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2 / 2)

陆离跟皇甫嵩有交情, 这一点曹操是清楚的,更精准的说,个大汉但凡看过《陈情表》的都清楚这一点。

只不过很多人以为的他们两人的交情, 是单方面的恩情与感激, 甚至因为有先帝这个过度双标的存在,不少人还暗自揣测过这俩人是不是面和心不和,却不曾想实际上竟然有这般的双向奔赴。

按照陆离之后的解释,这份感恩与提携,甚至是在陆离成为侍中名扬天下之前。

书籍在这个时代是重于性命的存在, 这般的兵书说是传家之宝也不为过了,哪怕是政治投资,这也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无怪乎之后陆离几次都在面对皇甫嵩的时候表现出了非常大幅度的忍让与帮扶,原来是有这般的前情在。

陆离也回忆起了这本书对于当时因为招不到人,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的的自己的帮助。

陆离:“皇甫将军不愧是当世名将, 书中不少见解令我受益匪浅, 可惜我到底在这方面无有太大的天赋,以至于进展不多,潦草以糊弄贼匪罢了。”

人有的时候还是要对自己有数一点的,硬要在曹操这种军事能手面前充能耐, 那只能在丢大人的同时给人留下一个自大轻狂切不靠谱的印象。

而曹操对陆离的这份诚实显然也很欣赏,他从来没有把陆离当成是当世名将使用过, 也早就看出来对方在军事方面到不能说是一窍不通,就是比较一板一眼。

这似乎称不上是什么优点,但是用对了地方的话其实这样风格的人反而比某些奇兵选手更可靠。

比如说对方如今的卫尉就做的很好, 守卫管的存在,要的就是铁面无私、按照流程办事, 反而不需要太过“灵活”。

而且陆离也不是真的不灵活,他就是有点过于顾惜人命,以至于存在部分束手束脚的情况而已,真要灵活的时候,他是真的能够灵活起来的。

尤其是站在乐安郡的土地上,至今这里仍然流传着当年陆郡守对豪强痛下杀手背后的一百零八种可能。

当年曹操就有点透过表面看到真相,如今在见识到了陆离坐歪的立场以及对世家豪强的不待见之后,很容易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想来是当年先帝的增税把陆离给逼到了,不愿意为难百姓,那自然就要朝着豪强挥刀了。

带着陆离找出来的几本书,两人一起朝着山下走去。

回去的路上倒是没有再出现什么倒反天罡的需要曹操领路的情况,两人顺利从山上下来,陆离跟着曹操一起往住处所在的方向走去。

当然了,陆离没有跟曹操住在一处,只是他们两个的住处安排的还是挺近的。

————————————————————

上。

躺在陌生的床上,陆离颇有几分辗转难眠。

倒是与认床没啥关系,纯粹就是在想今天的事情。

之前在许昌的时候,陆离很少有什么回到乐安郡的迫切愿望,对于乐安郡岁月的各种回忆也不会时常出现。

可如今人一回来,很多记忆似乎也跟着苏醒了。

陆离以为自己会更多的想起身为乐安郡郡守的时候,虽然那段时间跟曾经的长成年月比起来可称短暂,但那种掌握一个郡命运的大权在握带来的感觉,是过去枯燥学习与辛苦劳作所无法比拟的。

可如今躺在床上睡不着,陆离脑海中闪过的更多却是山中那可称枯燥无味的岁月。

想曾经在山上的经历,想自己家原本的模样,想跟着张角出去游历的经历,想自己已经死去的父亲……

人确实要往前看,但凡事有后才有前不是吗。

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的陆离干脆起来将衣服穿好,准备出去看看这个点了谁还未寝。

曹操是领导,就算是要搞沉没成本,也万万没有打扰领导休息的道,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啊,宁惹醉汉,莫惹睡汉,排除排除。

曹操因为身份原因被排除,陆离又将目光看向了身份上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同僚们。

郭嘉倒是个好选项,但考虑到对方的短命debuff,早睡早起身体好,不能打扰对方睡觉,排除排除。

荀攸:所以这就是你来找我的原因吗?

嗯,是的,公达亦未寝。

荀攸顶着一张淡定脸看着深夜来找自己谈心的表叔父,因为今日上山祭拜,对方穿的比较素,就算早有仆人赶紧来通报过来,看着对方在夜色中顶着一张好看的脸隐隐戳戳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当真有种看到艳鬼邪神的惊艳与惊悚感。

作为隔了好远的表亲,陆离可不像荀彧那般那么适应来自荀攸的一句“叔父”,再加上清楚荀氏对自己的不待见,他们在曹操这里再次见面后,就定好了以字相称便是。

荀攸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被打扰了安眠的困倦或烦躁,他清楚陆离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伯安深夜来访,可是有事?”

虽然表情上没有什么意见,但被稍微重读的“深夜”还是能够展现出些许态度的。

陆离知道自己这么搞不道德吗?

他当然知道啊,但他本来就没有多少道德,在乱世当道德完人,请不要太过为难自己好吗?

好的。

轻松在心里将自己原谅后,陆离幽幽叹了口气,搭配上这个时间,看起来更加吓人了,也就是荀攸心素质绝佳,不然高低得被他搞出点心阴影来不可。

陆离今天又不是来演鬼故事的,本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想要从别人这里得到情绪价值的陆离,先给对方提供了一波情绪价值。

陆离:“今日回山上一看,只觉物是人非,感触颇多。”

他没说曹操是明公不好打扰他,担心郭嘉短命不舍得打扰他,所以来找你,而是说:“荀氏对家父似乎颇有误会,我于这世间无家可归、无人可依,自洛阳起,便当公达如家人一般,今日心头郁结,出门不自觉便走到了公达这里,多有叨饶,万望勿怪。”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要是有什么怪罪,荀攸想了想,总觉得就算安稳睡下了,睡到一半都得起来骂自己一句我真不是个东西啊。

荀攸清楚陆离这话存在水分,但也至少有一半的真实在。

想想如今对方明明是回到了他自己的家,可这里与对方有着血缘关系且还存活于世的,除了跟他一起来到这里的自己还有谁呢?

这般想的话,对方深夜emo后找自己有什么问题吗,不找自己才有问题吧。

陆离的情绪价值给的很到位,荀攸准备给出去的情绪价值也随之到位了。

但因为对方回馈的情绪价值过于到位了,陆离都怀疑对方这是在有意报复自己了。

我只是找人谈谈心,真的没有可怜到要去竞选悲痛东汉年度十强人物。

陆离仔细打量着那张似乎能够将淡定具现化的脸,愣是没能看出来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

不过继当年洛阳的抵足而眠之后,他们今天倒也算是再续前缘了。

自己一个人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的陆离,跟别人一起了,话都没有说两句直接就睡了过去。

实在不是他自控能力差劲,而是爬山找路真的是个力气活。

等到醒过来,想到自己昨天大半夜来找人谈心,结果把自己给谈睡着了。

陆离:我本以为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已经是丢人的极限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有续篇。

故乡,当真是个不一样的地方,明公咱们什么时候走啊,我总觉得这里有点克我。

玄学一点说,是这里克他,科学一点说,就是人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不免放松了,放松有的时候还可以跟放纵、降低警惕、飘了划等号。

他难道已经到了一个可以退出官场,安享年的年纪了吗?

没有啊。

既然没有,那么还不赶紧将谨慎且机灵的大脑捡起来。

等到曹操他们见到调好状态的陆离,都觉得挺好的。

偶尔的真情流露,那是增进感情,长久的放松心情,那是情绪失控。

陆离没有到一个可以归隐山林、安享年的年岁,他们如今尽管得到了青州,却也没有到一个天下无敌手,可以放肆嗨的地步。

看起来是众望所归的得到了青州,实际上需要处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乐安郡这边作为曹田的所在地,因为其主事人早早就身在袁营心在陆,倒是得到的颇为轻易。

反而是曹操曾任济南相的济南国,对于曹操的到来反抗的那叫一个激烈,显然他们还没有忘记自己当年对曹操做过什么,也没有忘记曹操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展现过的雷霆手段。

可其实他们还真的没有担心错,只是需要担心的对象可能选择错了。

毕竟当年曹操只是将一些不中用的县官罢免,哪里比得上陆离手起刀落来得血腥呢。

出走十多年,但陆离归来仍然是地头蛇,还是个靠山依旧给力的地头蛇。

虽然他出自乐安陆氏,但不要忘记青州在成为袁氏所属之前,可是先被黄巾占领了好几波,而好巧不巧的,陆离跟黄巾可熟了。

曹操看着陆离送上来的一沓青州各地豪强犯罪证明,其中属于济南国的还专门被分出来了,生怕曹操找不到、看不见。

就冲着这个贴心劲,伯安你不出息谁出息。

青州的不法豪强们需要处,但不能在这个时候处,处之前要先将他们的利用价值榨干净才是。

对此,陆离举手表示自己可擅长了。

第187章双方的观望

不得不说, 有些人是真的很看脸啊,在这方面陆离既有受益,也颇受其害。

就拿现在来说, 如果要看脸的话, 陆离站在一群宿将之中,看起来简直特别和善温柔。

许多同僚没有作为受害者见过陆离的手段,甚至没有领教过陆离的脾气,他们见到的可好看、可好相处的一个大美人。

而陆离想要自己接手取处的那些豪强们呢?

乐安郡的受害者们因为坟头草都长了好几年了,无法现身说法, 没人警示,刀子又不曾落到自己身上,人们自然是不会觉得疼, 更别说存在什么敬畏了。

事实上别说别人了,曹操自己看着积极表示“放着我来”、“交给我吧”的陆离,都忍不住有点牙疼。

伯安我知道你很激动, 但是你先别激动。

这里好歹也算是你的老家了, 咱们就别对“父老乡亲们”这么磨刀霍霍了吧。

总感觉一个陆伯安放出去,一群青州豪强就要变成蝴蝶飞走了。

看看这准备充足的资料,就差将用什么罪名让他们死啦死啦地都直白告诉他了。

伯安,咱们这个杀性真的没有必要那么大。

故地重游忍不住想起当年遭遇的曹操, 现在可心平气和了。

面对陆离满含期待的亮晶晶眼睛,很少有人有那个定力对他说不, 倒是与美色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对方这般看着你的时候,看起来像是愿意倾尽全部为你赴汤蹈火一般, 谁能拒绝这个呢?

刘宏:我能。

事实上曹操也能,他拿着对方送上来的罪证道:“如此便足够了。”

至于具体去干事, 伯安咱们就别这么积极了,给自己留个家乡吧。

有道是天高皇帝远,这年头便是三公退下来后回乡定居,过得好坏那也是要看自己本身家族的力量与在地方上的名声的。

虽然按照陆离的情况,就算是真的不当官了,八成也不会回到乐安郡来,毕竟这里除了他自己的某些记忆与几处房子外,还有什么呢?

但就算是以后不回来了,也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在意自己在家乡的名声啊!

没有给陆离继续争取的机会,曹操迅速将任务布置下去,然后就拉着陆离去处不带有太多血腥味的政事。

伯安,你照照镜子,可做点符合你这张脸的事情吧。

虽然都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但你这面与心也太不相合了些。

其实曹操要是见过陆离前世的模样,可能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毕竟陆离前世长的可是一点都不良家男子,属于那种气质再冷,也自带一种八爪鱼、时间管大师的妖艳渣男脸。

好看归好看,就是看起来真的一点都不像是纯良好人。

被否了外出实践***任务,陆离也不恼,顺着曹操的意思坐在老板下首。

因为现在待在一起办公的人是曹操,陆离坐的那叫一个板正,半点跟荀彧在一起时的跳脱都不存在。

陆离是个知道自己优势且善于利用的人,知道自己有张好看的脸,也知道自己端正的时候最好看,那自然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领导面前。

人对于好看的存在,总是会自带几分宽容与欣赏的。

等到郭嘉来到,看到陆离那个板正劲,差点没笑出来,跟对方一起在徐州待过的郭嘉,可很清楚自己这位好友是何等的不拘小节。

但不得不承认,当年能够让欣赏直白赤裸肉体之美的先帝审美变化,那真的不是没有道的。

陆离这么一板正起来,搭配上他那张脸,可谓是将美丽展现了个十成十。

向着两人先后打了个招呼,郭嘉去了另一边坐下,桌岸上已经摆好了需要他帮忙处的东西了。

三人之间虽然没有太多交流,但气氛倒是和谐,等到荀攸处完一下昨天没有做完的事情到了,看到这三人的状态不由挑眉。

不过他可不是来给这里人员再次加一的,在将之前的事情跟曹操汇报完之后,他就要出去跟着夏侯渊一起去清扫一下还在不安分的地方了。

荀攸来了,荀攸又走了。

如果可以的话,陆离简直想要跟着对方一起走。

天知道他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处公文这种活计,哪怕这比起随军又或者其他显然要安全不少,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以前其实还挺喜欢的,尤其是当初刘宏慷慨放权的时候,陆离都得承认权力的迷人简直是让人目眩神迷。

但拥有过了,拥有多了,拥有久了,再加上陆离本身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当个权臣,渐渐地反而不太喜欢了。

而因为自己的这份不喜欢,陆离现在倒是很能解当初刘宏处奏疏的时候怎么总是坐不住了。

这种事情干久了是真的很烦躁啊,它不是说你看完了拍一下脑袋写一写看法与建议就行的,有的公文写的清楚自然好,但有的人水平不够还爱摆弄,该写的不写,不重要的乱写一大堆。面对这样的不合格情况,你还得额外了解一下公文上不曾书写的内容,这才能真正有效全面的处事情。

比如说如果有人给你报上来了一起杀牛案,有人可能看到杀了牛就直接按照杀牛判了,但这事本身可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在这种政权交接的敏感时刻。

你得了解牛被杀之前的具体情况,杀牛人的具体情况,这件事情在当地造成的影响,民间的各种看法,以及此地之前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都是怎么处的……

杀牛案是如此,杀人案就更是了,甚至比杀牛还要复杂。

这里面要是有什么孝子贤孙的相关故事,你更是要仔细处,做得好了那是典型代表,为后面类似的案件提供了优秀例子,而如果处不好,则会成为负面教材。

大家说起来那都是:当年谁谁谁这么判,结果怎样怎样,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这么干。

后世传唱度会因此增加吗?

会陆离也不想这么干。

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这种判决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当权者态度的。

他是法不容情的威严无私,还是情交融的灵活变通,他是站在世家这边维护士人的利益,大家一起分蛋糕,还是要站在百姓这边为民请命……

因为考虑的全面,陆离处起事情来虽然会让他自己很劳累,但是对于老板而言,谁不喜欢看到这种尽善尽美、没与后患的处办法呢,而处事情是这般的下属,那自然是好用、爱用、多用。

这就导致了不管是刘宏还是曹操,其实都挺喜欢用陆离来处这些的,于是陆离一边很讨厌,一边又有许多事情需要干。

当一位社畜劳累的时候,没有一位老板是无辜的。

陆离在越努力事越多,不过努力也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青州正在一笔一划的刻上曹操的名字。

打下地盘是最粗略的征服,更重要的是人心归附,有关前者,曹操已然做到,而有关后者,他们正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而随着青州逐渐真正被他们收入囊中,一个又好又坏的消息从邺城的探子那边传了过来。

——袁绍病了,很严重的病,或许会要命的病。

这病出现在他们失去青州,曹操得到青州的时候,病因似乎都不需要再探再报,很明白的就摆在他们面前了。

敌人的病痛对于己方而言自然是一种好消息,可如果他是敌人的同时还是朋友呢?

陆离忍不住看向曹操,虽然他并未从对方脸上看出什么特别明显的情绪,可没有明显情绪本身就已经在证明一种情绪了。

明明这个结果并非是不可预料的,早在洛阳,不,甚至更早一些的乐安郡,他就已经做好了趋利避害的选择。

如今一切当真与前世的许多情况所应对上,他甚至也参与过有关如何加快迎来袁绍死期的大讨论,结果现在一切真的来临了,怎么反而且喜且悲呢。

陆离自认自己是个冷心冷情,又有点怜弱惜贫的人,若是他与袁绍并无交情,根本与贫弱无关的袁绍的死亡,恐怕很难激起他的什么负面情绪。

可惜无交情的这个假设,在洛阳时就已经被打破了。

曹操的情绪没有外露,陆离的情绪自然也不会不加遮掩。

他属于是半遮半掩,不能让人觉得你冷血无情毫无触动,也不能让人觉得你过于心痛。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便是能够解,可到底位置不同,谁知道此刻的解,会不会在日后成为对方心里的某种疙瘩呢。

好的关系想要长久,是需要花费心力去维护的,规避危险与矛盾孕育的可能,正是手段之一。

青州这边的事情本也就处的差不多了,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前,他们回到了许昌。

随着年节一并到来的,是袁绍病的越发重的消息。

冬日本就是疾病与死亡的高发期,这一点任你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不会改变分毫。

之前又是攻防,又是青州,大家斗的不可开交。可是如今袁绍病的快要死了,两方的行动反而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

一方是觉得自家老大疑似要完,没信心没底气,想要打量思考一下以后怎么办。另一方则是担心逼得太紧的话,会不会刺激对面打出哀兵必胜的结局来。

而这份安静与忌惮交杂的对峙中,还夹杂着双方各怀目的的观望,观望袁绍的病,观望袁绍到底是死是活,甚至还要观望对方的后继之人。

对袁绍这般骄傲的人而言,这种观望简直比死亡还令人排斥与窒息。

第188章故人凋零

邺城。

野兽濒死之际最是危险, 因为临死的反扑会是毫无顾忌的倾尽一切、绝不留情。

而人临死之前却是浑浑噩噩又清醒非常,浑噩的身体的生反应,清醒的则是凝聚了最后智慧的思想与认知。

袁绍人虽然是躺在病榻之上的, 但是他的心还在凝视着自己的地盘。他可以清晰感受到逐渐脱离掌控的权力与人心, 这种失控从官渡战败后便开始了,而这场似乎要带走自己所有生命的疾病,加速了这个过程。

当他躺在床上,感受着以往身着单衣都能够出汗时绝对不会感知到的透骨寒冷,每一次的呼吸似乎都在呼出生命, 吸入死气。很突然的,袁绍好像明白了为何先帝临死之前在继承人方面表达意见却又缄默不言。

那个时候支持何进的袁绍恨不得跟着对方一起着急的打转,生怕最后谋诛宦官不成, 反而让下一任天子被他们推上位,然后继续纵容着他们打压士人。

可现在他意识到,有的时候沉默不仅是因为无法选择, 而是希望做出两全其美的保全, 也可以将其解为一场弱肉强食斗争的开始。

或许还包含着一种,对自己言语无力狼狈的逃避。

尽管在这个外敌虎视眈眈的时刻出现内部斗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袁绍知道随着自己手下文武的站队,这场斗争注定很难停下, 而如今的他显然没有强行叫停一切的能力了。

看看他这一生吧。

选择自己又离自己而去的朋友——求而不得的人,满怀信心携着巨大优势而来却惨败而归的结果——没打赢的战争, 迟迟不曾抉择定下的继承人——不确定的未来。

或许还有曾经,以为救国却招来奸贼——为臣者毁掉了自己的国家。

这般看来,他这一生轰轰烈烈的背后是何等的失败。

袁绍侧头看向一旁的架子, 那里摆着很多东西,有的是单纯的观赏物, 有的是有价值的特殊物件,还有一些象征着权力、代表着野心,夹杂着私心的东西。

比如说一枚被摔碎的玉佩,比如说当年孔融持节而来代表天子拜他为大将军后给出的印绶,比如说当年到达洛阳后他在一个地方停下装入盒中的一抔土,据说当时袁氏族人便是在那个地方被杀死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来自袁术的服软求救信。

袁绍有些想笑,可这想法带来的具体作为却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接着就是仿佛被按压住胸口的艰难喘息。

外面或许有无数耳朵与眼睛在等待着他的死亡,可至少屋内是清静的,袁绍不喜欢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不想让他们见证自己的狼狈,不想听他们毫无意义、充满欺骗的安慰之语,更不想要了然他们的另有心意。

但是听到袁绍的咳嗽后,还是立刻有人过来伺候。

他不喜欢那些,可地位注定了自己不会成为无人问津的存在。

勉强将这一阵不适压下去之后,袁绍挥退了凑过来伺候的人。

当年先帝病危之时,陆离在宫内侍疾,他当初定然不像如今的他们这般令人讨厌,不然先帝那般任性自我的人怎么可能专门给他留下东西。

如果说刘协是从陆离口中得知了他并非父亲安排给他们的后路这一消息,那么袁绍就是从何太后的一些反应中看出来的,对方显然还是了解自己的枕边人的。

而面对这种匪夷所思的真相,作为被先帝祸害过的士人中的一员,袁绍稍稍惊讶了一下便了然这确实是先帝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在先帝有所托付的情况下去做是一种知恩图报,在先帝不曾托付的情况下去做,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令人感到安心的特质。

虽然陆离在地方上杀豪强不眨眼,到了洛阳更是外戚宦官得罪了个遍,但袁绍一直认为对方其实还挺好说话的。

可惜,好说话的陆离大多在他们关系不够熟悉的时候出现,等到他们熟悉了,关系好了,甚至日后完蛋了,见到的就都是脾气非常炸裂的陆伯安。

在官渡的时候,袁绍志得意满之时,想过很多自己打败曹操之后他们再次见面的场景。

以陆离的性格,他是必然不可能对自己服软的,而袁绍清楚自己也必然不会对着对方低头,或许他落到自己手上就跟沮授落到曹操手中是一样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似乎只会被人称作失败者白日做梦的臆想,袁绍轻叹了一口气,隐约间像是看到了洛阳的大将军府,看到讨董联盟的面和心不和,看到了陆离的决然离去,看到了冀州易主,看到官渡那个傲慢的自己……

屋里是安静的,屋外似乎也仅剩下风吹过留下的声音,好像大家都生怕发出声音触了重病状态下袁绍的霉头。

明明是年节之际,邺城却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半分喜庆,寂静的像是在进行某种举城投降前的谋划一般。

在这样一个所有人仿佛都如履薄冰,又好似都在等着自己死的氛围下,袁绍时睡时醒的熬过了一个寂静的新年,在迎春花绽放的时节,他与这个时代的故事彻底结束了。

袁绍透过窗纱看着外面隐隐绰绰的一抹绿色,春耕似乎快要开始了,若是伯安当初选择了我,这个时候他是会为我而悲痛,还是会担忧我的死亡会影响春耕呢?

————————————————————

许昌。

陆离看着墙角前年插上的几枝迎春花枝,去年只冒出了几片绿叶就再没了动静,好像有绿叶便已经花费了所有的力气与手段。陆离做好了今年可能连绿叶都不会有的准备,却不曾想今年竟然开花了。

虽然开的稀稀疏疏,活像是营养不良,但到底是开了,这便是成功种活了吧。

明明该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可看着那代表着成功的生命孕育,陆离心里莫名堵得慌。

为什么呢,是因为看到迎春花想到了先帝吗?

不,这一次似乎有点不一样。

陆离说不出具体到底是那种不一样,但他不想要继续看这从像是秃头一般的迎春花了。

陆离跟门房吩咐了几句便出府朝着外面走去,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怎么做呢,考虑到今天正好是他休沐的日子,那就出去遛遛弯吧。

带上自己最锋利的一把佩剑,牵着马匹,更不能忘记的是钱袋,陆离没有目的的随便找了个方向走去。

在一处事故多发的酒肆,陆离停下了脚步。

他曾经在路过这里后听过诸多背后藏着事情的闲言碎语,不过自从贾诩成为了执金吾之后,这种情况倒是大大减少。

将马交给店员安置,陆离点了一壶果酒坐在二楼的一处小包厢,透过窗户向下看去。

好歹也是天子所在的地方,如今许都固然比不上洛阳,但比之乐安郡、济南国那些地方可是好太多了,人的精神面貌看着都不一样。

陆离看了几眼后正准备收回目光,两个结伴而行的身影却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这两人陆离并不陌生,不正是孔融与祢衡吗。

单论脾气来说,他们俩其实一个比一个不好,也一个比一个傲气,可偏偏他们两个相处的时候,看他们对待对方的模样,那简直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解人意、最好相处的人了。

朋友就是这样的,与对待敌人与陌生人完全不同。

陆离也曾与人并肩走在洛阳的街头,对方倒不是什么不好相处的人,对方可擅长与人交际了,但不得不承认,陆离从对方那里得到了相较别人更多的宽纵。

似乎是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注视,两人顺着感觉一同望了过来。

被感知到的陆离也没有躲,而是打开窗户拱手朝着两人打了个招呼。

嗯,总感觉这画面有点奇怪,要是有根撑窗户的杆子掉下去正好砸到他们两个,那就更加奇怪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算不上和睦,主要是祢衡,他对陆离似乎有诸多看不顺眼之处。

但是今天,陆离没有任何找事的想法不说,祢衡看起来也没有任何攻击的念头。

主要是陆离看向他们的眼神……

该怎么形容呢,像是在怀念,像是在伤感,隐隐间带着点破碎的欣然。

那样子好像本能与直觉已经感知到了什么,可智还不曾参透那份感知。

孔融想到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再看陆离那似乎带着些许茫然的伤感,不由进入酒肆来到陆离所在地:“不想今日竟在此得遇卫尉,邺城那边有新消息传来,卫尉可是已经知晓了?”

陆离心中一紧,他看向对方:“离不知晓,有劳少府相告。”

当年是孔融持节去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的,但是如今大将军已是吕布,孔融便以爵位称呼:“邺侯薨了。”

天子帝王之死为“崩”,诸侯大臣之死为“薨”。

邺侯薨了=袁本初死了。

陆离迅速完成了等式换算,那一瞬间,所有的感触似乎都找到了源头,

可这源头又让他有点茫然,他跟袁本初感情有这么好的吗,对方的死隔着这么老远的距离竟然还能让他有所感触?

陆离脸上丝毫笑容都没有的冲着孔融道谢:“多谢少府相告,在下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陆离的走称之为疾行也不为过,跟在后面的孔融那是真的半点都追不上,人家骑着马走了,他才从楼上下来呢。

祢衡望着陆离朝司空府而去的离开方向,他收回视线看着自己有洛阳为官履历的好友:“陆伯安与袁本初关系很好吗?”

第189章一路走好

祢衡似乎问了一个蠢问题。

毕竟众所周知当初他俩一起牵头, 一个出名、一个出力,一同拉起了讨董联盟的大旗。

哪怕后面因为联军未能达成目的,最后俩人的关系也跟联军一同分崩离析了, 但是能够一起合伙搞这种要命的事情, 那就不是关系不够的人能够干的。

可交情与关系不是这么论的,哪怕祢衡还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头来,却也知道很多时候合作是立场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不能完全跟情谊划等号的。

现在祢衡问的,正是抛开政治立场后他们两个的私交。

而他们两个的私交情况, 孔融的思绪随着这个问题回到了不曾被烧毁的洛阳。

他的仕途跟陆离的是存在相错的,对方出仕之时,他在洛阳跟即将成为大将军的何进经历了闹矛盾, 险被杀,又和好等一系列剧情,后来被对方举荐, 任职侍御史。

只是还没等到陆离来到洛阳, 他就因为跟上司不和托病归家了。

等到他再来洛阳为官时,朝中已经是董卓揽权的时期了,而陆离没过多久直接跟董卓在朝上差点打起来,接着就离开了。

而袁绍呢, 他比陆离离开的还要早一些。

按来说,他这个看似在洛阳待过的人, 实际上还真的没有切身观察过这俩人的情况,祢衡算是问错人了。

但你都当官了,怎么还能只靠着非亲眼看到才能得到结论呢。

明明没有见过, 孔融却很笃定的就友人这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他们曾经相交甚笃。”

是的,相交甚笃, 可那是曾经的事情了。

或许进行政治合作未必需要有多么好的私交,但是当政治合作崩溃,必然会影响私交。

陆伯安与袁本初,显然就是典型代表。

可是生死会改变许多东西,当决裂的双方有一方赴死,活着的人是会回忆起曾经的美好,还是依旧对于曾经的分歧与失望耿耿于怀?

活着的陆离打马来到司空府门前,下马后将缰绳往迎过来的一人手中一放,立刻就往里面走。

一般来说他来老板所在地不会搞得像是当土匪一般往里面冲的,但架不住迎过来的人口中说的是等候多时。

陆离脑子稍稍一转,立刻就明白曹操肯定是派人去找自己了,可惜双方错开了。

陆离来的算是比较的那个,等他到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眼看着因为自己的到来,正在讨论的声音似乎都停顿了一瞬,陆离安静的行礼并在给自己留下的座位上了衣服跪坐下来。

他融入的自然,话题继续的也很自然。

陆离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有关袁本初死后他们这边应该做什么的各种建议,有关于趁乱速战速决的,也有暂时按兵不动坐等袁本初的几个儿子祸起萧墙的,还有建议双管齐下的。

正史上曹操选择的是第二种,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曹营与正史上俨然不同,曹操选择的是第三种。

曹操其实再官渡之后就收到了一些来自袁绍那边的信件,当年袁绍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可是给人打了一个很好的样子,如今袁绍的某些儿子比之韩馥也不逞多让了。

定策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具体任务的分派,很多人拿着自己的任务离开了,这次再一次被安排了留守任务的陆离没有离开。

曹操看着陆离似乎想要跟他说什么,却迟迟不曾开口,不曾催促也不曾驱赶。

或许他是明白的,在事业可以更进一步的喜悦背后,还夹杂着些许不能称作纯然愉悦的复杂情绪。

而引起这份情绪的人,是已经死去的故友。

同样在场的许攸看着陆离坐在那里沉默不语,恍惚间有种看到袁绍在侃侃而谈的错觉。

本初,难道你竟然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吗?

作为在两个阵营之间横跳了一番的存在,许攸没准备留下跟这俩人感慨什么,看了一眼之后便随大流的离开了。

他没有这份心思,又或者说早在他于官渡做出选择的时候,就注定再也不会有这份心思了。

事实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没有任何错误。

等到这里就剩下陆离与曹操他们两人后,陆离沉默的坐在那里,像是在从星星月亮思考到人生哲学。

曹操没有表现出什么沉郁,他开口道:“伯安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陆离好似今天忘记带上自己的记忆力一般,明明大家都已经讨论完袁本初死后要做的事情了,他现在却问:“邺侯当真薨了吗?”

若说关系好,他却以邺侯相称,可若说关系不好,如何对这样一个已经是既定事实的情报夹杂着几分反转的期待呢?

对这份看似不合时宜的提问,曹操没有叹气也没有安慰,只是实事求是道:“当真。”

曹操没有叹气,陆离倒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今他虽然从坐拥四州之地变为只剩下三州,可是在这个时候去了,怕是要影响地方上的春耕。”

这话说的委实出人意料了些,毕竟以为你要怀念故人,却不曾想你惦念的竟然是他地盘的春耕问题。

曹操闻言不由一愣,却又觉得这话说的相当具体陆伯安特色,不愧是你呢。

但很快,曹操意识到这话不仅是在说袁绍的三州之地,也在说自己这边,春耕之际出兵,得多加注意才行。

注意什么呢,自然是注意自己这边的人心,注意敌对一方的人心啊。

这片土地上的人很好满足的,你让他们安安稳稳的种地养活自己,他们会自动活的如牛似马,但你要是不能让他们好好种地,那他们也不介意把你打成牛马不如。

普通百姓面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太低,为了他们能够安心种地,我们得帮着他们规避那些无法让人安心种地的风险才行。

天灾可能没有太大办法,只能小部分事前预防,更多的还是事后补救,但人祸可操作的余地就大了。

曹操:“伯安放心。”

曹操没有说让他放心什么,陆离也没有问对方要怎么让自己放心,意思传达到便已经足够了,话很是没有必要说得过于直白。

离开之前,陆离好似突然想起来一般:“我闻何太后母子被袁本初安置在邺城妥善生活,不知明公日后准备如何安置?”

这仗还没有打,邺城也还没有到手,就开始讨论起邺城的人要怎么安置,这似乎一点都不符合陆离那恨不得拽着所有人劝告大家不要飘的性格。

但曹操明白,对方这是在说何太后母子,也是在借着何太后母子说袁本初家眷。

曹操对此给出的答案是:“弘农王及王太后,自有陛下操心,伯安无需挂怀。”

曹操明白了陆离隐藏的问题,陆离也听懂了曹操不曾直说的答案。

不是代表权力与地位的何太后母子,而是代表失去权力与地位的弘农王与王太后,他们是已经失去了政治身份与可能的人,有刘协压着成不了什么气候。

但袁绍的儿子显然并非如何,他们不会从“何太后母子”变成“弘农王与王太后”,也没有一位“天子”能够压着他们,所以他不会手下留情的。

这个答案并没有出乎陆离的意料,私交是私交,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私交更加重要的存在。

陆离点头,然后如其他人一般离开。

这个年代大家虽然不像是春秋时期那么讲究,但还是有所体面的。

哪怕袁绍“大逆不道”的对待天子不敬在先,占据大汉地界拥兵自重在后,但朝廷还是对死去的前大将军展现了自己的人文关怀。

李伍收到要作为天使去邺城的任务,这都不是一回生、二回熟的事情,总感觉邺城都快要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了,数数这都去了多少次了。

当然了名义上是去吊唁的,实际上还要探听邺城虚实,顺便跟邺城的自己人接头一下,顺便挑拨一下其实已经没剩下多少挑拨空间的兄弟感情……

有些事情看起来是一件事,实际上却是无数件。

李伍对此毫无怨言、任劳任怨,毕竟他现在是官也升了,书也读了,阶级也跨越了,不就是干活吗,我爱干活,干活爱我,请司空尽管吩我咐吧。

李伍出发的时候,陆离就站在城门外看着,他安静的注视着对方奔赴故友的埋骨之处,半句话都不曾说。

袁绍送过他许多东西,有的陆离从一开始就没有收,有的陆离已经还了,有的已经用过了没办法还。

现在想想,他好像不曾回赠过对方什么。

回到府中之后,陆离面向邺城所在的方向,一杯酒浇在了迎春花中。

后来,这从迎春花再也不曾开过花,陆离也始终不曾将它从院子里面移开。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片地方是可以不求回报的留给枯萎之物的。

迎春花:我请问呢?

倒不是陆离有意针对迎春花,而是他府里除了这从花,其余地方种植的大都是可食用的存在。

考虑到袁绍还挺讲究的,陆离也不好随便找块空地,迎春花岂不就是最好的选择。

按来说,一杯酒不足以浇灭一从花的生机,但可能是因为陆离天厌之吧,连带着他府里的花也不得老天爷喜欢,偏就那般倒霉的完蛋了。

现在的陆离还不知晓这从迎春花被自己一杯酒浇死了,也不知晓如今稀疏的花朵是看一眼少一眼的存在。

他只是看着邺城的方向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你活着的时候我因为你是失败者而远离你,现在你死了,我倒是突然意识到我们或许当过短暂的知己。

本初兄,一路走好。

第190章匹配机制

袁绍的死亡似乎改变了什么, 又好似什么都不曾改变。

陆离看着自己剩余的两个任务,自从两者的进度都到达99.999%后,它们就像是已经被焊死了一般, 动一下都是不能的。

有的时候看着它们固定在那里动也不动的样子, 陆离都忍不住怀念起历史改变进程过往天进进退退跟自己玩心跳的时候了。

至少那个时候“它”看起来挺活的,不像如今,简直死了一般。

陆离感觉自己好像被任务进度冷暴力了,他索性cue起了任务进度背后的某位不知道跑到哪里去浪的系统。

呼叫客服,呼叫客服。

时隔许久再次连上自家宿主的系统看起来非常淡定, 他公事公办的样子看起来就是在官场上混不好的类型:【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弯弯绕绕的话说多了,乍一听直白的陆离还真有点不适应。

要说有什么事情的话,那还真的不至于, 确定了自家系统还能联系上的存活状态后,陆离道:【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礼貌问好, 下次再见。】

短短十六个字,说完了起因经过与结果,顺便还给畅想了未来。扎实,内容实在是过于扎实了。

系统听到通话那头传来的忙音, 总感觉自己好像当了一次对方无聊时的电子小宠物。

与系统结束短暂的通话后,陆离收拾了收拾得知袁绍死后自己有点混乱的心情, 开始展望未来。

这个世界少了谁都要继续转,袁本初难道是什么很例外的存在吗?

对于陆离而言,他显然没有例外到这个地步, 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那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他的儿子袁某、袁某以及袁某。

在李伍还不曾到达邺城时, 一场继承人之争就已经围绕着袁绍的棺材展开了。

对此,陆离也就是没有见到,也没有什么通灵本领,不然高低得拉着袁绍问问:本初兄,你觉得这个场面眼熟不,是不是特别像当年你跟何进在先帝灵前干的事情啊?

总之,陆离觉得这算是一报还一报。

而终于到达邺城的李伍,都还没来得及去袁绍灵前上柱香呢,就已经先后见了两拨人了。

他们分别是,选择支持大公子袁谭的辛评、郭图,以及选择支持三公子袁尚的逢纪、审配。

什么,你问二公子有谁支持?

或许他老婆支持他?

李伍可是非常清楚自己来此的目的为何,虽然带有挑拨离间的任务,但他也没有在第一次见面就图穷匕见,燕国的地图没有那么短,大家的见识也没有那么浅。

尽管可能心里都明白他不怀好意,但也没有必要上来就直接将一切摆上台面。

李伍的出身跟前来与他见面的人相比,或许是远远不如的,但作为胜利一方的代表,自带光环与体面。

郭图从李伍那里回来,都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刚进府就听到大公子已经来了好久了,一直等着呢。

当初在袁绍暴怒情况下帮忙说话,显然真的成功刷到了他们大公子的好感度。

但我只是想要好感度,没想给你当老妈子,没有必要这么黏人吧。

郭图本该为自己得到的信任感到开心的,但如今袁氏的大船显然有点要翻的架势,这绑的太严实,到时候要是想要跳,怕是都不好跳啊。

这般一想,再想想张口闭口都是自己的袁谭,郭图在他这里享受了一把陆离在袁绍那里的待遇,可却莫名怀念起天叨叨陆离的去世明公来。

不过别管心里想着谁,眼前的大公子也不能无视啊。

尽管心里在呐喊:你不要过来啊,***可这不妨碍郭图听说大公子来了在等着后,立刻快步朝着对方所在地走去,三分的忠诚,要演出十二分的上心,这才是成功之道啊。

一般来说,这种等人场景一旦将人等来了,最能刷好感度的就是你听到动静之后站起来出去迎一迎,哪怕这行为似乎有点反客为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双向奔赴。

当年袁绍在陆离府上等他的时候,就是这么操作的。

可惜,袁谭在这方面显然没有继承自家亲爹的优良作风。

他一直等到郭图进来都开口告罪让他久等说到一半了,才站起身来进行阻止。

就对方这个行为,哪怕是“善解人意”的郭图,一时之间都分不清,对方这是笃定自己跟定他了,所以虽然在很多事情上看起来黏人,可实际上心里是不上心的。

还是说,这孩子就是单纯的在人情世故方面欠缺了一点。

好歹也是在青州干过的人,这不能吧。

别管是哪种,郭图开口说起了自己见李伍后的收获:“大公子勿扰……”

选择大公子的郭图有着大公子带来的烦恼,选择三公子袁尚的逢纪也有来自三公子带来的忧愁。

他与审配在袁绍死后,行了回赵高之事,伪造袁绍遗命,拥戴袁尚为继承人。

但这位他们已故明公的爱子到底如何呢?

在他亲爹还活着的时候,看起来真的是有模有样的,不然也不能被他那个见多了良才美玉的亲爹喜欢不是。

但是当他亲爹一死,逢纪打量着自己选择的新明公,怎么感觉隐隐约约看出了几分草包美人的模样呢。

当初陆伯安在先帝一朝得宠时,多少人背地里蛐蛐对方是全靠脸,只有脸。

但人家陆侍中显然淡定的很,毕竟众所周知,真相才会令人破防,人家又不是真的只有脸,自然不会为这样的言语难堪。

但是他们的这位三公子,得到袁绍喜爱的一大原因便是长了一张好脸,而现在看看,对方怎么好像只有一张好脸呢?

你亲爹在的时候你表现出来的能耐呢,你快拿出来啊,大家都是自己人,没有必要跟自己人藏着掖着吧,这是要干什么啊。

袁尚看起来好像不急,但是逢纪已经要急死了。

哦,不对,准确来说,他们三公子也不是不急,就是急的地方有点不对。

人家着急的点在于:“父亲死前选择的真的是我吗?”

逢纪:……

祖宗诶,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纠结这个做什么?!

你别管是真的假的,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是假的你也得坚定的认为这是真的,更何况这确实……是假的。

但是假的又如何呢,你当时接受的不是很良好吗,你猜你现在去跟你长兄说这事是假的,我不跟你争,人家难道会因此放过你吗?

三公子你清醒一点!

以前袁绍在的时候虽然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唠两句陆伯安相关话语,但是当年帮着何进给皇子辩争位置的时候,可是半点没有耽误事。

而且逢纪实在不明白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纠结的,你都掺和到继承人争夺战里面来了,这不是能名正言顺的上,就名正言顺的上,不能名正言顺的上,就想办法创造条件名正言顺的上。

这名正言顺我们都帮你创造好了,你现在砸梯子这是要闹哪样啊。

逢纪拿出了此生最为坚定的态度:“此事自然为真,明公生前对公子的偏爱,众人有目共睹。昔日明公常叹先帝立嗣不明,以招致后患,故而在察觉到……特意叮嘱我等,如何会拿此事欺骗公子呢。”

眼看着袁尚眉间带上了几分放松,逢纪又给对方打了一剂强心针:“公子可莫要轻信小人言语,疑心明公托付之心。”

袁尚也不是真的纯傻子,他就是想要找人给他担风险而已,闻言也一脸惭愧而又坚定的应承了一番。

确定了自己的名正言顺,袁尚自然也不会落下许都来人之事。

眼看着一切终于进入了正题,逢纪心里稍稍放下了些许。

他是最早跟着袁绍的那一批人中的一员,在继承人的事情上倒也算不上是完全背叛了袁绍。

他是伪造了袁绍的遗命拥戴袁尚不假,但袁绍真实的遗命也没有直白的指向袁谭啊,说不定他的选择正与袁绍相符。

逢纪不由想起了很久之前,袁绍刚刚成为渤海太守的时候,他与许攸是在袁绍离开洛阳后追随对方的存在。可是如今呢,三人之中一人死去,一人叛离,仅剩下他一个人似乎也不曾在诠释忠贞。

这般看来,他们似乎也算是人以群分?

不过要让陆离说的话,他可能更愿意将其称之为“东汉末年优秀的匹配机制”。

近在咫尺的人没有办法读心,远在邺城的就更加不能了。

陆离对着曹操表达了自己对袁绍地盘春耕问题的担忧之后,或许曹操是担心陆离过度担心伤着自己,干脆给他派了相关的任务。

可别关心别人地盘上的春耕问题了,有这个心力你关心关心我们自己地盘上的吧。

陆离这个做卫尉的,接受了司空命令在许都周围的农田里面转了一圈。

该说不说的,就在曹操以及文武众臣眼皮子底下的,倒是没有出现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问题,用说得过去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曹营是有希望、有前途的好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陆离还正好遇上了同样被他爹派出来曹昂。

考虑到他跟吕韶的儿子能够给自己的任务带来那般大的进展,这从某个方面来看,似乎也在证明曹操之后的下一任怕不是曹丕,而是他了。

提前跟下一任上司打好关系,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陆离面对曹昂时态度如旧,顶多因为当了他与吕韶的媒人多了份小小的亲近而已。

比起跟下一任上司打好关系,陆离看着活蹦乱跳的曹昂,心中不由想到了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