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手册已经达到皇帝要求的极致,再无改进余地。
队员们还将在河套地区进行为期一月的实地演练,期间需要自行完善训练方案,为真正的战场考验做足准备。
河套的生存环境远不是川蜀可比,川蜀气候条件确实不好,但是山林多,水系多,所以怎样都容易活下去。
而河套地区的山脉,多的是恶红眼的野兽,沙化严重的土地,吸引不了小兽,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草原就没有生灵,没有生灵就无法形成生态闭环。
快应队成员去那里,想要生存下去,势必要与山中野兽争斗;
这本身就是拉练的目的,河套的治理,需要相对平和的环境,若是狼群在不远处注视,猛虎在另外地方等待捕食,还怎么干活?
皇庄军师装备方面也迎来重大革新。
原先使用的野外折叠工具全面升级为野战多功能军器,性能提升显着。
虽然行军锅仍保持原样,但配备了一种革命性的引火燃料——压缩油布。
这种神奇的燃料指甲盖大小就能产生相当于巴掌大煤块的热力,大大提升了野外炊事的效率。
大明军工工坊作为后勤部门,优先改善战士生存保障,其次才是战场应对。
这里必须提到一位奇人,数学科的薄珏,天下行走张国维推荐来的人;
据说张国维做庐州巡抚时,曾经用过此人,此人改良出的远望筒,安放在大炮上,射程达到三十里;
虽然准头一般,但是那时可是崇祯六年。
小主,
张国维入工部后,举荐薄珏入神机局,可惜王恭厂大爆炸的影响实在太大,朝廷并不想再发展火器。
薄珏败兴而去,这些年专研天文数学,力求复刻浑天仪,生活很潦倒。
张国维一直接济着他,这次请他来京师,想要再次努力帮他举荐;
好在朱有建对于数学科人才,已经到了渴望地步,别管是否真才实学,就薄珏的一手直线分割圆轮与勾股定理的本事;
他就已经被惊到了,直接安排进数学科!
薄珏与王徵看上眼了,于是与王徵一起改良军工器械,折叠野外工具;
经过他的手,比后世的军工刀功能还要多,得益于钢丝的强韧,他直接制作成线锯;
还改良了指北针,寻水仪直接搞成单根铜管,用透镜与玻璃镜制作折射引火器。
压缩油布的制作,直接惊掉鲁总监眼球,他们的化工燃料工坊,还侧重在油煤上;
完全没有想过油布的使用,油布经过压缩后,热燃能力相当高。
自从知道大明火药已经被改良后,薄珏又将注意力转移到炮弹上,在巨炮的制作中,提出许多改良性强的思路。
王徵已经实现许多过去只有理论的机械创造,小老头如今的精神比年轻人还足;
拜会过“耶稣会”会首汤若望后,一门心思都在机械上,令朱有建决定设立“机械科”。
如今机械科与数学科有共同的研究工坊,这个工坊很有意思,几乎成了老年人会聚基地;
另一位数学大家李天经也是传奇人物,他曾经在历局主持过《崇祯历法》,用数学划定十二黄道轨迹,与薄珏一见如故。
如今物理科还没有人主持,朱有建现在不急了,认为这样的人才,大明理论上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