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亲上了“晏大人什么时候来沈府提亲啊……
亲上晏元昭的那一瞬,沈宜棠用光了所有胆气。
他的唇瓣很软,温温的,因为她的摩挲而陡然生烫。
烫得她颤了一下,不知该如何进行。
她见过春风楼里的人亲吻,听过姊姊们议论亲吻的滋味,但这些都被她瞬间忘掉了。
她发现晏元昭好像很抗拒。
他的身子僵直不动,甚至在她凑过来时还下意识向后躲了一下。她傻乎乎地停在他紧闭的唇上,像一个贸然来访的不速之客,他不给她开门。
沈宜棠后悔了,他毕竟是晏元昭,高傲的长公主之子,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耿介御史,纵有娶她之心,怕是也不喜她这样的冒犯。
没推开她,是他修养好。
她尴尬地蹭了两下,不敢再进行下去,慌里慌张地离了去。是她得意忘形,把他与花楼里急色的公子哥儿等闲看了。
空气凝滞几瞬。半晌,晏元昭捋了捋被她压皱的袖子,“有用么?”
听不出高兴还是不高兴。
“呃……说不好。”沈宜棠缩头发窘,肩上还是火辣辣地痛。
她听见晏元昭笑了一声。
“那再试试。”
沈宜棠心弦骤响,下颌已被修长的手指捏住,晏元昭倾身亲了上来。
他探了探她软嫩的唇瓣,轻而易举地叩开齿关,长驱直入。
热意如火一般,盈满沈宜棠的唇齿舌根,一路烧到心底。
晏元昭凭着本能亲她,力道里带着微微的躁意。
回想这些天,小丫头有意也好,无心也罢,真的很会对他使手段。他想不明白,她怎么能如此不守规矩,随心所欲,而他又为何如此受用?
受用到食髓知味,愈发霸道。舌尖着力搅弄,勾出她每一分柔与软,香与甜。
沈宜棠被他吮得发晕,迷迷糊糊地想晏元昭的滋味果然很好,虽然现在看来不是她吃美色,是美色吃她。就是不懂他明明那么会亲,刚刚还装什么矜持?
道貌岸然的大尾巴狼!
大尾巴狼攻势还在加重,吃她吃得更用力,手由下颌游到她后脑勺垫着,就这样把她抵到了树心,另一只大掌还摁着她手,防她逃似的。掌心相接处,生了层薄薄的汗。
沈宜棠难耐地嗯唔出声,半羞半恼地咬了他舌尖一口。
晏元昭这才放轻些,又缠磨了一会儿,松开了对她的禁锢。
沈宜棠甫得自由,立刻圆睁着雾湿的眸子控诉,“郎君真会欺负人。”
晏元昭装得清风霁月,安抚似地拍拍她头。
她俏脸生晕,眼睫挂泪,唇上还泛着水光,晏元昭故作不见,一本正经问:“现在还疼么?”
那倒是不太疼了。亲吻的感觉太强烈,连余温都压过痛意。
沈宜棠乖乖摇头。
晏元昭牵起唇角,真像猫儿,闹一下乖一下。
“不等秋明连舒来了,我们尽早出谷。”他站起身道,“我背你。”
循着日头向西出谷,山间坎坷不平,杂草与荆棘层生,晏元昭稳稳背着沈宜棠,硬是走出一条路来。
出谷还早,沈宜棠不忍他一直背她,又提出她能自己走。虽没有鞋,袜还是有的。
“不必,要是再伤了脚,就麻烦了。你又该如何和家人交代?”
晏元昭一想到她是瞒着府里人进山的,就忍不住想训她,做事全然不考虑后果,太任性了。
沈宜棠伏在他背上,贴着他颈窝说话:“可路还长着,就算晏大人是铁打的,也没法一直背着我呀。”
他的步子已比刚背她时慢了许多。
晏元昭心里有数,“再走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出谷了,西峰上有个道观,我们去那里歇脚,给你讨双鞋穿。”
沈宜棠后知后觉,“你对落霞山好了解,哪里有什么都清楚,连这山崖下人迹罕至的深谷,都像来过似的。”
“以前和父亲游山时都来过。”
“那是小时候的事了吧?”
他记忆力真好。
“嗯。说起来,谷里的这方潭水,父亲喜其绿,还为它作过一首诗,唤其翡翠潭。”
“翡翠潭?翡翠都比它暖和,我看还不如叫冷水潭,或者冻人潭。”沈宜棠说完,又觉得自己嘴太快,不该和逝者叫板。
同样体会了潭水之冷的晏元昭倒没介意,“有道理,倘若父亲当初也在水里浸一遭,便不会有诗兴了。”
沈宜棠笑道:“拜我所赐,今日丰富了晏大人在落霞山游山玩水的体验。”
何止山水。
还有那些不可名,不可道,违背他君子之道的事情。
她偏偏没什么自觉,紧巴巴地贴在他背上。他走起路来,她的柔软一下一下磨蹭着他的肌肉。她浑然不觉不妥,还在他耳边惬意地笑,笑声挠得他发痒。
心猿意马,不过如此。
“晏大人,你累不累?”
晏元昭回头,对上她圆圆的眼睛。
他慢慢将她放下,高大的身躯笼她在身前。
晏元昭幽幽道:“沈宜棠,你疼不疼?”
沈宜棠不疑有他,点点头。
她不断地和他说话,也是在转移注意力。
温热的唇倏然覆上来,熟练地撬开她牙关,汲取里头的汁液。
啧,男人。
沈宜棠心里暗笑,纤纤手指扣上他的腰,仰颈配合着他。
和刚才稍嫌粗暴的亲吻不同,他这回亲得好温柔。
慢条斯理地碾磨,勾缠,逗弄,好像她是一只皮光水滑的小兽,在被主人梳理皮毛。
这个男人彻底恢复了他优雅斯文的风格。
她半阖着眼儿,看碧空上一朵云悠悠地游过去,舒服之余,微微遗憾。
亲完,晏元昭神态自若,重新捞起她放背上,只揽着她腿的两只手比方才要烫一些。
沈宜棠也只好继续装乖巧,胳膊挂在他胸前,悄悄地荡。
她在等他开口。
再仗着“沈娘子”喜欢他,如此一而再地轻薄,也是要给个说法的。
晏元昭完全不急的样子。
沈宜棠忍不住了,直接问道:“晏大人什么时候来沈府提亲啊?”
他不答反问:“令尊何时回京?”
“阿嫂前几日收到信,父亲即将从关南动身返京。现在应该在路上了,大概一个月后到吧。”沈宜棠失落,“要等父亲回来才能遣媒人上门吗?”
走完六礼最快也要个把月,夜长梦多,她不想等。
她要快些入府。
“这是礼数,不然就是不尊重你。”晏元昭淡淡道。
沈宜棠豁出去,“那你亲人家,就是尊重啦!”
晏元昭轻轻驳回来,“我怎么记得,是你先亲的我。”
“这么算的话,我只亲了你一次,可你亲了两次,而且我是蜻蜓点水般的,你是——”
沈宜棠紧急搜刮合适的词汇,饿虎吞羊,狼吞虎咽?
晏元昭愈发从容,“你非要和我比这个?你是女子,总要矜持一些。”
沈宜棠忍着肩痛,探头伸到晏元昭前胸。
晏元昭警惕,“你做什么?”
沈宜棠咕哝,“我要看看晏大人不讲理的时候,表情和平时有什么区别。”
晏元昭腾出只手把沈宜棠脑袋摁回去,“你不讲理时的表情,我倒是见太多,懒得再看。”
沈宜棠叹气,“晏大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十分伟岸,现在已缩了半尺。要是再不肯给我名分,那可就要塌到地里去了。”
晏元昭没什么反应,步履轻快地踏过一片碎石滩,才对背上人道:“你为何这么急着嫁我?”
“因为喜欢郎君呀。”
“还有呢?”
还有?沈宜棠被他问愣住。
晏元昭声线清冷,“你嫁给我,想图什么?”
沈宜棠心提溜到嗓子眼。
“郎君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晏元昭淡淡道:“你在河东长大,今年三月三日回京城沈府,在此之前从未进过京,从未与我谋过面,然而三月十五日你便在颐园尾随我至四角亭,还装作偶然相遇,对我眉目传情。之后更是种种手段,千方百计引起我注意。沈娘子,你敢说你是因为喜欢我,才如此行事,还是因为——”
他顿了顿,继续揭破,“你先将晏某看做目标,有所图谋,用心不纯?”
沈宜棠周身一凛,晏元昭心明眼亮,不是傻子。
她使的那些手段,过于出格,不能全推给任性。大家闺秀不会这样做,因为一有闪失,便搭上自己名声,还要连累家族。
而她无牵无挂,随时开溜,当然不在意沈府。
沈宜棠僵在他背上半晌,手指勾着他白皙的鹤颈,小声道:“晏大人这番话,真叫人心凉。”
“沈府接我回来,是要给我议亲的。我来京后,听闻晏大人身为御史能言直谏,刚正不阿,内心便极为钦慕,渴望一睹郎君风采。后来在颐园,我亲眼见到晏大人鹤骨松姿,仪容不凡,便一见倾心,悄悄尾随了一阵,这也不奇怪呀。”
“至于后面的千方百计……不瞒你说,我在沈府没什么地位可言,亲母早逝,嫡母撒手人寰前也没给我安排个去处,父亲更是不喜我。我若不主动筹谋,坐等长辈为我安排婚事,说不准就被远嫁或者给哪个老男人当继室,那我岂不哭死?我既心悦郎君,索性奋力一搏,就算不成,以后也不后悔。”
沈宜棠含了几分悲壮,再接再厉。
“郎君说我有所图谋,我当然是图郎君本人了。公主府既富且贵,若说没有攀附之心那是假话,可要不是喜欢您,怎会费这么大劲儿去谋?晏大人是出了名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我半条命都没了还被您怀疑,同样的心思要是放到京城里其他的官宦子弟身上,什么张郎君李大人的,估计早成了,我现在就等着上花轿了。”
她巴巴说完,歪在他肩上歇着,等他回音。
晏元昭微微侧头,擦上她半湿的鬓发,“张郎君,李大人?你还看上过谁?”
沈宜棠委屈道:“我说了那么多,晏大人怎么只听最后一句。哪有张郎君李大人,都是我瞎编的,颐园那么多郎君,晏大人鹤立鸡群,我眼里再看不见旁的人了。”
晏元昭浅浅一笑,示意她下来,顺手揉了揉她脑袋。
沈宜棠眨着眼瞅他,等他给话。
“你的话,我都听到了。”晏元昭看着她,“前事不论,要做晏某夫人,便不能再任性行事,要学会听话。”
沈宜棠立刻道:“郎君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要好生待在家里,不能偷溜出门乱跑,更不能易容去赌坊那种地方。”
“不能再信口胡说,诓骗于我。”
“要守规矩,不能惹是生非,晏某维护朝廷纲纪,你不要让我后院起火。”
沈宜棠痛快应下,还打算发个誓应应景,被晏元昭拦下。
附着薄茧的干燥手指摩挲着她雪白的腕心,冷冽的凤眸宛如春风化冻,淌出含蓄的情意。
“我信你。”他道。
第28章 窥隐秘“那你也要装作不知道,闺阁女……
闻言,沈宜棠一颗常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七窍玲珑心猛地跳了一下。
她低头作羞态,掩饰自己的心虚。
转瞬便听见晏元昭薄薄的声音,“若是做不到,也无需应誓,我休妻便是。”
谁家好人求娶时提休妻?
沈宜棠倒是松了口气,他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行。要真被她迷得鬼迷心窍,她还担心以后不好脱身。
她装得气呼呼的,“叫晏大人说的,这哪是娶妻,倒像是娶麻烦似的,还没成婚呢就要担心休妻了。郎君不用担心,生儿育女,料理家事,侍奉婆母,这些寻常人妻做的我都能做。而且,郎君烦扰了我来解忧,生气了我来疏解,开心了我陪着高兴,娶我真的不亏的。”
晏元昭一声低笑,捏了捏她的脸颊。
“我不指望这么多。公主府人口简单,你乖乖的,帮我养养梨茸便好。”
沈宜棠眉眼带笑,“差点忘了梨茸了,嫁给郎君还白得郎君的猫,真好呀。”
晏元昭挑眉,“嗯,是你赚了。”
“前面就是道观了,一起走过去吧。”他指指前头。
稀疏的林木掩映着一条小径,以干净的青石铺就,弯弯曲曲地通向一座小山丘。
两人沿青石路走了一会儿,看到了建在山上的私家观宇。
观曰紫阳,共有两幢屋,依山势一高一矮地矗立着。高的是主观,修有两层,式样古朴大气,颇有年头。
“这观已有百年,观主换过好几任,父亲与我当年来时的那位观主道号玄灵,不知多年过去,他是否还在此地清修。”晏元昭道。
两人行至观前,步上台阶,沈宜棠主动去叩门。
门敲了许久才开,十来岁的小道童把着门,警惕地看着他们。
两人衣衫发髻仍未全干,尤其沈宜棠没有鞋履,胡服上还开了道口子,狼狈不堪。
“小师父,我与——”沈宜棠看了眼晏元昭,“——兄长来山游玩,不慎落水湿了衣衫,可否借宝地整理一下,行个方便?”
道童头摇成拨浪鼓,“不成不成,今日观里有贵客,可不能冲撞到贵人,你们快走吧!”
说着就要把门开的一条缝关上,沈宜棠忙扒住门,“我们只是讨个地方歇歇脚,不乱走,更不会冲撞到贵人。”
手腕忽被晏元昭攥住,他上前将她护在身后,用一块碎银子替了她卡住门的手。
“去问问观主,这点酬劳可否予我二人方便。”
小道童迟疑一会儿,接了碎银。
观主须臾即来,黑发长眉,甚是年轻,并非晏元昭认识的那位。
他上下打量二人,“小童不懂事,二位衣着不凡,不知是什么人?”
晏元昭瞒了身份,“京中商户,爬山的过路人。叨扰道长,实在抱歉。”
道长客气笑笑,“虽是夏日,山里还是凉,湿衣裳难干,谈何叨扰,二位快随我来吧。”
当下引他们上了楼梯。
“道长,可否问一句,是哪位贵人来访?”晏元昭忽问。
“道观僻处深山,贵人怎会踏足。我那小童惫懒耍滑,随口胡诌罢了。”道长呵呵笑道。
“如此。”晏元昭不再多言。
沈宜棠与晏元昭分别进了二楼的两个房间。
道童给她端来一炭火盆,又按她要求,送了针线与一双皂色布鞋。她将里衣放在炭盆旁烘烤,缝了外袍上的裂口,套上鞋子。还趁烤外袍的时候,重新梳了发髻。
窗子关得不严,露出一条细细的缝,她怕跑暖,重新去关好。
关窗的瞬间,她无意瞥了眼窗外。
斜对着的道观另一幢屋舍,窗牗大敞,一张模糊的人脸突然闯入她眼帘。
沈宜棠惊得捂住嘴,又伸头张望,那窗前空空荡荡,再看不见人了。
……
晏元昭早她不少整理完,她下楼时,他已在主殿候她多时。郎君绣袍玉面,长身鹤立,扫一眼她雪青色裙面下的黑布鞋,忍俊不禁。
沈宜棠两步并做一步地朝他跑去,两人作别观主,出了紫阳观。
走在青石板路上,沈宜棠悄悄和晏元昭说了在二楼的见闻。
晏元昭骤然停住脚步,“你说你从窗里看到了陈虎?没看错?”
沈宜棠重重点头,陈虎相貌奇伟,庭审时给她的印象很深,她刚刚一眼认出来,“他该上路去岭南才对,怎会出现在这里?”
晏元昭思忖,“这道观是有几分蹊跷,道童与观主说辞矛盾,不无可疑。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探探那里,看究竟是不是陈虎。”
“晏大人!”沈宜棠忙拉住他衣袖,“你带我一起去嘛,我不想一个人待在这儿。”
“很危险。”
“就
是偷听偷看嘛,你忘啦,我也经常干的。我保证都听你的,不露马脚。“沈宜棠诚恳道。
晏元昭想起她干的那堆偷偷摸摸的事儿就头疼,一拂袖,允了。
两人避开观门,绕到小山另一面爬上去,蹑手蹑脚地接近矮楼后窗。
后窗同前窗一般,也大方敞着,清凉山风穿进乌木门扇上的四张方形花窗,载着人声飘荡出来。
两人蹲在窗下,侧耳听着里头声响。
只听一阵又一阵的窸窸窣窣,夹杂着低哑的喘息与破碎的语句。
“等了这么久总算把殿下盼来了。殿下,喜欢么?”
“嗯,孤就中意你来服侍……”
“景和,你到前头来……”
沈宜棠双眼瞪得溜圆,忍不住直腰探出半边脸。然而只来得及看到一帧混乱的画面,转瞬就被晏元昭摁下脑袋,塞进怀里,宽袖牢牢捂住她耳朵。
沈宜棠试图挣扎,按在她后脑勺上的铁手纹丝不动,锢得死死的。沈宜棠无奈,只好闭目塞听地闷在他胸口,手指无聊地勾着他的蹀躞带玩儿。
晏元昭看她老实了,稍稍起身看向窗内,静静听了一会儿房中人言语。
尔后横捞起沈宜棠,直接使轻功奔下了山。
沈宜棠双脚凌风,着地时已离道观甚远。
晏元昭站在她面前,脸色和吞了只苍蝇似的难看。
沈宜棠摸摸被捂得暖乎乎的耳朵,“里头那三位——”
“打架罢了。”晏元昭截断她话。
“哪有人脱了衣裳打架的,我虽是闺阁女子,但也知道龙阳之好是怎么回事。”沈宜棠小声道。
晏元昭面色古怪,“那你也要装作不知道,闺阁女子怎能看懂这些,还毫无避讳地说出来?”
沈宜棠无辜,“你让我要诚实,不能骗你嘛!”
晏元昭扶额,“你都看到什么了?没看见……那什么吧?”罕见地支吾起来。
“就看到了三个人嘛,然后你就不要我看了。”
晏元昭眯眼,“你还觉得很遗憾?”
他恨不得现在就忘掉那腌臜情景好吗!
“不是不是。别的男人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比得过晏大人。”
晏元昭无话了,脸似乎还红了一些。
沈宜棠继续道:“我只是想看清人脸。三人里,其中有一位是陈虎,中间的那位竟是太子殿下?也就是小道童说的贵人。所以陈虎不仅是太子的小舅子,还是他的男宠,被太子救出来,避人耳目养在道观里。怪不得庭审那天陈虎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他知道太子会保他……”
她边说边跟着晏元昭继续向西行。
“就是不知另一人是谁?估计也是太子的男宠了。”
晏元昭叹口气。
他在窗边着意细看,就是为了确认第三人的身份。
“另一人是前盐铁转运使李绶的三子李景和,他和陈虎一样,此时也本该在岭南。”
沈宜棠一惊,“那不就是太子妃的兄长,太子正儿八经的大舅子?”
李绶因贪赃被抄家下狱,家里男丁皆流岭南。祸不及出嫁女,太子也算厚道,没废掉太子妃。不过太子妃失去家族撑腰,往后地位也难保,不少人家看准机会,荐自家女儿为太子嫔妃,就等日后取正室而代之。
沈宜棠此时忽想,太子对太子妃的仁慈,是否和这位李景和有关?
“就是此人。”
“太子怎么总和自己妻妾的兄弟有染,这也太乱来了。”
晏元昭站定,低头看她,“此事非同小可,从现在起,把你刚才听到的看到的都忘掉。”
沈宜棠点点头,“那晏大人打算如何做?如果装作视而不见,就是违逆您的原则和本性。可若是揭露此事,那无疑就是把您和太子势同水火的关系又浇一层油,太子肯定不会放过您的!”
晏元昭看着小女郎脸上的担忧,好笑道:“你怎么总是担心我会被太子欺负?我有分寸,也能保全自己,你要对我有信心才是。”
沈宜棠小声道:“晏大人都是我未来夫君了,我能不担心嘛……”
这声夫君叫得晏元昭心里一暖,他不想表露出来,继续大步向前走。
沈宜棠忙追上去,到他身边。晏元昭忽地拈起她手腕,在她手心里放了一枚亮晶晶的物什。
沈宜棠一看,是他腰带上装饰用的象牙钩,小小的不过半寸长,在阳光下白里泛着淡金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