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第141章

接下来的日子, 林朝也在刷刷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视频。

也正赶上年末,国馆卷子重查,还有不少官员一起过来考察。

倒是让御书院热闹极了

就是武将们这些日子, 也没事也试图往御书院里面蹲。

因为林朝这两天那异镜上的画面经常出现兵刃之流, 实在吸引人。

除却兵将外, 还有铁官丞铁管长这批人, 尤其是铁官丞也趁着机会来御书院。

铁管长公输问还算是稍微好一点, 毕竟真说是第一手资料亲自看很好, 真说是不亲自看,那也是有法子的, 毕竟那个楚墨就在官坊之中,如今没事往这边跑更多的是为了争一口气。

至于铁官丞他们,作为深耕秦国的墨家工匠, 可以说占据了大部分位置, 如今楚墨入侵,而且逐渐越发明目张胆, 甚至那家伙已经不遮掩了!

而他们还得抄。

这已经不是偷家了, 这分明就要奔着抢家去了。

这能忍?

这能忍?!

奇耻大辱啊!

当然, 斗楚墨是一回事, 来林朝这边蹲一手资料也是一回事。

还别说,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 还真蹲到了不少。

比如说兵刃改良。

坏消息, 那个楚墨那边就算是什么都不蹲,但是就能够得到法子, 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还不能动!

这就很气!

而对于阴阳家来说,林朝所说的地为圆, 天广阔之说,对于别人或许只是开拓了一下世界观,但是对于阴阳家来说,广大之基一改,很多东西,都会出现变动。

别管有些人是不想承认这个事,仍旧在旧路上策马狂奔,发挥一切办法试图圆回来。

但是事就在这里,这件事还是一件非常值得研究的事。

而国馆鉴于文书是天下之最,故而不少人都汇聚在此地。

除此之外大家也私底下各自偷偷的在那里找人做罗盘,分享罗盘经验,当分享起来这个,那就跟秘密接头似的。

一伸手,铁的、铜的、墨玉的,手搓的、找工匠来的、偷偷在私底下找墨家、公输家的,在那异镜基础上变化多端。

虽然兜兜转转大家都还特别喜欢那个铁的,因为那个铁的转起来,特别漂亮!

就是颜色不比墨玉的好看。

大家一交流起来,那可谓是口若悬河。

直到他们这秘密接头人数多了起来,大家看着手中的罗盘,结果有些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出现了,“道家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中间出了个叛徒!

哦不对,这本来就不是他们阴阳家的!

呸!

在那一天热衷于风水的道家学派官员,被赶出了分享大家庭,临走之前,还恋恋不舍。

“我也喜欢啊,一起交流一下啊!”

“我也可以谈阴阳家,我也可以成阴阳家的!”他拿着罗盘试图挣扎一下,奈何没有任何用处。

被赶出去的道家学派官员,痛定思痛后,立定心态,以之前从林朝那里得来的风水书为基础,寻找同样的道家爱好者!

不过这个就是后话了。

韩信离开之前,东西都已经做好了。

林朝把东西一鼓作气,全部打包给了韩信,“铠甲可以试试,要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抓紧时间改改,时间大概也够。”

铠甲同现有的列国铠甲都不一样,别管是制式还是大小,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极为结实,还有一把锋利的匕首,吹毛短发。

眼下,韩信看着明光铠,又抬头看向林朝,最终道了一声,“多谢。”

“又什么好谢的,多点东西,多点安全。”林朝当即道,“不说这些了,你先试试。”

不久之后,韩信一身明光铠在身,双眸如点星,长身玉立,一眼看过去,好一个少年将军!

明光铠好看!

穿在兵仙猫猫身上更好看!

而韩信也很满意这身铠甲。

林朝站起身来,围着韩信转了一圈,越看越觉得好看,顺便也道了一声,“这个位置能够调大小,等你再长高,这里也能调,实在不行的话,这里还能再加,当然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拆下来重新补一下,补完之后,不会被人看出来的。”

此话一出,韩信的嘴角一滞。

不过也就是林朝送走韩信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不由得心下一顿,之前的局面过于惨烈。

多少人都没被放过。

如今韩信真的走了,万一林朝又开始创人呢?

谁知道林朝会不会创人?

甚至别说其他人了,始皇帝都想了一下这件事。

结果一切反倒很是平静。

这竟然是一个平常的朝会,除了一上来林朝就开始放什么数学图案之流。

正常的离谱。

甚至连个心声都不曾有什么。

一切仿佛都很平静。

许多如临大敌的人都感觉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真的什么事没有?

怎么不信呢?

这么安全,让我感觉少了点什么似的。

甚至有人都已经看向了王翦。

武成侯,您做什么了吗?

王翦:……

不是,这和我有关系吗?

我上次也没做什么!

你们一个个的盼着点好吧。

没事还不好?

不过说起来林朝这个状态是感觉有点不对?

甚至始皇帝那边都多看了两眼,林朝就站在那里,垂着眼眸,看向地上,明明很是年轻,长得也还算是不错,但是就是带着几分昏暮之气,放在他身边那年纪大的里面也毫不出挑,和林朝相比,比他年纪还稍稍大一些的太祝一眼看过去仿佛才是那个最醒目的。

当然,这个并不算什么,毕竟林朝在朝堂上几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这个状态。

主要是心声都没什么,那就是个问题了。

到现在为止,都安静极了。

难不成是真的心情过于低落,以至如此?

实在不行,今日之后,赏林朝些什么?又或者让他多歇息几日,好好调理心情?

当然相比较绝大多数人,也有少部分人听得如痴如醉。

直到画面轮转到一个个小猫在阳光下伸爪子,仍旧感觉不够。

李信倒是感觉挺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爪子虽好,不如直接看全貌。

正想着,那边就已经继续了下去。

大大的脑袋不是仿佛,那是已经贴了上来。

就是再一转眼那爪子逐渐变大,越来越发黄,巨大的爪垫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那分明是一头山虎。

但是别说,好像看起来是比前者好像更加好摸。

如果能摸的话。

就那么一大团蹲在那里,圆润的脑袋,小小的耳朵,大大的爪子,甚至那动静都……

嗯,听完了那气势磅礴的虎啸,心态瞬间摆正了许多。

林朝听见这个动静也精神了。

【要睡着了,我什么时候能够养成一个睁着眼睛睡觉的能力呢?】

……

……

也就是在林朝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还没到来的假期,在一声虎啸下,被啸没了。

而远在另一边,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冒顿那是一不小心一场大战刚开始小股先锋撞上了铁板,他带着的人佯攻主攻易型,算是开局不利。

大军既是已经在此那必定不会只是想小打小闹,纯粹的屯兵耗费粮食,冒顿没有再试图南下,而是选择北上。

与此同时,派人向北。

魏地、韩地,两国乃是被打下来的,唯独齐地,几乎算是兵不血刃而下,换句话说,齐地如今也是本土势力最为雄厚的,未必不能有拉拢之人。

还有那个楚地,或许也能够生出些乱子。

除此之外,还有东面之地,若是能够引兵而下,秦国大乱,大业可成,到时候匈奴入主入住中原,什么六国七国,一概尊匈奴为尊。

有道是计划是极好的,但是计划的实施是需要时间的,而他这边的局面却是出了问题。

刻意没打下来的,留下当做屏障的敌人,被秦军一击即溃。

而他在前面开疆拓土,没过多久之后,秦军竟然出现了。

地方还没收拢下来,秦军多久要吞下地方,甚至在当地设了郡,留有文书,

此一战,冒顿那因为胜于其他部落的军心,当场直接送走一大半。

而且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所有的兵马用具远远胜于他们。

甚至有传闻说,本来不曾出击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在阴山下放牛牧马,但是伴随着出击,河东之地,如今还是他们的地方吗?

在那一天冒顿直接宰了源头那几人,血洗长刀。

后冒顿收拢兵马,再一次迁徙,向北,向东,过阴山,收拢兵马,沿途灭草原其他部落,或者联合,越发兵强马壮。

与此同时,也为了再不与秦军接触,王庭迁徙向北,这种感觉实在更加窝火。

但是那庞大的秦军仍旧驻扎在那里,并无撤退之嫌,仿佛要把整个河东彻底收入囊中。

冒顿作为单于,尤其是一个喜欢扩大土地的单于,那心态可想而知。

唯一的好消息那就是,派出去的人终于传回来点消息。

坏消息,冒顿没多久,那脸色比刚刚更青了三分,甚至差点抽刀杀祉昌国来使。

“竟是想让我匈奴给你们出牛羊车马?!”

“你们倒是真敢想!”

……

咸阳城内,正值晌午,在秘坊有一个丹炉炸了,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眼下典属之地,正在谈着祉昌国,对于这个祉昌国,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但是姚贾作为典客主管他国外交之事,祉昌国作为西域之国,之前但是很配合,现在明显想要一捞再捞,而且听说君主身体不好,甚至之所以之前如同两个样子也是主政之人不同,甚至如今都没定下来,接下来的事,那就更玄了。

如果想要西域安定,还是要早做准备。

而也就是在大家谈着的时候,也有人快马加鞭传来消息,祉昌国截断道路,扣押马匹与绵种。

姚贾:好啊!

我们还没找你呢,你反倒是先找上门来了!

正愁如今我们纵横家没晋升之功呢!

第142章

自打西域之路显现的时候, 姚贾等人就知道,游说列国,为国取利, 这就是他们再兴其势之路。

眼下北方正值动兵, 南方那边也欲要平定百越, 现在不远千里派兵西域, 取地取之, 必然不可能, 换句话说,这就是他们合纵连横之机。

而秦国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熟悉纵横一道以言取利之人。

当然, 以利动之,不足以改天换地,平定西域也一样势在必行, 即便不在今朝, 也一样要早做准备。

咸阳宫中,始皇帝召集心腹重臣、姚贾、甘罗、官坊之人等, 太子扶苏亦是在其列。

当然, 林朝也在其中。

时至今日, 林朝已经觉得自己大概可能说不准已经在心腹之列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 他也可以不在。

【我只是个秘祝来着。】

【真说是来个当场卜天, 要是卜天结果不好, 我难不成还要学姜子牙, 一脚踹翻,说这是无用功吗?这不是砸我自己饭碗吗?还是当什么都没发生, 胡编乱造之?若是如此,还要我走这个流程干什么。】

【但是仔细想想,感觉我还是想得太多了, 毕竟我在这里就是起到一个我在这里的作用。】

林朝想着,随后开始了摸鱼。

众人围绕着祉昌国探讨一声接着一声,姚贾等人已经对出使人选已经定了下来。

甘罗自请前往西域诸国。

还是那句话,使者搅动风云是已谁会,事日后还是要解决的。

相比较中原列国,西域城池自有别样之象,攻城器械自然也要随之改良。

而这些在出手之前,也应提前准备好。

不过在方向问题上,铁官长和铁官丞倒是起了分歧。

异镜之上,一个看起来小小的不知是纸质还是木质的圆筒,嗖——的一声一飞冲天,若是放在或许还会让人官坊的人多看两眼。

但是眼下?

既不是什么武器,又不是什么防具之流,完全没办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铁官丞公输问厉声道,“云梯为利,为妥,辅以巨木而开,当为正道!改减合分,利军利人!”

“云梯虽好,但不如更多的石车!改旧不如出新,新者为上,止步不前,又何谈云梯之物?”铁官长道。

两人据理力争,俨然就是争出来个日后,甚至如今这一幕,都等同于日后到底是谁在官坊当家做主!

而且不仅仅是他们二人,还是他们身后一大群人。

秦墨这边,自打入秦,时至今日,改非攻而义攻,同秦定天下,可谓之极,如今秦国朝堂上就有墨家,而官坊之地,更是以墨家为主。

至于公输问那边就更不用说了,说以往,公输家一直以来就被墨家压了一头,别管祖师爷后来和墨子关系如何,墨子助宋这件事那简直就是天下闻之。

说如今的话,更是在咸阳分庭抗礼,虽然陛下也看重他们,但是不可否认,墨家在咸阳、在秦地那是家大业大,根深蒂固,公输家入秦都快几十年了,时至今日终于他到了铁官丞的位置,谁不想再更进一步呢?!

朝堂上的墨家弟子跟他们无关,但是官坊那是根深立命的地方。

而林朝那边的小纸筒还是木桶的东西,噼里啪啦飞得更快了,甚至都快打上点了。

与此同时,那天际化作黑暗,那小东西甚至在天上炸裂开来,化作星星点点,色泽多彩,如花如树,看起来漂亮极了。

铁官丞公输问和铁官长看了一眼那画面,不由得感觉可能和火药有关系,若是他们多努努力用这个东西,说不得可以用作通风报信之用,或者拿去点火之类的。

当然分神只是一瞬间,事也必须扯明白,看着铁官长,公输问当即道,“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无使便无用!”

此话一出,铁官长脸色一变,你拿墨子的话打我们是吧?!

异镜上的声音越发激烈,仿佛像是让人吵得更加激烈。

“有使才有用,若是做事先假定无人使之,便袖手旁观,何至于有今时今日?!”

这边正在争论不休,也就是在此刻,异镜之上,直接传来一声轰鸣——

不是所谓的绚丽多彩的星星点点,而是剧烈的轰鸣!

炸裂之声,骤然在耳。

轰鸣之音,荡气回肠。

在钢铁所制的巨兽旁边,有成年男子站在其后,论高度看起来,足足有成年男子的两人高,庞大的钢铁之物,一字排开,或是乌黑或是深绿,一点红光先出,随后气出如龙。

而这只是开始,到了后头,人远远的站着,身后庞大的云雾腾飞。

甚至已经不仅仅是红光先出了,甚至已经开始道道光辉直冲云霄。

又或者黑烟弥漫,从天际而下,一切仿佛都为蝼蚁,但是那些东西确实清楚至极,仿佛要把一切都夷为平地。

人在里面都显得渺小至极。

甚至还能够更加渺小!

从天俯瞰,白色巨浪滚动,烟尘四散,而最为骇人的是落在地上之后,如同陨石天降炸裂开来,天火流星,摧枯拉朽,土崩瓦解,也不过如此。

烟火洗地,夷为平地。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

始皇帝看向画面直冲九天那他们曾经看见以为不过只是细微再细微的机关小鸟,早已经在画面之中逐渐也一样如同蝼蚁。

但是在场所有人都知道,那不是蝼蚁,对比于人,那是难以言喻的庞然大物。

一望无际的大地上,无尽的晴空之下,霎时一白,再无其他,在那一瞬间安静至极,本以为是纯粹的白,但是思及那之前一道道冲向天际的光辉,再看看当前之物,一切仿佛戛然而止。

那白色的光慢慢褪去,异镜之中尽是滚滚黑烟中包围着火光,汇聚成一团蘑菇云,那声音再没有那么庞大,更没有那么恢弘壮阔,但是确实更加骇人听闻,仿佛天地裂风在运转,再张开手臂,肆无忌惮的挥霍一切。

山川仿佛都微小至极。

林朝没有说话,但是所有人都在心下明白了这东西的名字——

火药。

【哎?怎么没动静了?】

【你们怎么不说了?】

话音落下,众人回过神来了,甚至有人目光看向林朝。

林朝,你猜我们怎么不说了?

至于原本争得几乎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的铁官丞和铁官长在此刻都不由得沉浸在那画面之中,那心下不知道藏了多少的惊涛骇浪,眼下回过神来,也都是有些吵不下去了。

甚至看完了那个,再看看眼前这个,不知道为什么都有些抽离的感觉。

事还是那么个事,但是这心态却已经不是刚刚的心态了。

铁官丞重新提起了话头,“一切虽未有定论,但是繁杂必须更多人前去练之用之,甚至专人专物,你之所言,实乃无端攀扯。”

话和语气好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的局面,两人争吵都有一些漫不经心,好一会儿才强行专注当前事宜。

就是那眼神也时不时的看向那画面上。

心情实在难以平复。

甚至感觉研究这个不如研究火药去,虽然这个念头别管是铁官丞还是铁官长都知道有些不契合实际。

当然,被震惊的何止只有铁官丞和铁官长?

在场的人就没有半点看到这个东西之后,心态还屹然不动的。

镇定下来之后,甚至开始怀疑这真的是人能够弄出来的武器吗?

竟是能够到达这种地步?

若真能如此?

不是虚假的吗?

若是能够到达这般地步,人与仙神何异?

或许是假的,或许,有很多或许,但是一切当前,从细微的冲天夜放花千树,到后来的火光,到最后越来越庞大,甚至不知应该叫做武器,还是应该叫做什么东西之物,好似有迹可循,好似逐步向前,也好像天翻地覆,截然不同。

但是别管如何,一切都在这里。

如同一根线,串联起来了所有。

甚至有人想到了那所谓地圆之说,再看看这冲向云霄之物,谁说不能一鼓作气直冲而上呢?

或许真的是如此呢?

林朝的画面还在继续,画面中不再轰鸣,一个个看不出大小白色如箭一般的东西向天而去。

在天空之中,最终都化成了一道道白烟,同那云彩交相辉映,仿佛那白烟也是浩渺白云的一部分。

【暴力美学。】

【什么叫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啊。】

【哪来形容烟花可以,形容火力,倒也不是不行。】

【军演一顿炮轰,黑夜放如白昼。】

【治好了我火力不足恐惧症。】

就是这边正说着,下一个画面就变成了,鞭炮挂在点完半天不响,林朝都感觉要被溜了的时候炸了一下,充满了象征性的意味,炸的如同沧海一粟,泄气至极,好一会儿那又炸了一下,给一种炸完了这一鞭炮,感觉都要炸到猴年马月去。

不过正好无聊,林朝听了听当前两人那争执,【说起来,两边听着这个感觉怎么那么像是墨子对鲁班呢?】

【当年鲁班也是带着云梯来着吧。】

【甚至还弄了一场沙盘推演?】

【不过现在的沙盘,好像和日后的沙盘不太一样,听兵仙猫猫说,现在的沙盘,其实是地图横铺版本,墨子的时候好像也如此。】

【而不是那种堆山成谷的那种,用来解释战略,看图天赋是一回事,沙盘推演那更简单直接,兵线猫猫或许……算了,他不需要这个,他是向北往草原那边的。】

李信:?!

北面不需要,但是南边是需要的啊!

而也伴随着林朝这句话,绑上了墨子和鲁班,此刻当事人,深吸了一口气,重整旗鼓,继续了下去,虽然仍旧心下有一块保留地留给了火药。

至于始皇帝,目光也不由得落在了林朝身上,心下亦是如此。

声音仿佛声声在耳,难以平复。

火药一物,得之势在必行!

朕需要更多的术士!

更多!

第143章

林朝倒是没怎么注意那边陛下扫过来的目光, 此刻林朝正在专注听铁管长和铁官丞的争论。

此刻林朝也不由得道,【鲁班是木匠家的祖师爷,而墨子, 这都不是好像比鲁班厉害了, 那是真在鲁班的领域压鲁班一头。】

【班门弄斧这四个字明明指的是,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可笑至极, 但是这玩意若是放在墨子身上, 这事就变得有点奇怪了。】

铁官丞公输问眼皮一跳。

【不怪人家公输家和墨家对着干啊,祖师爷上面还有个比祖师爷还厉害的主, 还不是师承关系,还是同时代,对打还打输了, 虽说后面俩人明摆着像是相交为友了, 要不然鲁班绝对不可能拿着木鸟找墨子去,这要是墨家没了这事也就算了, 毕竟这是友好交流, 甚至纳谏如流, 知错就改, 不计前嫌为友为善交流技艺, 甚至在后世这段关系可能都还不错, 两位圣贤, 优秀极了。】

【但关键是墨家到现在还在压一头,搁谁能绷得住啊, 关键是这玩意后来还被弟子整理进墨子里面去了,跟着墨子一起流传千古。】

铁管长:?

什么墨家没了,这事也就算了?!

就算是日后墨家真的没了, 眼下铁管长听着这话那也是起了无名火。

至于铁官丞公输问那亦是脸色一黑。

如果说之前只是把古来之事叫上,那如今就是直晃晃地指出来了。

而且还流传千古?!

别管墨家之后死不死,现在反正没死!

而且谁知道墨家日后还死不死了?!

万一不死了呢?!

那我祖师爷是个什么形象?!

【搁我,我也忍不了!】

【太过分了!】

【这要是不一雪前耻,都对不起祖师爷啊!】

“古往今来,事事在心,事事在行,却是凭借以自己之势,欺凌于人,不过只是一个法子,就想要千古传诵,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铁官丞公输问直接冷声道。

他的目光只看向铁官长。

这边还没说话呢,就听见林朝许久道——

【明明墨子更胜一筹,但是木匠祖师爷却是鲁班,就因为墨子可真是六边形战士吗?什么都行吗?!】

【还是因为鲁班所造的东西,更实用?更有民心?难不成墨子所创造的都是非巧乃拙?】

【墨家不证明下自己,不趁着自己活着把称呼抢回来?!墨家可是当世显学啊,和儒家并列的那种,相比较之下,公输家能比吗?不能比啊!】

【这要是都打不过,秦墨一门怎么争啊?工匠一门可是秦墨在秦国的保留地啊!】

在场很多人对于这一幕,很熟悉。

甚至感觉有点似曾相识。

作为当年被林朝这一套下来,弄得被儒家法家一起夹击的李斯,可太熟悉了。

林朝,你又来?!

扶苏更是眼皮一跳。

在拱火一门上,林朝那是真的熟练工。

耐不住这事正中人心。

新仇旧怨、利益相关放在一块,本来就压着火呢,眼下被林朝一挑,再加上日后的一切摆在这里,火气蹭蹭直冒。

是了,墨子更胜一筹,凭什么鲁班是工匠祖师爷?

因为我们墨子更厉害,所以就应该被抢吗!

还在这里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吗!

俨然就是一句话,不仅仅被公输问说,还被林朝二度肘击。

而也就是在两边人即将要从攻城用具转至其他方向的时候,始皇帝当场出声拍板,“两个计划一同并行,不过半年之后,再行对联,成者为主,败者为辅。”

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一切凭本事说话。

如果刚刚只是像的话,那如今真的是攻伐推演了。

唯有林朝对这戛然而止,  在看了眼那视频中那好一会儿炸一个的鞭炮,在那一瞬间,现实仿佛和画面重合了。

【我为什么有一种突然被换台了的感觉?】

【不过换句话说,好像也的确没毛病?】

【啊……我都是如此,他们两边会是个什么状态呢?】

【我悟了,夹着出气筒的口?化气愤为动力是吧?】林朝顿时道,【问就是实践出真知,以本事说话,若是再有个史官掺和其中,说不准就是个流传千古第二局,陛下不愧是你。】

对此,嬴政面色仍旧如初。

这样不好吗?

这样本就很好。

不过,朕之前没打算找史官,毕竟那样有点太缺德了。

至于现在,嗯……

看情况再说。

不过就这个事情的确如此,嘴上说破天,不如凭借真本事!

眼下既然有这个机会绝不放过!

别管是为了一雪前耻、争名而来还是那日后谁当家做主都落在这一句上。

……

秘坊之中,术士也越发努力。

自打炸炉一次后,终归是找到新思路。

就是这个量,掌握得实在不太好。

一次是偶然,但是显然想要次次都能够到偶然的地步,显然不可能。

除此之外,丹炉这种东西也并不能真的抬上战场,他们也不能跑到战场上炼丹去,更不要说把丹炉扔出去了。

不过好消息是他们如今迎来了更多的人手。

术士之一的王治,看着他们如今的局面,一时间泪流满面。

遥想前两年的时候,他们炼丹的那是最底层,换句话说但凡有一点本事也不至于一点本事没有在这里炼丹,而不是骗钱远走他方,花完了再回来继续骗,或者骗一手就走。

再看看现在?!

再看看现在!

陛下赏赐不说,他们吃上了铁饭碗,地位同样崇高,俸禄在手,货真价实的官职。

凭本事混在官坊之中,虽然如今麾下也有不少人,可谓是一飞冲天,翻身做主。

再看看原来的那些人,那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原本的私活都没了。

不仅如此,那看见他们就跟看见仇人似的了。

幸亏在官坊啊,不然怕不是要被人打死,尤其是当他们知道那玩意一个比一个毒大,他们还都知道了。

就是他们如今这个定位……

和最开始的目标好像,有了亿点点距离。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事!

与此同时公输家和墨家也在暗自朝着这个方向发力。

火药一物,实在是过于荡澈人心了。

就是由于过于关注,没过多久,暗自发力,就变成明晃晃的了。

再往后,因为火药乃是秘坊重中之重,成果两家皆知,硬生生从最初的坚定不移,到最后因为火药为桥,偷看对方所设计之物。

同为官坊之地,一个是铁官长,一个是铁官丞,都是铁官坊数一数二的人物,很多东西,很多东西那可谓是极为简单。

本来就已经在暗地里勾心斗角了,眼下那真的是搬在了明面上。

阔别多变,攻城器械,也在两边的争斗之下,突飞猛涨,不过这个就是后话了。

甘罗亦是已经前往了西域诸国,启程之日,也很是平静。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甘罗就准备离开了。

不是因为没有排场,而是甘罗不准备那么弄得兴师动众。

与其离开的时候轰轰烈烈,不如归来的时候,一切尽在掌握中。

如今就是用到他的时候。

送甘罗离开的时候,谈不上人多,但是却也绝对算是郑重了。

别的不说,陛下到场,就已经足以说明重视了。

临走之前,始皇帝也让人端上来了送别酒,不同于六国,西域诸国,终归是远之又远,“此为饯行酒,愿你早日功成归来。”

“谢陛下恩典!”

“臣定当不负使命!”

【今日之行,于他事不同,山遥路远,日久年深,饮下这杯酒,宁爱本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

声音在耳,虽然感觉压根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日久年深实在夸张,但是不管怎么说,由于林朝之声过于正常,甚至让甘罗有点不适应。

【这个时候,应该往酒里面放点土,感觉更应景。】

始皇帝:难不成还有人会往酒里放土不成?

【这要是换成了西游记里面的唐王唐太宗,现在甘罗的杯子里面就要装土了。】

始皇帝:……

倒也不必。

至于甘罗反倒是没什么太大感觉,即便是喝土也无妨,更别提不喝土了。

目送甘罗离开,林朝也不由得道,【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都有一种看甘罗实在像是看要走的唐僧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很怪,但是就联想到了,现在感觉都好像啊。】

【大概是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甘罗也是小神仙的缘故吧,俩人还都往西走?】

嬴政不知道金蝉子转世如何,但是就甘罗那个小神仙,他还是清楚的。

不得不说,甘罗走得还是很快的,至少没听见。

也伴随着甘罗启程没过多久后,身后有人匆忙骑马而来,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才知道消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同僚。

不过更准确的说是曾经的同僚,摸了一把,真的有了孩子的那位。

甘罗在那一瞬间有了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不过就眼下的局面,甘罗终究还是忍住了不管他继续走的念头。

虽然他脑子可能不太好,但是这人其实还算是不错,即便是这件事甘罗也不是多想承认。

“西域之地,终归不同于以往之地,山高路远,玄之又玄,还是带上这个吧。”他终归上前一步,拿出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面,两幅画像,一大一小,“知道你大概不信,但是这东西,那是真有用啊。”

“这个东西,那是经过了不少人认证的。”他道,“肯定保佑你一路平安。”

……

……

甘罗:我躲得了林朝,我没躲得了你是吧?!

咸阳中正在处理粮草事务的萧何也不由得打了个喷嚏,谁在想他?

嗯,定是刘季!

第144章

远在北地的刘邦真的在往咸阳写信, 不过眼下这信却是写给林朝的。

究其原因是夫人即将临盆。

刘邦倒是没忘了让林朝算算,虽然他人不在,但是吧, 信还是可以送回去的。

北地风气, 比之沛县冷冽了不知多少。

而相比较去年, 他今年也算是不错。

陛下送来的两个人, 那简直就是让他如龙在侧, 如虎添翼。

唯一不太好的是当着当地其他部落派来的使者时, 他这边刚刚说错一句话,陈平和张良一起踩他脚, 一边一个,脚那叫一个疼。

尤其是张良,当过游侠的就是不一样, 不仅仅脑子更好, 那力气都比陈平更大。

脚差点没被这俩人踩肿了。

除此之外,韩信那小子的性格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才学也是真的不小。

当然, 相比较张良, 另一位韩信, 韩信不是跟着他的, 而是跟着王贲的。

只不过后来韩信不仅仅是在一处, 也会来他这边看看, 但是不得不说,韩信的能耐实在不小, 但凡不是王贲是他头顶上司,他都把韩信抢过来了。

可惜,太可惜了。

刘邦看韩信, 那简直就像是看别人地里面的庄稼,一半在别人的地里,一小半还在他这边。

望眼欲穿啊。

不过写完了信后,刘邦就赶紧让人收拾了东西,他们要换地方了。

匈奴大军缥缈至极,或是寻找,或者冲到冒顿之前,包围冒顿。

他可是等着见冒顿很久了。

不过刘邦不成想,在信件发出去之后,竟是引来了探子,而这个探子,很巧,让他找到了冒顿大军。

在交锋数次之后,刘邦终于见到了冒顿。

在和转投秦军的匈奴人确认再三远处那个看起来比旁人要壮上一点的正是冒顿之后。

在那一天,刘邦看着远处的冒顿,当场笑出了声,“哈哈哈哈哈哈——”

张良:?

“我想起来了一件高兴的事。”刘邦笑声肆无忌惮。

张良:???

在那一瞬间,张良心念一动,随即道,“莫不是你从他那边知道了什么?”

此话一出,刘邦笑得更大声了。

伴随着两军交战的时候,这亦是个中心开花的局。

今时今日,不同于林朝所说那以往。

这里不是中原,更不是白登,这里是匈奴地界,而且以后会变成大秦之疆土。

与此同时,林朝笑不出来了。

在御书院,林朝看着来自刘邦的信,林朝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你人都走了,你还记着这件事呢?】

【都说了我不会算什么生孩子时辰!我真不会!】

【瞎猫碰上死耗子了而已!】

【真说是信了这玩意,万一害人了呢!】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长公子这件事你到底都和谁说过?】

林朝一边想着一边目光不由得看向那边的扶苏。

“……”扶苏。

其实,我没怎么说过。

我有点冤。

“既是刘将军来信,想必是为了家中之事,要不我陪你一起走一遭?”扶苏直接试图撇清关系道,“虽然我同他交情并不深,但是他身在北地,吕博士官如今身怀六甲,临盆在即,我身为太子,也应去看看。”

我俩不熟。

【真的不熟?】

真的,扶苏在心下道。

林朝一边应了声,一边对此将信将疑,但是毕竟说话的是长公子,长公子说话还是有些说服力的。

只不过这个说服力还没存在半天呢,转眼就直接化为乌有。

因为俩人一到地方后,林朝看见太子妃带着孩子也来了。

甚至驾轻熟路的。

尤其是小公子,直接抱住了吕雉的大腿,“咿咿——”

【长公子,你管这个叫不熟?】

“……”扶苏。

我真没注意夫人的私交!

至于始皇帝于吕雉之事,也是关注了三分。

虽然,有些事情已经暴露了本相,他们并非秦国之外戚。

但是之前在吕雉身上下的力气也是真的。

家世清白,其母能力卓绝,其父……

也比较卓绝。

说不得能够在战场上立下不小功劳。

身后还没有六国的影子。

两个孩子年龄还相当,如果可以这件事能成亦是不错。

尤其是伴随着吕雉最终生出来一女后,这件事就更多了几分尘埃落定的意味。

吕雉知道,扶苏知道,不过这件事终归大家都没说出口,一切且看日后。

而林朝还是没有送礼,甚至还得到了一份大礼。

究其原因是——

在他顺口关心了一句别惦记什么时候都可能后,吕雉就感觉到了胎动。

不久之后,林朝看着那封信,又看了看那边的长公子,又看了看那封信。

【我这是开了金口玉言了吗?】

【在这个事上这么灵?】

【兜兜转转,我真的要去算命了?】

【这概率学过于离谱了吧。】

对此,长公子抬手拍了拍林朝的肩膀,也不知道是安慰还是鼓励。

反倒林朝感觉就有点复杂。

不过这种念头转头就没了,因为转眼已经到了墨家和公输家见真章的时候。

林朝恨不得搓手以待。

到达了巅峰。

然后林朝就发现,这就不是个回合制游戏。

两边造的都是攻城器械,不是守城的。

换句话说,两边比的是谁功成更强。

最终演变成了两边带着人看成果。

两边说的很复杂,包括齿轮等等,放在一起对谈。

从齿轮大小到用具方法。

林朝听了,但是仿佛就跟没听一样。

左耳听,右耳冒,甚至在脑子里面都留不住。

林朝沉默着,最终刷起来了视频。

相比较铁官丞和铁管长的争论,林朝感觉看跳水谁水花大更有意思。

看完了水花,林朝还刷到了保养宝剑的视频,暖光落于上,淡黄色的小花,嫩嫩的绿叶,放在清透至极的瓶子之中,水不过一半,那朱红色的刀架上放着一柄宝剑,剑鞘为木制镶金,上有纹云纹,看起来好看极了。

剑柄乌黑,倒是显得朴素了一点。

宝剑一抽,那剑鸣之声顿时落在耳旁,清晰至极。

好剑!

吹毛短发!

亮的就如同宝镜!

一只手出现在其中,刷子沾着油的声音,是那么的清晰。

随后刷子落在剑上,一下,一下。

在场的武将那看的一个比一个认真。

尤其是王翦。

甚至有点手痒。

如果是他有这么一柄宝剑的话,他也绝对会好好养此剑的。

姚贾看着这个就挺不理解的,但是姚贾不理解的有很多。

之前一群人看钉马蹄铁看的入迷,今天看这玩意看得入迷,就不是很懂你们武将。

就是当画面一转,画面中有人拿着一个一个带把手下圆盘之物去磨铁,没过一会儿那铁锈就没了,整个铁器之上焕然一新,甚至那圆盘立起来,直接把那铁器毫不费力地就切成了两半后,看方镜入迷的就不仅仅是武将们了,还有铁官丞和铁管长。

[你知道什么是古代版本千里眼吗?]

[其实古代版本的千里眼,就是望远镜,两片镜子组成,大的为凸透镜,小的为凹透镜,两个镜子合到一块,就组成了望远镜。]

[实际上在先秦时期,我们就已经用上了千里眼!]

[神话之中的千里眼,本质是有原型的,只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原型被人遗忘,只记得千里眼这位神仙。]

【我现在只想知道这位原型是谁,墨子还是鲁班?】

在那一瞬间,别管是铁官丞还是铁管长,此刻都是心下一攥,虽然说这都是假的。

但是就这种神话对方的事,那绝对不由得多看几眼。

本来就剑拔弩张,眼下就更是多了几分直白。

而也就是在此刻,就听见那声音继续道——

[而这位原型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祖先!]

[制造千里眼,实际上是我祖宗宋国的手艺!]

宋国?

这谁?

没听说过啊。

编出来的吧?

[大家都知道先秦实际上还有两位极为出名的工匠,一位是鼎鼎大名的鲁班,一位是著名思想家墨子,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们实际上都和我祖宗有一些关系,甚至他们都是从我祖宗这里得到的手法。]

[甚至他们自己都承认!]

正在当着史官的面,拼了命地试图一心二用的铁官长和铁管丞都心下一顿:?

什么玩意?

刚刚那个号称千里眼的望远镜感觉很好,但是这个?!

我们都不知道!

哪有这么个人!

这不纯纯个自己祖宗贴金呢吗?!

虽然这个东西很好,但是,也不必如此吧!

那里面的声音仍旧在继续,[甚至墨子为了报恩,曾经还救他一命,而鲁班被别人蛊惑,想要害他,最终被墨子拦下,这里面藏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情,但是就结果来说,他终于活了下来,最后成为了集大成者,这件事大家可以去史书上找找,句句属实!]

【墨子报恩,鲁班蛊惑……】

【嚯!合着宋国是这个宋国是吧?!】

【艹,绝了。】

【我第一次听说墨子救宋中的宋国竟然能是个人。】

【具象化能具象化成这样,我是没见过。】

【真和祖宗的肉身查了一下,dna相似度为百分之零是吧?】

至于铁官长和铁官丞,此刻眼神也呆滞了那么一瞬间,原本那愤怒在一瞬间不说是荡然无存那也是戛然而止。

【这是从郑国那边取的灵感吧!】

【此国不是彼国,但是彼国可以是此国?】

【对比一下,陛下是秦王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非常附和史实,毕竟好歹秦国还不是个人呢。】

始皇帝:……

林朝,你这两天是不是在御书院太闲了。

朕要不给你安排点事,让你干干?

而与此同时,赵佗那边的稻谷,眼下真的种出来了点眉目。

别管怎么说,能用!

第145章

远在北地, 亦是有个好消息,刘邦牵制冒顿大军,王贲等人率军合围, 蒙恬分路向北阻敌。

而冒顿仿佛像是在等着什么。

一切都显得很是顺利。

甚至不少人都觉得冒顿还有援军, 但是最终以结果而言, 大捷。

定阴山地!

冒顿大军分而逃之。

分股分兵, 击各小部落,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 啃下冒顿曾经的地盘。

在这其中,韩信名则为谋士, 实际上已经为小将军,位于王贲之右。

所提之建议,说是许多都像是灵光一闪, 综合起来, 那就是神来之笔。

别人不说,王离那是真的服了。

他一直都知道韩信是兵仙, 其天赋也是卓绝, 但是鉴于韩信年龄小, 终归有些看小师弟的感觉。

嗯, 其实也可以说是小师叔。

因为是祖父的弟子, 但是王离比较坚定的决定还是当小师弟看吧。

也幸亏这个念头王贲不知道, 否则王离必定要挨一顿来自老父亲的爱护。

同样的, 王贲心态也多了几分骄傲,除此之外, 还带着几分怅然。

父亲曾说武安君,他不曾见,但是武安君到底是何等神人, 他自是有所耳闻。

武安君出,山东列国无不惊恐。

而韩信,那是同武安君一般的人物啊。

与此同时,冒顿出逃之际,刘邦率兵去追。

正巧韩信亦是在军中。

而这个方向越发往东。

北面大捷,稻谷得果,两个大事,实乃国之大喜。

回来论功行赏是一回事,当时的赏赐亦是直接送了过去。

连带着册封韩信为将的旨意。

班师回朝指日可待。

就是冒顿并未抓到,让他伪装逃了出去。

刘邦在打听清楚之后,刘邦当即追击冒顿。

彼之英雄,我之敌寇。

那是他的老对手,更是他的敌人!

更不要说,他还有私仇在身——

孙贼!让你欺负我家孤儿老小的!

鉴于深入王庭,粮食还够,刘邦在派人告知了王贲后追了过去。

就是这个方向,越发往祁连山那边去了……

两个月后,在咸阳,更有祉昌使者到达。

始皇帝直接连见也不见,而是直接指了扶苏过去,随后继续处理当前秦法事宜。

当扶苏见了人的时候,最开始倒是很温和,只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扶苏听得眼皮直跳,甚至此刻都想直接拔剑相向。

“古之周,今之秦,四海本为一家,在下曾细数,我国祖上曾经也为朝贡周臣之一,故而也愿意再为秦之属国,朝贡于秦。”

“那些东西,也可以放回秦地,我国既是已朝贡,两国就是友好邦交,秦地为主,我们亦是会接起朝贡之责,日后那些东西,也可以交由臣属,每年定当统一时间送于咸阳。”

扶苏听着这一切甚至都听笑了,祉昌使者见状俨然就更加直白的说着自己的目标。

甚至觉得这件事可以好好谈。

“当然,两国邦交至此,那位甘罗为我们好生解释清楚,也可以快些回咸阳,日后也不必再过去了。”

“如果可以,此人霍乱四国,心恶人歹毒,妄图毁我国与大秦邦交,若是原为信任之道,杀之以谢天下,那就更好了。”

甚至别说此刻扶苏听笑了,林朝都不由得道——

【好家伙,你搁这,你跪下,我求你个事?】

【是不是剧本没拿对啊?】

【要不看看这是哪?】

【你说今我祉昌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我都算你剧本拿正了。】

【真真玩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枉活四十有三,即将命丧九泉之下是吧!】

“借用中原人的一句话,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啊!”

在那一瞬间,走到这边打算寻太史问韩史之事的韩非脸色当场绷不住了。

去你的借用中原人一句话!

【可以很强,但是你知道这后面可是还有个事呢,那是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你也想诛之?】

祉昌使者自是听不见林朝之音,此刻还想要说下去,扶苏却是已经听不下去了,“既是无心来谈,那日后再说也是无妨。”

“不,太子殿下想错了,在下并非无心,乃是有心,大大的有心。”祉昌使者认真道,“甘罗霍乱四方,实乃罪大恶极!”

“我祉昌若为秦之属国,那秦与祉昌为一家,两家同心同德,那甘罗更是罪加一等!”

“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

【懂了,合着这是抛开是我们先扣押马匹棉花等物不谈,甘罗全身都是错啊!】

【你觉得我大秦大怨种不成?】

【东西要,以后还要独揽,甚至还想要转交给你们送达,搁着二八分账,你们才八成是吧?二成是大秦的,大秦看你眼色?】

【名头好听,但是利益全都要?】

“祉昌眼下为众矢之的,想这些,想这些怕是太远了。”扶苏亦是道,“若是为一郡的话,秦定是会护佑祉昌的,毕竟,祉昌之民,也为我秦地之民。”

“但若不是如此,那大抵也谈不上祉昌之民为秦之民。”

此话一出,祉昌使者脸色顿时一变,俨然就像是踩到尾巴似的,“太子怎能如此说?!”

“我乃是为两国之谊到此而来?!”

“我王慕之秦帝代周,我国也愿意回归故土,但是若是像是太子这般毫不尊重周遭,怎的承继万民!”他说着,甚至道,“我祉昌距离秦地山水重重,周遭同秦国有利,与我祉昌有怨,故而有今日一遭!”

扶苏看着祉昌使者“若是使者真的毫无所念,又何必出现在咸阳?”

祉昌使者脸色一红,“难不成太子还真以为秦国的大军能够不远万里出现在祉昌国城下!”

也就是在此刻,有人匆忙前来,“太子殿下,陛下传召,不必再谈了。”

“祉昌平定了。”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祉昌使者愣在了当场,脸色又青又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秦军虽强,秦国虽大,但是距离祉昌那是万里之遥!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他不信!

他不信!

林朝也愣了一下,随后他心下的笑声,笑的极大。

【恭喜,国境线,向你而来。】

而这一切归功于刘邦等人。

不过,更加准确说是因为冒顿到达了那边。

祉昌成了冒顿一方的祉昌。

援军同冒顿之军合流,最终让刘邦一锅端了。

而远在齐地,一直以来被冒顿寄予希望的地方,甚至曾经给冒顿写信的人家,今年迎来了丰收。

天下富户迁咸阳这件事,很巧这一次轮到了齐国田氏,有人刚刚偷偷布局,顺便提前把信寄出去,就以他们田氏在齐地的能耐,这件事决定可以!直接写信告诉冒顿告诉内外出击,人就被搬走了。

即便是手段温和,那也是手段。

只留下了一场还没开始的联络,就戛然而止。

而对于百姓来说,相比较旧齐之法,秦法严苛,但是这两年在逐渐削弱,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两年农具增加了不少。

铁制的就不说了,铁器这东西,销天下兵这件事,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在农具上得到了不少实惠。

除却这等农具,还有其他的新奇之物,从咸阳那边传过来。

官府那边还帮之改新。

伴随着齐国一亡,许多人更不是齐地诸侯麾下隐民,而是普通百姓。

一切当前,能吃饱饭,有盼头,今年还是丰年,又有多少人跟着反叛?

真说是死士这东西到底有多强,齐国到底有多厉害,当年就不会投降秦国了。

当然,因为头顶换人之后,不少人利益受损也是真的。

然后这小部分,还没起来,被当地官府直接给灭了。

连个水花都没冒出来。

而作为曾经被拉拢,也是最为愤慨的读书人倒是不少,本来对于关稷下学院这件事也是怨声载道,但是如今来看,哪里是关?

这是搬家。

祭酒是荀子,还有鬼谷子坐镇,是指如今还有蜀中的李二郎助阵,关键,最关键的是,集天下之书!

除此之外,还有纸这种东西!更有印刷之物!

能看,能不能拿走!

一切只能偷偷传播。

但是若是想要名正言顺,那必须为秦国官员!

阳谋!

赤裸裸的阳谋!

但是那是天下之书啊!

据说浩如烟海,滔滔不绝。

而且据说咸阳还在修周史、列国史,虽然藏着掖着不直说,但是就听说那国馆之中最明显的一个架子上,只有一本《春秋》,还说有更重要的书要放之其上,这就是明摆着的!

但是周史,周记,的确是重中之重。

那是他们以前做梦都看不到的东西……

但是,秦国有。

听说还有古时圣王更多的记录。

兜兜转转,还是有许多人前往咸阳,至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拉拢?

谁管啊!

谁在乎啊!

更别提就在不久之前,张良路过齐地的时候,作为御史那可是真的杀一儆百,以一人之力,澄清玉宇自然不可能,但是在那背后的人实在不容小觑。

再加上从咸阳国馆之内走出来的学子三板斧下来,那是真的带上了几分焕然一新之意。

只有冒顿,拿着那封信,看着时机,出击。

前后夹击,仿佛要复刻秦国在楚地的大败。

结果……

冒顿被溜了。

也就是在城破之际,那一天,冒顿拿出来了之前从中原送来的那封信。

冒顿咬牙切齿的在被亲卫护持逃离此地之前,把信留在了祉昌。

而经此一战,刘邦亦是因功封侯。

第146章

北面如此, 南面亦是即将动兵马。

赵佗虽然不能再领兵,但是赵佗带回来的消息还是很重要。

尤其是如今这稻谷良种也是真的能够于咸阳再生,百越之地势在必行。

伴随着北地收拢, 那边由李信为主帅, 羌瘣、辛胜等人为将。

大秦曾经是一架停不下来的马车, 但是如今伴随着秦法改之, 一切已经有了变化, 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变化, 这或许不是最后一战,但是北地安定, 南方平定,休养生息三十年内天下再无战事,三十年后不起大风波。

同样的这要是军中最后一场巨大的洗牌。

日后再也不是那利出一孔的时代。

秦地的百姓可以好好的歇息了, 他国历年征战的百姓亦是如此。

李信走之前, 其实如果可以他真想把林朝一起捆着,但是吧, 这件事他只能在心下想想, 否则陛下就得第一时间把他打包送走。

一切当前, 李信只得趁着最后的空隙, 在下朝的时候叫了林朝, “我听守山人说, 它现在正在山中,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

林朝怎有不同意之理?

二话不说,直接问,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过些天就走了,今天下午如何?”

“今天就走?”

“今天就走。”李信肯定道。

随即,李信把林朝给带走去看大熊猫去了。

顺便临走之前, 林朝倒是也没忘了,不久之前和茅焦之约,“我今天还有事,大概不能去筷合宴了,以后有缘再去。”

一众老饕:?

不是!

这合理吗!

茅焦,好不容易把林朝劝动了啊!

好不容易啊!

李信你知道,茅焦劝动林朝参加我们这种场合到底有多难吗!

结果你这一句话直接把林朝给捞走了!

直接!

食铁兽有什么好的!

就因为他是食铁兽吗!

面对那恨不得都要吃人的目光,李信没有半点的感觉,完全无视了他们的目光。

他家食铁兽就是很了不起!

吃喝又算得了什么?

有道是说走就走,不久之后,林朝和李信就直接去了山中,相比较上次,这一次更加圆润了不知道多少。

看得出来在山中日子还算是不错。

不仅如此,它还带回来了一个,不过不同于它,那是棕白的。

不过那只没在这边徘徊多久就跑了。

也就是在这边待了好一会儿,天色就黑了,不得不说,时间过得太快了些,虽然主要原因也是来得有点晚,以至于没多少时间,李信还问了下,“天色已深,要不明天再回咸阳?”

林朝闻言,顿时同意。

也就是当天晚上,一墙之隔的李信蹭了许多小动物视频,用一个小小的木棍上面拴着柳条一动一动,那通体橘色的长毛猫就跟着一动一动的,傻乎乎的,很可爱。

甚至乐此不疲。

就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木棍变成了细细的长条之物,上面裹着颜色,那原本拴着柳条的地方,眼下也变成了多彩的羽毛,看起来更加好看了,甚至一动就开始发出清脆的铃声。

就是从橘猫玩,变成了逗人玩。

甚至看到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繁殖的季节……]

嗯……

这个感觉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但是也挺好看的。

就是到了后来的时候,那异镜之上,出现了一咬声脆的美食,嘎嘣脆。

深更半夜。

鸡翅中间被切出一条一条容易入味的缝隙,以至于热煎之,煎至金黄,甚至有些地方,看着有些火大了,多了几分橘深,但确实给人一种更加焦香酥脆的感觉,再撒上一把清脆的小葱,看着就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