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年礼(2 / 2)

各地商行想方设法地给李咎送孝敬,花样百出。

李咎一再说用不着,送不送礼的,并不影响各地从他这儿套技术套制度的人继续往他家里堆。

人收不收的另说,礼数得尽到不是?万一就被他记住了呢?

再有李咎上半年在大湾府那场雷厉风行着实厉害,皇帝陛下又把大湾府当典型案例,往各处去敲打一番,外面有心上进的地方,听到个“李”字都要抖三抖。

还有没轮上第一轮技术站的,看着河庆县得了特批送了人来,那行省有了两个技术站,于是他们也急了,也想挣个资格。他们倒是不敢送太贵重的东西,可也不能没有表示啊!

于是从年前十来天开始,到年后正月晦,各地送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什么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全都堆在那里争奇斗艳。

有些事简直就离谱,比如鲁东道,得了李咎的一次提携,现在渐渐地已经有了制盐、运输和苹果三大产业作为商业支柱。那鲁西也想要啊!鲁西的一个地方就托当地行商送来了一筐鲁西本土产的沙果。

那沙果气味馥郁,却又酸又涩,李咎看了也安心给他们拿个主意。

然而李咎这么一提框子,就感觉框子的重量不太对劲儿,找来哑巴、幺娘一番折腾,竟然从框子的提手和支架里扒拉出一斤黄金。

……李咎最后还是给他们整了套方案,并且明确说要他们派个人来学。

金子当然是退回去了。李咎会答应这个地方官,是因为看到了另一种诚意。

这个地方官非常圆滑,否则也想不出这种招,一手送钱,一手卖惨。他做事也做得漂亮,比如送金子这种事并没有走官方驿站,走的是本地行商,又隐秘,又干净,没耽误事儿,不额外费人力,更没有浪费民力。他管理一方也还管得不错,至少李咎找城阳府的孔郡守问了问,知道他这个邻居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百姓生活也还过得去。自从城阳府抖了起来,这个邻居也拉下脸“恬不知耻”地跟着蹭钱。

“拉得下脸”,能做到这一点的官僚能有几个?

李咎便看此人也不觉得可恶了,不过他对那一斤金子还有点不高兴,才只答应让他先派一个人来学。

鲁西这位只是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办法在李咎这里秀存在感。

李咎从他们的热切中,隐约看到了山雨欲来的架势。

开春第一件事永远是春耕,今年的春耕稍微又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学塾下的化学和农学两大学科的复合学科准备对化肥动手了。

和正经的化肥史不一样,他们没有走过歪路,因此从一开始就相信人工合成肥料的可行性,一直以来也是在向着人工合成氮肥的方向努力。

到去年他们总算是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通过人工提纯了一些无机物,制备了一些在他们看来应该可用的氮肥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检测。这些氮肥的检测结果还不错,今年春天,便要在新划分的实验田里进行对照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