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都护府的学生们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忙又问:
“小阳春是什么意思啊?”
“回归线是什么?”
“更南的地方,比这还暖和吗?”
“在下故乡就在岭南安浦,的确比这里要暖和得多了。”那书生退了两步,一一回答着,又问:“各位从哪里来,在这里是有什么事要办吗?”
一直在旁边没吭声的杨青娥答说:“啊,我们是北海选来学习搭建 那个什么技术站的。领头儿的队长还在驿馆那边盖印章交文牒呢,我们就先来看看。”
书生一听,艾玛,是同窗啊,顿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忙叉手说道:“巧合啊!在下姓孙,也是官府派来学技术站的。那么以后大家就是同学了。”
“原来如此,那您就是我们的师兄,以后还希望师兄照看我们些。”
杨青娥故意没说自己只是中途加入的半个女先生,言语间把自己也算到了北海的学生里,刻意造成了一个误会。
北海都护府派来的人以少年少女居多,又混着一半和中原人容貌迥异的外族人,那书生不觉如何。杨青娥年纪稍长,是端端正正的中原贵族千金的形容,恰似三春浓桃,九秋金桂,那书生便慢慢地慢慢的红了脸。
孙书生蚊子似的哼哼:“应……应该的,在下刚来时,也有辛师兄、杨师兄他们带挈。师弟师妹们不以愚弟卑鄙,愿意尊我一声‘师兄’,是愚弟的荣幸。啊,今日学塾里教实验课哩,师弟们、师妹们要不要进去看看?也算提前熟悉将来的起居生活之地。”
“这……方便吗?我们还没有登记在册呢。”
“没事,李园的学塾,一向是随意进出的,他们有公主和李侯派来的侍卫维护大家的安全,所以有志于学习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出,不要干扰正常的上课就行了。这会儿三个班里,通识班应该要年考了,实践班应该正在做庄稼越冬的实地操作,而实操班大约是要学技术站的年底清账和年度考核吧,此外还有扫盲班、学塾班,都在正常上课呢,这些都很值得一看。”
孙书生话虽如此,还记着学校的规矩,没有贸贸然就把他们带去办入住办手续,而是带去了实验地旁边的参观点,再带到了教室外看了看正在考前复习的学生,略微感受了一番学塾的风气就算结束。
学塾班里就有工科的学生正在学习理解蒸汽机的原理和部件结构。
杨青娥对蒸汽机不陌生,去年李咎搞出那么大的新闻来,皇帝陛下都让御用画师画了十几幅相关的图画,京里已经起了三条蒸汽机车的线路,南北、东西各一条,此外还有一个大环线,蒸汽机车头天天咆哮着在皇都穿行,杨青娥能不知道吗?
因此她对照实物那么一想,再一看白板上的解释,再看窗边那个学生正在模仿的结构图,她就懂了。
不仅懂了,还能指出错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