荐完了,小辈们其实也是可以推荐一下的。
这种事情陆离可是早早就跟曹操商量过的,不然招来一堆人,结果曹操那边压根不需要,那不是溜人玩吗。
司马徽看着陆离好像恨不得将自己提溜起来拼命抖一抖,看看能不能掉落人才,只想说你可饶了我吧。
陆伯安,你但凡行事能够跟你这张脸搭配一点,刘表也不至于被你气死。
司马徽虽然没有直接这般说,但委婉的说也足够表达明白这个意思了。
说到这个话题,陆离觉得自己简直冤死了:“先生有所不知,当日是刘使君身有不适,非离言语之功。”
司马徽觉得道不能这么讲的,你都看出对方身体不适了,还搞言语攻击,好像也没有无辜到哪里去啊,而且言语之功,功劳,伯安,你这是真心伸冤的吗?
司马徽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那个眼神,陆离觉得自己穿越之后锻炼出来的看人眼色的能力,有的时候好像也没有那么有用。
别说的好像我是什么魔鬼一样啊,你看我多好的帮着刘表安顿了他儿子,别的不敢说,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妥妥的。
司马徽:……
算了,司马徽心想,你不能要求一个人既貌美如花,又位高权重,还道德感特别高,就算有这样的人,那也绝对不会是陆伯安。
如今这个世道,大多是容不下这种人的,刘备至今仍在颠沛流离就是很好的证明。
陆离没有见到诸葛亮是一种命运,诸葛亮的不得其时又何尝不是呢。
北方的曹操资本雄厚到就算狠狠输上一次,也依旧不会破碎。
所以要向南吗,由南向北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情。
某些人看似坐在自己对面,心却已经飘到别人那里去了。
陆离轻声问道:“先生这是在想谁,莫非是刘将军吗?”
明明想刘备也算不得什么错处,但是此刻被陆离这一看,莫名就有点心虚感了。
但就算是这样,司马徽也没有说谎,他就是么摸了摸胡子,笑了笑,什么也没做却又好像很忙的样子,就差一秒八百个小动作了。
咳咳,伯安,让我们略过这一话题吧。
陆离:好的呢。
拿着司马徽提供的名单,陆离在几个感觉有些眼熟的名字上面着重留意了一下。
隔了几十年都能触动自己的记忆,这绝对是几个有特点的人吧。
当然了,前世毕竟已经太遥远了,对方又不是诸葛亮,该有的调查了解也是要有的。
虽然大汉的举荐人牵连制没有秦国那么严格,但有些事情制度上或许不会被牵连的太过,心上却是会的。
你找出来的人才犯了事,老板心里难道不会对你有点连带反应吗,这次蔡瑁将事情办成这样,也就是对方主动投曹,加上地头蛇的刚需,这属于是陆离为了荆州,半推半就来了个你有情我有意。
这要是陆离主动当成大才举荐的,就对方办出来的这些事情,陆离在曹操心里的靠谱程度都得被质疑一下。
当初襄阳本就存在对曹操不感冒的官员,后来曹操占据了这里之后,他们有不少人选择挂印而去,空出来的位置有的被司马徽最先引着陆离见到的几位人才填上了,也有的被陆离新从司马徽那里抖擞出来的人才填上了。
但位置依旧是有几个空缺的,专门为某些人才预留。
事实上要不是不想看起来目的性太强,再加上有可能堵塞人才的到来之路,陆离可能就留一个。
哪怕帮忙留位置的那个人如今并不在这里,哪怕司马徽话里话外就差来上句没有缘分。
但陆离觉得吧,这事也没有必要悲观太过,更没有必要早早地就放弃。
万一呢,万一就有缘分了呢。
一边等待老天给予的缘分,陆离一边也派出人去人为增加一下缘分,可以说陆离将自己能够做的都做了,半点偷懒都不存在的。
仅从这些努力来看,他是半点没有放弃希望的。
可实际上在陆离心里,也隐隐做好了卧龙所在之处必有凤雏出没的准备,直白点说就是——卧龙凤雏都跑到刘备那里去了。
做好最坏打算的陆离,收到了庞统回到襄阳的消息。
陆离:……!
好好好,缘分啊缘分,缘分何等妙不可言啊。
当初拜访诸葛亮的时候,陆离是亲自上门的,如今庞统出现了,陆离没有因为如今襄阳已经算是自家地盘,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年轻就敷衍对待。
最后选择了刘备的贤才曾经有过的待遇,有可能选择曹操的贤才怎么能够没有呢。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司马徽可是知道当初陆离亲自去拜访的。
这要是待遇尊重给不到,那边一通气,将人给气跑了怎么办。
第228章心心念念
在仪式感这方面, 陆离哪怕是面对自己瞧不起的人,很多时候但凡愿意走一下流程,那也绝对是走的让人拿不到半点把柄与疏漏的。
现在面对心心念念的人才, 真心实意的想要表达自己的重视, 那就更加不会在形式上出现错漏了。
对于前世的一些东西,陆离有一部分已经记不清了,比如说自己前世家人那一张张不讨喜的脸,但有关这个时代的东西,大多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 毕竟知晓的本就不多,再遗忘一下就更是糟糕了。
其中记得的部分,就有着关于庞统样貌丑陋的相关信息。
《三国演义》就是这般写的, 野史与营销号也有过相关文章,正史如何陆离前世倒是不曾看过,但是从他今生与周围人说起庞统时, 那些人的一些反应来看, 对方也许不是多么惊为天人的存在,但也不至于丑陋到让人难以忘怀。
便是真的丑陋也没什么,前世今生陆离见过的市面多了去了,能够吃饱饭的人, 哪里能跟披着人皮的骷髅架子比惊悚呢。
事实上陆离的判断没有任何错误,庞统并不丑, 非要形容的话,他最多就是长得有点配不上他的智商而已。
仅看那张脸,给人的感觉就有点平平无奇的, 属于路人甲级别的颜值。
陆离没有对庞统的颜值流露出任何异色,但是在经过彼此双方都很满意的介绍与客气后, 对于庞统的本事他是“请教”了一下的,这也属于招揽人才的常规流程之一。
你想要看到对方的本事,对方有意于你的话,也想要向你展露自己的本事。
陆离的提问非常贴合当下实际情况:“如今襄阳因司空之故重归汉庭,可荆州上下却也不乏他意,不知士元如何看?”
抛开那些含蓄的词汇,陆离这就是在向着对方询问打下荆州的办法。
有一说一,庞统对于这个问题颇有些惊喜。
是的,惊喜。
这问题看似贴合当下情况,实际上却是带着承认与期许的。
类似这种见面,谈话进行到这个阶段,就相当于彼此你有情我有意之后的面试环节了,而面试人提问的问题,往往也与自己对于对方的评价与期许脱不开干系。
一上来一般都是大方面上让你阐述观点,比如说对大汉如今的情况怎么看,对于民生有什么想法,对于军事又有什么意见。
然后再根据回答人的结果进行判断,接下来才是细致的具体提问。
比如说你判断对方也就是管一个县的能力,又或者你觉得对方也就是统领一百人的本事,提问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么一个样子了。
当然了,一切肯定不会那么直白明了,可能很多人被提问了一通都没有搞明白里面的道道,甚至可能被对方最后说的先积累经验,然后再托付大事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可庞统显然不是这种蠢人,所以眼看着陆离直接用这种问题做开头,立刻get到了对方对于自己能力的认可。
作为真的有能力的人,庞统不会去想对方怎么第一次见面就这般肯定自己,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问题,看上一眼然后能够判断出对方的能力,这不应该是聪明人的必备能力吗。
虽然以前遇到过许多不够聪明的人,那些自己不聪明也就算了,还蛐蛐他长得看起来就不够聪明,但眼前的可是陆伯安,他自然是跟那些蠢人不一样。
庞统道:“先荆州牧刘景升对内治或可称道,对外进取却无半分,襄阳之人多直面之,数献策而不纳,司空到来,与之可谓久旱而得甘霖,自多有追随者。”
“然此境况若放于荆州全境,却又不然。”
有句话说的好啊,远香近臭,刘表的情况就很符合这个道了。
跟在他身边的人,那是一次次看到好机会跑去希望自家明公动弹动弹,然后一次次被拒绝失败而返,亲眼看到了自家明公的不思进取,以及体会到了良机明明近在眼前,却无奈只能错过的心痛。
一次、两次、三次,刘表便是再有人格魅力,不少人也成功祛魅了。
对比之下,不说曹操实力本来就更胜一筹,他们错过的不少良机,对方都是稳稳抓住且做大做强的,简直不要太吸引人好吗。
有着这样的前提条件,作为曹操那边代表的陆离的一些行动可以说顺风顺水。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体会过那种一次次错失良机的无奈与心痛,他更多体会到的是自家明公对内治的英明神武。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相比起来反而要退一射之地。
庞统看了陆离一眼:“卫尉于襄阳致州牧卧病之事,怕也让部分人心有不满。”
当然了,陆离这操作本身是没有错处的,擒贼先擒王的道,那是永不过时的。
就算处了刘表会让人心生不满,可比起刘表还活着会带来的阻力,这点不满算不上什么。
几句话说完了自己对于其他地方存有异心的原因的判断,庞统转而说起了要如何一一得到这些有异心的地方。
首先一个很要紧的,就是离开的刘琦。
庞统:“大公子先前任职江夏,如今离开也是一路去找黄将军……”
事实上按照原定历史时间线的话,刘琦本不该那么早便去江夏,分明是在黄祖死于孙权之手,江夏太守之位空出来了,他又为了躲避来自蔡氏的迫害,才在诸葛亮的提醒下跑到江夏去的。
然而也不知道是哪一次的***蝴蝶翅膀起了效果,对方早早便去了江夏不说,如今黄祖也不曾死,这两人倒是要混到一起去了。
最最重要的是,刘备可是跟刘琦在一起的。
已知孙权与黄祖之间存在杀父之仇,几次攻打江夏,一来是想要地盘扩张,二来就是想要通过杀了黄祖来稳固自己的位置。
孙刘加上一个曹操,能够衍生出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可如果中间掺杂上一个黄祖呢。
可实际上黄祖确实是刘琦为数不多的选择,愿意接纳他跟曹操对着干的本就不多,有这份能力的就更少了,好巧不巧的,黄祖其实就属于其中之一。
陆离问:“以士元之间,那孙刘双方可会因司空之故联合?”
此刻十个人听到陆离这话,九个估计都要认为陆离口中的“孙刘”之中,“刘”指的是刘琦。
但庞统显然不属于那九个,所以他意识到:“卫尉对刘玄德似是颇为忌惮。”
陆离反问:“难道他不值得忌惮吗?”
在庞统看来,自然是值得的,至少比起刘琦来,刘备那可太值得了。
他们大公子这次能够成功跑出襄阳,难道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或者是蔡瑁无能吗,他分明就是搭上了刘备的路子才得以成功离开的。
换句话说,对方靠的是刘备。
所以愚蠢的人会忌惮刘琦,聪明的人都在忌惮刘备。
陆离坦言道:“刘玄德本已经足够令人忌惮,更何况他又得卧龙相助,实在令人不安。”
庞统看着陆离握着自己的手,好似生怕一放手自己就要跟诸葛亮一样,被刘备给拐跑了。
事实上在来之前,庞统从司马徽那里听到过相关事情来着。
他还想着但凡陆离表现出自己是什么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己立刻走人,多待一刻都是对自我才能的不尊重与不信任。
谁知道今日见了人,对方不仅没有表现出什么自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对方表现得更像是——我原本有两个翅膀,但是见鬼的有人抢走了一个,剩下的那个可一定要加倍看好!
庞统:……
他真的好认可我的才能,不确定,再看看。
其实他本来真的没想要来见陆离的,真有心想要去投靠曹操,他直接去找曹操不就行了。
当初陆离来襄阳之前他离开了,是真的出去访友的,但是访友刚刚开了一个头,听说陆离到了襄阳,庞统立刻便改变了原本的访友计划,在荆州某些地方做了点特别调查。
那时候倒是没有想着投靠曹操,而是有备无患,他或许未必选择投靠曹操,但他不能在想要投靠曹操的时候连点计策都拿不出来。
哪怕回到了襄阳,哪怕曹操眼看着只要不出意外,多半是能够得到荆州的,无非早而已,但庞统其实还是没有想过要投靠曹操。
直到司马徽的出现。
对方带来了陆离对他非常感兴趣甚至准备前来拜访他的消息,更加令庞统在意的是,对方看起来好似已经做好了他会拒绝的准备。
虽然他确实准备拒绝,但你这样的话,那我还非要见上一见了。
尽管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是对方的激将法,但庞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主意,能够让司马徽对着他来上一出激将法,倒是让他更想要见一见大名鼎鼎的陆伯安了。
现在人已经见到了,感觉该怎么说呢,大汉狐狸精名不虚传。
庞统觉得吧,如果有一个城门,陆离跟刘备都想要出去,但他们只能出去一个,这最后到底谁能够出去,可真的是一个非常难猜的事情。
庞统没有特别详细的说该如何帮助曹操得到荆州,但通过粗略的解释,陆离也隐约窥到了其中详细的计划。
陆离:“士元当真大才,司空如今求贤若渴,若得与士元相见,必要欣喜万分的。”
所以亲爱的凤雏同学,请务必要接下我的这份引荐信,去见见求贤若渴的司空吧。
第229章及格线
庞统不是什么不擅长拒绝别人的存在, 但是此刻不说他本就没准备拒绝陆离,便是想要拒绝,被对方这么一看, 怕是也要变一变主意了。
当陆离想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 他真的是……花样百出。
庞统可以看得出来,在自己点头并且表达了想要去见司空的想法后,要不是对方真的走不开,陆离明显是准备自己亲自带着他去见的,好似生怕曹操那边有事情没能立刻见到自己, 自己会转身就走跑去别人那里。
虽然庞统觉得自己不是那么轻易就会选择离开的人,但是吧,这个顾虑倒也真的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陆离人虽然没有跟着去, 但是安排了一队人护送他去,说是别让战乱匪徒伤了他,甚至表现出了一种就算咱们买卖不成, 你不愿意选择司空, 但至少也不要让自己出事的那种无私奉献感觉。
一般人来做这种事情,别管说得多么好听,最后表现在明面上,不是表现得像是舔狗, 就是搞得好像在监视恐吓。似乎你一旦不选,看着这群人了吗, 他们就是负责将你这个没有品味的人埋到地底下的存在。
所以啊,你可要好好考虑~考虑~
但同样的事情由陆离来做,哪怕你心里非常清楚对方不是什么善茬, 有的是力气与手段,但第一反应依旧是他心里是真的有我啊。
庞统觉得如陆离这般的人, 想要做什么大多都是可以成功的。
但是对陆离很有好感是一码事,选不选择曹操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不过这份好感还是能够得到点什么的,庞统就对着陆离承诺道:“卫尉放心,成或不成,必有回音。”
你放心吧,我不会一声不吭就跟着别人跑掉的,就算要跑,我也会提前跟你说一声的。
陆离点头表示非常解,非常欣慰,然后在庞统出发之前,就先安排人带着自己的书信去给曹操打草稿去了。
明公,如果你不能留下他,甚至因为不能留下他导致他跑到刘备那里去,那么我的一些美好的品质与道德分分钟碎给你看哦。
明公,你给力一点好不好,人见人爱一点好不好,请务必要跟庞统看对眼,陆离在心中虔诚做法。
吕布眼看着陆离自从见过那个叫庞士元的人并将对方送到曹操那边后,就开始在那里记挂着,个人的这个上心程度,都让人忍不住怀疑庞统是不是实际上不姓庞,对方实际上是姓陆的。
别管是因为什么,吕布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人都已经不在眼前了,多思也无益,伯安快别想那人了,且来看看我的收获。”
陆离知道吕布带着人出去狩猎了,他知道消息的时候想要阻止都没得可阻止,所谓的收获想必就是猎物了。
跟着对方来到堆放猎物的地方,闯入鼻子里面的血腥味非常刺鼻,趴在那里的老虎尸体也非常醒目。
吕布:“如何?”
陆离:很刑。
咳咳,重来。
陆离:“奉先勇武。”
干巴巴的一句夸赞开了个头,后面的就流畅且丰富多了。
而且这夸得也挺真诚的,吕布确实是勇武,你看看这只老虎,虽然是体型不是最大的那种东北虎,可也不小了,身上的皮毛几乎没有怎么损伤,一支箭插入眼睛中,而且看这个脊背,像是被一棍子打断的。
听着来自陆离的夸赞,吕布的嘴角就没有下来过,但一切的喜悦终结于一声“但是”。
来了来了,非常熟悉的欲抑先扬的“抑”来了。
伯安,你但凡多让我高兴一秒又能怎样?!
吕布个人像是要被人泼冷水一样,虽然冷水还没有泼到身上,但他已经提前感知到那份浑身湿透的难受了。
要说陆离最擅长的,除了阴阳怪气,可能就是借力打力了。
现在劝说起吕布来,陆离干脆用上了对方之前到处炫耀的口头禅。
奉先,司空那般信任你才将重任交托于你,而且你们可是亲家啊,所以奉先你能不能给我认真一点。
吕布并不认为自己有不认真,而且他真的自有一套道:“伯安也莫要紧张太过,如今左右后方尽皆是自己人,敌人难不成会从天而降飞过来吗?”
吕布说的自信满满,陆离却觉得这当真是好大的一个flag啊。
当年董卓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左右都是自己人呢,谁难道还能从天上飞过来要了自己的命吗?
然后你猜对方后来怎么着了呢?
虽然很想要让吕布警醒,但陆离还不至于如此没有情商的拿着董卓的事情来举例。
他干脆翻找出何进与孙策来:“当年何大将军视皇宫为内廷,以为绝无敌人,结果又是如何,奉先切莫大意,这襄阳到底已被刘景升占据多年,若有人欲效许贡门客之事,又当如何。”
吕布若有所思,看起来好像是听进去了,但陆离总觉得对方思考的跟自己想要表达的可能有点不一样,随机会给自己炸个大雷的样子。
事实证明陆离真的一点都没有想错,只见吕布在认真思考过后,得出的结论是给陆离身边增派保护人手。
并且就此给出了相当有有据的原因,伯安你都将刘表给气死了,他的门客的话肯定特别恨你,所以当然要优先保护你了。
至于自己,吕布表示那些人有胆子就尽管来!
曾经做过“保安队大队长”的吕奉先表示,自己可是有充分的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
想当年董卓遇到的刺杀,那可是在参加朝会的时候都可能随机遇到几个,拜他所赐,吕布见识并成功阻止了各种各样失败的刺杀方式。
虽然陆离还没有放弃劝说,但也不得不承认,吕布得到的这个结论真的半点问题都没有。
原来我已经在襄阳拉到足够让人刺杀我的仇恨值了,想想自己之前还到处晃悠,好似在生死边缘大鹏展翅了一番,傲慢了,真是傲慢了,陆离自我反省到。
该我反省的我自会反省,但奉先你也真的需要反省一下。
别的不说,不许再随便跑出去打猎了,不知道孙伯符怎么死的吗,而且要是有事我找不到你,你要让我自己上吗?
吕布:……行叭。
吕布不太高兴,但吕布没有记仇,吕布将自己的猎物扒皮处好之后,把虎皮送给了陆离。
对于这份礼物,陆离只能说挺好的,下次别送了。
————————————————————
曹营。
因为陆离先一步送的信,在路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的情况下,信成功比庞统先到一步到达。
对于陆离说的有个好棒的人才要来见自己的事情,曹操是给足了期待的,毕竟陆离的眼光没差,而且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跟自己开玩笑。
想想当初,吕布那种能力都已经明牌的存在,陆离都不会直接给对方担保什么。
虽然其中也有当时他们两人的情分没有达到的因素在,可陆离的谨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陆离竟然能够在信里直白的为对方做担保,曹操忍不住想到了因为诸葛亮跟着刘备跑了,陆离那碎碎的样子……
该说不说的,他再次意识到了陆离在帮助自己成功这件事情上的在意与急迫,以前多淡定的一个人,对于有些事情一直都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可是现在,都开始广撒网,亲捉鱼了。
在信到了两天后,人也终于到了。
听到通传说有襄阳来人求见司空,虽然没有提及陆离半分,但曹操心中隐约明白这应该就是陆离所说的那个人了。
至于为什么对方没有提及陆离,曹操也不感到意外,他已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才了,尤其是祢衡那样的都见过好几次了,庞统这种已经很可以了。
事实上有着陆离安排护送的人,便是庞统不说,他们也会帮忙通报的,可庞统制止住了这份帮忙,甚至将他们在距离曹营还有一大段距离的时候就暂且抛下了。
本来他们受到陆离吩咐要保护好庞统,自然不会接受这种事情,可他们要是能够有那个本事说服庞统听他们的,那陆离也不用专门上门拜访贤才了,直接将他们给曹操送过来就是了。
庞统在见到曹操之前,先看到了营帐的位置与布置,士兵的状态与气势。
不能说是完美无缺,但绝对是可圈可点,而且跟自己已知的荆州兵比起来,妥妥的胜了好几筹。
接着,庞统就见到了亲自出来迎他的曹操。
不需多想,庞统立刻就意识到多半是陆离早一步跟曹操打过招呼了。
在帮着曹司空求才这件事情上,陆离是真的好认真啊,庞统不由在心中感叹道。
而陆离认真帮着曹操求才,曹操这边也没有对陆离敷衍,对待陆离举荐的人,对方也在认真对待。
成不成先不说,至少也拿出了最起码的尊重与优待。
这种双向奔赴倒是让曹操在庞统这里又加了不少分。
而曹操虽然在陆离、荀彧等人的包围下眼界提高了不少,但也没有因为庞统的其貌不扬有什么别的想法,谋士嘛,又不是靠脸的,有一个聪明的脑子才是最最重要的。
将对方带入营帐,庞统得以见到了对方行军过程中的日常情况。
没有奢靡繁琐,也没有过于艰苦朴素,庞统又给曹操加了好多分。
待到两人坐下,还没有正式交谈,对于彼此的打分却差不多都过了及格线。
第230章心中惶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曹操与庞统的见面在陆离的努力下无疑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而曹操从来不是那种掉链子的人,在求贤若渴方面,他本来就一直都很认真, 更不用说这还是陆离第一次明明白白点名作保推荐过来的。
双向面试的开端, 便以这次见面的主要推动人陆离为话题开始。
众所周知,拥有同担或者同厌,是极好的促进双方关系的条件。
你们会在说那人好话坏话,细数对方优点缺点的过程中,觉得对方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得自己的人。
庞统与曹操倒不至于就陆离开什么粉丝见面会, 两人在借着陆离开了一个头之后,便立刻进入了正儿八经的互相面试环节。
其实庞统一开始没有报上自己与陆离的关系,就是想要看看剔除掉他人引荐, 曹操对自己会是什么态度,无奈双方早就通过气。
不过这一点也没什么大妨碍,察举制、征辟制, 哪一种不需要人脉关系呢。
就像当初他去找水镜先生, 虽然当时没有带着借助对方扬名的目的,不过实话实说,对方的几句赞扬与评价可是让他个人含金量上升不少。
从来没有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年头便是真的有才能, 那也是要主动表现出来、宣扬出去的,所以经营名声、结交人脉是一门官场必修学问。
庞统:“司空欲取荆州, 却不知在司空看来,得到荆州之后又当如何?”
庞统这话问的,就好似取得荆州对曹操而言毫无难度,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曹操却没有应下这话:“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可路需一步步走,荆州未得,何能空望以后。”
庞统:“司空过谦了,统在荆州便闻司空平黄巾,迎天子,灭袁术,败袁绍,此时区区荆州,群龙无首之地,司空竟不敢言必得之吗?”
曹操道:“当年袁本初战董卓,灭公孙瓒,定黑山贼匪,拥四州之地,也觉得必胜于我,前人教训近在眼前,如何能够重蹈覆辙。”
眼看着两人似乎要意见不合的样子,可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表现自己,获得认可的流程罢了。
至于这样会不会让对方不喜欢,人是不可能装一辈子的,再者说,便是如今还是谋士市场,可没听说哪个明公为了得到谋士改变自己的。
这都不是简单的倒反天罡了,这简直就是舔狗过度。
而庞统本也没有对曹操的说法有什么不好的感官,他看着曹操此刻谦虚谨慎背后的毫无犹豫、毫不动摇,心里是有好感的。
虽说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坚定放在正确的道路上自然是大家你好我好,可要是一不小心走岔了还死不回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不能因为可能有的坏,便忽视此刻的好。
庞统若有所思,却听曹操道:“伯安言士元有祝我得荆之策,盼得闻听一二。”
曹操以为自己会先听到一个粗略计划,却不想庞统实在是个敞亮人,只见他从衣袖中拿出一块图布,图布展开,上面正是荆州的地图。
地图上还绘有些许行军路线,外行人可能需要详细讲解,但对于曹操这种内行到不能再内行的人而言,可以说看上一眼很多事情便已经明了于心了。
伯安言之大才,当真诚不我欺。
那一天他们到底聊了什么,郭嘉暂时并不清楚,但是从俩人谈完后的状态来看,陆离显然如愿以偿了。
郭嘉的视线不同声色的划过如今已经变成同僚的庞统,伯安,一如既往的好眼光啊。
对于自己被撬了墙角毫不知情的刘备早就跟自己的新野战败大部队汇合了,此番他们这边败于曹操之手,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以说将刘表给坑死了,将荆州坑给了曹操大半。
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人,见到算是苦主的刘琦,不免对此惭愧一二。
而正如庞统所预料的那般,刘琦是准备去江夏找黄祖的。
黄祖也算是刘表神奇防御的重要执行人之一了,而且很神奇的是,他明明靠着自己硬抗了孙氏父子三人的进攻,偏偏在如今的名将排行榜里依旧没有多高。
明明战争是以胜负来定高低的,孙坚死于他之手,可偏偏他们俩人一比较,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压根比不过孙坚,能赢纯粹是因为运气好。
孙策与他交战没能杀死他,人们也不觉得他胜过孙策,依旧觉得是他运气好,好像但凡孙策没有死,再打一次绝对能够打下来。
如今孙权打他没有打下来,大家依旧不认为这是因为他乃当世名将,都觉得他是占据了守方优势,以及孙权本人年轻能力还不够。
对于刘琦想要去江夏,这选择打眼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那边有兵又有忠于刘表的将领。
只是如今孙权正在进攻江夏,万一曹操也跟过来,他们到时候怕是要腹背受敌的。
孙权与黄祖之间是一种杀父之仇,化解不了。
刘琦与曹操之间也算是一种杀父之仇,化解不了。
所以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与哪一方练手都不行,而到时候若是曹、孙联手,又当如何呢?
可不去江夏,其他地方不是对于刘表的忠诚度不够,就是战力不足,去了也是白去。
当然了,这是对于刘琦而言的,可若是加上刘备这边的兵力,找一可守之处,曹操那边非有十倍兵力,绝难轻易攻下。
可惜刘琦显然没有这个意向,而刘备这边要是跟刘琦分开,真找到了那样的城,怕是要先想想如何攻下才行。
其实将刘琦送到之后他们赶紧走,或者干脆分出一队人送刘琦,大家各走各的也行,可若真的这般做,那刘备也就不是刘备了。
待到他们到达江夏黄祖处,曹操那边已经拿下了南郡以及江夏郡的几个县城。
其中有暴力攻破,也有内部投降,诸葛亮看着相关军报,其中表露出来的对荆州当地的熟悉,倒是让他忍不住想到了一人。
不是蔡瑁这种本地将军,毕竟对方虽然不能说没有水平,但水平确实不曾到达这个地步,诸葛亮想到的是庞统。
刘备听到对方提起庞统,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也不陌生。
当初水镜先生对他介绍人才的时候,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便是卧龙,而庞统则是凤雏。
当时他对着司马徽问这俩人的情况,对方说了诸葛亮的,提起庞统只道并不在此。
如今,竟然被曹操得到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刘备有种失去了很重要的存在的感觉。
那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又仿佛深入人心。
诸葛亮看着刘备仿佛在那里愣神,轻声提醒了一句:“明公。”
刘备立刻回神,如今正是刘备阵营一小撮人在讨论日后发展呢。
刘备自省道:“是备一时失神,孔明且言之。”
诸葛亮没有追问刘备为何走神,也没有继续说庞统的事情,他道:“曹孟德如今欲攻江夏,孙仲谋对江夏亦是觊觎已久,此地于我等实非久留之地。”
刘备忍不住皱眉:“那孙仲谋,难道便不知晓唇亡齿寒的道吗?”
诸葛亮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便是孙仲谋知道这个道,黄祖他也是绝对要杀的,而别管是他们还是刘琦,似乎都不能推着黄祖去死,那是不义之举。
再者说,唇亡齿寒也不是用在这个时候的,便是不提杀父之仇,谁都看得出来刘琦这边是很难守住的,根本做不了什么缓冲地带,也根本提不上是“唇”。
最后不管是孙权得到了江夏还是曹操得到了江夏,又或者他们一人一半,反正看着曹操那个架势,日后早也是有一战的。
刘备:“以孔明之见……”
刘备的话还不曾说完,外面有人前来通报,刘琦来了。
刘琦到了就直接来到刘备面前一拜,在对方搀扶自己的时候紧紧抓着刘备的手:“玄德公可是要弃我而去吗?”
这话说得其实很没有道,毕竟他们两个本也算不上是什么绑定关系。
但看着刘琦这个样子,不像是要搞什么道德绑架,慌张无措中满满的尽是真情流露。
他不能说是什么蠢人,但也说不上是什么特别明白的人,非要说的话,是实打实不带有任何自谦性质的中人之姿而已。
这种资质放在太平时期,搭配上一个好家世,收拢几个聪明的门人,倒未必不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
可若是换到这个时候,可就不一样了。
刘备没有承诺什么,只是问刘琦此来为何?
刘琦被刘备拉着坐下,面上带着几分不确定:“如今孙权几番进犯江夏,曹操又携重兵而来,琦心中惶惶,盼得指点。”
刘备自然是安慰刘琦的:“黄将军为守城名将,有他在,公子不必如此惶惶。”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可刘琦听闻此话却表现出几分欲言又止的犹豫来。
他当然不会对刘备说黄祖的坏话,人家在刘表死后还好好的守着江夏,没准备像谁投降,见他跑过来也是没有半分犹豫的就接纳了他。
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要是还在背后蛐蛐人家不好,那你这人未免也太没有良心了些。
可是兵家大事,粮草之重数一数二。
现在南阳、南郡尽数为曹操所得,江夏亦有县城为曹操所获,仅凭一郡之力支撑战事,只怕到时候底下不堪重负,干脆便倒向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