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多谢奉先好意,离心中有数,比不会叫自己轻入险境。”
吕布也不是笨蛋,再加上他对于陆离还是有所了解的,一听这话,就明白陆离没准备按照自己说的来。
吕布他本来也不是什么特别畏首畏尾的人,虽然他是这么跟陆离说得,但要是自己遇到了这种事情,丁原、董卓他都杀过了,难道还会对别人忍让吗。
昔日他向陆离交托家眷,对方不曾拒绝。
今日,吕布也向陆离承诺道:“若荆州有人伤君万一,布定杀此人!”
虽然说的是“伤”,可陆离明白,对方这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要是死在了荆州,吕布一定会为他报仇。
陆离也不觉得自己出发前,对方做这种假设很不吉利,凡事总是要做一个最坏的打算嘛,现在都有人承诺愿意为自己报仇了,难不成还要反过来埋怨人家吗。
陆离可做不出这样近乎忘恩负义的事情来,他谢过吕布的承诺,然后便朝着荆州刘表处而去。
刘表为荆州牧,却不曾选择荆州传统的州治所在地江陵作为自己的治所,反而是选择了襄阳。
这其实也挺好解的,江陵毕竟还是往南了一些,反而是襄阳地位置要更好一些,方便对方进可攻、退可守。
虽然对方一直以来也没怎么攻,曹操跟袁绍打生打死时,那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也只是选择继续观望。
众所周知,观望是不会将地盘观望过来的。
陆离那边以税收为由要来荆州问询一二,虽然大家不至于直接就猜到对方准备用离间计,但是来者不善却是明明白白的。
尽管大家其实没有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死规矩,但你要是只派了个小兵过来,那自然是想怎么斩就怎么斩,但换成陆离这个地位的过来了,那就不能那么随意对待了。
这要是真的直接就杀了,简直就是直接将开战的由送到曹操面前去。
思及对方来的原因,刘表找来了同样曾经带着这个目的来过荆州的刘备。
刘表:“以玄德之见,这陆伯安此来荆州,意欲何为?”
这种事情吧,刘备还真的不好说。
毕竟当初他们推着自己出来做这种事情,里面可能带着点希望自己完蛋的意思,但如今同样的事情换成陆离来荆州做,那肯定不可能跟他当初一样啊。
刘备觉得吧,但凡当初派陆离出去干自己干的这活,别的地方不好说,可袁本初那里,高低得多给几车粮食。
刘备:“具体目的虽然不明,可想必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嗤。”一声嗤笑不知自何处而来,好似在笑话刘备纯纯的说了句废话,曹操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陆伯安来此不是来者不善,又能是什么。
也就是陆离不在这里,不然他估计也要笑一声的,自己这离间计还没有开始呢,这荆州内部就已经乱起来了,多好的事情啊。
早知道你们这么自觉,我说不定就不来了。
当然了,如这种只能躲在人群里面发笑的人,其实起不到什么特别大的作用,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充当了刘表的黑手套。
刘表对待刘备,可谓是又爱又恨,而他的妻族对待刘备,那就是纯粹的恨了。
不提枕边风的威力如何,刘备在荆州的情况绝对称不上多么好。
不过现在的主题可不是如何为难刘备,而是如何应对陆离。
杀人那是不能轻易杀人的,而税收也必然是不可能给的,但是这里面要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说法来应对,就是一个技术活了。
毕竟人家那边还举着天子的大旗呢,你但凡还没有准备撕去汉臣这层身份,那就必须得在汉臣的舆论阵地里面站住脚。
之前应对刘备,那是说自己这边各种难,可陆离那边也早早透题了,当年难大家也都是解的。
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边难道依旧还那么难吗,那你这个荆州牧是怎么当的呢。
虽然不交税于朝廷,反而各州扣留以做己用,这已经属于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可心照不宣,就代表着这种事你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讲。
不然你这边刚讲出去,下一秒怕是就要沦为袁术第二,被其他地方群起而攻之了。
刘表这边商量着应对之词,可是他们见到陆离之后,却发现自己好像准备的太早了。
陆离并未上来便直接开口说这事,反而提起了当年刘备出来收税的事情。
第205章荆州文武
突然被点名的刘备对此不能说毫无准备, 他甚至可以说对此太有准备了,如今他在荆州颇有点里外不是人的架势。
陆离来了直接点他,陆离没来之前, 刘表这边也没有放过他。
当年他为什么离开许昌, 以及天子对曹司空的态度,虽然当年事情没有闹到天下皆知,可隐隐绰绰的也没有少了流言。
而流言这种东西一旦传出来,越来越离谱是极端有可能的,不经意间正中真相也切实存在。
而刘表这边为难他的点在哪里呢?
当初陆离能够拿出先帝当幌子来做讨董联盟的师出有名, 玄德你好歹也是在许昌待过的,还给天子讲过学,你就不能站出来, 让我们以天子大义来对抗曹操的天子大义吗。
反正天子又不可能真的跑来荆州来跟他们对峙,这不就是谁更直气壮谁就赢吗。
所以玄德啊,你快支棱起来!
刘备对此只有六点想说:……
平日里我是怎么劝、怎么出主意都半点不带采纳的, 就是把我往北边对抗曹操的第一线一丢, 好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架势。
现在想起我了就要拽我回来当工具人,我难道是什么很贱的人吗?
不说刘备当年其实也没有拿到什么切实的东西,就说他跟天子之间的交集,也支撑不起他随便张口就能拿着天子来说事。
这个世界上不是随便往天子身边站过, 就能说自己与天子之间是陆侍中与先帝那般交情的。
真的硬要这么来,都不用继续辩驳税收的事情了, 曹操那边直接就能用不敬天子的名义跑来攻打他们。
陆离很敏锐的察觉到了刘表与刘备之间的不睦,他甚至察觉到这份不睦与自己的到来脱不开关系,这如何算不上是一种天助我也呢。
不知道他们两人有矛盾的时候, 陆离拿着刘备来说事,察觉到他们有矛盾了, 陆离的话说着说着便转移到了荆州上。
矛盾这种事情,一旦在开头便说破了、说开了,要么彻底一拍两散,要么就是和好如初。
如今他们两人的情况,显然不会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选择一拍两散。
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份矛盾压下去,让它好好酝酿一二呢。
陆离说到荆州,那是大夸特夸,说荆州文风鼎盛、治有方,人才济济,夸得刘表那是即开心,又忍不住有点七上八下的。
开心很好解,毕竟陆离是在当年竞争者为十常侍的情况下,都能把先帝哄得向着自己的人,属于是专业技能了。
七上八下也很好解啊,你说这么好的荆州,这么好的荆州牧,怎么就是没有税收呢?
为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但也都很清楚不能说出来。
毕竟如今大汉十三州已经有了一半多的曹司空,都还在那里尊奉天子,你大咧咧说乱世来了,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不妥妥的袁术行为。
刘表在等待后文,有些事情就跟表白一样,你得先表白,被表白的才能够拒绝。同样的,税收的事情你得先问,他们才能顺势给出答案与解释啊。
不然总不能人家都还没问呢,你就做贼心虚般的开始解释了,这未免太不体面了些。
如今的情况显然还没有危机到让刘表连脸都不要了的地步,打败了袁绍的曹操确实很强大,南边一直在江夏郡动作不停地孙权也很烦人,但他们荆州那也不是吃素的。
然而现实从一开始就跟刘表想象的不太一样,如今也是如此,陆离的夸奖简直比燕国地图还要长,就想问匕首到底什么时候亮出来呢?
在刘表都以为今日可能就是单纯客套的互相夸赞之时,陆离终于说出来此次来这里的缘由。
陆离:“旧日刘将军曾来此处,州牧与之言语地方有灾害,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大汉稳定地方,如今几年过去,荆州如今也可称繁荣,不知今年税收可能如期送于陛下查阅?”
刘表闻言心里暗道终于来了,面上却是先深深叹了一口气。
接下来,自然是早就准备好的诉苦敷衍之词,以“你不知道、你不懂”为开头,以“是以我等当真是有心无力”为结尾。
该怎么说呢,你别管对方是不是牵强附会,但人家至少是找到一个由了。
而且这由还跟曹操那边有关呢,刘表说的是:“卫尉不知,旧日司空与袁本初交战,冀州等地不少人避难迁至荆州,非我不愿为天子尽心,实在是有心无力。”
陆离只顺着他道:“竟是如此?”
刘表这边都知道对方来者不善,这税收之事不过是幌子,也可以说第一层为难。
而这第二层为难很快便直接展露了出来,陆离好似接受了这个说法,点头后又道:“原来如此,倒是叫州牧为难了。”
刘表都还没来得及为陆离的善解人意开心一秒,就听见对方说:“司空与袁绍战罢,如今冀州等地百废待兴。我观荆州人才济济,使君行州牧之职,可莫要忘了向朝廷举荐人才之责。”
刘表面带迟疑:“这——”
刘表虽然并不怎么真正用那些人才,但这不代表他会乐意让那些人才为敌人所用,而且还是自己送出去给人家用,他难道是什么大怨种吗。
他为什么对刘备又爱又恨的,一大原因就是对方在荆州到处结交名士,还颇受推崇。
刘备可是在许昌,在曹操眼皮子底下,都能哄得人跟着他跑的存在,在这方面妥妥的战绩可查。
他这里是荆州,而不是魏国,没有给他国输送人才的爱好。
但是面对陆离的说法,他作为荆州牧,肯定不能说自己不愿意,也不能说自己这里的贤才不是真的贤才。
前者得罪曹操、败坏自己的名声,后者直接跟荆州本地贤才交恶。
而这个时候,底下自然也有晓事的人出来帮忙解释:“卫尉有所不知,荆州之地虽不乏大才,可因先前党锢之祸,加之如今各地多乱,多为隐居贤士,正如郑先生那般,故而实非我主不愿举荐贤才,而是荐无可荐。”
毕竟人家不愿意出来做官,他们也没有办法强迫不是。
哪怕他们硬是给举荐上去了,结果到时候他们如郑玄当年那般压根不去,那不是遛着朝廷玩吗。
陆离闻言不由侧目,这党锢之祸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十常侍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倒是还要被拿出来说事。
还是对着他说。
这说的是刘表的为难吗,这说的分明是先帝造孽。
至于各地作乱,前面还刚说了曹操跟袁绍交战,不少人跑到了荆州,这“乱”指得是什么,显然也非常明确。
众所周知,陆离一共就上过两条船,对方这是一条都没有放过啊。
不仅如此,对方还拿着郑玄来说事。
陆离在郑玄那里求过学也不是什么秘密,他难道能够说如自己老师这般是不对的吗。
或许对方只是无意?
陆离不会存在这种傻白甜想法,便是真的无意为之,能够这般精准踩雷,跟有意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话的人是伊籍,只要陆离深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此人看似披着刘表下属的皮,内里却有着一颗向着刘备的心。
现在他虽然不知道,但眼瞅着刘表对此很满意却又没那么满意,再看一眼刘备看向此人的目光,便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而很多时候到底是谁的人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他若是当真心向刘表,如何会在这种时候看似礼貌回应,实则句句都在朝着陆离的雷点踩呢。
能一句话踩三个雷点的人,难道会不知道这些都是雷点吗。
早从刘表在这里给解释、有回应,陆离就看出来了,对方压根没想着硬要跟曹操刚。
甚至可能还带着几份彼此交好,甚至合作一把也不是不行的想法。
虽然碍于如今双方领土交接,压根不符合远交近攻中交好的条件。
但哪怕没有想着交好,对方目前也带着一种借着跟陆离谈拖延时间的想法,断然不会搞这种一口得罪人的事情的。
陆离也不与他辩驳,只是看向刘表:“此人所言,乃是州牧之意吗?”
刘表便是没有被踩雷点的陆离那么敏感,眼看着陆离这番好似要兴师问罪的架势,带着那句话可能得罪了陆离的想法去想,自然也不会错过这里面藏着的意思。
他现在也颇有几分被架起来的感觉,这要是说“是”,陆离可以说是彻底得罪惨了,曹操那就更加不用说了,毕竟陆离到底是代表谁来的,在座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
可若是说“不是”,自己人给自己人拆台,都不说让不让人看笑话,这让其他人如何想。
刘表记得此人,不仅记得他跟刘备来往颇为密切,也记得这属于是他们荆州的主战派成员。
对方如今这般说,是对方为了主战而有意激怒敌人,还是为了刘备想要他跟曹操那边打起来好让对方从中取便呢。
在刘表沉思之际,他自己人中的自己人,妻弟兼武将蔡瑁帮忙了:“州牧容禀。”
刘表自然不会不容,得到允许后蔡瑁道:“州牧忙碌,恐有些微疏漏。荆州贤士自不乏机伯所言之类,可若说一概论之多有不妥,只贤才之士也非轻可出山,卫尉若是有意,可亲访之,自然便知晓了。”
比起伊籍那句要将人得罪死的话,蔡瑁这话就颇为向着刘表了,甚至还帮着拖延时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刘表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第206章拜访大才
待到这场迎接结束, 陆离去往刘表给他安排的住处休息,不少人也都被刘表遣退,倒是蔡瑁被留了下来。
刚刚对方那句话, 刘表真的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不过这可是亲小舅子, 自然能够得到面对面交谈与解释的机会。
换成是伊籍,刘表可半点将对方叫住的想法都没有,当然了,对方看起来也没有要留下来解释的意思就是了。
刘表:“德珪今日怎么开口便要让那陆伯安亲访呢,此岂非资敌之举。”
他清楚自己这边其实也有不少人对曹操那边是有想法的, 一来是他们不愿意困于荆州专守,另一方面也是曹操势大。
刘表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实际上因为前者跟因为后者的人数颇有几分不相上下。
就因为这个, 哪怕如今暂居荆州的刘备,东奔西走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存在,都能够在他这里勾搭上人。
刘表一直都清楚荆州不少人对自己是有意见、有不满的, 但刘表真心觉得这事很冤枉。
你们就知道积极进取, 怎么不知道看看客观条件呢。你们就看外面在那里你争我夺、扬名立万,怎么不珍惜一下我们荆州的岁月静好呢。
而且是他不想要争吗,他若是年轻二十岁,哪怕十岁呢, 他定然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可偏偏一切就这么不凑巧,他如今已过耳顺之年(六十), 大半身子都埋入黄土的岁数了,你让他这个年纪去闯,这要是闯到一半出了点什么事情, 如今这一切到底要便宜谁!
人到七十古来稀,刘表可不敢乐观的认为自己有茂安公那个命数, 能够活到八十多。
而人一旦死了,那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君不见袁绍纵然在官渡输了,可是他活着的时候曹操照样还是没有办法覆灭袁氏势力的,可等到他一死,不说剩余地盘全都属于人家了,便是儿子都没有活下一个来。
其实几年前,刘表还是有点拼劲的,他就是观望着,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场。
然而一直观望到如今这个年龄,不说没有观望到合适的机会,如今便是有了机会也没有那份力气了。
蔡瑁也很清楚自己这位姐夫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便是他看不清楚,他姐姐看清楚后说一声,也就足够让他清楚了。
他是否知道自己之前那番话从某种程度上其实给陆离行了方便呢,蔡瑁当然清楚了,自己说的话要是都不清楚,那可就太没得救了,安心跟自家姐夫荆州蹲就是了。
可蔡瑁还是有点上进心的,再者说,有些事情也是要做好两手准备的。
如今眼看着曹操势大,荆州再是固若金汤,也不是真的坚不可摧,这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他姐姐嫁给了刘表没错,但这日后要是真有个什么,他帮着他姐踹了对方、另谋出路又能怎样呢。
当然了,有些事情想归想,如今可不是跟刘表坦言想告的时候。
蔡瑁:“明公想错了,瑁绝非此意。”
“人若有心,自会前去,荆州诸士非自持过甚,便是田间野士,那陆伯安若当真去找他们,正好叫他们给他个下马威,对方受了气却也与明公毫无干系,难道不好吗。”
如今这里就他们两个,有些话不能说,但有些话还是可以说的,比如说对他们荆州贤才的评价与看法。
刘表本人其实就没少受本地贤才的气,他亲去拜访结果人家不是装傻充愣就是田间耕种,没少让刘表无功而返。
若那群人对待所有人都这般也就算了,偏偏对刘备人家就不这样了,这份双标有的时候让刘表都有些分不清楚,这到底是自己的荆州,还是那刘备的荆州!
而如果换成陆伯安,他到底是会重复自己的待遇,还是如刘备那般呢?
刘表想到对方那张脸,他们大汉是有看脸的风气在的。
当然了,蔡瑁也没有忘记那张几乎让人先天自带几十好感度的脸,补充暗示道,就算真的有人愿意跟着他走,这能不能走成,不还是要看明公你的意思吗。
这里到底还是明公你的荆州。
虽然都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搞这么撕破脸的手段,毕竟吕布还在荆州外虎视眈眈呢,谁不知道他跟陆离之间交情匪浅呢。
刘表可没准备让陆伯安离不开荆州,毕竟他也不想以后都不敢站上城门楼。
自从陶谦一死,谁不知道吕布的攻击覆盖面积已经到达了哪里。
刘表其实也清楚蔡瑁当时是帮着自己说话,便是真的无意间帮到了陆离,一点小差错他难道还不能原谅吗,总比那些一声都不愿意吭的人来得强。
说了几句之后,刘表就将这件事情翻篇了。
他做好了陆离会到处转悠着拜访贤才的准备,然而对方最先拜访的还是他。
只不过不同于昨天作为朝廷使臣与地方大员交际,对方这次来拜访显然是更偏向于私人性质的。
如果抛开陆离身上的各种标签单看对方这个人,这张脸,刘表也姓刘,大家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审美,不至于偏到天差地别的地步。
简单几句交谈后,一声“伯安”很自然的就叫了出来,好像他们已经是相交多年的友人一般。
虽然陆离只比刘表小着二十岁,但是两人坐在一起,你说他们差了两辈都有人信。
刘表年轻时,也是身高八尺、为人称道的有貌男子。
可如今他不年轻的已经如此显而易见,对面却好像还抓着年轻的尾巴。
说实话,看着对方这个样子,他下意识更想要称对方为陆侍中。
但如果现在他这么叫,怕不是要被以为是在开嘲讽吧。
刘表:“我还以为伯安今日会去拜访贤才。”
陆离点头表示认可:“离确有此意,故而来此。”
“荆州能有今日,州牧不可谓不尽心竭力,岂非大才当面,如何能够错过。”
刘表闻言不由一愣,他看着陆离脸上好似写满真心实意的真诚模样,一时之间有点分辨不清楚陆离这话的意思。
毕竟他探访贤士是为了给曹操招揽人才,如今说自己是这荆州的大才,刘表虽然被夸的挺开心,却也忍不住猜测,这里面是不是有着劝降的意思在。
具体的才能或许不好比拼,但是有荆州在,自己确实是荆州对曹操而言最有价值的大才,刘表非常自信的想到。
但凡后世有个知晓三国的人知道对方这个想法,都要嘲笑一下对方想多了的,但是在如今,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会认可刘表的想法。
毕竟是个得到就能一并得到一州之地的存在,如何称不上大才呢。
就算带着这种怀疑,也不影响刘表被夸得很是开心,但是开心归开心,有些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不敢称大才,只非韩文节而已。”
韩馥,字文节,刘表这意思自然是自己不可能像是韩馥那般,被人三言两语就将安身立命所在让出去。
陆离自然也清楚一切不可能这般容易,况且真要说的话,那韩馥也不是被人仅凭借三言两语就让了冀州的。
那是公孙瓒与袁绍一个个都虎视眈眈,而他也确实没有那份心气与能力,再加上本人正是袁氏门生,眼看着自己不主动让,那就要被人刀砍了脖子被迫人,因此不得已而相让。
陆离:“州牧之能,岂是韩文节之流可相媲美。”
陆离半句劝降的话都不曾说,他甚至拉着刘表询问起了荆州的贤才情况。
刘表:你问我?
这感觉像是强盗踹开门抢劫不说,还要让房屋主人自己主动将财宝搬出来让他们带走。
陆离:“荆州贤士云集,离仰慕已久,只困于人生地不熟,此间唯与州牧相知,盼能指点一二。”
刘表:你别以为你说只跟我关系好,我就会帮你做这种事情。
虽然没有准备帮忙,但陆离话都说到这里来了,他总不能一个人都说不出来吧,这不是显得荆州名不副实,就是显得他刘表小肚鸡肠。
刘表扒拉了一下人才大名单,决定找几个名声不错、实际没啥本事,还对于出仕没有什么想法的应付一下。
而好巧不巧的,有一个人正正好好的符合这几个条件呢。
刘表做沉吟状,接着在陆离的注视下捻须道:“襄阳贤士多有隐居之好,这若要说起,倒真不知该从何开始说。”
“不过也是凑巧,近日我闻听有一大才前来襄阳访友。”
陆离闻言也做出非常感兴趣的模样,身体微微向着刘表所在的方向前倾:“还望州牧不吝赐教。”
刘表:“此人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人称水镜先生,乃是世之奇士,只因知己难求,故而不曾出仕。”
当年对方曾经客居襄阳,刘表听说了这人的名声,还想着不是说你缺知己吗,不用担心了,你的知己来了。
然而他亲自上门前去拜访,可也不知道该说对方是沽名钓誉,还是故意装傻充愣,反正刘表没有看出什么奇才,只看到了一位庸人。
刘表若是只说对方姓名,陆离这与前世已经隔了几十年了,对方也不是曹操那等有名的人,他还真的不一定能够对上号,但是说“水镜先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陆离可没有忘记。
这荆州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叫人顺风顺水的,可称之为风水宝地了。
陆离心中高兴,面上却流露出了几分能够被看出些许表演痕迹的感兴趣:“不想竟有此缘分,不知这位水镜先生如今在何处?”
第207章报应来了
从刘表那里得知了如今水镜先生所在的位置, 陆离也没有立刻告辞,急哄哄的便要去找人。
不说以这般用完就丢的架势对待地头蛇好不好,陆离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就是探访人才只是他的借口。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诸葛亮很厉害, 人才很重要,但是他来荆州的主要目的难道是为了这个的吗?
当初跟曹操说***的明明就是为了助力一年得荆州计划,他要来挑拨离间来着。
哪怕卧龙、凤雏真的是大才中的大才,可你跟老板说我帮你去谈业务,谈业务之余还帮着公司挖到了好的墙角, 这自然是可以的,属于是意外之喜。
可若是你说要去谈业务,最后干得却是纯招聘的活, 那这背后一溜辅助你的人是在干什么,被你溜着玩的吗。
况且便是真的就是要搞招聘,这年头大家都是讲究一个仪式感的。
尤其是在双方彼此还都不熟悉的情况下, 最能表现出你对于对方重视程度的不是你去得急不急, 而是你见到对方时是否有礼,你有没有拿出慎重且充满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对方。
在这方面跟婚嫁仪式是一致的,最能体现出对于伴侣重视的不是你每天都要去陪伴对方,而是将三书六礼走个齐全, 选择德高望重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充当门面。
反之,你要是一脸情深义重的天天跑过去表白, 反而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准备学习司马相如。
刘表对于陆离没有立刻离去,也丝毫不感到意外。
对方大老远冒着危险跑到荆州来,难道就只是简单的为了寻访人才?
恐怕谁都不会这般认为。
虽然水镜先生对于陆离而言已经算是最大的收获了, 但他还是向着刘表继续问道:“荆州人才济济,难道除了前来访友的水镜先生, 使君竟无他人相荐吗?”
刘表:“非也。”
“乃是水镜先生交友甚广,我虽只荐一人,可伯安见一人却可知者多也,岂不妙哉?”
陆离笑着点头,好似相信了对方这番说法:“原来如此,劳烦使君费心了。”
接下来两人没有再谈论任何政治相关,反而说起了经学。
感谢当年郑玄老师的贴心补习,如果说原本陆离是全靠着各种阴差阳错保持了自己在外人看来有学问的样子。那么如今他是真的有学问的,就算跟刘表这般对经学颇有研究的存在谈论,也不会有任何露馅的危险。
陆离来之前,秉承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对刘表了解的那叫一个深入。
其中有关对方学问方面的情况,陆离也没有落下。而他了解的相关情报中,就包括着对方与荆州学者共同著写了一部名为《荆州星占》的天文书籍。
这个年代的天文书籍,星象与占卜是相结合的,而这方面恰恰触及了陆离的知识盲区,又或者说学问短板。
虽然靠着死记烂背倒也不至于说不上话,可对方但凡说得玄乎一点,陆离真的就只能全靠技巧,唯心不了一点点。
可能刘表也没有想到能够有这种智商条件还偏科成这般极端的人,再加上陆离应答也算是有有据,故而也不曾看出什么端倪。
不过陆离倒是看出对方似乎真的有点相信这个了,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他在心中暗自记下。
等到陆离从刘表那里离开时,天都已经暗下来了,算算从这里到如今司马徽所在的地方需要的时间,虽然距离没有特别远,但是这个时候让人去送拜帖的话,等到送到时,天怕是都要黑下来了。
确定今天没有办法进行见面前的流程,陆离索性回去翻看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几本书,其中就包括着郑玄送自己的几本。
大汉古今文经学之争由来已久,郑玄治学便是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而按照刘表给出的介绍,司马徽同是古文经学大师。
所谓古今文之争,简单概括的说,可以称之为对于经学官方正统与解释权的争夺,陆离虽然从不参与,但他是明了的,孔子亦会有诛少正卯之行,这种争端是真的能够见血的。
当初王莽篡汉,都与经学之争脱不开关系。
哪怕如今乱世了,这种争论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毕竟眼看着很可能会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谁到底才能成为新朝的官方经学呢。
便是改朝换代不曾成功,这汉室再次复兴,这些年乱起来的情况,难道不值得让我们分析一下是不是如今的官方经学不太合适吗。
不过这倒是跟陆离关系不大,有些事情是有圈子在的,从小自学成才的陆离显然没有被带进那个圈子里面去。后来哪怕他去找郑玄学习,对方可能觉得陆离自身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也没有将他牵扯到这些事情里面。
等到天彻底黑下来了,陆离没有熬夜点灯读书,太费眼睛了。他将看到一半的书放回去,躺下便睡着了。
第二天。
司马徽收到来自陆离的拜帖,看着上面的一笔好字,心中一时之间颇有些犹豫。
他被人称赞为奇才的原因之一,便是他精通奇门,奇门遁甲与周易是存在区别的,但有一点却很一致,都属于陆离学不会的类型。
司马徽虽然还没有见过那位相当有名的陆侍中,哦,如今该称对方为陆卫尉了。不过别管是侍中还是卫尉,从刚刚的推演结果来看,对方似乎有那么一部分是冲着自己来的,又好像并不完全是。
说凶算不上大凶,可要说吉,好像也并不沾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荆州很快便要产生大变故了,他此次前来访友,便是要来给自己的友人们提个醒的。
结果友人还没有提醒,自己倒是先被注意到了,来之前咋没算到这个呢,果真人算不如天算。
司马徽思索再三,到底没有拒绝这次见面,很快便将回帖写好了。
收到回帖的陆离好生修正了一番,第三天一大早便出发了。
出来访友的水镜先生居住的地方并没有多么富丽堂皇不说,甚至还带着几分破破烂烂的偏僻。
曾经多次以田间农作姿态见人的司马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陆离表现出了他的正式与守礼,司马徽这次倒是颇为规的迎接陆离入内后便与对方在室内相对而坐。
陆离:“我于刘使君处闻先生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当真幸事。”
坐下后司马徽仔细看了一眼陆离,有一瞬间的愣神,但很快便做出了应有的回复。
如果说陆离的话是客套话,那么司马徽看到陆离,那是真的打心底里觉得这份相见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那张脸很好看,是大汉出了名的好看,司马徽可以诚实地说,这份好看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但司马徽的愣神可不仅是因为这张脸好看。
很多年前他便听说郑玄在给《周易》作注,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方作注的儒学经典已经有好几部了,偏偏《周易注》迟迟不曾面世。
司马徽对此还曾有过不解,总不能是注好了但是无意间被火烧了一类的情况吧。
但是现在一看到陆离,他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人人都清楚凡事皆有例外,但一个太大的例外明晃晃出现在你面前时,是会忍不住怀疑一点东西的。
陆伯安,你个面相竟然是能够真实存在的吗,就很想要问一下,几乎可以说是印堂发黑最为典型代表的你,到底是如何风风光光活到现在的?
司马徽没有见过死于匹夫之手的孙坚、孙策父子俩,但他可以很肯定的说,纵使倒霉如他们两个,怕都难及陆离一二。
但凡他如今年轻十几岁,这个时候怕都要忍不住揉眼睛了,哪里还能这般淡定坐着面向对方呢。
不过命数这种东西,学习的人,尤其是学得特别好的人,年轻的时候往往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就是非常相信、坚信,谁不信都要创亖谁。要么就是死命的不信,恨不得对着全天下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是等到年纪上来了,见得多了,对于这种事情的顽固与变化大多也就看开了、见怪不怪了。
若非陆离的情况极端的太过,司马徽也不至于这般惊讶。
他要是坚信天命难违的,也不会跑来给自己的好友们提醒不是。
心中想了许多,面上却只是淡然的与陆离客套着,花花轿子人抬人,人家礼貌性的夸奖自己,那自己就礼貌性的夸回去呗。
陆离虽然有心靠着对方接触诸葛亮,却也没有上来便将意思表明的想法。便是对方很乐意帮着别人扬名,可你明明说是慕名来见他,实际上却是纯纯把他当成工具人,这可就不免让人生气了。
陆离说的是:“闻听先生擅奇门遁甲,怎便悠然山中,忍让才学轻负。”
你说说先生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便隐居起来,这不是辜负了自己的一身才学吗。
司马徽抚须摇头:“此世人谬赞耳,徽不过山间一寻常农夫而已,若是胡乱施展才学,怕才是害人害己。”
陆离闻言一脸的不赞同:“先生自谦过矣,刘使君言先生为世之奇才,只道我见先生一人,可知荆州全境之才,仅此一点,便已难称寻常。”
“先生如今却这般说,莫非刘使君有意诓骗于我?”
司马徽笑着看向陆离,他不信对方不清楚,刘表怎么可能真的将荆州的人才推荐给他呢。
想想当初自己因为看出刘表非心胸宽广之人,表现之时不免藏了藏,谁知如今报应来了。
第208章奇思妙想
陆离可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对方眼中, 已经可以与报应划等号了。
不过陆离倒是发现自己如今确实跟年轻时候不太一样了,换成十年前,陆离怕是早就一口一个先生开始自己的“不见外”了。
但如今年龄上来了, 昔日的一些手段如今再做都可称之为不合时宜了。
毕竟年轻人一口一个先生, 跟不惑之年的人一口一个先生,都不说别的,感官就非常不一样。
看着远比自己年长的水镜先生,陆离莫名其妙的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已经称不上年轻了。
换成如今的他去拜访郑玄的话,怕是再也不能如十多年前那般, 颇有几分死皮赖脸的赖在郑玄先生那里学习了吧。
意识到这份变化的陆离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已经死去好久的亲爹,对方死掉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自己如今这个年纪呢。
他到底还能活多久呢, 活得太久了未必是什么好事,但一切还没有尘埃落定就死了,同样感觉很亏本诶。
短暂的走了一下神, 陆离迅速找回了状态,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坚持,年长者有年长者的从容,至于不上不下正处于两个年龄中间的壮年男子,那自然也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
陆离拿出了自己成熟的态度, 可惜很显然这份成熟反而没有少年人时期的莽撞讨人喜欢,司马徽也没有明着拒绝, 就是在那里跟他懂装不懂。
如果此刻刘表也在,对于这种情况肯定跟陆离很有话说。
毕竟类似的情况,在荆州他都不知道遇到多少次了。
看看, 好好看看,他们一个个的就是这么敷衍我的。
还天就知道蛐蛐我只会坐谈, 实际上不正儿八经的干事情,你们一个个的也没有真的站出来要帮我干事情的样子啊。
或许是因为身份上不带有什么政治色彩与目的,司马徽面对陆离的时候,反而不像是刘表那般会轻易被名声、地位等东西给架住。
陆离看着这样的司马徽,感到棘手的同时还忍不住有点小羡慕。
但凡他没有任务在身上,这就是他想中的状态——自身有了一定的地位,不会被人说噶就噶,因为没有什么所求,想要拒绝就拒绝,绝对不会被人轻易裹挟……
可惜一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是走不了这条路的,所有的奋斗终点是有明确目的在的。
不过要是这样的情况能够出现在自己身上,那真是怎么想怎么美,可若是出现在对面身上,就不免让人头疼了。
值得庆幸的是,曹操如今是做大做强了,且目前为止还不曾出现什么屠城行为,可以说是一位非常能够拿得出手的明公了。
所以在陆离暗戳戳推荐自己明公好棒棒的时候,司马徽虽然自身没有任何出仕的打算,不过却也没有否认对方的说法。
看看曹操,本人有能力,军队有实力,要地盘有地盘,要大义有大义。从陆离如今的行事、言语来看,曹营内部想来也还没有出现什么你死我活的矛盾情况。除了随着对方如今势力越来越大,以后到底要当周公还是做王莽存在争议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这都已经不是什么潜力股了,这是明晃晃已经开了一大半,算是如今最火热的头等奖。
这个时候进场未必能够大赚特赚,但至少轻易亏损不了。
司马徽不是祸水东引的人,但是想想自己认识的、有意向的存在,他倒也不介意帮忙牵线搭桥一下。
陆陆续续得到了一系列推荐,全都是那种如果只靠着陆离前世浅薄的三国相关知识,完全查无此人的存在。
不过如今陆离切实生活在这个时代,他倒也听说过司马徽说得这些人。
然而别管是卧龙还是凤雏,对方是半点不吱声啊。
难道你竟然是上天专门给刘备安排好的负责送人才的NPC吗,只要对面坐着的那个人不是刘备,相关台词就真的半句都不愿意说?!
不过算算年龄,那两人还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呢,或许人家如今还不急于仕途?
陆离倒也没有着急,更没有什么图穷匕见的想法,到底如今对方明着、他暗着,人就在这里跑不了,很是不必急于一时。
陆离好似对于对方给出的介绍相当心满意足,又带着几分信任与求助道:“离到底初来乍到,对于此地不甚熟悉,怕是还要劳烦德操公一二。”
本也有着拜访友人目的的司马徽,相当不介意的干脆带上了陆离,当然了,这都是提前跟人打过招呼的。
陆离在对方的带领下在荆州贤才市场转了一圈后,本就有意向的那自然是更加有意向,部分没有意向的都改变了原本意向,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是没意向就是真的没意向,任你怎么说,那曹操就不是我的菜。
陆离从来没有拿过万人迷剧本,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旁边总也站着讨厌自己的人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司空见惯了。
而且真要说,他们拒绝的其实并非陆离,而是陆离背后的曹操,所以被讨厌的其实也是曹操。原谅陆离就算在这个世界活了几十年,也没有被教育出什么主辱臣死的想法,对此自然不至于过度生气。
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与看法不一样,大家各有各的志向与选择,这是很正常的情况,陆离只想跟这群没品的家伙说句再见,这辈子都混不上一个赶趟。
陆离自己虽然没有任何当万人迷的经验,但还是很期望自己如今的上司能够做大汉人见人爱的万人迷的,如果真的这样,他都不敢想自己会是一个多么乐观的人。
可惜在荆州这旮沓,比起他压根没有来这里的上司曹操,刘备似乎已经抢先一步开始扮演上这种角色了呢。
总感觉都不需要对方十三州能够一半多的地盘,但凡他能有一块地盘,这群人便全都跟着他跑了。
甚至哪怕如今他没有一块地盘,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跟着他跑。
这种情况竟然是可以真实存在的吗,陆离心中产生了司马徽见到他时产生的想法。
亲和力是一种很难以用具体数值与条件来形容总结的存在,刘备长得很不错,但是跟陆离这种顶尖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可有的时候长得特别好看,反而会平添距离感,在亲和力数值上不仅不会加分,还可能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相比起来,反而是那种长的好看却又没有好看到太过的人,更加容易让人心生亲近。
外貌、语言、气质、志向、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陆离发现刘备比起几年前,那种吸引人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了呢。
有的时候面对这种仿佛天赋型选手的存在,真的让陆离这种完全后天靠着努力填补的人好嫉妒的。
也不怪刘表又喜欢他,又没有那么喜欢他,毕竟到底谁会想要看到一个在自己地盘上,却比自己更得人心的存在呢。
每每在社交场合遇到刘备,陆离总是忍不住要看上两眼。
看到对方跟好多人相谈甚欢,他又忍不住看上几眼,毕竟挑拨离间计划中也存在着刘备的相关份额,先似是而非的表现一下好了。
陆离:我会一直盯着你的!
但凡遇到陆离,总是时不时便能感受到来自对的注视,刘备被看得忍不住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打扮:我难道看起来有什么问题吗?
他们两个打量着彼此,刘表则是紧盯着他们两个。
知道陆离在司马徽的牵线下四处溜达,刘表心里可不是个滋味了。
虽然当初他对着陆离说认识司马徽一个,就能靠着对方认识荆州许许多多的贤才,可这话谁不知道是他说出来搪塞对方的,可现在是什么情况,怎么还搞上真实上演这一套了呢?
刘表:当年我亲自去见你的时候,你可不是这种表现啊。
对于陆离在荆州贤才圈四处晃悠,刘表很是心塞,不仅心塞于对方朝着他地盘上的人才扒拉,还带着几分等待对方动手却迟迟不等等到的焦灼。
刘表心里认为陆离所谓的寻访人才不过是一个幌子,实际上要做的事情才不会只是这个。
可结果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对方露出马脚,好像对方真的就是要寻访人才一般,刘表一颗心被吊的七上八下的。
本身这种好像在等着刀剑落下的感觉就已经很差劲了,里面还掺和上了一个刘备。
这要不是知道当初刘备是从许昌跑出来的,他都要以为刘备就是曹操早早安排在荆州的卧底了。
诶,等等,这——
刘表捋须的手不由一顿,这似乎、好像、也许不是没有可能啊。
许昌是什么地方,那里里外外可都是曹操安排布置的,尤其是刘备离开的那个时间点,便是刘表在荆州,都听说了当时许昌的暗流涌动。
在那样一个情况下,对方还能成功从许昌跑出来,他怎么就这么能耐呢?
带着这种怀疑,刘表复盘了一下刘备离开许昌后的情况,对方离开许昌之后去往了袁绍处,结果怎么着,袁绍跟曹操打起来了,最后还打输了。
接着对方又来到了自己这里,这、这……
刘表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怕是暗藏玄机,有种无意间发现了某种真相的感觉。
单纯就是点背的刘备:……
被怀疑的刘备并不知晓刘表的奇思妙想,倒是蔡瑁被找来聆听了这番推测。
虽然蔡瑁并不觉得事实会是这样,但他跟刘备又不是什么友好关系,对方被怀疑才好呢。
蔡瑁:“明公若是有疑,瑁愿亲查之。”
第209章亲自解释
刘表在注意着陆离, 陆离又何尝不曾注意刘表呢。
这一注意,就注意出有趣的事情来了,他倒是不知道对方对于刘备可能是间谍的离奇猜想, 但是他派遣蔡瑁去调查刘备的情况他是察觉到了的。
陆离觉得这安排是真的有意思啊。
你怀疑一个根本没问题的人存在问题, 且派遣一个可能真的有问题的人,去调查一个妥妥没问题的人到底有没有问题。
陆离真的很想要问刘表一声,这是认真的吗,让蔡瑁调查刘备,这调查结果, 刘备绝对是包有问题的。
相比起刘备,总感觉刘表更像是自己这边安排好的间谍诶。
陆离的挑拨离间还没有正式开始呢,任务进度突然就猛地涨到了百分之九十多。
而这里面几乎全部的份额, 都是由刘表贡献出来的。
这其中到底是自己其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是刘表本身对于刘备的防备不满,在自己的这个催化剂出现后直接再也按捺不下去了?
这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份怀疑与不满最后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任是刘备再得人心, 这荆州如今到底还是刘表的,而且得人心归得人心,你要说刘备在荆州已经到了一个可以一呼百应,直接跟刘表开干的地步, 那是不存在的。
而刘表呢,随着他的年岁一同老去凋零的可不只有雄心壮志。
莫说刘表如今就不像是能够干脆利落的将刘备干掉的样子, 便是他真的这般做了,哪怕会让自己名声受损,可一时半会的也不至于因为名声问题就这么完蛋。
这年头名声很重要没错, 但刀兵才是一切的根本。
对方要是真的干脆解决了刘备,说不定反而能够让蔡瑁等人更加归心呢。
陆离在思考其中的利弊得失, 如果可以,陆离当然是希望刘表能够动作利索点。
可是按照他对刘表与刘备的了解,对方八成是没有这个本事直接杀了对方的,毕竟刘备那可是风里来、浪里去,就是怎么也噶不掉的存在。
在陆离思考的时候,蔡瑁已经将邀请刘备赴宴的帖子送到对方府上了。
宴无好宴啊,刘备看着请帖,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
也得亏他不知道陆离认为他拿着万人迷剧本,不然高低得好好反驳一下的,谁家万人迷混成他这个样子。
天知道他何曾想过要掺和荆州的继承人问题,可偏偏莫名奇妙就成为大公子战队的一员,这种被动上车的情况简直叫人无话可说,像是被碰瓷了一般。
虽然他对大公子也谈不上讨厌,但是这种被动加入,还要被蔡瑁等人各种针对的情况,真的让人心累。
尽管在没有被动站队之前,蔡瑁也没怎么看他顺眼,但这里面到底还是有差别的。
蔡瑁如今表现出来的,就颇有几分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架势。
都不用去调查,这里面肯定得到了刘表或直接、或隐晦的赞同,不然对方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来上这么一出。
其实这事吧,要是让刘备说的话,刘表与其有心思来怀疑他,倒不如怀疑一下蔡瑁呢,看不出来对方对待陆离那叫一个妥帖吗,看着就像是个两头下注的。
他的姐姐虽然嫁给了刘表,但到底不曾有子嗣不是,便是选择支持刘琮,也不过是因为对方娶了蔡氏女郎,他的侄女而已。
刘备真的很希望刘表能够好好辨忠奸,奈何刘表是真的没有这个意识,而这种事情刘备也不好直接说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疏不间亲,这道刘备很是明白。
等到他如约赴宴,坐下都没喝到三杯酒,蔡瑁的地图好像就已经展现完了,明晃晃的匕首露了出来:“听说玄德公近日与那陆伯安相交甚笃?”
对于这份听说,刘备实名怀疑,这话应该是你听你自己说的吧。
哪怕陆离长了一双好像看谁都很认真友善的眼睛,可但凡不是瞎子,都不会看不出来他们两人之间那至少还能站五个人的距离吧。
什么时候这种充满距离感的情况,都可以跟相交甚笃划等号了呢,我看你分明就是有意诬陷。
刘备断然否认:“此尽乃无稽之谈,我与陆卫尉道本不同,何论相交。”
蔡瑁点头好像信了,但看那眼神,明晃晃写着我才不会相信呢。
冤枉你的人最知道你有多冤枉,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认准了一定要冤枉你。
蔡瑁做出一副我是真心为你考虑的模样劝道:“虽都言清者自清,可有些事情到底还是要自我约束、保持距离才是,这世上多是人云亦云之辈,可并非所有人都如我这般信任玄德公。”
刘备心里清楚对方到底是个什么人,但这不影响他在这里配合对方的表演:“这,唉,不想竟然有如此传言,还望将军为我与使君面前陈情一二。”
蔡瑁在这里点头称“是”,实际上半点没准备这么做。
而刘备看似将事情全都拜托给了蔡瑁,实际上直接自己去找刘表了。
别问,问就是我觉得这种事情还是我自己来更有诚意。
他甚至比准备去歪曲事实顺带着告状的蔡瑁去的都快,快到了颇有几分失礼的地步。
但就是这份失礼,在这个时候才显得真心呢。
刘备能够让刘表一边忌惮堤防他,一边又忍不住喜欢相信他,那自然是有道在的。
哪怕如今算是一个寄人篱下的状态,面对刘表的时候,刘备也没有往卑微方面表现,他只是在表现他的真诚。
刘表看着刘备急哄哄跑来见自己,面上虽然带着几分不解,心里实际上是有几分不自在的。
真要说的话,刘备其实一直以来除了太过招人喜欢外,其余的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还任劳任怨的帮着自己守着北边,防备着曹操。
而招人喜欢这种事情,难道还能怪刘备吗,是别人要喜欢他,又不是他死皮赖脸硬是求着别人喜欢自己的。
也幸好陆离此刻不在这里,不然要是看到只是一个照面,刘备都还没有开始解释,刘表心里就已经开始帮着对方开脱了,绝对要感叹一句:刘玄德竟恐怖如斯。
刘备拱手:“使君。”
他也没有直接便开口解释,反而说起了刘表对他的好。
刘备回忆着自己的过往,他这一路走来是真的惨啊,这份惨甚至可以从让他崭露头角的战黄巾说起。
不过今天也不是来进行刘备卖惨大会的,他索性便从袁绍那边开始说起。
刘备道:“自备离许昌至冀州奔袁本初,虚名空待,半分无实。官渡一败,四散奔走,承蒙使君不弃,方使我与众人有一安身之处。”
刘表流露出些许动容,谁会不喜欢知恩图报的人呢。
而且刘备这么一说,刘表心中莫名就升起了些许的责任感。
但这也就是一时的感动罢了,等到刘备离开,用不了多久这份感动可能就会随着他人的三言两语消失殆尽。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别人的三言两语,刘表自己冷静下来,这份动容便也就差不多散了。
刘表好像半点不知道今日蔡瑁宴请了刘备,且自己还曾经给蔡瑁布置过有关刘备的任务,只故作不解道:“玄德怎今日突然这般言语,这太过言重,以玄德之才,天下何处不容。”
这话像是在说自己的恩情其实也没有那么大,所以刘备完全没有必要这般客气。
可结合今日蔡瑁所言,这话又好像在问,玄德你这般大才,怎么曹操那里容不下你呢?
刘备一脸愧不敢当:“惭愧,使君之美我者,私我也。”
“备若有才,何至于惶惶四走,全赖使君方得于荆州安身。”
说着,他终于切入了正体:“今日德珪宴请于我,言说荆州有言语我与陆卫尉相交以谋荆州之事,还望使君明鉴,此尽为流言蜚语,乃有意离间我与使君之情……”
刘表也是没想到刘备这个直球能够打的这么直,倒是一时之间有点被打蒙了。
而有关打直球这种事情,刘备其实还是跟陆离学得呢。
有些时候,出其不意的坦言相告,反而比拐弯抹角的言语机锋更加有效。
刘备就只是解释这个,甚至还说了自己拜托蔡瑁帮忙解释,可想了想,到底还是自己亲自来更好一些。
他是半句蔡瑁的坏话都没有说的,甚至有关对方的言语都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只说对方劝说自己,真真是一片好心啊。
他都这样了,要是蔡瑁跑来说他的坏话,这人品如何对比之下就很是一目了然了。
然而刘表现在的心思半点不在蔡瑁身上,刘备这份铺垫颇有点铺垫了个寂寞。
比起受到自己指派的蔡瑁,刘表其实更加在意陆离:“那陆伯安这几日于荆州之中,四处结交名士,不知玄德看来,他这到底是意欲何为,可是以此为幌,借之遮蔽他事?”
刘备:“这——”
他表现出些许有话想说,却又因为顾忌什么有些迟疑。
刘表自然很是慷慨的就给对方打了一阵定心剂:“玄德但说无妨。”
刘备:“以备愚见,寻访人才为真,他事如何或许存疑,可根本目的却是明明白白,乃是谋夺荆州耳。”
刘表点头,倒是跟刘备说起了陆离之前私下里跟自己说过的话:“他曾与我言语袁本初之事,可会有效当年荀友若、郭公则之意?”
在这个时候说荀友若、郭公则,自然是在说当年荀谌与郭图等人游说韩馥让冀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