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应队"将士们将在十二月至次年正月获得带薪休假。
这难得的假期,将士们大多用来前往河南迎娶心爱的姑娘。
新媳妇们将被安置在顺义皇庄的“新义城”——
这里矗立着上万座崭新的四合院,工地上仍在加紧建造更多居所。
这片"快应队"家属安置镇规划完善,食品加工工坊、成衣工坊、保育院、医疗院、养护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这背后体现的是皇帝鼓励生育的国策,朱有建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多子多福;
确保婴儿健康成长,他认为快应队的成长,理应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四合院足够大;
可居住房屋足够多,以后父母家人也可以住进来,这样才有家的样子。
在辽东驻守的京鲁营战士们,很可能是最后一批归队的将士。
对于京鲁营战士的表现,皇帝很认可,高宇顺认为他们能够任事;
虽然目前还不知去川蜀的那批人的表现,高宇顺认为不会差的,他相信太监团队。
辽东这批人,他们将坚守岗位直至来年六月,期间要配合朝廷对辽河平原的军事行动。
随着军器工坊研发的"超级大炮"即将问世,预计三月就能运抵前线,这场战役必将载入史册。
器工坊算是研究院实验工坊,由鲁有林直接主持,邀请天文、数学、机械等多科共同参与研究,这门划时代的超级大炮凝聚了无数工匠的心血。
炮管长达十丈,口径二尺,能发射直径一尺六寸、长二丈的巨型炮弹。
炮弹构造精妙:
弹筒直径一尺八寸,长三丈,其中内嵌五尺,实际弹体长一丈二,剩余八尺是二级发射药筒。
弹头设计尤为独特,实际直径一尺四寸,多出的二寸是精心设计的吸风口,与弹壁保持约五分的间隙;
弹尾装有涡轮装置,能将风阻巧妙转化为推进力,涡轮毂上四枚侧翼更增稳定性。
经测试,这门巨炮有效射程达一百二十里,试验中甚至打出了一百六十里的惊人距离!
炮管内部构造同样令人叹服:
底部设有六尺长的反冲簧片,侧部有开门卡槽入舱,长达三丈二,便于弹筒进出。
炮管采用六段榫扣设计,底管四丈,中管两段各一丈五,高管两段各一丈五。
炮台采用辕桩桥架设计,倾斜角度精确设置为三十度。
装弹时采用天桥滑轮框架入舱,击发针配合联组螺纹,将火药精准送至燧发底座,确保万无一失。
每发炮弹重达八石,威力惊人。
运输这等庞然大物也是个技术活。
最初考虑拆装法,后经轨车试运成功,决定改用有轨车承载。
机车拖曳的长车厢座可装载五节专门设计的炮弹车厢,通过天桥与龙门吊协同作业,将炮弹精准送入炮管入舱口。
瞄准系统采用一百倍镜的准星刻度盘,天文科正在研发更高倍数的折射镜,目标是三百倍远望镜。
即便以现在的一百三十步视距,操炮手已能凭借肉眼完成基本瞄准,可见其设计之精妙。
方正化已接到明确军令——
他将率领三千精锐监卫,发动一场名为"灭虏之战"的远征。
此战目标直指科尔沁草原,届时轨道将随军铺设,继而向西延伸至哈喇和林;
再折向南直达临洮,最终形成大明第一条循环轨车线路。
方正化为此十分兴奋,他被称为——
征北总领,将要主宰平灭定辽、建州、科尔沁、喀尔喀各区域的敌人。
虽然这些敌人会坐实他“人屠”的名声,但是他不在乎,自从想通万全右卫保卫战的事情后,他越发期待以后的战斗。
轨车在此役中将承担火炮运输的重任。三千监卫则需骑乘战马随行。
但目前面临一个棘手难题:轨车行进速度远超战马。
工程团队正在紧急研究解决方案——能否通过增加拖曳车厢数量,让战马也能随轨车同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