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世祖文皇帝下(1 / 2)

黄初七年(公元226 年,丙午年)

春天正月,壬子日,皇帝回到洛阳,跟蒋济说:“有些事儿可得门儿清。之前我决定在山阳湖把船烧掉一半,你后来跟着安排,差不多和我一起到了谯。而且每次收到你陈述的事儿,都挺对我胃口。从今往后,讨伐贼寇的计划,你可得好好琢磨、讨论。”

蜀汉丞相诸葛亮打算出兵汉中,前将军李严负责后方事务,转移到江州驻扎,留护军陈到驻守永安,归李严统领。

东吴陆逊因为当地粮食不多,就上表建议各位将领多种地。吴王回复说:“这主意真棒!现在我父子亲自耕种,用拉车的八头牛分成四组耕地,虽说比不上古人,但也想和大家一样干活受累。”

皇帝当太子的时候,郭夫人的弟弟犯了罪,魏郡西部都尉鲍勋依法处置。太子求情,没成功,从此就记恨鲍勋。等皇帝即位,鲍勋又多次直言进谏,皇帝就更气了。皇帝讨伐东吴回来,在陈留边界驻扎。鲍勋担任治书执法,太守孙邕来拜见后离开,顺路拜访鲍勋。当时营垒还没建好,只立了标记,孙邕没走正道,军营令史刘曜要追究他,鲍勋觉得堑垒没建成,就劝解阻止没举报。皇帝听说后,下诏说:“鲍勋这是指鹿为马,抓起来交给廷尉。”廷尉依法审议,认为“应判五年刑”,其他官员反驳,“依照法律,罚二斤金”,皇帝大怒说:“鲍勋死定了,你们还想放了他!把三官以下的官员都抓起来交给刺奸,让他们十个老鼠关一洞!”钟繇、华歆、陈群、辛毘、高柔、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说鲍勋的父亲鲍信对太祖有功劳,请求赦免鲍勋的罪,皇帝不答应。高柔坚持不执行诏令,皇帝气炸了,把高柔召到尚书台,派使者带着旨意到廷尉杀鲍勋。鲍勋死后,才让高柔回廷尉官署。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里有钱但为人小气,皇帝在东宫时,曾向曹洪借一百匹绢,没借满意,就记恨上了。后来曹洪的门客犯法,曹洪被下狱判死罪,大臣们都去救,也没成功。卞太后生气地责备皇帝说:“当年在梁、沛的时候,要不是曹洪,哪有你今天!”又对郭皇后说:“要是曹洪今天死,我明天就叫皇帝废了你!”于是郭皇后哭着多次求情,曹洪才被免去官职,削去爵位和封地。

当初,郭皇后没孩子,皇帝让她抚养平原王曹睿。因为曹睿的母亲甄夫人被诛杀,所以一直没立曹睿为继承人。曹睿侍奉郭皇后很小心,郭皇后也挺喜欢他。皇帝和曹睿打猎,看到母鹿和小鹿,皇帝亲自射死母鹿,让曹睿射小鹿。曹睿哭着说:“陛下已经杀了它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它孩子。”皇帝马上放下弓箭,心里有点触动。夏天五月,皇帝病重,就立曹睿为太子。丙辰日,召来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朝政。丁巳日,皇帝去世。

陈寿评价说:文帝天生有文采,提笔就能写成文章,见识广博记忆力强,才艺双全。要是他能有宽广的胸怀,以公平诚信来激励自己,志向远大坚守正道,能推广仁德之心,那和古代的贤明君主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啊!

太子即位当皇帝,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当初,明帝在东宫时,不和朝臣交往,不过问政事,就专心看书。即位之后,大臣们都想看看他啥样。过了几天,明帝单独召见侍中刘晔,聊了一整天,其他人在旁边偷听。刘晔出来后,大家问:“咋样?”刘晔说:“和秦始皇、汉武帝差不多,就是才能稍微差点。”明帝刚执政,陈群上疏说:“大臣们要是都随声附和,是非被掩盖,这是国家的大麻烦。要是大臣们不和睦就会结党,结党就会无端诋毁或赞誉,这样真假就分不清了,这些都得好好琢磨。”

癸未日,追谥甄夫人为文昭皇后。

壬辰日,封皇弟曹蕤为阳平王。

六月戊寅日,把文帝葬在首阳陵。

吴王听说魏国有大丧事,秋天八月,亲自率军攻打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廷商议要派兵救援。皇帝说:“孙权习惯水战,他敢下船陆地进攻,就是想趁我们没防备。现在他已经和文聘对峙上了。进攻和防守的形势不一样,他肯定不敢久留。”之前,朝廷派治书侍御史荀禹去慰问边境,荀禹到了江夏,发动所经过县的士兵和跟从的一千步兵骑兵,登山点火,吴王就逃走了。

辛巳日,立皇子曹冏为清河王。

东吴左将军诸葛瑾等人攻打襄阳,司马懿打败了他们,斩杀了他们的部将张霸。曹真又在寻阳打败了东吴另一支军队。

东吴丹杨、吴、会等地的山民又出来搞事,攻下所属县城。吴王把这三郡的险要地区划出来设东安郡,让绥南将军全琮兼任太守。全琮到任后,赏罚分明,招降安抚,几年时间,就有一万多人归附。吴王把全琮召回牛渚,撤销东安郡。

冬天十月,清河王曹冏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吴陆逊提建议,劝吴王多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赋税、停止征调。还说:“忠诚正直的话,不能尽情说出来;那些只求讨好的小臣,总说些有利的事儿。”吴王回复说:“《尚书》里说‘我有错误你要纠正’,你说不敢尽情陈述,这哪能算忠诚正直呢!”于是让有关部门把法令条款都写出来,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要是觉得有不合适的,就让他们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