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龙台轻辱(2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203 字 1天前

属于廉颇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在秦臻的赌局下,带着浓重的悲怆与无奈,悄然翻开了第一页。

.........

至于另一边,在秦臻抵达大梁的同时,甘罗与萧何也已抵达邯郸。

彼时,龙台宫内。

“甘罗?秦国无人乎?竟遣一黄口竖子为使?寡人倒是好奇,这娃娃断奶了没有?”

当赵偃听完宦者令的禀报,听闻秦国竟派了个名叫甘罗的“乳臭未干”的少年为使臣,嘴角扯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讥笑,眼神睥睨。

他环视阶下群臣,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阶下,郭开察言观色,立刻趋前一步,尖声附和:“大王圣明!秦使若至,依臣之见,不妨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晾在殿外几个时辰,也好教秦国知晓何为赵国威仪。”

“正是!岂有此理!”

“小小孺子,何德何能代表秦国!”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与嗤笑之声,少年使节,这在列国交往中可不多见。

然而,当甘罗身着裁剪得体的秦使深衣,腰悬象征身份的青铜符节,与一身吏员常服、神态沉静的萧何,并肩步入赵国朝堂那恢弘而压抑的殿堂时,那股无形的气场却让窃窃私语渐渐平息。

甘罗步履从容,目不斜视,径直投向王座上的赵偃,那份远超年龄的镇定与气度奇异地压过了他面容的清秀与稚嫩。

接着,他扫过满殿或审视、或嘲弄、或好奇的目光,没有半分怯场。

他身旁的萧何,更是默默观察着殿内的每一个人、每一处细节,腰间悬挂着随时记录用的空简册与笔袋,神色沉静内敛,目光低垂,专注于脚下分寸之地,却又将殿中群臣的姿态尽收眼底。

赵偃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微微一凝,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些许。他预想中的惊慌失措、手足无措的少年形象并未出现。

他眯起了眼,收起了几分轻视,原本打算的刁难之词堵在了喉咙口。

这少年,不简单。

那年轻的吏员,也不似凡品。

甘罗行至殿中,依照邦交礼仪,向赵偃躬身行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外臣甘罗,奉大秦君王之命,特来拜会赵王,愿大王万年。”

“免礼。秦王遣甘……小使臣前来,有何见教?”赵偃收敛了几分戏谑,但语气依旧带着审视,刻意在“小使臣”三字上加重了音。

甘罗直起身,目光坦然迎上赵偃审视的眼神,开门见山:“外臣此来,非为寻常邦交,实为赵王解一燃眉之急,献一存赵安邦之长远之策,以修秦赵两国唇齿相依之谊。”

“哦?燃眉之急?存赵安邦?”

赵偃眉头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语气拖长:“寡人新立,赵国上下戮力同心,何来燃眉之急?甘小使臣,少年人锐气可嘉,但危言耸听,恐非使臣之道吧?”

闻言,阶下又是一阵低低的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