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想到却被他们两人婉拒了,以他们曾是秦兵,又是秦民为由,恳请刘邦直接委派他的心腹带领他们这支郎中骑。
因为他们担心以他们的身份不能服众。
刘邦采纳了他们的提议,不过仍然任命他们为这支郎中骑的左右校尉,由他们辅佐灌婴一块带领这支骑兵队伍。
论年纪,李必和骆甲都在刘旋和灌婴两人之上,但是从他们婉拒刘邦一事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个头脑清醒的,所以面对身份比他们高,年纪却比他们小的刘旋和灌婴,他们始终恪守着尊卑。
“回女公子的话,确实有。”回答的是李必,给刘旋和灌婴报了几个名字,他说,“昔日我们还是同袍时,曾一起作战,他们的骑射功夫很不错,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被蒙恬将军选中加入了九原军。”
“只是我们跟他们分开了数年,他们如今的骑射功夫如何,我们也不太清楚。”
刘旋了然地点点头,将李必刚刚报出来的那几个人的名字都记了下来,然后看向一旁的灌婴。
灌婴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然后对台下的人道:“诸位,我想你们都清楚自己今日为什么会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汉营要选拔骑兵,而我们这次原本打算先选拔一百五十名骑兵……”
灌婴说到这里,原本已经安静的台下立马就传出阵阵窃窃私语的声音,他们虽然不知道今日究竟有多少人和他们一样来参加选拔,但是听说只选一百五十人,他们立马就意识到竞争有多激烈了。
然而也有人注意到灌婴说到了“原本”这两个字,也就是说现在不打算只选拔一百五十名骑兵?
灌婴接下来的话证实了这些人的猜测,他道,“但是经过汉王的同意,我们决定组建两支郎中骑,其中一支郎中骑由我带领,而另一支郎中骑由我们的女公子担任将领。”
说罢,灌婴就侧头看向位于他左后方的刘旋,在她上前一步和他并排而站后,他冲着台下的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的女公子。”
灌婴的话音刚落,台下的人顿时就发出比刚刚还要大的议论声。
虽然灌婴看着十分年轻,但是他既是男子,又是上过战场的骁勇将士,所以当台下的人得知他带领其中一支郎中骑的时候,质疑他的人很少,但是当听说刘旋会担任另外一支郎中骑的将领后,质疑她的人那就多了。
特别是当他们注意到刘旋不仅堪堪及笄,而且看着就像是个病西施时,质疑声就更大了。
但凡刘旋的外表多几分说服力的话,他们的反应说不定不会这么大,可偏偏她看起来比同龄的姑娘家还要更加弱不禁风。
灌婴的眉头一拧,旁边的李必和骆甲虽然也同样诧异他们将军宣布的消息,但见状他们立马上前让台下的人噤声。
“你们莫要以貌取人。”灌婴对台下的人道,“半个月前我们老太公他们不幸被楚军俘虏,若非女公子机智过人,设法声东击西,带人杀进大牢,我们老太公他们恐怕至今都没有办法和汉王一家团聚。”
“你们底下的人有谁敢在有近三万骑兵镇守的情况下依然进入彭城?又有谁能在项羽的眼皮底下毫发无损的把人救出来?”
“如果你们没有人能做到的话,那么你们就没有资格质疑女公子。”
灌婴的话音刚落,台下一片鸦雀无声,包括站在左边的那些老兵,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站着的刘旋,似乎想要用自己的双眼看清楚她一个瘦瘦弱弱的小姑娘到底是怎么做出灌婴刚刚说的那些事的?
虽然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怀疑灌婴在撒谎,因为这种事情他们要是有心打听的话,肯定能打听得到。
也就是说真的是他们以貌取人了?
面对台下一双双盯着她看的眼睛,刘旋面不改色,她道:“诸位,在来之前有人提议我在你们面前展示一下我的本事,我原本没答应,但是为了消除诸位的疑虑——”
她侧头看向身边的骆甲,对他道,“为我取弓箭来。”
骆甲一听,立马转身就去取弓箭,回来后朝刘旋递了过去。
刘旋在众目睽睽之下,伸手接过了那把弓和那支箭,旋即抬头,恰好此时天上飞过一排大雁,刘旋伸手搭弓,右手一松,离弦的箭直接射中了其中一只大雁,大雁嘶鸣着从半空中坠落于人群中,直接砸进了一个少年的怀里。
“嚯!”
“射中了!女公子射中大雁的眼睛!”
少年一边说着,一边抬脚朝着台前走去,同时还用双手将怀里的大雁举了起来,所有被少年经过的人都亲眼看到刘旋射出去的那支箭果然是射中了这只大雁的眼睛。
“女公子威武!”
“女公子威武!!”
“女公子威武!!!”
欢呼声一开始只是稀稀拉拉的,后面却越来越大声,越来越热烈,最后回荡在整个校场里。
事实证明灌婴猜对了,人确实是慕强的生物,不管是台下的人,还是台上的人。
少年举着大雁,穿过人群终于走到台前,见刘旋抬脚向他走来,他激动得脸都红了:“女公子,这是你射中的大雁。”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杨喜。”
“你愿意报名到我这儿当骑兵吗?”
“我、我愿意!”
现在何止是这个叫杨喜的少年愿意?不少人也愿意报名到刘旋那儿当骑兵了,毕竟刘旋露这一手实在是太漂亮了,不仅一箭射中了大雁的眼睛,也射中了他们的心。
要知道刘旋比在场大部分的人都要年轻,但是大部分的人可没有能力像刘旋这样射出如此漂亮的一箭。
刘旋从杨喜的手里接过大雁,然而当着众人的面单手将它举了起来,她道:“我今日要招募八百个骑兵,不论你们有没有经验,只要你们擅长骑射,都可以报名到我这儿当骑兵。”
“先报名者拥有挑选战马的资格。”
“……???”
“……!!!!!!”
多、多少?
她说她要招募多少个骑兵?
她还说先报名者拥有什么资格?
看到刘旋用一箭就征服了在场的人,灌婴还没有来得及为她高兴,就被她的话给惊得差点当场失态。
他们抠抠搜搜只能够组建一支两百人的骑兵队伍,结果她开口就说要组建一支八百人的郎中骑?
且不说她能不能真的招满八百人了,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让她招满了八百人,她上哪儿去给这八百人准备八百匹战马?
让汉营里的战马从现在开始马不停蹄地生,它们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给她生出八百匹马儿来呀。
还有!
她要是招满八百人的话,他们的一百五十人该不会招不满吧?
看着台下一个个争着抢着嚷嚷着“我要报名”的人,灌婴忍不住挪到刘旋的身边对她道:“女公子,就算你把白龙马算上,把荥阳里的战马都算上,我们也没有八百匹战马啊。”
“不。”刘旋说,“本来没有而已,不代表现在没有。”
啊?
明明刘旋说的每一个字灌婴都认识,但是当它们连在一起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了:“什么意思?”
本来没有为什么不代表现在没有?
本来现在就是没有八百匹战马啊!
刘旋扭头看向灌婴,见他一副又急又懵的样子,把扔掉的良心又重新捡了回来的她提醒了他一句:“你没有听到什么?”
听到什么?
灌婴正想要这么问,结果下一秒他果然听到了一阵由远及近的声音,这个声音对于灌婴来说并不陌生,当成百上千匹马儿同时跑起来的时候就会发出这样使人震耳欲聋的声音!
可荥阳内哪有那么多的战马?
灌婴循声望去,突然就看到了十分震撼的一幕——
只见为首的白龙马就像是一个英勇的将军一样,带着锐不可挡的气势正朝着校场这边奔来,而它的身后是一匹匹健壮有力的战马,它们就像是白龙马最忠诚的信徒一般,始终紧随在它的身后。
当校场被一匹匹战马给填满后,灌婴已经震惊到半天都回不过神来了。
而与此同时,得知白龙马带着一大批战马出现在荥阳的消息后,上一秒还跟张良笑话刘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刘邦下一秒就失态到直接爬起来问道:“什么?”
“什么?”
“你说什么?”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时候,卢绾肯定是二话不说就直接开始笑话刘邦了,但是现在?
卢绾压根顾不上这个了,激动的对他道:“小白龙它突然带着好多好多匹的战马从外面回来了!”
“你说详细一点,好多好多匹战马究竟是多少匹战马?”
“少说都有几百匹,多的话可能都上千了。”
“……???”
“……!!!!!!”
第26章 旋儿你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刘邦并不是那种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在他联合五路诸侯共同伐楚的时候,他曾经统率过五十六万大军,也曾经拥有过将近两万骑。
然而即便如此,当他带着张良他们来到校场,看到这遍地的战马时,刘邦还是激动到忍不住回头给了卢绾一拳:“你老小子果然没有骗我!”
成百上千的战马同时跑起来的声音确实不小,曾有史书记载蒙古万骑冲锋的时候大地的震颤声会如雷鸣一般,距离五公里外的地方仍然清晰可闻。
然而因为刘邦的屋子离得远,再加上白龙马只带了一千匹战马回来,所以如果不是卢绾亲自前往禀报刘邦的话,刘邦和张良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
刘邦了解卢绾这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他压根不像灌婴那么老实,所以即便从他的口中得知白龙马带着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战马从外面回来这个消息,刘邦在仍然在震惊之余保持着一丝怀疑的态度。
他在想,卢绾这老小子该不会是突发奇想故意逗他的吧?
虽然刘邦也知道卢绾会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他即便不是老实人,也不是那么不分轻重的人,但是他说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他们在这边绞尽脑汁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弄点战马回来,结果转个身白龙马就从外面带了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匹战马回来的?
刘邦那一丝怀疑在亲眼见到这一校场的战马后瞬间就烟消云散了,他没想到卢绾说的居然是真的!白龙马真的给他们带回来了这么多的战马!
莫名其妙挨了刘邦一重拳的卢绾疼得龇牙咧嘴的,但是眉间的喜色却是怎么也藏不住:“大王,你把我卢绾当做是什么人了?我会随随便便拿这种事情骗你吗?”
不过卢绾也不怪刘邦没有第一时间就直接相信他说的,因为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话,他也肯定跟刘邦一样怀疑是有人故意逗他了。
所以回了刘邦一句后,卢绾就把注意力放到那些跟着白龙马回来的战马身上了,他忍不住上前抚摸了一下离他们最近的那匹战马,然后道,“大王你们瞧,这些战马养得多好啊,皮毛油亮不说,这四条腿看着就有劲儿,这绝对是好马啊。”
事实上即便卢绾不说这话,在场的人也看得出来这一批战马的品相有多好。
当然了,品相最好的那一匹马当然就是白龙马了,但是报名参加骑兵选拔的人也不傻,他们刚刚不仅亲眼见到白龙马威风凛凛地带着一大批战马奔跑进来,还亲眼见到它一跑到刘旋的面前就瞬间化身要跟主人贴贴的大可爱。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匹品相最好的白马已经有主了,而且它的主人还是刚刚仅凭一支箭就直接让他们折服的女公子刘旋。
所以他们即便拥有挑选战马的资格,也没机会挑选到白龙马的头上,不过……
白龙马他们是没有机会了,但是其他的战马是不是都可供他们挑选?
不怪杨喜他们会这么想,主要是因为刘旋前脚才跟他们说先到她那儿报名的人可优先挑选战马,白龙马后脚就带着一大批的战马出现在校场了。
而白龙马又明显是刘旋的坐骑。
于是本来就想到刘旋那儿报名的杨喜等人更加积极踊跃了,甚至都无暇顾及闯进来的刘邦等人。
嗯,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杨喜他们压根就不认识刘邦他们。
不过杨喜他们不认识刘邦,灌婴他们却认识,被白龙马带回来的大惊喜给震撼到脑子都离家出走的灌婴看到已经走到他们面前的刘邦,连忙行礼:“拜见大王。”
离台上最近的杨喜等人听到灌婴他们对刘邦的称呼后,也纷纷跟着反应过来的李必等人一块给刘邦行礼道:“拜见大王。”
刘邦按下了心中的激动,先让大家都起来后他才对着台下的杨喜等人道:“诸位今日既然出现在这儿,必定都是有才之人,诸位尽管好好表现,他日你们立下战功,我刘邦必定让你们进禄加官,甚至封妻荫子。”
虽然刘邦并不喜欢吃大饼,但是不代表他不会画大饼,台下的人听完他说的这番话后,个个激动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
“旋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邦从台上下来的时候不忘把刘旋一并带走,白龙马见状,自然是屁颠屁颠地跟着一块走了。
“爹你忘了?”刘旋提醒道,“我不是跟你说了我想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吗?你也答应了。”
“我没忘。”刘邦刚刚还跟张良笑话过刘旋不知道天高地厚呢,又怎么可能忘了?
“我是问那批马小白龙是从哪儿带回来的?”
听到刘邦提到自己的名字,白龙马瞅了他一眼,然后“咴”了一声。
听不懂的刘邦问刘旋:“小白龙说什么?”
刘旋一本正经地开始胡说八道:“它说是它招募回来的。”
刘邦:“……???”
“它?旋儿你是说小白龙它在外面招募战马,而且还真的让它招募了这么多批战马回来?”
“嗯。”刘旋点点头,“要不是小白龙招募的话,那些马儿怎么会跟着它一块回荥阳?”
听到刘旋这句话,刘邦突然发现好有道理,他竟然无法反驳。
但是马也会搞招募那一套吗?
刘邦表示简直不可思议,他问:“小白龙上哪儿去招募的?”
“爹你又忘了?”
“什么?”
“项羽之前不是丢了一批战马嘛。”
刘邦:“……???”
刘邦:“……!!!!!!”
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绾迫不及待地问道:“旋儿,你的意思是小白龙带回来的这些战马都是项羽丢的那一批?”
刘旋点头道:“对呀。”
从刘旋这儿得到答案后,不止卢绾,就连刘邦和张良两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惊讶之色:“小白龙带回来这些战马跟项羽丢的那些战马居然是同一批战马?”
“那小白龙是怎么找到它们的?”
“旋儿你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刘邦问的,现在冷静下来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在今天之前,或者说在知道白龙马从外面带了一批战马回来的消息之前,刘邦压根没有怀疑过什么,即便刘旋主动找上他说她想要组建一支属于她的骑兵队伍,还说她有办法获得人和马的时候,他也只当她是真的想到了办法。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得知白龙马从外面带回来的那些战马竟然是项羽之前丢的那一批之后,刘邦越发觉得刘旋事前肯定是知道这件事,并且笃定白龙马真的能帮她把项羽丢的那批战马带回来,否则的话她哪有那么大的底气想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
刘邦心里面是这么想的,见刘旋听到他那么问后也不否认,反而是冲他笑了笑,刘邦就更加确定自己猜得没错了。
“旋儿你倒是真能藏事儿。”刘邦不确定刘旋具体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但是他可以确定她肯定是在她跟他提出她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之前就知道了。
结果这么大的一件事她竟然能忍住不说?再说了……
“对着外人不说就算了,怎么对着我这个亲爹也什么都不说?”
面对板着脸的刘邦,刘旋一点都不心虚,而是反问他:“爹,如果我是先告诉你小白龙知道项羽弄丢的那批战马的下落,并且能把它们带回来,你还会答应让我组建一支郎中骑吗?”
刘邦回答得斩钉截铁:“当然会了。”
然而刘旋压根不信,她说:“少骗我了,你肯定会把这些战马交给别人。”
被说中的刘邦:“……”
有个过分了解自己的女儿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一看到刘邦这个反应,刘旋更加理直气壮了,她道:“所以爹你可不能怪我,我要是提前跟你老实交代了,我现在还能拥有一支郎中骑?”
刘旋敢这么跟刘邦说,那就是算准了他不会真的生她的气。
在没有穿越之前,刘旋从史书中了解到的刘邦绝对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物,他的胸襟和气度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在穿越之后,刘旋亲自跟刘邦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现实中的刘邦和史书中的他确实相差无几。
再说了,从历史中汉高祖直言评价汉惠帝不像他就可以看得出来刘邦并不是那种想把儿女都养成温顺的羊的父亲。
但凡他是,历史上的汉惠帝还能经历易储风波?
事实证明刘旋确实算得准准的,刘邦听完她的话后比起生气,更多的是高兴。
刘旋要是傻乎乎地提前把这件事告诉刘邦的话,刘邦固然会很高兴,但是他只是高兴于自己能够得到项羽弄丢的那一批战马。
但是现在?
刘邦不仅高兴他们平白无故得到了一批战马,而且也高兴自己的女儿是个胸有丘壑之人。
虽然刘邦之前十分宠爱戚夫人,一点也不介意她是个笨蛋美人,但是不代表刘邦希望自己的女儿也是个笨蛋美人。
张良在刘邦身边待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能把他心中的想法猜得七七八八,所以他笑着道:“看来我不仅得恭喜大王收获良马,还得恭喜大王虎父无犬女了。”
一旁的卢绾听了,也特别真情实意地道:“大王,旋儿确实比一般的孩子能干,我要是也有这么一个女儿的话,我每天晚上做梦都会笑醒了。”
卢绾说的是不是真的暂且先不说,反正本来就没有怎么生气的刘邦在听到他和张良的话后根本撑不住他强行板起来的脸,直接就笑了。
刘邦忍不住问道:“所以小白龙到底带回来了多少匹战马?”
他刚刚粗略地看了一遍,发现绝对不止几百匹。
刘旋说:“一千匹。”
“也就是说我们足足多了一千骑了?”刘邦作为汉营的老大,他当然知道他们最终只拨了两百匹马给灌婴他们组建一支郎中骑了。
刘邦原本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壮大这支骑兵队伍,结果没想到转眼间他们就多了一千匹战马了,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多招募一千个骑兵。
等等……
刘邦突然想起一件事:“刚刚在校场里参加骑兵选拔的人数有超过一千吗?”
“没有。”刘旋说,“才九百余人,看来我们还得继续招募,因为我今天要是能把八百个骑兵都招满的话,灌婴那边别说是三百五十人了,恐怕连原本的一百五十人都招不满。”
张良看了刘旋一眼:“女公子这是打算分两百匹战马给灌婴?”
刘旋点头,她原本是没打算给的,但是谁让灌婴太老实又太好心了呢?搞得她刚刚在台上都不好意思说她要招募一千名骑兵。
“灌婴那小子何德何能啊?”卢绾立马就酸了,要知道那可是两百匹战马!别看这个数字跟一千比起来少,两百匹战马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那也是十分难得的。
而且灌婴手下那支郎中骑本来才有两百匹战马,现在又多了两百匹,直接翻倍了好吗?
虽然卢绾手下没有骑兵,但是不代表他不想要战马,要是他拥有四百匹战马的话……
光是想想,卢绾的泪水都忍不住从嘴角流下来了。
刘邦也有一点酸了,因为白龙马给刘旋带回来了一千匹战马,她一匹都没有分给他,反倒是分给了灌婴那小子两百匹!
虽然灌婴的,就是他的,但是刘旋直接给灌婴和刘旋先给他再让他给灌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好在刘邦吃灌婴的醋归吃灌婴的醋,他没有因此而忽略了刘旋的功劳。
虽然那一千匹战马是白龙马带回来的,但是不用问刘邦也知道如果不是刘旋开口的话,生性懒散的白龙马根本不可能费那个劲,所以刘邦觉得那一千匹战马的功劳可以记在刘旋的头上。
刘邦想了想道:“为了便于区别,从今天开始,郎中骑分左右郎中骑,其中灌婴带领的那支为左郎中骑,而刘旋你所在的这支为右郎中骑。”
“同时我任命你为右郎中骑将,加都尉衔,因献马千匹有功,另封为左庶长。”
刘旋早就知道刘邦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是见他这么干脆的给自己加官封爵,还是有些惊喜的,她扬唇冲他抱拳道:“多谢爹。”
“严肃点。”刘邦说,“你现在应该称呼我为‘大王’。”
刘旋:“好的,大王爹。”
刘邦:“……”
作为一匹马儿,白龙马可不知道右郎中骑将是什么官职,也不知道左庶长是什么爵位,但是见刘旋高兴了,它也忍不住“咴咴”两声,似是替刘旋开心。
看到白龙马这个样子,刘邦他们免不了眼热,因为他们也想要一匹如此通人性的马儿。
然而让刘邦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还有更让他们眼热的事情,因为在白龙马叫了两声后,刘旋对刘邦他们道:“爹,小白龙说为了恭喜我升官封爵,所以准备过些天送我一份礼物。”
“它刚刚这么说了?”
“当然了。”刘旋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不信你们问小白龙。”
虽然小白龙压根没有说过这句话,但是在刘邦他们朝它看了过来的时候,他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点头承认了。
没错,它刚刚确实是这么说了。
主人说它说了那它就是说了。
认真脸.jpg
卢绾很好奇:“旋儿,那小白龙有说要送你什么礼物吗?”
“没有。”刘旋摇头道,“它说要给我一个惊喜。”
虽然礼物并不是送给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卢绾觉得自己开始期待起来了。
而一旁的刘邦仔细看了刘旋一眼,虽然刘旋说得有板有眼的,但是不知道,他莫名地觉得她在胡说八道。
确实是在胡说八道的刘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决定要将穿云弓取出来了,毕竟经过这些天的进补,刘旋现在可比刚穿过来的时候要有劲得多了。
原本刘旋都已经想好了别的借口,准备这两天将穿云弓过个明路,但是没想到刘邦今天就给她升官封爵了,既然如此,她就干脆用现成的理由。
不过刘旋跟刘邦他们提了一嘴之后就暂时先把这件事放一旁了,因为比起这件事,刘旋觉得训练骑兵的事情更为重要。
虽然参加骑兵选拔的人当中有一些曾是大秦的骑兵,但是更多的是新手,比如说那日将大雁举到刘旋面前的杨喜。
他们只擅长骑射而没有实战经验。
所以刘旋将八百名骑兵以一百人为一队分为八队,每队一个队长,再以十人为一什分为八十什,每什一个什长,其中队长和什长暂时都由曾担任过大秦骑兵的老兵们担任。
除此之外,刘旋还明确地划分了职责和规定了赏罚制度,至于队长和什长他们每个月的俸禄领的比普通骑兵要多,那么相应的他们就得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个普通骑兵犯了错,我会处罚他,他的什长,还有他什长之上的队长,同样的,如果一个普通骑兵立了功,我会奖赏他,他的什长,还有他什长之上的队长。”
刘旋站在台上,对着下面井然有序地站好的骑兵们道,“我希望诸位明白一件事,你们现在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各位队长和什长能够毫不吝啬地将你们的实战经验传授给你们手下的兵,我也希望各位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能够虚心请教,认真学习。”
“因为你们在你们的什长和队长身上多学到一分经验,你们上了战场说不定就能够比其他人多十分的安全。”
“诸位,你们想不想进禄加官?”
“想!”
“想不想封妻荫子?”
“想!”
“既然想,那么接下来你们就给我拼命练,往死里练!”
“练!”
“练!!”
“练!!!”
被编入其中一什的李禾和李苗姐妹两人一边跟着身边的同袍呼喊起来,一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台上的刘旋,她们姐妹两人都没有忘记如果不是因为刘旋的话,她们根本没有机会报名参加骑兵选拔,也根本没有机会站在这里成为一名骑兵。
李禾和李苗都心知肚明,跟其他的同僚比起来,她们一无实战经验,二无异于常人的天赋,所以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她们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她们想要证明自己,同时也想对得起刘旋给她们的机会。
刘旋并不知道李禾和李苗姐妹两人心中所想,让她们加入右郎中骑后,她并没有因为她们两个是姑娘而叮嘱她们的什长多照顾她们几分,因为她很清楚,上到战场后敌人并不会因为她们是姑娘家而对她们心软三分。
相反,敌人说不定还会想着柿子挑软的捏。
这天,刘旋带上八百骑兵就出门进行野外拉练了,同行的人还有蛊逢。
蛊逢的剑术虽然厉害,但是骑射功夫却差了一点,从前他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
但是自从知道刘旋在校场一箭射中飞行中的大雁眼睛时,蛊逢就受刺激了。
仗着这些天不用打仗,蛊逢天天来找刘旋,刘旋笑他:“你现在都快把自己混成我们右郎中骑的编外人员了。”
蛊逢从字面上也能大概明白“编外人员”是什么意思,他说:“别说是混成你们右郎中骑的编外人员了,要是你能让我学会如何百发百中的话,我拜你为师都行。”
“那看来我没有机会收你这个徒弟了。”
“为什么?”
“因为我的百发百中是天生的。”刘旋上辈子就发现了,她的准头天生比别人好,所以她学习射箭的时候,上手特别快。
蛊逢一听,突然道:“我现在终于知道我的同门师兄弟为什么讨厌我了。”
“嗯?”
“以前跟着师父学习剑术的时候,师父因为我天赋高所以尤为偏心我,那时候师兄弟们总是为此吃醋,私底下他们问我怎么能学得又快又好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有手就行。”蛊逢说,“我每回答一次,师兄弟们就讨厌我一次。”
“那时候我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是现在我总算明白了。”
天才或许不是有心的,但是普通人真的被打击到了。
刘旋比较了一下道:“我觉得还是你的回答更讨厌。”
蛊逢:“……???”
也就是说现在除了剑术、骑射功夫之外,他连说话都比不上她了?
蛊逢正想说话,突然就有人跑过来激动地道:“都尉,山里有大发现。”
第27章 他怎么就死了?他没死!!!
蛊逢一听,下意识地以为刘旋手下的兵在山里发现了敌情,但是没想到不等他和刘旋询问出声,杨喜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道:“我们在山里发现了一个大坑,大坑里面装了好多好多的菽。”
蛊逢:“……???”
菽?
这荒郊野外的,怎么会有好多好多的菽?
时下的人并没有对豆类进行细分,不管是大豆、黄豆还是黑豆,这些豆类作物都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菽,而菽也是时下的人平日里的主食之一。
蛊逢并非出身贵族,再加上他如今也是行军打仗之人,所以他太清楚粮食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了。
所以得知杨喜所说的大发现并不是在山里发现了敌情,而是在坑里发现了有大量的菽,蛊逢不仅不失望,反而十分高兴。
尤其是他和刘旋跟着杨喜一块去到他所说的那个大坑,看到坑里确实是装着好多好多的菽时,蛊逢简直大喜过望。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坑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菽?”蛊逢觉得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他蹲下身体之后伸手从坑里抓了一把,然后发现这些菽每一颗都极其圆润饱满,色泽也十分光亮,即便不是种田的老把式也能够一眼看得出来如果用这些菽做种子的话,那么十有八九能提高亩产量。
如果刘旋有读心术的话,那么她肯定会告诉蛊逢,如果用这些黄豆做种子的话,那么提高亩产量的可能性不是十有八九,而是百分之一百。
因为这些黄豆可都是系统出品的高产黄豆种子,即便这个时候土地的肥力不如末世之前的土地,但是只要种子足够好的话,那么粮食的亩产量自然会有所提高。
当然了,至于亩产量能提高多少那就得到了收获的时候才知道了,毕竟从播种到收获,中间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谁也不知道中间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
虽然刘旋是知情人,但是此时她还是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扭头问带他们前来的杨喜:“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个大坑的?”
“回都尉的话,说起来还是白龙的功劳。”杨喜也难掩面上的喜色对刘旋道,“我们在拾柴火的时候遇上了白龙,它一见着我们就示意我们跟上它,然后就把我们带到这个大坑面前了。”
不说杨喜他们第一次见到白龙马的场景,只说事后他们知道了当日跟着白龙马一块跑到校场的那一千匹战马是它从外面带回来的,以及它曾经在彭城潜伏给刘旋做内应,和她联手戏耍了项羽一番的事迹后,他们就意识到了白龙马不仅外表跟其他马儿不一样,就连脑子也跟其他马儿不一样。
正是因为知道了白龙马的丰功伟绩,所以在它示意他们跟上它的时候,杨喜他们才会二话不说就直接跟了上来。
在看到这个大坑里面装着满满的菽时,杨喜他们一边乐疯了,一边庆幸他们当时幸好把白龙马的示意当一回事了,要不然他们哪能发现这些粮食呀?
得知白龙马是发现这一坑粮食的大功臣后,蛊逢扭头看向它:“小白龙除了能当内应,能干招募之外,还有找粮食的本事?”
蛊逢这下觉得白龙马哪里是什么宝马?
分明就是神马啊!
被夸的白龙马眨了眨自己的大眼睛,扭头看了刘旋一眼,见她冲它颔首,白龙马立马抬头挺胸(bushi),做出一副骄傲的模样——
没错,它就是有那么多的本事。
它主人说它有它就是有。
(* ̄︶ ̄)
刘旋被白龙马这副模样给逗笑了,然后扭头就对杨喜吩咐道:“你现在立马将此事告知你的什长杜虎,就说我命他立即带人回去将此事禀报大王,让大王安排人来将这些粮食运回去。”
除此之外,刘旋还叮嘱了一句,让杨喜记得转告杜虎,一定得让刘邦派多一些人来,省得一趟运不完这一大坑的黄豆。
“唯。”杨喜应了一声后,立马就转身去找他的什长了。
“这个坑可真够大的。”蛊逢目测了一下,然后道,“就是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了,如果这个坑有五尺深的话,那么这个坑里少说也有两万斤的菽了。”
那可不止。
刘旋知道现在实行的是十六进位制,现在的一斤相当于后世的半斤左右,也就是说跟后世的重量单位换算一下的话,蛊逢说两万斤其实也就是一万斤左右。
一万斤听着确实是很多,但是刘旋知道,这个大坑里面装着的黄豆种子不止一万斤。
刘旋当日在虞县用乌桕子把蜡烛做出来之后,事后领取改进蜡烛的奖励时才知道系统奖励的粮食种子的数量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分的。
如果刘旋领取的粮食种子在这个时候没有出现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话,那么她所获得的粮食种子只有五千斤;而如果她领取的粮食种子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话,那么她所获得的粮食种子就能够增加至八千斤;至于如果她领取的粮食种子既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又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主食的话,那么她所获得的粮食种子就会暴增至一万五千斤。
之前提到过了,菽可是时下百姓的主食之一,也有半菽之饭的称呼,所以刘旋这次领取的黄豆种子足足有一万五千斤,跟现在的重量单位一换算的话,那就已经超过三万斤了。
这个数字暂时只有刘旋和系统知道,但是等刘邦派来的人将坑里的黄豆都一一装进麻袋,并且用板车运回荥阳后,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这些菽就是你们在野外发现的?”刘邦虽然打小就不爱种地,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一些种地常识的,至少他知道想要种出更多的粮食,首先种子得好。
然而好的种子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有?
就拿豆类作物来说,他们想得到好的豆类作物的种子,他们首先就得丰收,因为只有在丰收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在豆类作物中挑选出更好,更饱满的豆子作为来年的种子。
可是现在正值乱世,每天不是这里打仗就是那里打仗,而一打仗就意味着会死不少人,一死人就得从民间征兵来补充兵源。
民间的壮丁都被征去打仗了,那就只剩下老弱妇孺去下地种田了,而自古以来农活就是最辛苦,最累人的,靠老弱妇孺去下地种田的话,想要丰收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不丰收的话,根本得不到好的种子。
可以说除非是让壮丁都回去下地种田了,否则的话根本没机会丰收也没机会得到好的粮食种子。
但是这可能吗?
刘邦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看到刘旋他们带回来的这一袋袋饱满又有光泽的黄豆种子,刘邦已经可以想象得到现在把它们种下去的话,只要照料得当的话,那么几个月之后他们必然会迎来一个丰收月。
刘邦问:“旋儿,这三万余斤的粮食难道就是小白龙送给你的礼物?”
“不是。”刘旋招呼了白龙马一声,在它靠近后她才从它身上取下了一把弓,然后对刘邦他们道,“这把穿云弓才是小白龙给我准备的礼物。”
在刘旋拿出穿云弓的那一瞬间,不止是刘邦,就连灌婴等人也忍不住凑了上来,他们都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得出来这把穿云弓不是普通的弓了。
“小白龙这份礼物送得可正合适。”毕竟刘旋现在是右郎中骑将,怎么能缺少一把属于她的弓呢?
但是樊哙他们实在是很好奇,“小白龙到底上哪儿弄来那么多的好兵器?”
白龙马之前就已经送了一把青女剑给刘旋了,那把剑他们都看过,既坚硬又锋利,普通的剑跟它一碰,直接就把它给碰断了。
而白龙马现在送给刘旋的这把穿云弓也不像是凡品,其他人的暂且先不说,反正他们所用的弓就没有一把比得上白龙马送的这一把。
和樊哙他们这些武将们不一样的是,刘邦和萧何、张良他们更想知道刘旋他们今日带回来的这些黄豆种子究竟是白龙马从哪儿弄回来的。
虽然杜虎之前回来禀报的时候只说是白龙马第一个发现了那个装有黄豆种子的大坑,并没有说这些黄豆种子是白龙马弄来的,但是刘邦他们不信。
尤其是在亲眼见到这些黄豆种子之后,刘邦他们可以确定它们出现在野外的时间肯定不长,否则经过风吹日晒后它们早就该发芽的发芽,该泡烂的泡烂了,怎么可能颗颗都保存得这么好?
既然它们出现在野外的时间不长,那么是谁把它们放在野外的?
友军?
如果是友军的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送上门?
敌军?
如果是敌军的话那么刘邦巴不得这样的敌军再来一百个。
而且三万斤的黄豆种子并不是小数目,就算他们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把它们运进那个大坑里的,他们也不可能在附近发现不了一点运送粮食的痕迹。
事实上他们还真的没有任何发现。
再加上经过之前的种种事情,刘邦他们已经确信白龙马不是一匹普通的马儿了,所以他们笃定这些黄豆种子的出现肯定和白龙马脱不了关系。
白龙马:“……???”
笃错啦。
“那我也不知道。”刘旋说,“小白龙说天机不可泄露。”
刘旋当然不可能跟他们说实话了,更不可能让他们知道白龙马只是她的挡箭牌。
刘旋知道现在的人很迷信,所以为了预防万一,她并不将这些神异的事情按在自己的头上,省得真的有人将她视作无所不能的神。
然而刘旋不知道的是,现在没有人把她视作无所不能的神,但是确实是有不少人觉得她觉得她脑瓜子好使。
之前刘旋就在虞县用便宜的乌桕子就做出了昂贵的蜡烛,不过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算特别多,因为即便蜡烛确实是比油灯好用,刘邦他们现在也抽不出人手和时间命人大量地生产乌桕子蜡烛。
但是当刘旋拿着自己凭印象画下来的图纸交给匠人命他们做出三脚耧车后,知道的人就多了起来。
因为现在正是种植菽的季节,而三脚耧车除了可以用于播种大麦、小麦和高粱之外,还可以用来播种大豆和黄豆。
“萧伯父,这三脚耧车只需要用一头牛就可以同时做好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的工作,可以说是省时省力还一举数得。”刘旋带着已经经过试验的三脚耧车找上萧何的时候,就跟他说起了它的用处,“用它耕地播种的话,一日可种一顷地。”
等等!
一日可种多少的地?
在听到刘旋说的最后一句话后,原本正看着三脚耧车的萧何猛地转头看向刘旋,速度之快,力度之大,险些让萧何扭到脖子。
“萧伯父你小心点。”刘旋被萧何的大反应给吓了一跳。
“旋儿你说的是真的?”萧何问,“这辆三脚耧车真的可以一日就种一顷地?”
“真的。”刘旋说,“我已经让人试过了,要不然也不会拿它来来找你。”
“我知道萧伯父你现在很忙,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刚刚收到情报,项羽已经对我们派兵了,不日就会抵达荥阳,所以我爹派我和灌婴带兵前往荥阳以东驻守,马上就得出发了,所以我没时间……”
刘旋的话还没有说完,萧何就立马接话道,“旋儿你放心,你没时间,我有。”
“这三脚耧车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我会安排下去的。”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萧何现在已经相信刘旋的为人和本事了,既然她说这个三脚耧车能够日种一顷,那么他就相信它真的能日种一顷。
至于现在让匠人做出一批三脚耧车来会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萧何觉得不会。
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便现在有现成的单脚耧车,但是它们能日种一顷吗?
不能,因为是单脚的原因,它的工作效率可比三脚耧车要低得多了。
更何况这耧车不仅能给大豆和黄豆播种,接下来还能给高粱播种,所以花点时间让匠人做一批三脚耧车出来,萧何觉得绝对不亏。
“有萧伯父的这句话,我就真的可以放心了。”刘旋十分信任萧何,也十分信任他的能力,所以见他答应了,直接拍拍屁股就和灌婴分别带着各自的郎中骑出发了。
说走就走的刘旋压根没想到因为一个三脚耧车,她马上就要成为荥阳百姓们眼中最可爱的人了。
*
花了一天的时间,刘旋和灌婴就带着各自的郎中骑抵达了目的地。
荥阳以东这一带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不像南侧那边多为丘陵山地,所以刘邦才会特意派刘旋和灌婴二人带兵驻扎在这儿。
抵达的第一天,刘旋没有再让自己手下的骑兵们再拼命练,往死里练,虽然说临阵磨枪,不光也快,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经过了一天的长途跋涉,要是再让他们继续操练的话,刘旋担心他们还没有上到战场就先倒下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止刘旋是这么想的,灌婴也一样,虽然他的左郎中骑中有不少的老兵,但是因为刘旋之前分了两百匹战马给他,所以他后面总共招募了三百五十名骑兵,而这三百五十名骑兵大部分都是从未上过战场,也从未杀过人的新兵。
因为这些新兵,灌婴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毕竟他很清楚一支优秀的骑兵队伍,至少得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训练出来,而他手下的这支骑兵队伍呢?
别说训练了一两年了,连一两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即便如此,接下来他仍然要带他们上战场,至于他能带多少人回来,他心里也没底儿。
“你这个样子可不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带着士兵一块筑甬道的刘旋见灌婴这几天都愁眉不展的,忍不住道,“在出发前我爹还让我多跟你学习,我看还是免了。”
“我要是真的跟你学的话,仗还没开始打,我就得先把自己愁死了。”
灌婴虽然被刘旋的话给逗笑了,但还是嘱咐道:“这种时候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行吧。”刘旋说,“所以你到底在愁什么?难道是彭城一战后,被项羽的兵打怕了?”
“不是。”灌婴摇头,他原本不想说的,因为说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在刘旋的目光注视下,他有了倾诉的欲望,他说,“我怕我把左郎中骑都带了出来,却没有办法把他们全都带回去。”
灌婴不怕死,他要真的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那么当年他就不会加入刘邦的麾下随他四处征战,也不会在军中得到骁勇之称了,更不会年纪轻轻就得到刘邦的重用。
但是灌婴却怕他手下的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战场上,再也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因为他们和他不一样,他们家中还有父母妻儿等着他们回去,他们要是死在了战场上,他们家人的天就塌了一半了。
刘旋微微一愣,她知道一件事情经历得多了,人都是会麻木的,就像她上辈子杀丧尸那样,一开始她害怕,后面她杀丧尸就感觉跟砍西瓜似的。
她原以为像灌婴这种已经打了好几年仗的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死亡和失去,但是没想到他仍然为手下的每一个士兵的安危而担忧。
刘旋想了想,然后道:“所以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提高我们士兵的战斗力,也必须想尽办法赢下每一场仗。”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士兵牺牲,也可以让已经牺牲的士兵死得其所。
灌婴沉默了片刻后点头道:“你说得对。”
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如此,那么他与其钻牛角尖,倒不如想办法降低手下士兵的死亡率,提高每一场仗的得胜率。
然而楚军来得又猛又急,这一日,左右郎中骑的骑兵们还在操练,开战的号角就突然吹响。
虽然突然,但是经过这些天的训练,即便是新兵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穿上甲胄,带上自己的兵器就翻身上马,分别等待他们各自将领的吩咐。
刘旋骑着白龙马出现在他们面前,她道:“弟兄们。”
“在!”
“荥阳里面住着我们的妻儿老小,如今楚军已经开始进攻了,我们能让他们得逞吗?”
“不能!”
“我们能让他们攻入荥阳,杀害我们的妻儿老小,抢走我们的粮食牲畜吗?”
“不能!”
“那你们敢不敢跟我去和楚军正面交锋,敢不敢亲手切断楚军的后路?”
“敢!!!”
“那就跟我走。”刘旋一声令下,右郎中骑全员便随着她一块出动。
早在楚军来临之前刘旋就和灌婴商量过了,一旦出击的话他们就兵分两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分割包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分化楚军的实力,逐个击破。
灌婴很清楚,楚军的骑兵队伍实力不容小觑,所以带着左郎中骑冲入敌阵之前,他就对身后的骑兵们道:“记住了,见敌就杀,不可手软。”
说完,灌婴左手拽着缰绳,右手拔出佩剑,率先进攻楚军的左翼,截断他们的退路,而刘旋则手持青女剑带着八百骑进攻楚军的右翼,直插楚军的大后方。
“回防!赶紧回防!!!”
刘旋和灌婴他们来得太急,攻势太猛,一下子就把楚军的队伍被撞散了,他们的将军大喊着想稳住军心,结果刚喊了两声,突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多年死里逃生的经验告诉他——
危险!
危险!!!
原本骑在马上的项冠突然身子一歪,整个人从马背上摔了下去,不等他从地上爬起来,他抬头就看到一支利箭从他战马上方穿过,霎时间项冠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下意识地扭头望去,就听到汉军中传出一道女声:“项冠已死!投降不杀!”
“……???”
“……!!!!!!”
项冠急得差点蹦起来,他怎么就死了?他没死!!!
第28章 让他们通通下地种田。
我没死!
我射中了吗?
以上分别是项冠和射箭的人在听到刘旋喊出“项冠已死,投降不杀”这句话时的第一反应,而对于刘旋来说,她才不管射箭的人有没有射中项冠,反正她说项冠死了那他就是死了。
如果楚军信了怎么办?
刘旋表示楚军要是信了的话,那太好了,直接动摇他们的军心。
如果楚军没信怎么办?
刘旋表示楚军没信就没信呗,反正她就是喊一嗓子,信了他们赚了,不信他们也不亏。
要不说谁带出来的兵就像谁呢,好巧,李苗也是这么想的,刚刚那一箭不是她射的,而是她阿姐李禾,见她射出的那一箭没能射中项冠,甚至直接将他射死,李苗上一秒还觉得可惜,下一秒听到刘旋喊那一嗓子后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动摇对方军心的好机会,于是立马扔掉心中的可惜跟着喊了起来:“项冠已死!投降不杀!”
“项冠已死!”
“投降不杀!”
一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项冠只觉得生气而已,但是越来越多的汉军跟着喊起来的时候,项冠就不仅是生气那么简单了,他又急又慌,因为作为一个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项冠很清楚,如果让手下的兵误信了对方的话,那么他们的军心绝对是动摇。
军心一旦动摇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一想到这儿,项冠立马爬了起来,翻身上马就要为自己正名,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才刚翻身上马,刚刚那种被危险给盯上的、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来了。
这一次项冠可没有那么幸运了,当他意识到不对劲想要再次躲过去的时候,他只觉得心口一痛,他下意识地低头,就见自己的胸膛已经插入了一支利箭。
“将军!”
“将军你怎么样了?”
围在项冠身边的楚兵刚刚在刘旋他们喊出“项冠已死,投降不杀”的时候他们因为知道项冠并没有死,甚至躲过了一劫,所以他们压根不慌。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这些楚兵看到项冠胸口插着一支箭,整个人还不受控制地从马背上摔了下去,心里顿时慌得一批。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李苗等人了,亲眼目睹刘旋只用了一支箭就解决掉了敌军首领后,右郎中骑的信心瞬间暴涨。
刘旋收起穿云弓,一剑劈开冲她袭来的楚兵,将他斩杀于剑下策马逐步将大后方的楚兵包围起来,将他们一点一点地收紧起来。
楚军本来就被刘旋他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即便他们已经尽快回防了,但是因为项冠死得实在是太快,楚军的军心不可避免地被动摇,在气势汹汹的汉军面前,不少楚兵抓着兵器不是向前冲而是开始往后退。
项冠的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军心一旦动摇,军中的士气和士兵的忠诚度就是直线下滑,后果确实是不堪设想。
就像现在这样,当有一个楚兵开始想逃的时候,楚军的颓势便开始展现出来了,即便楚军中的军正为了防止有更多的逃兵出现而亲手将转身要逃的楚兵直接斩杀了,也仍然阻止不了其余楚兵想要逃命的决心。
……
刘旋和灌婴第一次各自带着他们的骑兵队伍和楚军正面交锋的这一场仗开始得很快,结束得也很快。
当灌婴骑着战马带着一身血气靠近刘旋的时候,见她身上的甲胄沾着鲜血,他问她:“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没有。”刘旋摇摇头,“那都是别人的鲜血。”
灌婴闻言,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和刘旋同时让左右郎中骑打扫战场。
“清点伤亡情况。”
“是。”
“统一安置已经牺牲的士兵。”
“是。”
“命什长们各自记下自己手下士兵们的战功。”
“是。”
“命队长们统计俘虏的楚兵人数,缴获的马匹、铠甲和兵器数量。”
“是。”
刘旋和灌婴两人一一将命令吩咐下去,底下的士兵们领命后便有条不紊地一一执行两位将领的吩咐。
像李必和骆甲他们这样的老兵自然是不必多说了,他们不说身经百战,但是至少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也不是第一次杀人,所以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他们的反应比较平淡。
但是像杨喜他们那些新兵就不一样了,在上战场之前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害怕和紧张,但是一场仗打下来,他们突然发现打仗好像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
而且他们还打赢了!
不仅在这一场仗里面活了下来,他们每个人还立下了或多或少的战功,也成功地切断了楚军的后路,降低了他们破城杀害他们的妻儿老小,抢走他们的粮食牲畜的可能性!
一想到这儿,左右郎中骑的新兵们就觉得激动和亢奋,然而等他们清点伤亡情况的时候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后,他们瞬间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似的,所有的激动和亢奋都冷却下来了。
他们彼此之间认识的时间并不长,相处的时间更短,但是明明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会跟他们说笑,会跟他们一块训练,但是转眼间他们就成为了一具具的尸体,有的甚至死无全尸。
李必他们清点完了伤亡情况之后确定这一场仗他们总共牺牲了三十七名骑兵,全都是新兵,而受伤的有六十二人,好在受伤的基本上都是轻伤,唯一一个伤势严重的还是没有踩稳软马镫,结果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被马蹄踩断腿了。
因为自己受伤的原因实在是太丢人了,所以这个骑兵被同僚抬回去的时候全程都捂着脸,因为他觉得没脸见人了。
灌婴下令将已经牺牲的三十七名骑兵就地掩埋,至于同样牺牲在这场战争中的楚兵,当然也一并就地掩埋了。
毕竟如果不处理那些尸体,任由他们曝尸荒野的话,那么很容易会引发瘟疫的。
尤其是现在夏天已经来临了,温度一高,引发瘟疫的可能性就更大,一旦引发瘟疫的话,那么倒霉的就是得继续驻守在这里的汉军。
更何况他们自古以来讲究的都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虽然已经牺牲的楚兵并不是他们的同僚和兄弟,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乱世的话,他们也不一定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既然他们现在已经死了,那么灌婴觉得就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了。
……
已经牺牲了的楚兵好处理,但是没牺牲反而被俘虏的楚兵就不太好处理了。
经过统计后,他们这次俘虏的楚兵足足有三千两百七十二人,其中包括了骑将和连尹各一人,都尉两人。
可以说,刘旋和灌婴两人手下的兵加起来还没有俘虏的楚兵多,所以怎么处置他们确实是个问题。
一方面他们得防着他们联合起来闹事,虽然这些楚兵不全都是丁壮,但是楚军的情况和汉军不一样,他们还没到要拉老弱者上战场的地步,所以这些被俘虏的楚兵即便不是丁壮,也绝对没有一个算得上是老弱病残。
他们要是拧成一股绳,联合起来闹事的话,那么刘旋他们说不定得吃亏。
另一方面他们还得想办法给他们提供粮食,毕竟他们总不可能活生生的把这些楚兵给饿死,他们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传出去他们的名声说不定也不会比坑杀降兵的项羽好太多。
刘旋说:“那就干脆让他们通通下地种田好了。”
听到刘旋这么提议的灌婴愣了一下:“让那些降兵都下地种田?”
“嗯。”刘旋点头道,“总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不干,我们还得每天给他们搭粮食吧?”
虽然即便他们给这些降兵粮食,也不可能让他们每个人都吃饱,顶多就是保证他们饿不死而已,但是即便如此,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反正这些降兵个个都有一把子力气,正好让他们下地种田,一来给我们开源,二来消耗他们的体力。”刘旋想了想,然后道,“可以给他们定下规矩,每天种了多少地就能够领到多少食物,没种完的让他们不必领食物了,直接把嘴巴张大就行。”
灌婴正在认真考虑着刘旋这个提议的时候,突然被她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让他们喝西北风吗?”
刘旋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听不懂呢。”
“虽然说三岁一个代沟,但是我们也没相差几岁。”灌婴心想,难道他长得很显老吗?不然的话她为什么会觉得他听不懂年龄相仿的人说的话?
如果灌婴把心里话直接问出来的话,那么刘旋可以回答他,她以为他听不懂她的话并不是因为觉得他长得显老,而是因为他平日里总是老成持重,看着总像是长一辈的人。
刘旋笑了,然后继续刚刚的话题道:“你觉得我这个办法怎么样?”
“很好。”灌婴说,“我原本是想着将他们打散安置,再派人说服他们加入我们,但是听你这么安排之后,我觉得你这个办法也挺好使的。”
“我们还得继续在这儿驻守,总不能老是依赖粮仓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至于那些降兵,想要说服他们加入我们也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灌婴说,“我们要是太心急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拿捏我们,既然如此,那么倒不如先让他们吃吃苦头。”
不怪灌婴会这么想,实在是因为他确实也遇上过这样的事情,当时他们的兵源不足,俘虏了敌军的士兵后当然是想着让他们加入,补充他们的兵源了。
但是谁知道对方倒反天罡,还想拿捏他们。
虽然最后灌婴并没有让对方占到便宜,但是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不得不多提防几分。
尤其是现在的降兵确实是比他们的士兵还要多。
“说起来我们这场仗能够那么快结束,还能俘虏那么多楚兵,也是多亏了你当时喊那一嗓子。”灌婴当时并不在刘旋身边,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她这边的情况。
但是在事后询问过刘旋之后,灌婴就什么都知道了,他原本还担心她第一次上战场会不会掉链子,但是没想到刘旋不仅没有掉链子,表现得还那么出色。
“认真说起来的话是多亏了李禾射出的第一箭。”刘旋说,“要不是她第一个发现了项冠,又果断地直接对他射了一箭,我想喊一嗓子也没机会。”
“所以得给李禾记一功。”
事后得知此事的李禾涨红了脸:“不不不,都尉,我都没有射中项冠,怎么能给我记一功呢?”
“为什么不能?”刘旋说,“而且给你记的这一功是因为你是第一个发现项冠的。”
说完,不给李禾再推托的机会,刘旋转移话题问她,“你后背的伤怎么样了?严不严重?”
李禾微微睁大了眼睛,似是没想到刘旋连她后背受伤的事情也知道,连忙回答道:“不严重的,都尉放心,幸好当时我躲闪及时,所以只是被轻轻划了一剑而已。”
“虽然伤得不重,但是也得注意别让伤口发炎了。”刘旋叮嘱道,“现在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你得多加注意,暂时别跟着其他人一块训练了。”
刘旋并不是因为李禾是姑娘家所以才这么叮嘱她,事实上不止是她,就连其他受伤的士兵,她也暂停了他们的训练。
因为这个时候的医疗实在是落后,更没有什么消炎抗炎的药物,如果这些受伤的士兵不注意让伤口发炎了的话,严重的可是会危及性命的。
李禾并不知道刘旋心中的担忧,但是她并不傻,自然听得出来她这么安排是为了她着想了,所以被划了一剑都没哭的李禾这会儿却因为刘旋的一番话而有点想哭了。
*
刘旋他们成功切断了楚军的后路,并且俘虏了三千两百七十二名楚兵,缴获楚军战马三百二十匹,铠甲和兵器若干的消息在当天晚上就快马加鞭传到刘邦的面前了。
灌婴他们之所以那么着急把消息传回去,并不是因为他们打了一场胜仗,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刘邦邀功,而是他们得尽快让刘邦他们知道他们已经切断了楚军的后路。
楚军的后路被切断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还在前线和刘邦他们对峙的楚军主力也撑不了多久了,因为他们很快就会面临粮食短缺的情况。
毕竟刘旋他们都已经切断了楚军的后路,那么就相当于把他们的粮食供应线也一并给切断了,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还在前线的楚军主力能自给自足,或者直接杀进荥阳把刘邦他们打得落荒而逃,否则的话他们那点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跟汉军打持久仗。
刘旋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刘邦他们当然也能想得到了,所以捷报从荥阳以东传到刘邦的面前后,刘邦高兴坏了,尤其是得知刘旋他们还成功俘虏了三千余名楚兵和三百余匹战马以及若干的铠甲和兵器后,更是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刘邦和吕雉两人当年给大女儿取名字的时候,之所以给她取单名一个“旋”字是因为那时候刘邦要押送囚徒前往骊山,为了盼着刘邦能够平安而归,所以特意给他们的大女儿取名为“刘旋”。
但是当时的刘邦万万没想到,日后刘旋名字中的“旋”字除了能解释为盼着他这个当爹的平安而归之外,还被她赋予了新的含义——
她上战场打仗能得胜而归。
刘邦问快马加鞭赶回来送捷报的士兵:“除了捷报之外,你们都尉还有没有说什么?”
士兵道:“回大王,都尉说了,希望大王能够安排人将她打胜仗的消息告知远在栎阳的王后。”
刘邦闻言,刚“啧”了一声,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卢绾就道:“这不是很正常吗?大王,这可是旋儿第一次打胜仗,她当然希望嫂子他们能够知道了。”
“就是,旋儿第一次上战场就打胜仗不说,还打得那么漂亮,换做是我,我都恨不得亲自跟我爹娘报喜了。”樊哙说,“可惜我爹娘死得早。”
张良想了想然后道:“大王,正好萧大人要安排人前往栎阳运送粮食,让他们顺便给王后带个口信也不是什么难事。”
萧何闻言就对刘邦道:“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大王,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好了。”
开口的这些人里面,除了樊哙算得上和刘旋有亲戚关系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而在场的人里面,论和刘旋的关系亲近的除了刘邦之外就是吕泽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他却没有说什么,因为他光顾着高兴了。
要知道吕泽生了两个儿子,而弟弟吕释之则生了三个儿子,然而他们两人的儿子加起来却没有出一个能打仗的将才,至于吕雉所生的刘盈和吕媭所生的樊伉就暂且先不说了,两个都还是小豆丁,想看他们有没有打仗的本事少说也得十年以后。
结果在这样的当口,刘旋突然大放异彩了!
虽然刘旋打了一场胜仗不代表以后每次都能够打胜仗,但是至少证明了她在这方面是有天赋和本事的,要不然她连一场胜仗都打不来。
所以吕泽能不高兴么?
只是吕泽是高兴了,刘邦却“不高兴”了,见他只是“啧”了一声,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卢绾他们就把话全说了,他忍不住道:“这个大王要不干脆给你们当算了?”
他都还没有开口呢,结果他们都安排好了?
那完成刘旋心愿的功劳是算他们的还是算他的?
亲闺女第一次上战场打仗就能够取得这么漂亮的成绩,别说是让他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吕雉了,就算让他亲自去栎阳跟吕雉报喜都没问题(bushi)。
他“啧”那一声不过是有点吃醋而已,想着如果他不是主帅的话,刘旋会先给他报喜还是先给吕雉报喜还真的不好说了。
虽然刘邦“不高兴”了,但是张良他们却没有一个害怕,甚至听到他这么说,卢绾还道:“那不行,要是让我们当大王的话,那么天塌下来岂不是得让我们顶着了?”
刘邦:“……???”
这就是他们当年一心推举他当领头人的原因吗?
虽然刘邦被卢绾他们给“气”到了,但是最后还是按照他们的安排给安排了一遍,此时的他和樊哙他们一样,也以为刘旋特意这么嘱咐是因为她单纯想跟吕雉分享一下自己第一次打胜仗的喜悦而已。
但是事实上刘旋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此,她还想用这件事让吕雉知道,虽然很多事情自古以来基本上都是男人在做,但是不代表只有男人能做那些事情。
比如打仗,又比如掌权。
刘旋不知道历史上的吕后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产生了野心的,但是通过原主的记忆和短短数日的接触,刘旋发现这辈子的吕雉至少至今都没有萌生她想掌权,她能掌权的想法。
她认为她能为刘邦做的事情,就是帮他照顾好他的一家老小。
但是吕雉能做的事情仅限于此吗?
刘旋觉得当然不了,她能做的事情比这些要多得多,只是因为她局限于自幼接受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观念罢了。
而刘旋要做的,就是用事实带着吕雉跳出性别和传统观念的框架。
当吕雉从送信人的口中得知刘旋不仅凭自己的本事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并且带着这支骑兵队伍打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胜仗后,她的心情莫名地激荡起来,并且久久不能平复。
虽然凭本事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的人不是自己,虽然带着这支骑兵队伍打下胜仗的人也不是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吕雉莫名地觉得自己的腰板都挺直了几分。
如果换做是从前的话,吕雉或许会将这种为刘旋感到骄傲的情绪单纯地归结为她是她的女儿,但是现在?
吕雉却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她是因为她和刘旋同为女子而为她感到骄傲。
因为即便是刘邦,他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办法组建起一支骑兵队伍,但是刘旋却做到了。
可见一件事能不能办得成并不是看办事之人的性别,而是看办事之人的能力。
意识到这一点后,吕雉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枷锁似乎被打开了。
……
刘旋并不知道远在栎阳的事情,此时她正收到刘邦派人给她送来的调令,刘旋看完调令的内容后觉得有些奇怪:“我爹让我带右郎中骑立即班师回荥阳?”
第29章 应该叫杀服不叫说服。
刘旋带着右郎中骑回到荥阳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洗漱,就带着一身风尘仆仆被刘邦派人请了过去。
刘旋一进屋,就发现刘邦这儿围了不少的人,除了张良他们之外,还有几张陌生的面孔。
不对,刘旋仔细地又看了几眼,然后发现这几张陌生的面孔也不算太陌生,因为她虽然没有见过对方,但是原主却见过。
注意到刘旋的目光在其中两人的脸上多停留了几秒,刘邦笑道:“怎么?几年不见而已,旋儿你连你曹叔父和周叔父都不认得了?”
刘邦口中所说的“曹叔父”和“周叔父”指的是曹参和周勃,他们一个早年担任沛县的狱掾,一个早年在沛县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奏挽歌,两人都是在刘邦发迹之前就和他有过交集。
“认得。”刘旋说,“只是曹叔父和周叔父看着比从前要威武许多,我一时之间有些不太确定而已。”
她说的也是实话,打过几年仗后,现在的曹参和周勃看起来要比原主记忆中的他们老了许多,但是他们周身的气势却不是昔日的他们可以媲美的。
也是,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后,曹参和周勃分别被封为建成侯和威武侯了,刘邦还拜他们为将军,由此可见他们两人在过去这几年里面肯定没少打仗,没少立功了。
人一旦掌握了权力,站在了高位,整个人自然会由里到外地发生变化了。
“别说是旋儿了,我们好几年没见她了,突然见到了也有些认不太出来。”曹参赶来荥阳不过短短两日而已,就已经从萧何他们这些老相识的口中听到过不少关于刘旋的事迹了。
一开始曹参还有些半信半疑,虽然他觉得他们没必要拿这种事情来跟他开玩笑,但是他们所说的刘旋和他印象中的小姑娘相差得实在是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所以不怪他听完之后没有直接相信。
直到这会儿他亲眼见到刘旋,见她虽然外表看起来和小时候的她一样瘦瘦弱弱的,但是眉眼间却多了一份从容和坚定后,曹参终于开始相信萧何他们说的话了。
周勃仔细看了刘旋几眼之后也是啧啧称奇:“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时候的旋儿看起来长得更像嫂子,没想到长大之后看起来反而跟大王你更像了。”
其实刘旋一直长得都比较像吕雉,即便是现在也一样,只不过她多了几分原主没有的气势而已,所以才会让见过发迹后的刘邦的人在看到这个时候的刘旋时第一反应觉得她跟刘邦长得像。
在刘旋看来,与其说她的模样长得像刘邦,倒不如说她身上的那股气势“长”得像刘邦。
刘邦哈哈一笑,周勃说的话他爱听,本来刘旋就是他亲闺女,现在见她一日比一日出色,他这个当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和得意了。
在前面打仗那几年,刘邦身边先是带着大儿子刘肥,然后是带着小儿子刘如意,这两个儿子里面,大儿子跟他出来打天下的时候不算小了,但是他带着他磨砺了几年之后发现他确实是个资质平平的。
要不是因为这样,刘邦也不会干脆把刘肥扔给弟弟刘交,让他带着他回大后方协助萧何管理后勤的事务了。
至于小儿子现在确实是小,虽然看着是个机灵的,但是日后会不会长歪不好说,即便没长歪,但是想让他帮他这个亲爹分担的话,少说也得等十几年以后了。
至于不在他身边长大的二儿子刘盈,刘邦对他实在是不了解,父子两人之前虽然有过短暂的相处,但是因为这相处得实在是太短暂了,所以刘邦对刘盈的印象就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子,至于日后会不会有大出息什么的,刘邦觉得且有得等了。
如果刘邦只有三个儿子的话,那么说不定他在打仗之余还得抽空愁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能摆脱这种后继无人的烦恼,但是偏偏刘邦除了有三个儿子之外,还有刘旋这么一个女儿。
可以说自从刘邦跟刘旋重逢之后,他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让他爬楼梯的话,他能一口气上五楼都不费劲儿。
“旋儿,快来坐下。”刘邦招呼着刘旋上前来,“我们正在说着如何拿下废丘一事,你也一块来听听。”
废丘?
刘旋一边回忆着废丘在哪儿,是谁的地盘,一边上前找个位置就坐下了,她的屁股刚一坐下,就听到樊哙道:“大王,章邯那厮就是属王八的,自从他接连战败后就退守关中,一直龟缩在废丘不冒头,我们就算想动手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哦,这下刘旋知道废丘在哪儿,是谁的地盘了,她对废丘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对章邯倒是有一些。
而她之所以对章邯有印象是因为她记得项羽坑杀的那二十万秦朝降兵原先就是章邯的兵。
周勃点点头:“章邯确实最擅长打防守战了。”
从他以往的打仗风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很谨慎的性子,并不会因为急于求胜而把自己陷入不利之地。
章邯要是选择稳扎稳打,跟他们展开长期对峙的话,他最后会不会赢不好说,但那是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战线部署。
“所以我们现在得先想办法把章邯逼出来。”周勃说,“就算章邯真的是属王八的,他也不可能一辈子龟缩在废丘。”
“你这不是废话吗?”樊哙翻了一个白眼,“谁不知道我们现在得想办法把章邯给逼出来?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把他逼出来呢?”
周勃没有跟樊哙计较,他想了想,然后对刘邦道:“大王项羽现在的兵主力军都被牵制在东边,想要支援章邯也不容易,我们要是派兵将废丘围了,说不定能把章邯逼出来。”
刘邦想了想,然后摇头道:“这个办法不是不行,但是用时稍久,而且章邯善守又谨慎,他明知道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逼他出来,他更加不可能让我们如愿。”
“拖他也会拖到最后一刻。”
如果刘邦不着急的话,那么当然可以用这个办法对付章邯了,但是偏偏刘邦现在颇为着急,不尽快稳定关中的话,刘邦没办法让更多的兵力支援荥阳前线。
曹参想了想然后道:“大王,用火攻如何?”
在战国时期田单就发明了一种名叫“火牛阵”的战术,在使计让燕军放松警惕后,田单就让人利用夜色将角上绑着兵刃,尾上缚苇灌油的牛群冲击燕军,最后大败燕军取得了胜利。
虽然现在的情况和几十年前的不太一样,但是办法是可以灵活应用的,更何况废丘的城墙都是土木结构,所以用火攻的话,保准见效。
“等守军一乱,我们就用云梯和冲车趁乱强攻。”
“这个办法快是快,但是得看天气。”张良说,“而且得留意风向,否则的话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樊哙快人快语道:“要我说直接派人跑到废丘前指着章邯的鼻子骂,骂到他那个王八不再缩在他的王八壳里,一旦他中计被逼出来,我们立马就迅速围剿,只要拿下章邯,废丘里的那些守军就不足为惧了。”
“正好旋儿把右郎中骑全都带回来了,到时候让她带兵跟着一块去围剿章邯。”
刘旋早在进屋之后得知他们在商量如何攻下废丘的时候就猜测到刘邦调她回来荥阳的原因了,如果不是打算用她和她手下的右郎中骑的话,刘邦不至于连洗漱的机会都不给她,就直接让人把她请了过来。
现在见刘邦听到樊哙这么说脸上却没有任何异色,就更加笃定自己没有猜错。
“其实韩信也给了我一个建议。”刘邦说,“想要拿下废丘的话,可以利用它的地势进行水攻。”
“水攻?”
听到刘邦转达了韩信的建议后,樊哙他们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个办法的可能性高不高。
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军中没有哪个将军是心服口服的,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可比韩信更有资格担任大将军一职。
论年纪,他们大而韩信小,论战功,他们有而韩信无。
结果偏偏刘邦却拜一个年纪轻且没有战功的韩信为大将军,如此一来让樊哙他们如何心服口服?
然而韩信用事实证明了刘邦并没有拜错人,萧何和夏侯婴也没有看错人,他年纪虽轻,但是在军事上的天赋却远超其他的将军,他对刘邦献上“汉中对”后,便帮刘邦平定了三秦。
不日前韩信带着溃散的人马前来荥阳和刘邦会合,转眼又去了荥阳以南的京县和楚军的主力交锋,得亏有他顶在前线,这才让刘邦他们有喘息的机会想着趁机稳定关中。
正是因为韩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让周勃等人知道即便他们吃过的盐比韩信吃过的米都多,他们在军事上的天赋和本事也比不过他,所以他们才不会像从前那样,因为瞧不起韩信而对他出的主意还没细品就先嗤之以鼻。
“大将军这个建议十分妙。”张良很快就反应过来韩信这个建议妙在哪里了,“废丘位于渭河北岸,因渭河和周围的支流使得废丘的土地极为肥沃,因此有‘八百里秦川’的美称,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的,丰富的水资源虽然让废丘养出了肥沃的土壤,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引水灌城的有利条件。”
“更别提废丘的地势本就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这更有利于我们用水攻。”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人利用水来进行水攻,早在春秋末年的时候智、韩、魏就曾利用汾水引水灌城对付赵氏,只是因为韩魏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倒戈相向才致使最终被引水灌城的地方成了智氏的军营。
而秦朝也曾有过两次水攻的例子,一次致使鄢城陷落,一次致使魏国灭亡。
从以上三场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得出来似乎谁利用水攻都能够成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后世也有人想引水灌城但是却失败了,而且不止一个。
可见想要用这个办法的话,除了考虑地势之外,还得考虑天气、疾病等等各方面的因素。
当然了,这些失败的人里面并不包括刘邦他们,刘旋知道废丘是章邯的地盘后,她就想起来他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了。
他是被汉军引水灌城后导致废丘被迫,最终选择自杀而死的。
刘旋上辈子不知道汉军中提议引水灌城的人到底是谁,因为史书也没有记载,但是没想到这辈子她成为刘邦的女儿之后她倒是意外知道了内情。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一旦用水攻的话,那么废丘的农田算是废了。”萧何说,“还有废丘的百姓和守军只怕也都难逃一劫。”
毕竟水火无情,一旦引水灌城的话,那么到时候既不是章邯他们想喊停就喊停,也不是他们想喊停就喊停了。
“到时候容易影响关中百姓的民心。”
“既然每个办法都不算十全十美,那么何不先派人前往废丘游说章邯呢?”刘旋突然开口道,“章邯的雍王虽然是项羽册封的,但是他并非是项羽的嫡系将领,可见他对项羽即便有忠心也是有限的。”
“毕竟连身为项羽嫡系将领的英布都能够被爹你派人策反了,更何况是章邯?只要章邯自愿投降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拿下废丘了。”
“退一万步讲,如果游说不了章邯的话,我们未尝不可策反其他将领,我就不信章邯身边的人个个都对他忠心不二,只要有一人有异心,那么我们就可以收买他反了章邯,与我们里应外合拿下废丘。”
“再退一万步讲,即便我们连章邯身边的将领也策反不了的话,我们还可以直接制造谣言激起民变,引发兵变,到时候我们再趁虚而入,就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拿下废丘。”
刘旋和萧何一样,也不太赞成引水灌废丘,虽然历史已经告诉了她如果刘邦决定要这么做的话确实可以顺利拿下废丘,但是也为此留下了隐患。
所以在听完大家的建议后,刘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想到等她说完之后,个个看向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劲了。
“嗯?”刘旋不解地看着大家,“我这个办法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张良他们摇摇头,只是他们没想到小姑娘浓眉大眼的,竟然也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而已。
不知道其他人心中所想的刘旋继续道:“如果这些办法都不管用的话,那么我们再决定用更强硬一点的手段也不迟。”
“反正我们这么久都没能拿下废丘,也不差这点时间了。”
刘邦思考了一会儿后道:“那就先派郦食其前往废丘游说章邯,如果成功的话皆大欢喜,如果失败的话再考虑策反其他将领或者激起民变,引发兵变,这些办法再不好使的话那就视天气而定是进行水攻还是火攻。”
刘旋一听,提议道:“爹,让我随广野君一同前往废丘吧?我有保证可以让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废丘。”
哦?
一听到刘旋这么说,别说是刘邦了,就连其他人也下意识地看向刘旋,刘邦问:“章邯可是一块硬骨头,你确定你有信心能够说服他投降?”
刘旋摇头道:“没有。”
“既然没有,那你拿什么跟我保证?”
刘旋说:“我的剑呀。”
刘邦:“……???”
其他人:“……???”
“爹你放心,我的嘴巴要是说服不了章邯的话,我的剑肯定能说服他的。”
刘邦:“……!!!”
其他人:“……!!!”
用上剑的话,那应该叫杀服不叫说服吧?
不过……
管她是杀服还是说服呢,刘邦心想,她要是有办法让章邯服了就行。
想到刘旋习剑不过短短时日就能够跟蛊逢打了个旗鼓相当,刘邦觉得真要走到那一步的话,章邯只怕想不服都不行了。
……
因为刘旋给出的诱惑实在是太诱人了,如果可以的话,刘邦确实想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废丘,所以最终他还是答应让刘旋跟郦食其以汉使的身份一块前往废丘。
在出发之前,刘邦对刘旋说:“旋儿你要是真的能把此事办妥的话,那么拿下废丘之后我就把它赐给你作为你的食邑。”
依照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度,从第七级公大夫以上的爵位就可以拥有食邑了,而刘旋上次被封为左庶长,位列十一位,属于较高级别的爵位了。
当然了,跟曹参他们的爵位比不了,他们是二十级的彻侯爵位,不过刘旋也不灰心,毕竟她才刚开始呢,以后多的是机会晋升爵位。
等等!
刘旋突然反应过来:“就算我不拿下废丘,爹你也得给我一个食邑啊。”
不然她岂不是空有一个头衔?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其他地方赐给你做食邑的话哪里比得上废丘?”刘邦说,“废丘本就是肥沃之地,再加上靠近栎阳,靠近权力中心,如果你不是我女儿的话,我还不会轻易把废丘当做食邑给出去呢。”
“行吧。”刘旋一听也知道有道理,于是点头对刘邦道,“既然如此那爹你放心好了,就算不为了你,为了我,我也一定不会放过章邯的。”
要么降,要么死,他自己选吧。
刘邦伸手拍拍刘旋的肩膀,他要的就是她这个态度:“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于是被刘邦急召回来的刘旋在荥阳没待多久,又带兵出发了,不过这次她并没有把右郎中骑都带上,毕竟她这次是去游说章邯不是去攻打废丘的,所以包括她和郦食其在内,此次出发的人总共只有二十人。
郦食其是刘邦攻打陈留的时候追随他的,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现在他的年纪只会更大,面对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长者,刘旋原本有考虑过要不要放慢赶路的速度,但是见过郦食其之后她突然发现自己多虑了。
人家老人家能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出任汉使,时常出使于诸侯间除了富于谋略之外,还拥有一个倍儿棒的身体。
在前往废丘的路上,骑在马上的郦食其喝了一口酒,然后问刘旋:“女公子,你有想到用什么办法说服章邯吗?”
刘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郦食其,而是看了一眼他手里拿着的酒壶,她知道里面装的是酒而不是水,所以……
他这算不算是酒驾?
考虑到在这个时候就算是酒驾也不犯法,于是刘旋也没有多嘴,只是一边分出些许心神留意郦食其,省得他喝醉了从马背上栽了下去,一边反问他道:“出发之前我爹没有跟你说他是怎么安排的吗?”
“说了。”郦食其又喝了一口酒,然后道,“但我没留心听。”
刘旋:“……???”
他没留心听还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大概是因为刘旋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了,所以郦食其看了一眼就笑了:“没事儿,去到废丘之后我们可以见机行事。”
郦食其也不是第一次担任说客行游说之事了,他也知道章邯是块硬骨头,但凡他不是的话,废丘也不至于被围困了大半年的时间了仍然没有个结果。
由此可见樊哙骂章邯是属王八的,嗯,好像也没有骂错,因为他确实是很能龟缩。
只是即便如此,郦食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即便他们真的说服不了章邯投降的话,在郦食其看来也不要紧,他完全可以像当初对待陈留县令那样对待章邯嘛。
当年他为刘邦前往陈留,欲帮他说服陈留县令叛秦投刘,可惜被一心向秦的陈留县令给拒绝了,郦食其当时失望极了,然后……
嗯,然后当天晚上就斩下了陈留县令的脑袋。
郦食其知道章邯和陈留县令不一样,他是上过战场的将军,但郦食其觉得他也宝刀未老,真的跟章邯短兵相接的话,他也未必会输。
至于输了?
嗯,输了再说。
反正在郦食其看来,刘旋一个十来岁大的小姑娘都敢跟刘邦保证她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废丘了,他好几十岁的人了,总不可能连一个小姑娘都比不上吧?
并不知道郦食其心中所想的刘旋听到他这么说之后,点头道:“行,那到了废丘之后我们先见机行事。”
实在说服不了章邯的话,大不了他们换另外一种方式去“说服”他。
反正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第30章 刘旋发现自己错了。
刘旋他们一行二十人抵达废丘的时候,章邯并没有将他们都拒之门外。
虽然章邯他们现在正与刘邦为敌,但是刘旋他们并不是来打仗,而是以汉使的身份来和他们见面,既然如此,那么章邯招呼他们一回也无妨。
所以刘旋他们一行人都顺利进入了废丘,只是在进入废丘的第一天,章邯并没有接见他们。
对此,郦食其是半点都不着急,因为不管章邯是有事情要忙暂时没时间接见他们也好,还是单纯想摆架子故意让他们坐一会儿冷板凳也罢,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已经顺利进入废丘了,那么跟章邯见面的机会还会远吗?
只要他们能跟章邯见到面,他们自然就有机会说服他反楚投汉。
只是郦食其很好奇,他不着急就算了,毕竟他有经验,但是他没想到刘旋竟然也一点都不着急?
刘旋当然不着急了,因为认真算起来的话她也算是有经验的,毕竟当日她也随毛安他们一块出使彭城了,而他们当日抵达彭城之后,项羽也是在第二天才接见了他们。
刘旋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不爱在第一天接见使者,但是因为她也另有打算,所以对于她而言,章邯不着急接见他们反而是好事,这样更有利于她打听消息。
因为他们抵达废丘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刘旋安顿好了白龙马之后,就询问郦食其要不要和她一块出去走走。
郦食其看了刘旋一眼,像是猜到了她想做什么似的,他也没有阻拦,但是同时他也没有答应:“赶路这些天我都没有好好地喝过酒,正好趁着今日得闲,我得好好喝个痛快。”
刘旋:“……???”
赶路这些天他都没有好好地喝过酒?
赶路这些天他不是酒壶不离身吗怎么就没有好好地喝过酒了?
早在虞县的时候,刘旋虽然很少和郦食其接触,但是却也听说过他是个爱喝酒的老头儿,跟刘邦待在一块干过最多的事情不是一块商讨如何谋天下,而且一块喝酒吹牛(bushi)。
这几天因为一块出使废丘的原因,刘旋天天跟郦食其在一块,也天天见他酒驾,原以为自己对他嗜酒的程度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没想到她还是天真了。
原来在嗜酒的人眼里,即便是天天酒壶不离身,他也不算是已经喝了个痛快?
刘旋不懂,但刘旋大受震撼。
……
郦食其要喝酒,所以拒绝了刘旋的邀请,但是李禾和李苗姐妹两人却很乐意陪刘旋一块出去走走。
她们一行三人刚出门,李苗就好奇问道:“都尉,我们现在要去哪儿?”
“先随便走走。”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刘旋都是第一次来废丘,早在来之前,她就已经了解过了,虽然废丘作为雍王章邯的都城,但是它的面积并不大,别说是和荥阳、虞县相比了,甚至连刘旋这辈子的老家——中阳里村都比废丘的占地面积大。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硬生生地叫章邯带兵守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而始终没有被汉军给攻破。
在进入废丘之前,刘旋和刘邦他们一样,单纯认为这或许是因为章邯他确实善于打防守战而已,但是在进入废丘之后,刘旋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了。
按理来说废丘被围攻了这么久,不说作为守军的士兵们了,只说废丘的百姓肯定会提心吊胆,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的。
因为始终对废丘虎视眈眈的汉军对于废丘的守军和百姓们而言就像是悬在脑袋上的一把刀,谁也不知道哪天这把刀就会突然掉落,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忐忑不安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等刘旋带着李禾和李苗姐妹两人走在废丘的土路上时,却发现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虽然没有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但是也没觉得天已经塌下来了,依然是照常过日子。
她们穿过平民区,来到了市廛,这里算得上是废丘的集中购物区了,只是市廛里面卖的东西不多,在经过一个梅诸摊子的时候,刘旋停了下来。
“都尉,你想要吃吗?”李禾一边询问,一边伸手开始掏钱了。
李禾她们姐妹二人加入右郎中骑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自然没有领过俸禄,但是因为第一次和楚军对战就立了战功,所以姐妹两人还没有领到人生中第一份俸禄之前,就先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战功奖励。
所以别说刘旋想吃梅诸了,就算她想吃完整个市廛的零嘴她们也付得起这个钱。
嗯,主要是废丘的市廛也不大。
摊主正要和往常一样招呼客人,但是一抬头见到是三张陌生的脸蛋,再听到李禾对刘旋的称呼,脸色微变:“你们是汉使?”
卖梅诸的摊主虽然没有从过军,但是他父兄曾经从过军,所以他对“都尉”这个官职并不陌生。
只是……
这世上还有女子担任都尉一职?
另外这世上竟然还有女子出任使者?
所以是他听错了,此duwei非彼都尉,仅仅只是同音而已?还是汉王瞧不起他们大王,特意派一个女子出使废丘?
摊主知道刘旋他们作为汉使今天已经抵达废丘了,但是除此之外的事情他一概不清楚,因为他当时并不在场。
听到摊主这么问,转头看到他微变的脸色后,上一秒还想跟姐姐抢着帮刘旋付钱的李苗下一秒就硬生生让自己的手拐了一个弯,摸上了她的剑柄。
“是因为我们面生吗?所以这么快就认出来了?”刘旋一边笑着回答摊主,一边伸手摁住了李苗摸上了剑柄的手,然后继续跟摊主道,“我要五斤的梅诸,你这儿收钱吗?”
得知刘旋她们真的是汉使之后,摊主还没有来得及作何反应,就被刘旋下一句话问得下意识回答道:“当然收了,看你买这么多,免费再给你送多几颗。”
摊主说完之后,脸色又变了,他明明不是想说这个的!
刘旋却当做没看到,继续笑道:“摊主你可真会做生意,既然你都多送我几颗梅诸了,那我就祝你生意兴隆发大财。”
得知刘旋她们是汉使的时候,摊主原本是不想做她们的生意,更别提多送她们几颗梅诸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
刘旋竟然祝他生意兴隆发大财?
摊主默默深吸一口气,看来不仅这笔生意是非做不可,就连这几颗梅诸也是非送不可了。
毕竟那可是生意兴隆和发大财啊!
只是摊主很好奇,刘旋她们一下子买这么多的梅诸她们吃得完吗?
虽然梅诸确实是夏日的消暑佳品,但是一下子买五斤那得吃到什么时候?
不止摊主好奇,李禾和李苗也很好奇,见刘旋不用她们付钱,她们就干脆帮忙抱过那五斤梅诸,然后才问刘旋:“都尉,你买这么多梅诸是想着顺便给广野君带一份吗?”
刘旋笑了:“不是,真的给广野君带一份的话,你信不信他会问我为什么不干脆给他打一壶酒回去?”
换做是其他人的话,即便是刘旋的亲舅舅吕泽也不可能是这个反应,因为他始终牢记君臣之别,但是郦食其不一样,他性情疏阔狂放,并不是那种注重规矩之人。
当然了,这不代表郦食其不把刘旋放在眼里,事实上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刘旋甚至都有点理解刘邦为什么会那么喜欢郦食其了,因为他身上没有那么多的循规蹈矩,他亦是敢作敢当的人,所以跟他相处起来十分轻松愉快。
怪不得后世的人猜测在那么多的谋士里面,即便郦食其的谋略、机智和稳健都不是最好的,却依然是刘邦最喜欢的那一个,刘旋觉得多少是有些依据的。
李禾和李苗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这话我信。”
“这确实像是广野君说的话。”
“所以呀,要给广野君带东西的话直接给他带一壶酒就好了。”刘旋说,“这些梅诸我是给其他人准备的。”
其他人?
难道是杨喜他们吗?
这次出使废丘其实除了郦食其之外,其他十九个人包括刘旋在内全都是右郎中骑的人。
不过刘旋买的这些梅诸并不是给杨喜他们准备的,至于是给谁准备的?
李禾和李苗很快就知道了,她们跟着刘旋来到了废丘百姓的农田前,亲眼看到她们的都尉拿出刚刚从摊主那儿买来的梅诸开始引诱在田间玩耍的小孩了。
长得好看的人到哪儿都是很吸睛的,刘旋也不例外,再加上她原本就生得白,穿上象征着汉军的赤色衣裳后,越发显得她肌肤胜雪。
才几岁大的小孩子不一定懂事,但是肯定已经懂得分美丑了,所以刘旋只是从农田的这端走到那端,屁股后面就已经跟着一群小豆丁了。
当刘旋带着李家姐妹在一棵老树下坐下的时候,跟在她屁股后面的那群小豆丁并没有围上去,大概是因为意识到刘旋她们和他们是不一样,所以只敢不近不远地看着,却不敢靠上去。
直到刘旋弯着眼睛冲他们招招手,才有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姑娘第一个朝她靠近,她睁着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看着刘旋道:“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你也很可爱。”刘旋说着,掏出一颗梅诸递给小姑娘,“这是请你吃的。”
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请我吃的?”
“嗯。”刘旋点头,见小姑娘明明都盯着梅诸咽了咽口水了,却始终不敢伸手拿那一颗梅诸,刘旋干脆直接送进了她的嘴巴里,小姑娘先是一愣,下一秒就因为嘴里酸酸甜甜的梅诸而开心到忍不住笑了起来。
刘旋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然后转头看向其他以蜗牛的速度朝她们这边靠近的小豆丁们道:“你们也有,一人一颗。”
那些小豆丁们一听,立马急吼吼地跑到了刘旋的面前,个个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刘旋……怀里抱着的那些梅诸。
一人分到一颗梅诸后,小豆丁们高兴得就跟见到金子似的。
刘旋问:“你们都喜欢吃梅诸吗?”
小豆丁们异口同声道:“喜欢。”
刘旋又问:“那你们上一次吃是什么时候?”
这下小豆丁们就七嘴八舌起来了:“不记得了。”
“我昨天也吃了。”
“我好久好久都没有吃过梅诸了。”
“我娘说吃梅诸就会吃多很多粮食,所以不让我们吃。”
……
七八个小豆丁同时开口说话,对刘旋来说简直不亚于好几百只鸭子在旁边嘎嘎嘎,但是她没有打断他们的话,而是等他们都说完之后问道:“吃多点粮食不好吗?小孩子要吃得多才能长得快。”
“当然不好了。”
“我娘说了,粮食吃得多的话很快就没了,之后就得饿肚子了。”
“我娘也是这么说的,我娘还说小孩子不能吃太多,得让我爹吃多一点。”
“为什么?”刘旋问,“难道因为你爹要下地种田,所以才要吃多一点吗?”
“不是。”小豆丁摇头道,“我家是我娘下地种田,我爹要打仗,我娘说了,得让我爹吃饱饱的,他才能打胜仗,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对,还得让大王他们吃饱饱的,我爹说了,大王肯定会带我们一块打胜仗的,打完胜仗之后我们也可以吃饱饱了。”
刘旋又问:“你们现在都吃不饱吗?”
这下小豆丁们又异口同声道:“吃不饱。”
小姑娘伸手捂着自己的肚子说:“吃了饭肚子还是会叫,可难受了。”
她这么一说,其他小豆丁们也跟着附和道:“我也是我也是。”
“我娘说肚子叫就去喝水,可是喝完水没多久我的肚子还会叫。”
“也不知道大王什么时候打胜仗,我想吃饱饱的。”
“吸溜!”其中一个小豆丁不知道想到什么好吃的,忍不住吸吸口水,“我想吃大米饭。”
……
刘旋现在是没有办法让他们吃大米饭,也没办法让他们吃饱了,和他们聊了一会儿之后,她就把剩下的梅诸都分给了他们,和李禾她们一块离开的时候刘旋道:“我现在终于知道废丘为什么能守这么久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上下一条心。”刘旋说,“你们想想那个摊主对我们的态度,再想想刚刚那帮小孩儿对章邯的态度。”
“听那些小孩儿的意思,他们是把家中的粮食分了一些给雍军,以至于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你看看他们提起章邯时的语气和态度,没有半分不满和憎恶。”
“小孩儿不像大人,大人或许会在外人面前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但是小孩儿不会,也就是说他们是真的没有把自己吃不饱饭这件事怪到雍军的头上。”
“至于他们是被家中的大人们教的,还是受到大人们耳濡目染的影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章邯在废丘很得人心,所以我们除非是直接说服他反楚投汉,不然的话几乎不大可能策反其他的将领,或者挑起民怨,制造兵变。”
要知道废丘里面住着的都是秦人,而章邯曾让二十万的秦兵死于被坑杀,虽然下旨坑杀这二十万秦兵的是项羽,但是作为那二十万秦兵的将军,章邯难道不会被那二十万秦兵的亲眷,甚至被所有的秦人给迁怒甚至憎恶吗?
那可不一定。
毕竟他们是一块投降的,但是作为降将的章邯被封王了,而作为降兵的二十万秦兵却惨遭坑杀。
刘旋原本是这么想的,可是经过刚刚的事情之后,刘旋发现自己错了。
一开始李禾和李苗并不知道刘旋为什么突然买梅诸,又突然把梅诸分给那些小豆丁,但是现在听她这么一说后,她们才意识到刘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么说起来的话,岂不是对我们很不利?”李家姐妹从前不认识章邯,跟他也没有接触过,但是得知刘邦他们围困了他大半年都没能拿下废丘,她们就知道他肯定不是吃素的。
如果她们是章邯手下的兵,或者废丘百姓中的一员,那么对此她们当然是乐见其成了,然而她们现在是刘旋手下的兵,是汉军中的一员,所以听到刘旋的话,她们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因为刘邦出发前跟刘旋说的那些话她们姐妹俩都听到了,她们巴不得刘旋早日将废丘收入囊中。
“不。”刘旋却突然露出了一个笑,“这个消息对我们很有利。”
嗯?
怎么就有利了?
李禾她们正想要问,就想刘旋兴冲冲地往回走了,回去的路上还顺便给郦食其打了一壶酒,把酒递给郦食其的时候,刘旋拉着还没有喝醉的他嘀嘀咕咕了几句。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郦食其的神志明显是清醒的,听完刘旋说的话后,带着几分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你确定你说的可行?”
“试试就知道了。”
郦食其并没有因为自己比刘旋年长许多就不把她的话当一回事,他细细琢磨了一下后道:“行,试试就试试。”
……
章邯是在刘旋他们抵达废丘的第三天才接见他们的,他虽然被围困在废丘大半年了,但是对外面的事情也并非一无所知。
所以还没见到刘旋之前,他就已经知道她是刘邦的女儿,还知道一些她做过的那些事,而在见到刘旋之后,章邯突然意识到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多有道理了。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小姑娘不仅让项羽狠狠地丢了一次脸,还射杀了项冠,直接截死了楚军的后路呢?
如此有勇有谋,章邯心想,这得亏是个女儿家,要不然项羽只怕更加忌惮刘邦了。
章邯没有将心中的想法泄露半分,让刘旋和郦食其坐下后,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们是替汉王来劝我投降的?”
“雍王误会了。”郦食其开口道,“汉王命我们来废丘,只是想让我们点醒你而已,免得你一条路走到黑。”
闻言,章邯看了郦食其一眼:“你又知道我要走的路是条黑路?”
“项王的不义之名,天下皆知,雍王决心追随这样的伯王,自然算得上是走上了一条黑路了。”郦食其说,“可如果雍王选择跟我们大王合作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我们大王许诺了,只要雍王愿意弃暗投明的话,那么定会保留你如今的爵位,也会保你部下的安全,如果雍王愿意为我们大王效力的话,那么日后甚至有机会换一个更大的封地。”
章邯道:“你说的这些,我都可以从项王那儿得到,又何必反楚投汉,白折腾一场?”
“雍王这么说也没错。”刘旋开口道,“但是前提是你得打赢我们汉军,闯过这一关,不然的话何谈以后?”
“不。”章邯说,“我们不需要打赢你们,我们只需要撑着,把你们拖住就行了。”
只要他们绊住了刘邦的手脚,帮项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那么最终谁会夺下这个天下真的不好说。
刘旋知道章邯说的是真的,郦食其也知道,不过……
“雍王你的兵能撑得住,但是废丘的百姓能吗?”刘旋说,“为了拖住我们,你的兵,还有废丘的百姓已经多久没有吃过一个饱饭了?”
章邯道:“这与你们无关。”
刘旋道:“我们大王势必要稳定关中的,甚至想出了各种方式对付你们,比如说引水灌城。”
最后四个字刚落地,章邯的脸色骤变,他的虎目怒视着刘旋:“你这是想威胁我?”
刘旋摇摇头:“我是想送一份大礼给你。”
章邯微微皱眉,不等他猜出刘旋这话是什么意思,下一秒他就因为她继续往下说的话而瞪大了眼睛。
*
韩信带兵于京县摧垮了楚军主力,迫使他们无法继续西进后,他便折返回到荥阳。
刚回到荥阳,韩信正想要先回去沐浴,然后再去拜见刘邦,结果没想到回去的路上就遇上了萧何他们一群人,而且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大将军你回来了?”一见到韩信,萧何脸上的笑意就更深,虽然两人年纪相差甚大,但是交情却十分深厚,所以他是第一个主动朝着韩信走去并且跟他报喜的人。
萧何道,“看来今日是双喜临门了,我们刚刚从大王那儿得知一个好消息,章邯降了,废丘拿下了。”
“我们不费一兵一卒,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了。”
韩信不意外他们能够拿下废丘,但是能那么快让章邯投降,甚至不费一兵一卒,这就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他难得好奇问道:“这是怎么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