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女知青带夫回城 织笈 13645 字 15天前

第121章 大家都皆大欢喜,乐见其成

宋青燕提着保温桶回到香丰国营饭店。

苗珍珍已经从潘新社那里知道,宋青燕去香丰招待所,可不是单单只给她爱人送饭这么简单,主要目的是想把香丰招待所的住客给挖过来,提高自家饭店的营业额,看到宋青燕回来,苗珍珍凑过去,兴奋追问宋青燕:“宋领班,怎么样?有挖到吗?”

宋青燕回道:“到底有没有挖过来,晚上时候才能够知道。”

苗珍珍对宋青燕充满信心,“晚上时候,我们香丰国营饭店肯定是火爆满座!”

宋青燕也这么希望。

“这里应该就是那308房间老秦介绍得香丰国营饭店吧。”

“应该就是。”

“不过这家国营饭店的店面怎么这么的小?”

“小有什么关系?只要饭菜好吃,也不用像香丰招待所那样,需要我们住客自己把吃完的碗筷放在房间门口,催着他们回收就行。”

“哈哈,你这话说得在理极了。走,我们进去看看。”

饭店小,这两位来自香丰招待所的住客,他们在饭店门口所说的话,也全都让宋青燕他们等人听得清清楚楚。

苗珍珍兴奋得不行,压低了声音对宋青燕说道:“宋领班,你真厉害!前脚刚回饭店,后脚香丰招待所那边的住客就来了。”

宋青燕:“好好招待,他们在我们饭店吃完饭回去的时候,说不准能够帮我们饭店‘挖’到香丰招待所更多的住客过来。”

苗珍珍:“宋领班,你尽管放心吧,我不会掉链子的。”

有了想顺利评选成为优秀饭店的这个目标以后,苗珍珍看到每位进到饭店里的顾客,那就跟看到散落在顾客们身上的10块钱现金奖励一样,恨不得越来越多的顾客进店,也希望每一位顾客都能够成为回头客,帮他们香丰国营饭店稳拿优秀饭店的评选。

苗珍珍这样想的。

忙着招呼顾客的方丽秀也同样。

她家上有老,下有小,比苗珍珍更渴望得到10元的现金奖励。

后厨的谢长兴、谭孝民更加不用说,他们是绝对拥护宋青燕,跟着她的步调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饭店上下都这么齐心协力留客,这两位来自香丰招待所的住客,也在香丰国营饭店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热情。

回去的路上,他们还说,“这家香丰国营饭店的店面是小点,但不仅饭菜好吃,店里的服务员也比其他国营饭店热情。”

“你这话对极了,我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服务员,其他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可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

“晚上我们再来这家国营饭店吃饭。”

“肯定的呀,花钱花得舒服,就算饭菜不好吃,我也愿意来,更别说点得每道菜都好吃,量也足。”

回到香丰招待所,其他住客的房间门都在大开着,他们都等着后厨的送餐人员过来送餐。

现在是香丰招待所吃饭的高峰期,后厨的送餐人员忙得脚不沾地,这也就导致了,有些住客能够很快吃到点得饭菜,但有些住客空着肚子等了很久,也仍旧没有等到他们想要的饭菜,在有送餐人员上楼送餐的时候,忍不住就说了几句,“你们是属乌龟的吗?我半小时前就已经点过餐了,怎么到现在也没有送过来?”

这后厨的送餐人员算是属于餐厅的传菜员。

不过,在一楼餐厅没有装修以前,他们这些传菜员只需要把饭菜端给餐厅的服务员,不用直接跟住客们接触。

一楼餐厅装修以后,住客们要在房间里吃饭,传菜员也得跟着把饭菜端到二楼、三楼、四楼,甚至是五楼的会议室,让他们比平时得要多走不少路,爬不少楼梯,可工资上却没有任何的增加,还要直面住客们的抱怨,传菜员们的心里自然也是窝了不少的火。

这招待所是隶属于市政府办公室管的。

认真计较起来,比国营饭店的工作还要稍微铁饭碗一点。

这样铁的铁饭碗,能进来上班工作的,上到上面的经理,下到下面后厨的小小洗碗工,哪个没点人脉,没点门路?

有底气,自然也不会去受窝囊气。

这名被住客嘟囔了几句的传菜员,当即就反击了回去,“我如果是属乌龟的,那你是什么东西?猪吗?一点点饿都挨不住!”

住客顿时气得脸一阵青,一阵白。

传菜员在怼完以后,神清气爽地离开。

有住客嫌弃房间门口堆积得碗筷太多了,见传菜员从自己房门口经过,赶紧叫住,“这碗筷都快两天没收了,赶紧顺路带走。”

在之前的时候,这些送餐到房间里的碗筷,的确是由传菜员负责收走。

可之前在房间里吃饭的住客比较少,一个月里也没有几回。

现在是天天,并且是早中晚三餐都要送,也都要回收碗筷,传菜员们觉得自己干活干太多了,他们就不乐意了,也觉得这些碗筷是被住客们放在房间门口的,算是属于客房服务员的工作范围,那自然得要由客房服务员负责收碗筷。

可客房服务员又哪里肯干这突然多出来的活?

于是,在传菜员跟客房服务员互相推诿下,住客们房间门口的碗筷也就没有人再收了。

听到住客的叫唤,传菜员直接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地说道:“收碗筷不是我们的事情,你找客房服务员去。”

住客早就叫过客房服务员收碗筷了,但对方的话跟传菜员的差不多,也是把收碗筷的事情推给了对方。

这双方互相推诿,就跟踢皮球一样,谁也不肯接,最受伤害的住客自然也是满肚子抱怨,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刚好,现在是饭点,只要点餐的住客全都把门给大开着,虽然住客们彼此都不熟悉,也不认识,但因为他们都在传菜员、客房服务员那里受了同样的气,有着非常一致的怒气点,吐槽起来自然没有了任何的陌生感,每个楼层的走廊上也都充满了对招待所的怒斥,非常热闹。

那名已经去过香丰国营饭店吃过饭的二楼住客,听到大家的吐槽,主动给他们出主意道:“你们跟这些人生什么气?他们工作不到位,我们就到工作到位的地方消费去。我跟住在四楼的那位老哥刚从附近的香丰国营饭店吃饭回来,这家饭店的饭菜不仅好吃,服务员的态度也好,你们都去那里吃,不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其他住客们一听,齐齐点头认同。

他们花钱可不是来找罪受的,既然在招待所花钱花得不开心,那干嘛还要死顶着?

人活着,总要学会变通的嘛。

于是,只要传菜员还没有把饭菜送到他们房间里的住客,全都纷纷关门去附近的香丰国营饭店。

传菜员听说以后,不仅没有任何的慌张感,简直是高兴得不行,恨不得所有住客都到香丰国营饭店去。

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可清闲很多了。

客房服务员也同样,也巴不得这些住客们到外面去吃,这样她们跟传菜员也就没有什么矛盾了,如果住客能够少点,那就更好了,住客多,事情也多,但工资却不会因为住客的多少而发生任何变化,自然也是希望越清闲越好。

至于前台,也同样高兴呀。

她们的工作要跟招待所的各个岗位接洽,通知后厨,住客要吃什么菜,也要通知客房服务员,住客需要什么,在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到位的时候,住客就会来找前台,前台就成了各个岗位背锅的受气包。

现在住客陆陆续续不在招待所吃饭,也意味着前台能够少受来自不同人的气,她们能不高兴吗?

所以,住客们不在招待所里吃饭,那是只要在干活岗位上的员工,全都非常的乐见其成。

第122章 留在顾志勇心间的印记

今天中午,香丰国营饭店的顾客直接爆满,到了座无虚席的地步。

全饭店上下,每个人都忙得飞起。

不过,忙是忙了点,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却是明媚的,还恨不得顾客能够再多点。

看原本冷冷清清的香丰国营饭店,一下子变得这么热闹,从饭店门口路过的行人都好奇停下了脚步。

“这香丰国营饭店今天中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吃饭?”

“好像是说他们家饭店的大厨师傅换人了。喏,你看饭店门口挂着的小黑板,原先姓高的大厨师傅换成了姓谢的。”

“那这姓谢的厨艺应该是非常好了。”

“这是肯定的呀,如果不好,他们家饭店也不会突然有这么多人来吃饭。”

“下次有空的时候,我也来尝尝这位谢大厨的厨艺。”

有到现在都还没吃午饭的顾客,并没有等下次,直接这次就抬脚走进饭店里点菜。

到了下午1点,饭店终于营业结束。

大家伙都累得不行,一脸疲倦地瘫坐在凳子上,一会儿给自己捏捏肩膀,一会儿给自己捶捶后背。

不过,疲倦归疲倦,每个人的眼睛都特别炯炯有神,屏气凝神地盯着宋青燕,等着她结算今天中午饭店的营业额。

宋青燕的算盘拨得飞快。

噼里啪啦。

没过一会儿,她就结算好了,一脸喜意地抬起头。

这会儿,大家也敢开口说话,忙不迭追问宋青燕:“宋领班,怎么样?今天中午总共有多少营业额?”

“快说快说,我都快等不及知道了。”

宋青燕举起手中的账本,指着账本上的一个字数,喜气洋洋地说道:“今天中午的营业额总共是168元5毛2分。”

大家听后,一阵欢呼。

方丽秀咧着嘴笑,她看向站在宋青燕旁边的苗珍珍,“我们香丰国营饭店这么多年来,从开店到现在,最高的营业额也就201块吧。”

苗珍珍从宋青燕手中拿过账本,往前翻了翻,随后非常肯定地说道:“是的,这还都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方丽秀:“那我们这次是非常有希望拿到今年的优秀饭店评选了吧。”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方丽秀是冲着坐在她对面的潘新社说的。

大家的目光呢,也都从宋青燕、苗珍珍身上转移,齐刷刷落在了潘新社身上。

潘新社今天原本是在文昌国营饭店值班的。

看大家都这么热情高涨地招揽顾客,努力冲刺着年底的优秀饭店评选,他也深受感染,留下来一起帮忙。

身为经理,干活的事情已经完全轮不到他,但今天中午香丰国营饭店的顾客突然爆满,为了留客,也为了帮着冲击今年优秀饭店的评选,他也不得不放下经理的架子,跟着宋青燕、方丽秀一起给顾客端菜端饭,累得是腰酸背痛的。

不过,在宋青燕报出今天中午的营业额时候,他跟大家一样,高额的营业额瞬间扫去他身上的疲倦,回答方丽秀提问的时候,语气里也是裹挟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只要保持住今天中午这样的营业额,并稳定往上增长,今年我们的香丰国营饭店,一定会评选上优秀饭店!”

潘新社说得这么的斩钉截铁,方丽秀等人就跟打了鸡血那般,完全不知道疲倦了。

“太好了!今年也轮到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拿到那10块钱的现金奖励了!”

“你们说,如果今年只有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拿到了,其他家国营饭店会不会把眼珠子都给震惊得掉下来。”

“南门国营饭店不至于拿不到吧,他们家饭店可是从有评选优秀饭店开始,一直都是他们家饭店稳拿这10块的现金奖励的。”

“做下梦嘛,之前时候我也不敢去想,我们香丰国营饭店也有希望拿到优秀饭店评选的这一天。”

“哈哈,那干脆做个更大的梦,商业局那边看今年终于不再是南门国营饭店拿到优秀饭店评选,直接给我们提高现金奖励的额度!”

“提高多少额度?”

“100!”

“哈哈,这个梦的确做得足够大!”

大家嘻嘻哈哈的,全都对评选优秀饭店这件事情充满了信心。

等大家激昂的情绪逐渐平息下来以后,宋青燕说道:“下班了,大家也赶紧回家休息,养足了精神,我们才能够迎接更多的顾客。”

大家纷纷点头。

宋青燕下班后,跟早上一样,直接往附近的香丰招待所走去。

走进招待所里,在前台坐班的庆云英并不在。

来到三楼的306房间,还没等宋青燕从裤兜里掏出钥匙开门,顾志勇就从里面把门给打开了。

宋青燕:“怎么知道是我过来了?”

顾志勇:“听见你的脚步声了。”

宋青燕:“这么厉害?”

顾志勇:“听了你6年多的脚步声,我已经熟悉得不能够再熟悉。”

宋青燕疲倦得不行,进到房间里,原本想直接扑在床铺上休息,听到顾志勇这话,她诧异地回头,“6年多?当年我刚下乡到长河大队的时候,你就已经注意到了我的脚步声?”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她本人。

顾志勇在宋青燕的身边坐下。

他让她趴好,边不轻不重地帮她按摩肩膀,边回忆着6年前的事情,说道:“当年你们这批知青刚来到长河大队的时候,我刚好背着一箩筐的番薯从你们面前经过。可能装了太多的番薯,有一个半截的番薯从箩筐里滚落了下来,我并没有注意到,但是却听见身后有道轻盈的脚步声紧追着上来,你喊住我,拿着手里的番薯对我说,我掉了一个番薯。”

经过顾志勇的提醒,宋青燕也想起来了。

那个半截的番薯应该是在挖的时候,不小心用锄头给锄掉了半个。

表面也不光滑,有好几个虫洞。

那个时候物资匮乏,即使是这样半截又有虫洞的番薯,也是非常珍惜的。

顾志勇道了声谢,接了过去。

跟宋青燕一起下乡的,其中那名来自京市的知青,她阴阳怪气地讥讽,“真是穷酸地方出穷酸人,这么寒碜的地瓜也要回去。”

顾志勇没有任何反应。

他是孤儿,从小听了太多难听的话,早就已经免疫。

宋青燕在家里从小是小透明,话也非常的不多,有委屈也向来选择默默承受,但自从答应代替宋爱燕下乡以后,她的心态就开始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能够敢主动表达她内心的真正想法。

从安城一路来到江城的时候,有同路的知青惹到她,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默,理直气壮地替自己讨回公道。

这会儿,听到这名来自京市的知青,这样当着大家的面讥讽她刚刚出手帮助了的本地村民,瞬间激发了她心中的怒火。

深深认为,这名京市知青,不仅是在讥讽本地村民寒酸,同样也在讥讽她。

她不顾别人的眼光,直接冲到这名京市知青面前,逮着她就一顿输出,怼得她是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直到在旁边知青们的劝说下,京市知青终于肯低头,向她跟顾志勇道歉,宋青燕这才停止输出。

在京市知青道歉的那一刻,宋青燕就跟骄傲的漂亮孔雀一样,微扬着下巴,非常大度地冲京市知青摆摆手,“算了算了,既然你已经知道错了,我也懒得再跟你这种人计较。”

也因为这件事情,宋青燕也算是一战成名,纷纷认为,宋青燕只是表面文静,实则是一点就炸的爆竹。

她的这个爆竹,在爆开绽放的时候,也在顾志勇心里留下了绚烂到永远都没有办法抹去的印记。

这抹印记促使他下意识去留意宋青燕,追逐宋青燕,借此希望有更多关于宋青燕的印记留在他心间,直到组合成一个完完整整的宋青燕。

第123章 私家饭馆

从前的事情犹如电影片段那般,一帧帧的在宋青燕脑海里浮现。

她趴在床上,忍不住感慨说道:“时间过得真快,竟然有6年多了。”

顾志勇揉捏着宋青燕的腰背,“这大概就是岁月如梭吧,当下不觉得,一回忆起来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宋青燕点点头。

正趴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回想起一件事情来,她扭着腰,侧头问顾志勇:“当年冬冬会对我特别亲近,一见面就往我怀里塞了俩个烤得特别香甜的番薯给我,其实这是你让她送给我的吧。”

那个时候,她才刚刚入住知青院。

打扫完晚上要睡得房间,在外面走走,准备熟悉熟悉接下来她要生活很久的长河大队时候,迎面碰到了个长相甜美的小女孩。

小女孩长得甜美,嘴巴同样也甜,冲着她姐姐姐姐叫个不停,还把她手里拿着的烤番薯,分了俩个给她。

当时她只以为自己人缘怪好的,刚入住长河大队,就有大队里的小孩待她这么亲近。

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是顾志勇私下嘱咐冬冬,让她把烤番薯送给自己的。

宋青燕也向顾志勇求证了。

顾志勇没有否认,“你帮了我一次,维护了我一次,我想着,总得要拿出点东西来好好感谢你。可那个时候,我家里唯有一筐番薯,我就挑出几个又大又好的番薯出来,把它们给烤得甜甜糯糯的,但我又不好直接把烤好的番薯给你,只好让冬冬帮了我这个忙。”

那个时候,如果顾志勇直接跑到知青院给她送烤番薯,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来。

只不过,这样一来,如果不是这个时候提起当年的事情,她兴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当年那俩个烤得特别香甜的番薯是顾志勇送的。

顾志勇轻摸了下宋青燕的脸,“你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吃到了我亲手烤得番薯就行。”

宋青燕顺势抓住顾志勇的手。

轻轻一拽,顾志勇就倒了下来,躺在她的身边。

宋青燕凑过去,双手捧着顾志勇的脸,笑着说道:“当年,我以为烤番薯是冬冬的,我就只向她道了谢。可现在,既然知道那俩个烤番薯的真正主人是你,我这么有礼貌的人,当然要把迟了6年多的道谢给补上去。”

顾志勇笑了笑。

他凑近宋青燕,俩人的额头互相抵在一起,“嗯,好,你说,我听着。”

宋青燕凝视着顾志勇的双眼,轻轻呢喃了四个字——我很喜欢。

这四个字,表面上是在说我很喜欢当年的那俩个烤番薯,但顾志勇知道,这四个字的下面其实蕴含着其他的意思。

顾志勇搂紧了宋青燕。

他没有说话,但他用炙热的行动来向宋青燕表示,他非常非常喜欢这四个字的道谢。

……

宋青燕夫妻计划着下午要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不然等晚上回去的时候,万玉芳看顾志勇提着大包小包出门,又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不好向她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夫妻俩缠绵了会儿,又小睡了会儿,收拾收拾了下就提着土特产出门了。

来到一楼大厅,这回庆云英在。*

看到宋青燕,庆云英激动地冲她招手,“青燕,我跟你说……”

话还没有说完,看到宋青燕身边跟着顾志勇,夫妻俩人手上都拿着东西,庆云英咽下原先的话,问道:“你们要退房?”

宋青燕往上提了提手中的东西,解释说道:“现在不退,打算出门去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庆云英:“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离开招待所,宋青燕夫妻先去了曹玉琴家里。

曹玉琴在家里,每天忙着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之前从白云国营饭店门口移栽过去的蔷薇花全都存活了下来,只是入冬以后,好不容易抽长出来的叶子全都掉落了下来,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几根杆子,曹玉琴担心明年春天的时候,这几根杆子一样的蔷薇花会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她就每天忙碌着给它们御寒保暖。

天气好的时候给搬到阳光下晒晒,到了晚上时候再给搬到屋子里。

宋青燕夫妻到的时候,曹玉琴正在费力搬动着花盆。

今天的天气虽然还好,有太阳出来了,但阳光可不会固定照射一个地方,它是会缓慢移动的,曹玉琴就搬着种植有蔷薇花的花盆,努力去追逐着冬日里的暖阳,虽然每天得付出不少的力气,但这样活动活动下,气色看着却是比从前变红润不少。

宋青燕夫妻放下手中提着的土特产,赶紧过去帮曹玉琴一起搬动花盆。

曹玉琴去给他们夫妻倒水。

宋青燕夫妻忙完以后,坐在曹玉琴身边闲聊,也把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给曹玉琴。

曹玉琴很是高兴。

不过,当顾志勇拿出他从外地搜罗来的各个品种蔷薇花种子时候,曹玉琴脸上的笑就变得更加灿烂了,“你真细心,这是我这辈子收到得最称心如意的土特产,我很喜欢,非常喜欢。”

顾志勇没有独揽功劳,“这是我在去外地之前,青燕提醒我的。”

宋青燕:“我也就提了这么一句,说您喜欢蔷薇花,看看外地有没有不同品种的蔷薇花种子。”

曹玉琴笑,“行了,你们夫妻俩就别谦让了,我知道你们夫妻俩都想着我。”

问了问顾志勇,他跟车到外地的时候都去了哪里,一路上顺利不顺利。

顾志勇从早上凌晨回来,宋青燕都没来得及问他这些,她坐在旁边,跟着认真听着。

顾志勇只挑了几件外地有趣的见闻说给曹玉琴、宋青燕听,至于他在外地跟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麻烦,以及冲突,他并没有说,但不管是曹玉琴,还是宋青燕都知道,出门在外哪里都会顺顺利利的,只是顾志勇报喜不报忧而已。

曹玉琴提醒顾志勇,“出门在外的时候小心点,也千万不要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今年大批知青回城,有不少人都没有找到工作,在大街上到处晃悠。这闲的人多了,很容易就会聚众闹事。小打小闹没事,可一旦闹大了,上面的人就会出手,一个都不会放过。”

宋青燕听着,不得不佩服曹玉琴对风向的敏锐性。

虽然在原小说里,大部分描述得都是陈振河跟林素云之间的情情爱爱,但在番外时候,也有用寥寥几笔描述过关于严打的事情。

顾志勇又说了在京市时候,他看见在偏僻小弄堂里,有人开了私家饭馆,“隐蔽是隐蔽了点,但生意还挺不错。”

第124章 私营冒头的机会,也是她宋青燕的机会

闻言,宋青燕的眼睛顿时一亮。

不过,下一瞬间,宋青燕激动的心情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现在推行的是统购统销的政策,不管什么东西,全都是国营单位在经营,私营的都是投机倒把,一旦被抓住,那得要进去。

至于顾志勇提得那家京市私家饭馆,之所以敢开,估计也是被生活给逼得没有办法,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试着在偏僻地方,偷偷摸摸开起了这家私营饭馆,估计饭馆里的大厨师傅也不是花钱特意请来的,应该是他们的自家人。

她这边的情况呢,饭馆店面买在了街道口。

人来人往的,非常扎眼。

就算重新找家隐蔽的店面也没用,因为不管是她,还是顾志勇,全都没有能够把一家饭馆给撑起来的厨艺。

曹玉琴留意着宋青燕的反应。

看她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平静,曹玉琴主动问她道:“青燕,你对京市这家私家饭馆有什么看法?”

宋青燕:“很大胆,也很有胆量,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曹玉琴再问:“那你想在我们安城做这个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吗?”

宋青燕坚定地摇摇头,“我们安城还没有到这个时候。”

曹玉琴脸上浮现笑意,满带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不急不躁,够稳得住。这一家店想要开起来,的确需要一定的胆量和魄力,但想要开得长久,做得足够大,光有胆量和魄力却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自知之明,以及一颗求稳的心。你先安心地在你们香丰国营饭店上着班,多学习、积累怎么管理一家饭店。有机会的时候,也多多去了解下,后厨那些食材来源的渠道。”

因为现在是统购统销,后厨的食材来源也非常透明。

比如后厨的大米、面粉等东西由国营粮店提供,油盐酱醋等调料由国营副食店提供,瓜果蔬菜则是国营菜市场。

这国营粮店、国营副食店、国营菜市场都不是直接跟各家的国营饭店接洽的,他们都是根据商业局那边开出来的单子,再按照单子上的明细,每天早上给各家国营饭店送货。所以,不管是国营饭店里的领班,还是经理,他们都跟这几家的供货渠道没有任何的交集。

如果饭店里需要单子上以外的物资,或者是某几样物资需要另外加量,得由后厨的大厨师傅开单子,再由领班确定,经理审核,然后再上交商业局,商业局那边再审核,等审核通过的时候,再给各家供货渠道提供明细单子,让各家供货渠道明早的时候送去指定国营饭店。

将来宋青燕想要自立门户,自己开饭馆,这几家供货渠道肯定得要给提前熟悉起来的。

宋青燕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曹玉琴又问了宋青燕,她在香丰国营饭店当领班的近况。

宋青燕:“高志华走后,我们香丰国营饭店上下都挺齐心的,之前被高志华重创下来的营业额,今天也已经逐渐回升。”

也详细跟曹玉琴说了,她是怎么把他们香丰国营饭店的营业额给重新拉起来的,同时也说道:“我想,在香丰招待所的餐厅装修没有完成之前,他们家的住客应该都会到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来用餐。”

曹玉琴听完以后,点评了几句香丰招待所的内部情况,“上下不齐心,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长久下去,经营不了长久的。”

其实不止香丰招待所,其他家国营单位的情况也差不多,仗着是铁饭碗,懒懒散散的。

“不过,这也是将来私营冒头的机会。”

私营冒头的机会,也是她宋青燕的机会。

宋青燕认真听着,郑重应下。

因为宋青燕夫妻还要给其他亲友送土特产,他们就没有在曹玉琴这里多待。

离开曹玉琴家里,宋青燕让顾志勇骑着自行车,先去了龙兴街街口,他们夫妻买得那座房子。

有段日子没有来了,但房子的门口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儿垃圾,以及附近大树飘落过来的树叶,宋青燕知道,这肯定是田婆婆帮着定期打扫的,看看后面那座好久没人居住的房子就知道了,因为没有人定期打理,门口堆积了不少尘土、树叶等东西。

“走,我们去看看田婆婆。”

宋青燕绕着房子转了一圈以后,她重新坐在自行车后座,让顾志勇载着她去找田婆婆。

田婆婆跟往常一样,搬着椅子坐在自家门口前晒太阳。

看到宋青燕夫妻过来,田婆婆笑眯眯的,“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

顾志勇去停车。

宋青燕提着东西走向田婆婆,“想您了呗。”

田婆婆扫了眼宋青燕手中的东西,伸手点了点她,“不老实。”

不过,嘴上是这么的说,田婆婆却乐呵呵地起身从屋子里搬出两把椅子来,热情地请宋青燕夫妻坐下。

宋青燕在田婆婆身边坐下,从网兜里拿出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今早凌晨的时候,我家志勇从外地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些东西,我瞧着有几样是您比较爱吃的,好比这从京市带来的糕点,从隔壁市带来的蜜橘。”

田婆婆仔仔细细看了,笑得脸上皱纹更加深刻,“果然都是我爱吃的。”

宋青燕再说道:“您安心收下,我们夫妻虽然重利,可也不至于只看重利。”

田婆婆:“知道,知道,是我老婆子不会说话,你们夫妻是专门来看我这个老婆子的。”从网兜里拿出一个蜜橘,并剥开,分了一大半给宋青燕夫妻,“我也借花献佛一下,请你们夫妻吃我亲手剥得蜜橘。”

蜜橘不愧是蜜橘,非常的甜。

不过,大冬天的吃蜜橘,也挺冷的。

宋青燕冻得牙齿打颤。

田婆婆却丝毫不受影响,一口气吃了两个蜜橘。

宋青燕瞪大了眼珠子,“您不冷呀。”

田婆婆骄傲轻哼,“冷什么?如果不是怕吓到你,我能够把你们夫妻带来的蜜橘,一口气全部都吃完。”

宋青燕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您的身体可真好!”

田婆婆:“那是当然,我还想活到长命百岁,再干一番大事业的!”提起干事业的时候,田婆婆左右看了看,随后神秘兮兮地凑近宋青燕,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听说,你们夫妻对面房子的龙兴寺,打算明年要重新整修一下,也打算把旁边的古城楼也好好修修。”

在之前的时候,因为这里有龙兴寺、古城楼在,人流量就不少。

现在再给好好整修整修,弄得更好看了,以后的人流量就更加不愁。

有人流量,代表着这块区域兴旺。

兴旺了,在这里开店,也就不怕没有生意。

宋青燕静静听着,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125章 青燕,期待你打脸!

有些话不好深谈,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田婆婆也不管宋青燕到底有没有理解进去她话中的意思,直接转移话题,说起其他比较家常的事情。

宋青燕陪着田婆婆闲聊了几句。

田婆婆:“知道你们夫妻俩忙,你们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我已经很高兴了,你们有事情就先忙你们的去吧。”

宋青燕也不跟田婆婆推辞。

她道:“那我们先走了,下次过来的时候,我再好好陪陪您。”

田婆婆:“好好好,我等着你。”

离开龙兴街,宋青燕让顾志勇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去了白云国营饭店。

现在不是白云国营饭店营业的时间,饭店里照常只有杨丽芳在。

看到宋青燕过来,杨丽芳高兴得连连尖叫,她紧紧抱住宋青燕,“青燕,青燕,我真是快想死你了!”

宋青燕:“我也想你呀。”

杨丽芳抱着宋青燕又高兴了好一会儿。

等杨丽芳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以后,宋青燕问她:“怎么样,最近过得好吗?荷珠怎么样?”

杨丽芳:“好好好,我们都挺好的,每天上班下班,日子过得挺顺的。不过,在你调离我们这里,去香丰国营饭店当领班以后,我们白云国营饭店又进来了两名新的服务员。不过还好,这新来的两名服务员目前看着还算老实,不然我们白云国营饭店可就要热闹了。”

也关心地问了句,宋青燕在他们香丰国营饭店的近况。

宋青燕没有隐瞒,一一都说了。

杨丽芳紧皱着眉头,怒骂高志华对宋青燕使得各种绊子,“他们这些大厨师傅就是这样的讨厌,仗着自己有些厨艺,天天想着怎么去欺负别人。幸好,你把他给赶到南门国营饭店去了,不然我真想拉着荷珠一起去你们香丰国营饭店,好好骂一骂这个高志华。”

在听说宋青燕打算冲击下今年优秀饭店的评选,杨丽芳变得更加激动,“青燕,加油,你一定要拿下今年的优秀饭店评选!等商业局那边正式的通知下来以后,我会跟荷珠带着我们各自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帮你冲一冲你们香丰国营饭店的营业额。”

宋青燕:“这倒是不用,目前我们香丰国营饭店的营业额已经逐步回来了,你们可以冲击冲击下你们白云国营饭店的营业额,也努力拿下今年的优秀饭店评选,反正商业局那边也没有规定,优秀饭店的评选是有名额限制的,只要完成商业局那边定下的营业额就可以了。”

杨丽芳摆摆手,很是无奈地说道:“我们白云国营饭店就别想了。不,应该说,全安城的国营饭店,除了南门国营饭店,全都不用去肖想优秀饭店的评选。因为自从这个评选出来以后,每年只有南门国营饭店能够得到,我们其他家饭店再怎么的努力,全都只能够羡慕嫉妒的份,我们私下都忍不住怀疑,南门国营饭店是不是悄悄走了后门。”

但到底有没有走后门,谁都不知道,也没有谁抓到过把柄。

“不过,青燕,我觉得你们的香丰国营饭店今年是很有希望的,毕竟你可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你就把你们香丰国营饭店被高志华给重创下来的营业额给重新拉了回去。只要再努努力,说不准都能够远超南门国营饭店的营业额。”

宋青燕:“这么相信我?行,我会努力不让你失望的。”

杨丽芳又帮着宋青燕展望了下,等他们家的香丰国营饭店拿到今年优秀饭店的评选,南门国营饭店那边会有多么的震惊,“每次评选的时候,看到他们饭店信心十足的样子,我就觉得讨厌。不过,今年我终于有希望看到他们被狠狠打脸的狼狈样子了!”

优秀饭店的评选跟之前给宋青燕开表彰大会一样,只要是不上班的,全都得要到商业局那边参加。

当着大家的面评选优秀饭店,也当着大家的面给评选成为优秀饭店的员工发放10块钱现金奖励。

如果香丰国营饭店能够评选成功了,站在台上领奖的时候,那是件非常荣耀,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如果没有评选成功,宋青燕今年就会跟其他饭店员工一样,只能够灰溜溜坐在台下,眼睁睁看着南门国营饭店上台去领奖。

魏鸿达、林荷珠在上晚班的时候才能够见到。

宋青燕晚上也要上班,跟杨丽芳聊了会儿,她把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交给杨丽芳,“总共三份,你跟魏经理、荷珠每人一人一份,另外这只烤鸭是我家爱人从京市带来的,算是晚上给你们的加餐。”

杨丽芳感动地紧紧抱住宋青燕,“青燕,你真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们。”

宋青燕笑着也回抱了下杨丽芳。

外面的寒风,呼呼地刮。

虽然太阳还没有下山,但温度感觉比中午那会儿又降了不少。

宋青燕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冲着杨丽芳摆摆手,“丽芳,你进去吧,外面冷。”

杨丽芳没听宋青燕的,直到顾志勇载着宋青燕拐进前面的小巷子里,再也看不到,杨丽芳这才拉紧衣领口,转身回到白云国营饭店里面。

宋青燕夫妻继续去给亲友送土特产。

他们这回去了罐头厂。

丁秀芬一见到宋青燕,再看到宋青燕旁边站着的顾志勇,笑得那是一脸暧昧,“怪不得我觉得你今天格外漂亮,脸色是白里透着红,原来是志勇回来了呀。”凑近宋青燕,用胳膊肘轻轻捅了捅她,“你们夫妻突然分开这么久,是不是特别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宋青燕一本正经地说道:“他今早凌晨回来的,回来没多久,我就要赶着去上班,上班时候又忙着去想怎么提高我们饭店的营业额,下班时候又赶紧给你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我都没时间好好问问,他这一路来顺利不顺利。”

丁秀芬听完以后,她是一脸同情,也是一脸疼惜,“你们也真是的,都不是外人了,干嘛这么急着送土特产。”

宋青燕:“有好东西想要尽快跟你们分享呀。”

丁秀芬感动得不行。

宋青燕突然冲着她笑。

丁秀芬愣了愣,随后反应过来,闹着给宋青燕挠痒痒,“好呀,青燕,你现在怎么这么的坏?”

宋青燕:“谁让你先不正经的。”

丁秀芬:“我怎么不正经了?你们是正正经经的夫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经的。不过,我真的很好奇,小别以后到底是什么感觉。”

这就是好姐妹,有些话题讨论起来,那是没有任何避讳的。

宋青燕轻轻刮了下丁秀芬的脸,“怎么,你跟马强才结婚没多久,你就对他腻了?”

丁秀芬:“也不是腻了,就是上班在同一个厂子,下班又同回一个家,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够见到,没有什么新鲜感。”

宋青燕回想了下她跟顾志勇结婚的时候,也跟丁秀芬夫妻一样,不管白天、黑夜全都能够见到。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夫妻的生活条件远没有丁秀芬夫妻现在这么的好,每天忙忙碌碌,努力让自己填饱肚子,哪里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他们这样整天整天待在一起,会不会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能这就是需求的不同吧。

没有物质,只顾着追求物质。

有了物质,想着追求精神。

在告别丁秀芬,离开罐头厂的时候,宋青燕问顾志勇:“我们现在也算不缺钱了,如果今后我们每天都待在一起,会不会没有新鲜感?”

顾志勇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他们共同学习的事情,“你的计算能力总是比我强,你已经把答案写出来做一下题,我还在上一题琢磨。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是佩服你的,也努力想要紧追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