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终章】(1 / 2)

第114章 终章

◎恨声残碑两赤胆,喟叹乱世一冯侯。◎

今日是上元,少有朝中臣工会来同皇帝禀事的,除非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萧泽退兵了,这是折子,母皇瞧瞧么?”

既封为国储,元祒嗣的便是元聿这一支,故而改口称元聿为母。

元祒倒不甚别扭,元聿却总听不大习惯。

小辈面前,不好再有那等懒散模样。

接过奏疏,元聿仔细读完,“不出所料,齐国多地百姓造反,流寇围建康,萧泽借铲除流寇之名肃清朝野,兵指建康。”

“想来不久后,南边的朝廷,又该换人了。”

自她记事以来,南边宋国覆灭,萧家的皇帝换的比换衣服还快。

“萧泽,是个人物,也不知道朕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同他正式对垒一回。”

“陛下不打算趁此机会”元祒未能想到,元聿竟不欲趁热打铁,同齐国发难。

“百姓安生日子才过几年,便要再兴兵戈?”

元聿浅笑着摇摇头,她此生,改革铺路,已然耗费了她太多精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况江南富庶,至少还需二十年罢。”

语罢,她抬眼笑望元祒,“倘若交给你了。”

元祒闻此语,当即吓得要连忙下跪,就要辩解,却被元聿打断了:

“行了行了,别跪了。”不知何时,元聿自御座上下了来,手掌拍着她的肩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祒儿莫辜负。”

“正事也都说完了,上元佳节,去找五郎玩罢。”

元聿拍了拍她后脑勺,“休再来扰朕了。”

她说这话时,看了一眼坐在御座侧饮着栀子水的冯初。

元祒了然,笑得暧昧,“诺,儿臣遵旨。”

直至近晚间,元祎才进宫一趟,送了两盅冯瑥新做的元宵。

“好聿儿,同你说了少吃些汤圆,都是些不易克化的糯米,胃胀了吧,该。”

洛阳宫内,冯初一脸无奈地揉着元聿的腹部,怀中人哼哼唧唧,没点皇帝模样。

“这不是阿姊做的桂花汤圆真的香嘛”

“还说呢,北海王拖着病腿打的桂花,朝宫内就送了两盅,吃完自己个儿的还不够,非得同臣抢,陛下当真好意思。”

元聿瘪了瘪嘴,“你倒把他说的可怜,他有你阿姊亲手做的汤圆,朕有什么,吃自己夫人两口汤圆,被怨到不停”

“你这张嘴呀”冯初笑骂地扯着她的脸,“我的陛下呦,谁敢怨您呀,给您现下揉肚子的,冯某是鬼否?”

“大过节的,说什么鬼不鬼的。”

元聿蹭了蹭她脖颈,反仰手臂,环她脖颈,清甜的桂花香顺着鼻尖唇角拍在冯初与她方寸之中。

索吻之意,赫然昭昭。

冯初温柔地笑笑,俯身下去,又在元聿闭上双眸时停住,将吻未吻。

怀中人等了半晌,不见冯初低头,眼缝睁开一丝,就见这人朝着自己笑,温柔却揶揄。

气不打一处来!

元聿勾她颈子的力道更大了些,主动凑了上去。

霎时间唇齿之间满是馥郁的桂花香。

口脂乱,水光潋滟,元聿又想戳她心口骂她假正经,冯初却先一步捉了她的手,将吻落于她掌心。

“好聿儿,晚间我们出宫去看灯看歌舞戏,就莫再念叨我了,好么?”

她总是温柔得让元聿脸红,半点办法都没有。

“哼”元聿低低地哼了声儿,拉过冯初的手掌,放在自己的腹上。

冯初了然,轻笑:

“遵旨。”

早春里的天暗得很快,转眼间日头就落了下去。

窝在冯初怀中近一个时辰的人总算舍得离开身子,仍是要执手亲昵,“这几日去你府上住,夫人不会不同意吧,嗯?”

“岂会?”

冯初笑着,又将人拥住,“时候不早,妾身侍奉陛下更衣?”

“好。”

绀紫色的衣袍上饰萱草纹,金钗配饰,元聿本就生的白净,如此模样一打扮起来,当真贵气。

冯初取了螺钿,欲为她画眉。

元聿扯住她拿着螺钿的裙裳衣袖,冯初如她心意地止住了动作,低头看她,分外专注。

她自袖带中摩挲了片刻,将一温润的物什塞到冯初手中,“阿耆尼替我戴。”

手掌摊开,宫灯昏黄,镶着白色梨花玛瑙的簪子躺在她的掌中。

“好”

冯初喉头微耸,簪在她发鬓。

“好看。”

“德行,你那会儿可不会用这般想吃了我的眼神瞧我。”

元聿点了点她的喉头,“不给。”

冯初深吸一口气,埋在她脖颈处,无奈而温柔,“好,都依你。”

扶她起身,冯初今日着着杏黄外裳内饰朱色裲裆,元聿最喜她这般明亮,冯初牵住她手,似那民间歌舞戏中的角儿,拉长了腔调:

“今夜欲邀夫人把臂同游这洛阳城,不知夫人──”

“准否?”

“你也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