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药是最容易造的。
怎么办到的?
那当然是刘旋以利诱之了。
都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⑴,这句话放在这个时候也十分适用。
至于为什么同样是以利诱之,刘旋能够诱得到章邯,而郦食其却诱不到?
原因很简单,因为郦食其是拿属于章邯现在以及日后的利益去诱惑他,而刘旋则是拿废丘百姓现在以及日后的利益去诱惑他。
刘旋在抵达废丘之前从未和章邯接触过,对于他的了解也是十分片面的,或者说都是以敌人的身份在了解他,但是当她抵达废丘,从摊主和那些小豆丁对待他们汉使的态度以及对待章邯以及雍军的态度中,刘旋却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章邯。
感情向来都是双向奔赴的,刘旋觉得如果章邯平日里不是爱民如子的话,废丘的百姓又怎么会那么支持和信服他?
既然如此,那么刘旋当然知道应该往哪方面下手了,而事实证明章邯确实是把废丘的百姓都装进自己的心底里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刘旋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足足两万斤高产的水稻种子——后就心动神移了。
刘旋之前在荥阳拿着图纸让人做出了三脚耧车之后就又点亮了一棵智慧树,得到了三万斤出头的高产水稻种子,碍于当时她马上就要前往荥阳以南驻守,再加上当时还没有开始种植水稻,所以刘旋就先把它继续放在系统里了。
直到他们在荥阳以南打了胜仗,还俘虏了三千多名的楚兵,为了消磨他们的精力,刘旋和灌婴商量好后直接让他们下地种田,至于种什么?
那当然是水稻了。
刘旋当时照葫芦画瓢,又让白龙马当了一回功臣,为他们“寻”来了一万斤的水稻种子,只等他们整地后就可以开始育秧、插秧了。
这也是刘旋为什么明明得了三万斤的水稻种子,结果到了废丘却只能够拿出两万斤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她当日被刘邦调回荥阳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被刘邦请去一块商讨如何拿下废丘的话,那么抵达废丘后她就算想给章邯送上一份大礼,只怕也不可能送出两万斤的高产水稻种子了。
因为当时刘旋是想着回到荥阳之后就把那两万斤的水稻种子取出来的。
当然了,刘旋拿出的两万斤的水稻种子不足以完全打动章邯,真正打动他的是刘旋对他许诺只要他愿意反楚投汉的话,那么她保证从今往后一定会让废丘的百姓,他手下的守军以及亲眷,乃至其余的秦人都吃上饱饭。
章邯问:“你确定你能够说到做到?”
刘旋说:“当然。”
如果没有系统在手的话,刘旋还真的不敢轻易许下这样的承诺,因为时下的粮食亩产量并不高,主要原因也包括了许多,然而除去刘旋无法控制和改变的诸如自然灾害、农业机械等等原因之外,其他的原因,比如工具简陋,缺乏化肥农药,依赖人力畜力以及粮食种子不佳等等,这些原因刘旋都能够想办法解决。
更别提刘旋手里还有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个亩产量都在水稻之上的王牌没有拿出来呢,嗯,主要是刘旋还没有点亮这三种粮食种子对应的那三棵智慧树。
但是即便如此,刘旋依然敢对章邯做出这样的保证。
章邯当时并没有直接给刘旋答复,而是让人将那两万斤的水稻种子给拉回去,按照个人耕种土地的面积将这两万斤的水稻种子都给军中的士兵以及废丘的百姓给分了下去。
当看到军中的士兵们也好,废丘的百姓们也罢,分到如此优质的水稻种子后个个都喜气洋洋的模样,章邯心中就有了决断了。
他已经对不起那被坑杀的二十万秦兵以及他们的亲眷,现在不能再对不起他部下的士兵和废丘的百姓了。
章邯如果决意死守废丘的话,那么守到最后或许真的可以帮项羽赢得足够的时间,增大他争夺天下的概率。
但是章邯很清楚,他真的要这么做的话,那么他部下的士兵和废丘的百姓都会有所牺牲,到时候即便最后真的让项羽成功夺下了这个天下的话那又如何了?
是牺牲的士兵和百姓能够复活?还是存活下来的士兵和百姓能够跟项羽分享这胜利的果实?
章邯很清楚,这两种可能都不会发生,前者且不说,至于后者?
项羽连自己麾下的将领立了功都舍不得将该赏的奖励和职位赏下去,他又怎么可能愿意让雍军和废丘的百姓跟他一块分享胜利的果实?
想清楚这点后,章邯终于下定决心答应和刘邦合作了。
只是有一件事章邯实在是很好奇,事后他问刘旋:“那两万斤的水稻种子你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在不惊动人的情况下运进废丘的?”
那水稻种子不是两斤,不是两百斤,而是两万斤!章邯很确定,他已经命人将废丘守得固若金汤了,在这种情况下,刘旋他们竟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运了两万斤的水稻种子进废丘?
如果在收到刘旋送出的那份大礼之前听说这件事的话,章邯一定会觉得对方在胡说八道,但是现在?
已经收下刘旋送的这份大礼,并且将这份大礼给分掉的章邯可不敢再那么笃定了,因为这世上确实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他做不到的事情,别人不一定做不到。
刘旋因为章邯的一句话而睁大了眼睛:“你觉得那两万斤的水稻种子是我们让人给运进废丘的?”
“不然呢?”章邯反问一句,“总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刘旋说:“也不好说。”
虽然那些水稻种子确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是也差不多了,因为它们都是她从系统那儿爆金币爆来的。
章邯一听,原本以为刘旋是在跟他开玩笑,但是见她说得认真,他微微一愣:“你说的是真的?”
见章邯是这个反应,刘旋也有些诧异:“不能够啊,你以前的主子不是秦始皇吗?他那么迷信鬼神之说,你就没有受到他的一点影响?”
章邯默默地看了刘旋一眼,然后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我从前效忠陛下,所以我才不迷信鬼神之说?”
因为但凡鬼神之说是真的话,那么当年他们的陛下费尽心思,广撒钱财早就能够得偿所愿,求得长生不老了。
可是偏偏他们的陛下已经驾崩多年,奋六世之余烈而铸就的大统一秦朝也随之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章邯之前是不是迷信的一份子,但是在之后他肯定是不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了。
章邯的话让刘旋沉默了,因为她突然发现他说得好有道理,她根本无法反驳。
她想历史上的汉高祖在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都没有想过搞求仙问药那一套,更没有奢求过什么长生不老除了因为他的性情洒脱之外,会不会也跟章邯一样,因为秦始皇这个失败的例子摆在那儿,所以反而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所谓的神仙和鬼怪了?
*
虽然章邯已经答应了反楚投汉,刘旋他们也算是完成任务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着急着离开废丘。
就像前往淮南说服英布背叛项羽跟刘邦合作的随何那样,即便他成功说服了英布,他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继续留在淮南协助英布。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英布会不会突然反悔的对吧?
不过刘旋和郦食其他们继续留在废丘倒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担心章邯会突然反悔,至少刘旋没有选择直接离开废丘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打算趁着这个时候先在关中种下玉米和红薯。
至于土豆?
已经错过了春播最佳的时间,只能够等待秋播了。
而想要得到玉米和红薯的种子,那么就得先点亮它们各自对应的智慧树,刘旋扒拉了一下虚拟屏幕,然后发现想要得到玉米种子只需要把秧马做出来就行了,但是想要得到红薯种子的话却需要研制火药。
刘旋:“……???”
不是,这难度设定合理吗?
虽然论亩产量,玉米确实是没有红薯高,但是玉米的亩产量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吧?怎么想要得到玉米种子的难度只有一颗星,想要得到红薯种子的难度却五颗星了?
刘旋倒是会做火药,毕竟上辈子在末世的时候所有的工业生产都停摆了,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冷兵器,想要得到更有杀伤力的热兵器,没有多少票子的刘旋只好选择了开动脑筋自己造了。
而火药是最容易造的,毕竟只需要一硝二磺三木炭就可以了,然而这辈子和上辈子不一样,这辈子刘旋得花点时间才能够把这些材料备齐。
所以刘旋决定先做秧马,正好废丘的百姓现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种植水稻,让人把秧马做出来的话,他们正好用得上。
“这是什么?”看着从外面进来的刘旋手里提着的东西,章邯有些好奇。
“这是秧马。”刘旋说,“有了它的话,大家给水稻插秧和拔秧的时候就可以少费点腰了。”
众所周知,插秧、拔秧是最费腰了,因为得一直弯着腰工作,一天下来谁都扛不住。
但是有了秧马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直接坐在秧马上插秧和拔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少费点腰,还可以提高效率。
章邯并不是穷苦人家出身的,也鲜少下地种田,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知道种田有多辛苦,现在听到刘旋这么说,他眼睛骤然一亮:“照你这么说的话,这个秧马还是个宝贝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田里试试。”
刘旋没有拒绝,途中遇上难得没喝酒的郦食其,得知刘旋和章邯要去做什么,立马欣然同往。
等到了田里,刘旋一点也不见外地直接脱靴脱袜,结果她的靴子才刚脱了下来,一旁的章邯就连忙道:“等等,女公子你这是……你该不会是想要亲自示范一下这个秧马怎么用吧?”
刘旋点头,章邯见状,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应该感叹她身为汉王之女,身上却没有半点骄矜之气,还是应该感叹她居然那么实诚了。
虽然说现在的男女大防并不严重,但是尊卑之分却始终存在,就算刘旋想要让大家知道秧马是如何使用的,完全可以找人来示范,而不需要自己亲身上阵。
章邯心里面是这么想的,嘴上也是这么说的,说完,他还想拉一旁的郦食其一块劝刘旋,结果一扭头却发现郦食其的靴子和袜子全都脱了。
“……?”
“……??”
“……???”
章邯都懵了,心想广野君他想做什么?
广野君不想做什么,广野君只是觉得这秧马有趣,想要亲自尝试一番而已,郦食其对刘旋道:“女公子你先示范,示范完了再让我来试试。”
“行。”刘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然后把剩下的靴子和袜子全脱了,撸起裤脚,再把下摆撩起系上,二话不说就直接下田了。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刘旋都没有太多的下地经验,上辈子是因为没那个条件,这辈子是因为没那个体力。
原主从前身体弱唧唧的,家里人什么重活都不敢让她干,更别提干农活了。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刘旋是既有这个条件,又有这个体力,所以拿着秧马下田的她从别人手中要了一些秧苗之后,她就骑在秧马之上,然后左手拿着秧苗,右手从左手取秧苗插入田中,双脚轻轻一推动,秧马就随着田里的水流往后退。
原本田里的人都很好奇章邯为什么会带着刘旋和郦食其他们出现在这儿,更好奇章邯手里拿着的那个东西是什么,直到亲眼见到刘旋亲身示范后,个个的表情从一开始的茫然到后面的震惊,最终定格在惊喜上面。
作为刚刚还弯着腰插秧差点把腰都给累断的他们,在看到刘旋骑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就能够在田里轻轻松松地实现了坐着插秧后,个个的眼睛比天上的太阳还要亮。
假如他们也有女公子现在坐着的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那他们插秧的速度完全就可以翻倍!而且他们的腰也不用那么累!
这么一想,田里的人看向刘旋……屁股下面的那个秧马的眼神别提有多火热了。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已经年过六旬的郦食其坐上秧马后,也能够轻轻松松地干起插秧的农活,他们更加直观地意识到它的好处,也更加迫切地想要得到它了。
“女公子,不知这是何物?”刚刚把自己手里的秧苗分给刘旋的士兵想到自己快要累断的腰,再想到家中把自己养大成人的父母,忍不住上前询问起了刘旋。
正所谓有一就有二,同样想知道的人可不止他一个士兵,见刘旋不像其他诸侯之后那般高高在上,周围的士兵也下意识地围了过来。
“它叫秧马,作用就是方便我们插秧拔秧的,而且做法十分简单,只需要几块木板就可以了……”刘旋巴不得大家都对秧马这个新鲜事物感兴趣呢,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家对秧马的接受度。
亲身尝试过一遍的郦食其在一旁听到刘旋亲口讲解秧马是如何制作之后,他道:“女公子,既然这秧马易得,那我们得把做法写下来,派人送回荥阳。”
毕竟荥阳现在肯定也开始插秧了。
“我已经提前派人把秧马的做法带回荥阳了。”刘旋说,“其实不止荥阳,还有栎阳那儿也开始种植水稻了,他们也正好用得上,所以我打算去一趟栎阳。”
见刘旋打算让栎阳的士兵和百姓也用上秧马,郦食其并不反对,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女公子你打算亲自去一趟栎阳?”
不是,栎阳有谁在啊?值得她亲自跑一趟?
哦,郦食其想起来了,栎阳大有人在。
“对。”刘旋点头道,“其实不止是我,我还打算请雍王也跟我去一趟栎阳。”
“我?”章邯诧异地看向刘旋,郦食其也一样,原本他以为刘旋是因为想念吕雉他们那些亲人,所以才想着借此机会亲自去一趟栎阳的。
因为他之前可是听说了,刘旋第一次打了胜仗,派人回来报喜的时候还不忘叮嘱刘邦记得派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栎阳的吕雉等人。
但是见刘旋打算把章邯也一并带上,郦食其想,那她前往栎阳应该不仅仅只是想跟家人见一面吧?
确实不止如此的刘旋对章邯点点头道:“对,因为我有件要紧的事情想麻烦你帮个忙。”
*
栎阳虽然不在废丘的隔壁,但是两地相隔并不远,途径槐里,泾阳和高陵后,刘旋等人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就从废丘赶到栎阳了。
之所以用时这么短,除了因为刘旋他们一行人都是轻装骑行上路之外,也因为从废丘到栎阳这一路的驰道相当完善。
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刘旋觉得在这里多少得感谢一下已经去世多年的秦始皇以及当年修建驰道的那些壮丁。
如果没有他们,今天他们也没办法走上这条“高速公路”。
当刘旋他们一行人抵达栎阳的时候,得知消息的吕雉等人简直惊喜坏了,萧遥和刘盈两人见到刘旋更是直接一个尖叫就冲上来抱住了她。
“旋姐姐我不是在做梦吧?”
“啊啊啊啊啊阿姐我好想你啊呜呜呜!”
刘旋要不是提前分开双脚稳住下盘的话,被萧遥和刘盈两人这么一撞,只怕会被他们直接撞倒了。
见刘盈的眼泪随着他的话一块飙了出来,刘旋忍不住笑了,她摸了摸两人的脑袋,然后抬头看向朝他们走来的吕雉,笑着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快让我好好瞧瞧。”吕雉第一次和刘旋分开这么久,虽然刘邦之前派人给她送信的时候说了刘旋在战场上并没有受伤,但是吕雉仍然放心不下,毕竟刀剑无眼。
再说了,打仗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就算刘旋没有受伤,也不代表没有吃苦。
所以难得母女团聚,吕雉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刘旋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
巧了,刘旋也有一样的想法,不过她觉得就算如此也不必急于一时,因为她还得先为吕雉和章邯他们互相做介绍。
从刘旋的口中得知章邯的身份后,吕雉有些惊讶,虽然她没有见过章邯,却也知道他的身份,更知道他是项羽的人,结果现在他却和她的女儿一块出现在栎阳?
不过再怎么惊讶,吕雉也没有表露在脸上,而是笑着道:“原来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雍王,难得雍王今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章邯道:“是我冒昧登门,还望汉王后见谅才是。”
一旁的刘旋见状先对吕雉说:“娘,雍王现在和我们已经是一个阵营的人了,再与他客气那就见外了。”
说完,刘旋又对章邯道,“雍王你也是,这一趟就当做是回自己家就是了。”
当着章邯的面,吕雉从善如流地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但是等私下和刘旋相处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旋儿,雍王什么时候反了项羽,跟我们合作了?”
“还有你们怎么会在一块儿?而且还一同出现在栎阳的?”
“这说来就话长了。”刘旋见吕雉确实好奇,她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一旁的刘盈等人也眼巴巴地听着。
得知刘旋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废丘给拿下,还让章邯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投降,萧遥忍不住“哇”了一声。
虽然刘旋提到了郦食其,但是全程被萧遥忽略了,小丫头听完之后总结下来就是她崇拜的旋姐姐又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旋儿,这下我知道大王当日为什么独独把你留下来了。”吕产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个表妹不是笨蛋,但是完全没想到她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聪明许多,而且能文能武,如果换做是他的话,他恐怕也会跟大王一样重用旋儿了。
而吕雉听完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庆幸自己当日没有因为担心刘旋的安全而坚持己见地让刘旋跟他们一块来栎阳,否则的话她可能就扼杀了原本属于她的、闪闪发光的机会。
吕雉问:“旋儿,你今天带雍王来栎阳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秧马的事儿吧?”
“对。”刘旋点头道,“我带着雍王一块来栎阳其实是为了三件事。”
第32章 反应过来的章邯。
“第一件事就是教栎阳的人怎么使用秧马。”这样栎阳人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实现坐着插秧了,刘旋说,“第二件事则是教栎阳的人怎么种植玉米。”
“玉米?”
“那是什么?”
光是听一个名字,吕雉他们都不太能确定刘旋口中所说的“玉米”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因为它又叫玉又叫米的,但是考虑到刘旋提到了“种植”二字,所以很有可能是粮食?
在这个时候,刘旋总不可能让他们种植仅供观赏的花花草草吧?
刘旋说:“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
确定玉米是一种粮食作物后,吕雉他们不太意外,因为他们本来就猜测它可能是粮食,但是听到刘旋还提到了“高产”二字,别说是吕雉他们这些大人了,就连最小的刘盈知道“高产的粮食作物”意味着什么。
“旋儿你说的是真的?”吕产忍不住询问出声,“你从哪儿知道这种粮食作物的?又从哪儿得到这种粮食作物的种子?”
萧延则直接问道:“旋儿,那你知道怎么种植这种粮食作物吗?”
既然吕产和萧延都把自己想问的问题都问出来了,吕雉也就不开口了,只是看着刘旋等她回答。
“我是从小白龙那儿知道这种粮食作物的。”刘旋看着面前的众人道,“有件事你们可能不知道,之前有一次我带着右郎中骑出去野外拉练的时候,小白龙突然带着我们找到了一堆菽的种子,后面在荥阳以东和废丘的时候,小白龙又带着我们找到了总共三万斤的水稻种子,这次来栎阳之前,它跟我提到过原来栎阳这里有一种名叫‘玉米’的种子,趁着这个时候播种的话,七八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是小白龙亲口告诉我的,它说玉米的亩产量比一般的粮食作物要高。”
至于高多少,刘旋没有说,因为她也不太确定能高多少,唯一可以确定的大概就是肯定比这个时代的任何粮食作物都要高就是了。
担心吕雉他们对此并不相信,刘旋正想要再说点什么增加可信度,结果没想到他们个个听完之后压根没有怀疑过刘旋是在撒谎,或者说压根没有怀疑过白龙马的实力。
就连一开始得知刘旋有奇遇都持半信半疑态度的萧延也一样,毕竟经过彭城一事后,萧延已经完全相信刘旋当日跟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会儿他当然不会怀疑刘旋在骗人了。
事实上在刘旋说起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时萧延就已经相信了她的话,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问刘旋知不知道要怎么种植玉米。
“那可太好了。”萧遥说,“要是玉米的亩产量真的那么高的话,那到了七八月我们岂不是得过上一个丰收季?”
刘盈很好奇一件事:“阿姐,你说的这个玉米它好吃吗?”
“当然好吃了。”刘旋说,“吃起来还甜滋滋的呢。”
甜滋滋的?
一听到这个形容,别说是刘盈了,就连吕雉他们那些大人的嘴里也莫名地开始分泌唾液。
没办法,毕竟这个时候的人实在是太缺糖了,所以不止不仅小孩儿馋甜的,大人也一样。
“那我们赶紧种吧。”刘盈拉着刘旋的手道,“我们早点种玉米,就可以早点吃玉米啦。”
他还没有吃过甜甜的主食呢。
刘旋没有回答刘盈,而是扭头看向吕雉,然后就听到她说:“旋儿,小白龙有没有说那些玉米种子在栎阳的哪儿?盈儿说得没错,我们早点种的话就可以早点吃上了。”
“没说。”刘旋扬唇道,“不过小白龙可以直接带我们去找。”
这就是为什么刘旋选择来栎阳种植玉米而不是留在废丘种植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废丘的地不够了,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章邯不可能像吕雉他们这样完全相信她。
如果她打算在废丘种植玉米的话,章邯有可能会答应,但是更有可能会不答应,因为对于他而言,玉米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粮食作物,如果种植玉米的话,七八月的时候真的能够丰收那当然是好事了,但是如果丰收不了呢?
章邯即便答应了跟刘邦合作,也放下了对刘旋的戒心,但是他仍然不敢轻易拿自己部下的将士和废丘的百姓未来一年的粮食去赌。
……
刘旋让白龙马带着萧延他们去“找”玉米种子后,她就跟着吕雉一块去拜见了刘太公。
见刘太公的气色明显比之前要好了许多,刘旋就知道他在栎阳待得很不错了:“爹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很高兴的。”
刘太公在栎阳的日子确实是过得有滋有味的,毕竟他是刘邦的父亲,又一把年纪了,大家即便缺衣缩食也不会缺、缩到老太公的头上。
然而刘太公见到刘旋的时候却觉得她吃苦了:“旋儿你跟大父说,你爹是不是逼你上战场了?你爹打小就是个不靠谱的,当年你大兄年纪那么小,他带出去一块打仗就算了,现在怎么连你这个女儿也不放过?”
就算缺人也没有缺到这个份上吧?
“之前我就不该听他的,把你留在荥阳。”
当时刘邦说他和刘旋父女两人多年没见,感情都疏远了不少,正好趁着这次团聚的机会,让刘旋留在他身边,好让他们父女两人多相处相处,顺便再帮刘旋物色一个好人家。
刘太公一想也对,大孙女和儿子分开了几年的时间,看着确实是没有从前那么亲近了,再加上大孙女也大了,之前在沛县没办法给她物色好人家,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她在她爹身边,她爹身边又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不愁给她物色不到一个合适她的如意郎君。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太公觉得刘旋留在荥阳也挺好的,但是他哪里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不靠谱到让他的亲闺女上战场?
他是真不怕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大父你误会了,我爹没有逼我上战场。”刘旋说,“我现在有能力了,当然也想为我爹出一份力。”
“况且大父你不知道吗?我第一次上战场就打胜仗了,大家都夸我有我爹的风范呢,大父你难道不为我感到骄傲?”
“那不能够。”刘太公说,“要不是有旋儿你的话,咱们老刘家的祖坟也不能又冒一回青烟。”
要问老刘家的祖坟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冒青烟?
那当然是刘邦当上汉王的时候了。
谁能想到他们老刘家居然能出一个大王啊,结果没过几年,他们老刘家又准备出一个小王了?
毫不夸张地说,刘太公觉得自己就算到地底下见到他爹和他大父了,都敢让他爹和他大父给他斟茶倒水。
毕竟他们有一个当上大王的儿子吗?
他们没有,但是嘿,他有!
毕竟他们有一个准备当小王的大孙女吗?
他们也没有,但是嘿,他也有!
刘太公自认为自己这辈子虽然没有什么大出息,但是因为生了一个有大出息的儿子,有大出息的儿子又生了一个有大出息的孙女,所以他觉得自己别管是生前还是死后,腰板都能挺得倍儿直。
“所以呀,大父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刘旋笑着道,“我有这样的本事,要是不使出来的话那岂不是白瞎了?”
“我还想着让咱们老刘家的祖坟再多冒几回青烟呢。”
刘太公被刘旋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冒青烟重要,但是旋儿你也得注意安全。”
“我会的。”刘旋陪着刘太公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她就跟吕雉离开了,正想要问她在栎阳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就见曹氏从外面回来了,一见到刘旋就笑道,“刚刚在外边听人说我们都尉大人来了,我还不信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呀。”
听到曹氏对自己的称呼,刘旋被逗笑了:“曹姨,你就别打趣我了。”
“这算什么打趣?换做是我当上都尉的话,我巴不得在自己额头上凿下这两个字。”
曹氏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打量了刘旋几眼,然后道,“瞧瞧我们旋儿身上这气势,一看就是当女将军的料。”
“一段时间没见,曹姨你还是那么会夸人。”刘旋现在知道曹氏从前在沛县开小酒馆的时候为什么生意最好了,就冲着她这个嘴巴,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很难不买账。
不过……
刘旋看了一眼曹氏的打扮,然后好奇问道,“曹姨你这是开始习武了?”
要不然也不会随身带着一把剑了。
“可不是嘛。”曹氏说,“经过被俘虏那一遭,我算是明白一个道理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刘旋一听,赞同地点点头,然后扭头看向吕雉道:“娘,我建议你也跟着一块习武,倒也不需要把自己练成天下第一,只要能自保就好了。”
她刚说完,就见吕雉和曹氏都笑了,然后就听到曹氏说:“旋儿,你娘没有跟你说吗?”
“说什么?”
“我们现在都开始习武了。”曹氏说,“这还是你娘把我们组织起来的呢。”
刘旋一听,扭头就看向吕雉,后者道:“之前知道你打了胜仗的消息后,我仔细想过了,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都上战场了,那我们怎么好意思心安理得地待在大后方却什么都不做?”
“虽然说栎阳和沛县不一样,除非你爹他们接连战败了,不然的话栎阳很难失守,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为了避免沛县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我就以王后的身份命人加强巡逻,同时让栎阳的百姓以十人为一什组建守卫队,平时除了下地种田之外,还得抽出时间来训练,除此之外,我还让你表哥他们教我们习武练剑。”
正好刘旋在山上的时候曾把那套能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的剑术教给了吕产等人,所以得知吕雉他们想习武练剑后,他们就把那套剑术教给他们了。
“要不说龙生龙,凤生凤呢。”曹氏说,“旋儿你是不知道,之前大王他们派人来栎阳运粮,结果好嘛,派来的人出岔子了,幸好当时有你娘在,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事情办妥了,这才没耽误了正事儿。”
刘旋饶有兴致地听着吕雉和曹氏说着她不知道的那些事,越听心里头就越高兴,当日她叮嘱刘邦记得把她打胜仗的好消息告诉吕雉,不过是奔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去的,但是没想到结果比她想象的还要好。
……
对于刘旋来栎阳一事,最不高兴的人肯定就是戚夫人了,因为要不是拜刘旋所赐的话,戚夫人觉得她不至于落得今日这个下场。
明明不久之前她还是刘邦身边最得宠的女人,结果现在好嘛,见不到刘邦不说,儿子也被吕雉抱走了,现在她只觉得自己的处境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然而再不高兴也好,戚夫人也不敢再闹什么幺蛾子。
之前在虞县得知刘旋救了刘太公等人的消息后,戚夫人就后悔了,后悔自己没搞清楚状态就冲动行事,但凡她要是知道的话,她肯定不会急头白脸地找刘旋的麻烦。
后面得知刘旋打了胜仗,她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因为刘旋越是厉害,就说明刘邦越会看重她,如此一来,她还想扳回一城?
刘旋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刘邦都不一定愿意。
一想到这儿,戚夫人更是悔得直捶自己的胸口,甚至隐隐怨上了刘邦,要不是他瞒着她的话,她哪里会一见面就跟刘旋对上?
她哪怕是直接跟吕雉对上呢?
别说是远在荥阳的刘邦,就算是待在栎阳的刘旋也不知道戚夫人的想法,等萧延他们跟着白龙马拉回了五千斤的玉米种子后,刘旋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种植玉米的步骤都写了下来,而她之前让人做出来的三脚耧车正好也用上了。
跟着刘旋一块来到栎阳的章邯得知那些玉米种子从何而来之后,颇有几分诧异。
之前他询问过刘旋那两万斤的水稻种子是怎么样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运进废丘的,当时她一口咬定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信鬼神之说的章邯当然不信了,直到这会儿他忽然有些动摇了。
一来因为那些粮食种子他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过,二来因为刘旋就算不肯跟他说实话,也总不可能连亲娘也瞒着吧?
除非……
那些粮食种子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章邯有些想问,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听到刘旋找上他道:“雍王,我打算再招募一千三百三十三个骑兵,所以想请你帮个忙。”
章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这就是你请我跟你来一趟栎阳的原因?”
“对。”这也是刘旋来栎阳要做的第三件事,“我知道你在这方面有经验。”
既然如此,那么刘旋当然得物尽其用啦。
“招募骑兵倒也不是不行。”章邯说,“但是战马呢?兵器呢?粮草呢?这些你都有吗?”
“现在没有。”刘旋说,“但是马上就会有的。”
战马?
在她的系统里呢。
兵器和粮草?
回荥阳朝刘邦伸手就好了。
她把右郎中骑做大做强也是为了帮他打天下的,她那个便宜老爹好意思一毛不拔吗?
章邯自然是不知道内情了,但是见刘旋说得信誓旦旦的,他就以为刘旋说的“马上就会有的”是指刘邦那边会帮她准备好,所以几乎没有怎么犹豫,他就答应帮她这个忙了。
毕竟刘旋在此之前已经给他们送了一份大礼,还让他们用上了秧马,这份情章邯自然是记在了心上,只是……
章邯很好奇:“为什么要招募一千三百三十三人?”
如果刘旋招募一千人,招募三百人,哪怕是招募三十人,章邯都不觉得奇怪,但是偏偏他要招募一千三百三十三人,这数字有零有整到这个地步,很难不引起他的好奇心。
刘旋回答道:“因为正好有一千三百三十三匹战马嘛。”
刘旋麾下的右郎中骑都是轻骑兵,标配都是一人一马,所以自然是有多少匹战马就需要多少个骑兵了。
章邯一听觉得更奇怪了,原本他还好奇刘邦为什么不干脆给刘旋凑个整数,直到十天后他亲眼目睹白龙马从外面带了一千三百三十三匹战马回来后,他才终于明白了刘邦为什么不给刘旋凑个整数了——
因为这些战马压根不是刘邦帮刘旋准备的!
“旋儿,这些战马也是项羽弄丢的那批战马吗?”早在得知刘旋是如何组建起右郎中骑的时候他们就想知道她是上哪儿弄回来一千匹战马了,所以在刘旋抵达栎阳后,他们就找机会问她了。
得知那一千匹战马是项羽弄丢的那一批战马(中的一部分),萧延他们既是惊讶,又觉得痛快。
当日要不是项羽派兵前来沛县抓人,他们也不至于都遭了一回罪,所以得知刘旋当日除了救出刘太公他们之外,还想办法从项羽的手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吕产他们当然是十分高兴了。
但是吕产他们没有想到这种让人高兴的事情居然还有第二回?
“等等。”不等刘旋回答,章邯就忍不住问道,“小白龙带回来的这些战马是项羽弄丢的那批战马?”
关于这件事,章邯当然也知道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也跟刘旋有关系?
章邯问,“这是怎么回事?项羽弄丢的那批战马为什么会跟着小白龙回来?”
吕产有些意外地反问章邯:“雍王你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项羽之前会弄丢一批战马,那都是旋儿的手笔。”吕产说,“她之前组建的那支骑兵队伍用到的战马就是源自项羽弄丢的那一批战马。”
“原本我们以为项羽只是弄丢了一千匹战马,但是现在看来他是总共丢了两千三百三十三匹战马才对……”
说到这里,吕产停顿了一下,跟刘旋确定道,“旋儿,项羽是总共弄丢这么多匹战马吧?”
不怪吕产会这么问,因为刘旋不说的话,谁也不知道这次之后,白龙马会不会又带了一大批的战马回来。
“对。”刘旋确实还想有第三次,但是白龙马上次确实是只招募了两千余匹的战马。
章邯听得稀里糊涂的,他问刘旋:“你是怎么让项羽一下子丢那么多匹战马的?”
萧延说:“雍王,看来你又不知道了。”
“又不知道什么?”
“小白龙它会说人话啊。”萧延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旋儿当日才会派小白龙去做内应,后面才会和小白龙里应外合救出老太公他们,顺便从楚军的马场里拐走了两千多匹的战马。”
“……?”
“……??”
“……???”
有那么一瞬间,章邯怀疑起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萧延的脑子出了问题了,要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听到萧延说白龙马会说人话?
白龙马可是一匹马,它怎么可能会说人话?
萧延说完之后见章邯一副更加稀里糊涂的样子,立马就跟他说起了当日他们是怎么遇上白龙马,又是怎么救出刘太公等人的。
“要不是旋儿当时灵机一动让小白龙去彭城给我们当内应,我们也没办法那么顺利救出老太公他们。”
更别提让项羽大出血了。
章邯原本已经不信鬼神之说了,但是现在?
他看看说得言之凿凿的萧延,又看看白龙马带回来的一千多匹战马,然后又想到了突然出现在废丘的那两万斤水稻种子,以及白龙马带着萧延他们找到的五千斤玉米种子,最后他不得不相信刘旋当日可能真的没有骗他。
等等!
章邯突然想到白龙马只在彭城待了三四天的时间而已,结果就从楚军的马场里面拐走了两千多匹的战马了,由此可见它是有这方面的本事的。
所以……
反应过来的章邯问:“小白龙抵达废丘的第一天就到我们的马场去窜门是想做什么?”
第33章 爹你说他们是谁的?
刘旋他们当日抵达废丘之后,章邯虽然没有直接就接见他们,但是对于他们抵达废丘后都去了哪儿,做了些什么,底下的人都会一一向他禀报。
所以章邯不仅知道刘旋他们一行人抵达废丘的第一天刘旋带着李禾和李苗出门闲逛了,也知道郦食其留在屋里痛饮三百杯,还知道白龙马自来熟似的直接跑到他们的马场去串门了。
不过当时章邯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刘旋和郦食其的身上,至于白龙马到他们的马场去串门一事则很快就被他忽略了。
因为底下的人禀报的时候也说了,白龙马去到马场的时候并没有做什么奇怪的举动,反倒是他们马场的战马在见到白龙马后热情到不行,一匹两匹的都巴不得凑上去跟它贴贴。
章邯事后见到白龙马的模样后,更加没有怀疑过它当日的举动有什么异常,因为在章邯看来,白龙马确实是长得很漂亮,所以讨他们喜欢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讨它们喜欢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直到现在从萧延的口中知道了刘旋当日是如何跟白龙马里应外合救出刘太公他们的事情之后,章邯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天真了——
白龙马抵达废丘第一天就跑去他们马场哪里是去窜门了?
它说不定是想着照葫芦画瓢把他们马场里的战马都拐了!!!
章邯原本还想着自己会不会是冤枉马(人)了?说不定是他想多了,人家根本没有那个意思。
结果章邯话音刚落,就见刘旋和白龙马忽然一个抬头望天,一个低头吃草,这一人一马简直就差直接把心虚二字写在脸上了!
所以不是他冤枉马(人)了,也不是他想多了,而是他们真的有那个意思是吧?
“这不能怪我。”刘旋压根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虽然那天白龙马去雍军的马场串门确实是不怀好意的,也虽然整件事都是她指使的,但是刘旋觉得她还是可以解释一下的。
“当时我们也不确定雍王你会不会跟我们合作,如果会的话那当然是皆大欢喜了,但是如果不会的话,我们当然得提前做点准备啦。”
“毕竟废丘可是你的地盘,雍王你一声令下,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够把我们二十人给淹死了,真要动起手来的话,只怕我们就得交代在废丘了。”
“所以我们那么做,英明神武的你肯定也是能够理解的对吧?”
刘旋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当日指使白龙马去雍军的马场“串门”,尤其是在她出去“瞎逛”一圈回来后更不后悔了。
因为废丘上下一心,如果章邯最后真的决定不跟他们合作的话,那么就算他们真的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章邯杀了,只怕依照章邯在废丘的地位和声望,他们也没有办法轻轻松松地拿下废丘,更别提顺顺利利地离开。
而一旦出了岔子,让废丘血流成河的话,那么就违背了刘旋一开始的初衷了。
事实上刘旋当初之所以跟刘邦建议先派人游说章邯,一方面是觉得如果能在不大动干戈的前提下就拿下废丘的话确实是最好的,因为这些年这片大地上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能少死一个是一个。
刘旋并没有忘记在历史上汉高祖即便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也仍然不能高枕无忧。
除了内患之外,还有匈奴那个外忧在虎视眈眈。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刘旋记得史书中曾记载在楚汉争霸时期,关中因为发生**,导致一斛米能卖出上万钱的天价,以至于底层百姓之间发生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
而这一切的导火线是因为战乱使得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彭城一战后,大败的刘邦更是将关中老弱都发往荥阳前线,以至于关中许多土地无人耕种。
刘旋不能说刘邦这个决定是错的,因为他不那么做,他根本无力抵抗项羽的大军,一旦他守不住前线,关中就会逐步落入项羽的手中。
到时候别说是争天下了,能不能争取到一个活着的机会都不好说。
但是刘旋不能阻止刘邦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代表她不能在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后想办法补救。
虽然刘旋很清楚,即便关中真的发生**了,那么饿着谁都不可能饿到她的头上,但是她总不能明知道刘邦这么做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去做。
如果她自顾不暇的话那就算了,可偏偏她有能力,有机会,甚至有系统。
所以即便可以重来的话,那么刘旋依然会在章邯答应反楚投汉之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他们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废丘。
退一万步讲,即便做不到不费一兵一卒,但是至少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废丘。
要知道废丘的守军加百姓少说也有四万人,这四万人让他们干什么不好?哪怕不敢用他们,丢他们去下地种田也行。
章邯自然不知道刘旋心中所想了,如果他现在仍然和她是是敌非友的关系的话,那么得知白龙马那天到他们的马场去串门是不怀好意的章邯肯定是不高兴的。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是合作关系了,再加上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已经足够让章邯见识到了刘旋的出色和优秀,所以这个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章邯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十分欣赏她的这份谨慎和小心。
不过……
章邯觑了一眼弯着眼睛冲他笑的刘旋,猜到她十有八九是因为接下来需要他帮她训练骑兵,所以态度才那么讨好,他故意道:“当日有数万骑兵镇守的彭城都能让你来去自如了,区区一个废丘还能让你交代在那儿不成?”
虽然章邯的话听着有点阴阳怪气那味儿,但是刘旋注意到他眼里带着笑意,这一看就是没生气,所以她面上的笑容不变:“话不是这么说的,雍王你和项羽又不一样。”
“项羽那人自视甚高,仗着自己力气大,会打仗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更别提我这样的小姑娘了。”
“而雍王你打从一开始就没有轻视我,所以如果真的动起手来,结果可不好说。”
就算她不会吃亏,也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
虽然知道刘旋的话多少掺了一点水份,但是章邯听着还是挺高兴的,这下他终于意识到女儿和儿子的区别了。
虽然刘旋不是自己的女儿,但是章邯的年纪确实可以当她的爹了,所以只有两个儿子的他突然开始羡慕嫉妒起刘邦——
有一个有勇有谋的女儿就算了,这个有勇有谋的女儿嘴巴还甜,这不就是天底下的父亲都想要的梦中情女吗?
……
在种植玉米方面,刘旋有吕雉帮忙,在训练新兵方面,刘旋则有章邯帮忙,所以即便同时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忙,刘旋也不至于让自己忙得跟陀螺一样,甚至还有心思想要制糖。
当然了,刘旋表示她也不是馋那一口甜,主要是她把糖制出来之后,就可以点亮一棵智慧树,领取高产的土豆种子了。
刘旋知道现在还不到种植土豆的时候,但是提前点亮智慧树也没有什么坏处,反正系统并没有规定点亮了智慧树之后就必须及时领取奖励。
于是这天刘盈他们一觉醒来就发现院子里突然多了不少的甘蔗,小家伙见刘旋正站在那些甘蔗前面,就抡起小腿往她那边跑:“阿姐,院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甘蔗?我们今天的早饭就是吃甘蔗吗?”
如果是的话,那也太棒了吧?
虽然甘蔗吃起来费牙费腮帮子,但是它吃起来甜滋滋的耶,所以刘盈可喜欢吃了,可惜他没什么机会能吃到。
别看刘盈是刘邦这位汉王的嫡子,但是他打小确实是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毕竟他一直留在沛县,所以刘邦打仗时得了金银珠宝没他份,吃上山珍海味也没他份。
所以不怪刘盈这会儿看到那么多的甘蔗就眼睛发亮,主要是甘蔗在这个时候也不是什么便宜货,他一辈子(其实也才六年)都没吃过几回。
“不是。”刘旋说,“这些甘蔗是拿来制糖的。”
制糖?
听到这两个字,别说是刘盈了,就连刚刚进来的萧遥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一叠声地问道:“制糖?旋姐姐你居然连糖都会做吗?你说的‘糖’就是我们吃过的饴糖吗?”
时下的人想要尝到甜味的话,除了吃蜂蜜和水果之外,就只能吃饴糖了,但是饴糖是用甘蔗做的吗?
她怎么记得她爹以前提到过,饴糖是用小麦、大麦或者糯米制成的?
“不是饴糖。”刘旋说,“虽然都是甜的,但是用甘蔗做出来的是红糖。”
红糖和饴糖有什么区别,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的萧遥和刘盈都不知道,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清楚刘旋说的那句“都是甜的”。
既然都是甜的,那么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什么区别啦。
“阿姐,红糖要怎么做?我可以帮忙哦。”
“还有我,旋姐姐你只管使唤我。”
见刘盈和萧遥这么积极,刘旋也没有拒绝他们,反正上次她教他们用乌桕子做蜡烛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两个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是确实算得上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考虑到他们的力气不算大,刘旋就先安排他们清洗甘蔗,去除甘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而刘旋则开始用简易的工具榨起了甘蔗汁。
其实用骡子拉磨的方式来榨汁的话能够更加省时省力,但是考虑到想要做一个榨甘蔗汁的石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点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给米、麦、豆这些粮食作物加工磨成粉的石磨,结果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在寻常百姓家里普及开来就可以看得出来石磨制造的不易——再加上刘旋暂时也没打算把制糖事业做大做强,所以她干脆选择让自己费点时间和力气算了。
好在刘旋看着瘦瘦弱弱的,但其实力气并不小,等她把甘蔗的汁水都榨出来之后,她就将浑浊的甘蔗汁倒进锅中开始进行加热,柴火就直接用甘蔗渣代替。
见刘旋在加热的过程中不停地搅拌锅中的甘蔗汁,时不时的还舀走表面浮沫,看了好一会儿的刘盈说:“阿姐,你刚刚榨干榨汁都那么累了,我帮你搅拌吧?”
“这个活你干不了。”刘旋说,“你太小了,力气不够,我怕你一不小心直接栽锅里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刘盈可就遭大罪了,锅里的温度高着呢。
“那我呢?”萧遥说,“旋姐姐我不小了,力气也比盈儿大,让我试试吧?这样也可以让你换换手。”
这次刘旋没有拒绝,和萧遥轮流给锅中的甘蔗汁进行搅拌,直到锅中原本浑浊的甘蔗汁慢慢变成焦糖色的糖浆后,她才让刘盈将实现准备好的模具都搬了过来,然后舀起一勺糖浆就往里倒。
“阿姐,这个活儿我能干。”得知这已经是最后一个步骤了,刘盈立马举起小手毛遂自荐。
“行,那你小心,别用手直接碰到那些糖浆。”刘旋把勺子给刘盈后继续道,“这要不小心碰到了,温度能把你的手烫得起泡脱皮。”
“我肯定会小心的。”刘盈听了刘旋的话后,小心翼翼地从锅中舀起小半勺的糖浆就往模具里倒,别人一勺功夫能做完的事小家伙分三四趟来完成了。
一旁的刘旋见状不仅没有嫌弃刘盈磨叽,反倒是觉得他脑子转得快,而且还有耐心。
等把熬好的糖浆都倒进了模具里之后,刘盈和萧遥都抬头问刘旋:“阿姐/旋姐姐,这糖什么时候能做好?”
“那得看它们什么时候能冷却。”刘旋说,“等它们都冷却之后就可以脱模了。”
因为刘旋的一句话,萧遥和刘盈今天都没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眼巴巴地守着模具里的糖浆,直到它们冷却到可以脱模的程度时,喜得他们立马就跑去寻刘旋了。
刘旋没有把一整天的时间都放在制糖上面,将糖浆倒进模具之后她就把它们交给了萧遥他们盯着,而她则去跟着章邯训练新兵了。
刘盈他们找上刘旋的时候,她和章邯他们正准备回去,听说红糖已经可以脱模了,她就把章邯他们也一并喊上。
章邯并不知道红糖是什么糖,但是不管是什么糖,都足以让他感到意外了:“旋儿你还会制糖?”
“其实我也是听小白龙提过一嘴。”需要的时候刘旋又把白龙马拉出来了,“正好又有甘蔗,所以就试着做一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成功。”
刘盈一听到这话,立马就道:“阿姐,肯定是已经成功了,我都闻到那些红糖有甜甜的味道了。”
都说是味道了,那还能用鼻子闻出来吗?
刘旋被刘盈的话给逗笑了,一旁的吕产和萧延也跟着笑了,虽然他们今天没有跟着刘旋他们一块制作红糖,但是他们都对刘旋十分有信心。
当日在虞县她用乌桕子做蜡烛也是一次就成功了,所以这次用甘蔗做红糖说不定也是一次就成功。
原本萧延和吕产两人训练了一整天已经很累了,但是得知刘旋今天带着刘盈他们做了红糖,他们也顾不上回去吃饭休息,一心想着凑个热闹。
于是一行人就一块往回走,当看到一块块已经冷却的红糖砖后,章邯他们终于明白它们为什么叫“红糖”了。
刘旋给红糖砖脱模后,用小刀从中间撬开,然后给刘盈他们一人掰了一小块:“你们尝尝看怎么样?”
怎么样?
红糖还没入口,章邯他们就先闻到了一股甘蔗的清香,送入口中后就发现这红糖吃起来质地绵密,醇厚的甜中还掺杂着淡淡的蔗香,吃起来完全不腻人。
“旋儿你也太厉害了,这才第一次制糖居然就成功了?”吕产说,“这红糖吃起来,我怎么感觉比饴糖还要好吃?”
主要是它的口感十分独特,而且甜而不腻。
刘旋也掰了一小块往自己的嘴里送,当红糖的甘甜在她的舌尖蔓延的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榨甘蔗汁所费的力气和时间都值了。
虽然甘蔗直接吃也甜,但是它跟红糖还是不一样的,而且比起甘蔗,红糖显然更好携带。
“我今天做的不多,只能破开给你们一人分一点了。”刘旋也不小气,“你们谁要是爱吃的话,可以来找我要制糖的方子,认真做起来其实也不难,就是得费点力气和时间而已。”
不过后面要是把石碾或者辊压糖车做出来的话,那么想要榨干榨汁就轻松省事许多了。
见刘旋居然那么大方地把制作红糖的方子交给外人,章邯感到有些意外,虽然他通过相处也知道刘旋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但是这制糖的方子可不比秧马。
秧马是只要见过的人,再琢磨琢磨就能够动手做出来了,而红糖就不一样了,没有方子的话,就算让人知道它是用什么原材料做成的,别人也不一定能够把红糖做出来。
就像饴糖那样,不少人都知道它是用小麦、大麦或者糯米做出来的,但是那又怎么样?也不见得每一个知道的人都会用这些原材料将饴糖做出来。
结果这么珍贵的制糖方子,别人都还没有开口说要呢,刘旋就主动说给了?
萧延他们倒是见怪不怪了,毕竟之前刘旋还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蜡烛,那方子也是珍贵着呢。
其实对于时下的人而言,做蜡烛的方子也好,制红糖的方子也罢,确实都是很珍贵,毕竟这两样东西在这个时候十分昂贵。
然而对于刘旋来说,却算不上什么,因为她会的东西还真不算少,所以如果萧延他们想学的话,刘旋不介意教他们。
当然了,刘旋也并不是对谁都这样的,她对萧延他们那么慷慨,是因为他们在沛县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而对章邯那么慷慨,则是因为他十分尽心地为她训练新兵。
可以说,刘旋也不过是在投桃报李罢了。
然而刘旋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她对萧延他们那么慷慨,那么不把他们当外人,所以萧延他们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尽己所能地回报刘旋对他们的这份好。
于是答应帮刘旋训练新兵的章邯对此事更加上心了,而已经加入右郎中骑的吕产和萧延两人更是唯刘旋马首是瞻。
至于萧遥?
萧遥倒是也像效仿她二哥追随刘旋加入右郎中骑,但是她年纪不够被拒绝了。
所以当刘旋带着新招募的骑兵队伍返回荥阳的时候,不能跟他们一块离开的她只能够红着眼睛目送着他们离开。
……
刘邦早就知道刘旋这次回荥阳会把章邯一块带上,所以见到章邯跟着刘旋一块出现的时候,刘邦并不意外,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章邯竟然还带着一支骑兵队伍来荥阳?
刘邦调侃似的道:“雍王,你该不会把我们荥阳当做是什么虎穴狼窝了吧?”
“汉王误会了。”章邯说,“这支骑兵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刘邦问,“那是谁的?”
刘旋回答道:“他们隶属于右郎中骑,爹你说他们是谁的?”
隶属于什么?
右郎中骑?
刘邦的眼睛差点瞪出来了:“什么意思?旋儿你是说这支骑兵是你的?”
可她的骑兵队伍就留在荥阳吗?
“昂。”刘旋说,“我在栎阳又招募了一千三百余名骑兵。”
“那战马……”刘邦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猜测,“你该不会告诉我,这一千三百余名骑兵的战马也是小白龙给你招募回来的?”
刘旋点头。
“还是项羽丢的那一批?”
刘旋继续点头。
刘邦见状,哈哈大笑:“看来项羽是真的大出血了。”
他又问刘旋,“旋儿你老实跟我说,项羽究竟丢了多少匹马?”
刘旋说:“就这两千多匹啦。”
想到白龙马在彭城只待了几天,就拐了楚军两千多匹战马,刘邦顿时萌生了一种想让白龙马又去彭城一趟的冲动。
去彭城做什么?
当然是进货了(bushi)。
刘邦突然问:“也就是说你的右郎中骑现在有两千余名骑兵了?”
刘旋点头,然后默默地瞅了她的便宜亲爹一眼:“爹你是不是在打什么歪主意?”
刘邦一听,立马弹出否认三连:“胡说八道!一派胡言!你爹我是那样的人吗?”
第34章 打不赢我会跑的。
刘旋很想反问一句:“爹难道你不是那样的人吗?”
她可没有忘记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淮阴侯前脚才刚把新兵调教好,汉高祖后脚就把人家调教好的新兵给全拿走了的这种事,至于具体发生过几次,刘旋不确定,但是她记得历史至少记载过一次。
虽然这里是平行世界,这里的刘邦和正史里的汉高祖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人,但是自从和刘邦重逢之后,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很确定,这是她这个便宜老爹会干得出来的事。
所以刘旋觉得她不能不防,毕竟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她会取代韩信那个正牌受害者成为新的受害者,或者说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她手下的兵会比韩信手下的兵更快地被刘邦给拿走了。
那可不行,刘旋才不要做那个倒霉蛋,不过考虑到在场还有那么多人在,刘旋就默默地把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话给咽了回去,就当做是给自己的便宜老爹一个面子。
然而刘旋不知道的是,她虽然没有出声,但是此刻她的沉默简直震耳欲聋。
看着听完他的否认三连后却选择了沉默的刘旋,刘邦:“……???”
不是!
她这个时候沉默是几个意思?
刘邦正想要开口,结果没想到身后的卢绾等人就涌了上来:“旋儿你可真了不起啊,这才多久的时间?你麾下的骑兵就壮大到两千余人了?”
这不是最了不起的,最了不起的是她麾下那两千余个骑兵所分配到的两千多匹战马全都是来自项羽的馈赠(bushi)!
虽然他们汉营上下的将士有不少,但是可没有一个像刘旋这么牛的,就连刘邦都没有试过从项羽的手中占过那么大的便宜,当年他还没有成为汉王之前,想跟项羽借兵三千,结果回头得还人八千。
瞧瞧刘邦,再瞧瞧刘旋,卢绾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尤其是他们还发现了,刘旋的聪明才智并不是昙花一现的,要不然她怎么可能有办法说服硬骨头似的章邯选择投降,背叛项羽跟他们合作?
虽然刘旋他们是今天才抵达荥阳的,但是刘邦等人早在之前就已经知道章邯选择了反楚投汉,以及他为什么会选择反楚投汉了。
要知道章邯一投降,废丘一拿下,他们就已经完全平定了关中,再无后顾之忧了,而这一切刘旋只是略施小计,就不费一兵一卒地促成了。
当卢绾他们得知刘旋他们是如何说服章邯跟他们合作之后,他们就差个个排着队给刘旋写一个“服”字了,他们完全没想到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居然能够那么精准地拿捏人心。
一如她当初拿捏项羽和范增那样。
刘旋发誓,她上辈子活了二十年,被人夸奖的次数都没有穿越过来这不到两个月里的多,又被夸的刘旋扬了扬唇道:“说起来还得多谢我娘和雍王,要不是有我娘帮我招募骑兵,又有雍王帮我训练新兵的话,我也没机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右郎中骑壮大到两千余人,更没有办法让这些新招募的骑兵都像模像样的。”
刘邦一听,笑着对章邯道:“雍王,看来我这个女儿给你添了不少的麻烦了。”
“汉王言重了。”章邯说,“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事实上应该是我多谢旋儿才对,因为她不仅慷慨地给我们送上一份大礼,还毫不吝啬地教我们使用秧马和三脚耧车那些有用的农具。”
章邯又不是不分好歹的白眼狼,眼见着他麾下的将士和废丘的百姓因为刘旋的毫不吝啬和慷慨而笑颜逐开,他心中自然是对刘旋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不然之前他也不会在刘旋一句话都没有透露的情况下就答应陪她去一趟栎阳,给她帮忙了。
听到章邯提到秧马,刘邦就忍不住伸手轻拍了一下刘旋的脑袋道:“你说你这小脑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会想到做那个秧马,让人坐着就可以插秧?”
刘邦并不是一个爱干农活的人,但凡他是的话,当年他也不会被亲爹刘太公那么嫌弃了。
但是知道了秧马的存在以及用途之后,刘邦就二话不说脱了靴子和袜子下田开始试用了,至于试用体验?
刘邦完全挑不出什么毛病,他想当年他要是知道还可以坐着插秧的话,那么说不定他不至于那么抗拒干农活。
刘太公:“……???”
得亏老太公不在这儿,也不知道刘邦心中所想,要不然他肯定会忍不住啐他一脸,这话说得他不爱干农活是因为缺少了一个秧马似的,明明就是因为懒!
“我不知道我的小脑瓜子是怎么长的,但是如果我的小脑瓜子坏了的话,那我知道它是怎么坏的。”肯定就是她这个便宜老爹拍坏的!
完全没想到刘邦会动手的刘旋一个不留神就被拍脑袋了,虽然不疼,但是在场那么多人,她不要面子的吗?
“亏得我从栎阳离开之前还想着给你带手信,现在看来还不如不带呢。”刘旋说,“真的是白瞎我的一番心意了。”
手信?
没有人不爱收礼物的,刘邦也不例外,一听刘旋这么说,他笑道:“别那么小气,大不了爹让你拍回来如何?”
说罢,刘邦还真的把脑袋低了下来,然后送到了刘旋的面前。
看到这一幕,章邯似是有些惊讶,虽然他早就听说了刘邦为人不拘小节,但是这是不是有点太不拘小节了?
同样是当父亲的,章邯可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低过头,更别提把自己的脑袋伸到自己的孩子面前让他们拍了。
虽然就算他伸了他们也不敢拍。
章邯正惊讶着,结果就看到了更让他惊讶的一幕——
只见刘邦把低下的脑袋伸到刘旋面前后,刘旋抬手就十分干脆利落地拍了刘邦的脑袋一下,力度应该是刚刚好的,不伤刘邦的脑子,至于他有没有懵逼就不好说,反正章邯是懵逼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封建教育的封建父亲,看到这一幕的章邯只觉得……
嗯,也正常吧。
当亲爹的都不拘小节了,又怎么好意思要求当女儿的恪守规矩呢?
所以如果刘旋有错的话,章邯觉得她顶多错一分,剩下的九分都是刘邦的锅。
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才会歪。
和章邯不一样,卢绾他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忍不住“哎呀”出声:“小了小了,旋儿你的力气小了。”
“怎么站着打呢?应该跳起来的。”
刘邦都服了自己这帮老兄弟了,被刘旋拍了一下脑袋之后他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你们怎么不教旋儿干脆连脚也用上呢?”
“到时候直接把我的脑袋当蹴鞠踢算了。”
樊哙他们一行人听到刘邦这么说,一点都没有觉得惶恐,反倒是个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王你还真别说,你这个脑袋圆得挺像蹴鞠的。”
“我可去你的吧。”刘邦抬脚就往樊哙的腿上一踢,然后扭头对刘旋道,“旋儿,拍你也拍回来了,那我的手信呢?”
刘旋转身朝李禾伸手,后者立马就将一个布袋子取了过来交到她的手里,刘旋接过之后一边打开布袋子一边道:“我在栎阳的时候用甘蔗做了一些红糖,大家尝过了都说好吃,所以给你们带了一些回来,你们平时可以随身带几块,饿了或者累了都可以吃一点,就当是补充体力了。”
刘旋说完,就从布袋子里抓出了一个……嗯,小布袋子,然后放到刘邦的手上。
早在栎阳的时候刘旋就已经将红糖砖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红糖,然后用小布袋子分装起来。
原本刘旋想用纸张包裹起来的,然而这个时候根本没有纸,就算她想现做也来不及了。
亲闺女出门一趟懂得给亲爹带手信固然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了,只是……
刘邦看了一眼刘旋手里的大布袋子,又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小布袋子,然后问道:“就这么点儿?”
“大王,多少也是一份心意。”张良说,“毕竟礼轻情意重嘛。”
樊哙说:“就是,但凡我家伉儿日后出门一趟回来知道给我带手信,就算是一根草我都高兴。”
“旋儿已经算是很有心了。”吕泽道,“大王不信你待会儿问问吕产,看他有没有给我这个当爹的带手信。”
萧何也道:“还有萧延,我一猜就知道他肯定不像旋儿这么有孝心。”
见各位叔伯都忍不住开口帮自己说好话,刘旋弯了弯眼睛,然后又从大布袋子里取出了好几个小布袋子,然后一一分给了吕泽等人:“长辈们对我的爱护之情我已经收到啦,不枉我给我爹准备手信的时候还给你们也准备了一份。”
分到一张陌生的面孔时,刘旋愣了一下,仔细看了对方一眼,发现不仅是她,就连原主也没见过对方后,好奇地问了这张陌生面孔旁的萧何:“萧伯父,这位是?”
“旋儿,我来给你介绍。”萧何说,“这位就是大将军韩信。”
韩信?
他就是传说中被称为“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的兵仙吗?
刘旋在上辈子就知道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的时候很年轻,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的他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年轻,看着足足比刘邦要小了好几轮的兵仙,刘旋心想,如果正史里的他和这个世界的他一样年轻的话,那么别说他是政治上的白痴了,就算不是,恐怕他也很难在汉高祖的手上得到善终了。
因为他那么年轻,又那么有能力,留他在这个世上的话,汉高祖只怕死都死得不安心。
至于这个世界的刘邦会不会和正史里的汉高祖一样忌惮韩信……
嗯,刘旋觉得不好说,因为除非韩信英年早逝了,不然的话她的便宜老爹很难活得过这位兵仙啊。
“原来是大将军,久仰久仰。”刘旋在心里乱七八糟地想了一堆,但是没忘了也往韩信的手里塞了一个小布袋子,“大将军也吃点糖,甜甜嘴。”
嘴甜一点,命说不定有机会能保住。
韩信:“……???”
韩信并没有听出刘旋的弦外之音,但是他感觉得到她看向他的眼神似乎有些怪怪的,至于怎么怪他又说不出来。
不过韩信可以确定的是,面前这个刘旋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以为能够智救老太公等人,不费一兵一卒就用计谋拿下废丘的刘旋是个像萧何或者张良一样的姑娘,结果没想到她居然有点像刘邦。
“多谢女公子。”虽然韩信猜到了刘旋应该是没有给他准备手信的,但是既然她都把小布袋子塞到他的手里了,他也不好拒绝。
而卢绾等人压根没有想要拒绝,甚至当场就把小布袋子拆了开来,捏起一块红糖就往嘴里塞,清新的蔗香和绵密的口感一下子就征服了他们的嘴巴。
虽然刘邦他们都是一帮大老爷们儿,但是架不住这个时候的人都缺糖,所以刘旋给他们送的这份手信可以说是送到心坎儿上了。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送得太少了,他们怕没有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把小布袋子里的红糖都吃完喽。
“爹你们爱吃的话,再让人做就是了。”刘旋说,“到时候我直接把方子给你们。”
“你的布袋子里面不是还有吗?”刘邦注意到了,刘旋给一圈人都送了之后,大布袋子里面还有剩的呢。
“我这是给灌婴和蛊逢留的。”刘旋可没有忘记他们俩,虽然蛊逢跟她切磋的话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但是她也同样有所收获,至于灌婴?
嗯,给大家都准备了,她也不好意思漏了他那个老实人呀。
“巧了嘛这不是。”刘邦笑道,“他们正好都不在。”
“那也没事。”刘旋说,“我替他们吃了就是,大不了等他们回来了我再给他们补上就是了。”
刘邦一听,忍不住“嘿”了一声,就差吹胡子瞪眼了,到底是谁说女儿贴心的?他一个当爹的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就不能让他多吃几口糖嘛?
……
荥阳这里一片热闹,彭城那边就不一样了,当日项羽带兵前往齐地和齐国开战,目的就是想着打下齐国的。
只是谁能想到齐国没被打下,他的家先被偷了,好不容易把彭城夺回来,又让刘邦他们吃了一个败仗,原以为事情就会逐步好转,结果没想到齐国那边过于顽强,以至于龙且久攻不下,九江郡那边又出了幺蛾子,英布竟然倒戈相向,帮着刘邦对付他。
不得已之下,项羽只能够暂时放弃齐国,忍痛命龙且带兵返回彭城,前往淮南平定九江郡。
在出发九江郡之前,龙且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一定会平定九江郡,再将英布那个叛徒抓回彭城由他处置。
项羽知道龙且领兵打仗的本事不小,并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所以由他去平定九江郡,他十分放心。
然而项羽怎么也没想到,九江郡那边还没有传出好消息,他们楚军的后路就被刘旋和灌婴联手截断了,项冠更是当场被刘旋射杀,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项羽震怒不已,而更让他震怒的事情还在后头——
不久后章邯竟然也倒戈相向跟刘邦合作了!
项羽比刘邦他们要更晚知道这个消息,这就意味着事情已成定局,也就是说他即便再愤怒也无补于事,然而即便如此,项羽也难消心头的怒火,因为他听说成功说服章邯反楚投汉的人就是当日在他的眼皮底下耍了他一通,还把刘太公他们都平安救走,甚至害得他损失了两千多匹战马的刘!旋!
每每提起这个名字,项羽就觉得新仇旧恨都一并涌上他的心头,叫他一遍又一遍地后悔自己当日为什么没有抱着“宁可杀死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想法当场就斩杀了她?
如果他当日就解决了她,那么之后很多事情说不定就不会发生了,他也不会蒙受那样的奇耻大辱。
此时的项羽并不知道刘旋组建的那支右郎中骑所用到的战马全都是来自他的馈赠(bushi),要不然的话他就不仅仅只是生气那么简单了,说不定还会被气到吐血。
因为刘旋拿着他的战马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后打败了他的兵,四舍五入不就相当于在刘旋打败他们楚军这件事情上面他也出了一份力吗?
好在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好消息的,这天项羽再次收到来自九江郡的捷报,龙且带兵抵达九江郡后,连连大胜,现在得知英布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项羽不由地大喊了一声“好”,只觉得心中的郁气都消散了不少。
当初因为碍于西边有刘邦,北边有齐国和赵国,所以项羽并没有对自己剩下的唯一一个盟友出手,哪怕英布之前在攻打齐国和彭城沦陷的时候让他失望了,但是项羽依然选择了忍下这口气。
但是项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已经那么容忍英布了,结果他竟然选择了背叛他而投靠刘邦。
对于这个叛徒,项羽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现在得知他被龙且带兵打得只剩下一口气,项羽的心里头别提有多痛快了。
他恨不得让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背叛他项羽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一边的项羽是痛快了,而另一边的刘邦得知英布连连战败,愁得都忍不住直嘬牙花。
“英布他在搞什么鬼?”刘邦当然知道龙且是一名猛将了,但是英布他是吃素的吗?
他当然不是了。
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他怎么会被龙且打得节节败退?
“大王,这不是最重要的。”张良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要派兵去支援英布。”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得知刘邦这边接连传来好消息,所以节节败退的英布很快的就派人写信来向刘邦请求支援了。
刘邦当日派随何去游说英布的目的就是想让英布帮他绊住项羽他们几个月,好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能够抽出更多的兵力来争夺天下。
结果这才多久?英布不仅没能绊住项羽的兵力,反倒是自己都快把九江郡给打没了,现在还想让他们派兵去支援他。
如果刘旋没能说服章邯让他心甘情愿地跟他们合作的话,那么刘邦说不定就真的不会派兵去支援英布了,因为他的兵力本来就不算多,哪里还能抽出一部分的士兵派往九江郡?
但是现在因为刘旋已经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废丘,他们不仅没有损兵折将,甚至还因为章邯的投降而补充了近三万的兵力。
所以刘邦想了想,最终决定派刘旋带兵前往九江郡支援英布,他说:“除了你的右郎中骑之外,我另外再拨两千名步兵给你,命你助英布驱逐楚军,旋儿你可做得到?”
张良闻言,眉头微蹙,正想要开口说什么,结果就听到刘旋说:“爹你放心吧。”
一听到这话,别说是张良了,就连萧何都忍不住想要开口,结果就听到刘旋继续道,“打不赢我会跑的。”
张良:“……???”
他就多余担心她。
萧何:“……???”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韩信私底下说刘旋像刘邦了,他们爷俩确实是像哈。
不知道自己的两个谋臣在想什么的刘邦一听到刘旋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他一瞪眼:“这像话吗?”
刘旋压根不怕刘邦生气,直接反问他:“爹你就说吧,换做是你的话打不赢你是跑还是不跑?”
“那当然是跑了。”刘邦表示,他可不管什么里子面子,他只知道有得跑不跑的肯定是傻子。
刘旋说:“你跑我也跑。”
打不赢还不跑那不是傻子吗?
后面那句话刘旋没有说出口,但是刘邦已经从她上一句话听出她的言外之意了,心想她既然有这样的觉悟,那么让她独自领兵去支援英布,他也可以放心了。
他不怕别的,就怕她打不赢还傻了吧唧地不会跑。
第35章 假逃跑会不会变成真逃跑?
从荥阳到淮南的距离不算近,如果刘旋只带着她的右郎中骑出发的话,那么短则五天,长则七天她就能够带兵抵达淮南了。
但是多了两千名步兵后,刘旋只能够让骑兵放慢速度配合步兵。
吕产知道英布他们正在淮南那边苦苦支撑,所以他询问刘旋:“将军,要不要派骑兵单独突进,让步兵滞后?”
听到吕产对自己的称呼,刘旋忍不住笑了一下:“产表哥,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喊我吧。”
其实刘旋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听到吕产他们一口一个“旋儿”地喊自己的时候她是不太习惯的,因为后世的人彼此之间很少这么称呼,然而在这里确实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所以刘旋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这会儿听到吕产对她换了一个称呼,她反而不习惯。
刘旋对吕产说完,又扭头对萧延道,“还有萧二哥你也是,没必要那么见外。”
萧延说:“这不是见不见外的事儿,现在你是将军了,我们要是再像从前那么称呼你的话,容易叫人把你看轻了。”
吕产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至于他一个当兄长的却要在自己的妹妹手下当小兵,甚至得尊称自己妹妹一声“将军”会不会被人笑话他比不上旋儿什么的,吕产压根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知道自己确实是比不上他的妹妹,所以别人的笑话甚至是讽刺在吕产看来无非就是羡慕和嫉妒罢了,但凡他们有一个像旋儿那么能干又有出息的妹妹,吕产保准他们一个两个的喊自家妹妹那一声“将军”喊得比他还要响亮。
“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刘旋说,“要是对方能因为别人对我的一个称呼而看轻我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我何必在意他是看轻我还是看重我?”
刘旋当然知道萧延和吕产是为了她好了,但是她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看轻她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因此而付出代价。
比如说项羽。
又比如说上辈子对她以貌取人的对手们。
吕产和萧延两人听完刘旋的话后也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于是想了想他们也就把对她的称呼换回来了。
这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已,刘旋很快的又把话题拉回正事上,她道:“让骑兵单独突进的话,他们确实能够更快一步抵达淮南,但是让步兵滞后的话这样不利于之后的作战。”
刘旋想了想,然后道,“所以我打算让骑兵先行探路,抵达淮河后先控制渡口,再让步兵急行军,和骑兵在淮河会合后再协同行军前往淮南,尽可能的将行军的时间控制在十二天之内。”
这是刘旋暂时能够想到最好的方案了,不过至于他们最后能不能赶在十二天之内抵达淮南就得看天公作不作美了。
因为从荥阳前往淮南这一路上他们得顺着鸿沟南下,经过陈郡后得渡淮河,这才能抵达淮南。
如果这一路上都没有遇上雨天的话,那么他们经过陈郡后就可以直接渡淮河,不然的话他们根本不可能在十二天内赶到淮南。
好在天公作美,这一路上都没有下雨,所以刘旋带兵在十二天之内就抵达了淮南,见到了传说中的九江王英布。
英布之所以有一个花名叫黥布就是因为他在发迹之前曾犯过法而受了黥刑,所以见到英布的脸上被刺字了,刘旋并不意外,上前就对英布行礼道:“刘旋见过九江王。”
在知道刘邦答应派兵来支援他们的时候,英布是很高兴的,姑且不说刘邦会派谁带多少人马来,但是他愿意支援他们这就足以说明了他是真的把他这个盟友放在心上了。
要知道在被龙且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英布其实就已经开始后悔自己当日听信了随何的鬼话,决定背叛项羽跟刘邦合作。
因为英布根本没有想到龙且竟然那么猛,楚军的兵力竟然那么强——明明他们都已经派了不少主力军前往荥阳跟刘邦对打了,结果项羽竟然还能抽出一支精锐的兵力来平定他的九江郡?
由此可见项羽的兵力有多可观。
当日答应随何背楚投汉的时候英布压根没有想过项羽的“手脚”那么难绊住,更没有想过自己明明兵强马壮的为什么会在龙且的带兵进攻下屡战屡败。
然而英布自己也很清楚,他就算是把肠子都悔青了也没用,因为即便他现在直接跪下跟项羽认错投降,他也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所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英布最后选择了硬着头皮派人向刘邦申请支援。
得知援军不日就将抵达淮南的时候,英布暗暗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得知除了步兵之外,刘邦还派出了两千余名骑兵来支援他们,毫不夸张地说,英布甚至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了。
因为刘邦现在兵力不足就不说了,更缺骑兵,结果在这个时候他竟然愿意派一支超过两千的骑兵队伍来支援他们?
如此情深义重,英布简直恨不得隔空就给刘邦抱一个,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然而直到见到了刘旋之后,英布心中那一腔激动、兴奋以及感激之情瞬间就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听到刘旋的名字,他问:“你就是汉王的女儿?”
“是。”
“汉王命你带兵前来支援我们淮南?”
“对。”
“就你一个人单独领兵?”
就算刘旋是个傻子,听到这里也该听出来英布的意思了,她抬眸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然后反问道:“九江王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了,而且还是大问题。
英布看着瘦弱得跟一阵风就能吹走的刘旋,正想要开口说什么,结果话还没有说出口,站在他身后的王光就预料到了他想说什么,所以赶在他开口之前道:“当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王光上前一步给刘旋行礼道,“在下王光见过将军。”
从荥阳出发之前张良就拉着刘旋跟她大概说了一遍英布身边都有些什么人,所以一听到王光的名字,她就知道他是英布的谋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