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1 / 2)

自打城阳嫁在了金陵,京城里逢年过节的就要往金陵送东西。有时候京中大员、勋贵来金陵,也会受人之托,捎带些东西给他们夫妻。

于是京中比较得体的人家就知道,虽然公主人不在,却像神还在一般,照样是帝后心头最爱的那颗宝珠。

这一车送来的主要是过冬的节礼,宫中制备的点心、衣服、皮毛包括银霜炭等等,应有尽有,仿佛这一车不是从长安送到的金陵,而是从内务司送到的美仁宫。

散席后,城阳和李咎先更衣沃盥,收拾干净停当了,先取了信来看。

信有三四封,皇帝陛下和皇后都有,兄弟姊妹和手帕交的也有,厚的信有一本书那么丰富,薄的就很简单。

皇帝陛下的信是一如既往,让她多写点信以聊解思女之苦,还引了唐太宗给高宗写信时用的“忆奴欲死”等词句。

厚的信是皇后写来的,皇后把自己那边的生活拣择轻松有趣的写了来,一日记上几句话,凑得那么多张花笺,拿线订上。薄的信便是不善言辞的几位姐妹的,生硬无趣地说了些姐妹之间的体己话。

不过小公主的信也很厚,拆开来里面是厚厚的一大本,画满了花鸟虫鱼山石草木,是在去年给皇帝陛下的寿礼的基础上又增加、修补过的版本。

小公主学了一些素描速写的技法,画的画儿有点中西结合那个风格,很能让人眼前一亮。

小公主信上说“请姐姐以慰怀乡之思”,大概是说自己特意记下了京中的物候,配上时间、天气、地点等解说,姐姐看到画儿就像是自己也在场了一样。

城阳这个“小没良心”的,看着绘本上眼熟又陌生的虫儿草儿,这才升起了一丝丝愧疚。

惭愧呀!小妹妹如此珍重,她在金陵却极少想到京里,不过是三节两寿的由着李咎一起安排打点礼物送去京城,大都是本地土仪和海外奇珍,哪有这么“人情味儿”的想法。

城阳一时愧疚,问了问喜晴李咎那边如何,喜晴去看了一眼回来说李咎还在给皇帝陛下写回信,城阳便让喜晴等准备纸笔,她也划拉一下回信。

不过她仍存了疑问,便是皇帝陛下到底给李咎写了封什么信?

其实极好猜到。

皇帝陛下比任何人都更关心李咎的子嗣问题,非仅是因为担心女儿因为子嗣原因与驸马失了夫妻和乐、又或是担心驸马因为公主久无生育而另寻怀抱,更因为担心李咎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有所偏私。

李咎掌握了太多超前时代的东西,眼看着铁路一出,这个国家将搭上高速发展的“蒸汽机车”咆哮向前,而李咎手上还有没拿出手的其他东西,皇帝陛下很担心李咎失控,从而把“大雍”这个车头引向不该去的地方。

早在去年论税制的时候,皇帝陛下就隐约觉察到了苗头,夏刺史奏报上的他和李咎的一来一回更是如此,李咎虽然小心遮掩,可是皇帝陛下还是关注到他的未尽之意,他的剑指向了有能力动摇国家税赋体系和有动机为了敛财、巩固地位而放肆欺压百姓的豪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