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轨车试运,开铺轨道(三)(2 / 2)

不光把数据摸得清清楚楚,连改进方案都现成的!

这哪是刚起步的火车?

直接就奔着高级阶段去了啊!”

他原本心里的预期,是时速能有五十公里就烧高香了——

一个时辰二百里,作为科技起步的速度已经很了不起。

按他想的,之后慢慢改进,几十年后能冲到时速二百公里,就已经是追赶西洋工业革命的路子了。

可谁能想到,到了大明这儿,直接一步跨到了高级阶段?

朱有建越想越觉得离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他喃喃自语:

“这还能叫初级轨车?

分明是直接上了高速档!

研究院都还没正式站稳脚跟,你们就拿出这水平,以后这玩意儿怕是不能叫轨车了吧?

照这速度,从北京到南京,难不成一个时辰就到了?”

他突然想到个要命的事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要是真这么快,那些大臣们会不会要求他天天上朝?

南北京城一天跑两趟,让他在两地轮着开朝会,那还了得?

这简直是要他命,日子过得怕是比之前的朱由检还要不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必须,必须得改朝会制度!

又想想后,忽然笑了,朝会改成申时,南直隶的早晨坐轨车入京,下午开完朝会,再坐轨车回家,不就解决问题了。

朝臣觐见皇帝,哪有皇帝去顺应朝臣的?

忽然就开心起来!

他原本以为,科技发展该是一步一个脚印,轨车速度得慢慢爬,可大明的工匠们直接把“进度条”拉到了后半段。

朱有建望着眼前的轨车,忍不住感慨:

“这到底是大明的奇迹,还是科技本身就该这么猛?”

看向鲁有林和周围的大匠们,他心里满是敬佩。

这些人不光手艺精,脑子转得更快,眨眼间就能想出这么多巧妙的法子。

朱有建忽然明白,大明的科技或许已经站在了新的台阶上,轨车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或许,这就是大明的运气吧。”

他在心里默念,

“有这样的工匠,有这样的技术,往后的日子,错不了。

嗯,应该不会被西方科技甩得太厉害。

只是不知道瓦特的蒸汽机发展到哪步了?”

他是真史盲,总以为大明学习佛郎机铸炮,就认为西方早在万历朝就已经工业革命了。

也因此,明明钢铁海船,还要做伪装,其实就是很不自信的表现。

他将华夏装备一代,实验一代,研究一代,设想一代,当做全世界都如此。

既然万历朝早期,西方已经将佛郎机炮用到船上;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估计超远距离大炮已经列装,或许导弹都要出来了。

甚至于他很怀疑,西方来的舰船,是不是也进行了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