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2 / 2)

还有那可以炖的极为软烂,看那颜色就知道极为入味,箸一碰就脱骨的排骨。

红色的酱料混合着芝麻等物拌着面,看着鲜亮极了。

辣椒一物,即便是只见过,没碰过,都显得多了几分诱人。

在这一天,李信阔别许久,重新体会到了深夜放毒的感觉。

而林朝看着这个,倒是想起来了一件事——

【眼下我有芝麻,我能做芝麻酱了啊!】

【才想起来。】

【决定了,等回去之后就弄芝麻酱。】

【不过真是睡觉前刷到,实在让人难受,不过好在我随身带了点吃了。】

李信不仅仅感觉到了深夜放毒,李信还感觉到了那熟悉的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堵了,上不去下不了,堵得李信后槽牙都有点疼,想磨牙来解决问题。

不过李信忍住了。

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不久之后画面上再一次见了一团有一团的黑白小犬,从远处跌跌撞撞的跑过来,就像是堆挥动的团子,也不知道是胖的太过于圆润还是,毛厚的过于圆润,走台阶的时候,还会掉下来,变成滚下来,更有庞大的狗狗比被抱抱。

准确说后者他曾经看见过。

但是如今这个有了进阶版本,小中大,还有更大。

就是让人怀疑那么大的真的是狗吗?

一站起来比人都高。

日后的狗,实在让人觉得可能是好看一点的狼,或者其他巨兽。

但是别管怎么说,好看是真的好看。

甚至做梦还梦见了,就是梦里不仅仅有猫猫狗狗,还梦见了临睡觉前看见的吃的。

说是美梦没错,但是醒来的时候,李信完全感觉不到美梦,尤其是梦里有些东西,越想记住的记不住,越想忘记的忘不掉。

也不管天色还没亮,人就直接出去了。

等林朝醒来的时候,就看见李信刚刚回来,身上甚至还有露水。

“?”林朝,“你这是?”

“要走了,舍不得,又去看了一眼。”他道。

声音非常镇定。

与此同时,这边也已经准备好了小菜,和咸阳城中的佳肴相比,显然比不了,但是也别有一番清香。

总得来说还算是不错。

至少对于林朝来说是如此。

而比那些老饕更焦躁的,还有项羽。

王翦已经放出来话了,只要明年,明年就能出去了,和韩信一样历练。

本来项羽能够接受,但是伴随着如今小师叔都已经封将了,这件事就有点不一样了。

真说是再等一年,匈奴可能都要被打没了。

他还有什么需要历练的?

眼下李信等人又要向北平定百越,项籍实在有些呆不住。

索性定下心思来从别的地方下手。

比如说,秦国的军制。

战乱自有战乱在,太平自有太平法。

一切当前,项羽牟足了劲,决定弄出来一个和平时期兵将晋升之法。

这个正是秦国缺的。

没有军功,没有人头,一成不变,一潭死水,亦是问题。

也就是在这等情况下,项羽在不懈的努力下,顺带加抄书,以及还去问了叔父有没有什么需要改正的。

项梁看着自家侄儿弄出来这东西,心态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

问题直插问题中央,但是解法充满了稚嫩。

甚至有这个解法,就是稚嫩的一部分。

你猜为什么萧何改秦法,而不改军功上升之法?

只能潜移默化?

更不要说——

直接这问题还是秦的问题!

但是就有些东西,项梁没法解释,为什么楚国必须出兵,如果提及这个,那么话就会变成楚国无整全国之力,不同于秦国一般变法至此,为何楚王不倾尽所有,信之任之。

更有熊心于朝廷任职,还有对项燕如今的认可,必须选对战,没有中间位置。

王翦简直就是把这路给走绝了。

项梁糟心至极。

当然,项梁不说,项羽转头去找别人了,这个别人不是旁人,正是在国馆认识的老头,范增。

范增也对于这东西其实感觉挺意外的。

除此之外,项籍这小子,他是真的很喜欢。

虽然这小子言语无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但是若是真的认可,那也很是尊崇。

虽然知道这玩意必然短期不可用之,但是日后,也未必。

就是范增润色到最后发现这个东西,相当于重写一遍。

不过项籍倒是挺喜欢的。

甚至还灵光一现,又加了不少东西进去。

甚至抄了一下国馆的入门经验,一起融进去。

当然,具体融进去的人员是范增。

范增被项籍提出来的一大堆需求融的有点烦了,索性又塞给了项籍,项籍看着那东西,改来改去,最终把这东西给了王翦,王翦看着这个东西,看了又看,最终决定送到了宫中。

东西被搁置,但是项籍到底得到了出去的机会。

当然,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因为刘邦那边打得过快缘故,那也把原本的计划表改之,甚至有人秉明陛下后,亲自前往祉昌观摩,哦,准确说如今那里已经不叫祉昌了,而叫武昌郡。

更重要的是明明是追击冒顿残兵,结果在一顿配合之下,乘胜追击,除却武西,连下十二城,后置列阳二郡。

顺带秉承着当年最后平六国之政,取其地,还要其民,王室之物尽数带走,于百姓,不虐五谷,不掘坟墓,打通了祁连山下之路。

而对于这件事,请示始皇帝,甚至有敌国开口挑唆,始皇帝只有一句话,“刘邦是我大秦的人,自是可以放手去做!”

“无需多言!”

得胜还朝之时,刘邦骑着高头大马,高兴至极。

而更高兴的还在后头。

朝堂之上,圣旨下达。

王离封侯,一门三侯,韩信年少为伦侯,蒙恬为彻侯,还有其他军侯若干。

其中刘邦因为功大更进一步,被封彻侯。

其中更是已经包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刘邦亦是大喜过望,整个大秦的彻侯那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老王家俩,剩下的那个就是蒙恬,最后就是他家!

与此同时,异镜之上一改之前的草药鉴定,转而道——

[你知道什么叫金刀之谶吗?]

第147章

[中国有四大谶语, 其中亡秦者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刘秀当为天子与金刀之谶,其中前三项已经成了真, 而最后一个金刀之谶流传时间最久, 甚至足足上千年, 让历代皇帝都忌讳如深!]

就这四个谶言, 除却其中刘秀那个, 很多东西如果在最早之前, 甚至不曾见到林朝的时候听见,对于心怀六国之人, 是一个激励,那如今在林朝的不断打击之下,那甚至还没起来, 就落了不知道多——远的众人, 此刻已经除却最后一个分析的差不多了。

坏消息,因为分析的快了些的那群, 此刻心态更差了。

胡亥死了, 熊心正在为秦国之官, 刘秀是那个和王莽对着打的那个, 因为儒家周礼的缘故, 对这件事, 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么清楚, 也同样换句话说,还不如子虚乌有呢!

[甚至到达唐代末期, 将近千年的时间,让不知道多少人前赴后继,去试图应这个谶语!]

[可以说, 金刀之谶,别看作为四大之中时间最末,但是实际上是最为玄奥的谶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金刀之谶!]

说着画面之上直接化作恢弘壮阔的骏马奔腾,兵甲攻伐,甚至到后头还有刀枪剑戟,各不相同。

有人已经开始在心下各种猜测了。

与此同时,林朝那边也发出了声音,【我就实在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凑四大呢?而且这个四大之中,为什么没有著名秦汉狐狸叫,是欺负大楚兴,陈胜王这话几乎是被太史公石锤是人造的吗?】

扶苏:……合着林朝你说的狐狸叫是这么个狐狸叫吗?

就,阔别多时,被破案的感觉。

总结一下局面,还透着几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那斩白蛇,大抵也是同理吧。

【除此之外,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个也特别有名。】

【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也挺有名的。】

【如果说这些都可能是射箭画靶,或者瞎猫碰上死耗子,那还有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怎么没什么太大的名姓?】

【这个好歹是汉武帝喝完酒亲自盖的章,而且是真的谶纬之学,一个大一统实权皇帝,喝醉了搁那就开始当预言家实在不多。】

林朝说着,俨然就是在那里扯了一遍谶语大全。

始皇帝对于这些谶语,后头的不太清楚,但是那异镜中所说的,四个之中三个都清楚一二,一切当前他面无表情,这不过只是乱七八糟的背书,或者像是歪打正着罢了。

谶语之物,捕风捉影,完全没有信之的必要。

那个所谓的汉就是最好的例子,儒生和谶纬之学,直接把自己给忽悠瘸了。

至于刘邦高兴之余也有闲心听了一下这个。

对于这位汉武帝,刘邦知道的不像是别人那么多,但是就听着这件事,只能说……

这位那是真的看得很开。

【不过往好处想想,这个明摆着强行凑出来的谶语至少没有祖龙今年死这种东西。】

嬴政:……

朕总算是知道这个被众人所认,甚至是当代人的祖龙是哪里来的了。

合着是这个上面来的是吗?!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顿时老实不少,甚至许多人说话都谨慎了许多。

甚至包括刘邦,都往后走了一步。

也伴随着异镜之中,画面变动,最终落在一人身上,那声音再次响起——

[那么现在让我们在细致的说一下,金刀之谶,金刀之谶顾名思义,金刀指的就是劉,金刀之谶指的就是,刘姓者当得天下。]

[而这个刘,正是汉朝的刘。]

[因为汉朝四百年,后更是一片乱世,故而有了这种谶言。]

【说实话,这个大概也有刘姓推波助澜,尤其是金刀之谶。】

对此始皇帝很是认可。

若非如此,怎么会如此持续不断,将近千年?

[天底下姓刘的起兵造反的太多太多,应金刀之谶的太少太少,但是信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到了唐玄宗时期,杨贵妃的堂兄,杨钊因为钊字犯了卯金刀之意,显得不祥,还请唐玄宗改名,唐玄宗赐名国忠。]

[这些都是汉代历代君王留下来的政治遗产。]

【政治遗产不太对吧,应该说是后代太多,四散到了天下各地,推恩令这玩意那是个神中神的操作,推恩令一削再削,最后削成平民,汉室宗亲,但一个村都是汉室宗亲,不能说多值钱吧,只能说祖宗是皇帝,子孙后代甚至卖草鞋为生。】

【别的不说,几千年后,后代往多了算能算出来好几千万。】

【历朝历代就没有比汉朝更能生,而且更能活的了。】

【关键是宗室还会自己养自己!】

【多了就踢出去,甚至还有酌金夺爵这种偏门操作,以及更多因各种各样的事没了爵位的。】

刘邦听着这个,倒是也想起来他家和那个大汉皇室都姓刘,而自家作为外戚,也姓刘,这倒是撞到一起去了。

至于不是外戚……

他或许最开始有过这个念头,但是伴随着从林朝那边听说过,他女儿和匈奴的事,以及陛下那边可是在之前就让人培养夫人的,如今又是极为重视他长女,一切早就有了定数。

要知道,出了咸阳,他已经很久没有看过那异镜,凑这热闹了。

不过即便是凑热闹这几千万也是实在让人震惊。

大家都知道后世人很多,极多,特别多,甚至到达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但是就这个几千万还是太让人震惊了。

整个大秦就这么多人啊!

始皇帝更想得之。

甚至别说刘邦了,在场的人就没有人不分神一瞬的。

几千万到底还是太超前了。

大家都知道推恩令之强大至极,但是没想到推恩令能到这种地步。

不过区区一姓就是如此,那后世天下得有多少人???

所有的想象都显得那么苍白。

但是此刻众人己经不再好奇后世吃什么了,唯一的感觉更多是那些土豆玉米之物,那是真的好。

始皇帝更想得之。

始皇帝也想了想这推恩令,最终还是皱了皱眉头。

天下既是已太平,再起风波?

那所谓的七国之乱,亦是封王所起。

再看看那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扶苏,始皇帝到底心下一顿。

【不过如今可能没有那么多人了。】

那倒是。

世事变迁,那个人如何还都说不准呢。

是死是活,也是另算。

刘邦想着。

【不过也说不准。】?

这玩意还能说不准吗?

随即大家想起来了田成子的七十个儿子。

嗯……

要不还是别想了。

[而这归根结底,都是承自汉高祖。]

[汉高祖手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自起兵之日起,七年平定天下。]

刘邦搓手手,他现在就好奇这人是谁了。

[更不要说其中最大的依据,那就是非刘不王。]

非刘不王,能管得住一时,但是若是真的权力四散,真的管不得住?

很多人不信。

真说是要能成也就没有今天的大秦了。

更没有六国。

几乎八百年周天子都是如此,一个汉又怎么会有极大的变动?

真的能做到,倒是也正证明了,大权虽然旁落,但是本质还在皇帝手中。

要不然,也就没有这个东西了。

更别提,他们已经明晃晃地知道,汉之后亦是有王朝,而且很多。

[而作为非刘不王的创始人汉高祖,很久之前,也曾偶然对着原处的秦始皇感慨大丈夫应如是。]

萧何:大丈夫,当如……

等会儿?!

你说谁呢?!

那边的萧何没时间瞪大了眼睛,甚至目光都不由得看向了刘邦。

是巧合吗?

是巧合吗!

刘季?

可能吗?

这可能吗!

刘邦听着也感觉有点耳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哪里耳熟,索性直接不想了。

甚至都没注意到萧何的目光。

一切当前,刘邦甚至看得更加认真了。

当然刘邦没注意到萧何的目光,不代表始皇帝没注意到。

此刻,始皇帝目光落在一切如常的刘邦身上,眼底之下那深渊之中,多了几分沉思。

而异镜之中的声音仍旧在继续,[那个时候的他肯定想不到,自己很久以后能够成为大汉的皇帝,打败项羽,打败所有诸侯,成为天下共主,成为汉高祖。]

[他本是天上降下来的赤帝之子,托生人间,其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人父视之,则见蛟龙於其上,遂产高祖,后高祖斩白蛇起义,知其身份,天下无双。]

【我知道太史公是在顺手神话一下,但是这个,嗯……绿得有点发慌,也就是父爱母爱之下家庭明摆着没问题,否则高低会被钻空子。】

看热闹的刘邦心下却是感觉还好,谶言搞异象嘛,这种东西那不是随便来的吗?

已经造势了,造势个大的也合情合理。

不过……这个其父视之,的确感觉好缺德。

[左股更有七十二黑子,与众不同。]

刘邦:啊……

丑,虽然看不见,也丑,想想都有点麻。

[有道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真正的汉高祖,和气生财,完美无瑕,豁达开朗,恭谦有度!]

[甚至所谓的无状,其实只是史家抹黑,实际上那只是对不识得他的伪装,真正的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进退有度!]

刘邦看得越发认真,脑海里面甚至构建了一个形象。

而也就是在此刻,林朝的声音骤然入耳。

【嚯,别的我都能理解,人喜好各不相同,但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你这说的是刘邦吗?】

刘邦:哦,刘,嗯?!???!!!

第148章

[他站在大汉之上, 没有汉高祖就没有大汉。]

[也因为大汉的缘故,汉高祖被人无情抹黑!]

你说的这个是我吗?

这真的是我吗?

是我耳朵听劈叉了吧?

我?

我吗?

我不是外戚吗?

此刘邦是彼刘邦吗?

是不是还有其他刘邦???

但是很显然,林朝旁边就没有一个刘邦。

朝堂之上也只有一个刘邦。

甚至仔细想想, 好像这个问题, 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只不过……

他真的不是外戚吗?!

都已经认定了不知道多久了!

结果你说我其实是皇帝?

啊?

汉朝我家的?

啊?这种感觉怎么那么刺激呢?

再看看那边陛下投过来的目光, 这事, 刘邦顿时就感觉不刺激了。

整个人都立正了。

[可以说, 没有汉高祖, 就没有大汉!]

[汉高祖这种人实际上几千年都不曾出一个。]如果说之前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只是开始, 此刻他的声音更加抑扬顿挫,甚至那人声之后的曲调都更为荡气回肠。

目之所及,目光隐晦投向刘邦的也更多。

[他是普天之下未有之全人, 浩渺江河之中的中流砥柱, 所谓的无礼之下,其实高祖的温和, 是高祖的柔肠, 更是刘邦的温柔与坚定, 包容起来了天下人。]

刘邦的温柔……

甚至别说萧何了, 始皇帝都眼皮一跳。

至于刘邦本人此刻更是恨不得直接扣出来了三室两厅。

也就是在这一天, 刘邦感受到了之前如萧何、甘罗一样的待遇。

如果他经历类似的事情, 他能够快乐的一起当个笑话看, 甚至他可以给自己画个画像,谁要要谁来取, 甚至他还可以直接跑祭台上看一群人给他一拜再拜的,但是这个???

这是人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这是吗?

异镜中的声音好像停不下来似的,还在继续:

[他的心胸, 留下了所有,江北的细花,江南的春风,北地的酷寒,关中的盛世。]

刘邦,你心胸挺大啊?

刘邦:……

[他就像是太阳一样,让人忍不住亲近,让人忍不住靠近,忍不住向阳而生。]

向阳而生,向刘邦而……

行吧,也不是不行。

刘邦往哪扔,一扔风气乱一片。

而林朝的笑声,伴随着那声音一句接着一句,更加荡气回肠。

【我懂,那个时候,刘邦还很瘦。】

甚至此刻第一次听见这个动静的韩信,此刻意识到所有人都能看见,而且绝大多数人并不意外后,感觉到了此物的真实性,眼下,目光都看向了刘邦,这是你吗?

刘邦:……

这踏马就不是我!

[他行侠仗义,荡气回肠,只要你去仔细感觉,你就会感觉到汉高祖跃然纸上,仿佛就活在每个人心上。]

活在每个人心上的刘邦嘴角直抽,我其实还没死呢,用不着活在每个人心上。

是吧,陛下?

刘邦顿时看向始皇帝。

双眸之中带着充分的信任与肯定。

对此始皇帝的面色没有半点改变,目光就那么看着刘邦。

刘邦:……???

不是,什么情况?!

不至于吧!

陛下?

陛下!

好一会儿陛下收回了目光。

见状,刘邦松了口气。

[对待功臣们,除却个别人之外,实际上全部安然活到了死。]

【个别人,猜你在找,韩信。】

韩信:?

[对待妻子,并且封她成为了天底下第一位皇后,并且给予了大权,甚至能够私自处死公侯,事后什么事没有。]

【猜你还在找,韩信。】

韩信:???

你们夫妻俩这样是吧?!

刘邦轻咳一声,试图用视线传递,这个是不存在的,你别放在心上。

【算了,说兵仙猫猫这事有点太地狱了,要不说彭越吧,彭越那也是倒霉中的倒霉,惨烈中的惨烈。】

【嗯……感觉更地狱了。】

韩信:不是,兵仙猫猫是谁?听着这话感觉像是……我?!

想到此处,韩信顿时眉头紧蹙。

至于对画中另一外主角吕雉,听着这些东西着实有些漂浮,尤其是在说刘邦的身上,如今落在她身上同样如此,却又出自林朝之口。

就像是刘邦所想的那样,她亦是早就把位置落在了外戚身上,不要说林朝口中那个日后,就算是就如今的局面,长公子之子同她之女,日后若无什么意外,大抵也是会成婚的。

这件事虽然没有明旨,但是实际上已经显而易见了。

眼下更多的也不是在意这些,更多的是感觉所经历极多之后,刘邦还是那个刘邦。

吕雉想着不由得看了一眼刘邦。

[可谓是蒹葭情深,夫唱妇随。]

吕雉心下一动。

【夫唱妇随没毛病,但是蒹葭情深……】

【你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点?】

在那一瞬间,刘邦脸色一滞,整个人比刚刚更紧绷。

林朝,别说鲁元!

别说鲁元!

别说鲁元!

【不能说这俩没感情,或者感情差,没感情不至于吕雉一哭,女儿就不去和亲了,也不至于吕雉一哭,把病床上的刘邦直接薅起来上战场去了,最后人还因为这件事死在战场了,但问题是你这玩意不能够纯粹看结果,你还得看过程啊!】

【后者还算是历练,但前者刘邦可是被人劝的打算把吕雉唯一的女儿,而且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转嫁给匈奴。】

完了。

刘邦浑身僵硬。

在那一瞬间,吕雉的目光仿佛要穿透了刘邦。

已经出嫁的女儿,转、嫁、给、匈、奴!

你竟然还敢想?

你竟然还敢想!

一想想家中的小女儿,吕雉那目光恨不得都要把刘邦穿透了。

【更别提晚期还想要顺带废太子,改立她在敌营被俘受苦,但是被刘邦带在身边的戚夫人之子,哦,还是不满十岁的那种,虽然这件事也没成就是了,看了一眼不太行后,刘邦就放弃了。】

【不过这里面也的确也有刘盈的问题,见刘盈有能耐,这事也就算了。】

【就是由于这件事干得有些太糙了,让人怀疑他也不是多想废太子,就是故意来这么一遭,试试太子羽翼。】

【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只有刘邦自己知道了。】

吕雉对于那个压根不存在的儿子如今倒是没那么在意,但是此刻听着这东西本来心情就不好,如今心情就更差了。

眼下心情更差的也不仅仅是吕雉,还有唐秉等人。

的确,林朝没说那所谓的‘太子’具体能耐如何,但是此刻朝臣之中,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个能耐到底是什么。

唐秉等人此刻脸都绿了,刘邦,就是你让我们七八十岁还得拉去上朝的是吧?!

你要是有心,我们算是糟心。

你要是无心,那我们算是白被你给溜了。

刘邦你是个人?!

你要是个人你干这种事?!

【不过我现在看着吕雉,我也很难想象,吕雉到底是怎么一点点走到那种能够把情敌削成人彘的地步,不仅如此还按着头让儿子看,最后差点把儿子搞成抑郁症的地步,后来儿子死的时候,把一切安排好之后才敢放松下来哭儿子,吕雉明明也是挺好一人。】

此话一出,吕雉愣了一瞬。

人,人彘?

你说,是我?

甚至别说吕雉愣了下,就连刘邦也愣了下。

他不知道那个所谓的人彘是什么,但是听着这个名,那就绝对不是什么好的。

【刘盈那是真的是个好人,而且是常规意义上的仁善太子。】

【但是好人不长命。】

【世事无常啊,不过现在应该没有这个世事无常了。】

【哎?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大一统王朝的一代太子,好像绝大多数命运都不太好,各有各的问题。】

在那一瞬间,扶苏心念一动。

【是吧,长公子。】

扶苏:……我就知道。

【哦,唐太宗不算,他是凭本事当的太子,要不是他要走流程,他能直接开始逼宫。】

【长公子要是学会这一套……】

扶苏嘴角差点一抽:林朝,你赶紧打住!

至于始皇帝听着这东西也沉默了一下。

这东西,其实他并不喜欢。

准确说,没有人会喜欢儿子如此。

不过若是扶苏真的有那种本事……

始皇帝目光落在那边的扶苏身上,扶苏谈不上最听话的儿子,甚至是最气人的那个,但是他其实已经在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了。

罢了,不想了。

[高皇后在日后,更是被列入帝王本纪的皇后,其能,其力,同样极为强悍。]

【是这样的,能入帝王本纪是因为太史公列入了帝王本纪,不过黑太史公的时候使劲黑,说好处的时候,完全不带太史公,只说能力,有点过分了。】

[可以说,能臣将相、贤妻在侧,一切都围绕着他聚集。]

也就是在此刻,异镜中,惊叹木一拍,仿佛要把所有的视线一起落在异镜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汉高祖,刘邦。]

[而这就是金刀之谶出现的原因!]

【好兜兜转转,又转回来了是吧!】

【我有理由怀疑,这是为了一碟子醋,包的饺子是吧?】

【不过说起饺子,我想吃饺子了。】

林朝想着,顺便真的刷到了美食视频,而视频之中就有饺子。

虽然没有红油,但是看着也冒着白色水汽,热腾腾的,一看就很暖胃。

【也不知道兵仙猫猫吃不吃这个。】

【等得了空闲,问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给他庆祝庆祝。】

韩信:庆祝……

林朝?!

韩信愣了,与此同时,旁边的王翦出声道,“就是你想的那样。”

韩信沉默了一下,如果是林朝的话,这么喊他……也不是不行。

至于刘邦那边如何,自然和林朝没什么关系。

他已经被一道道目光给串了个遍,当然前者他倒是不怕什么,但问题是还有自家夫人的目光,就算是后面能够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但是鲁元的事,那是跑不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刘邦目光直接看向始皇帝,一时间望眼欲穿,陛下,陛下,要不咱们下朝后好好谈谈?!

陛下,救救!

救救!

对此始皇帝看都没看刘邦一眼。

伴随着今天朝会结束,直接就走,一点不给刘邦机会。

第149章

林朝回去之后就去弄了一盘饺子, 沾着酱油和醋,连带着喝饺子汤暖身。

不得不说,还挺好吃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韩信在韩信就和林朝打了一声招呼后, 就被王翦带回去又说了一会儿话。

比如说战场之上的事情。

还有关于匈奴小部落的事。

准确说王翦更在乎后者, “绝大部分做得不错, 关于人事如何分配, 如何管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尽量上奏后再行事,敌人是敌人, 若是投降之后,终归算家国大事。”

韩信闻言却是道,“将在外, 当见机行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见李牧乎?”

“陛下并非是赵王迁。”韩信道,“若不见机行事, 更损国体。”

“若是你策与陛下相悖, 当如何?”

闻言, 韩信沉默了一下, “陛下可召我归之。”

“……”王翦。

为师只是一提, 结果你在这里真的学李牧呢?!

王贲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随后赶紧打住。

毕竟韩信这事其实他也是知道的, 也没怎么说,就顺手就补了个程序。

毕竟陛下并不在意这个。

将若是在外, 陛下从来不插手他们怎么打的。

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你可暂管,暂看,重点就是在这个暂字之上, 剩下的自有说课谋士那群人,又或者暂字日后,陛下觉得可以,默许成真,那也是后事了。”

“陛下虽然不会如此,但是此事,你还是要多加留意的。”

“师父的意思是太子”

不等韩信说完,王翦当场打断,“为师没这个意思!”

在这种事上,你怎么就想的这么快呢?!

和林朝学的吗!

闻言,韩信点头,他也觉得太子不是这样的人。

“为师只是让你在意,万一你日后得罪什么人,这个就是一个把柄,不管怎么说,你日后多注意几分就是。”王翦道。

闻言,韩信点了点头,“徒儿明白了。”

“行了,知道就行了。”

“事情既是已经说完了,就走吧,看出来你有点着急了。”王翦道。

此话一出,韩信即便磨炼了一遭,但是此刻当着王翦的面,脸色是没红,但是改耳根子红了。

“师父,我并无此心。”

“行了,去吧。”王翦笑道。

见状,韩信没有再说什么,直接站起身来告退。

然后直接就朝着林朝那边而去。

随后王翦看向了旁边的王贲。

王贲:?

父亲,你看我作甚?

不知道为什么,王贲有了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不久之后,林朝就看见了韩信。

相比较之前远远一看,或者只有三两句话,眼下私底下算是真真能够好生打量了一下了。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今将近这么久不见,更是天差地别,林朝见过武定侯。”林朝玩笑道,甚至还对韩信行了个礼。

闻言,韩信见状,沉默了一下,随即摆起来了侯爷的谱,道,“本侯亦是祝秘祝大人日后早日高升。”

此话一出,林朝顿时绷不住了,“得得得,打住打住,这个可别说。”

“谁乐意高升谁高升,反正我是不想高升。”

见林朝对于这件事畏之如虎,韩信也不由得笑了。

少年就站在他面前,林朝看着他也不由得多打量了一下。

“又高了点,也晒得比以前更黑了点,还瘦了点,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又没了……找时间看看能不能补回来,不过总的来说和去的时候,差距不大,挺好!”

“现在就很好,没有什么补不补的。”

“那吃了吗?我这边还有些饺子,要不尝尝?”

闻言,韩信点了点头。

随后林朝含泪又吃了一大碗。

与此同时,另一边王贲从王翦那边感觉莫名极了。

就,父亲过于温和,让他觉得有些不适应。

倒不是父亲不能温和,但是父亲少有这么温和的时候。

让王贲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不过别管怎么不太好,王贲现在还是心情很好的。

他即将要去见徒弟。

徒弟我来了!

徒弟你知道我想要来教你多久了吗!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兵仙一点就透,那他肯定完全不会有半点落后。

王贲暗自搓手,甚至想了想又换了身衣服,然后就朝着项籍那边而去,很多东西,他可是准备多时了。

而项籍对于这个几乎一面都不曾见过的师父,也挺重视的。

甚至得知了即将得胜还朝,趁着空隙,甚至回来了一趟。

因为快马加鞭,甚至提前三日回来了。

也就是不久之后,王贲陷入了沉默。

三个时辰后,王贲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谁能告诉他?

眼下,和,自己想象中的局面,怎么差别那么大???

为什么会这样?

天才不都是应该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见兵书如吃饭喝水那样的吗?

为什么在项籍这边不一样?

为什么项籍有这么多问题?

为什么项籍的出发点都是那么奇奇怪怪?

说天才,是天才。

说武力,小小年纪武力绝伦,甚至军中都少有人能比之,

这就是天才的世界吗?

怪不得父亲来信让我安心,合着是这个安心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贲虽然感觉教兵法兵书这种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但是项籍终究是项籍,日后前途无量,只不过他的教学方法,不足以教导项籍罢了,但是总归还是有经验可教的。

然后第二天就有许久不曾见的下属找上了门。

王贲本来以为是叙旧,结果……

王贲看着那鼻青脸肿,就差要认不出模样的侄子。

“?”王贲,“这是……?”

“看看你侄儿吧,好歹也是你看大的,一天没见着,就被打成这样了,你可要帮你侄儿做主啊!”

“???”王贲。

是不是我今天没睡醒啊!

“师父,我没下重手。”项籍道。

那大侄子哭得荡气回肠,“是,他以前打得比这个重。”

……

……

在那一天,王贲得知了项籍的丰功伟绩。

好消息,他有一帮铁杆,能够自成一派,就算是项籍之前都已经出去到百越之地了,一样如此,坏消息,剩下的全被项籍得罪过啊!

王离小时候都没这样啊!

王离小时候对比之下,那都是听话至极了啊!

不过看着项籍那听到他回来后,千里迢迢回来的局面,王贲又不好说什么。

更别提项羽如今的能耐,也的确不弱。

别看年纪小,但是就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如果不是李信拦着,项羽那是直接就冲锋去了。

而且就算是李信拦着,项籍那也是提出来了一点见解。

有些东西很离谱,但是的确能成。

那封信就在这里,王贲看着更加沉默了。

再看看项羽在咸阳不过几天,王翦因为功劳过重,年纪还大不好找,但是你王贲可是正当壮年,而且同僚一场,虽然地位也高,但是拦不住一群人往这里找。

把王贲弄得那叫一个头大。

甚至到次日,王贲都出现在了项梁家中。

项梁看着这个昔日大敌,项梁眼皮直跳,滚啊!不要来我家!

你们这群人太过分了!!!

还挑衅!

就算是你们现在为父亲正名,写其功,你也不能这么干吧!

把我家孩子忽悠走你还来挑衅!

欺负人也不带欺负成这样的吧?!

项梁甚至拔剑相向的念头都有了。

直到王贲看着项梁,道了一声,“孩子,以前也这样吗?”

声音和眼底之下,疲惫中带着疑惑,疑惑中带着心累,心累中甚至有些怀疑人生。

再仔细看,那眼底甚至带着厚重的黑眼圈。

……

……

“是的。”项梁阔别多时,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待到项籍走的时候,王贲被一群人轮番上阵过来和他探讨徒弟的事,整个人都要被掏空。

与此同时另一边刘邦的状态那也是一言难尽。

这些天,自打一下朝,他就没过什么好日子。

就那眼刀子他不知道受了多少。

不说话出问题,说话了火上浇油。

刘邦恨死那个提金刀之谶的了。

怎么就把话题拐过去了?!

而且怎么就有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了?!

眼下,不是进不去家门,那就是见不到姑娘,也就是夫人不好打架,不然家里都得上演全武行。

而坏消息是夫人已经和姜扬去学武去了。

这日后什么样,这谁知道呢?

他打听了一下,据说是为了保护自己。

至于怎么保护……

刘邦甚至都想哭。

甚至出来之后,还那林朝口中的商山四皓唐秉等人围追堵截。

除此之外,韩信倒是没做什么,也不跟他说话了。

他其实真的挺喜欢韩信的啊!

这小子虽然性格同别人不一样,一身傲骨,但是他是真有本事啊!

就这些日子以来,刘邦甚至越来越喜欢了。

结果?

眼下就是家里外头两开花,两地全不安宁。

林朝那边他也蹭不上了,因为他现在是彻侯,身上的确有官职,但是他不是什么还能在御书院任职的官员了。

至于奉常府?

那更别提了。

把脑袋削尖了那也进不去啊。

一切当前,刘邦甚至只能跑去萧何家里面蹭住去了。

正巧有人前去试图带空画,求萧何签名。

“我现在宁可画的是我。”刘邦眼底不由得浮现出了羡慕,“但凡能选,咱们俩换换,我也能够接受啊!”

萧何彻底绷不住了。

不久之后,萧何这边刘邦也暂时不能待了,刘邦一时间一把辛酸泪。

随后一出门去喝酒,竟是遇见了一人,可谓是志趣相投,而且骂人都能骂到一起去。

也就是在那一天,刘邦问了一句,来者姓名。

那人顿时笑道,“我叫彭越。”

……

……

艹!

又一冤家是吧!

对此,林朝并不知情,甚至非常快乐地把兵仙猫猫在这些日子里面体重加了一斤!

可喜可贺!

再努努力!

第150章

次年秋, 百越以下大半,谈不上多么顺风,但是总的来说进度倒也不错。

赵佗的消息, 到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项藉在十四岁这年, 以偶然与投降之地部落反水, 再加上正好赶上了山洪, 以至于被困。

李信在那一天脸都绿了, 之前来这边就被上司背刺, 导致大败而归,他现在已经谨慎至极, 连带着管后勤的他现在都顺带防着一手了,对于这些投诚之人,他也防着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一大堆事情再加上多雨时节, 一大堆事情全赶在一块了,更让人心悸的是项藉还在那些人之中。

那是大秦下一代和韩信一样的领军人物, 千古无二的天才。

一个强悍至极的大将对于大军来说, 到底意味着什么, 没有人比秦国之人更清楚。

哦不多, 如今天下已经尽归大秦,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这个事。

没有任何异议。

武成侯已经是很厉害了, 也是天下少有的名将, 但是前面还有个武安君啊。

那更是神中神。

顶级大将,神来之笔这些东西, 太让人难以忽视了。

陛下对他重之又重,如今又重领大军,甚至项籍也放在他手中历练……

项籍要是在他这里出了事, 折在了这种地方……

此情此景,李信再镇定,再历经事情再多,再老臣,此刻心态都差点崩了,李信的手指甚至有些有些颤动。

他绝对不能愧对陛下,愧对大秦!

李信当机立断,直接领三万大军甚至还为了避免对面出问题,还调了一万二千人在后以防不测,一万人在山上围堵,五千人与侧,还有两万人去袭敌人老巢。

五路人马一同出击,俨然就是一点空隙都不会给对方留。

也就是在那一天,援军一来就看见了那本来应该被他们救援的数百人,以一当十,杀声震天,作为重中之重,被要救下来的项籍,如同杀神降临,那数千人如同土崩瓦解,被追着跑,如同丧家之犬。

嗯?

是不是有点什么不太对?

看看衣服,没问题。

看看人,更没问题啊!

如果没错的话,是几百人打三千人啊!

再看看人数,也没错!

这,需要我们来当援军吗?

我们是援军吗?

事实上本来那几百人已经有了拼了命保护项藉,以待援兵到来。

他们不是孤军,只要他们等等,他们一定能等来人,外面的人一定在努力救援而来,

项籍眼瞧着这一切眉头紧蹙,最后直接推开了保护他的人,项籍拎起长戟,踹开了还想拦着他的人,冲锋陷阵。

也就是在那一天,利刃出鞘。

见项籍滔天之能,随即再也没有人在一旁试图在一旁,把他当做不易碎但是当着大敌还是需要一遮再掩的宝珠。

他们还会再侧翼保护,那是真正的震撼。

项籍一显冲锋陷阵之能。

以一当百,强悍至极。

如同战神天降。

而被项籍所带着的人,军心振奋,再无什么他想,如同一把开了锋的利剑,肆无忌惮的穿插在任何的地方。

被围?

不不不,这是我们三百八十人包围了他们数千人!

援军直视这一幕,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项籍之名,但是今日之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愣着干什么!”有人反应过来,赶紧道,“下去帮忙!”

再晚点,他们就真成壁上观了!

话音落下,下场救人。

虽然其中人好像也不是很需要他们来救,更多人的是扫个尾,还有部分人连个扫尾都没扫上,真成观光团了。

不多时,战场平定。

李信眼瞧着这个局面,脑海之中甚至映起了无数的画面,每一个画面都是有关于项籍的,他那各种念头,那种见解,只不过是项籍的一部分。

最厉害的合着还在这?!

合着项羽是这么用的吗?!

不,不对!

这么用容易出事!

万一有个万一呢?!

大将不在后面坐镇,往前面跑算怎么回事?

万一来个箭矢,人就可能要没了。

一切当前,李信看着摆弄自己衣服的项羽,深吸了一口气,“我会为你表功的。”

“不过下次的话,尽量还是别把自己落在险地。”李信叮嘱道。

闻言,面前那少年笑了,“我尽量。”

少年笑得肆无忌惮,甚至带着隐隐的狂妄,而他,的确有狂妄的本事。

李信更加沉默了。

随后当天下午,李信直接给陛下去信,说明情况。

而最终得到的答案是——

随他去。

顺便,除此之外,还被派来了一个最为顶级的太医,与一身盔甲。

“陛下说这甲胄现在产量底下,更多的还在改良,日后普及。”

闻言,李信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就去找了项籍。

项籍笑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与此同时,因为熊心听说了北地有一韩王室之韩信,在北地率兵,立志封侯,再祭宗庙后。

熊心思索许久,最终也向陛下请命。

他,他也想。

能不能……他也去?

相比较旧韩之人,他作为旧楚之人,他知道这个举动,可能不会成真,甚至极为艰难,甚至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风波,但是他终归想要试试。

不久之后,当那请命之书落在始皇帝的案首之时,始皇帝看着这东西,陷入了沉默。

随后叫来了熊心。“你有大才不当为此一条路。”

熊心垂下眼眸,心下谈不上失望,但是终归有些哀叹,而也就是在此刻,始皇帝继续道,“河西三郡,御史去那里的较少,待到日后,你可以去走一趟看看。”

“眼下河西安稳,日后不见得如此。”始皇帝道,“若是你真的能够有能力,日后可以留有谋略,御史参军,亦是有不少。”

此话一出,熊心抬起头目光看向始皇帝,眼底那亮的都要发光。

“当然,若是真的有一天,你有滔天之功,需仅祭怀王及怀王以先诸王。”

反之没有,那就不必提了。

“不过这些事情不能现在做,一切日后再说,又或者你可以举荐有能之士前往北地。”始皇帝道。

除此之外,“你若是能够同甘罗一般,也可以。”

熊心那眼神更亮了,仿佛都在发光,他听得明白陛下之意,但是他更明白这机会已经放在脸上了。

至于所谓的日后,若是别人说,或许这句话更多的是虚言,但是放在陛下身上,这不是!

绝对不是!

陛下从来不搞什么虚言!

江河涛涛,山水浩渺。

秦国改法之下,利出一孔的时代已经逐渐开始有了变化。

北地逐渐开始有了私家的商队,不远万里往西而去,试图拼出来一个荣华富贵。

同年百越平定,天下太平。

十年之内再无战事。

军队之中老一代已经回去,中生代中坚力量正当时,最小的新生代如韩信、项籍新一代天才中的天才,更是已经崭露头角,日后必定为中坚力量。

也就是在回来受封之后,项籍于国馆举鼎的那一天,王贲得知消息,差点没有吐血。

徒弟!

你一回来就给为师搞个大的是吧?!

知道武王是怎么没的吗?

举鼎?

还举鼎?!

放过鼎吧!

别人学,你别学啊!

万一举鼎举死了可咋办啊?!

一时没看住啊!

你就学人举鼎?

那是你应该干的吗?!

奈何王贲终归来晚一步,项籍已经举起来了。

王贲不敢说话,害怕自己一说话,那边项籍分心,反倒是把鼎砸下来。

虽然徒弟干事清奇,留下一堆烂摊子让自己收拾,但是好歹是自己徒弟,而且是盼了一年多的徒弟,王贲心就跟被揪起来似的。

也就是在此刻,一道高兴的声音直接传到耳朵里面,【好耶!赶上了!】

【听说项羽要举鼎,幸亏我来得及时,不然就赶不上这个名场面了!】

王贲:???

你怎么兴奋干什么!

你合适吗!

再看看那边项籍听见这个动静,甚至还动了动,俨然就是在展示一下自己神力。

王贲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你别动!

别!

【哎,应该拉上黑大爷一起的,这可是古今名场面啊,顺便让黑大爷看看,这个鼎到底多少斤,我看的话,看不出来,我就能看出来很重。】

【可惜了,得到消息太晚了。】林朝在心下想着,不由得更加可惜了。

只不过可惜还没有一瞬,那边就直接想通了, 【也不对,虽然现在黑大爷不来,但是可以之后再找黑大爷啊,反正大鼎在这里呢,项羽跑了,鼎又不会跑。】

【到时候来量鼎就完了!】

你很好奇是吧!

很好奇是吧!

王贲咬牙切齿,随即王贲决定把这个鼎搬走。

谁跟你说鼎不会跑的?

鼎也会跑的!

林朝,想不到吧!

不久之后,林朝带着黑大爷过来,特地挑了一个晚上没什么人的时间过来,林朝看着这个鼎,不由得道,“我感觉,好像不是这个鼎吧?”

“是的,原来那个鼎,因为来观看的人太多,所以被通武侯带走了。”国馆中人道。

“不过这个鼎和原来那个是同一批出来的,只不过这个鼎放在了府库里面没拿出来,眼下那个鼎带走了,就把这个搬出来了。”

“秘祝大人若是想要去看那座大鼎,得去通武侯家中。”

闻言,林朝明白,“没事,都一样。”

说着,林朝看向了黑大爷。

“……”黑大爷。

算了,他说得对,一样。

不久之后,林朝得到了数据,鼎重换算了一下,大概四百斤。

“感觉比想象中的少啊。”

“???”黑大爷。

林朝,你没事吧?

这,有点少?

你想多大?!

也伴随着百越平定,项籍他真的感觉着手去试图把之前他所写的那个非战时军队晋升大计推上去。

虽然这个目标还是有点过于远大了,但是没关系,王离比较看好项羽。

“师弟放心,哥帮你!”王离拍着胸脯保证。

次日朝堂上,王离那边说着,异镜之上也传来声音:

[大家都知道,伴随着秦始皇身死,楚汉两代主角开始登场,但是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两代主角是怎么看秦始皇的吗?]

秦始皇面无表情,朕知道。

大丈夫当如是,是吧,刘邦?

刘邦笑容僵硬。

项羽继续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