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竖子不如
陆离这一番话中挑拨的直白程度, 就差跑到外面去随意抓住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让对方听了也都能听懂。
但因为在场几乎没有不识字的,所以除了直白的挑拨外, 他们也听懂了对方隐藏在挑拨之下的另一层意思。
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考虑继承人的事情呢?
答案是命不久矣的人。
所以陆离说的袁绍那是病榻久卧, 而他们使君呢,他们使君是人老珠黄(不是),他们使君是人真的老了。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进取是一个需要身体资本的活,人年纪一旦上来了, 很多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退化。
如今,他们使君还能够撑得起曹操的这次来势汹汹吗?
就算他们使君可以,但他们使君都这把岁数了, 之后还能活几年,仅从年龄差距来看,曹操便是拿着寿命硬耗似乎都能将刘表给耗死。
毕竟胜利养人, 曹操眼看着还很有的活的架势, 反观他们使君,看起来实在是没有长寿之态。
而且不说刘表现在还没有定下继承人,就算他定下了,看看他目前的儿子吧。
大公子, 嗯……孝顺。
二公子,嗯……讨老丈人一家喜欢?
三公子, 这都还没有上桌。
反正一溜的看下来,左右是没有看出什么能力来的。
想想人家袁本初的儿子,虽然现在已经埋到土里去了, 但至少当年是帮着袁绍拿下了青州的。
反观他们使君家的公子,二公子就在眼皮子底下, 别说是什么能力本事了,连个最起码的孝顺名声都没有听说过。
此时乱态虽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了,但在场不少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奔着举孝廉等出仕方式去的,一个个非常熟悉经营名声的套路。
而二公子没有名声,难道是他不想吗?
大公子倒是到了地方上了,还是正在被孙权攻打的江夏郡,多好的一个经营机会啊,哪怕你去军营里转悠几圈,也能宣扬一下同甘共苦,爱兵如子。
结果可倒好,打听一下也只知道黄祖在努力,大公子完全一个查无此人的状态。
他们荆州命苦啊,州牧一副不想上进的架势,州牧的公子则是没能力上进的模样。
在这个时候,陆离站出来说这话,在某些人听来,这不就是在提醒他们想要上进要另择他选吗。
虽然曹操那边的下一代也没有什么大名声传出来,但曹操敢打敢拼啊,这打与守,咳咳,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下属的人听出来的意思,跟作为上司的刘表听出来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陆离这番话听在刘表的耳朵里,简直就差拿着喇叭对所有人喊,你们使君快死了,快死了,死了,了——
虽然都知道人固有一死,但陆伯安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吗?
哦,对了,你是曹操的人,怕是恨不得我当场暴毙吧,刘表只觉得心里非常堵得慌。
本来曹操那边攻克新野就已经让人很是郁闷了,陆离这话简直是非常有力的火上浇油。
陆离的话是一重打击,但考虑到对方的身份,这份打击好像也能算进对方工作中的一部分之中,算得上是意料之内、情之中的事情。
还有一重打击来自自己人,刘表真的很想要问问:你们一个个这都是什么反应?
事实上他们一个个从表面看的话,看不出什么特别反应。
好歹也是出来混官场的,最起码的表情管能力大家还是都拥有的。
可是刘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带了有色眼镜还是怎样,反正他怎么看怎么觉得底下人一个个对着别人疯狂心动。
尤其是被对方直接点名跟自己两个儿子存在牵扯的那两位,一个个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可事实上刘备只是想要避嫌,不曾想他的避嫌撞上刘表的有色眼镜,显得格外有嫌疑。
至于蔡瑁,这种事情最是不好解释的,你解释了显得你做贼心虚,不解释更像是直接默认,怎么做怎么不讨好。
可偏偏蔡瑁一副问心无愧的架势解释道:“陆侍中此言差矣,若言姻亲,我与明公岂非更近,瑁何须舍近求远。”
蔡瑁做出一副我没有任何问题的架势,事实上仅姻亲这一点也确实不能指控他。
这年头的婚姻,讲究的就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刘琮会娶蔡氏的女儿可不是他们蔡氏主动的,而是刘表为了加强与荆州当地豪强的联系提出来的。
要是硬要拿这一点来说蔡瑁心怀不轨的话,那可就有点“栽赃陷害”的味了。
蔡瑁表示自己绝对是冤枉的,言语间满满都是直气壮、望君明察。
而他是被冤枉的,那么没有被冤枉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沉默的刘备:……
够了,刘备表示真的够了,自从陆离来到了荆州,被针对的人是自己,被怀疑的人还是自己,不是凭什么啊,怎么就非要跟他过不去了。
陆侍中,当年咱们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其实刘备心里很清楚,会发生这一切固然有陆离在其中挑拨推动,但他与刘表之间早早就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是根本原因。
这年头谁遇不上几个挑拨离间的呢,曹操那边也没少遇到挑拨关系的人,有的是带着命令想要让他内部生乱,有的是想要拉下别人换自己上位,还有的就是单纯看不惯别人过得好……
但大多都是没有成功的。
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曹操无条件相信所有人,所以才勾不起一丝一毫的疑心吗?
刘备作为非常难得的被对方视作眼中钉的大才,可以很明确的表示绝对不是这样的。
没有被挑拨成功,不是因为曹操没有疑心病,而是那些人面对曹操时选择的挑拨对象是荀彧,是郭嘉,是程昱,是陆离。
可这个对象要换成是刘备,那就完全不同了,不然他现在也不能在荆州不是。
一瞬之间,众人心思各异。
刘表看着陆离,对方此刻在他眼中再次恢复了面目可憎的状态,且比之以往更甚。
他没有对陆离那番话做出什么回应,只是铁青着一张脸,警告道:“近日城中怕是多有杂乱,卫尉且好生待着,莫要乱走才是。”
比起上一次以“义士”为由,“提醒”陆离不要随意走动,这次可以说是明牌让对方别出来晃悠了。
一开始被刘表请来的几位辩手,此刻完全插不上话,也或许是不想插话。
毕竟曹操都要打过来了,这万一刘表没有守住,今天帮着对方怼陆伯安,这不就是明显的得罪人吗。
大家倒不是说立刻就要投降,又或者提前做好转投曹操的准备,只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已。
现在眼看着刘表已经快要用完最后的智了,大家都想着陆离也该见好就收了。
不然曹操能不能得到荆州不好说,可刘表一定能够当场就让人摘下陆离的人头,这是没跑的。
不过有一说一,在这个时候真的将陆离给杀了,固然会让曹操极其气愤,却也是凝聚人心的一个好办法。
毕竟刘表将曹操的爱臣给杀了,在场别管是劝阻了但劝阻失败,还是压根没有劝阻甚至推波助澜的,有一个算一个在曹操那里恐怕都称不上是无辜。
这年头,儿子出来被人杀了或许能够咬牙原谅,算你心胸宽广,为了天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但是心腹爱臣被人杀了,这就不能轻易原谅了,不然以后谁还跟着你混啊。
尤其是陆离这种家里没有别人,死后施恩都没有施恩空间的存在,所有的好只能对准本人。
这你要是不能为他报仇报个彻底,任谁都觉得对方肯定死不瞑目。
刘表也不是那种完全没有胆气的人,但他的胆气好像全都留在了过去。
至少此时此刻,他完全没有干脆处掉陆离,并且借此稳固人心的想法。
而这其实跟陆离几次三番与他说子嗣的事情脱不开干系。
有些事情没有想到也就罢了,一旦想到了,再被人反复提醒一下,便不免记挂在心上,哪怕在冲动的时候都会冒出来彰显存在感。
明明陆离没有来之前,刘表那两个儿子就那么摆在那里,也没见他如何慈父心肠,偏偏如今倒是事事顾虑起后人来了。
到底是父爱被唤醒,还是借着父爱为由包装自己的怯懦。
陆离看着刘表,顺着对方的警告说道:“近日怕不止是城中多乱,荆州亦是如此,此中罪责尽在使君一人耳!”
刘表拍案而起:“竖子无礼!”
陆离笑道:“使君多年来怯居荆州而不敢动,荆州多才而不敢用,辩于前只道妄言,空谈误国且害群贤,今日虽已是无礼,却也不必自比竖子。”
“使君比之竖子,不如远矣。”
刘表骂陆离是竖子,陆离直接来了个攻击反弹,将刘表的话曲解成他是在自己骂自己不说,还偏要说人家更加不堪。
厉害,真的厉害。
大家以前见识到的大多都是陆离的阴阳怪气,现在一看对方这种直白攻击,当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最为重要的是,你这高超的水准是真的在拿命赌啊,没看见州牧剑都已经拿在手里了吗?
人群中不少人都在想着到时候要怎么拦,反观直面危机的陆伯安,他看起来似乎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站在那里捋了捋衣袖,一派从容。
最最重要的是,对方的诛心之言还没有结束呢。
陆离道:“不知道使君还有何狡言?”
你还想要狡辩什么呢?
陆离站位比较巧妙,落在刘表眼中就像是对方反客为主,带着所有人一起孤立了他这个荆州牧。
刘表拔剑就要上前,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气急之下失了章程,剑一拔之下却没有出鞘。
虽然只是一次拔剑失败,可放在此时此刻,本就已经在戴着有色眼镜看所有人的刘表,只觉得底下人看向他的目光中似乎都带着审视、怀疑,甚至是嘲笑。
而且陆离在他看过去的时候,真的笑了一下。
他们在笑什么,笑他这般被人指着鼻子骂却没有人帮腔,还是笑他年老体衰连自己的剑都拔不出来,宛若跳梁小丑般在此刻尽是丑态。
如果刘表此刻是冷静状态,他会清楚众人的沉默不过是之前他的态度让人无法插言,他更会看到人群中其实很多都是充满担忧的目光。
哪怕真的嘲笑,也没有人会摆在脸上的,毕竟此时刘表不仅能够杀陆离,杀他们也不是什么特别艰难的事情。
甚至看对方这个架势,杀陆离可能还要再思考一下,杀他们却是气急之下分分钟的事情。
可惜刘表此刻早已失去了冷静,他第二次拔剑,剑成功出鞘几分,可不等全部拔出,刘表个人都向后仰倒过去。
第222章走或不走
眼看着自家上司一副被人气的背过去的模样,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距离比较近且之前为了跟陆离辩驳站起来的蔡瑁。
可哪怕蔡瑁用上了自己作为武将的最快速度,等到他来到刘表身边的时候,对方已经摔倒了, 而且也不知道是摔晕了还是气晕了, 反正气还喘着,只是眼睛闭上了。
蔡瑁见状忍不住心里“咯噔”了一声,他几乎拿出了自己最巅峰状态的脑力,不叫“使君”,也不称“州牧”了, 连声高呼“姊夫”。
看起来好像是情急之下丢了礼数,实际上完全就是在借此彰显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好在上司昏迷且继承人未定的情况下率先夺过话语权。
这年头老人跌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倒不是讹人、扶不扶的危险,而是身体健康方面的危险,更不用说对方还是气急之下这般倒下去的。
蔡瑁叫了几声也没有得到回应, 如今刘表在倒下后俨然陷入了程度比较深的昏迷状态。
在这个大敌当前的情况下, 都不说对方醒不醒得来,便是醒了,此刻的昏迷也足够让底下人心惶惶了。
蔡瑁争夺话语权,一方面是为了以后打算,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陆离的安全考虑。
这年头还是讲究一个主辱臣死的,眼看着自家明公被对方说成了这样, 便是再顾虑曹操,也不能丝毫不做反应不是。
况且在场的也并非所有人都顾虑曹操的,至少蔡瑁打眼一看, 就能找出好几位看着陆离面带不善的存在。
他们不想活了是他们的事情,蔡瑁可没准备着死。
而且蔡瑁会在这个时候争夺, 除了上面那两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在于他有这个争夺的资本。
他跟刘表之间存在姻亲关系,他出身的蔡氏是荆州本地的大族,最最重要的是,他的手里是有兵的。
这么多条件摆在这里,这要是不争取一下,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条件。
之前所有人都以为陆离要见好就收的时候,陆离死命输出。
如今陆离的输出对象倒下了,陆离倒是摆出一副见好就收的模样了。
只是你这个“好”,是不是有点对于我们过于不友好了呢?
现在眼看着蔡瑁站出来了,虽然对方不能算是刘表最为信任的人,但也称得上是之一了。
再者说,对方不仅是刘表的小舅子,手里还实实在在握着军权,在这个时候简直算是将各种因素都集齐了。
如果刘表是天子,对比一下的话,蔡瑁应该算是何进了。
只见蔡瑁一边安排人去请医工,一边又一幅不敢轻易挪动刘表的样子,都没怎么遮掩,就这样让刘表如今的状态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人自然是还活着的,但那个样子哪怕隔着一段距离看,看上去也真的是不怎么乐观啊。
而对于陆离这个罪魁祸首,蔡瑁是一边大声斥责,一边又在处置的时候选择了维持原判——让对方在住处好好待着不要乱走。
虽然他这好像是在践行刘表之前的意思,但我们州牧昏过去之前连剑都拔出来一截了,怎么看也不是要继续将对方软禁的架势啊。
不过考虑到刘表一直以来对陆离多有纵容,再加上曹操眼看都要打到家门口了,纵然有人愤愤不平,但大部分人还是默认了这个安排。
但他们别管情不情愿都认了,反倒是被宽大处的某人看起来不满极了。
那张好看且可恶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个刚刚将他们州牧气昏过去的同款笑容:“自古忠言逆耳,不曾想荆州竟连真话都容不下。”
行了行了,好多人只想说陆伯安你可行行好吧,最大的那个都已经倒下去,你还想要祸害谁啊,你可消停点吧。
又怼了一句之后,陆离拍拍袖子,都不用别人送,自己悠哉悠哉的回去关禁闭去了。在别人不曾看到的角度,蔡瑁接收到了对方临走前看向自己时的那抹警告,像是在无声的提醒着他可千万别忘了允诺的事情。
人有的时候真的很奇怪,若是陆离好言相求,蔡瑁说不定还要犹豫一下,端一端架子,甚至耍一耍威风。
可对方这般警告了,倒是让蔡瑁有种已经上了贼船,没有回头路的既定感,那股隐约的衡量与反复几乎被消磨了个干净。
事实上今天的一切并不在他们的预料之中,陆离这么一超常发挥,要不是蔡瑁的智力也跟着超常发挥了一把,都险些没能接住对方的戏。
刘表的倒下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效果真的是好啊,原本预想中的困难随着刘表的倒下几乎消失了一大半。
就是不知道这是陆离早就算计好的,还***是临时起意了。
事实上要是有人在一切尘埃落定,荆州得以速通的情况下,复盘时问陆离这个问题,答案是:一切真的是临时起意。
纵然有言语如刀的说法,但真的能够将人说成这样哪里有那么容易。
陆离可没有打着靠嘴炮解决问题的想法,毕竟人的承受能力有的时候是真的挺难以估算的。
有的时候坚强者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错漏而突然破防,有的时候怯懦者也有可能因为一个眼神便开始站出来抵御风霜,陆离可不准备用自己的命去赌这种事情。
但是今天他早就察觉到刘表不对劲了,中医讲究一个望、闻、问、切,今天刘表的状态与时机的恰到好处,让陆离选择赌了一把。
最后的结果证明了,他赌赢了。
真要划分其中的功劳,陆离觉得自己的言语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就三成吧,更多应该还是刘表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毕竟今天他可是全程文明用语,吸取了某位西汉天子后宫著名嘴炮医者的经验教训,什么“老狗”、“老贼”之类的话语,他可是一句都没有说,生怕把对方给说好了。
他全程就是陈述了一下事实,顺便反弹了一下对方的攻击而已,刘表他倒下绝对是因为自己身体不中的原因,自己才不是什么舔一下嘴唇能够被毒死的人呢。
陆离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便没有再做什么了,又或者说他已经将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做了。
接下来,只需要静待结果便好了。
只要不出现什么“天降陨石”一类的大意外,不说个荆州如何,襄阳应当是没跑了。
而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大意外,那也只能叹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这种事情能够怎么办呢,总不能把陨石朝天扔回去,这也扔不回去啊。
如果是陆离这个不讨老天喜欢的,还真的挺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的,但负责攻打的带兵之人是曹操,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
————————————————————
结束了一场堪称惊心动魄,且从最后结果来看,让人都不知道该说针对谁设的鸿门宴之后,刘备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刻让人去打听新野败军如今的情况。
陆离与蔡瑁的眉来眼去刘备不曾看到,但他切切实实看到了蔡瑁投向自己的不善目光。
陆离还不曾来荆州,刘表还好好的且偶尔还是会向着刘备的时候,蔡瑁都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各种攻讦,那执着程度让刘备都有种感觉,好像不是大公子跟二公子在竞争继承人,而是他们两个人在竞争一样。
现在刘表倒下了,因为曹操来势汹汹,眼看着其他人都不准备在这个时候跟蔡瑁争,刘备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
哪怕蔡瑁不对他动手,可是曹操来了难道会放过他吗?
当初被刘协聚集起来的小组织,如今活着的就剩下了刘艾与刘备两个人了。
带着这种担忧,刘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到大半夜都没有睡着,然后就见到了在这个时候跑回来且上门来见自己的大公子。
不是,你这个时候回来做什么?
刘琦一脸应如此的模样:“荆州如今境况,父亲还出了事情,我如何能够躲在外面。”
很有孝心,但有孝心有的很不是时候。
这也就是有个扶苏的例子在那里摆着,不然刘备真切怀疑蔡瑁要是派个人去说刘表生病是被他的不成器气的,对方都能拔剑自刎。
大公子你竟然是这样的人设吗?
刘备实在是无言以对,不过刘琦此来可是一片好心:“将军,我虽然刚回来没多久,可却听说那蔡德珪欲对将军动手,如今父亲昏迷不醒,母亲……将军早走为妙啊。”
刘备知道这确实是蔡瑁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可是……不对!
今日他们才收到了的战报,刘琦可是在江夏,怎么可能这么快赶回来?
刘备看着刘琦:“大公子是何时收到的消息,收到的又是什么消息。”
刘琦被刘备问的一愣,想了想自己刚才说的话,好像是挺有歧义的,连忙解释道:“将军放心,我并为被何人欺骗,新野失守、父亲出事的情况我也是回来后刚刚知晓的。”
至于他为什么回来,刘琦犹豫了一瞬,到底还是对刘备坦言道:“实不相瞒,是城中心腹早早说父亲在我与二弟之间犹豫不决,近来更是……”
有些话不用说的特别明白,刘备立刻就懂了。
刘备其实可以解,毕竟好大一份家业摆在这里呢,刘琦若是家中老三、老四、老五也就罢了,可他是家中的长子,哪里有将最该属于自己的家业拱手让人的道。
而这个消息结合一下如今的情况,该走的何止是他一人呢,刘琦比他更是该走。
第223章一拼之力
刘备想了许多, 最后眼神定格在刘琦那身风尘仆仆看起来刚回来都没得及换的衣服上。
这是一回来得到消息就来通知自己了,而且按照对方刚刚的说法,刘备心中不由一动:“公子回来的消息, 蔡将军可知晓?”
刘琦不由一愣:“我一回来从亲信那里得到了消息, 立刻便来找将军了……”
不说刘表如今是一个生病状态,他一路回来风尘仆仆,还是大半夜,总不能这个时候跑去请安吧。
这可称不上是孝顺行为,反而非常的像是要送走谁。
事实上他大半夜回来还能够进城, 还全靠之前早就打点好了呢,不过因为刘表的情况,如今全城戒严, 到处都有蔡瑁的眼线,还真不好说对方到底知不知道。
刘琦将情况这么一说,便看到刘备似乎陷入了某种思考。
刘琦着急的像是即将被杀的那个人是自己一般:“这都什么时候了, 将军切莫要浪费时间, 赶紧走吧。”
虽然被人关心着感觉很好,但刘备看着刘琦这幅你不赶紧走就要噶了,可却又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危险的模样。
刘备生怕傻孩子听不明白,索性将话直白了说:“公子莫急, 且听备一言,蔡将军与备交恶, 一来是争宠于州牧,另一处也与公子不无关系。”
刘琦脸上浮现出些许愧疚:“是琦连累了将军。”
我想要说的难道是这个吗,刘备有点心累。
他解释道:“备的意思是, 若他当真要对我动手,公子如今正在襄阳, 对方又岂会放过。”
刘琦大公子诶,你可长点心吧。
刘琦听懂刘备的意思了,但他的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能。
刘琦:“将军多心了,父亲虽然此时卧病在床,可到底还好好活着,蔡将军不敢的……”
自信的话说着说着,越说越没有底气了是怎么回事。
不敢的……吧?
其实这事也是挺不公平的,他跟刘琮同样不是蔡夫人的孩子,非要说差别,也不过是对方娶了蔡氏的女儿而已。
他不娶难道是他不想吗,是蔡氏没有与他年龄匹配的女郎啊。
而且也是父亲没有让他娶蔡氏女郎的意向。
刘表从一开始是属意他为继承人的,所以才没打着继续让他娶蔡氏女郎的念头。不然他的夫人出自蔡氏,继承人的夫人也出自蔡氏,不说这支持力量好似完全没怎么增加,就说到时候这荆州到底是他刘表的还是蔡氏的?
你可以通过联姻拉拢力量,但你不能只通过联姻拉拢力量,后者我们一般称之为赘婿。
当时想的是长子继承一切,所以不能随便许诺这种重复性婚姻,但次子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再加上蔡夫人也没有孩子,蔡氏还正好有女郎适龄,便娶一个权当保障吧——保障了他与蔡氏之间的联系,也保障了蔡夫人的年生活。
当时刘表还觉得两全其美,但事实证明有些看起来很大的好处背后隐藏着的坑同样不小。
但如今这个情况,刘备走就走了吧,刘琦却是不能走的,不说他为数不多的力量都在这里,就说刘表如今这个情况,他明明回来了却为了自己的性命跑了,仅仅一个不孝的名声就足够绝了他后半生的前程了。
之前急匆匆跑回来,都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连串的坏消息炸了一脸,知道刘备可能有危险,急匆匆便来报信,压根没时间闲下来思考一下。
现在似乎也不用思考了,刘备已经帮他思考过且将结果摆在面前了。
留在这里眼看着是死路一条,离开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刘琦便是再愚蠢,也知道此刻的回来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便于争夺的作用,反而将自己推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险境。
但知道困难是一回事,解决困难便是另一回事了。
可即便如此,刘琦看着刘备,没有迫不及待的开口求助什么,反而继续催促道:“将军莫要管我了,如今保住性命要紧,快些走吧。”
有一说一,刘琦要是真的问刘备要怎么做,刘备还真不一定能够说出点什么来,真正有如何正确面对名声危机与生存危机二选一情况且妥善处经验的人,是陆离。
陆离:不,明明你也有。
但刘琦现在不问刘备自己该怎么办,反而一心担忧着刘备的情况,这反而让刘备没有办法轻易丢下了。
不说对方这份心意,刘琦受制于孝道,刘备难道就不受制于恩情吗?
到底当初自己无处可去的时候,是刘表收留了自己,现在对方境遇这般差,自己拍拍屁股跑路了,这真的就成了刘跑跑了。
不是说危机时候跑得快,而是遇到危险,什么都不管,为了保命立刻跑。
两个都很危险的人,这个不能走,那个也不能走,看着彼此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而且就算抛开这些因素不谈,刘琦能够成功进来是一回事,他们真的想要出去,那难度就不是进来那么简单了。
天到底也了,暂时不准备走的刘备邀请刘琦留下住一吧,别大上回去再出什么事情。
刘琦虽然着急,但看着刘备主意已定,也只能无奈点头,只是灯还没来得及灭,又有人来了。
刘琦下意识想要躲,但转念一想,似乎也没有什么需要躲的地方啊,刘备问了一下来人身份,回头冲着刘琦点了点头,示意对方不用躲。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伊籍。
伊籍看着刘琦,拱手道:“大公子怎么在玄德公这里?”
他问的是怎么在这里,而不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好似刘琦在刘备这里带来的惊讶远远大过刘琦在这个时候回了襄阳。
这一般而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伊籍心中刘备比刘琦更重要一点,另一种则是他知道刘琦回来了。
事实情况是,这两种都有。
刘备帮着刘琦问了出来:“机伯竟然在此之前便已经知晓大公子回来了?”
伊籍忍不住看了刘琦一眼:“不只是我知道,如今城内怕是少有不知晓者。”
有一说一,大上开城门实在是过于行为艺术了点,一开始还以为是蔡瑁迫不及待要开城门放曹操的军队进来呢。
至于哪里来的曹操军队,说不定人家轻装简行的早就偷偷溜过来了。
结果人进来了定睛一看,好家伙,是自投罗网的大公子一位。
虽然伊籍不是亲眼看到的,但是他安排的人看到了,回来说一声,跟他亲眼看到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本就对刘表下一代没有抱希望的心,在那一刻越发雪上加霜。
别管刘琦回来的原因是什么,都挺令人绝望的。
是被人骗了,那他属于识人不明,能力不行。
为了亲爹,想要当孝子,可孝顺的顾头不顾腚,也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至于纯粹运气差,正巧撞上了刘表倒下的情况,这是天命不在他,更没戏了。
伊籍来意跟刘琦差不多,都是示警的,不过不同于刘琦颇为笼统的提醒,伊籍这边连蔡瑁那边的具体安排都摸了个七七八八。
而且他相当斩钉截铁道:“蔡德珪怕是决意要投曹了。”
伊籍这话说得直白,真的就半点没顾忌,好像已经忘了这里还有个刘表儿子杵着呢。
刘琦闻言不由惊呼:“怎会如此?!”
但他到底也没有一无是处到底,刘琦很快就努力镇定了下来,这事乍一听很令人惊讶,但仔细思考一下确实是真的有可能。
伊籍此刻还是刘表的谋士呢,虽然对大公子不看好,但人都已经站在自己面前了,也没准备眼睁睁看着对方去死。
而且刘琦与刘备这俩人各有各的约束,结合一下反倒能够互相成全。
刘备要还刘表的恩情,保全对方的子嗣不就是很好的报恩手段吗。
刘琦顾虑孝道,但是帮着自己父亲保全心腹贤才难道就不是孝顺的一部分了吗。
虽然儿子是真儿子,心腹未必是真心腹,但有的时候人的地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
刘表若能清醒过来,未必不会认可,而若是清醒不过来,蔡瑁那边的说法跟刘备这边的说法,又哪里有一方可以被称作无可辩驳的权威呢。
伊籍这主意倒也不能说不好,就是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看看咱们两个到底谁更不要脸的架势。
但刘琦指出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父亲是没有办法说话,可母亲有办法啊,继母那也是母亲。
到时候对方站出来代替刘表说话,这可不是不要脸便能够解决的。
刘琦原地转了几圈,忍不住问道:“我父如今情况到底如何,二位可知晓吗?”
他原本想着是通知完了刘备,赶紧回去梳洗一下,明日早早去侍疾。
结果现在说着说着,他爹情况如何不好说,他这个当儿子的一个弄不好,倒是很有可能让对方白发人送黑发人。
事情的关键其实就在刘表身上,只要他能够醒过来,这事就很有转机。
反之,若是他迟迟难以清醒,只怕便是之后能够醒过来,也只能去参加曹操得到荆州的庆功宴了。
当时刘备离得也挺近的,虽然他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工,但一个人情况好坏大概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刘备:“当时州牧气急仰倒在地,情况怕是……”
他长叹了一声,显然一切尽在不言中。
伊籍眼看着这个气氛实在有点低落,沉思片刻道:“其实对上蔡德珪,公子未必没有一拼之力。”
此言一出,其余两人皆看向他。
第224章是否相见
陆离虽然是一个被软禁的状态, 但是有关软禁的一切相关安排都是蔡瑁做的,所以这个软禁跟懒散的宅在家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至少别的不说,外面的消息他知道的比一些当地官员还要全面。
比如说大公子刘琦偷偷回来了, 比如说偷偷回来的大公子刘琦大张旗鼓的跑去关心父亲了……
这倒是个聪明选择, 有些时候光明正大虽然会成为靶子,但偷偷摸摸同样有可能被人不动声色的干掉,这种情况下死了连个可能上坟的都没有,岂不是更加凄惨。
尽管对方回来的这个时机非常巧合,但是对方突然跑回来可跟陆离没多大关系, 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还得思索一下对方这般可能造成的影响呢。
结果都没有思索太久,便得到了对方得知自己父亲的遭遇,要来找自己的这个罪魁祸首算账的消息。
刘表这个儿子倒是有意思的紧, 陆离给出的答案是:“不见。”
负责看守他的守卫得到答案后,像是受到了吩咐一样,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或许可以自信点, 将“好像”去掉, 早就说了陆离的软禁是宅家待遇啊,自家的守卫听话,这不是所当然的事情吗。
至于为什么不见,原因也很简单,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事情都已经进展到这个几乎可以直言成功的地步了, 他到底为什么要见一个其实对于大局没有太大影响的人呢。
陆离没有什么反派临到最后非要跟人炫耀与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爱好,他就想要安静的迎接成功,半点不想搞什么反派死于话多的操作。
虽然可能性不大, 但万一对方跑来跟他玩上一场刺杀,快要到手的荆州都有可能丢出去一大半。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不大的可能, 还真的就是刘琦他们的计划。
若是陆离死了,别的不说,蔡瑁再想要投靠曹操可就要细细思量一番了。
到时候一个荆州献出去,结果弄了个功过相抵,甚至功不抵过,那不是闹呢吗。
然而所有的计划都卡在了陆离的拒绝上,虽然拒绝的人是陆离,但给出的原因是蔡瑁那边表示都已经有一位州牧被对方气得倒下了,公子你要是去见,出了事情怎么办,我要怎么跟州牧交代啊。
为了安全起见,这人咱们还是别见了吧,不然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这不是让本就混乱的局面越发混乱吗。
见都见不到的话,要怎么杀人呢?
总不能搞下毒那一套吧,不说他们这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少有立竿见影少量就能够将人毒死的毒物,陆离他是会医术且非常谨慎的存在。
连见个人都拒绝了,难道食物他就会随便吃吗?
伊籍给他出的主意,其实就是刘表气急之下想做却不曾做的事情——杀人。
陆离的到来掀起了一系列的风波,虽然如今的一切不会随着他的死亡彻底消失,但很多人的态度确实会随着他的死亡改变。
有些事情在人活着的时候或许能够谈下来,但人一旦死了,便也就只能用带着鲜血的手段解决问题了。
就像当初刘表如果干脆杀了陆离,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是一个道的。
尽管同样的事情由刘琦来做的话,效果绝对会大打折扣,但至少也是有效果的。
可惜再好的办法实施不了的话,跟没有办法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陆离的不接招让刘琦的高调回归都颇有点将自己架起来的感觉,简直像是白给了。
投曹一念起,顿觉天地宽的蔡瑁,可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要梦想破灭。
计划不成的刘琦等人在加紧时间另寻出路,而攻下新野的曹操等人正在向着襄阳加速赶来。
本来在战争状态下,一方领袖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绝对是要瞒得死死的。
可如果领袖倒下后暂时接管的是心向敌方的存在,那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
有一说一,当曹操这边得知刘表被陆离气晕过去,现在还躺在床上难以进行指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感叹伯安气人功力见长,还是感慨原本以为是天方夜谭的一年速通荆州计划不仅越来越有盼头,甚至眼看着都已经要完成一大半了。
虽然在有些事情上运气很难评价,但是在某些事情上,幸运成伯安这样的存在,当真可称得上是天眷之人了。
不过想归想,曹操这边还是立刻便加快了行进速度。
借用陆离的观点来说的话,距离成功越近的时候,距离失败也同样如此。
而且襄阳那边闹成了这样,伯安的境况怕是不怎么安全的,眼看着都要成功了,结果因为去的慢了点,最后搭进去一位谋士,这是多么让人愤恨的事情,一定要坚决杜绝。
说起来,一年得荆州之后,是两年灭孙刘。
考虑到如今刘备还是一个寄人篱下状态,陆离跟曹操商量灭孙刘的时候,这个刘主要指的是益州牧刘璋来着,当然了,刘备也没有完全隐身,不过没有地盘在威胁程度划分上确实是大大的扣分项。
曹操带着那么多兵马,再是轻装简行也很难做到完全隐身,更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对方肯定是要来襄阳的,时刻关注着,自然更加不会错过了。
随着对方的逐渐逼近,襄阳颇有点人心杂乱的架势。
对于有些人而言,这是敌人马上就要近在眼前。
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这就是未来明公马上要与我见面。
但现在很是尴尬的一个问题在于,前任明公虽然有点半死不活的架势,可也确实还没有死掉,那到时候弃暗投明的姿势与说法,就不得不好好考量一下了。
这谋士择主有的时候跟女子嫁人一般,可不能太过上赶着了,会被人轻视的。
而在陆离悠哉宅着,曹操快马加鞭来着,荆州部分人思考着的时候,一件令陆离知晓估计要发出尖锐爆鸣的事情发生了——刘备已经在这期间完成了一顾茅庐与二顾茅庐。
虽然都没有见到人,但是一和二都走完了,三难道还会远吗?
很近了,很近了,就跟曹操距离襄阳一样近了。
事实上刘备第二次来诸葛亮依旧不曾选择见对方的时候,考虑到曹操越来越近,他都已经有了对方可能不会再来第三次的准备了。
毕竟一个只是从他人口中听过,并未亲眼见证过才能的贤才,与自己实打实的性命,这选择似乎也不难做。
可是考虑到刘备的一贯作风,诸葛亮又觉得事实或许会恰恰相反。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这个态度与尊重倒是真的给的足足的。
不像某人,来了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下文了。
陆离那日留下的拜帖被诸葛亮放在了一个盒子里,后来那个盒子里又多了两份拜帖,它们的主人都是刘备。
凭什么后来者居上,那自然是因为后来者又争又抢啦。
诸葛亮其实清楚陆离为什么没有来,未必是不想来,而是这个时间对方真的出不来。
哪怕他的软禁跟宅家没啥区别,可就算是蔡瑁已经决定投靠曹操了,一切到底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襄阳也不是全都想要投靠曹操的,所以陆离自然也不能嚣张的太过。
对方要是真的在这个时候跑来见自己,诸葛亮绝对立刻跑路的。
陆离其实真的没有忘记诸葛亮,他是打着一切结束了慢慢来的准备的,毕竟按照他的设想,这个时候刘备光忙着应对生存危机就已经足够焦头烂额了,谁知道对方竟然还有心思跑出去勾搭人呢。
蔡瑁,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也就是陆离还不知道刘备已经二顾茅庐的情况,自然也不会质问蔡瑁。
事实上如果他得知了这件事真的质问的话,蔡瑁估计也要觉得自己好冤枉的,不是卫尉你自己说关键时刻一切稳妥为上,切莫横生枝节吗。
我是左思右想,生怕耽误了你的事情,连我最讨厌的刘备都硬生生暂且放过了。
这种阴差阳错也幸好陆离还不知道,不然他绝对能够被老天爷对天命之子的偏心活生生气死。
这是什么阴差阳错吗,这分明就是在故意保刘备这个宝贝疙瘩。
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我要上诉,我要告到中央!
陆离现在还不知道刘备攻略诸葛亮的进度条如何,却知道刘表的生命进度条似乎已经只剩下摇摇欲坠的一丢丢了。
之前刘表的儿子想要见他,陆离选择了拒绝。
如今据说距离噶屁就剩下一口气的刘表想要见他,陆离也没有想过要答应。
笑死,他难道是什么很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人吗。
当初刘宏不确定死活的最后一面……为了自己的安全,陆离都没有去见呢。
这般想着,找蔡瑁确定了一些事情后,陆离一路低调的来到了刘表府上。
距离上一次见面并没有过去太久,可如今的刘表是当真一副大限将至的模样。
陆离送走过太多人了,不会认错这种状态的。
上次两人都剑拔弩张了,甚至刘表如今的状态都跟陆离脱不开干系,但两人一个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愧疚,另一个也不曾表现出什么算账的想法。
陆离:“在下听闻使君要见我,不知所为何事?”
在场的除了刘表,还有蔡瑁、蔡夫人以及刘琮。
某种程度上来说,除了刘表以外,在场的都能算是陆离的自己人了。
刘表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道:“表身体不适,令伯安见笑了。”
他半句不提自己身体情况与陆离的关系,反而给了刘琮一个眼神。
而刘琮收到这个眼神后不由表现出些许犹豫,可到底还是在刘表与蔡氏姐弟的眼神催促下捧起一个木盒走向了陆离。
虽然木盒是关闭状态的,但陆离看着在场所有人的神色,对于其中存放的东西已经有了猜测。
事实上陆离完全没有猜错,这里面放着的,正是荆州州牧的印信。
而这东西自然不是白给的,刘表颇有几分艰难道:“我儿不器,劳烦伯安照料一二。”
陆离怎么也没有想到刘表这托孤的事情,竟然还能轮到自己头上来。
他自然是可以拒绝的,毕竟现在的刘表其实没有什么跟他谈判的筹码在,眼前的东西便是对方不给,最后还是得到曹操手里。
但对方能够主动给,自然是更好一些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表才会在各种愤恨之后做出了这个选择,如今给出去,好歹还能换点东西呢。
至于他到底是为儿子安排,还是给自己披上遮羞布,这就只有刘表自己清楚了。
陆离:“二公子纯孝,自有一番富贵。”
第225章尽善尽美
陆离没有大包大揽的对着刘表许诺说什么荣华富贵, 位高权重,仅仅只是富贵而已,并且还只是说了二公子刘琮会有富贵。
这般限制重重的模样, 俨然一副吝啬给予的架势, 好似半点诚意都没有。
可实际上在场的人都知道,也正是如这般的承诺,才显得这承诺是陆离认真思考过,具有可信度的。
相反,对方要是真的大包大揽给他承诺上, 刘表才要怀疑对方是在给自己画饼呢。
陆离得到了刘表的让步,刘表得到了陆离的承诺,打眼一看, 大家似乎都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
按照有始有终,尽善尽美的原则来看,刘表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 该要道上一声谢, 让一切画上一个完美的结束。
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们有的时候做不到那么智清醒,更做不到所谓的尽善尽美。
刘表闭上眼睛不再看陆离,不再看自己的夫人与妻弟, 不再看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儿子,好似只要他不去看这些, 便也能够一并忽视此刻的狼狈与荒唐。
躺在床上的时候,他曾经那么希望自己能够好起来。
可是此刻,他倒是更希望自己早早去了多好, 如此便不用亲眼看到这一地狼藉。
当后悔与如果开了一个头,人便会忍不住越想越多。
如果当初没有被气得倒下, 如果早早便杀了陆离,如果之前就做出选择,如果前面的一次次机会不是选择观望而是出手……
之前,刘表总是想着出手了若是失败怎么办,好让自己不要后悔。
可如今或许是因为他已经足够后悔了,所以想的都是如果当时出手了,或许就成功了呢。
陆离到底还是个体贴人的,人之将死总是要给对方留个体面,他拿着刘琮递过来的盒子走了出去。
接收到陆离眼神的蔡瑁也跟着走了出来,里间里就只剩下刘表一家三口了。
可实际上他们这一家三口各有各的心思,刘表父子二人或许还有点父子情在,但蔡夫人跟他们就没什么好论情分的了。
毕竟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当年她与刘表算是蔡氏与荆州牧的各取所需。
如今荆州牧即将不再是荆州牧了,而蔡氏也做出了新的选择,刘表没有拿着夫妻情分来指责她什么,她也不会与对方分辨他曾经到底有没有将自己当作自己人。
对方快要死了,而她还好好活着,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结局。
陆离走到外间停了下来,跟出来的蔡瑁见状也停了下来。
他拿着盒子转身看向蔡瑁:“蔡将军,不知如今襄阳敌友几何?”
蔡瑁知道对方问的不是具体的敌友人数,对方问的是他心中有没有数:“卫尉放心,一切尽在瑁心中。”
放心放心,我心里有数得很,蔡瑁就差拍着胸口保证了。
陆离也没有对此发表什么质疑,他将手中的盒子往对方那边一递:“既如此,在司空到来之前,便有劳德珪周旋妥当了。”
曾经体验过作为某地地头蛇日常的陆离,最是清楚地头蛇的重要性与作用了,反正他现在手下用的几乎都是蔡瑁的人,也没有什么条件与必要去搞制衡一类的手段,不说这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就说如今的情况,对方已经别无选择了不是吗。
蔡瑁接过了装着权力象征的盒子,跟着陆离的称呼换了称谓:“伯安放心,尽瑁所能,必令此事万无一失。”
回去之前,陆离还提了一嘴刘备,倒也没有让蔡瑁杀人,只是让对方看住刘备而已。
对此,蔡瑁自然是点头道没有问题。
对方答应的痛快,陆离心里却莫名有点不安,总觉得对方怕是要被打脸。
可就算再是不放心,陆离也没有办法自己跑到刘备住处外面盯着他不是。
陆离悄悄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去了,好似什么都没有变化,实际上变化的东西可大了去了。
一个说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曹操到了,但刘表还没有死去。
陆离派人送了一下消息,之后就没有再做什么了。
都这样了,便是天降陨石也不该输了。
将自己能做的都做完后,陆离想到了自己的攻略进度只开了一个头,后面没有半分推进的诸葛亮。
都说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再是繁忙也总能挤出时间来去见对方。
陆离可以作证,这事是真的。
但他要是真的在这种情况下挤出时间去见对方,那可就太不对劲了。
有些事情过了一个度,便会让人生疑。
而在陆离还在想的时候,人才已经被人偷了,偷人的贼不是别人,正是刘某德。
虽然按照陆离的认知来说,对方原定历史上就是跟了对方,这偷不偷的,真要说起来好像更像是自***己要偷人家的。
但刘备他们知道什么历史啊,这种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可不能这么算。
刘备的三顾茅庐发生在曹操已经到了眼前,再不赶紧跑都要跑不了的情况下。
也不知道是刘备这种死了都要见的坚持打动了诸葛亮,还是他们真的存在什么命中注定的羁绊,反正某人已经坐到贤才对面了。
也幸好这会被称作历史重要节点的见面不曾被陆离见到,不然比起见证历史的激动,他更有可能心里滴血。
毕竟历史什么的,他现在都已经身处其中了,曾经的三国历史对他而言是现在进行时,还激动什么激动啊。
因为陆离还不知道出现了有人偷贤才的事情,所以他还能请定神闲、一排从容的等待一切结束。
事实上并没有让陆离等太久,曹操已经进城。
而刘表的死亡几乎发生在曹操进城的同一时刻,随着曹操在刘表的灵堂上为对方上了一炷香,襄阳正式插上了曹旗。
这都是曹操的地盘了,陆离的软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得到襄阳是个很好的消息,不太好的消息在于刘备跑了。
对此,陆离真的是意外又不意外。
真要是那么容易就能将对方搞定,那刘备也就不是刘备了。
不过跑得出襄阳又如何,跑得出荆州吗,跑得出大汉吗,只要曹操一直赢下去,刘备跑到天边又能如何呢?
再次回到一个周围全是自己人的状态,陆离不再是表面上的放松,心里也跟着放松了下来,之前说是软禁如宅家,可到底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一群人敌友未明,哪里真的放松得下来。
现在虽然竞争者跑了,但陆离并没有觉得人才在那里就跑不掉了,这一有了时间了,陆离的二顾茅庐计划立刻便提上了日程。
曹操看着自己拉都拉不住的某人,只觉得挺无奈的。
伯安,什么样的大才叫你这么激动啊,好久不见你怎么连跟我说两句的功夫都没有了?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陆离兴冲冲的跑了出去,等到陆离回来的时候,看起来不仅兴冲冲没有了,还看起来好像有点碎碎的。
事实上完全能够自信一点,将那个“好像”去掉吧。
知道刘备跑了的时候,陆离还能安慰好自己,但是天杀的,怎么没人告诉他刘备是带着诸葛亮一起跑的啊!
他到对是什么时候三顾完茅庐的,这合吗?
或许是因为情况实在是半点挽回余地都没有,在某种意义上“彻底放松下来”的陆离在与曹操完成述职后,直接跑到郭嘉现在住的地方去睡了个昏天黑地。
当然了,说是这样说,实际上也就睡了一天一夜而已。
等到他醒过来,一出门便看到朝着这边走过来的郭嘉。
虽然诸葛丞相真的很好很好,但我们奉孝也很棒很棒啊,我们公达也很好很好啊,我们文若也不错不错啊,我们仲德与文和也很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