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1 / 2)

第51章 赤裸裸的污蔑!

谁?

谁嫁给谁?

他父王说他打算让谁嫁给谁?

有那么一瞬间田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要不然他怎么会听到这么离谱的一句话?

“父王,我、我是男子啊。”田明被吓得口齿都有些不清了,“真的要娶的话,不是应该我娶她吗?”

“你想得美。”齐王毫不犹豫地道,“你是男子怎么了?你是男子也比不上人家长平侯一个姑娘家啊,人家十五岁在干嘛,你十五岁在干嘛?”

“就这你还好意思说真的要娶的话,应该由你娶她?”

说到这里,齐王露出了一个嫌弃的表情,“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了。”

说出去那不是招笑嘛。

田明被自己亲爹的一番话给羞得脸都红了,不是害羞,是气的:“父王,我才是你亲生的啊。”

“更何况你是齐王,我乃是你的子嗣,我要是倒插门给汉国当赘婿的话,我的脸面往哪儿搁?你的脸面又该往哪儿搁?”

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倒插门这回事了,比如说有名的淳于髡就是齐国的赘婿,但是在几千年后,当赘婿都容易被人看不起,更何况是在现在?

在田明看来,所有的赘婿都丢尽了他们男人的颜面,结果他没想到自己身为齐王之子,有朝一日竟然也会给人倒插门?

他们齐国已经不行到这个地步了吗?

齐王默默地瞅了小儿子一眼,然后道:“你的脸面不知道往哪儿搁是因为你倒插门给汉国当赘婿吗?分明是因为你自个儿没出息。”

田明:“……???”

“但凡你自个儿有点出息的话,别说你的脸面了,我的脸面都有地方搁了。”

田明:“……!!!”

因为齐王的一番话,田明难过极了:“父王你变了!你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你了!”

从前的他是根本不可能对他有那么高的要求的,可是现在他竟然嫌他没出息,嫌他让他的脸面没地方搁!

“你给我滚!”看到田明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齐王气得不行,“你以为我让你嫁给长平侯是害你吗?你也不想想我是你亲爹,哪个亲爹会害自己的亲骨肉?”

“如果长平侯只是汉王的一个女儿,那么我自然不可能让你倒插门了,就算要结两姓之好,我也只会替你向汉王求娶长平侯。”

“但是长平侯现在不仅是汉王的女儿,还是汉国的将军,是汉王亲封的彻侯,她有战功,有军队,哪怕日后汉王赢了称皇称帝,长平侯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公主而已。”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跟他们结两姓之好的话,那么只能由你入赘,而不是让长平侯嫁过来。”

“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汉王同意这门亲事。”

齐王确实是有意想要和刘邦拉近关系,而最快拉近关系的方式肯定就是联姻了,但偏偏齐王一个女儿都没有,倒是儿子还有两个。

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那么自然是不可能让他跟刘旋联姻了,但是好在他还有一个小儿子,年纪恰好与刘旋一般大,尚未娶妻生子。

在齐王看来,这不是正合适吗?

至于田明觉得身为堂堂男子却要倒插门给人当赘婿很丢脸什么的,齐王却压根不在意,毕竟有的人想给刘旋当赘婿还不一定有机会当得上呢。

……

对于让田明倒插门给刘旋当赘婿一事,不仅齐王赞成,齐王的叔父齐相也十分赞成,尤其是见过刘旋之后,得知汉国如今竟然拥有亩产量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粮食作物之后,他们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了。

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粮食对于他们而言都十分重要,所以和汉国联姻对于齐王他们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于是等到晚上参加齐王设下的接风宴时,刘旋就发现了他莫名其妙地就跟她夸起了他的小儿子田明。

刘旋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毕竟有的父母懂谦虚,不爱夸小孩,但是同样的也有父母爱炫耀,酷爱夸小孩。

后者就比如刘邦,或者比如现在的齐王。

不过齐王夸着夸着,刘旋就感到有些不太对劲了,她低声问身边的灌婴:“你说齐王这是什么意思?他是知道了今天街上发生的事情还是不知道?”

要说知道吧,他一直跟她夸田明;要说不知道吧,他一直跟她夸田明。

刘旋就奇了怪了,因为不管齐王知不知道,他好像都没有必要跟她一直夸田明,因为他又不是只有田明一个儿子,而且据她所知,齐王更看重的不是长子吗?所以要夸不是应该猛夸长子才对吗?

灌婴在这个时候反倒是比刘旋还要敏锐了,他说:“齐王应当是不知道今天街上发生的事情。”

“那他跟我夸田明做什么?”刘旋不解。

做什么?

当然是痴心妄想了。

听到齐王说田明和刘旋一般大,必定有话题聊,提议明日让田明陪刘旋出门转转,好好地逛一逛临淄的时候,灌婴就意识到齐王想撮合刘旋和田明了。

因为他没有这个心思的话,大可以让作为继承人的、已婚已育的长子陪他们游玩临淄,何必派尚未娶妻生子的次子?

更别提齐王只提议让田明陪刘旋出门转转,而不是陪刘旋和他们这些汉使一块出门转转。

由此可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灌婴心想凭他田明也配?

还真别说,齐王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又看看刘旋,确实觉得他们还挺配的,刘旋的模样自是不必说,田明长得也不差,两人要是站到一块的话,也当得起一句金童玉女。

但是齐王只是有心想要撮合刘旋和田明而已,又不是个傻的,听到刘旋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他的提议,提起田明时神情里还透着几分异色的时候,齐王就猜到了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了。

于是等到接风宴结束后,齐王就把田明留下来了:“你跟我老实交代,你跟长平侯他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田明一开始还想要装傻,可惜齐王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他的再三逼问下,田明不得不吞吞吐吐地告知了他关于今天在街上发生的事情。

当即齐王一阵天旋地转:“你你你……你真的是要气死我啊,我有没有跟你说过长平侯他们不日就要抵达临淄,让你给我安分几日,别在长平侯他们面前露相?”

“结果你倒好,就差直接把屁股露给长平侯看了。”

一想到田明不学无术还嚣张跋扈的一面已经被刘旋他们亲眼见到了,他这个当爹的还在她面前猛夸田明,齐王就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直接转进去。

丢人!

实在是太丢人了!

自觉颜面尽失的齐王转身就想要找家伙什儿教训田明一顿,结果趁手的家伙什儿没有找到,身边的叔父和长子就一左一右地各自递给他一只靴子。

齐王:“……???”

田明:“……!!!!!!”

*

在齐王拿着叔父和长子从各自脚上脱下来的靴子教训次子的时候,项羽也被刘邦派人送来的一封信给气到恨不得立马冲去荥阳教训他一顿。

刘邦写给项羽的那封信的大致内容就是指责项羽臭不要脸,偷小孩儿钱就算了,偷了还不还!

刘邦在信中问:“堂堂西楚霸王连两个秦半钱都还不起吗?”

“岂有此理,他这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项羽被刘邦指责过他杀义帝,杀降兵,这些事情他都做过,他也认,但是没做过的事情别指望他会认。

再说了,偷小孩儿钱是什么鬼?

他堂堂西楚霸王就算真的缺钱了也不会干这么丢脸的事情好不好?

“大王,万万不可上当。”范增看到刘邦派人送来的信也生气,可仍然保留了理智,“刘邦就是故意想要借题发挥激怒你罢了,你要是上当了那就如了他的意了。”

“我们应该坚持我们一开始的计划,分兵到北边。”

代国和赵国已经落入刘邦的手中了,现在只剩下燕国和齐国,他们要是再不插手的话,等它们也一并落入刘邦手中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汉军的围剿了。

“不,亚父你错了。”项羽目光沉沉地道,“我要亲自带兵前往荥阳。”

“大王!”范增闻言,下意识地开口想要再劝他,在他看来,项羽现在已经被刘邦激怒了,他这个时候不宜做重大决定。

“亚父你不必再说了。”项羽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因为冲动。”

“韩信已经带兵平定了代、赵二国,也派使臣前往了齐国,我们现在派兵前往,无济于事,倒不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荥阳。”

“只要我们能攻破荥阳,生擒刘邦,到时候别说燕、齐二国,只怕其他诸侯王也会相继背叛刘邦。”

“到时候优势仍然在我们这边。”

听到项羽这么说,范增就把原本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因为他仔细琢磨后发现换个思路的话,项羽的计划并非是不可行的。

“亚父,当日我能靠骑兵踏平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今日我也一样可以。”

项羽很清楚与其继续拖下去,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和刘邦打上一场,到时候鹿死谁手就各凭本事了。

项羽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范增自然不会再阻止了,只是他们压根没有想过一件事,那就是刘邦虽然主动派人给项羽送信,也主动对项羽进行挑衅,但是他的目的压根不是跟项羽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第52章 这两个傻蛋在搞什么鬼?

从八月底到九月底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地里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先是刘旋分别让楚军降兵和废丘百姓在荥阳以东以及废丘种植的水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收割,大家就发现了水稻的亩产量竟然比黄豆和玉米还要惊人。

之前黄豆亩产量达到八百斤的时候,刘邦他们就已经十分惊喜了,后面玉米的亩产量出来之后,刘邦他们更是激动到语无伦次。

毕竟那可是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亩产量,换做是谁都不能不激动。

原本刘邦他们以为这已经是所有粮食作物的亩产量上限了,但是谁知道水稻的收成也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不仅比玉米的还要高,而且每亩地的收成都突破了三千斤。

刘邦到底是已经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之前有亩产量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玉米打底,所以得知水稻的亩产量高达三千斤的时候,他虽然感到震惊,却也不至于震惊到失语。

毕竟三千斤和两千七百多斤之间也就相差了区区三百斤左右而已。

是的,刘邦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刘旋和白龙马给养大了,明明在此如果哪种粮食作物的亩产量能够高达三百斤的话,他们绝对会为之亢奋的。

但是现在?

三百斤已经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了。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三百斤前面加上“区区”二字,更不会在三百斤后面加上“而已”二字。

然而接下来进入成熟期的土豆和红薯它们的亩产量却完全把刘邦等人都给震惊懵了——

一万两千斤!

一万四千斤!

这两种粮食作物的亩产量高到简直让刘邦等人开始怀疑人生,尤其是红薯,虽然他们早就猜到红薯的亩产量不低了,要不然刘旋在出发之前也不会对刘邦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让人照顾好拿十几亩红薯地。

但是就算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刘邦他们也没有想到红薯的亩产量竟然能够高到这个程度。

那可是一万四千斤!

一亩地就可以产出一万四千斤的粮食作物,这种事情要不是真实发生在他们的眼前,刘邦他们简直不敢相信。

当日受刘旋嘱咐,带着一车车的土豆种子回荥阳的吕产也没有想到当日只有一万斤左右的土豆种子现在竟然能够种出二十四万斤的粮食作物。

要知道当初他顶多幻想一亩地能产出八百斤的土豆而已,结果谁知道看起来灰扑扑、不起眼的土豆竟然那么争气!

赶在年前来了一个大丰收的汉营最近这段时间别提有多热闹和喜庆了,明明项羽都已经带着他的骑兵大军兵临城下了,但是荥阳里的汉军们却不慌不忙的。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大王为什么要主动挑衅项羽,又为什么在主动挑衅项羽之后却在楚军到来之后拒不应战,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大王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事实上刘邦确实不是在瞎胡闹,在得知韩信和刘旋他们接连平定了代国和赵国之后,刘邦就知道想要将燕国和齐国收入囊中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也知道项羽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却置之不理。

刘邦猜测,项羽定会有所行动,而刘邦要做的,就是将项羽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尽量为刘旋和韩信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平定北方战场。

为此,刘邦不惜拿自己做饵。

当得知项羽真的亲自带兵前往荥阳的时候,卢绾忍不住对刘邦道:“大王你可真的是神了,你怎么知道项羽肯定会上当的?”

虽然项羽确实是比较冲动傲慢,但是他又不是冲动无脑之人,更别提他身边还有范增等人呢,且不说项羽会不会因为一封信就被刘邦刺激到理智全失了。

退一万步讲,即便项羽真的是被刘邦刺激大发了,范增等人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项羽往坑里跳而无动于衷。

所以比起刘邦写信去挑衅项羽,卢绾觉得倒不如直接派兵去吸引项羽的注意力。

信送到他面前他可以当做没看到,兵都跑到他面前了他总不可能当做没事发生吧?

但是让卢绾没想到的是,项羽竟然真的被刘邦的一封信给挑衅到主动带兵来荥阳了?

项羽这么容易就破防的吗?

卢绾百思不得其解。

刘邦却比卢绾要更加了解项羽,他说:“你以为项羽带兵来荥阳是被我的一封信给刺激到的?”

卢绾反问:“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刘邦说,“项羽不过是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并且想着擒贼先擒王罢了。”

只要他这位汉王被项羽俘虏了,或者直接没了,那么他们和所有答应跟他们合作的诸侯王的关系就会瞬间分崩离析,而偌大的汉国也有可能不复存在。

项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想着再次破釜沉舟,奋力一搏。

卢绾一听,脸色大变:“既然大王你明知道项羽想做什么,为什么还要故意挑衅他?便是想为旋儿和大将军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你也没必要拿自己的安全当诱饵啊。”

他就说呢,项羽也不至于那么蠢,怎么他们大王一封信就把他勾来荥阳了,敢情不是项羽蠢,是他没看透罢了。

“富贵险中求。”刘邦说,“更何况旋儿他们都在努力,我总不能给他们拖后腿。”

“大王说得在理。”张良笑道,“再加上年前的几次丰收使得我们现在粮草充沛,就算楚军把关内对我们的粮草补给都给断了那又如何?他们以为仅凭这样就能够困死我们吗?”

“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卢绾他们原本确实是挺为刘邦担忧的,毕竟他们上次跟项羽交手的时候,当场就被他给打蒙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是再次回忆起来,他们仍然心有余悸。

而项羽现在再次带着他的骑兵大军出场,卢绾他们实在是担心噩梦重演。

但是听到张良提到年前的那几次大丰收,原本还皱着脸的卢绾忍不住咧开嘴笑了,就连其他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气洋洋的神色。

说实在话,即便事情已经过去好些天了,但是每每想起那些粮食作物的亩产量,他们还是忍不住为之心颤。

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他们什么时候听过还有这么高产的粮食作物了?

结果偏偏他们现在就见到了,而且不止一种!

“项羽定是没想到我们还有亩产量这么高的粮食吧?”樊哙嘿嘿一笑,“我猜项羽现在肯定在想我们怎么能守那么久。”

刘邦他们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张良倒是比他们含蓄一些,他道:“我们有本钱能死守那么久,项羽可没有。”

毕竟项羽能派人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他们自然也能够派彭越出马截断楚军的粮食补给。

“不过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虽然可以选择一直死守不应战,但是项羽一定不会容忍我们坚持选择死守,便是他能够容忍得了,楚军的粮草也不允许。”

项羽作为一个成熟的将军,他绝对不可能选择配合他们,毕竟他们楚军的粮草补给被截断了,他们就会面临断粮的一天。

楚军一旦断粮了,他们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强攻。

作为楚军的首领,项羽显然会选择后者。

这点不止张良猜到了,刘邦他们也一样,所以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当楚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的时候,他就猜到距离项羽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不远了。

这一日,项羽命人将剩余三日的粮草全都煮了,让已经将近半个月节衣缩食,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全军上下终于把肚子都吃圆了,然后他们穿上甲胄,拿起兵器,骑上战马就随项羽一块进攻荥阳。

项羽并没有对自己的士兵们隐瞒楚军现在的情况,所以楚军上下都很清楚,他们现在不仅没有退路可言,甚至连下一顿的粮草也没了。

他们不想死,不想饿肚子的话,那么只有攻破荥阳,攻下荥阳。

抱着这样的决心,楚营的将士们个个化身不怕死的勇士一般,即便前一个士兵被汉军扔下的石头砸死,被流箭射死,但是很快的就有下一个士兵顶了上去。

在如此前仆后继下,楚军的士兵最终还是攀上了荥阳的城墙,有一就有二,很快惊天动地的杀伐声就在荥阳的城楼上响起,城门眨眼间就被攻破了。

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来攻城的楚军势如破竹,汉军没有忘记数月前被骑兵击溃的恐惧,楚军也没有忘记他们那一日的威风。

他们幻想着能够历史重现,用他们的马蹄踏平荥阳,踏碎汉军的士气,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楚军攻入荥阳的时候,一支竖立着刘字和灌字大纛旗的骑兵队伍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冲向荥阳。

“是长平侯和昌文侯!是长平侯和昌文侯带着他们的左右郎中骑赶回来了!”

“快,快回去禀报大王!”

同样都是骑兵队伍,汉军看到楚军的骑兵队伍时胆战心惊,然而在看到自家的骑兵队伍时却感觉整个人就像是被重新注入了新的能量和勇气一般,叫他们莫名地燃起一股希望和士气。

“什么?旋儿和灌婴带着他们的左右郎中骑赶回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刘邦都懵了,反应过来之后气到跳脚,“这两个傻蛋在搞什么鬼?他们那点人哪里够跟项羽打的?这个时候赶回来跟上赶着送死有什么区别?”

第53章 看来我得逼我爹立我做太子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也不傻,项羽想要抓他那是他的事,他可不见得会配合他。

毕竟他又不是他爹,还得配合他哄他开心吗?

从小到大刘邦都信奉一句话,那就是别管丢脸不丢脸,反正打不赢就跑。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邦才会那么大胆地让自己做饵,火力全开地吸引项羽的注意。

可以说刘邦早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了,但是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刘旋和灌婴竟然会带着他们的左右郎中骑从千里之外赶回荥阳!

刘邦很清楚刘旋和灌婴两人手下的两支骑兵队伍加起来都不足项羽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怎么敢的?

刘邦又急又气,如果刘旋和灌婴两人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话,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直接往他们两人的脑袋上各敲一下,然后问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

要是没进水的话,怎么能做出这种千里送人头的事情来?

这跟羊入虎口简直没两样。

但是除了着急和生气之外,刘邦心中还夹杂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感动。

因为他大概也猜到了刘旋和灌婴为什么会突然赶回荥阳。

项羽并不是今天才带着他的骑兵军队出现在荥阳外的,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已经抵达了,所以即便刘旋他们不在荥阳,消息也会传到他们的耳边。

也就是说刘旋和灌婴十有八九是因为得知荥阳被楚军围困,所以这才带着他们的左右郎中骑赶回来驰援的。

刘旋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姑娘,灌婴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花架子,他们不会不知道他们此时赶回来会面临什么,但是他们仍然选择了这么做。

一想到刘旋和灌婴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地从千里之外赶回来驰援他,刘邦就很难不感……

“轰——!”

“轰——!!”

“轰——!!!”

刘邦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动,他就不敢动了,因为外面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感觉到他脚下的大地都在颤动。

“这是怎么回事儿?”

“哪来的巨响?”

刘邦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有士兵从外面冲了进来,脸上仍然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喜:“大、大王!长平侯他们带回来了一种像是天雷一样的武器,很多楚军都被炸飞了!”

“还有项羽的骑兵也被破了,现在他们的战马很多都因为受惊过度导致不受他们的控制!”

“现在楚军的骑兵和他们的战马都乱成一锅粥了!”

虽然士兵只是短短地说了几句话而已,但是他这短短的几句话里面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极大的。

首先刘邦他们终于知道刚刚那几声巨响是从何而来了,其次他们还知道了楚军现在竟然玩起了“内乱”。

“是天雷弹!”得知消息的刘邦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一定是旋儿做的天雷弹!”

如果不是士兵用“像是天雷一样”来形容刘旋他们带回来的武器的话,那么一时半会儿的,刘邦不一定会联想到刘旋曾经做过的天雷弹上面。

毕竟刘旋当初做的天雷弹只是简单的“bo”了一下,然后喷了点火而已,但是现在呢?

虽然刘邦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刚刚那几声巨响他是亲耳所闻了,他甚至觉得刚刚大地的颤动并不是他的错觉。

“大王,你确定吗?”张良扭头看向刘邦道,“当日你不是说旋儿做的天雷弹失败了吗?可现在……”

张良没有忘记刘邦当日是怎么对他们说的,正是因为刘邦信誓旦旦地告诉他们关于刘旋做的天雷弹只有它的名字才能唬住人,所以张良他们事后都没有再关注这件事。

主要是也怕当着刘旋的面提起来的话容易让她觉得尴尬甚至感到不好意思。

结果现在是怎么回事?

这天雷弹都能够让大地颤动,让楚军人仰马翻了,这算哪门子的失败?

“子房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可不确定了。”刘邦回忆了一下自己第一次看过的、天雷弹“爆炸”的全过程,再对比了一下刚刚听到的那几声巨响,原本还十分笃定的他突然不太笃定了。

因为从“bo”到“轰”根本就是飞一般……不对,应该说是脱胎换骨般的巨大变化,所以如果刚刚那几声巨响真的是天雷弹制造出来的话,那么刘邦实在是很好奇,刘旋究竟对天雷弹都做了些什么?

事实上刘旋也没做什么,只是想办法让制作火/药的原材料磨得更精细一些而已,刘旋第一次点燃火/药的时候为什么让刘邦失望了?

不就是因为她用石臼和石杵研磨出来的木炭、硫磺和硝石太粗糙了嘛。

但是当刘旋改用碾槽和碾轮来研磨这三样原材料之后,火/药的威力立马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是刘旋明知道项羽带了数万骑兵围攻荥阳却依然敢带着灌婴和左右郎中骑赶回来驰援的原因,因为火/药不一定能够炸死所有的骑兵,但是火/药的巨响和威力足以直接“废”了项羽的骑兵军队。

……

数万人乱起来会如何?

刘旋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数万人和数万骑同时乱起来的话,那就真的是乱成一锅粥了。

饶是刘旋骑射功夫高,剑术也好,面对面前这乱糟糟的一幕,她也下意识地勒住缰绳,然后和灌婴一块带着左右郎中骑往后撤退。

开玩笑,再不往后退的话,他们就要被乱起来的楚军给裹挟进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旋的射箭功夫再好,她也没办法一箭射中项羽——

因为她压根找不到项羽在哪儿。

但是没关系,看着面前这一幕,刘旋很确定,这一场仗项羽败定了,哪怕他能够带兵突围出去,他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因为项羽并不是刘邦,他赢得起,却输不起。

果不其然,当追击项羽的左右郎中骑分别将项羽的尸首带回来之后,从杨喜等人的口中刘邦得知了项羽最终是因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所以选择了挥剑自刎。

当项羽的死讯传开之后,不仅是刘邦,就连其他人都知道了从汉元年到现在汉三年,历时一年多的楚汉之争终于落下帷幕了。

“太好了!娘,爹和阿姐打赢了项羽,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可以一家团聚了?”

别看刘盈还小,但是他已经知道了楚汉之争落下帷幕意味着什么了,也知道此时距离他们一家团聚的时间肯定不远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刘邦派兵前往临江郡平定因为项羽而叛汉的临江王共尉的同时,他还派人前往栎阳将吕雉他们都接来了荥阳。

除了吕雉和刘盈之外,还有刘太公和曹氏他们也没有落下。

很显然,刘邦这个时候把自己的亲人都接来荥阳除了是和他们共享胜利的喜悦之外,也是想让他们见证他接下来的登基大典。

“阿姐,我听说了,是你发明了一种叫做‘天雷弹’的武器才帮着爹打败了项羽的骑兵团的是不是?”

刘盈虽然没有跟刘旋一块生活,但是远在栎阳的他却和吕雉他们一样,时刻关注着刘旋的消息。

所以得知多亏了刘旋他们千里奔袭回来驰援刘邦等人,这才得以破了项羽的骑兵军队,刘盈得意得就跟这件事是他干的一样。

“阿姐你怎么那么厉害啊?居然连天雷都能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