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话(2 / 2)

身后传来长孙知非劝阻,李惜愿头也不回,奔入擎盘来往的人潮中。

与喧阗欢欣的李家一如天壤之别,高府伶仃孤僻,主人外放岭南,留七旬老母在堂,惟门口垂带上悬两只灯笼,独立于宅前街衢车马涌流之间。

李惜愿拾阶跑上踏跺,向门房仆役报明来意。

仆役依言回禀主人,启门延请,她便跨过门槛,裹紧颈上围拢的绒领,在孟冬疾风里缩了缩脑袋。

于庭院中望见长孙无忌,李惜愿向他挥挥手:“辅机哥哥!”

“我哥哥邀请你来我家吃年夜饭,你为何不来,你不是与他关系很好么?”见他请自己入座,李惜愿并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语调中半沾对他爽约的气恼。

长孙无忌偏首,敛下瞳眸,避过她灼灼目光:“多谢小六好意,惟家中外祖母年逾古稀,不好于此年节里舍下老人孤身自处。”

“那让外祖母一道来我家过节呀。”她思也未思,直截了当道。

“外祖母年迈,且素不喜搅扰他人。”

“原来辅机哥哥将我和哥哥视作外人。”李惜愿鼓起脸颊。

“……”

耳畔半晌未得话音,李惜愿忽生心躁,蓦地从交床上起身,盯向沉默不言的长孙无忌:“你怎么知道外祖母一定不爱出门呢?我瞧就是你自作主张,你太识趣,性情过分闷葫芦,与嫂嫂不愧是亲兄妹。”

“阿音?”他终于遇上她眸光。

还不错,尚算个在乎妹妹的好哥哥。

李惜愿怀抱袖炉,喉头一热,索性将心里话吐出来:“即便你不好意思叨扰我家,但阿音心中盼着你们能过来,你也该顾及她的感受。她虽然成了我们的家人,但你与外祖母终归是她血脉相连的至亲,这般团团圆圆的日子,孰人不愿与家人一起过呢?”

“所以即便是为了阿音,辅机哥哥还是来罢——”她托起双颊,嗓音放软,弯腰向他眨了眨目。

女孩明眸湛湛,白皙的小脸上投落斑驳树影,愈发衬得面廓嫩脆如玉,若石子掷入心湖,霎时涟漪扩散。

“小六不惜费这么番口舌劝说,那我亦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瞥着李惜愿向他卖力装乖,长孙无忌终作妥协,错开与她对视的目光,松口应答。

目的达成,李小六喜笑颜开,方欲跑进后院邀请外祖母鲜于氏,忽而树梢积雪陷落,玉白冰屑纷扬如雨,随之坠下三只毛茸茸的活物。

她停了脚步,低首视去,见是三只羽翼未丰的雏鸟。

仰面望向树顶,果见这株老榆的枝头,筑有一座新建不久的雀儿窠巢。

“它们没法回家了。”李惜愿目露惆怅,“我得送它们回到父母身边,与家人团聚。”

她俯身小心捧起雏雀,不假思索地捋起棉袍袖口,抬足欲跨上枝丫。

“我来罢。”

她摇首推拒:“让我来。”

语未竟,他自椅中站起,长身几乎覆住她投落地面的影子。

孰人更适合,已然不言自明。

瞥了眼他与自己视线齐平的胸线,李惜愿讪讪退后,拽下卷起的袖管。

“那……那你注意安全。”

庭中骤响起窸窣足步声,仆役们经过目见此景,不由小声议论:“郎君攀树做甚么?”

“有甚疑问,你我但守好本分便是。”其间一侍女呵斥道。

视着他放还雏雀,自树枝跃下,落地的那一刻,李小六思了思,从兜中掏出一物。

“谢谢辅机哥哥,祝你新年快乐!”她将才从长辈手里收到的红封递去,到手后还未捂热,“这是给你的红包!”

.

李世民四顾不见李小六,心下担忧,遂问长孙知非:“小六又跑往何处去了?”

话音方落,厅外跨入一道兴奋人影,扬声道:“嫂嫂,瞧瞧我带了谁来?”

长孙知非循望,目见门边笑脸盈盈的女孩,身后兄长向列座宾客作揖行礼,满鬓霜华的鲜于氏亦随仆役搀扶蹒跚而入。

“我把他们都请来了,嫂嫂莫感动喔。”长孙知非喉咙滞涩,视着面前女孩小脸冻得绯红,犹自搓着手心,咧唇冲自己得意展笑。

“傻阿盈……”长孙知非眸底忽起暖流,嘴唇启阖未半,终于拾回声调。

见她上前迎挽鲜于氏,李惜愿悄然走向李世民,踮脚附耳,小声请赏:“我把嫂嫂哄开心了,哥哥有甚么奖励予我?”

视她邀功情态,李世民不由啼笑皆非。

“今晚守岁,宵夜由为兄承包。”他一面作出承诺,一面在欢呼声中舀了碗鸭花汤饼,望她迫不及待双手接过,捧着便吸溜起来。

此菜乃碾麦为面,以面作饼,投入清鸭汤中煮熟,汤中有鸭肉,飘一丛蛋花,撒以胡椒,荡以葱齑,食罢饮汤,鲜美中漾有辛香,于唇齿间回甘。

李惜愿嘴上忙碌,耳朵也未闲着,不停竖起,聆听周遭细语言谈。

“元夕时圣人又将大开夜禁,长安三夜灯火洞明,二郎今年可与柴绍共赴观灯?”

恐大忙人李二郎又如去年有约在身,柴绍这回已学聪明,提前预定。

“自然,只是世民还需携上小六。”

虽感动于哥哥喝着酒还记挂自己,李惜愿却摇头,从碗中抬首:“我已与阿史那二娘约好了,哥哥自去与姐夫玩罢。”

“上元人多,小六千万留心,莫与她走散了。”

李惜愿满口应承,暗地里瞳眸却滴溜直转,李二郎酒至半酣昏昏然欲醉,哪能猜到妹妹心中筹划。

——她定要在离开长安的最后一个上元节里,做出一番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