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潮汹涌19(2 / 2)

城阳看完就叹了一声,见李咎没往深了想,她便也没解释。她叹息也不是叹黄元燚好好一个小姑娘,那么活泼,那么鲜活,竟也要进采选的名单了,这事儿轮不到她叹息,也未必就是坏事。她叹的是三九,曾经那么刚强、独立、明艳的火焰一般热烈的姑娘,也是这样小心谨慎把一切真话都藏起来的人了。然而即便如此谨小慎微,她仍然是向着娘家哥哥的,仍然要冒着被帝后苛责的风险伸手拉他一把,否则她不需要来这么一封信解释和保证。

李咎被城阳这么一说才懂了三九的意思,他却比城阳乐观一些。

三九膝下可是有大雍唯二的皇孙,太金贵了。未来会有新皇孙,但是都比不上三九的这俩有分量,所以三九有自己的倚仗,这些事她会衡量好。

城阳听了只想敲他脑阔。

不过皇后娘娘书信既然这么写了,黄元燚的婚事当然就要等皇室安排了。三九说希望元燚留在家乡,那真的就只是个希望而已,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就算元燚最后不被赐婚给皇子宗亲,京城还有那么多未婚少男呢!

黄致不舍得闺女远嫁,想到李咎也是要回京城去的,两家一商量,黄致便动了举家前往京城的念头。

搬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如果是长久的搬家,还要考虑宗祠祖宅祭田的安排。黄致还算轻松的,他还可以把自家的宗祠归附在黄家的大宗里,不过出点钱就是了。黄家能兴旺发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宗祠自有一套体系,分宗合宗都有成例,黄致这点事真的是常见的小事。

换了其他人家,宗祠托付的人人品不好,三年之内必定被私吞得只剩个老鼠洞儿。

黄家的宅院产业,黄致准备全部卖了,横竖也不是祖传的,虽然可惜了他花那么多精力打理布置,倒也不是不能卖。

江南的产业若是卖得太急,难免要被压价,要不想被压价太厉害,就得缓缓出手。

这边一行卖着,京城那里就得一行买着,田庄、宅院、铺子三大传统产业,作坊、工厂、新牙行,三大新兴产业,都要有些安排——题外话,交通要道附近的大城市的三大产业是行商、仓储和运输,不过京城的不是。现在京城、金陵这些地方最热门的行业是新牙行,新牙行不是倒卖人口奴仆的,而是去各地收集劳动力并且编造成册,供给各个作坊工厂挑选的行当,更像是现代的智联招聘5158之类的招工平台。

黄致和徐氏都是传统士大夫类型的家主,行商什么的,交钱拿分红还凑合,真要自己布置产业,也就是老三行和新牙行还行。

家业倒换的过程非常漫长,至少也得两三年功夫,这倒是刚好对上皇后暗示的下一次采选的时间。

城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帮着徐氏在京城挑选产业和宅院,顺便给李咎也多添几分家产。

挑着挑着,城阳就琢磨出来京城的问题了。

长安这个地方,六朝古都,资源几乎被消耗一空,吃水都成了问题,为了解决用地矛盾,光是皇城就动了三次位置。

但是现在京城及京畿的工人数量暴涨,特别是秦王的所得税法开始公开征集贤达人士意见并组织辩论以来,人人皆知秦王是要继续盘活小作坊小工厂,重大利好信息一出,京城牙行更是闻风而动,到处囤积人手。一个能干活的壮劳力被三五家牙行抢着登记,若是有一技之长的熟手,更是被抢破头,而像杨青娥、绣样张这样擅长制机械图的画师可以无缝转接为画版师,更是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城阳想了想,决定在京城目前地价还没涨起来的郊区,有规划轨道交通的区域,圈几块地皮,盖楼房,盖了不卖,就租给进京讨生活的人。她还根据地皮所在的位置划分了楼房的风格和特色,离学塾近的就精巧雅致,离厂房近的就简单私密可以容得下一家几口。

这不是包租婆的雏形嘛……李咎对城阳的商业敏感度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