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回: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1 / 2)

却说孔明率领大军班师回蜀,孟获带领大小洞主、酋长及各部落的人,排列跪拜,送别孔明。前军行至泸水,当时正是九月深秋,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军队无法渡江,回报给孔明。孔明便问孟获缘由,孟获说:“这泸水中有猖神作祸,往来的人必须祭祀它才行。”孔明问:“用什么东西祭祀?”孟获答道:“以前我国因为猖神作祟,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再加上黑牛白羊作为祭品,祭祀后自然会风平浪静,还能连年丰收。”孔明说:“我如今战事已经平定,怎能随便杀人呢?”于是亲自到泸水岸边察看,果然见阴风阵阵,波涛汹涌,人马都惊恐不已。

孔明十分疑惑,立刻找来当地人询问。当地人告知:“自从丞相路过这里之后,夜夜都能听到水边有鬼魂哭泣、神灵号叫的声音,从黄昏一直持续到天亮,哭声不断。瘴气之中,有无数阴鬼。因此才兴风作浪,没人敢渡江。”孔明说:“这是我的罪过啊。之前马岱带领的一千多蜀兵,都死在了这水中;再加上杀死的南人,尸体都丢弃在这里。这些亡魂怨鬼得不到安抚,才导致这般景象。我今晚要亲自去祭祀。”当地人说:“必须按照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祭祀,那些怨鬼自然就会散去。”孔明说:“本来就是因为有人死去才变成怨鬼,怎能再杀活人呢?我自有办法。”于是叫来厨师宰杀牛马,又和面做成剂子,捏成人头的形状,里面用牛羊肉等代替,取名叫馒头。

当天夜里,在泸水岸边设置香案,摆上祭品,点燃四十九盏灯,挂起幡旗招魂,将馒头等祭品摆放在地上。三更时分,孔明头戴金冠,身披鹤氅,亲自前来祭祀,让董厥宣读祭文。祭文写道:“大汉建兴三年秋九月一日,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诸葛亮,恭敬地陈列祭祀礼仪,祭祀那些为国捐躯的蜀中将校以及南人死者的阴魂:我大汉皇帝,威严胜过春秋五霸,圣明继承夏商周三代君王。昔日远方异族侵犯边境,不同习俗的人起兵作乱,像毒虫般施展妖法,怀着狼子野心作乱。我奉君王之命,到这偏远之地讨伐有罪之人,率领大军,扫除这些蝼蚁般的狂寇。雄师聚集,狂寇如冰消融,刚听到势如破竹的进军声,敌人就已像猿猴失去依托般溃败。

“只是士兵们,都是九州的豪杰;官吏将校,都是四海的英雄。他们学习武艺,投身军旅,投靠明主,侍奉君主,没有不共同遵守军令,一起施展七擒之计的;都坚定着报效国家的忠诚,怀着效忠君主的志向。怎料你们偶然错失战机,落入敌人奸计:有的被流箭射中,魂魄坠入黄泉;有的被刀剑所伤,魂灵归于长夜。活着时有勇气,死了也成就英名。如今凯歌将要奏响,献上俘虏的时刻将至。你们的英灵还在,祈祷一定能听到:跟随我的旌旗,追随着我的队伍,一同回到中原,各自回到故乡,接受亲人的祭祀,领取家人的祭奠,不要做他乡的鬼魂,白白成为异域的孤魂。我会奏请天子,让你们各家都能得到朝廷的恩惠,每年供给衣粮,每月赐予俸禄。用这些来酬谢你们,以安慰你们的心灵。

“至于本地的土神,南方的亡鬼,都有固定的祭祀,不会离此地太远。活着的人既然敬畏天子的威严,死去的人也应归顺君王的教化,想来应该安宁,不要再来哭嚎。姑且表达我真诚的心意,恭敬地献上祭祀。唉,悲哀啊!希望能被享用!”

祭文读罢,孔明放声大哭,极其悲痛,情感打动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落泪的。孟获等人也都哭泣起来。只见愁云怨雾之中,隐约有数千鬼魂,都随着风散去了。于是孔明命令左右将祭品全部投到泸水中。

第二天,孔明率领大军来到泸水南岸,只见云散雾消,风平浪静。蜀兵安然渡过泸水,果然是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行进到永昌,孔明留下王伉、吕凯镇守四郡;打发孟获带领部众回去,嘱咐他要勤于政务,治理部下,好好安抚百姓,不要耽误农务。孟获痛哭流涕,拜别孔明离去。

孔明亲自率领大军返回成都。后主安排銮驾,到城外三十里迎接,下了车辇站在路边,等候孔明。孔明急忙下车,伏在地上说:“臣没能迅速平定南方,让主上担忧,这是臣的罪过。”后主扶起孔明,和他同乘一车返回,设置太平筵会,重赏三军。从此,远方的邦国前来进贡朝拜的有二百多处。孔明奏请后主,对那些为国捐躯的人的家属,一一给予优厚的抚恤。于是人心欢悦,朝廷内外清平稳定。

却说魏主曹丕,在位七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四年。曹丕先前娶了夫人甄氏,她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是从前攻破邺城时得到的。后来甄氏生下一子,名叫曹睿,字元仲,自幼聪明,但曹丕不太喜欢他。后来曹丕又娶了安平广宗人郭永的女儿为贵妃,郭贵妃长得十分美丽,她的父亲曾经说:“我的女儿是女子中的君王。”所以郭贵妃被称作“女王”。自从曹丕娶了郭贵妃,甄夫人就失了宠,郭贵妃想要谋夺皇后之位,就和宠臣张韬商议。当时曹丕生病,张韬就谎称在甄夫人宫中掘出桐木做的偶人,上面写着天子的年月日时,是用来魇镇曹丕的。曹丕大怒,于是赐死甄夫人,立郭贵妃为皇后。郭皇后没有子嗣,就收养曹睿为自己的儿子。虽然很喜欢他,却不立他为继承人。

曹睿长到十五岁时,弓马娴熟。这年春天二月,曹丕带着曹睿出去打猎。行进到山坞之间,赶出一对母子鹿,曹丕一箭射倒母鹿,回头看见小鹿跑到曹睿的马前。曹丕大喊道:“我的儿子为什么不射它?”曹睿在马上哭着禀告:“陛下已经杀了它的母亲,臣怎忍心再杀它的儿子呢?”曹丕听了,把弓扔到地上说:“我的儿子真是仁德的君主啊!”于是就封曹睿为平原王。

夏天五月,曹丕感染风寒,医治无效,于是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进入寝宫。曹丕叫曹睿到跟前,指着他对曹真等人说:“如今朕的病已经很重,不能再活了。这个孩子还年幼,你们三人要好好辅佐他,不要辜负朕的心意。”三人都禀告说:“陛下怎么说这种话?臣等愿意竭力侍奉陛下,直到千秋万岁。”曹丕说:“今年许昌城门无故自己崩塌,这是不祥的征兆,朕因此知道自己必定会死。”正说着,内侍奏报征东大将军曹休入宫问安。曹丕召他进来,对他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如果能同心辅佐朕的儿子,朕死也能瞑目了!”说完,落泪而亡。时年四十岁,在位七年。

于是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人,一边举办丧事,一边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追谥父亲曹丕为文皇帝,追谥母亲甄氏为文昭皇后。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其余文武官员,各自都有封赏。大赦天下。当时雍、凉二州缺少官员镇守,司马懿上表请求镇守西凉等地。曹睿同意了,于是封司马懿为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司马懿领诏前去赴任。

早有细作把消息飞快地报告到川中。孔明大惊道:“曹丕已死,年幼的曹睿即位,其他人都不值得忧虑,只有司马懿富有谋略,如今他统领雍、凉的兵马,倘若训练成军队,必定会成为蜀中的大患。不如先起兵讨伐他。”参军马谡说:“如今丞相平定南方回来,军马疲惫,只适合安抚体恤,怎么能再远征呢?我有一计,能让司马懿死在曹睿手里,不知丞相是否同意?”孔明问是什么计策,马谡说:“司马懿虽然是魏国大臣,但曹睿一向怀疑忌惮他。为什么不秘密派人到洛阳、邺郡等地,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想要谋反;再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贴满各处。让曹睿心生怀疑,必然会杀了他。”孔明听从了马谡的计策,立即派人秘密去施行。

却说邺城门上,忽然有一天贴出一道告示。守门的人揭下来,拿去奏报曹睿。曹睿一看,告示上写着:“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恭敬地以信义告示天下:从前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想立陈思王曹植为国家的君主,不幸奸邪谗佞之人聚集,使陈思王长期不得志。皇孙曹睿,一向没有德行,却妄自尊大,辜负了太祖的遗愿。如今我顺应天命人心,近日起兵,以满足万民的期望。告示到达之日,各自应当归顺新君。如果不顺从,就会诛灭九族!在此预先告知,希望大家知晓。”

曹睿看完,大惊失色,急忙询问群臣。太尉华歆奏道:“司马懿上表请求镇守雍、凉,正是为了这个啊。从前太祖武皇帝曾经对臣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不能把兵权交给她,时间久了必定会成为国家的大祸。如今他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可以迅速诛杀他。”王朗奏道:“司马懿深通韬略,熟悉兵法,一向有远大的志向,如果不趁早除掉他,时间久了必定会成为祸患。”曹睿于是降旨,想要起兵御驾亲征。

忽然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道:“不可。文皇帝把后事托付给臣等几人,是知道司马懿没有二心的。如今事情还不知道真假,就仓促兴兵,是逼迫他谋反啊。或许是蜀、吴的奸细施行反间计,让我们君臣自相残杀,他们却趁机来攻打,也未可知。希望陛下明察。”曹睿说:“司马懿如果真的谋反,该怎么办?”曹真说:“如果陛下心里怀疑,可以效仿汉高祖伪游云梦的计策。御驾前往安邑,司马懿必然会来迎接,观察他的动静,在车驾前擒住他就行了。”曹睿听从了曹真的建议,于是命令曹真监国,亲自率领十万御林军,径直前往安邑。

司马懿不知道其中的缘故,想要让天子知道自己的威严,于是整顿兵马,率领几万披甲士兵前来迎接。近臣奏报说:“司马懿果然率领十多万兵马,前来抗拒,确实有谋反之心。”曹睿慌忙命令曹休先领兵迎击。司马懿见兵马前来,只怀疑是车驾亲至,就伏在路边迎接。曹休出来说:“仲达受先帝托孤的重任,为什么要谋反呢?”司马懿大惊失色,汗流浃背,于是问其中的缘故。曹休把前面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司马懿说:“这是吴、蜀奸细的反间计,想要让我们君臣自相残害,他们却趁机偷袭。我要亲自去见天子辩解。”于是急忙撤退了军马,到曹睿的车驾前俯伏哭泣奏道:“臣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怎敢有二心?这必然是吴、蜀的奸计。臣请求带领一支军队,先攻破蜀国,再讨伐吴国,报答先帝和陛下,以表明臣的心意。”

曹睿仍然疑虑不决。华歆奏道:“不能把兵权交给司马懿。可以立即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回乡。”曹睿依照华歆的话,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令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起驾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