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陈翰林青天榜战五渣(1 / 2)

一个个人物,何其的鲜活?

听得所有人是如此如醉。

里三层外三十层,已经围满了。

大家一语不发,谁也不敢打扰,毕竟打扰到旁边人听书,脑瓜子要挨抽,还不知道是谁抽的。

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打:“包拯!将所有人聚于一堂!”

装逼开始了。

因为是小说不是电视剧,所以说书先生讲的很详细但精炼。

“原来,这杀人十字,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楚楚看到的十字影子,是巧合得来。而死者留下的血十字,指的是杀人者的身份。”

“是捕快。捕快腰间的腰带配饰!”

此话一出满场哗然。

说书人:“当时那堂中场景,与诸位无二,也是如此惊讶,却听见一声惨叫。”

“凄厉惨叫吓得所有人心肝震颤!”

“众人以为女鬼再现,跑出去一看,却看到包大娘在外,大家都责怪包大娘为什么尖叫。她却说自己没有尖叫。”

“包拯这才出来解释……”

“谜题一个个的解开,如今答案已经明了。说时迟,那时快,刀头沈良一步跨出。”

“他!”惊堂木震响,说书人剑指前方:“凶手浮出水面。”

“好!”

人群中爆发出了激烈的鼓掌声。

包拯把凶手揪出来了。

三天,就三天,这么复杂的案子,抽丝剥茧,最后还是查出来了。

厉害啊!

包厢里,丁谓疑惑:“包拯,有这个能力?”

吕夷简押了一口茶:“也许有呢。”

看到这里,吕夷简已经淡定下来了,也许,这种艺术形式,即将短时间内火爆整个东京,甚至传到全大宋。

但似乎影响也不大,就是吹鼓军事罢了。

本来大宋现在民间对于西夏和大辽的仇恨就压制不住了,打仗是必然的。

一旦西夏闹独,那就必然要开打。

只是时间问题。

早点晚点有什么区别?

这些事情吕夷简十几年前就在个人的事情上,就做好准备了,绝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对于吕夷简来说,这些事情都是小事。

台上,说书人叹息一声:“沈良持刀挟持,讲述起了他和小艾的故事。”

台下的人,哪听过爱情故事?短短描述,听的是五迷三道。

最终,沈良讲述起自己如何利用小艾作案,有如何让小艾顶包,所有人听的是万分惋惜。

为什么啊,为什么?

讲到最终,说书人惊堂木再响:“沈良放下刀,辽人交朋友讲究坦诚,所以最后他想用最坦诚的态度和包拯交朋友,他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我是耶律氏子弟,名叫刘良才,契丹人,今年三十岁,是大辽兵马大元帅刘楚雄之子,潜伏宋境十年,之为挑起大宋跟邻国的纷争,好让大辽能够乘虚而入,攻打大宋。”

人群后方,高丽商人跳起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辽人就没有好东西,他们挑拨离间!”

一群正感动于沈良和包拯交为好友的人,回头怒视他,埋怨他打扰了说书人。

高丽商人立刻低头把脸埋在了油酥豌豆里。

“包拯神情严肃,也是自我介绍:我叫包拯,二十岁,庐州人士,天虹书院学生,天生皮肤黑,人称包黑子。”

“沈良动情落泪,只说能交到包拯这样的朋友没什么遗憾了。”

“对于辽人来说,只有成败,没有投降两个字,最后能为包拯做的,就是凑到他耳边,说出‘小心庞太师’”

“说完之后,抽刀自刎!”

“《少年包青天》《竹林女鬼案》结案!”说书人微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现场所有人,怅然若失。

说书人却没有走,而是喝了一口茶:“今日书讲完了,谢谢大家捧场。”

现场响起喝彩声。

人群中,有人带头以鼓掌的形式祝好,接下来大家有样学样,使劲鼓掌。

说书人压了压手:“诸位,故事终有尽,人生永留长。”

“书中事情说完了,书中讲的是一个一心追寻真理,不会被任何压力所扳倒的好官成长的故事,现实中,大家却又认不认识这样的官员。”

人群漠然。

后方有人:“他妈的我遇到的都是天黑了哪有青天。”

人群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