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轨车试运,开铺轨道(四)(1 / 2)

朱有建望着案头的数据,心里像揣了个五味瓶——

对大明科技的突飞猛进既惊喜又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发展,完全跳出了他最初的设想。

起初他只让鲁总监研究石油解析,想着先搭个石油化工的架子,没想到鲁总监带着人另辟蹊径,用蒸馏加精炼的法子直奔高效燃料而去。

他们发现,精炼后的油体浸透焦炭,烧起来热效更高,耗得还少。

这么一来,刚起步的石油化工研究,干脆拐了个弯,一头扎进高效燃料的研发里。

鲁总监还专门立了个研究工坊,专攻这事。

更让朱有建意外的是,工坊居然从烈度酒里提取出氢气,用来裂化石油——

这一步直接把石油研究拽进了裂化阶段,只不过所有成果都围着“造更好的燃料”打转。

朱有建自己没学过化工,只能放手让鲁总监他们折腾;

但是他比较忧心的是,西方可能已经搞出化工了,也许等大明搞出初代化工,人家已经成熟。

到时候,西方制造出适用百货产品,向大明倾销,大明该怎么办?

鲁有林反馈保定府的原油不够采了,延安府、平阳府、兖州府又接连探出油田。

他舍不得动兖州府的资源,毕竟山东那边规划了功勋台,搞石油化工总觉得不搭,便把平阳府和延安府定为首选开发地。

可开发油田得有大量矿工。

朱有建不想让大明子民去干这苦差事,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敌对国的俘虏能用——

既解决了劳力,又能让这些人给大明的发展出份力,算是物尽其用。

人有了,油采出来怎么运?

靠车马水运显然跟不上趟,轨车成了最佳选择。

这么一来,大明第一条轨车道,顺理成章地要通到延安府去。

唯一让朱有建有点懊恼的,是怀来卫蓄塘的规划。

原本轨车线路可以从皇庄直抵宣化镇、大同、榆林、延安、西安,走一条相对笔直的线,省时又省力。

可因为蓄塘的缘故,只能改道紫荆关、太原、延安、洮州。

虽说避开了大型弯道,距离却远了不少。

不过换个角度想,走洮州也有好处——

这条路能一路往西延伸到西域,给将来的布局留足了余地。

朱有建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指沿着轨道路线反复比划。

他清楚,大明的科技已经踩上了新台阶,自己这决策者的每一步都得踏稳了。

从能源开发到交通建设,每个选择都牵着大明的未来。

深吸一口气,他攥紧了拳头。

不管前头有多少难坎,总得领着大明往前闯,闯向更亮堂的将来。

他压根就没想过输油管的事,到底是对石油化工没有了解过,所以想不到也属正常;

不过想到也没用,没有增压装置,石油也流动不起来。

韩赞周向皇帝禀明了轨道铺设的构想。他提到,通往洮州的路线地形复杂;

山地、河谷、丛林交错,尤其是晋陕一带矿山密布,若按常规挖掘道床地基沟渠,怕是麻烦不断,不利于铺设。

因此他建议,全程采用桥梁建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