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天平倾斜(1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231 字 20小时前

她的话语,直指河套易攻难守的核心困境,关乎占领之后能否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

吕不韦紧接着开口,他的担忧更侧重于全局战略的平衡:

“太后所言,切中要害。左庶长,河套固然诱人,然则,我大秦国策之本,在于积蓄国力,整军备战,以待东出函谷,扫平六国之机,此乃百年大计。

此时分兵北向,深入不毛之地,与悍敌匈奴纠缠,岂非节外生枝,徒耗国力?

与匈奴开战,是否会牵制我大军主力,削弱东进锋芒?

此举是否操之过急?是否得不偿失?是否……有违我大秦既定之国策?”

他的质疑,代表了秦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东向”战略的维护以及对开辟北方战场巨大风险的忧虑。

吕不韦更倾向于将力量集中用于对付山东六国,而非在北方开辟第二战场。

关内侯虽未立刻发言,但紧锁的眉头和在地图上反复巡梭的目光,显然对防御难题同样忧心忡忡。

面对华阳太后与吕不韦犀利且现实的质疑,秦臻神色不变,心中早已推演过无数次。

“太后、相邦之虑,皆切中要害,关于防御......”

他再次指向舆图,这一次,他的手指在河套区域内划过几个关键节点:“唯有筑城,在河套咽喉要冲之地,依托浊河天堑,择几处地势险要、水源充沛之处,修筑坚城要塞,是为上策。”

接着,他在地图上迅速圈点了三处位置(大致相当于后世五原、朔方、云中三郡的核心区域):“此地、此地、此地,扼守水陆要冲,背靠大河,水源充足。筑城之后,足可互为犄角,形成支撑防线。

以此为根基,可辐射控制周边数百里水草丰美之地。

此乃以点控面之根基,非是孤悬之城。”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人,继续阐述:

“至于相邦所虑分散力量……敢问相邦,莫非我大秦不主动出击,那些凶残暴虐、贪得无厌的匈奴人,便会停止年年南下劫掠我大秦边郡,屠戮掳掠我大秦边郡子民妇孺吗?”

这一问,重重击在吕不韦心头。

边民被掳掠杀戮的血泪,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边郡被焚毁的村落、被掳掠为奴的百姓、被屠杀的妇孺尸骸,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吕不韦一时语塞,脸色微沉。

“匈奴视我边疆如自家牧场,视我子民为其牛羊,年年犯境,岁岁杀戮。

我大秦若一味忍让绥靖,只图东出,对北疆苦难视而不见,岂非自断臂膀,寒了边关万千将士黎庶之心?

此非明君治国之道,更非强国争雄之途。

与其被动挨打,年年耗费巨资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斩断其爪牙,捣毁其巢穴,夺取其根基。

河套之利,足以支撑此战耗费,更能一劳永逸,永绝北患,护我边民永世安宁,此乃大仁政。”说到这,秦臻的声愈发激昂。

他稍稍停顿片刻,缓了一口气,开始详细阐释自己的构想:

“筑城之后,当移民实边,军民一体,屯田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