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说书人《竹林女鬼案》(2 / 2)

当然,章旷对这个也不在乎,章旷一开始就知道陈尧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而是个政治手腕极强的人。

但并没有想到,丁谓情况稳定下来后,陈尧咨第一时间邀请他来看戏。

开挂知情的章旷都想不到,丁谓更想不到。

吕夷简:“竹林女鬼案,高丽太子,有意思,庞太师,八贤王?有意思,有意思。”

丁谓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吕夷简喝了一口茶:“丁秘书,最近这些时日,和八贤王相处的可好啊?”

丁谓笑眯眯:“要是他有书里面那么聪明就好了。”

陈尧咨:“世人都觉得赵元俨不错,朝中官员却觉得赵元俨笨。他立在这里一直不倒,就不可能笨。”

“反而,他的某些特质,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赵元俨,不喜欢主动干坏事。

但是遇到干坏事的,他喜欢搭顺风车。

比如水银密封李宸妃棺椁的手笔,历史上告知赵祯换太子真相的手笔。

陈尧咨和赵元俨在一个赛道上竞争,就知道赵元俨有多厉害了。

丁谓吕夷简不只是看不起赵元俨,也一样有些看不起陈尧咨。

只是,再怎么看不上陈尧咨的行事风格,陈尧咨一家也是大宋朝廷很重量级的力量,吕夷简一边提防陈尧咨的手段,一边又要和陈尧咨多沟通。

本来以为陈尧咨要死了,谁知道陈尧咨顶过来了,这也太难顶了。

陈尧咨却不急,他也就是带这两个人来看热闹的。

热闹的不是现在的说书。

“高丽朴将军率领3000高丽兵攻入泸州城,好在,庞太师带领5000兵马及时赶到。”

说书人讲出这一段的时候,整个台面都炸了!

一名儒生站起来高呼:“狗日的,谁都能打咱们大宋是吧?!”

一个脚夫也是站起来:“这个狗高丽是什么地方?咱们得报仇!”

“说得对,报仇!”

这代入感实在是太强了,台下骂声四起。

“他妈的辽人敲诈我们,夏部天天搞事情,他高丽也敢来?那就打!”

“把这些高丽兵都杀掉!”

大朝会在即,各国使臣都在东京走动,但,唯独没有高丽使臣。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结束后,高丽虽然表面上向契丹称臣,仍不断请求宋朝支援,赵恒均消极对待。

四年前,高丽中断了向宋朝的使节派遣。

使节中中断,但民间商贩还在。

此时就有高丽商贩在。

他们缩着头不敢多说话:咱什么时候这么牛逼了,都能打到大宋了,而且是大宋腹地的庐州了?

甚至有激愤的人,把茶杯砸了。

小二:“哎哎!客官!诚惠,七百文,铜钱还是银子?”

砸的人傻眼了。

小二:“交子也行。”

大家这才想起砸东西是要赔钱的,而且应天酒楼的东西巨贵无比。

大家情绪这才压下来一点。

吕夷简若有所思:“所以,《少年包青天》有你的手笔在里面,你们想要用这本书,激发民间对战争屈辱的仇恨?”

陈尧咨捋了捋胡须:“这都是小事,继续看吧。”

说书先生实际上已经持续讲了三个多小时了,听的人越来越多。

一般情况下,说书先生一分钟差不多八十到一百字,才能说的轻重缓急不缺,同时还让所有人都听得懂听得明白,关键地方有空档思考。

这样一来,一小时就是五千字到六千字之间。

一般一场是讲两小时,也就是一万二以内。

但,说书先生一般针对原书,会有一定形式的扩写。

对于古代评书和古白小说,扩学比例差不多是四比一,原文一扩写成四,极端的能到六。

所以一万二的讲述内容,差不多小说话本原文的三千字。

而这本《少年包青天》本身就是白话小说,加上要补充的内容不多,又是两场连讲,这三个多小时下来,已经来到了《竹林女鬼案》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