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杨青娥离家出走1(1 / 2)

城阳的女子学塾如火如荼地办了起来,京城联系杨青娥的人也传来了消息——杨青娥离家出走了。

杨太傅年老体衰,皇帝陛下准其致仕,现享着太傅的俸禄和头衔,但是不再插手朝政。

这两年因为儿子不省事,杨太傅又只得这么一个老来子,真是为他操碎了心,于是越发的劳心劳力。去年冬看花灯时不觉着了寒,竟一病不起。

杨太傅一病不起之后,家里的事就是太傅夫人说了算。

但是没想到小杨驸马后来娶的这个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太傅身体垮了,她立刻支棱起来夺权,和婆婆掐得死去活来,竟然没落下风。

小杨书生只在对着好性儿温和的城阳公主时才摆得出高高在上的脸,对着泼妇可摆不出来,摆了也没什么用。他试图抗争了两次,却被他媳妇拿捏得死死的,成天夹在母亲和媳妇中间两头受气。

小杨媳妇和大杨太太是同个宗族里出来的,闹得势均力敌时,要找靠山都找的同一群人。

差不多是你出一对族伯,我出一对族叔带个爷爷,就这种互怼方式。

闹久了僵持不下,少不得她们就要想别的外援了。这时候她们不约而同地把主意打到了杨青娥头上。

小杨媳妇和大杨太太各自找了个有头有脸的人家,想把杨青娥嫁过去拉拢别人说话。

小杨媳妇说的人是杨家嫁到吴家的一位姑奶奶所生的长子。这位吴老爷贪花好色,逼死了第一位夫人,现吴家太太正在给儿子寻觅一个能拿出席各种活动担当门面的媳妇。

大杨太太说的则是一个御史,那御史早些年死了老婆,鳏居至今。他丧妻不多久中了榜眼,便看凡夫俗子不起,要找个高门大户的清贵之女续弦。然而他既要人清贵尊敬,又要人年轻漂亮是个黄花闺女,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事儿拖来拖去的就到了人上四十五,那是真的不好说亲了。高门大户若果真有个千金小姐,说亲也说给年轻的后起之秀。除非有不当人的长辈暗中磋磨,否则谁肯拿女儿妹妹嫁给这么一个人续弦?这御史年近半百,能活几年还不知道呢!果真有那些想磋磨人的继母、恶爹、无良兄弟,也不敢把女儿或者妹妹嫁给御史啊,万一枕头风吹起来女婿反而追着自家撕咬怎么得了?

两位杨家媳妇为了管家的权力挣得鸡飞狗跳,在看杨青娥时倒是一样的态度——讨厌。

小杨媳妇嫉妒杨青娥一个望门寡还能这么自由自在,从小到大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什么苦都没吃过。她虽然嫁到了杨家,以后板上钉钉的当家夫人,还得受婆婆欺负呢!杨青娥一个老姑娘竟然敢对继母不孝顺,她凭什么这么自在!

大杨太太本来就不喜欢杨青娥,杨青娥是前面那位正室夫人生的,杨太傅对这个女儿一向极好,连遗嘱里都不忘给杨青娥准备了一大份家产。杨青娥吃在杨家住在杨家,但是当年她出嫁时准备嫁妆、收到的彩礼、杨太傅暗中给的体己、原来那位正室夫人的嫁妆,都在杨青娥自己手里攥着,那可是很大的一笔富贵!杨青娥说的夫家也是京中顶级豪门,也就是郑家。因她守了几年活寡,郑家对杨青娥极好,就连皇后也常有夸奖,致使大杨太太不敢苛责这个继女,就怕她一个不顺心对外抖落。这两年总算因为避嫌的缘故,郑家和杨青娥的关系淡了些,那城阳公主也嫁了外地,二公主三公主都开了公主府,杨青娥和皇后的走动也少了,大杨太太才敢打杨青娥的主意。

小杨媳妇和大杨太太各自拿杨青娥做礼物拉拢使得上的关系,又没互相通气,在京城很快就传起了杨家一女二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