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又爱又恨(2 / 2)

不过看殿中气氛却是有些凝固。

“润州之事想必你已有所耳闻,可有何见解?”

“下官以为,不管润州保不保得住,南方水灾已成定局,如今筹备赈灾事宜应为首要!”王清晨算是进行了最坏的推测,但却在情理之中。

场中大臣无不面露难色,如果只是派去钦差其实还好,但是要赈灾的话就牵扯太多了。

“陛下,户部如今也不宽裕,国库去年的盈余已经全部发赏下去,今年的夏税和秋税还未交入国库。”高辅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高尚书是说国库空了?”农禾猛地转身,袍袖带起一阵风。

“百姓性命攸关,难道要让他们饿着肚子抗洪?”农禾有些气急。

“农尚书息怒。”高辅连忙起身解释。

“本官早已清点过,国库银子确实不多,不过太仓现存糙米十数万石,或可支用三个月,不过转运仍是难题。

南方如今梅雨不断,走陆路恐怕靡费颇多,至于水路,我转运司可没那么多船只。”

高辅早在第一时间就盘算了,毕竟这是身为户部尚书的主责。

杜秀臣抚着胡须接口:“若是调用陛……”

不过他话却没有说完,征调陛下的游船,这不是扯呢嘛?

这话如冷水泼入滚油,殿内霎时安静。

王清晨眉头微蹙:“尚书大人,不知可差多少船只?”

“少说也得几十条吧!而且路途遥远想要从南方调派恐怕不行!”往年赈灾便是一拖再拖,差的便是运力。

“可否就近调粮呢?”王清晨问道。

众人神色莫名,如果从受灾州县旁边调粮肯定省时省力,但是有谁愿意呢。

农禾当过地方官,一旦地方受灾,相邻州县别说赈灾,更过分的甚至会下令“粒米不得出城”。

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会不会受灾,相邻州县官员也要为自己的百姓、官位着想。

而且一旦银粮借出去了,如果被人赖掉,或者主官升迁,这笔账极有可能成为烂账。

所以官方层面相互救济的情况极少出现。

而民间,单单是灾情期间粮价上涨就堵住了绝大多数粮商的善心。

“那还不如从太仓调粮!”有大臣冷笑一声。

“可寿州下游三县已有数千户百姓被淹,若不及时赈济,这些百姓如何活命?” 农禾自然不能甘心。

场中寂静,现在的情况就是国库无银,户部有粮无船。

“够了!”梁朝将图纸拍在案上,神色微怒。

“转运司能出多少船?”梁朝问道。

“最多二十条船,能运四万石粮食!”高辅直接说道。

“四万石,应该够用一个月了吧?一个月,梅雨差不多也该过去了,至于夏汛,届时夏粮估计也收上来了”梁朝却是直接说道,竟然颇有几分条理。

“农尚书便随转运司的粮船南下吧!亲自督查江南水患及赈灾事宜!但与水患不利者,可先斩后奏!”梁朝说道。

显然他也恨透了江南河道一系渎职官员。

每年各地的堤坝都是坏了修,修了坏,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农禾躬身答道:“臣请调三百兵士,随臣同行。”

农禾处理过地方事务,自然知道灾民的危害,这三百兵士可不是讲道理的。

“准了。”梁朝站起身。

“高尚书,两日内必须将粮草装船出发,不得延误!”如今江南各州县形势岌岌可危确实耽误不得。

“臣这就去安排!”

这下户部算是彻底空了,高辅有点惦记陛下内帑的银子了。

王清晨突然发觉,梁朝如今行事也开始果决起来,而且也真正地开始行使监国职权。

换作以往,其肯定要向陛下请示的,如今却是再没有这种顾忌。

王清晨忽然开口:“陛下,臣有一事启奏。青林堰坝体脆弱,寻常物料怕是难以支撑,臣在工坊试制的‘水泥’或可派上用场。”

这个时候不推广,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水泥?那玩意真有用?”杜秀臣挑眉。

前些日子农禾在朝堂上惹出的闹剧大家还是记忆犹新的,只是没想到竟然能用在堤坝之上。

毕竟堤坝可是百年工程,不可有一点马虎,这种新玩意用在堤坝上,任谁也难以放心。

“杜相多虑,反正我户部修缮用的水泥便十分牢靠。”高辅帮腔道。

“对对对,我竟忘了还有此等好物”农禾激动道

“不过我户部却是再没更多船了!”高辅说道。

“不必要船,只要各地官员配合,水泥可以就地取材,制造很是简单,比砖石可靠得多”王清晨说道。

“还请殿下恩准”身为工部尚书,农禾对水泥肯定更加了解。

毕竟工部剩余的几堵墙,敲砸时他可都在现场。

别说是堤坝,那强度就应该用来建造城墙。

梁朝沉吟片刻:“准奏。一应事务农尚书自行安排,务必保住青林堰。”

“臣遵旨!”

“此次却是有劳尚书大人。”王清晨由衷感谢,毕竟这算是替他扛雷了。

“你小子,将工部照看好就行”农禾颇有几分爱护之意。

王清晨出任钦差,确实没有农禾老道,而且他手中还有精铸监需要盯着。

万一他离开了,内府做些猫腻,恐怕岳钧也拦不住。

众人退下时,殿外竟然不知何时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

宫门外,农禾望着漫天雨幕叹道:“这雨,成也,败也……”

这雨,他是又爱又恨,偏偏不随人的心意。

“尚书大人宽心。”王清晨递过一件蓑衣。

“臣已让水部加急绘制了临时泄洪图纸,若堤坝实在难保,可先引洪水入城东洼地,那里百姓还请大人及早迁走。”王清晨说道。

“你小子,堤坝岂有放弃之理,今天若是放弃了,再想建起来恐怕不知等到何时?”他可太知道下边官员的性子了。

“农尚书,这是各州的调令,虽然不一定有用,但聊胜于无。

不管是出于面子,还是调令,总归各州还是能支援一些的。”高辅追过来送上一纸调令。

“高尚书多谢了!”农禾拱手道谢。

“大人保重。”王清晨拱手施礼。

农禾翻身上马,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

“驾!”农禾猛抽一鞭,马蹄溅起水花,直朝太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