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英雄归来,论治河套(五)(2 / 2)

原本盘算着捞点赏银、分块地,娶个婆姨生娃,日子就算到头了。

如今皇帝竟说,他们也能穿上正经军装?

一时间,所有人都忘了言语,只觉得心口“咚咚”跳得厉害,像有团火在烧。

“陛下,我们、我们真有资格吗?”

十二人凑在一起嘀咕了几句,抬头时声音里还带着不敢信的颤音。

“只要你们愿意,就有。”

朱有建语气肯定,

“而且跟从前的官军不一样——

每次出兵有奖励,月饷给足,家里田亩免税,城里分房子,儿女能免费读书,婆娘可进工坊当管事,父母有赡养。

这样的日子,想不想要?”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好处,更深的福利,得等他们成军后再细说。

突然,游击小队里一个黑脸后生“腾”地弹起,膝盖撞翻条案,茶盏碎了一地。

他顾不得捡,涨红脸吼道:

小主,

“愿!

俺愿意!

俺这条命,早卖给阎王爷一回了!

陛下要,拿去!”

像是被这一声炸雷劈开,其余人齐刷刷跪倒,地砖“咚咚”连响,像擂鼓。

“愿为陛下效死!”

“愿做大明刀尖!”

吼声冲得屋梁轻颤,窗外高炉的哐当声竟被压了下去。

“我等愿意!谢陛下恩典!”

十二人“噗通”跪倒,额头磕得地面咚咚响。

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

回去跟弟兄们一说,保准个个乐意——

这可比只拿赏银、分土地强多了!

眼前仿佛已经看到穿军装、住瓦房、儿女绕膝的日子,胸口里的热血直往头上涌。

朱有建站在原地,天光把他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

他忽然想起自己宣布端午龙舟赛那日,皇城外的老百姓山呼海啸。

可此刻,这二十二个粗粝汉子的吼声,比金銮殿上的万岁更烫耳。

他抬手,虚虚一按。

厅内瞬间安静,只剩粗重的喘息。

“好。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朕的‘京州第一哨’。

甲胄、战马、火器,朕给你们最好的。

但记住——”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被风霜刻满的脸,一字一顿:

“朕要你们活下去,带着你们的子孙,光耀大明!”

话音落下,殿外恰好一阵风掠过,吹得飞鱼旗猎猎作响。

旁边的孙守法看得直发懵:

怎么好好的汇报,突然变成征兵现场了?

这群人确实是打仗的好料子,可匪气太重,谁的命令都敢不听,简直是群刺头。

几千号人呢,怎么带?

之前他以副总兵的身份想约束几句,人家眼皮都不抬;

打部落时也是各打各的,毫无章法,全靠运气——

幸好那些部落没战兵,不然早吃大亏了。

他哪知道,这些人精明着呢。

从河南打到山西,再闯陕西,没点本事早死透了。

当初没进湖广,不是打不过,是太能打,等朝廷下令时,他们已经一路冲到甘州六卫了。

这群人,是开封城第一个冲进去的,是“良民旗帜”的发起人,在平阳府还玩过钓鱼战术阴人。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咱可不是啥善茬!”

虽说也有减员,却全是自己玩脱了——

要么是摆弄新武器时没弄明白,要么是炸药用错了量。

真要是让他们把《新编三十六计》吃透了,还不知道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朱有建转向孙守法:

“孙总兵劳苦功高,朕暂且只有口头嘉奖,没给实封,你心里可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