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0(2 / 2)

遇卿欢 慕容卿默 14939 字 1个月前

“表姐,你在看什么?”楚思怡见沈瓷出神,也忍不住的凑过来看了眼,刚好瞧见姐姐和那未来姐夫的背影。

眼看两人就要走远,楚思怡忍不住的开口,“不然,我们跟上去瞧瞧?”

“什么?”沈瓷不解。

倒是楚景澄很赞同这个提议,“成,我们跟上去瞧瞧。”

“行!”兄妹俩一拍即合,楚景澄顺势拽上楚修筠,“哥,一块去。”

“啊?”楚修筠一脸惊愕。还有他的事儿?

“姝儿,一起去。”楚思怡头一回做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有一些心虚,但她干坏事的时候不敢拉上表姐,便退而求其次带上裴姝。

其实心里也是没底的,但她不知道裴姝这会儿巴不得离的远远的,给哥哥和沈姐姐创造机会,干脆的答应下来,“好。”

“但这里不能没有人在,今儿个这么热闹别一会儿我们回来小二将桌上的吃食全部收拾掉了。”楚思怡面对吃的,小脑瓜总是转悠的飞快。

三两下将后续事情全部都安排好,“表姐,你就留在这里。”

“什么?”沈瓷愣愣的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的时候厢房里已经只剩下她和裴珩。

想来也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拉上裴珩一起干坏事,做什么都将他排除在外。

便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沈瓷有些局促的站在一旁,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裴珩原本是在喝酒的,看着悠然自得,但心中的紧张也唯有他自己才懂,他的确想和沈瓷独处,但一直都不敢奢望,谁知机会来的那么突然。

裴珩从前都不知自己竟这般容易满足,只要和沈瓷待在一处,他就会高兴,即便他二人什么话都没有说。

可他同样看出了沈瓷的紧张,心中缓缓的叹了一口气,干脆利落的将手中的酒杯放下,“若是你若不想同我独处,我出去走走。”

他没有什么以退为进的心思,是当真不愿沈瓷为难,说话间已经走了几步。

“裴世子留步,我不是这个意思。”沈瓷连忙出声喊住他。

“我只是有一些反应不及,他们怎么就这么走了…”

沈瓷到这会儿还是满脸的懵,她还没理清楚思绪,几人说风就是雨,跑得远远的。

“他们几个小孩儿心性,估摸着一会儿就会回来,不必担心他们。”裴珩出声安慰道。

沈瓷轻轻的点了头,“嗯。”

二人说熟悉不算熟悉,沈瓷和裴珩当真是没什么话好说的,这会子只有他们二人,气氛也逐渐变得尴尬起来。

时常都是裴珩说话,沈瓷回话。

说的也都是一些寻常问候。

实则裴珩也很尴尬,最好的法子便是各自为政,谁都不要开口,说不准还能好受一些,只是他是在舍不得不开口,便强行的搭话,不愿意错过一分一毫。

“上一回送你的游记,可看完了?”

裴珩误打误撞,说起了沈瓷感兴趣的话题,说到这个沈瓷总算是轻松了一些。

就连回话的声音也轻快了不少,“已经看完了,就是有一些事情不大明白,还想着若有机会见到裴世子可以向你请教。”

“倒也不必这般见外,有什么想知道的直问便是。”裴珩缓缓的勾起唇角,这边还在回应沈瓷的话,思绪早就已经飞到九霄云外。

开始思索着下一回要送几本游记给她。

这一次就连理由都是现成的,因为沈瓷喜欢。

都是自家亲戚,他送几本游记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昆仑…是在何处?”

“那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如同蓬莱岛一般的地方…”

裴珩一脸冷静的和沈瓷说起游记里的风俗人情,他晓通古今,不仅和沈瓷说了不少神话传说,还说了不少奇闻怪谈。

听得沈瓷一愣一愣的。

满脸都是好奇,“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

沈瓷的眼中满是好奇,眼神干净而又纯粹,裴珩很有耐心,和她解释传说的由来。

“那就是假的?”

“但谁也没有法子证明,那些都是假的。”裴珩浅浅的笑起,“传说也是要有所依据的。”

他将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的告诉沈瓷,没有任何隐瞒。

裴珩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夫子,至少每一回听裴珩和她说起这些,她的兴趣都是日渐浓厚,从未生出过什么厌烦心思。

沈瓷的问题很多,而裴珩耐心的一一作答。

不知不觉间,二人倒是没了先前的生疏。

沈瓷甚至还给他倒了一杯茶,让裴珩受宠若惊,即便他知道这只是沈瓷担心他说话太多了些,换做任何人在她的面前,她都不会吝啬这一杯茶水。

但对于裴珩而言,就是一件值得他高兴的事情。

第29章 第29章想入非非的裴世子

金陵城的七夕很热闹,朱雀街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一墙之隔的厢房外,喊叫声此起彼伏热热闹闹的,但是厢房里头,裴珩和沈瓷却不是如此。

虽然他们俩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和尴尬,如今的气氛倒是温馨许多,好歹坐在一处说话的时候不用裴珩一直找寻着话题。

裴珩捧着那杯茶心满意足。

二人说了不少的话,裴珩对着沈瓷也没有任何的藏私,那些原本不明白的,如今都已经明白,她还趁机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很是心满意足。

沈瓷原本还担心和裴珩单独相处这时间会很难熬,谁曾想竟然这般的轻松,她不必绞尽脑汁的想着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合适,她原本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就算问出了再多奇奇怪怪的问题,裴珩也并不会笑话,反而是耐心的解释。

时间就这般悄无声息的度过。

楚修筠四人离开之后,他们点的菜才陆陆续续的上来,沈瓷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也不太清楚几人要什么时候回来,看着面前的这些饭菜有点发愁。

裴珩倒是全无心理负担,命人将多余的碗筷收拾到一边,只留下了两幅,招呼沈瓷一块儿吃饭。

沈瓷呆呆的看向裴珩,“…表哥和思怡她们还没有回来。”

“他们这会儿也不知去了何处,若是等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去?等他们回来了再给他们点一些就是。”裴珩可没有饿着肚子等人的习惯,他拿起一副筷子递给沈瓷,让她放宽心,“这菜若是放凉了岂不是浪费?”

裴珩说的话都在理,沈瓷原本也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孩子,稍稍一想就想通了,没有兀自的纠结着做一些感动自己的事情。

至于和裴珩一块儿同桌吃饭?

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们也不是头一回一块儿用膳。

这一桌子的饭菜本也都是大家都爱吃的,沈瓷原本还有些忐忑,发现裴珩完全没有看她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松了一口气。

此处唯有他们两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

他们几人一块儿出来的时候,哪一次不是闹哄哄的?

裴珩根本就没有劝人吃东西的习惯,这一顿饭沈瓷吃的轻松愉快。

“你若担心裴姝他们,我让人出去找找。”裴珩见她担心,便想着要派长鸣出去找,虽说他想和沈瓷单独相处,但裴珩见不得沈瓷这般着急,便想着让她安心。

谁知沈瓷听见这话连忙摆了摆手,“思怡她们也不是小孩子,有分寸的,何况还有大表哥在,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沈瓷其实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在金陵城里有大表哥和二表哥在,暗处还有不少家丁守着,也不会出什么事。

她会这般的坐立不安,实则是另有心事,沈瓷往外头看了看,没有说话。

裴珩见她不愿提及倒也不勉强,二人慢悠悠的吃完了一顿饭。

只是外头越来越热闹。

他们定的位置临窗而坐,打开窗户就能够看到外面的景色,那些热闹的声音也络绎不绝的传到沈瓷的耳朵里。

她的思绪被带偏,忍不住的支棱起耳朵听了起来。

眼看沈瓷越来越心不在焉,裴珩哑然失笑,语气温和的开口询问,“要不要去外头看看?”

裴珩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沈瓷有些疑惑的抬眸,像是有些意外。

裴珩却好似没有看见她眼中的疑惑,兀自的开始和她介绍起来,“今日城里很热闹,七夕灯会比起上元节来也毫不逊色。”

他和她说了不少热闹的场景,成功的引起了沈瓷的注意,裴珩对沈瓷并不陌生,楚修筠和楚景澄没事总爱提她。

裴珩也知道,沈瓷先前一直都待在府上并没有去看过灯会。

她今日会出现原本也是出乎裴珩的意料,但裴珩能够看的出来,沈瓷的眼中也有向往之色,并非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机会。

“不若一起去看一看。”裴珩的声音很是温和,温和的沈瓷都有一些恍惚。

裴珩没有说话,安静的等着她的回应。

沈瓷今日的确是想去看花灯的,想去看一看,父亲和母亲曾经定情的地方。

只是表哥和表妹都不在,有一些话她也不便对裴珩说。

毕竟,裴珩只是她表哥的表哥,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本想安耐住这些心思,可外头实在是热闹。

沈瓷飞快的抬眸看了一眼裴珩,想要拒绝,又有一些舍不得,整个人纠结的不得了,她没有掩饰,表情生动又有趣,裴珩淡淡的别开眼,担心自己再看下去会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河边还能够放花灯。”

裴珩轻声开口。

沈瓷眼中的挣扎之色愈发明显起来,“…我。”

“听说还可以看烟火。”

裴珩又说了一句。

沈瓷已经败下阵来,事不过三,再裴珩再一次问起的时候,沈瓷认认真真的点了头,听从了裴珩的建议,去外头看看。

裴珩心中满是欣喜和愉悦,他对七夕灯会也没有任何的兴趣,也并不想强人所难,不过是看出沈瓷有意,才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今看来,她果然是喜欢的。

他吩咐小厮留守于此,便带着沈瓷一块儿出了酒楼,沈瓷已经许久不曾看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原本还有一些拘谨,但一看见花灯所有的拘谨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瞧着还算稳重,但脚步轻快,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

裴珩险些要跟不上她。

朱雀街两旁的花灯都很漂亮,只是也没有沈瓷想象的那么多,裴珩就在她的不远处,可以清晰的看见她脸上的神情变化。

他有些疑惑的走了过来,“是花灯不好看?”

沈瓷摇了摇头,说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多,“我以为整条街上都会是花灯。”

原来还有不少卖香囊荷包的。

“等到来年上元灯会时,这里就都会是各种花灯,那时候会更热闹。”裴珩浅浅笑起,在沈瓷的身边替她解惑,告诉她今日毕竟是七夕,还有许多七夕的习俗。

沈瓷在一边听的认真,时不时的问几句话,这倒是让裴珩有些奇怪,“平江,没有这些吗?”

据他所知平江也不是什么小地方,那边繁华的很。

“每年七夕的时候,爹娘都要单独出门,他们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又不愿陪我,所以都让我一人待在府上。”沈瓷说起这些的时候,语气还有一些埋怨,倒是和裴珩平素所见到的很不一样。

“我听父亲提及过,令尊和令堂的感情一向和睦。父亲说若是有什么事要求沈大人,还不如去求沈夫人来得快些。”

“在家中时,的确有不少人上门来求母亲的。”沈瓷笑着接话,但二人都没有细说。

“上元节也是如此,爹爹说他要带娘一起出去。”沈瓷浅浅笑起,毫不吝啬的同裴珩分享起自己心里珍贵的回忆,“爹爹说我们一家三口成日都在一起,但他很少能和娘单独在一起。”

所以,七夕节,上元节,还有母亲的生辰,爹爹总是会单独的陪着母亲。

沈瓷小的时候也不理解,甚至还为此哭闹过。

但爹爹就算再怎么疼爱她,在这件事情上也从不会妥协,她如今渐渐长大,才明白父亲和母亲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他们让沈瓷明白,她是被父母深深的爱着,期待着,来到这个世上的。

父母留给她的感情和回忆,足够支撑沈瓷走完余生的路。

裴珩没有说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他只需要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倾听即可,沈瓷有的时候会说起自己的父母,有的时候不会说。

几乎是想到什么,才会偶尔的说上一句。

若不然,她就一直看着花灯。

闲庭信步,走马观花。

裴珩也就这般陪着她。

这样的相处让沈瓷很安心,他们看了许许多多的花灯,有一些花灯需要解谜,沈瓷看了一眼谜面就收回了视线,倒不是猜不出,只是她在思索着这花灯要怎么提回去。

那些谜面对于裴珩而言自然不算什么。

但他不会自作主张,见沈瓷没有特别想要的意思,便没有开口。

只是她有时候在一个摊位前头停留太久,裴珩倒也会问一句她是不是喜欢,语气和面对几个妹妹时别无二致,也不会让沈瓷多想。

沈瓷却只是摇头,花灯好看,却也仅仅只是好看,说到底沈瓷还是嫌麻烦。

可沈瓷不知道,她会嫌弃麻烦是因为不够喜欢,只要足够的喜欢,她根本就移不开视线,也不会权衡利弊去考虑麻烦与否。

眼前的花灯便是如此。

只一眼她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的停下脚步。

那花灯光彩夺目,很是耀眼。

不似一般的花灯用纸糊住,那是一盏琉璃花灯。

大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花灯不仅仅沈瓷看上了,来来往往许多的人都看上了,有些问店家要多少银子才卖。

店家却指了指上头的谜面,说要解谜才可以。

一众姑娘便围绕着那花灯看了起来。

沈瓷自然也过去凑了热闹,倒是裴珩还想着一会儿要去何处看烟花,在沈瓷去看灯谜的间隙,招呼长鸣到跟前,让他去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

可长鸣却没有立刻答应,“世子,属下还要保护你的安危。”

“你当金陵的城防是吃素的?今日这般热闹,兵部早就已经加派人手不会有事。”裴珩三两句话就将长鸣给打发。

快步的走上前去看沈瓷。

沈瓷望着那谜面,看了好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自己才疏学浅。

这谜面并不简单,至少周围的人没有一个能猜得出来,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全无先前的自信。

沈瓷看了那花灯许久,将那谜面看了又看,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今日是七夕,这些姑娘们自然也不是自己出游的,有一些和楚映梦一样是和未婚夫一道出门。

还有一些是和哥哥一起的。

她们自己猜不出来,但是会求助旁人,看向了身边的兄长或是未婚夫。

于是没一会儿,就轮到所有人抓耳挠腮。

唯有沈瓷,还是倔强的站在那处,裴珩压根没去管那谜面,只是匆匆的扫了沈瓷一眼,见她没有被人挤到才稍稍的放了心。

至于那谜面,裴珩站在这个位置根本就看不到,他也没有要往里面去挤的心思,只是站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关注着沈瓷的一举一动。

沈瓷又看了一刻钟,还是没有半点的头绪,她其实是想这么走的,但又不甘心。

这盏花灯,是她今日唯一喜欢的。

思及此,沈瓷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步三挪的走到了裴珩的身边,她抬眸看他,眼中的打算显而易见,“…裴…裴…裴…”

沈瓷并非是古板无趣的人,心思自然也是弯弯绕绕,她想着如今都求到人头上了,总不能还刻板的喊他裴世子。

可套近乎这种事儿,当真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她实在是喜欢那个花灯。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沈瓷的心中也越来越着急,她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最后脱口而出的还是裴世子。

喊完了人之后便呆呆的站在一旁,似乎是在嫌弃自己没能好好的套近乎。

裴珩倒是不指望她能喊出什么不一样的称呼来。

无怪乎就是和映梦思怡一样,喊他表哥。

至多再前头加一个姓。

但无论是表哥还是裴表哥,都不是裴珩想要的称呼,最要紧的是,他并不想当沈瓷的表哥,所以这个称呼刚刚好。

日后若是要改,也好改。

“想要那个花灯?”

裴珩语气淡淡开口。

沈瓷顿时点头如捣蒜,她的脸不知什么时候红了起来,只感觉周围的温度特别的高,脸颊也热热的。

很是不好意思。

裴珩走过去看了一眼谜面,便提笔写下了几个字。

掌柜的这个灯今日已经挂了许久,他着实没有想过竟有人可以答出来,这会儿见裴珩答出,也是心悦诚服。

将花灯取下交到裴珩的手中。

裴珩拿到花灯之后就交给了沈瓷,他没有关注那花灯漂亮不漂亮,只是担心那花灯到底重不重。

沈瓷小心翼翼的接过,冲着裴珩真心诚意的道谢。

她的眼眸亮晶晶的,眼中是不加掩饰的欢喜,这笑容很是熟悉,以往他的妹妹和表妹们得到心爱的东西时,也是如此。

裴珩其实没有想到沈瓷今日会求助于他,他还以为她宁可不要这个花灯,也不会来同他提的,他想到这里心中倒是有不少的愉悦。

“还要不要再看看?”裴珩询问出声,他看了一眼街市,发现才走过了一半,“也许后头还会有更漂亮的花灯。”

沈瓷欣然应允。

其实手中的这个花灯已经让她很开心,但裴珩的提议她也非常的心动,想去看一看还有什么。

但沈瓷到底没能如愿,二人没走几步路,就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动静,她倏然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

“裴世子,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沈瓷皱起眉头,往边上走了几步,她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但又觉得没有听错,仔细的听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

“像是小孩子的哭声。”

裴珩没怀疑什么,也静下心来听了听,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些,二人远离了人流,走到了铺子的后头,远离了人群喧嚣,果然听见了小孩的哭声。

且只有小孩的哭声,并没有大人的呵斥声。

二人心中都有所担忧,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样的举动。

“好像是在那边,过去看看。”裴珩话音刚落就冲着声音的方向过去。沈瓷毫不犹豫的立刻跟上。

越往里走,哭声愈发的清晰。

终于在巷子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小孩,沈瓷将花灯举了起来,才发现那是个哭花了脸的小姑娘。

巷子里黑咕隆咚的,也不

知这小姑娘在这里待了多久,若非沈瓷手中有琉璃花灯,他们走进来时也看不清路。

周围没有人在,巷子也有些远,亏得沈瓷细心才听见动静。

小姑娘还在嚎啕大哭,她二人也不知要怎么哄孩子,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干巴巴的说了几句。

“小妹妹,别哭了好不好?”

“小孩,你冷静一点。”

二人不约而同的开口,听到这风格迥异的对话,忍不住的看了对方一眼,彼此虽觉得对方说的话有些问题,但这会儿也觉察不出所以然来,也没人会去计较。

只是小姑娘的哭声已经渐渐的小了,再哭下去只怕是要把嗓子给哭坏。

沈瓷心一横,将手中的花灯递给裴珩,随后蹲下身问起了孩子的母亲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一味的摇头,说不知道。

问名字也说不知。

问为何在此处也不清楚。

沈瓷有点儿头疼。

“估计是和家里人走散的。”

方才沈瓷在哄人的时候,裴珩也没有闲着,仔细的观察了许久,这小丫头身上的穿戴并不差,养的珠圆玉润的,想来在家中也是极受宠爱。

至少可以排除是被遗弃的。

“那她爹娘一定很着急。”沈瓷眼中流露出不少怜悯,她看向裴珩,眼中似有些哀求之色,“裴世子…我们能不能帮帮她?”

裴珩其实很高兴可以从沈瓷的嘴里听到“我们”这两个字,虽然这话语里的内容让那个裴珩有些头疼。

但喜悦到底是比不悦更多的。

“我难不成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裴珩有些无奈道,“走吧,带孩子出去,一直待在此处也不是个事。”

“若能帮这孩子找到家人,也是好事一桩。”裴珩看了眼奶呼呼的小团子,忍不住的戳了戳她的脸,“今日遇到我们,也算这小丫头的造化。”

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若是被拍花子的看见,估摸着都要两眼放光。

沈瓷也明白裴珩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拿出手帕替小姑娘擦干了眼泪,同她说要带她出去找爹娘,小姑娘怯生生的点了头。

主动的牵上了沈瓷得手,裴珩站在她的左边,小姑娘想了想又伸出另一只手去拉裴珩。

二人皆是一愣。

但这会儿谁也没有去顾虑这些,他俩照着原路走了出去,原本还想去看的花灯也没了机会,他俩正在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人丢了孩子。

平素沈瓷觉得金陵城并不大,让她能够接二连三的碰见故人,但这会儿她却觉得金陵大的不得了,不过是想要找个小孩子的父母,却半点都不能如愿。

“大叔,你有没有见到人丢孩子的?”

“大娘,有没有人打听过来找孩子?”

沈瓷每一个摊位都问了过去,只是问过的人都是摇头,走了好一会儿都没找到小姑娘的父母。

倒是裴珩,不知看到了什么,下意识的顿住了脚步,连带着稍稍在前的沈瓷也停了下来,她转过身问道“怎么了吗?”

小姑娘也歪着头看他。

二人的神态有些一致,让裴珩有些尴尬。

他淡淡的别开眼,轻声解释了一句,“没事。”

他想编造一个理由,却又不想扯谎,索性闭口不言。

沈瓷和裴珩带着孩子一起走了许久,裴珩的右手牵着孩子,左手拿着的是沈瓷的花灯。

而沈瓷的左手牵着孩子,她着急的左顾右盼。

根本就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劲。

裴珩也不是看到了什么,只是觉得他们三人如今的模样,像极了带孩子出来看花灯的一家三口。

裴珩不想那么冒犯,可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根本不缺一家三口。

姿态模样都和他们一模一样。

沈瓷在专心致志的找着孩子的父母,殊不知裴珩已经想入非非。

尤其是裴珩看见在他们不远处的一个孩子走累了,撒娇让他爹爹抱,而身边的孩子也走累了对他伸出双手时。

这种想入非非就达到了顶点。

裴珩:“……”

他怕是没救了。

第30章 第30章你们俩,单独出来玩?……

“哥哥,我走不动了。”小姑娘软软糯糯的声音响了起来。

沈瓷也下意识的看向他。

裴珩看着冲他伸出手的小姑娘,着实有一些愣神,他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他其实不好意思说自己并不会抱孩子。

他们家中还没有那么小的孩子,他对抱孩子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抱过年幼的裴姝和思怡,只是那个时候他也不过七八岁,便是抱过她们两个也是有家中长辈帮忙。

这会儿被两双眼睛看着,裴珩有一些话压根就说不出口。

只能认命的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花灯递给沈瓷,而后学着旁人的模样将孩子给抱了起来,若非他定力十足,只怕是要惊呼出声。

这胖嘟嘟的小丫头,分量着实不轻。

好在小姑娘已经到了会说话的年纪,可以沟通,这会儿乖乖的搂着裴珩的脖子,一点也没有乱动。

裴珩抱着她在前头走着,沈瓷提着花灯走在一旁。

二人转了许久,却没有看见任何人,眼看时间越来越晚,沈瓷忍不住的建议道,“不如我们报官吧?”

“…嗯?”裴珩脚步微微一顿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原来可以报官。

先前全然将这事忘得干干净净。

“这捡到孩子要去哪里报官?”沈瓷轻声的问道。

裴珩看了眼怀中昏昏欲睡的孩子,不经意的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胳膊,淡淡道:“京兆府。”

“但京兆府在另一边,从此处过去要不少的路。”

“原本想着若是能找到她的父母,倒也不必去官府折腾一趟,可如今我们找了许久也没有头绪,还是交给官府为好。”沈瓷认真开口。

裴珩听明白了,她并非是才想起来,只是嫌麻烦,他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因为自己是真的忘记了,压根就没有想起还能够报官。

只是裴珩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倒是没让沈瓷看出什么端倪来,领着她往另一边走。

二人有了打算之后,便没再挨家挨户的问询,迅速的往京兆府去了。

今日七夕,全城热热闹闹的,连带着京兆府也多了许多的事,这会儿衙门里头还灯火通明,好不容易将事儿都处理的差不多了,裴珩和沈瓷又过来了。

京兆府尹自然认得裴珩,莫说人家如今是天子近臣,便是从前的身份也是让人忌惮,“裴世子怎么过来了?”

他亲自来迎接,很快就看到了裴珩怀里的孩子,“这是?”

“我们路边捡的。”裴珩随意的找了张椅子坐下,也没忘记沈瓷,拉着她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沈瓷:“……”

她总觉得有一些不太好,可走了许多的路,这会儿也累得不行,那些繁文缛节和规矩,早已经被抛诸脑后。

见无人注意到她,就乖巧的坐在一旁。

裴珩怀里的孩子这会儿已经睡着,因为她睡得香甜,她也没有将孩子给旁人的打算,只问京兆府尹今日可有人来报官说丢了孩子。

“倒是有。”

京兆府尹稍稍的回忆了一番,只是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便吩咐身边的人,“让师爷过来,将今日的卷宗也带来。”

一个衙役飞快的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师爷就带着一堆卷宗过来,“裴世子。”

师爷躬身行礼,裴珩随意的摆了摆手,又问了一次方才的问题。

师爷对比了裴珩怀中的那个姑娘,极快的找出了一张纸,上头的信息全部都对得上,“回裴世子的话,是光禄寺卿府上的孙女。”

裴珩拿过那张纸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而后递给了沈瓷。

沈瓷小心的接过看了起来,确如师爷判断的那般,上头的信息全部都对得上,她将将看完,就听见裴珩语气平淡的吩咐人去通知光禄寺卿过来认领孩子。

裴珩见沈瓷还在看那张纸,便侧身和她

解释起来,“虽说这上头的信息都能够对得上,但这些衣裳和项圈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稍稍富裕一些的人家都能够买的起,总有万一。”

“既然是我们将她捡来的,总要负责替她找到父母。”

沈瓷半点儿也不着急,“我也想看到小妹妹找到自己的爹娘。”

沈瓷和裴珩两人等了没有多久,就听见外头有闹哄哄的声音,原是光禄寺卿一家子都过来了,乌压压的站了一圈的人。

光禄寺卿在家中听说孩子找到了,别提有多激动,压根就没打算在府中等着,非要一块儿出来。

他们本以为是京兆府的衙役找到的,或是有好心人在外头瞧见孩子才将孩子送到衙门。

本还想着要怎么答谢恩人,谁知孙女竟窝在裴珩的怀里睡得香甜。

那在所有人眼中都不近人情的裴世子,甚至还伸手拍了拍孩子,让她睡得更安稳些。

光禄寺卿一行人看着裴珩怀里的小姑娘,大气都不敢出。

没一会儿就湿润了眼眶。

尤其是为首的老妇人,更是哭的和泪人似得。

他们这才知晓,原是一家人带着小孙女出去玩,孩子吵着要吃糖人,可是孩子前些日子牙疼,大夫说过不能多吃糖。

孩子母亲不给买,老祖母疼爱她偷摸的带着她去买,结果一眨眼孩子就不见了。

“都是我的错。我要是再小心些…”

“娘,是我不好,不过是一个糖人,给她吃了又能如何?”

婆媳俩互相道着歉。

说话间原本睡着的孩子也醒了过来,看见母亲和祖母,亲亲热热的扑了过去。

小丫头小心的给祖母和母亲擦掉眼泪,怯生生的说自己再也不吃糖人了。

惹得老祖母又哭了一场。

倒是光禄寺卿还记得恩人,对着裴珩千恩万谢。

裴珩却没受,同光禄寺卿说若是要感谢,感谢沈瓷就好,“若非沈姑娘细心,我也遇不上孩子。”

光禄寺卿便对着沈瓷千恩万谢,沈瓷连连摆手,只说是举手之劳。

看着这般阖家团圆的场景,沈瓷总算是放心下来,之后的事儿她也没怎么在意,同小姑娘告别之后就离了京兆府。

倒是小姑娘有些舍不得他们俩,拉着裴珩的手不太肯放开。

光禄寺卿想拦又不敢拦的,岂料裴珩半点不在意,都蹲下身同她说话,“日后要好好听祖母和阿娘的话,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能乱跑,可明白?”

小姑娘认真的点了点头,“哥哥再见,姐姐再见。”

告别了小姑娘之后,沈瓷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二人因为这件事耽误了不少时间,走出京兆府时,城里已经开始放烟花。

沈瓷这才想起来,他们原本是要去看烟火的。

这会儿再过去,只怕是来不及了。

“主街上的确热闹,但这会儿过去也来不及,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一样能看。”裴珩瞧见她有些失落,便出声安慰她,“京兆府衙门这里的视野就挺开阔的。”

沈瓷抬眸看他,似乎想问一问裴珩这话可是认真的。

但裴珩的表情非常的认真,拉着她走上了台阶,“抬头。”

沈瓷下意识的抬起头,果真看到了绚烂的烟花。

一朵一朵的在空中绽放,美的如梦如幻。

“那边是皇城的位置,所以这里的宅子都不会过高。”裴珩耐心的解释,他想起先前还让长鸣去找个好地方,这会儿看来此地更合适,不仅视野开阔,还无人打扰。

裴珩这份怡然自得的心境也同样影响了沈瓷,她先前还觉得会不会不大好,这会儿也同裴珩一样,觉得这地方好极了。

最要紧的是没有人。

想来也是,除了裴珩,也许当真不会有人这般自在的站在京兆府衙门外看烟火。

一场烟火,两人看的心满意足。

结束之后,裴珩领着沈瓷离开,只是二人早已经累得够呛,沈瓷没走几步就已经受不住,裴珩也不愿逞能。

最终问过沈瓷的意见后,二人找了一家馄饨摊子坐下。

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阿婆,但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两人点了两碗馄饨。

阿婆的馄饨是现包的,她动作极快,没一会儿就瞧见水面上漂浮着圆滚滚的馄饨。

二人从未有过在街边吃小食的机会,今日也着实难得,沈瓷盯着那馄饨目不转睛的看着,裴珩虽没有去盯着看,但也是心生期待。

“没有来过?”

沈瓷听到这话,低低的应了声,“嗯。”

“修筠和景澄时常说这街边的馄饨更好吃些。”

沈瓷听裴珩这么说,更是满心的期待,等馄饨上来她也顾不得矜持,舀了一个吹了吹就吃了起来,她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好吃?”裴珩一直观察着她的表情,见她欢喜便轻声问了起来。

沈瓷点了点头,“你也尝尝。”

裴珩也是头一回在街边吃馄饨,抱了许久的孩子,他的衣服早已经皱巴巴的,这会子什么形象都已经没了。

也顾不得旁的。

二人就在街边吃完了这一碗馄饨,金陵城的烟火很漂亮,一场接着一场,这会儿也没有停歇,坐在此处也能稍稍的看到一些,只是不太能看全。

但沈瓷不太介意,只觉得这样挺好,这一碗馄饨吃的慢极了。

裴珩也没有催促,好在夏日炎炎并不担心馄饨会冷。

他原本也想让沈瓷好好的歇一歇。

“一会儿还想去哪里逛一逛?”裴珩还记得他们方才的打算,是要去看花灯的,虽说多了点小插曲,可裴世子的目标还是很明确。

沈瓷看了一眼烟火,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方才耽误许久,也不知思怡她们回来了没有。”

“见不到我们,他们会不会担心?”

“那等会儿就朝那个方向绕回去,这边过去还有不少的花灯,还可以再看一看。”裴珩轻声建议,沈瓷仔细的问了问得知从这里回去会稍微的远一些,但不会走重复的路。

她又心动了。

吃过馄饨之后,裴珩下意识的开始摸自己的荷包,才发现他的荷包不在身上,身上唯有银票,但银票的面额实在是太大,阿婆根本就换不开。

沈瓷原本也在头疼着馄饨钱要怎么办,谁知一转眼就瞧见裴珩捏着一张百两的银票愣神,瞧那架势似乎是想将那银票递过去。

沈瓷:“……”

倒也不必如此。

就在裴珩想将银票递过去的时候,沈瓷及时叫住了他,“裴世子,我这里有碎银子。”

沈瓷的身上自然是没有铜板的,可碎银子还是有的,她找出最小的一块给了阿婆,“阿婆,我们先走了。”

“这,这…”那阿婆看着那块碎银子有点儿发愁,她这是小本生意根本就找不开。

“阿婆不用找了。”沈瓷笑着开口,她不知道一碗馄饨要多少银子,但也不想让人为难,“馄饨很好吃。”

沈瓷和裴珩在阿婆的千恩万谢中走了,裴珩捏着那张银票着实有些尴尬,忍不住的出声解释起来,“我身上没有碎银子,碎银子都在长鸣身上。”

沈瓷轻轻点头表示理解,“我从前出门也不带银子的。”

出个门身边好几个人跟着,哪里有她要付银子的地方?

她如此,裴珩自然也如此。

“那你这些银子是…”

沈瓷听见这话,下意识的开始摸自己的荷包,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浅浅的笑了起来,“思怡出来的时候,时常馋糖葫芦,但她身上也没什么银子,所以就…”

沈瓷没有说的太明白,但裴珩已经听明白。

“姑姑也不是小气的人难不成给思怡的月钱少了?”

“思怡月钱不少,但架不住她喜欢的东西也多。”沈瓷开口解释起来,虽说家中每个月会请裁缝来量体裁衣,这些不用自己操心,可若有首饰要单独购置,也是要花银子的。

何况楚思怡还喜欢买些零嘴。

这月钱往往就不够用。

她名

下也有不少的铺子,是裴氏给置办的,那些铺子都有盈利,但这些利钱都没在楚思怡的手上,她每个月能够支配的也只有那么些钱。

沈瓷当初来金陵的时候,舅舅帮她把父母留下的那些产业全部都给变卖了,原本是想折合成银票交给沈瓷的,但楚恒和裴氏都觉得这太浪费,便同沈瓷商议在京城置办铺子。

等以后沈瓷成了亲,都是沈瓷自己的嫁妆,也好有一份保障。

沈瓷当然相信舅舅和舅母。

所以她的月钱也有定数,只是外祖母疼她,时常补贴她,她又很少买什么东西。

故而她过得更宽裕些。

沈瓷见不得表妹可怜巴巴的,出门时便会带上碎银。

“也不用这么惯着她。”裴珩听完之后,心里头有点儿泛酸,他早知晓沈瓷待兄弟姐妹极好,可知晓是一回事,知道的那么清楚又是另外一回事。

“也不算是惯着,思怡也不是每日都能出门,就是偶尔买一些,也花不了什么银子的。”沈瓷忍不住开口辩解,“何况,糖葫芦和零嘴也不贵。”

裴珩哑然失笑,明白过来有些话不能多说。

她怕是见不得旁人说这些。

“何况,我也不是惯着思怡,思怡待我也很好。”沈瓷似乎是不想裴珩误会表妹,告诉他思怡虽然月钱经常不够花,但也会在她生辰的时候攒许久的银子替她买生辰礼。

礼物不算特别的贵重,但那些都是思怡的心意。

裴珩又想起了楚修筠和楚景澄来。

两人要买礼物也是如此,要攒银子。

在书院是时常可怜巴巴的说没有银子下馆子。

裴珩想起了自己的那些银票陷入沉思,他似乎从没有这样的时候,也不知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若是要攒几个月的银两给喜欢的姑娘买东西,想来也会很有趣。

“不仅仅是思怡,表姐和表哥他们,还有姝儿,都待我极好。”沈瓷一直都记得这些事,裴珩在一旁认认真真的听着。

这一回的答案依旧不出所料,这些人里头照例都没有他。

好在裴珩也已经习惯。

一路走过去他们又看到了不少的花灯,只是沈瓷更喜欢手中的那一盏,另外那些再好看也不能吸引她的视线。

两人一路走一路看,时不时的说几句话,气氛倒也不算尴尬。

“那边有放河灯的,要不要去看一看?”

裴珩的声音响了起来,他其实也很少在这一日出门,也不清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只是裴珩希望沈瓷可以尽兴,便想方设法的同她介绍有趣的东西。

沈瓷想着已经到了此处,也没有扭捏心思,要过去看一看。

结果他们竟在这里瞧见了楚映梦和季小将军。

两人也在一处放河灯。

几人一照面,楚映梦有些难以置信,“阿瓷,表哥?你们俩怎么在这里?”

季小将军在一旁买河灯,压根没注意未婚妻的动向,楚映梦则忍不住往两人身后看了去,看到身后空空如也。

满脸的不敢相信,“这…就你们俩?”

后头不是应该有一串人才对?

沈瓷还没反应过来楚映梦是什么意思,就听表姐又开了口,声音比之前又高了几分,“你们俩,单独出来玩?”

楚映梦忍不住的上下打量着,只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