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天天搬砖,干苦力活,看上去更结实强壮了。

苗雨有些忧愁。

一天中午,几人聚在一起吃饭。苗雨时不时和另外几个女人闲聊,苗秋就自顾自埋头扒拉着盒饭。

她手里端着一份,面前还放着两个吃过的空饭盒。

把韦霞等人看得啧啧称奇,韦霞更是笑道:“怎么了,不减肥了?”

苗秋摇头:“我要吃饱饭,才能干更多活。”

她很高兴,自己的力气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这里她也不用被当成另类,相反,其他工人还十分羡慕她有一把好力气。

苗秋埋头继续扒拉着盒饭。今天的猪油拌饭也很好吃-

“‘沈三元工地盒饭’?附近怎么多出一家外卖。”

李娜滑动着手机,点开这家新店一看,上架的商品只有三样:猪油渣、猪油拌饭、猪油渣包子。

李娜一下沉默了,这家店到底卖的是盒饭还是猪油渣?

退出这家店后,李娜又在外卖页面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最终丧气地往桌子上一趴,哀嚎道:“这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外卖商家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每道菜都吃腻了!”

没办法,只好又返回了刚才那家盒饭店,看来看去,买了两个猪油渣包子。

虽然不知道这包子味道怎么样,但这家店距离她们工地近,起送费低,更重要的是,不用配送费。

李娜正要下单,顺嘴问了一句同办公室的张静:“小静,你中午吃什么?要不要顺便帮你买两个包子?”

张静拒绝了:“我才不要,什么猪油渣包子,听起来就很油腻,我还要减肥呢。”

闻言李娜没再说什么,下好自己的那份,便又往桌上一趴,打算睡会儿午觉。

没想到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就被“扣扣”敲响了,打开门一看,是个看上去很壮实的小姑娘。

小姑娘手上提着一个袋子,递给她:“是李娜小姐吗?这是你买的猪油渣包子。我正好在那里买盒饭,顺便带过来了。”

李娜“哦”了一声,接过包子,小姑娘走后,后知后觉地想到,既然能让工地上的人顺便带回来,那这家盒饭店应该就在她们工地门口,而她们门口的盒饭,不都是一些盒饭摊子吗?

李娜是不乐意去那里买午饭的,嫌不卫生,平常不是从家里带就是点外卖。没想到今天点的外卖居然点到了盒饭摊子的。

张静也想到了这层,她颇为讶异地看着提着包子走回座位准备开吃的李娜:“不是吧,你敢吃?”

李娜面色不变:“买都买了,总不能丢了吧。还好买的是包子,就算馅料不好吃,也能吃面皮充个饥。”

说着,李娜打开包装袋,从里面拿出一个包子,白白胖胖的,还热乎着,拿在手里十分暄软蓬松,散发出浓浓的麦香。

李娜讶异地看着这个包子,单是从卖相上来看,这个猪油渣包子就不是以往地摊上那些粗制滥造的可以比的。

她拿起包子咬了一口,嚯,皮薄馅大,松软多汁。面皮初尝柔软,又带着一丝丝有嚼劲的韧性,口感q弹、劲道,面香味浓郁。

热气腾腾中,可以看到暄软的面皮下,碎碎的猪油渣点缀在白菜馅中,更有鲜黄的鸡蛋碎为其增色添彩,馅料十分丰富。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而油渣和白菜更是搭配得相得益彰,油渣儿滋润了白菜馅,攥干水分后蒸熟的白菜溢出的汁儿又浸润了猪油渣。

入口之后,馅软多汁,荤香中带着清甜,一口下去,连皮带馅,既有包子的松软鲜香,又有油渣、白菜、鸡蛋碎的丰富滋味,口口留香,满口都是回味。

不管是面皮还是馅料,都是真材实料,充溢着食物的香气。

李娜大口大口吃着包子,感受着猪油渣的香味在舌尖上跳跃。

她是吃爽了,完全没注意到张静时不时吞着口水看过来的视线。

小小的办公室里,蔓延着包子的香味,热气腾腾的食物的鲜香,一下就让人食欲大开。

张静被馋得受不了了,起身去打开窗透透气,没想到刚把头凑出窗外,就闻到工地上也飘来一阵同样的猪油渣香味,焦焦香香的,带有肉的香味,又不显得油腻。

更有工人们的交谈时不时传入耳中:

“这个包子也太好吃了,个头又大,吃起来真是满足。”

“应该是老面做的,好吃又有嚼劲,口感还紧实劲道。这馅料更是绝了,香得不行。”

“你们是没看到,蒸屉刚打开的时候,那白烟哗一下冒出来,刚出锅的油渣包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那才叫人胃口大开呢。”

……

张静听得心烦意乱、口水直流,只能不断在心里念叨着:

我要减肥……我要减肥……外面卖的包子不知道什么肉做的,根本不卫生,闻起来香也不能吃……可是真的好香啊,而且闻起来只有食物的味道,看上去也干净……不行我受不了了!我要吃!

于是转过身,立刻快步走到埋头吃着包子的李娜面前:“这个包子的店铺是什么?我要买!”

李娜愣愣地抬起头看着她:“你不减肥了?”

张静:“吃完再减!”

第36章 土灶菜饭:饭粒油亮、青菜甘甜、锅巴喷香

冯明蕙正在百无聊赖地翻着外卖app上琳琅满目的商家。

她们公司坐落在市中心,周围的商家是真不少,好吃的也不少,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偶尔吃几次还行,但每天都吃的费用却不是她们这些小职员可以负担得起的。

正翻看着,手指一滑,点进了一家盒饭店,定睛一看,店里只有三样商品:菜饭、猪油拌饭、青菜汤。

冯明蕙正想吐槽这家的商品数量也太少了,视线扫过后面标注的价格,顿时惊呼出声:“卧槽,这么便宜!”

一份猪油拌饭7块钱,加一块钱送一碗青菜汤;而一份菜饭只要9块钱!

虽然距离有点远,但它不需要配送费啊!

冯明蕙当即决定中午就点这家“沈三元工地盒饭”的外卖。加购了一份菜饭后,还差六块钱达到起送费,她又买了一份猪油拌饭凑单,打算留着下午吃。

加上早上的包子、豆浆,今天的餐费一共20元,这么低的花销,放在以前冯明蕙根本不敢想。

就冲它的价格这么便宜,就算是难吃她也认了!

冯明蕙放下手机,就开始继续工作。一直到12点过去,周边的同事陆陆续续都吃上午饭了,她点的外卖还没动静。

“这家店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冯明蕙不免犯起了嘀咕。

等到她实在饿得受不了,就连同事都开始询问她是不是忘记点午饭了,这个时候,外卖员才急匆匆赶到。

外卖小哥擦着脸上的汗,满脸歉意:“商家的生意太好了,等得有点久,实在是不好意思。”

冯明蕙嘴上说着“没事没事”,实则心里忍不住吐槽:就一家商品只有三样、青菜汤还是拿来凑数的店,生意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她现在实在是太饿了,拿到外卖坐回工位就准备开吃。

拆开包装的过程中,冯明蕙不免怀疑起这是商家的阳谋——顾客饿了吃味道一般的东西也会觉得好吃。

一边吐槽着,一边利索地拆开包装。盒饭盖子打开的一瞬间,一股清爽的香味袭来,冯明蕙顿时明白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个菜饭实在是太香太好看了!

米饭粒粒分明、颗颗饱满圆润,油亮亮的一层覆盖其上,更显得晶莹透亮;青菜碎碧绿生青,夹杂在白花花的米饭中,白绿相间,更显得清新可口。

冯明蕙上次吃菜饭还是过年时回老家的时候。

奶奶大清早就起了床,到菜地割来鲜嫩的青菜,经过霜打的青菜叶肥肉厚,还附着着清晨的露珠,看上去水灵灵的,在河边洗净,沥干水后切成碎丁,旺火快炒一下,再下淘洗过的大米,旺火转小火,锅盖一盖,焖煮十几分钟。

老家都是用的土灶,奶奶煮菜饭的功夫,冯明蕙就蹲在灶前帮着烧火。

点燃木柴,用火叉将燃起的木柴推进灶头里。明亮亮的火焰一照,全身都暖烘烘的。

不一会儿,菜饭就煮好了。锅盖揭开的一瞬间,白烟缭绕、热气腾腾,菜香夹杂着米香扑鼻而来,整个厨房都充斥着这股暖洋洋又美味诱人的烟火味。

正宗的土灶菜饭,饭粒油亮、青菜甘甜,冯明蕙尤其爱吃锅底起出的那一层锅巴,咸香酥脆的味道,是整锅菜饭的精华。

每次奶奶煮的菜饭,她都能吃两大碗。冯明蕙一边想着,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面前饭盒里的菜饭,嘴里的米粒清晰、富有弹性,青菜的汁水很好地滲进了饭里,为米饭又增添了一分清甜,熟悉的味道一下唤起了冯明蕙的记忆,让她更加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奶奶了。

“决定了,这周周末就回一趟老家!”

冯明蕙在心里默默做了决定,又狠狠地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美味的菜饭-

何由是一个小明星的小助理,这天他刚结束私事准备从扬市回到横市,就听经纪人杨姐打来电话让他早点回去。

没办法,何由只好随便从路边买了一份盒饭充当午饭,接着就急急忙忙赶上了去往横市的高铁。

不想在高铁上,又因为近日的杂事太多,让他团团转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于是又只好提着盒饭急急忙忙地下了高铁赶到横市影视城。

刚走到休息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小明星和杨姐发生争吵。

杨姐:“不吃饭又在闹什么脾气?人家小张就快把方圆十里店里的食物都买来了,就没一样你爱吃的?”

小明星:“小面摊在的时候你不让我吃,说要减肥,结果现在小面摊不在了我不吃了,你又让我吃?”

杨姐很无奈:“小祖宗,那些都是面食,你天天吃,能不发胖吗?”

小明星嘟囔着:“郑思唯、方景川、蓝于风,他们吃得也不少。蓝于风上次还发博秀自己抢到了猪油渣呢,那可是猪油渣,吃一块胖三斤,他们咋不控制饮食?”

杨姐白她一眼:“我上次凌晨三点还看到郑思唯她们在健身房,你能做到的话,我也不会控制你吃小面摊的次数了。当然,现在小面摊没有了,你要是能抢到沈三元小店的东西的话,算你走运,我也不会管。”

小明星听到这里更气了:“我要是能抢到的话,能不吃饭嘛!”

何由站在门外,思索了一下要不要进去,就在这时,门打开了,杨姐看到他,招呼了一声:“小何回来了,怎么不进来?”

何由于是顺势走了进去。

他还没吃饭,肚子饿得不行,见小明星和杨姐安静下来了,也没他什么事,于是自顾自在旁边坐了下来,拿出从刚才就一直提在手里的盒饭,打算先解决这顿迟到的午饭。

盒饭是很普通的盒饭,他在赶来的路上在路边的小地摊里随便买的,何由还记得那是一辆很老旧的小三轮车,车主是个年轻的女人,个子很高,记不得脸长什么样了,不过摊位和不锈钢保温桶被她收拾得很干净整齐。

何由对这份盒饭并没有抱有期待,只是用来果腹而已,但没想到盖子打开的一瞬间,一阵扑鼻而来的清香,一下把他和休息室里另外两个人的视线都一并吸引了过去。

面前的这份盒饭,白的饭粒、绿的菜叶,黄澄澄的猪油渗透进了米粒与菜叶中,看上去格外诱人。

何由舀了一勺菜饭放入口中,只觉得嘴里的米饭实在好吃,颗粒饱满、糯滑中带着稻花的香甜,经由柴火焖煮后具有十足的农家风味。

青菜也是十分新鲜,外观上保持着碧绿生青的模样,口感中清爽软烂带着一点点脆性。焖烧时,菜汁渗入米饭,后又浇了一勺香喷喷的猪油拌入其中,油润饱满的口感正好弥补了青菜的寡淡。

整份菜饭吃起来既有蔬菜的清香,又不乏猪油的油脂荤香,一起融入进了米饭之中,一口吃下去真是满口的饭菜香,令人回味无穷。

何由吃得摇头晃脑,好不满足。

边上围观的杨姐二人终于忍不住问出声:“何由,你吃的什么?”

“菜饭啊。还别说,没想到路边摊随便买的一份菜饭居然这么好吃。”

小明星看得馋涎欲滴:“何由,你不是要减肥吗?这份盒饭份量这么多,你一个人吃不完的吧?别浪费了。”

何由抬起头,疑惑地道:“啊?我不减肥的啊……”

见小明星疯狂给自己使眼色,不得已只好转口说道,“嗯,对,我要减肥,一个人吃不完这么多的盒饭。”——怎么可能!再来一份他也是能吃完的啊!

但是小明星是给他发工资的人,他能怎么办?只能遵从打工人守则行事了。

恋恋不舍地从没吃的那一边给小明星分了一小份出去,又在杨姐的眼神压力和一句“咳咳”的暗示下又分出一份。

何由委委屈屈地捧着只剩三分之一的菜饭继续吃了起来。

一边吃,还要一边听着旁边两个分了他盒饭的女人旁若无人的感慨。

小明星:“这菜饭真香啊,今天中午难得有了胃口。”

杨姐:“味道的确不错,米饭、青菜和油都新鲜干净,这种柴火饭已经很久没吃到过了。”

说着,杨姐又补充了一句:“味道虽然好吃,但你也不能多吃,里面放了猪油,除非你也想凌晨三点在健身房锻炼。”

小明星不耐烦地回道:“知道了知道了,我就是想多吃点儿也没有啊。”

转头看向将盒饭牢牢圈在怀里、一副休想再来夺食姿势的何由,“对了,你这份盒饭是在哪里买的?明天中午也帮我买一份呗。”

何由把仅剩的一点菜饭吃完,吞进肚子里,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恐怕不行。卖盒饭的路边摊不在横市,在扬市。”

“啊——”小明星长叹一声,一脸幽怨,“小面摊走了后,难得有一个想吃的东西,居然不在横市!天要瘦我啊!”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杨姐突然冷不丁来了句:“沈三元也在扬市吧?”

“而且这个菜饭的味道,和打包盒的样式,我越看越觉得是沈三元的风格。”

小明星一脸震惊:“不会吧,这么巧?”

她瞪大了眼看向何由,“你还记不记得那个路边摊摊主长什么样?”

沈三元在影视城开小面摊的时候,何由还没来应聘,是以他也没见过这个在影视城里流传着各路传说、鼎鼎有名的小摊贩,不过他还记得那个三轮车车主的模样:“很高、很瘦,话不多,挺白的,眼睛又黑又亮,尤其有神……但具体长什么样,我也说不出来……”

话音刚落,小明星和杨姐异口同声:“沈三元,没跑了!”

第37章 古井烧鹅

片场。

下了戏,郑思唯立刻从助理手上接过手机,专注地玩了起来。

手指不停地在屏幕上按动,背景像是聊天界面,脸上总是一副甜蜜的模样,时不时无意识地笑出声。

——刘导已经观察郑思唯很久了。

他怀疑郑思唯又恋爱了!

郑思唯先前谈的那个谁谁谁他就看不上,虽然为了那个人节食是误会一场,但也不影响她恋爱脑的形象深入人心。

恋爱脑谈起恋爱来,简直丝毫没有脑子可言!

这部戏还没拍完,刘导生怕郑思唯又整出些幺蛾子来。

他正想过去了解了解情况,却见一个女人先他一步走了过去——是郑思唯的经纪人。

经纪人走到郑思唯旁边,告诉她:“有个好饼,接不接?大制作、名导演、女一号。”

郑思唯放下手机,一脸狐疑:“这么好的事,能轮到我?”

经纪人面无表情:“这部戏是双女主。”

“另一个女主是徐孟晨。”

“你们两个演情侣,感情线戏份很重。”

郑思唯顿时一脸见了鬼的表情:“片方是怎么想的?让我,和徐孟晨,演情侣?!”

经纪人扶了扶眼镜:“你还不知道吧?你们俩的‘相爱相杀’cp在微博上很火,尤其是一前一后为沈三元小店发博文之后,热度更是一度达到了【最火cp榜】前三。”

郑思唯扶额:“饶了我吧。男的我都不想炒,女的更是算了——徐孟晨尤其算了。”

经纪人“嗯”了一声,“我也只是和你提一下有这件事。听说徐孟晨那边也正准备拒绝。”

郑思唯猛地站起:“她为什么拒绝?她凭什么嫌弃我?!”

经纪人:“……”

经纪人不想再谈论这件事,索性转移话题:“你最近怎么一直看着手机傻笑?谈恋爱了?”

一想,最近并没有看到郑思唯和哪个男人走得近,心中顿时一惊,“你网恋?!”

郑思唯无语:“什么网恋啊,我长得这么好看,现实里追我的人一大把,我网恋,图什么?”

她拿起手机,给经纪人看她刚才聊天的界面,“喏,就是这个。”

经纪人凑近了看,只见这是一个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是个群聊——沈三元盒饭跑腿代购群(9)

经纪人更震惊了:“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这么丧心病狂?”

郑思唯赶忙拉住她,朝她比噤声的手势:“嘘,嘘,嘘,别这么大声,被其他人知道了不好。”

郑思唯和她解释,是影视城一个小明星知道了沈三元在离这高铁两小时的扬市摆摊卖盒饭,对沈三元小面摊茶不思饭不想的她于是打算让她的助理跑腿代购,一想,就买这几份盒饭实在劳民伤财,于是叫上了她一起。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群里的人数一下就扩充到了九个人。

经纪人“哦”了一声,再次扶了扶眼镜,“所以你昨天中午不让助理带饭,就因为这个?——吃的什么?”

郑思唯嘿嘿一笑:“菜饭。可好吃了,那米饭又香又润,青菜也是甘甜爽口……”

郑思唯吞了吞口水,眼见经纪人脸色越来越黑,不敢说话了。

经纪人:“把我拉进去,饶你不死。”

郑思唯立马照做。

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男声:“什么菜饭?什么沈三元?什么群?”

郑思唯一转头,欲哭无泪:“导演……您在这多久了,都听到了些什么?”

刘导饶有兴趣地看向她的手机:“也没多少,反正该听的是听到了。小郑,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郑思唯憋屈点头。

【沈三元盒饭跑腿代购群】后的人数也一下由9变成了11。

刘导乐呵呵一笑:“正愁中午不知道吃什么。对了,今天你们的跑腿出发了没有?”

郑思唯“嗯”了一声,在群里艾特@跑腿-小何:今天的盒饭加两份。

【跑腿小何:收到。】

【方方方方方:今天的盒饭是什么?】

【跑腿小何:烧鹅饭。】

“烧鹅是什么?”

“和烤鸭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虽然没吃过烧鹅,但众人对今天盒饭的味道已经无比期待起来-

沈三元住进小院子没多久,就发现院子里的那口井是口枯井,也不深,不到两米的深度。

一开始她并没有想到这口井有什么用处,有一天在逛菜市场时,看到小摊上装在笼子里呃呃叫的大白鹅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道名菜——深井烧鹅。

说干就干,沈三元立刻拎了笼子里的大白鹅回家,清理干净井里的落叶枯枝后,又拉回来一把荔枝树干,用于焚烧熏制。

深井烧鹅的做法可一点儿也不简单。

从选鹅这一步起就尤为讲究,以中小个的乌鬃鹅为优;接着去翼、去脚、去内脏,吹气,缝肚,使整只鹅鼓胀起来;多次滚水、过凉,均匀涂抹上蜂蜜水;腌制后再将它用钩子挂在横在井上的铁枝上烧烤。

等待腌制的时间里,沈三元把拖回来的荔枝木斩成小段,放于井底点燃。

井是在地里挖的,周围都是密不透风的泥土,荔枝木一烧,顿时一股带着独特清香的灰烬气息就溢散了开来,由于深井的独特性,大多数只在井中蔓延,直往铁钩上挂着的鹅上扑,使得烧烤后的鹅上也带了股荔枝木的清香,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越发入味。

相比起其他烤制方式,深井的炉温更加均匀稳定,因此烧鹅的品质也属上乘,但这并不代表挂上烧鹅后就无所事事了。只有时刻保持恰当的火候,才能确保烧鹅的色泽和口感达到最佳。

沈三元不时转动着钩上的烧鹅,使其翻转鹅身,燃烧的荔枝木慢慢将烧鹅的表皮烤至焦脆金黄,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又将热力传进了皮层内部,使鹅上分泌的脂肪油汁受热蒸腾,以此将鹅肉,逼迫至熟。

如此炮制,在热力的反复作用下,各味融为一体,烧鹅才能皮脆肉滑,达到极佳的口感。

沈三元翻转着烧鹅,脑海里想的却是小时候跟随师父来到人间时,吃过的一次叫花鸡。

叫花鸡肉质软烂、汁水四溢,带着荷叶的清香,也是一种想到就会让人流口水的美味。

——如果后来没有因为偷鸡被抓到官府,这段回忆就更加美好了。

趁烧鹅烤制的功夫,沈三元又去弄了酸梅酱,接着把整只烧鹅用保温桶装了,放到三轮车上准备出摊-

沈三元骑着三轮车行驶在马路上。

这段路没铺水泥,都是黄泥,间或路上还有凸起的石块,在小破三轮车抗议似的“嘎吱嘎吱”的叫声中,要不是沈三元的耳力灵敏,还真听不到那个微弱的喊住她的声音:“小姑娘,我要买一份盒饭。”

沈三元停下车,发现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穿得很朴素,衣服样式很陈旧,但打理得很干净。

她坐在路边的花坛沿上,似乎没抱希望沈三元能听到她的话,见沈三元停下来,还有些惊讶。

沈三元道:“今天只有烧鹅饭。”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烧鹅啊……也行吧。”

沈三元便将桶里的烧鹅拿出来,放在简单搭成的砧板上,拿着一把大刀,“哚哚哚”几下就把烧鹅斩成了小件。

接着拿过打包盒,盛了一份满满当当的米饭,把烧鹅往上一盖,淋上一层卤汁,把打包盒盖子盖好,又从旁边拿出一份小份装好的酸梅酱一同递了过去:“一份13块。”

“13块?”

老太太的语气有些震惊和心疼,但还是接过烧鹅饭,从缝制的衣服内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兜,一层层展开,从零零碎碎的一块、五毛钱堆里找出13块钱,递给了沈三元。

拿着烧鹅饭,老太太便走了。

她的臂弯里还挎着一个包裹,鼓鼓囊囊的,装的东西很多,但看上去很轻,应该是衣服之类的东西。

脚边拖着一个化肥袋,袋里的东西要重一些,只能费劲地拖着走。

沈三元看了两眼,朝她挥手:“老太太,你去哪?我送你过去吧。”

老太太,名叫马春兰,摇了摇头,拒绝了她的好意,笑着道:“我来城里找儿子,他马上来接我了。开车来,可方便了。”

沈三元点了点头,重新骑上小三轮车,往工地去了。

马春兰又在原地等了好一会儿,捧着那份盒饭坐在花坛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眼里满是茫然和不知所措。

这份不知所措在一声“妈”的喊叫下,一下被打破了,眼里瞬间充斥着的是喜悦和激动。

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男人快步朝她走了过来,不待马春兰开口,劈头盖脸一顿话就砸了下来:“妈,不是让你在老家待着吗?我们这里忙得过来,您不了解那些现代化电器,来了也是添乱啊!”

马春兰神情畏缩,嘴唇嗫嚅两下,小声说道:“妈也是担心你们没经验,姗姗又刚生产,孩子和她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在老家待着也没事,就想着来帮帮你们……”

马志昊叹了口气,打断了她的话:“行了行了,来都来了,就在这里住几天吧。”

听到他这么说,马春兰一下又高兴起来,兴致勃勃跟他说道:“妈给你们带了好些东西过来,马铃薯、红薯,都是自家种的,还有一些山核桃…………,都是好东西,听说城里很多人都想买呢。”

“对了,儿子,吃饭没有?妈刚给你买了一份烧鹅饭…”

马志昊不耐烦道:“我吃过了。说了几次了?路边摊的东西不要买,不卫生。您这样我怎么放心把姗姗和孩子交给您?”

马春兰不知所措地“哦”了一声,看着前方儿子高大的背影,低着头拖着那个沉重的化肥袋子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

第38章 古井烧鹅饭:皮薄酥脆、肉嫩爽口、鲜香多汁、齿颊留香

马春兰跟着儿子回了家。

这是儿子在城里的家,她还是第一次来。至于儿媳妇,只听说是个城里姑娘,她还没见过。

手里的东西刚放下,马春兰就被儿子拉了出去。

在电梯门口,马志昊压低了声音开始交待:

“您这次过来我还没来得及和姗姗说,姗姗只知道我有个老娘在乡下,对于您的脾性是完全不清楚。”

“她刚生产完,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有些事我只能先和您交代清楚。”

“姗姗在城里长大,又是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脾气不算好,妈您凡事多担待着点,千万别拿乡下那套要求她……”

马春兰一边听,一边点头。她知道自己是个乡下人,没什么文化,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差距也大,所以细细听着,生怕有哪里做得不好让儿媳妇不满意。

马春兰从小在村里长大,城里人在她心里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她平生最骄傲的事,就是把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才,让他走出大山、顺利在城里定居。

马志昊提的这些要求,马春兰一点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从进城的那刻起,她就打定主意,自己是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的,儿媳妇的开心就是最重要的。

这边,母子俩还在絮絮叨叨;屋子里,王姗姗刚把孩子哄睡,拖着困倦的步伐走到客厅,看见大门开着、门口地上放着一个化肥袋,心里虽疑惑却也没当回事儿。

她叫着马志昊的名字:“志昊,志昊,我饿了,今天中午吃什么?”

没得到回应,但在桌上看到了一个塑料打包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码得整整齐齐的烧鹅饭,王姗姗顿时喜笑颜开:“难为他还记得我喜欢吃烧鹅,中午就吃烧鹅饭了。”

从厨房拿了个碗将烧鹅饭倒了出来,放进微波炉加热。

片刻后,“叮”的一声,烧鹅饭热好了。

刚把微波炉的门打开,一阵浓郁的香味便冒了出来,王姗姗馋得口水直流:“真香啊,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烧鹅了。”

这碗烧鹅饭虽然份量不少,但只有一份,显然是马志昊给她带的,所以王姗姗毫无心理负担地开始吃了起来。

夹起一块热气腾腾的烧鹅肉,连皮带肉放进嘴里,咬上一口,脆皮“咔嚓”作响,鲜嫩的肉拌着汁水在口中散开,一阵满足感顿时洋溢开来。

王姗姗幸福得眯起了眼,嘴里的这口烧鹅比她以往吃过的都好吃。不仅皮脆肉嫩、多汁香甜,还多了一股淡淡的荔枝木香,口感更为丰富,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她最近本来没什么胃口,强撑着吃饭也是为了孩子有足够的奶水喝,没想到吃了一口烧鹅饭后,食欲顿时打开,原本还觉得这份饭份量有点多,但一口一口吃下去,却嫌不够多了。

烧鹅的卤汁滲进了米饭里,让米饭也沾染上了烧鹅的香味,咀嚼中,饱满的米粒在嘴里爆开,q弹又有嚼劲,充斥着浓郁的米香,极佳的口感和味道让人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够似的。

王姗姗左手拿着块烧鹅,右手拿着勺,吃一口烧鹅、再吃一口饭,一碗烧鹅饭不知不觉就被她吃了一大半。

马志昊和马春兰走进屋,看见的就是王姗姗坐在桌旁,拿着块烧鹅嗦骨头的场景。

马志昊走在前,王姗姗看见他,给了个眼神就当作打招呼了,待看见跟在后面的马春兰,她嗦烧鹅的动作顿了顿,眼神疑惑:她是谁?

马志昊却没立刻给她解惑,而是率先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在吃这个?外面地摊打包回来的,不干净。”

王姗姗不满:“哪里不干净了?我吃着觉得挺好的,又好吃又新鲜。况且你不是给我带的,放桌上干嘛?还是特意拿回来馋我?”

马志昊:“这是妈买的。”

“妈?”

见王姗姗看过来,马春兰立刻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是她第一次见儿媳妇,满意得不得了。不愧是城里姑娘,看上去就是大方、漂亮又自信。

马春兰揪着自己的衣角,这是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了,但在这明亮宽敞的环境里还是显得格格不入。她惭愧地低下了头。

自己那双粗糙肿胀的手却被握住,马春兰抬起头,就见面前的儿媳妇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妈您怎么来了,是特意来照看我坐月子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我爸妈航班延误赶不过来,我正愁怎么办呢,这下您来了就好了!”

说着,又瞪了马志昊一眼,“这么大件事,志昊也没和我说,一会儿我就把房间收拾出来,您就在这住下。”

王姗姗脸红红的:“那份烧鹅饭……我肚子太饿了就给吃完了,您看看想吃什么?我带您去外面吃吧!不想出门的话,点外卖也行……”

马春兰愣愣地听着,她实在没想到儿媳妇是这样一个人,比她预想中的要好太多了。

她小声应着:“没,没事,本来就是买给你们吃的。我在路上已经吃过了,不饿。”

王姗姗乐呵呵地拉着她:“妈您的眼光可太好了,那份烧鹅饭真好吃,这几天难得吃了一顿饱饭,明天我还想吃。”

马春兰也笑着应:“好,明天妈再给你买!”

“好嘞,谢谢妈。走,我带您进房间去看看囡囡吧,这还是囡囡第一次见奶奶呢!”

马春兰跟着王姗姗有说有笑地走了。

留下马志昊一个人站在客厅,一脸纳闷:

这场景怎么和预想中的不一样?

怎么她俩像亲生的,自己倒像个外人?-

何由拖着一箱烧鹅饭回到影视城。

去时光鲜亮丽,回时灰头土脸。

不过没一个人在意,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在了箱子里的烧鹅饭上。

何由将烧鹅饭一盒一盒拿出来:“杨姐的,刘导的,思唯姐……”

终于分完,何由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

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不仅车程累,在工地和那些工人抢盒饭时更累。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得被那些没抢到盒饭的工人们大卸八块。

真不想干了!

“叮咚”一声,何由拿起手机一看,劳务费已到账。

看清楚金额,何由立刻又动力满满:我可以,我能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活儿没我不行!-

郑思唯美滋滋地捧着盒饭走进休息室。

斥巨资给何由装备上的保温设备果然有用,烧鹅饭现在拿在手上还热乎乎的。

她迫不及待打开饭盒的盖子,见饱满莹润的米饭上,整整齐齐码着剁好的烧鹅件,烧鹅皮烤得焦焦脆脆的,颜色金红亮丽,呈现出枣红色的光泽。烧鹅的香味和米饭的香味齐齐涌来,香得人直流口水。

郑思唯再也忍不住,赶紧拿了筷子夹起一块烧鹅进嘴。

咬下一口,霎时,丰盈的肉汁迸射出来,溢了满嘴,香甜的汁水中,裹挟着浓郁的肉香,给味蕾带来极致的享受。

嘴里的烧鹅,皮薄酥脆,带着一层薄薄的脂油,入口焦香;肉质则是鲜嫩多汁,不仅带着蜜糖的香甜,更有荔枝木与封闭泥炉熏制后留下的清香,吃起来十分可口。

伴随着肉汁在口中散开,嘴里的烧鹅肉越嚼越香,还带着点儿油脂的醇厚感,当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正埋头吃得开心,这时,手机“叮咚”几声响,传来徐孟晨的消息:

【不是吧,你们剧组就吃这个?】

【大汗淋漓、灰头土脸拉着一箱盒饭的何由.jpg】

【这也太寒酸了。吃盒饭就算了,菜品看上去还没几个。】

【吃得也不怎么样,怎么最近还胖了?/捂嘴笑】

郑思唯拿过手机一看,顿时心头火直冒,她气得立刻对着桌上的烧鹅饭“咔咔”拍了好几张,心想:这要能叫做“不怎么样”的话,那影视城还真没几家称得上“像样”的盒饭了。

拍完照片,郑思唯又冷静了下来,她点开徐孟晨的对话框,同样发了一个捂嘴笑的小表情,接着打开微博,将刚拍的照片发了出去:

【美味的烧鹅饭,简单的食材,熟悉的味道~附图:烧鹅饭.jpg】

另一边,徐孟晨发完消息后,正期待着看到郑思唯破防,很快,她收到了郑思唯的回复,一个捂嘴笑的小黄豆,充满了阴阳怪气。

——不过,就一个小表情?

这可不像是郑思唯平日里的风格。

正奇怪呢,手机这时又“叮咚”响了一声,微博的特别关注提示冒了出来,徐孟晨点开一看,就看到了郑思唯刚发的博文。

短短时间里,评论已经新增了上百条,徐孟晨扫了一眼,发现大部分是粉丝的回复:

【唯唯又发微博了,好开心,要好好吃饭啊!】

【这个烧鹅饭是哪家的?看上去好好吃!】

【烧鹅饭好漂亮,皮脆肉嫩的,隔着屏幕已经闻到香味了!】

……

徐孟晨正要收回视线,突然在刷新的转发/回复区里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刘导:一整份烧鸭饭都吃完了,还减不减肥了?】

——【@郑思唯:原来嫌我瘦,现在嫌我胖,刘导你真是一个善变的男人。/无奈摊手】

——【@方景川:话不多说,大家凌晨三点的健身房见。/小黄豆挥手】

……

徐孟晨:……

徐孟晨:???

直觉告诉她这份烧鹅饭一定不简单。

徐孟晨盯着图片上的烧鸭饭仔细观察,越看越觉得这个看上去朴素简约普通的打包盒,有种特殊的熟悉感。

联系郑思唯博文里所说的“熟悉的味道”,一个名字呼之欲出:沈三元!

徐孟晨立刻点开郑思唯的对话框发了过去:

【???这个烧鹅饭是沈三元做的?】

【你们怎么买得到沈三元做的盒饭?】

【位置在哪里?】

【喂喂喂——郑思唯?】

郑思唯:

【/捂嘴笑】

第39章 炝炒酸辣绿豆芽——下饭!

厨房里有两口灶,一口用来焖米饭,另一口用来炒镬气满满的热菜。

第一道是炝炒绿豆芽。

起混合油锅,下干辣椒节,炸至翻黄,待辣椒的香味被热火逼出,顺着白烟进入鼻腔直冲天灵盖时,立即把洗净沥干的绿豆芽倒入,旺火炝炒,接着沿锅边倒入少许香醋和醪糟汁,随着白烟直起,一股又酸又辣的菜香也扑面而来。

择好的绿豆芽色白如玉,形似银针而滋感酥脆,在旺火的爆炒下,仍然保持着这份爽脆,又增添了酸辣的风味。

下一道是海椒末炒油渣。

海椒与油渣一同剁碎倒入锅中爆炒,青的海椒、金黄的油渣在锅铲的翻动下,很快融为了一体。

海椒的辣香伴随着油渣的酥腴,实乃下饭佳品。

将炒好的菜分别盛入不锈钢大号饭盒里,沈三元揭开另一口正在焖饭的锅的锅盖,拿了汤勺滗出米汤,盛入灶上的米汤钵里。

米汤洁白浓稠,没什么味道,但蕴含着浓郁的米香,即使只加些白糖,也很好喝。

沈三元给自己做了一份米汤煮青菜豆腐:起锅,倒入猪油,加点盐,接着倒入米汤煮沸,下嫩豆腐,煮至进味后,再下青菜末煮软,即可起锅。

这道菜没有浓烈的味道,清清淡淡的,喝上一口,却能感觉到米汤的味道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青菜和豆腐的本质,温热的汤水顺着食道直流而下,将青菜的清爽、豆腐的清淡和米汤的香醇也一起带进了胃里。

滗出米汤后,米饭煮熟的速度快了不少。将大柴大火退出,灶里只留些小柴小火关照,片刻后,火柴燃尽,便只剩下些炭火烘托。

沈三元再次揭开锅盖,拿了锅铲,贴着锅壁一把铲下去,一块完整的焦黄的锅巴随即盖在了洁白如玉的米饭上。

沈三元拿起锅巴,咬一口,焦焦脆脆的,香得不行;再端起一旁的米汤喝上一口,呼,食物最本质的味道扑面而来,瞬间占据了味蕾、熨帖了胃里的馋虫。

把最后一口米汤喝完,这时,灶上炖着的黄豆芽炖肉丸也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

把锅盖一揭,浓郁的鲜味顿时喷涌而出,弥漫在了整个厨房。

沈三元提来保温桶,将黄豆芽炖肉丸倒入,连同刚才炒好的炝炒绿豆芽、海椒末炒油渣一起搬上了三轮车。

今天出摊的菜品便全部准备好了-

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中午休息时间到了。

工地上的工人们把安全帽一揭,额上的碎发已经被汗水粘连在了一起。

他们拿着安全帽来回挥动着扇风,试图给自己降低些热度。

休息片刻后,工人们便呼朋唤友、三三两两走在一起,不紧不慢地朝盒饭摊走去。

几人一边走着,一边闲聊:

“刚来这个工地,也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小饭馆好吃。”

“总之这里的食堂我是再也不想去了。”

“昨天我买的一份烧鹅饭味道是真的好,外皮那个酥脆哟,一咬还流油,香得不行,就连骨头都是酥的。”

“真有这么好吃?正好不知道吃什么,今天我也去买一份尝尝。”

“行,我带你去。”

正说着话,突然见好几个工人快步往前走着,很快就越过了他们。

几人不免打趣:

“看来真是饿狠了,这架势,生怕吃不上饭似的。”

“外面的盒饭摊点这么多,有钱还怕没饭吃吗?”

“就是,急什么。”

走到工地门口,就看见迎面走来一个高高壮壮的小姑娘。

小姑娘手里拿着一块焦黄的锅巴,上面还抹了一圈海椒末,一边吃一边走着,沿路响起“嘎嘣嘎嘣”的脆响,诱人的香味也跟着飘了一路。

闻着香味,几人控制不住地吞咽起了口水:“锅巴啊……自从离了家,煮饭都用电饭煲,再没有吃过这玩意儿了,突然看见,还真馋。”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小时候蹲在灶前烧火,眼巴巴地就盼着锅底那一层烤得焦脆的锅巴,焦香焦香、响脆脆的,比什么都好吃。”

“嘿,这你们就不如我会吃了。锅巴铲出来,在一半边沿抹一些盐菜,对折过来,放在火钳上往灶肚里一塞,趁着洗碗的功夫,再用炭火复烤一遍,那滋味才是香得很!”

说着说着,原本不馋的也被说馋了。

于是有人走上前,朝那小姑娘遥遥招手,问:“你这锅巴是哪里买的?”

苗秋停下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这才回答:“不是买的,老板姐姐送的。就在门口的盒饭摊,一辆小三轮车,老板是一个年轻姐姐。”

原本还拉着男人说要去买烧鹅饭的人听了,立刻道:“我先去买锅巴,一会儿再去找你汇合。”

男人听了苗秋的描述,只感觉在哪里见过这个三轮车小摊贩似的,细细一想,嘿,可不就是卖烧鹅饭的那个嘛!

于是又找苗秋确认了一遍:“你说的那个小摊贩,是不是卖烧鹅饭的?”

苗秋点头,又摇头:“今天不卖烧鹅饭了,卖豆芽。摊子前面已经围了好多人,再不快点去就没得买了!”

几个人听了却不以为意:“一个盒饭嘛,今天买不着明天买就是了,不着急。”

原本囔囔着要吃烧鹅饭的也消停了:“嗐,豆芽啊,我不喜欢吃,干了一天活就想吃点有味的,最好是大肉,整点豆芽怎么吃啊?不过为了锅巴,还是去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继续往盒饭摊走去。

到了地方一看,嚯,人还真不少,尤其是一个不大的摊点前面,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闹哄哄的,都在大声下着单:

“要一份炝绿豆芽和海椒炒油渣双拼,大碗饭,再来两碗肉丸汤!”

“一勺绿豆芽,两勺海椒油渣,汤也要一碗!”

“饭,饭要两份!”

几人对视一眼:这个盒饭摊子还真奇怪,居然是现场打菜。

“难怪围了这么多人,这么打菜的效率多慢啊,还不如去旁边买一份菜饭都有的盒饭。”

买过烧鹅饭的男人透过拥挤的人群看见那辆熟悉的小三轮,立刻一惊,迅速跑了过去,边跑边丢下一句:“是卖烧鹅饭的——不是,卖锅巴的!”

其他几人原本也想过去,但看见那个摊子里里外外围了这么多人,还是停了下来,站在原地朝那人招手:“有锅巴的话也帮我们买一份,盒饭就算了,我们去旁边随便吃点儿。”

也不知道男人有没有听到,不过瞧这排队的架势,轮到他还有一会儿呢。于是几人也不在边上傻等了,而是往旁边的摊点走去。

正巧,没走几步就看到路边也停了一辆三轮车,又大又新,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一看就知道下厨多年,做饭经验丰富。

其中一人问:“老板,你这个盒饭怎么卖的?”

见有人过来,王秀梅急急忙忙把刚买的盒饭盖上盖子,随后往车头挂着的布袋子里一塞,在腰间系着的围裙上擦了擦手,这才回道:“把子肉盖饭,一份十七块。”

一人开口道:“把子肉好啊,尤其是厚五花,有肥有瘦,肉质丰腴紧实,一口下去真是香绝了。给我来一份!”

另一人也道:“前几天还听工地的老工人说这里的盒饭摊有一家把子肉盖饭很好吃,没想到这么巧被我们遇上了。我也买一份尝尝。”

有人问:“要给陈南带一份不?”

“十七块钱……也太贵了吧,还是不带了,要是他想吃的话,一会儿自己来买,反正离得也不远。”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对他们来说,垫出十七块钱,风险还是太大了。

这边,见几人嘟嘟囔囔地在议论,王秀梅还以为他们是嫌贵不愿意买。这么多天好不容易有一群冤大头来问价,王秀梅可不愿意就这么放他们走。

于是赶紧热情推销道:“十七这个价钱不贵了啊,我这盒饭里面菜色丰富着呢,不仅有把子肉,还有虎皮青椒、虎皮鸡蛋。不但如此,份量也足得很,保准你一份都吃不完!”

见王秀梅话说得自信,几个人也不再犹豫,况且他们本来就对把子肉盒饭有意,于是纷纷拿起手机付了款:“买!我倒要看看让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的把子肉盒饭到底有多好吃。”

买完盒饭出来,正好看到陈南抱着一盒盒饭也从人堆里挤了出来。

陈南一脸颓丧:“没有锅巴卖,那是老板煮米饭留下的一点儿,送给那个小姑娘吃的。”

见几人手上都提着一盒盒饭,陈南顺嘴问了一句:“都买好了?”

“买好了买好了。”到底过意不去,又提了一句,“在那边买的把子肉盒饭,你要不要也去买一份?”

陈南摇头:“没事,不用,在这个摊子买了。我看这个摊子的豆芽炒得挺不错的,很清脆,荤菜的话,有油渣也够了。我还另外又买了一份肉丸汤,应该够吃了。”

其他人应和地点了点头,肚子都饿得开始叫唤了,赶紧提着盒饭往工地走去,准备找个地方解决午饭。

一路从其他几个施工场地经过,除了漫天的黄沙、水泥味外,最常闻到的就是一阵豆芽的清香和猪油渣的油香,混在米饭的香气中,真是让人胃口大开。

有人咽了咽口水:“那个盒饭摊的生意还真好,这么多人排队都要买。”

“闻起来味道不错。要不是我不爱吃豆芽,不然也想尝尝看。”

“吃把子肉吧,豆芽哪有肉香?提着这盒饭,我都馋了一路了。”

随便找了个地方,往散落的砖块上一坐,几人打开盒饭就准备吃了起来。

只是饭盒盖子一打开,四个人的把子肉香味都没有陈南手上捧着的炝炒绿豆芽浓郁,也没有那么诱人——那股酸酸辣辣的味道一溢出来,便叫人舌根发酸,口水也忍不住冒了出来。

众人的视线都不由得落在了陈南捧着的盒饭上。

只见白花花的大米饭上,盖了一捧青翠爽绿的豆芽,根根饱满,似乎一掐就会出水。红辣椒末夹杂其中,是辣味的来源,那红艳艳的颜色,一看就知道辣味充足。

陈南没有注意到他们故作不经意的打量,夹起一筷子豆芽进嘴,随着腮帮子开始鼓动,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随即响起,酸辣味顺着豆芽的汁水瞬间充盈了口腔,又爽又脆,当真下饭。

就着酸辣香汁把米饭一拌,塞入口中,那真是一阵让人胃口大开的鲜脆生生的咸、酸、辣。

陈南要不是正在吃,恐怕口水都得流了满地,饶是如此,他也吃得狼吞虎咽、头也不抬。

“咕嘟”一声,陈南还以为是自己来不及下咽的口水,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几个人馋得喉头滚动时脸上尴尬的表情。

“吃吃吃。都愣着干嘛呀?”

“就是,这把子肉难道还比不上一碗绿豆芽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拿起筷子迅速往嘴里扒拉起了饭。

咬一口把子肉,薄薄一片、又肥又腻;吃一口米饭,梆梆硬、还夹生!

“这什么虎皮青椒,怎么一点虎皮也没有,看上去蔫答答的,辣椒尾还发黑。”

“鸡蛋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啊!”

“什么?不是有一股发臭的馊味吗?”

众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这什么把子肉盒饭,怎么这么难吃!”

而一旁的陈南,扒拉着海椒炒油渣,已经吃得摇头晃脑、眯起了眼——

好吃,太好吃了。

炒熟后的海椒,一丝生涩味也没有,只留下一股悠长的辣香让人回味无穷;油渣就更不用说了,既香又脆、入口化渣,是常人难以抵挡的美味,难怪家乡有句老话,叫做“天上月亮光光,地上油渣香香”,能把油渣拿来和天上的月亮做对比,足以说明它是何种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了。

一份盒饭吃完,将肚子撑得饱饱的,陈南餍足地喟叹一声,睁开眼,就见另外几个人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吞着口水,表情幽怨。

陈南愣了愣,看向他们手里没吃几口的盒饭,纳闷道:“你们不饿吗,怎么不吃啊?”

其中一人实在没忍住,幽幽叹了口气:“饿啊,是我们不想吃吗?是这份盒饭太难吃啊!”

陈南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这份盒饭好吃。绿豆芽又酸又辣,非常下饭;海椒末炒油渣也是,非常有味,简直太好吃了!我明天还要吃!”

在几人幽怨的目光下,陈南缩了缩脖子,住了口,从旁边提起一份圆盒打包的肉丸汤来:“我吃饱了,汤过餐就不好吃了,要不给你们分了吃吧?下午还得干活呢,不吃饭可不行……”

话还没说完,手里的汤就被夺了过去:“好兄弟,就知道你不是吃独食、不讲义气的那种人!”

把盛着汤的打包盒盖子一揭,顿时,一股鲜味扑鼻而来。

碗里有四颗肉丸,四个人正好一人一颗分了。

又各自舀了点儿汤,就着把子肉盒饭里的米饭吃了起来。

这汤汁的味道实在是太好了,黄豆芽不愧是“素鲜三霸”之一,提鲜的功力当真是太强了,一口汤汁喝进嘴里,差点要鲜掉眉毛。

更让四人惊喜的是,肉丸居然是手打的,肉质新鲜、口感q弹,肉味十足、化渣不腻。

原本叫嚷着“不爱吃黄豆芽”的人,嘴里嚼着一口黄豆芽,吃得津津有味,问他,他还振振有词:“我只是不爱吃豆芽那种生味,做汤的黄豆芽鲜嫩爽脆,有什么不能吃的?”

当真是一口一个歪理。

不过这碗黄豆芽炖肉丸汤实在美味,是四人都举双手双脚认同的。

“谁说豆芽不如把子肉好吃的?我第一个不同意。”

“明天我也要去买这个摊子的盒饭,就算是排队我也要去!”

“得早点过去,不然有钱都买不到。”

“就是,路上跑快点儿。”

正商量着,其中一人想到卖把子肉盒饭的摊主,顿时恨得牙痒痒:“那个老板,到底是谁给她的勇气说把子肉盒饭的份量多到吃不完的?”

另外几人低下头默默看向自己还剩了大半的米饭,回想起那个老板的话,抽了抽嘴角,说道:“一份的确吃不完,不过是难吃到吃不完。”

仔细想想,她好像从来没说过自己的把子肉盒饭味道好吃。

——真是想骂人都没理说去。更憋屈了!-

工地上的吃饭时间一结束,顺利卖出十几份把子肉盒饭的王秀梅喜气洋洋地收了摊准备回家。

把三轮车在楼下停好,王秀梅解下挂在车头的布袋子,拎在手里上了楼。

“噔噔噔。”

听到楼道里的脚步声,正美滋滋往嘴里扒拉泡面的王家宝动作一顿,反应过来后,赶紧一脸紧张地咽下嘴里的泡面,接着迅速端起整个泡面碗跑进厕所,满脸不舍、但动作果决地把泡面往马桶里一倒。

摁下冲水键的那刻,王家宝悲痛地闭上了眼:永别了,我亲爱的泡面!

王秀梅打开门,正好撞见王家宝拎着垃圾袋从厕所出来。

王秀梅一边换鞋,一边和王家宝说着话:“宝啊,你今天下午……”

王家宝立刻打断道:“我今天下午不回来吃晚饭了——和朋友约好了,要去公园玩。对,就是这样。”

王秀梅不疑有他,见王家宝拎着垃圾袋要出门,赶紧把手上提着的布袋子递了过去:“不回来就不回来吧,晚饭还是要吃的,这是奶专门给你打包带回来的,你带去吃。不许在外面吃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

王家宝不情不愿地接过来。在扔垃圾的时候,他真想“一不小心”把手上那个布袋子也一起扔进去。但是他不敢,也不想糟蹋了奶奶的心意。

没办法,王家宝只好拎着那个布袋子出了门。

第40章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王家宝提着饭盒走到了城东公园。

原本他是不想来的,和奶奶说的“和朋友有约”只是托词,没想到漫无目的地溜达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

王家宝叹了口气。

没想到出了门也还是要受到奶奶厨艺的支配。

——那他还出来干嘛?

王家宝皱着眉,正纠结是在公园随便找个地方把晚饭解决掉,还是回家去,这时,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叫喊着他的名字:“王家宝,你也来啦?”

应声看去,便见一个留着平刘海的可爱萌妹子正冲自己招手——是他们小区的刘萌萌,也是他的同班同学。

刘萌萌和其他几个人正站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扯着野餐垫,旁边放着几个不同颜色的保温饭盒和水果、甜品,看样子是准备在公园里野餐。

王家宝抬起脚步走了过去,没走两步,就看到除了刘萌萌之外的几个人视线不约而同地紧盯着他手上的饭盒,脸色齐齐一变。

——他们正好是上次去王家宝家吃过猪油拌饭的那几个人,深知王家宝奶奶厨艺的威力,一想到那份猪油拌饭的味道,胃里就开始翻滚起来。

他们伸出手,试图阻止:“王家宝,你……”

话没说完,王家宝已经走到了面前。

毫无所觉的刘萌萌笑眯眯地看向他手上的饭盒:“你也带盒饭了?太好了,大家可以一起换着吃。”

其他几个人闻言,脸上顿时灰白一片,既不想伤害王家宝的自尊,又实在难以承受王家宝奶奶的厨艺,一时讷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王家宝开口了:“不用,我吃自己的就行。”

他的视线从其他人脸上一扫而过,随即很快低下了头。

王家宝心中酸涩,百感交集。既有难为情,又带着一丝恼羞成怒:我奶做的饭难吃怎么了?至于这么嫌弃吗!——没人吃,我自己吃!

刘萌萌不懂小伙伴们之间的暗流涌动,野餐垫铺好后,率先拿起自己的粉色饭盒,打开,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我妈妈做的可乐鸡翅,可好吃了,大家快来尝尝。”

其他人纷纷伸出筷子夹起一个鸡翅进嘴,夸赞道:

“好吃。”

“好软烂,咬一下就脱骨了。”

“又甜又香。”

轮到王家宝,就见他默不作声在角落里坐了下来,随即开始解布袋的绳子,拿出里面的饭盒。

刘萌萌叫他:“王家宝,你要尝尝吗?”

王家宝摇了摇头,还是拒绝:“我吃自己的。”

旁边有人拉了拉刘萌萌:“别管他了,我们自己吃。”

阳光洒下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得不说,今天真是一个适合野餐的好天气。

几个小伙伴一起,欢快地分享着自己带来的食物:

“李娜,你妈妈做的无骨鸡爪也太好吃了吧,又酸又辣,好下饭!”

“好好吃的红烧肉,肥糯糯的。”

“我喜欢这道炒鱿鱼,好有嚼劲,就是太辣了,嘶——”

听着身边传来的热闹的声音,独自坐在角落的王家宝不免有些黯然,尤其在打开饭盒看到里面盛着的辣椒、猪油渣后,心情顿时更悲凉了——这么寡淡的饭菜!他也好想吃红烧肉、炒鱿鱼啊!

王家宝悄咪咪回过头看了一眼,希望能再有人来叫他加入饭局,但刘萌萌几人正乐呵呵地分享着饭菜,热热闹闹地吃得不亦乐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角落里的他。

王家宝撇了撇嘴,认命地拿起饭盒里的一次性筷子,拆开包装,木着脸往嘴里扒饭。

他决定稍微吃两口,就借口吃饱了离开这里。

满满一盒大米饭上盖着碎碎的海椒和油渣,一筷子刨下去,海椒、油渣和米饭便一起到了嘴里,猪油将米饭润得亮晶晶的、十分油润,嚼了嚼,辣椒的香味便和油渣的酥香一齐在嘴里爆发了出来,那么强烈的香味,幸得有米饭在其中中和,但一口下去,还是免不了浸液越生越多、胃里的馋虫越来越馋。

“怎么这么好吃!”

王家宝只来得及抬起头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迫不及待地又低下头迅速扒拉着米饭,大口咀嚼起来。

旁边的刘萌萌使劲吸了吸鼻子:“你们有没有闻到?好诱人的香味。”

“真的好香,混着米饭的香味,好馋人。”

“是红烧肉吧?”

“不对,没有这么浓厚的调料香,倒像是……猪油的味道?”

“赖杰,别提那两个字!”

赖杰小胖子不好意思地笑着摸了摸后脑勺,视线不经意间一转,就看到角落里的王家宝正捧着他那份盒饭吃得狼吞虎咽。

而那个位置,正是香味传来的方向。

刘萌萌对那阵香味显然很感兴趣:“王家宝,你吃的是什么?这个香味好馋人。能给我也尝尝吗?”

说着,便朝王家宝走了过去。

李娜震惊喊道:“萌萌,不要啊!”

然而,刘萌萌已经了一勺渣海椒炒油渣拌饭送进了嘴里,她的腮帮子动了动,其他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动作,也情不自禁地吞了吞口水,就见刘萌萌咀嚼着、咽下那口饭后,眼睛倏然一亮,一脸惊喜:“哇,这道菜好好吃啊,好香的猪油香味,一点儿也不觉得腻人,辣椒也不辣又有味,混着油渣一起吃实在是太好吃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

真的这么好吃吗?

不过这个猪油香好像和之前闻到的确实不一样。

征得王家宝同意后,刘萌萌朝大家招手:“真的特别好吃,很新奇的味道,你们也来尝尝看。”

其他人半信半疑地起一勺饭,随着咀嚼的动作,海椒、猪油渣碎的香味传达至味蕾,众人脸上的疑惑、抗拒也慢慢变成了惊喜、满足:“真的好好吃,这道菜好下饭,就连米饭也是又香又糯、又有嚼劲,好满足的一份盒饭!”

刘萌萌调侃道:“难怪王家宝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吃,要是我有这么好吃的盒饭,也要躲起来自己一个人慢慢吃。”

王家宝讷讷道:“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这份盒饭的味道居然这么好……”

其他人红着脸和王家宝道歉:

“对不起,我们不该嫌弃你奶奶做的饭,明明这么好吃,我们太片面了。”

“原来你之前说的你奶奶只在某道菜上发挥得好是真的。这道渣海椒炒猪油渣真的好好吃,我们还能去你家蹭饭吗?这么一点完全没吃够。”

“对啊,王家宝,你家的米饭也好好吃哦,怎么能这么软糯有嚼劲,这个米是什么米?我也叫我妈妈去买。”

王家宝被问得懵了一瞬,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奶奶的厨艺时好时坏,好的时候香得人恨不得吞掉舌头、坏的时候又让人恨不得不要这条舌头。

而且他奶奶一向节俭,自己吃都舍不得买好米,更不用说卖给工地的那些盒饭了。——不过今天的米饭味道的确很好。

王家宝细细品了品,觉得这个米饭的味道和口感很像上次吃过的非常好吃的猪油拌饭,他似乎想到什么,低下头看向手上的打包盒,顿时一惊,眼睛都瞪大了:这个不是他奶常用的打包盒样式!-

“你去扬市干嘛?不会也学徐茂阳金屋藏娇吧?!”

听到好友的话,梁凡芸顿时一脸黑线:“藏什么娇?我来扬市是有正经事。”

电话那头的好友依旧一脸八卦:“当初徐茂阳也这么说,结果被狗仔扒出在影视城旁边买房是为了陪女朋友。”

梁凡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家老头子几年前在扬市买了块地你知道吧?工地已经开始施工,原先负责这个工程的我堂弟又突然撂挑子不干了,没办法只好我来盯着。”

好友“哦”了一声,显然这个过于实际的答案满足不了她八卦的好奇心,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好友就叫喊着“上菜了上菜了,我先去吃饭了”挂了电话。

临挂电话前,还不忘贱兮兮地表示,“我跟钟其芳他们在好味斋吃饭呢,难得在饭点有位置,又是钟其芳请客,我可得放开肚子,狠狠宰他一顿!”

好味斋啊……

这个饭店是他们在横市经常去的一家饭店,味道确实好。

梁凡芸看了一眼时间,也确实到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她习惯性点开外卖,顿了一下,自嘲一声:在这个旮旯儿地方能有什么好吃的外卖?

果不其然,都是一些快餐店,不然就是啃的鸡、KEC……

梁凡芸漫不经心地滑动着界面,下午就要去工地视察,一趟走下来也是个不小的体力活动,所以她现在最好吃一些热量高、能填饱肚子的主食。

随手点开一家盒饭店,梁凡芸的视线顿了顿,她还是第一次在外卖上看见这种点餐方式:炝炒绿豆芽3元/份、海椒末炒油渣4元/份、黄豆芽炖肉丸5元/碗;米饭2元(加饭加1元)。

炝炒绿豆芽的介绍也有意思: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要不是她正好看过这个故事,知道这是徐渭写的一副关于豆芽的对联,不然也会觉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梁凡芸被勾起了兴趣,手指动了动,点了一份炝炒绿豆芽、两份海椒末炒油渣、一碗黄豆芽炖肉丸以及一份米饭,下了单。

一共18元。还没有好味斋的一份前菜贵。

下完单,她就继续忙工作去了。

直到半小时后,手机铃声响起,梁凡芸从电脑前抬起头,看见来电是一个陌生号码,顿时一脸迷茫,接起电话一听,哦,原来是她的外卖到了。

梁凡芸拎着外卖回到办公室,本没有对这份才十几块钱的盒饭抱有期待,但盖子揭开的一瞬间,那阵扑面而来的香味顿时勾起了她的食欲。

肚子这时“咕噜”叫了一声,饥饿感随即铺天盖地涌来。

除了“诱人”“馋人”,梁凡芸一时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词语描述这股香味。

她先是夹了一筷子炝炒绿豆芽放入口中,一阵又酸又辣的滋味顿时涌上舌尖,新鲜脆嫩的绿豆芽,当真爽脆下饭;又吃了一口渣海椒炒猪油渣,两者皆剁得碎碎的,混合均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口下去,即有海椒的清爽香辣、又有猪油渣的焦香酥脆,油滋滋的菜汤渗入米饭里,别提有多美味了。

两道菜都是下饭佳品,吃得梁凡芸胃口大开。

这时再端起单独盛着的黄豆芽炖肉丸汤,抿一口,简直要鲜到心里去。

梁凡芸吃得不亦乐乎,对于初到扬市饭菜不合胃口的顾虑也打消了。

这时,手机“叮咚”几声发来好友何舒然的消息:

【吃的水晶肘子、帝王蟹。好味斋的厨子稳定发挥,味道还不错。】

【尤其是那道肉丸汤,里面裹了荸荠粒,吃起来爽爽脆脆的,清爽不腻,好吃。】

【等你回来我们再去吃一顿!】

【对了小芸,你中午吃的什么?】

梁凡芸把桌上的残羹剩饭拍了一张发了过去,并附带两个字:【盒饭】

很快,何舒然的消息就发了过来。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震惊:

【你就吃这个?!】

【在我大鱼大肉的时候,我的朋友居然在吃糠咽菜,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何不食肉糜啊!】

【小芸等着,我现在就订票来陪你。】

梁凡芸:?

“何不食肉糜”是这么用的吗?

梁凡芸端起黄豆芽肉丸汤,先吃了一口黄豆芽,当真是鲜嫩得不行,又拿起勺子舀了一个肉丸,咬一口,汤汁迸射,肉被剁得碎碎的,吃在嘴里有种细密的口感,在这种情况下,却仍旧不失弹性,整碗汤虽然清淡,却依旧鲜美,梁凡芸觉得它的味道丝毫不输好味斋。

正悠悠品味着汤汁的甘美,梁凡芸突然一顿——刚刚何舒然是不是说要来?

她赶紧给何舒然发去消息:

【这个盒饭很好吃。】

【你不用来。】

【我在这边过得很好,别再脑补一些有的没的了。】

正在紧急订票的何舒然:

呜呜,小芸为了不让我担心居然说出这种违心的话。一份工地盒饭有什么好吃的?

不行,我要赶紧去陪她!

于是,何舒然——

【知道了。】

【我马上过来。】

梁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