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挺直了脊梁(2 / 2)

“先生,我们回来了。” 赵昂走上前来,声音中带着疲惫,却又充满了希望。

苏羽点点头,目光扫过身后的士兵们。他们虽然衣衫褴褛,面带倦容,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些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勇士,将是未来重建家园的希望。

小主,

“进城吧。” 苏羽说道,率先朝着城门走去。他知道,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那些未知的挑战。

穿过城门,街道两旁站满了迎接的百姓。他们手中拿着鲜花和酒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当看到士兵们身上的伤痕时,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些朴实的百姓或许不知道赤壁之战的具体细节,但他们明白,正是这些英勇的战士,为他们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苏羽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心中却感到一阵沉重。他知道,这份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而他肩上的责任又是多么重大。

来到刘琦的府邸,通报的士兵很快就出来了,恭敬地将他们领了进去。穿过庭院,能看到许多工匠正在修缮房屋,显然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走进正厅,刘琦正坐在案前批阅文书。看到苏羽等人进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迎接:“苏先生,你们可算回来了!赤壁之战的情况如何?”

苏羽躬身行礼,将赤壁之战的经过简略地叙述了一遍。当听到周叔牺牲的消息时,刘琦忍不住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周老将军是我父亲的得力助手,没想到竟然……” 他摇了摇头,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不过,能取得这场胜利,也算是告慰了他的在天之灵。”

苏羽点点头,从怀中取出那枚虎符:“大人,我们在归途中遇到了一些变故。这是从一名黑袍人身上搜到的虎符,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刘琦接过虎符,仔细端详了片刻,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这是…… 前朝的调兵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我曾听父亲说起过,这种虎符共有五枚,持有者可以调动一支神秘的部队。难道说,有人想利用这支力量,在乱世中谋取私利?”

苏羽点点头:“我们怀疑,这些黑袍人已经掌控了其中一部分力量,而且他们的野心绝不止于此。如果不能及时阻止他们,恐怕会给天下带来更大的灾难。”

刘琦沉思片刻,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从长计议。苏先生,你刚回来,先好好休息一下,等养精蓄锐之后,我们再商议对策。”

苏羽躬身应道:“多谢大人体谅。” 他知道,现在确实需要时间来整理思绪,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

回到安排好的客房,苏羽终于松了一口气。连日来的奔波和战斗让他疲惫不堪,倒在榻上很快就睡着了。在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赤壁战场,看到了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听到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当苏羽醒来时,已是深夜。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的树影,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苏羽警惕地问道:“谁?”

“是我,阿桂。” 门外传来少女的声音。

苏羽打开门,只见阿桂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站在门口,眼中带着关切的目光:“先生,你醒了?快趁热吃点东西吧。”

苏羽接过汤面,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在这动荡不安的乱世中,能有这样一份关怀,是多么难得的温暖。

“谢谢你,阿桂。” 苏羽说道,将汤面放在桌上。

阿桂摇摇头:“我们现在是战友,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先生,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黑袍人为什么会盯上我们?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虎符在我们手上的?”

苏羽沉吟片刻:“我怀疑,我们身边可能有内鬼。而且,这些黑袍人的势力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如果不能尽快找出内鬼,揪出黑袍人的幕后主使,我们随时都可能陷入危险之中。”

阿桂点点头:“那我们该怎么办?”

苏羽思索着说道:“明天我会向刘琦大人提议,暗中调查此事。同时,我们也要尽快找到其他四枚虎符的下落。只有掌握了这些虎符,才能真正阻止黑袍人的阴谋。”

阿桂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跟你一起去。”

苏羽看着她,轻轻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面对。”

吃完汤面,阿桂离开了房间。苏羽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明真相,为那些牺牲的人讨回公道,为这个乱世带来真正的和平。

第二天一早,苏羽就来到了刘琦的书房。刘琦正在看一份文书,看到苏羽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苏先生,你来得正好。我昨晚想了一夜,觉得你说的事情确实非同小可。”

苏羽躬身行礼:“大人,我有一个提议。我们应该暗中调查黑袍人的来历和目的,同时尽快找到其他四枚虎符的下落。只有掌握了这些虎符,才能真正阻止他们的阴谋。”

刘琦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目光扫过窗外摇曳的竹影。“暗中调查容易打草惊蛇,可若是大张旗鼓,又怕让黑袍人察觉我们的意图。” 他眉头紧锁,忽然抓起案头的青铜镇纸,“南阳城内眼线遍布,稍有异动便会传入有心人耳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羽上前一步:“大人可借整顿军备之名,派遣亲信秘密排查城内外异动。至于虎符线索,属下听闻当年负责铸造虎符的老工匠隐居在城西贫民窟,或许能从他口中探出些消息。”

“老工匠?” 刘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莫非是当年被逐出军营的赵铁匠?此人脾气古怪,恐难轻易开口。”

“属下愿亲自前往拜访。” 苏羽拱手道,“只需大人配合,对外宣称搜查逃兵,封锁贫民窟入口三日即可。”

刘琦沉吟片刻,将镇纸重重按在文书上:“就依你之计。我让亲卫营统领张武带五十精兵随你调度,切记不可惊动百姓。”

苏羽刚走出书房,就见阿桂挎着竹篮候在廊下。晨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她发间,竹篮里的草药还沾着露水。“我托药铺掌柜打听了,城西贫民窟确实住着位姓赵的老人,只是半年前就聋了。” 她将一包用油纸裹着的桂花糕塞进苏羽袖中,“张武是刘琦的心腹,却与荆州军都护蔡瑁过从甚密,你得提防着些。”

苏羽捏了捏袖中温热的糕点,忽然想起昨夜她离开时,衣角沾着的苍术气味。这种草药常用于熏避蚊虫,而城西贫民窟正是疟疾横行之地。

午时的日头晒得青石路面发烫,张武带着亲兵将贫民窟围得水泄不通。土坯墙后探出无数双惊恐的眼睛,几个孩童举着陶碗奔跑,被兵卒厉声喝止。苏羽拨开人群,见一间破屋的柴门虚掩着,门楣上挂着串干枯的艾草。

“赵老丈在家吗?” 他推门而入,灶台上的陶釜正冒着热气,一个佝偻的身影背对着门口蹲在地上,手里摩挲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

“老人家,我是来打听虎符 ——” 话音未落,那身影猛地转身,手中铁片直刺苏羽咽喉。晨光从破窗涌入,照亮老人浑浊却锐利的眼睛,以及他手腕上刺着的半截虎头纹身。

苏羽侧身避开,铁片擦着衣襟钉进身后的土墙。“您是当年负责监造虎符的赵都匠?” 他盯着那纹身,“军中只有工匠营统领才会刺虎头印记。”

老人扯下嘴角的假胡须,露出被烫伤的疤痕:“三十年前烧毁军械库的罪臣,哪配叫都匠。” 他啐了口带血的唾沫,“刘琦派你来斩草除根的?”

“晚辈是来查黑袍人盗走虎符之事。” 苏羽从怀中取出块玉佩,上面刻着半只朱雀,“您认得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