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 / 2)

女知青带夫回城 织笈 15617 字 15天前

第111章 拉营业额

下午,新厨工谭孝民来香丰国营饭店报到。

二十七八岁,身上穿着全新的棉袄,神情拘谨,满脸紧张地向宋青燕做着自我介绍,“宋,宋领班,我就是新来的厨工谭孝民。”

宋青燕打量了眼,笑盈盈地回应道:“你好,欢迎你加入我们香丰国营饭店。”

谭孝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站在原地憨笑。

现在才下午3点,离上班时间还有2个小时,饭店里就只有宋青燕、苗珍珍俩个人。

宋青燕领着谭孝民走向柜台,把苗珍珍介绍给他,“她是我们饭店柜台服务员苗珍珍。”

苗珍珍热情向谭孝民打招呼,“你好,我是苗珍珍,你可以跟大家一样,直接叫我珍珍。”

谭孝民拘谨回应,“珍珍,你好,我叫谭孝民。”

苗珍珍从柜台后面拿出纸笔,热情高涨地询问谭孝民,“你入职的时间太巧了,我们饭店新上任的大厨师傅要请大家吃饭。其他人想吃的饭菜我都已经给问好,并给记上去了,现在就差你一个人。”

谭孝民忐忑,“啊?也请我吗?可我才刚来,我都不认识这位大厨师傅。”

宋青燕安抚说道:“没事,等他来上班的时候,我会介绍给你认识的,你尽管大大方方报上你想吃的饭菜。在你没有来的时候,谢师傅就已经说了,不管你是不是我们饭店的老员工,既然你到我们香丰饭店上班了,你就是我们一员,这饭,他同样也请的。”

苗珍珍也说:“你不用跟他客气,只管报上你最想吃的饭菜,不管几道都可以。你看我们,我们就没有跟他客气。”

边说着,边把手中写满各式菜名的纸张递给谭孝民看。

谭孝民微微扫了眼。

密密麻麻的,还真的不少。

每个人名的后面,全都写着两三道的菜。

有些重复的划掉。

不过,基本上每人都报了两道菜。

谭孝民目前只认识宋青燕、苗珍珍,他扫了眼各式菜名以后,目光主要集中在其他几个他还没见过的人名上。

宋青燕注意到谭孝民的视线,指着上面的人名,从上倒下,详细介绍给他。

谭孝民认真听着。

边听边记,恨不得给直接背下来。

宋青燕:“大概熟悉下人名就可以了,相处久了,你自然而然就会记住他们。”

谭孝民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憨憨地笑。

苗珍珍催促谭孝民,“别管人名不人名,你快跟我说你都想吃什么菜,就差你一个人了,等你也报上了,明天我们就能吃上了。”

在苗珍珍的催促下,谭孝民不敢再犹豫,跟着报上了一道家常菜。

苗珍珍:“你也太客气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说了道能照顾到大家口味的菜,苗珍珍再给写了上去,“大家都报了两三道的菜,你可不能够搞特殊,最起码也得要两道菜。”

谭孝民讷讷地应下,“好。”

宋青燕带着谭孝民熟悉香丰国营饭店的环境。

饭店面积小。

一分钟左右就走完了,这还是慢悠悠,边走边说的情况下。

谭孝民非常认真,紧紧跟着宋青燕的步伐,恨不得把宋青燕说得每一句话都给记下,视线扫过每一个地方都给牢牢刻印在脑海里。

有些笨拙,但一看就是个能够踏实干活,不会随便作妖的老实人。

苗珍珍默默观察了下,随后背着谭孝民跟宋青燕说悄悄话,“虽然后厨厨工再怎么作妖,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但看他这么的老实本分,我心里还挺高兴的,至少不会把我们好不容易清净下来的饭店给搞得乌烟瘴气的。”

对于谭孝民,宋青燕同样非常满意。

人虽然木讷,可真诚。

从他穿着全新的棉袄来报到就可以看出,他有多么重视这份后厨厨工的工作。

到了上班时间,饭店的其他人员陆续到岗。

趁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宋青燕把谭孝民介绍给大家,“从今天开始,谭孝民就是我们香丰饭店的一份子,他刚来,大家得要多多帮助他,让他能够尽快独立上岗。”

大家积极响应,非常配合宋青燕的工作。

宋青燕又单独把谭孝民介绍给谢长兴,“这位就是我们香丰国营饭店的大厨师傅,平时你的工作主要听从谢师傅的安排。”

谭孝民拘谨地向谢长兴介绍自己。

谢长兴也不是太擅长言辞的人,说了句“我们今后都好好工作”的话也就结束了。

吃完饭,大家各司其职认真上班。

虽然高志华已经被调走了,但之前被他重创下来的营业额想要立马恢复,也没有这么容易。

这不,饭店都已经营业半个小时了,明明门口也有不少行人路过的,可愣是没有一人进到饭店里消费。

宋青燕发愁地皱紧眉头。

她让苗珍珍把饭店里空置的小黑板拿出来。

苗珍珍边拿边问:“领班,你要在小黑板上面写什么?”

宋青燕:“虽然高师傅已经被调到南门国营饭店上班,但这到底只是我们内部的事情,顾客们都是不知道的,我得要把这事写在小黑板上,明确告诉大家,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有了位厨艺非常高超的新大厨。”

小黑板不大,也就比后厨的砧板大上那么一点点。

宋青燕就琢磨着,该要怎么写,才能够简单明了,让来往的顾客只微微扫一眼就能够知道,他们饭店换了位新大厨。

苗珍珍帮着出主意,“谢长兴的名字写大点。”

倪美娟也过来凑热闹。

她跟着一起出主意,“用红色粉笔把谢长兴的名字给圈出来,反正每次看我家闺女的作业本,我首先看到的是老师用红笔圈出来的字。”

苗珍珍、倪美娟提出来的建议都非常的实用,宋青燕全部采用。

写好以后,宋青燕拿着小黑板站在饭店门口。

找了个非常显眼的位置,然后把手中的小黑板给挂上去。

苗珍珍非常期待,也对小黑板招揽顾客的能力充满信心,“等有路过的行人看到以后,肯定会跟我们确定,然后进到饭店里点菜吃饭。”

只是,期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现在天气冷,天黑得也快。

外面虽然也还有行人从饭店门口经过,但却并不怎么的多。

风大,吹得人也冷飕飕的。

大家微微佝偻着腰,双手捂着衣领口,埋着头急匆匆赶路,压根不会把多余的眼神放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即使有不小心瞄到香丰国营饭店门口挂着的小黑板,也并没有停留脚步,仔细去阅读,微微扫过一眼也就算了,继续脚步不停地直往家里赶。

苗珍珍很是失落,“怎么会这样?”

倪美娟也皱眉头。

宋青燕倒是比较平静,因为她就没指望只靠一块小黑板就让跌落的营业额,在短时间内重新往上涨起来。

老话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之前高志华搞得大家都不来香丰国营饭店吃饭,即使饭店已经新换了位大厨师傅,可大家都在这期间内习惯到其他家国营饭店消费,又怎么肯轻易再回来?只能够一步一步来,先让大家知道香丰国营饭店的大厨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位大厨,再把口碑给重新做起来。

宋青燕宽慰着满脸失望的苗珍珍,“没事,起码从小黑板挂出去到现在,已经有三位行人往我们饭店这边看,其中有两位扫到了小黑板的内容。虽然我也不确定,他们到底知道不知道我们饭店后厨的人员变动,但小黑板今天才挂出去,明天兴许会有更多人看到。”

苗珍珍一听,心中重新燃起希望来,“明天一早,我就把小黑板给挂起来。”

下班了,小黑板得要给收起来。

挂在外面,如果丢了,全饭店的人员都得要跟着赔钱。

随着天色越来越晚,外面的风越刮越大,已经几乎没有行人从饭店门口路过。

小黑板挂出去以后,也只有刚才的那三位行人朝饭店门口扫了眼。

不过,不管是宋青燕,还是苗珍珍、倪美娟,大家都没有气馁,只对明天充满了信心。

在临近下班,收小黑板的时候,苗珍珍还说道:“今天才挂了一个小时差不多,已经有三位行人朝我们饭店门口看了,明天有一整天,肯定会有更多人看到,陆陆续续的就会有人进到饭店里吃饭了。”

宋青燕:“是的,一天天积累下来,我们饭店的口碑和营业额总会重新上去,甚至远超从前。”

今天是谭孝民报到,也是第一天过来上班。

下班时候,宋青燕问谭孝民:“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

饭店没生意,后厨也清闲得很。

不过,鉴于谭孝民才刚来,谢长兴不知道他的刀工怎么样,拿来边角食材让谭孝民试了试。

谭孝民没有继承到谭岳的衣钵,但到底跟着谭岳学了几年的刀工,所以刀工算不上好,但也算还行,马马虎虎能用。

试完他的刀工以后,谭孝民见后厨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在征求到谢长兴的同意,继续用边角食材练刀工。

谭岳是有厨师证的大厨师傅。

他把谭孝民带在身边,每天都会严格要求谭孝民练刀工,有时候脾气上来甚至会踹他一脚,大骂他一顿。

现在在后厨,谭孝民可以自由练刀工,谢长生即使会出声指点他,说话也是和和气气的,谭孝民就觉得这个班简直比待在家里还舒服,继而憨憨地笑了笑,发自内心地对宋青燕说道:“非常适应。”

宋青燕也私下问了谢长兴。

谢长兴点评说道:“人虽然不是特别的灵活,但好在会干活,也肯吃苦。”

宋青燕点点头,“这就足够了。”

第112章 他的怀里比热水袋暖和

谭岳虽然实地考察过香丰国营饭店,可等谭孝民真的去报到上班了,他仍旧担心得不成。

整个半下午,谭岳都在家里坐立难安。

一会儿瞅瞅院门口,一会儿看看手表。

明明都是一样的时间。

可谭岳却觉得今天的时间过得特别缓慢,院门口稍微有点动静,也能够惊得他立马抬头张望。

等了又等,终于等到了谭孝民的下班时间,谭岳更加坐不住了,直接站在窗户口,死死盯着院门口的动静。

一看到谭孝民回来,谭岳立马迎上去,急切追问:“怎么样?今天去上班顺利吗?”

谭孝民:“顺利,同事们都对我挺好的。”

谭岳却不相信。

他的这个侄子傻傻憨憨的,有时候别人是在故意欺负他,可他的这个傻侄子却没有感觉出来,还当对方是照顾他的好人。

谭岳就详细询问谭孝民,他今天去报到时候,在香丰国营饭店里发生的所有事情。

谭孝民一五一十地全都跟谭岳说了。

谭岳听后,陷入沉思。

谭孝民以为谭岳觉得他的同事仍旧在某处欺负了他,赶忙替宋青燕他们解释说道:“大伯,宋领班他们真的很好!他们没有欺负我!在我过去报到后,宋领班一直耐心地带我熟悉饭店环境,完全没觉得我烦人,谢师傅也待我非常的好,认真指导我刀工,即使我切得不好,也没有打我骂我,就连柜台服务员对我也笑眯眯的……大伯,我*非常喜欢在这家饭店里上班。”

谭岳横了眼谭孝民,“什么打你骂你,我怎么觉得你是话里有话。”

谭孝民一脸迷茫,“啊?”

谭岳:“……算了,就凭你这个脑子,这辈子也说不出话里有话来。”

谭孝民:“哦。”然后向谭岳重复强调,香丰国营饭店的所有同事都待他非常的好,没有欺负他。

谭岳摆摆手,说道:“我知道。”

谭孝民:“那大伯,你刚才在想什么?”

上次他大伯说他被人欺负的时候,也是这样突然沉默不语的。

谭岳刚才陷入沉思,主要是想着,既然他这个侄子才第一天上班就算是已经融入了香丰国营饭店,那他也就没有必要主动向宋青燕透露,高志华会从香丰国营饭店调离,主要是他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想要人情卖得好,不能够主动告诉对方,我在什么时候帮了你。

这会显得非常功利,人情卖得也会让对方走不了心。

得要让对方慢慢发现。

哦,原来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是这个人帮了自己。

这样一来,这个人情就会不知不觉走进对方的心里,深深记住了雪中送炭的情义,等想要对方回馈的时候,对方也会全力以赴帮助。

不过,这些人际关系里的各种弯弯绕绕,谭岳并没有剖析给谭孝民听。

也不是他对谭孝民不上心,主要是谭孝民理解不了,不管怎么教都教不会。

谭岳就直接简单粗暴地跟谭孝民说道:“既然你喜欢在这家饭店上班,如果想要长长久久地把这个班上下去,你得要听从你们宋领班的话,她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年纪大了,近几年的身体也不太好,也不知道自己能陪侄子几年,如果侄子是个聪明的,他也不愁,可显然这个侄子得需要他时刻提点,谭岳就担心自己哪天去了,侄子会跟无头苍蝇那样乱转。

乱转容易碰壁,撞得他头破血流,那还不如省事点,直接让他抱住比较靠谱的大腿。

谭孝民虽然不聪明,但他听话,毫不反驳地直冲着谭岳点头,“嗯,宋领班说,我平时的工作主要听从谢师傅的安排。”

谭岳:“那你就好好听着,谢师傅让你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

谭孝民应下,“好。”

……

宋青燕下班回家后,万玉芳也询问了今天谭孝民去报到上班的情况。

万玉芳:“他怎么样?我没见过谭师傅的这个侄子,但别人都说他侄子的脑子不是特别灵活,看起来比较傻傻愣愣。”

宋青燕纠正,“也不算傻傻愣愣,只是看着比较憨。”

宋保旺到底是车间主任,他问得问题就比较犀利,“干活怎么样?能听从你的工作安排吗?”

宋青燕:“干活挺实诚的,不会偷奸耍滑,也肯吃苦。”

宋保旺:“这就足够了。”

宋青燕也这么认为。

万玉芳也放心了,“高志华已经调走了,来得这名新厨工也是能够拿捏住的,这香丰国营饭店从今往后就完全由你说了算,不会再有人跳出来跟你作对了。”提起高志华时候,万玉芳也顺便跟宋青燕说了,高志华在南门国营饭店上班的情况,“他才刚到,南门国营饭店的后厨,他就差不多得罪了一大半。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在人生地不熟,完全没有摸清楚每个人路数的情况下,直接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他还跟其他几位红案师傅、白案师傅杠上了,觉得他就是下一任的厨师长。”

宋青燕听后,并不感觉到意外。

这个高志华在香丰国营饭店作威作福惯了,虽然在她这里算是摔了个跟头,但还不至于把他的本性给摔没了。

说不定在她这里这么的一摔,他心中憋着气,一到陌生的南门国营饭店,他就没有顾忌得全都释放了出来。

宋青燕就提醒着万玉芳,“他们大厨师傅之间的争斗,你不要被卷进去。”

万玉芳:“我警醒着呢,谁也别想把我拖下水。何况,我在南门国营饭店也干不了几天了,让我顶班的那名洗碗工要回来上班了。”

宋青燕:“反正也快到年底了,好好在家里休息休息。”

万玉芳:“知道,不会把自己给累到的。”

聊了会儿天,看时间不早了,万玉芳催促着宋青燕去睡觉,“明天你还要早起去上班呢,别太晚睡。”

宋青燕:“嗯。”

外面的天,黑黢黢的,伸手不见五指。

风也更是大,呼呼的,吹得人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好似骨头缝里都有股飕飕凉意。

万玉芳:“看晚上的天气,明天的温度会更低。”叮嘱宋青燕,“明天出门时候多穿点,别冻着自己。”

宋青燕:“妈,我都这么大的人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想到顾志勇在离开家里之前,也是这样来回叮嘱着自己,宋青燕忍不住在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离开家里去北方都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心里藏着思念,回到自己房间里以后,宋青燕都有些心不在焉,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以后,她就直接上床睡觉。

天气冷,被窝里也冷。

钻被窝,简直就跟钻进冰窖里差不多,冻得宋青燕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即使她已经往被窝里放了俩个灌了热水的输液瓶,可她还是冷,在被窝里蜷缩成一团,完全不敢把双脚伸直。

明明去年时候比现在还冷,可她在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冻成这样。

来回复盘了下,宋青燕明白了。

她现在会觉得冷,主要是被窝里少了顾志勇。

顾志勇火力旺,全身暖呼呼的,有他睡在自己身边,她哪里会感觉到冷?更别说,每次睡觉时候,顾志勇都会主动把她的双脚抱在怀里,用他的体温温暖她一到冬天就冰冷的双脚。

“哎……”宋青燕忍不住在被窝里再次轻叹了一口气。

侧身望着顾志勇的那只枕头,宋青燕心中更加翻涌起强烈的思念来。

于是,她忍着阵阵的寒意,从被窝里伸出双手把顾志勇的这只枕头给抱在怀里。

枕头软软的。

可没有顾志勇的这个主人在,枕头冰冰凉凉的。

抱着它,简直就跟抱着一坨冰块差不多。

不过,在宋青燕温暖体温的浸染下,冰冰凉凉的枕头也逐渐变得温暖。

宋青燕闻着枕头上顾志勇残留的气息,也逐渐进入梦乡当中。

可能真的被万玉芳说中了,今天会比昨天更冷。

凌晨4点的时候,宋青燕就被冻醒了。

双脚冷得不行,简直就跟露在外面差不多,没有一丝的温暖。

用来当作热水袋的输液瓶,也早就没有了温度。

太冷了,宋青燕完全没有了睡意,索性从床上起来。

刚穿好衣服,院门口那边突然传来了阵阵响动,好似有人在开门。

在这一刻,宋青燕的心脏陡然加速跳动,屏气凝神地站在窗户口,通过玻璃窗看院门口那边的动静,直到上锁的院门被人从外面打开,走进一个熟悉人影,宋青燕的嘴角猛地往上高扬,忙不迭往外走,“怎么现在才回来?”

顾志勇大概也没有想到,他已经尽量放轻声音,但仍旧把宋青燕给吵醒了。

他在原地愣了下,随后赶紧制止朝他快速走过来的宋青燕,“别出来,外面冷。”

宋青燕没听,并且更加加快脚步朝顾志勇走去。

顾志勇匆匆关上院门,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大步走向宋青燕。

俩人在院子里汇合。

顾志勇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撩开军大衣,揽着宋青燕到自己怀里。

回到房间里,顾志勇直接把手里的行李袋扔在地上,双手不断搓着宋青燕冰冷的肩膀,“这么冷的天,怎么也不多穿几件衣服?”

宋青燕双手环抱着顾志勇的腰身,感受着他身体上的热量不断传输给自己,她笑了笑,说道:“你不是回来了吗?你回来了,我就不冷了。”说完,脑袋直往顾志勇的怀里钻,贪婪地汲取着顾志勇体温,“真暖和,可比热水袋暖和多了。”

第113章 小别胜新婚

夫妻俩静静相拥着。

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房间里静得只有彼此的心跳声。

直到双脚站得开始微微有些发麻,宋青燕这才恋恋不舍地从顾志勇怀里抬起脑袋,伸手来回轻抚他透着满满疲倦的脸,宋青燕的眼里盛满了疼惜,“路上一定很辛苦吧,看你的下巴,胡子拉碴的,这是有多久没有打理过了?”

顾志勇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辛苦算不上,只是一直在赶路,顾及不上去打理,何况……”

微微弯下腰身,额头跟宋青燕的互相抵在一起,轻声细语地再说道:“你又没有在我的身边,我打理这些干什么?”

宋青燕轻拍了下顾志勇,“出趟远门,怎么还学会说甜言蜜语了?”

话是这么的说,宋青燕的心情却是愉悦的。

嘴角微微扬着。

在重新望向顾志勇下巴上长得那些青茬时候,宋青燕眼里的疼惜满满褪去,逐渐被盈盈笑意取代。

夫妻俩再好好相拥了会儿,顾志勇主动放开宋青燕,“我去洗把脸,顺便把胡子刮刮。”

宋青燕:“我去给你倒水。”

房间里有把热水瓶,里面的热水是昨晚上烧好灌上的。

顾志勇站在脸盆架前洗脸。

他对旁边的宋青燕说道:“这次我会这么晚才回来,主要后来又去了趟京市,军绿色的行李袋里都是我在京市时候买得东西。”

宋青燕:“哦,我等下再去看。”

继续黏糊地站在顾志勇身边,好似看顾志勇洗脸、刮胡子,简直比电影院里精彩的电影片段还要好看。

顾志勇笑了笑,牵住宋青燕垂放在身侧的手,“好,那等下我们一起去看。”

拉住宋青燕的手后,顾志勇就再也没有放开。

他就单手洗脸,单手刮胡子。

明明洗脸是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即使单手也不妨碍。

也明明即使这段时间都没有刮脸上胡子,可手艺到底没有因此变得生疏,但顾志勇仍旧用了平时双倍的时间才打理好自己。

洗完脸,也刮好胡子,顾志勇更加握紧了宋青燕的手,牵着她走向刚才随手仍在地上的行李袋。

蹲在地上打开行李袋太过吃力,顾志勇把行李袋放在了桌子上。

顾志勇:“你打开看看。”

宋青燕看了眼顾志勇。

见他这么执着由她来打开行李袋,心里想着里面肯定放有她喜欢的东西。

可她喜欢什么?

宋青燕来回想了想,竟然一时间想不到自己喜欢什么东西。

自从回城后,她一心想要在城里扎根,努力上进,对于物质的东西,她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行。

由此,宋青燕心中充满了好奇,顾志勇到底给她买了什么东西。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宋青燕单手去拉行李袋上的拉链。

只是行李袋是布做的,单手拉拉链并不怎么的顺畅,可她的右手被顾志勇紧紧握着,也舍不得挣脱开顾志勇的手。

宋青燕只得向顾志勇求助。

顾志勇摸摸宋青燕的脑袋,笑着用他空出来的一只手拽住行李袋的顶端。

有了顾志勇的帮忙,宋青燕拽着拉链头,顺利打开了行李袋。

行李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拉链一打开,里面的东西就往外挤了出来。

宋青燕首先看到得是一根露在外面的竹签。

拿着竹签往外拽。

竹签的上半段用淡黄色纸套套着,看不出里面套着什么东西。

不过,宋青燕清晰闻到了纸套里面散发出来的淡淡酸甜味。

打开长方形的纸套一看,里面串着一颗颗又大又圆又红,裹着晶莹剔透糖浆的山楂。

“糖葫芦!”

宋青燕惊喜万分,忍不住惊呼出声。

“你怎么会想着买糖葫芦?”

她以为会是衣服、帽子这些穿戴的东西,即使是吃的,也可能是京市有名的烤鸭、稻香村,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是糖葫芦。

顾志勇:“你忘了吗?曾经你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想要尝一尝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

经过顾志勇的提醒,宋青燕想起来了。

大概在三四年前吧,她还没有嫁给顾志勇的时候,跟着比较相熟的知青好友一起上山砍柴。

当时顾志勇也去了。

他是本地人,由他帮着带路,他们这群知青们也不会这么容易迷失在陌生的深山里。

山上人迹罕至,可也蕴藏着不少的野果子,好比山楂。

到底是野生野长的,山上的山楂小小的,吃起来还有些涩味。

不过,对于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他们来说,带有微微涩味的山楂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零食,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摘了不少揣进口袋里,其中一名知青还说道:“这么多的山楂,如果有糖浆的话,我们就能够给做成美味的糖葫芦了。”

来自京市的知青说:“就这些山楂是做不成糖葫芦的,在我们那里,这些山楂喂给狗,狗都不吃。”

正在吃山楂的其他知青,“……”

于是,大家就这样激烈争吵了起来。

宋青燕没有参与,只是听着来自京市的知青描述他们那里的糖葫芦有多么多么的好吃,嘴里不由自主分泌出丰富的唾液来。

咽了咽口水,下意识嘀咕道:“如果我这辈子能够吃到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就好了。”

因为是自言自语地嘀咕,宋青燕也没有想到,她的这句话会被顾志勇给听到,还牢牢记住了这么多年。

宋青燕笑着低头去品尝顾志勇千里迢迢带回来的糖葫芦。

“唔,不愧是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吃!”

举着手中的糖葫芦,递到了顾志勇的嘴边,“你也尝尝。”

顾志勇没看糖葫芦。

他看向了宋青燕红润嘴唇上沾着的点点糖浆。

小别胜新婚。

他们又只是结婚才一年的年轻小夫妻。

稍稍的一撩拨,瞬间就能够摩擦出猛烈的火花来。

宋青燕手脚发软,犹如一滩水那般,无力地瘫倒在顾志勇怀里,也几次差点没拿住手中的糖葫芦,幸好顾志勇及时握住了她的手。

她的嘴唇呢,变得格外娇艳欲滴,在昏黄的灯光下,散泛着迷人的光泽。

顾志勇用指腹轻轻摩挲了下,意味不明地说道:“真甜。”

宋青燕娇嗔地横了眼顾志勇。

夫妻俩黏黏糊糊的,互相依偎在一起。

彼此的呼吸都逐渐平稳下来以后,宋青燕继续去探索行李袋里的东西。

跟刚才她猜测的那样,里面有衣服、帽子这些穿戴的东西,全都是按照她的尺寸来买的,颜色、样式也全都是当地流行的。

除此之外,行李袋里还装有京市烤鸭、稻香村等等当地有名的小吃。

不过,这些吃的东西,数量是有好几份的,打算送给曹玉琴、丁秀芬这些比较亲近的亲友。

看完行李袋的东西,顾志勇再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塞得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有3150块钱,我们路过好几个城市,我就趁有时间的时候在每个地方淘换东西。慢慢的,这钱就积攒了下来。”也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毛票来,“这里总共有5块6毛钱,我就不给你了。”

宋青燕故意瞪他,“怎么,还学会藏私房钱了?”

顾志勇询问:“可以吗?”

宋青燕轻哼,转身走向靠窗的桌子,打开抽屉取出一块钱,“看在你这么老实的份上,我再给你一块钱,让你凑个6块6,再发发。”

顾志勇笑,郑重地接过一块钱,“好,你的心愿我收到了,我会再发发,努力带更多的钱给你。”

天色逐渐大亮。

宋保旺、万玉芳陆续起来。

万玉芳扬声问宋青燕:“是不是志勇回来了?我怎么听见了他的说话声?”

宋青燕:“嗯,回来有一会儿了。”

顾志勇带回来的行李袋里,还有些东西没有收拾,宋青燕打算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再好好整理。

她拿出顾志勇特意带给宋保旺、万玉芳的东西,“爸,妈,这都是志勇给你们买的。”

除了每人一件的均码羊绒衫,宋保旺还有一瓶京市有名的二锅头,万玉芳则是滋补保健品。

宋保旺捧着酒瓶子,高兴得合不拢嘴,“这酒我听别人说过,早就想尝一尝了。”

万玉芳:“快要过年了,留在过年喝。”

宋保旺:“那是当然,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亲友们才能够互相聚在一起,到时候我要用志勇从京市买来的酒好好招待大家。”

这是打算在有亲友来家里走亲戚的时候,向大家炫耀女婿对他的孝顺。

万玉芳瞥了眼宋保旺,没有戳破他的小心思,因为她有着同样的小心思,好好端详了下顾志勇买给她的滋补保健品,然后给藏在了柜子里面,打算过年时候再拿出来,然后在亲友们面前好好显摆显摆。

至于顾志勇买给他们夫妻的羊绒衫,万玉芳试了试大小以后,也给好好收了起来,打算过年的时候再穿。

“志勇呀,你也饿了吧,早上想吃什么?妈给你烧。”万玉芳热络地询问顾志勇。

顾志勇:“随便都可以,我现在要先送青燕去上班。烧好了,你跟爸先吃,把我的温在锅里就行。”

万玉芳:“那我等下再烧,今天天气太冷,温在锅里也容易凉了。”

顾志勇:“不用……”

宋保旺听了,在旁边跟着劝说,“志勇,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最终,宋保旺一锤定音,早饭等顾志勇送宋青燕上班回来的时候再烧。

宋青燕看着,忍不住在心里发笑。

因为她想到了他们夫妻刚回城的情景。

那个时候她爸妈非常排斥顾志勇,用两碗有着明显区别的鸡汤告诉他们夫妻,他们老两口有多么不满意顾志勇。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夫妻回城以后,小日子是越过越好了,钱包也是越来越鼓。

第114章 今天比昨天好

宋青燕没有像宋保旺、万玉芳那样,把顾志勇买给她的新衣服留到过年时候再穿。

她今天就给穿上了。

新帽子、新棉袄、新棉裤、新鞋子……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好看吗?”

换好以后,宋青燕站在顾志勇面前,笑着问他道。

顾志勇把宋青燕从头到脚都好好打量了一遍,随后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好看!”

宋青燕笑。

她上前挽住顾志勇胳膊,说道:“也有你一份的功劳,挑选的衣服都非常衬我。”

米白色的帽子、玫红色的棉袄、卡其色的棉裤、纯黑的鞋子。

颜色有鲜亮的,有暗沉的,有中规中矩的。

互相搭配在一起,但却奇妙得异常好看,也衬得宋青燕的肌肤更加白色透亮,好似初春里冒出来的新嫩芽,透着勃勃生机。

从房间里出来,万玉芳看到后,眼睛里有惊艳。

她打量了好几眼,“你穿这一身倒是挺好看。不过,你怎么今天就给穿上了?不留到过年时候再穿?”

宋青燕:“今天穿也是一样的。”

顾志勇也说:“过年的衣服,可以等过年的时候再买。”

万玉芳知道宋青燕夫妻现在手头上非常的宽裕,不用像其他人那样,有什么好的得要特意留到过年时候再使用。

她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叮嘱了句宋青燕夫妻路上小心,她就拿着扫帚,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冬天的早上非常冷。

之前顾志勇不在家的时候,宋青燕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呼呼的寒风吹得她直缩脖子。

即使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可也仍旧冻得手指僵硬。

今天同样冷,温度甚至比昨天的还低,路面只要有水渍的地方,全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自行车的轮胎碾压过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风也特别冷冽,呼呼的风声此起彼伏的在耳边响起。

但今天的宋青燕好似跟寒冷划清了界限那般,丝毫没觉得任何冷意,双手双脚都是暖呼呼的。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宋青燕双手抱着前面顾志勇的腰身,笑意盈盈地说道:“志勇,你买得衣服真暖和,我今天一点儿都不觉得冷。”也问了句顾志勇:“你呢,你冷吗?”

顾志勇单手握着自行车的车把,另外一只手递给身后的宋青燕,“你摸摸,冷不冷。”

宋青燕摸了下,暖呼呼的,手心里甚至都出了细汗。

“这么热呀!你在外跟车的时候呢?也这么热吗?”

顾志勇:“在外跟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车里面,冷是不太冷的,但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热。”

宋青燕握了握顾志勇的手,“所以,还是家里好。”

顾志勇:“当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家里肯定比外面好。”

在他在外地的时候,每当被冷冽寒风吹得骨头缝都发寒时候,他都会想想家里,想想在家里正翘首等着他平安回去的宋青燕。

想完以后,有股融融暖意就会从脚底缓慢升起,流淌到他的四肢百骸,逐渐驱走他身上的冷。

同行的人冻得瑟瑟发抖。

看他腰背挺直,丝毫不怕冷的样子,还打趣他说道:“不愧是年轻人,火力就是旺。”

当时,顾志勇只是笑笑,并没有回答。

因为他心里非常的清楚,他的火力其实一点儿都不旺,会旺,也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给他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热力。

到了香丰国营饭店,宋青燕从自行车的后座上下来。

她叮嘱顾志勇,“赶紧回家休息。”

顾志勇:“你早上下班的时候,我再来接你。”

宋青燕不同意。

本来在家里的时候,她就不同意他送她来上班,可他坚持,她心里呢,其实也想跟他多腻歪一会儿,最终也就妥协了。

顾志勇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宋青燕手背,语气眷恋,“这次离家太久,我想跟你多待一会儿。”

宋青燕的心,瞬间软得一塌糊涂。

顾志勇仔细观察着宋青燕脸上表情,乘胜追击道:“等下我回家吃完早饭以后,我会在你们饭店附近的招待所开间房间。招待所比家里近,你回去上班时候也方便,走路也就只需要5分钟,你也能够趁着没有上班时候,好好在招待所休息。”

宋青燕经不住顾志勇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了。

不过,她也有条件,“你去招待所开好房间以后,把钥匙放在前台,我下班时候不用你来接,我可以自己过去。”

顾志勇知道,宋青燕是不想因为过来接她,而耽误休息。

如果他不答应的话,估计她也不会去招待所。

顾志勇就说道:“好,我都听你的。”

目送顾志勇离开以后,宋青燕也转身进了饭店里面。

倪美娟、苗珍珍都已经到岗。

看到宋青燕进来,她们笑得一脸暧昧。

倪美娟:“宋领班,你今天似乎特别漂亮。”

苗珍珍:“那是当然的呀,今天不仅穿了一身新衣服,还有人送我们的宋领班上班呢。”

在倪美娟、苗珍珍的接连打趣下,宋青燕的脸颊止不住地泛红。

“你们的眼睛可真是尖。”

“后厨的早饭已经烧好了吧,吃好早饭,我们赶紧打起精神上班,努力让路过我们饭店门口的行人知道,我们的后厨换大厨师傅了。”

苗珍珍指着饭店的门口,“一过来上班,我就把小黑板挂出去了。可能白天的时候,小黑板挂在外面比较显眼,我一挂上去,就有路过的行人好奇凑过来,我赶紧跟他说,我们饭店的后厨大厨师傅现在是谢大厨。他还问我,谢大厨是谁,我就说是之前的厨工谢长兴,前段时间不仅顺利考出了一级厨工,现在还是拥有三级厨师证的大厨师傅,他挺感兴趣的,说等有空的时候会过来尝尝新谢大厨的手艺。”

宋青燕:“不错,不错,今天比昨天好,好歹有顾客过来主动询问了。”

苗珍珍也挺高兴的,“虽然他最终没有进到我们饭店里来,但现在才早上呢,还有一整天的时间,今天肯定会有顾客上门的。”

第115章 在等你

小黑板在白天的时候,的确有着一定的揽客能力。

今天是工作日,快到了上班的时间,赶着上班的行人急匆匆走路,没有太多心情去观察周边店面的变化。

不过,上班时间宽裕的,在跟身边友人边走边闲聊时候,视线难免会扫到旁边店面,在注意到香丰国营饭店的门口突然多了块小黑板,也讶异地盯着看时候,宋青燕赶忙扬声解释道:“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新换了位大厨师傅,欢迎你们随时到店里品尝新大厨师傅的手艺。”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宋青燕热情招呼,行人也客客气气回应,“好好好,等有空了,我们一定来。”

行人陆陆续续从饭店门口经过。

只要眼神有从小黑板上扫过的,宋青燕全都跟刚才一样,主动跟他们说明自家饭店的情况。

有些是爱搭不理的,听见了,也当没听见。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很和善的,从饭店门口经过的行人大部分也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听到宋青燕说他们家饭店换了位新大厨师傅,他们就跟听到了惊世大八卦那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奇追问宋青燕,之前的那位叫高志华的大厨师傅哪里去了,现在的大厨师傅又是谁,听到宋青燕说,高志华调到南门国营饭店去了,现在的新大厨师傅是原来的厨工谢长兴,大家瞬间在脑海里补脑出,在高志华没有调离香丰国营饭店之前,他跟宋青燕的复杂内斗。

住在附近的居民,可太知道高志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德行,简直是香丰国营饭店的小小土皇帝。

别说领班,经理也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冷不丁的,高志华突然调离了,大家难免会下意识觉得宋青燕这个新来的领班怪厉害的,一个曾经的“土皇帝”都能够斗走。

不过,看宋青燕和和气气的,不像其他国营饭店的领班那样高高在上,瞧不起他们这些食客,大家对宋青燕的印象也就还不错,也都客气回应说,他们有空的时候,会来香丰国营饭店吃饭的。

饭店里吃饭会有高峰期。

从饭店门口经过的人流量,也同样有高峰期,比如早上上班,以及下午下班。

过了上班时间,饭店门口就没有多少行人了。

不过,宋青燕刚才的卖力招揽也不算是没有收获,好歹有两位顾客进店里吃饭了。

苗珍珍他们高兴得不行,就跟来一位顾客会给他们相应的奖金那般,热情招呼着好不容易进来的这两位顾客,搞得这两位顾客都有些不太适应,毕竟不管是哪家的国营饭店,里面的服务员都是爱搭不理的,没有被骂几句,挨几下白眼都算是这家饭店服务员脾气比较好了。

早上的营业,顺顺利利结束。

苗珍珍站在柜台后面,来回数着刚才从那两名顾客收到的饭钱,“真好,我感觉我好久没有摸到这么多的钱了。”

其实钱也不是很多。

那两名顾客吃得是早饭,四根油条,两碗甜豆浆,十个小笼包,总共也就四毛六。

只不过,香丰国营饭店好久没有开张,即使只有四毛六,自然也显得也不少。

倪美娟笑苗珍珍,“看你这副没出息的样子,只是四毛六而已,也值得你来回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新员工,才刚来上班呢。”

苗珍珍:“好久没进账了,我怎么会出息得起来?别说四毛六,即使只有一分钱,我都能够把这一分钱的纸币给摸出有毛边来。”

宋青燕:“早上既然有两位顾客进到我们饭店里吃饭了,中午、晚上时候肯定会更多。”

倪美娟:“哈哈,珍珍,到时候你说不准会数钱数到手抽筋。”

苗珍珍:“那我等着,自从我在我们香丰国营饭店上班,我从来没有因为钱多到数得我手抽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