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希望这样的牵绊再久一些
回学校的路上,温知聆直直盯着微信上多出来的那个好友,看了很久。
刚才在酒楼外,她看着面前的谈既周,还未告别便开始遗憾地想,就只是一场有缘无分的巧合吗?
今晚过去,她又会用多久去淡忘这场殊遇。
但谈既周却从大衣口袋拿出手机,找她留了个联系方式。
他今晚可能是有正事,互换微信后,他很快和身边的那个朋友折回头,重新进酒楼里了。
主驾的唐锐泽握着方向盘,在上车后沉默着回想片刻,确定了那个人的身份。
他看一眼坐在旁边看手机的女孩,“知聆?”
温知聆抬头,意识到自己太沉浸在思绪里了,以至于忽略了身边的人。
她把手机装进单肩包里,“你说。”
唐锐泽语气状作无意,提起谈既周,“你那位朋友可不简单。”
温知聆不太确定他说的不简单是指什么,她没有接这句话,低眉道:“不算是朋友。”
她这话也不假。
刚刚的情形,他们都有目共睹,两人生分到连微信都是几分钟前才加上,何来的朋友一说。
况且,谈既周那样的身份,哪里是随便就能攀上关系的。
顾忌着隐私,唐锐泽虽仍有些疑惑未消,但没有再问温知聆其他的。
他没忘记今晚争取来的这点相处时间,言归正传,又将重心找回来。
“我听时蕾说你也快上班了,以后就准备留在北城?”
温知聆说:“不一定。”
她没有很想长住的城市,去年还考虑过要不要回淮城,但最后工作签在这里,就决定先留下来。
“这边挺好的。”唐锐泽笑笑。
温知聆:“你是本地人?”
“对。”
她点点头,不再多言,对他没有多余的好奇心。
唐锐泽继续说:“我已经开始实习了,在一家科技公司,你估计听过。”
他说了个公司名。
温知聆说听过。
唐锐泽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那家科技公司不是名企,但很有潜力,这两年蒸蒸日上,做过不少耳熟能详的产品,团队里还有几个他的同校老学长。
“我最近在跟的就是公司的一个新项目,说起来也巧,我上周刚跟同事去过一趟既生资本,不然也认不出你朋友。”
温知聆神色有些不解。
唐锐泽正准备往下说的话一断,换成疑问句:“你不知道?”
她摇头。
这下唐锐泽是真相信她和谈既周不是朋友了。
“他是既生资本的创始人,直白点说就是做投资的,我们公司这两年一直和他们有合作。”
既生资本在几年前横空出世,以财大气粗闻名,起初大家都还在持观望态度。
毕竟投资不是光砸钱就完事的,内部管理和业务对接也要跟上。
但没多久,既生资本便崭露头角,商业嗅觉敏锐,扶持的两家企业在两年内便看见成效。
唐锐泽笑说:“给钱爽快这一点就够吸引人了,关键投资团队经验还丰富。”
他们公司差点错失良机。
这是温知聆全然不了解的,关于谈既周的事情,见她听得认真,唐锐泽便接着说。
“我们也是去年才知道既生资本幕后老板是谁的,之前他一直在国外。”
不过知道后就不稀奇了。
唐锐泽家里条件还算可以,不然也不会没毕业就有辆自己的车,但提起谈既周,他仍然艳羡:“谈家积金累玉好几代,虽然以前不做这块生意,但后辈创业,手上的资金和资源肯定是顶级的。”
说完,他看看温知聆,没从她脸上看出什么特别的情绪。
她就像听了一个和自己没多大关系的故事。
行程过半,还没了解多少关于她的事,唐锐泽打住,把话题调整一下,开始打听温知聆的爱好。
只是直到将她送到Z大的校门口,他也没有问出多少东西来。
温知聆把“不要交浅言深”这个道理落实得很好,她不晾着别人,会回应,但不会主动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事。
唐锐泽被时蕾提前打过预防针,知道是她性格如此,所以没有多失望,在温知聆下车前,他问她要了微信号。
她拿出手机,没有犹豫地给了,又让唐锐泽看到些希望。
回宿舍时,除了黎思然,室友卢萱也已经回来了。
另一个室友在外面和男友租房,大四之后便不怎么留在宿舍过夜。
温知聆和她们俩聊了几句,挂好大衣和单肩包,便窝进椅子里点开微信。
谈既周的号码一直是这个。
她高中时用这串号码在微信上搜索过,知道他的微信号,但不好意思申请好友。
谈既周的微信名是“Tan.”,应该没别的意思,就是他的姓,头像是透过飞机舷窗拍的一张夜景图。
温知聆唇边弯出很浅的笑,怎么有人六年都不换头像和名字?
点进朋友圈,一片空白,显示三天可见。
温知聆退出去,又点开自己和做微商一样的朋友圈看了看。
她从大二开始做起卖画的生意,每隔两天,她会把在售和上新的画整理好发一遍,为了方便买家看画,朋友圈没有设置任何时间权限。
温知聆只将微信当做一个普通媒介,上面没有任何关于自己生活的分享,签名上常年挂着“消息繁多,回复慢”。
以此为由,她可以忽略很多不想回的消息。
起初温知聆缺乏经验,也抱着随时歇业的准备,加上有一些买家是同学之间推荐过来的校友,所以她没将工作号和私人号分开,现在才觉得后悔。
谈既周会不会嫌烦,把自己屏蔽?
温知聆的指节抵着牙关,在思考要不要先一步把他屏蔽了。
但是好像有点没礼貌。
他为什么要加她呢?
这一刻,温知聆忽然有点不讲道理的埋怨起谈既周。
她已经适应了好久这样平淡又无波无澜的生活,而他明明只是偶然路过,却不由分说地丢下一颗小石子,于是她的心底泛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但温知聆无法欺骗自己的是,
她也在为这样的烦恼感到开心。
她心甘情愿的庸人自扰着,并暗自希望这样的牵绊再久一些。
卢萱在不大的宿舍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卸妆,洗澡,晾衣服,每次路过温知聆身后,都看她低头握着手机,也不像在聊天,总之一动不动。
她忍不住了,“温知聆你看什么呢?”
黎思然悠悠飘了一句,“我早想问了,从进宿舍就在这儿神游。”
温知聆抿唇,“我今天见到一个很久没见的人。”
“我猜猜,是老同学?”卢萱拉开一旁的椅子坐下,开始进行睡前护肤的流程。
黎思然接话:“关系很好?”
他们之间哪有关系好不好一说。
温知聆:“就是有点意外他还记得我。”
她把手机扣到桌上,“我去洗澡了。”
睡前,温知聆又看一眼手机。
宿舍熄了灯,她忘记把屏幕亮度调低,被白光刺得皱起眉。
在一片阒寂黑暗里,温知聆却毫无睡意。
她侧躺着,在搜索引擎上查“既正资本”。
搜索结果里有这家公司的官网,温知聆点进去。
里面有关于公司的介绍,发展理念,以及一些联系方式。
她打开团队那一栏,页面跳转,入眼便是许多风格统一的证件照。
谈既周在第一排,背景是深灰的底色,他穿着黑西装白衬衫,正视镜头,嘴角挂着一抹拍证件照特有的淡笑,让他看上有种疏离感。
温知聆看了一会儿,没有截图,退出去,又点开官网上成果报道的新闻。
譬如“既正资本投资的某某企业在创业板顺利上市”,“既正资本获得某某年度荣誉”,下面配上公司领导出席现场的照片。
但连续看了好几个,都不见谈既周的身影。
他好像不怎么露面。
温知聆想到黎思然有次在操场认识一个男生,连夜把人家的所有社交账号都看了一圈。
她看不到谈既周的朋友圈,结果退而求其次的把人家公司的官网翻了一遍。
温知聆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无聊。
她关了手机,闭眼睡觉-
这边的谈既周从饭局离场后,和楼禹直接去了酒吧。
段柯今晚请喝酒,对他们俩缺席意见很大,连打了三个电话让过去。
谈既周到的时候,他们才开场没多久。
他那身板正的大衣和衬衫还没换下,有股斯文气,穿过一片灯红酒绿,进了二楼的包厢。
段柯看到他们进来,鬼叫一声,然后指指大理石桌上倒好的酒。
“你俩各罚一杯啊。”
坐他旁边的陶可星看不过去,“段柯你有毛病吧,人刚从饭局上赶过来的。”
“不就一杯喝着玩,热闹一下也不行?”段柯委屈,“你就苛待我吧。”
陶可星差点翻个白眼,“我又苛待你了?”
楼禹老好人的打圆场,然后先把自己的那杯喝了。
他是真害怕段柯和陶可星吵架,以前读书的时候还好,拉拉偏架训段柯两句,让他让着点女孩子,现在这俩人谈上恋爱了,帮谁都不太好。
偏偏这两人一闹矛盾就喜欢找他们评理。
谈既周这么不爱管闲事的人也逃不掉,别说楼禹了,给小情侣劝架到半夜是家常便饭。
楼禹往软皮沙发上一坐,清清嗓,哄小孩似的跟那两人说:“我讲个八卦啊。”
这话一出,别说段柯和陶可星了,在场的其余几个人也看过来。
谈既周知道他要说什么,扣着酒杯,去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
他作为八卦的中心人物,不参与也不制止,靠着沙发看手机。
把杯里的酒喝完,谈既周点进温知聆的朋友圈。
从上翻到下,全是画作展示照,每一幅都起了名字,认真标了尺寸。
她的生意不算差,比较早的几条都在评论上补了“已售出”的字样。
但也能看出有滞销的。
谈既周抬头,“陶可星,你的店最近还在装修?”
“对啊,怎么了?”
“我记得你想设计成中国风?”
陶可星无语道:“是中古风好吧。”
谈既周不在意这些细节,“要不要装饰画?”
陶可星狐疑:“你要给我介绍啊?”
“嗯,名片推给你了,你挑挑看。”
第19章 19她身上有股难得的韧劲
陶可星的脑回路简单,关注点还在楼禹讲的八卦上,完全没把谈既周推过去的微信和楼禹口中的女生联系起来。
楼禹只负责转述,等他说完,段柯笑嘻嘻的过去给谈既周添酒,“谈总这是什么情况?”
陶可星本来要看手机的,这下忙得也顾不上了,“你别岔开话题啊。”
要么说这两人能谈到一起呢,一唱一和,最喜欢凑热闹。
除了这几个和谈既周走得近的朋友,其余的人不敢这么扒着问,但都竖起耳朵听。
这种秘辛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赶上的。
谈既周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无非是很久没见的故人,从南到北,碰巧遇到了,前段时间又听他大伯提过,留个微信,日后好联系。
他这样解释完,当然没办法让人信服。
陶可星拿出她女人的直觉,断言:“不可能,这人肯定有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
谈既周喝口酒,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四个字。
确实,他是有些事想问温知聆。
但这种细节谈既周不会和面前几个人讲,反正他们想象力都挺丰富,喜欢胡编乱造-
几天后,温知聆接到一个大单。
有多大呢,大概就是把她主页里在售的画作都买下来了,其中还有两幅因为风格比较别致,滞销好几个月,她原本都打算当赠品了。
一共八幅。
买家姓陶,从加上好友到支付订金,总共都不超过半小时。
这样阔气大方的客户,温知聆还是头一回遇到。
因为以前遇到过交易到一半忽然反悔的情况,她多少有点不放心。
一直到那边发来地址,温知聆将每幅画打包好寄出去,收到尾款后才彻底心安-
陶可星开的是一家买手店,专门出售小众品牌的珠宝首饰。
她大学在国外读的设计,回国歇了一年,觉得日子太无聊,于是开始张罗着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业。
但开店这件事她也谈不上多上心,地址是段柯帮忙挑的,在一条艺术街区里,位置优越,上下两层的商铺,从装修伊始,拖拖拉拉,转眼快一年了才差不多完工。
几幅画送到店里的那天,陶可星正好也在,和她请的室内设计师聊软装。
设计师问那是什么。
陶可星说:“是我买的画啦,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和我们的风格应该也不违和,你可以想一下到时候放在哪里比较好。”
设计师过去拆快递包装,看到寄件地址时惊奇道:“哟,还是从Z大寄过来的。”
“啊?是吗,我不清楚,我朋友推荐的。”
陶可星拿过快递单一看,还真是。
那天晚上谈既周把微信推给她,她一直没当回事,前两天忽然想起来才去加的好友。
陶可星一开始打算随便买两幅意思一下,但翻了翻对方朋友圈,她觉得都还不错,就全要了。
卖家的态度很好,做事细心,每幅画的尺寸都标得清清楚楚,定价也不高。
“这都没装裱啊?”
“对啊,我不知道买什么样的框。”陶可星放下快递单,去拿自己的手机。
设计师说:“没问题,我来选。”
陶可星看到卖家不久前发来的一串地址。
A小温:[陶小姐你好,我看你的地址和我是同城,我经常去这个市场买画框,里面的样式很多,质量也不错,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这里看看/愉快。收到画后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陶可星眨眨眼,不知道想到什么,转过头对设计师说:“画框我来买吧。”
两天后的周一,陶可星顺利约到温知聆。
温知聆以前也帮买家选过画框,但一般都是她挑好之后寄过去,还没有过陪对方一起逛市场的经历。
但陶小姐是大客户,拒绝总归不太好。
下午,温知聆提前十分钟出宿舍,走到学校的北门
外时看见一辆很抢眼的贝壳粉跑车,跑车旁站着一位年轻靓丽的女生,穿黑色的皮草外套,包臀裙配长靴,在拿着手机找角度拍照。
和她朋友圈里展现出来的一样,活力满满。
温知聆快步走过去打招呼,“陶小姐。”
陶可星挪开手机,有点愣地看她:“你是小温?”
温知聆点头。
陶可星足足惊讶了十几秒,因为很意外谈既周会认识这种类型的女生。
她一开始约温知聆出来,单纯是想亲力亲为地挑挑画框,顺带满足一下小小的好奇心,看看谈既周认识的Z大朋友是谁。
没想到收获这么大。
但抛开这些不提,只看眼前的人,陶可星又觉得很合理。
像没什么纹饰的瓷,底色青白温润,和她的大部分画作一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