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甘罗献策(1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224 字 20小时前

吕不韦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目光再次扫过几位谋士:“吾欲见者,乃赵国内部互相倾轧,猜忌日深,流血不止。

使其君臣离心离德,将帅失和掣肘,国力在内耗中日益衰微。

如此,赵国方能不攻自溃,为我大秦东出函谷,扫清这最大的障碍。

联燕伐赵,非但不能速亡赵国,反会助其苟延残喘,乃至促其短暂凝聚,此乃南辕北辙,与吾之谋背道而驰。”

闻言,谋士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相邦烛照万里,明见毫厘!”

一位长须谋士此刻躬身附和,接着补充道:“燕国僻处苦寒北疆,兵弱国贫,甲胄不全,粮秣不继。纵使与其结盟,其力有限,反需我秦军主力承担伐赵重任,徒耗我大秦粮秣兵员,劳师糜饷。

燕王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无非是想借我大秦之威,为其报那昔日被赵欺凌之私仇,彼则坐山观虎,妄图坐收渔利罢了,其心可鄙,其行可诛。”

“正是此理!”

吕不韦重重点头,继续道:“吾意已决,盟燕伐赵,断不可取。

然燕王使者尚在驿馆翘首以盼,心存妄想。如何婉拒,方不失我大国邦交之礼数?更要堵住其口舌,令其虽心有不甘,却又哑口无言,徒呼奈何?诸卿可思得良策?”

谋士们闻言,纷纷捻须蹙眉,陷入沉思。

有人提议以秦国正在全力修建水渠,民夫征调,粮秣汇集,国库倾注,实无力东顾兵事。此乃务实之困,燕使纵有怨言,亦难强求;

有人建议遣使斥责燕王背信弃义,破坏诸侯安宁,以义正辞严压之,使其理亏而退;

也有人主张虚与委蛇,允其考虑,实则拖延不决。待其耐心耗尽,自然离去……

暖阁内,一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就在谋士们各抒己见之际,侍立在下首、一直凝神静听的甘罗,眼中骤然爆发出明亮的光芒。

燕王求盟的急切、相邦拒盟的老辣、赵国新君根基的虚浮……这些错综复杂的讯息在他机敏的脑海中飞速碰撞、分解、重组、推演,一个大胆而精妙的计划迅速成型。

他清楚,这绝非仅仅只单纯解决燕国结盟的麻烦,这更是他苦苦等待的契机。一个能真正展现他纵横捭阖之才,为自己在秦国庙堂、在相邦面前,乃至在那位深居章台宫的少年秦王心中,奠定根基的绝佳机会

瞬息之间,甘罗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激荡,整了整衣袖,越众而出。

他走到厅堂中央,对着主位上的吕不韦深深一躬,起身时,声音清朗而有力,瞬间盖过了所有的议论:

“相邦容禀!”

闻听此言,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目光,惊诧的、审视的、不屑的、好奇的,齐刷刷聚焦在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舍人身上。

吕不韦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他放下陶杯,开口道:“甘罗?你有何言?”

甘罗挺直背脊,目光灼灼,毫无惧色地迎向吕不韦的视线,朗声道:

“相邦高瞻远瞩,洞悉燕赵之弊,小子深为叹服。联燕伐赵,确如相邦所言,遗祸匪浅,非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