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刚靠近粮船,就见舱里滚出十几个陶罐,"砰砰"砸在水面上,竟漂着不沉。
老耿眼尖,大喊:"是桐油罐子!快躲!"
这边正忙乱,顾廷烨已率军冲到主寨前。
那闸门是用整根松木做的,上面还裹着铁皮,寻常撞木根本奈何不得。
他正琢磨着如何下手,就见黄佐带着一队降兵驾着小船过来,远远喊:"顾都监!东南角闸门是新修的,铁皮薄!"
这黄佐原是杨幺麾下头目,被顾廷烨许了个"正九品保义郎"的前程就降了,此刻指得正是地方。
顾廷烨眼睛一亮,让屠二把船装满柴草,自己带着十几个弓箭手掩护。
待船冲到闸门前,他一箭射中铁锁,柴草船应声撞上闸门,火折子落下时,整面闸门竟烧了起来。
"杨幺在那儿!"
小段指着远处一艘插着"大圣天王"旗的帅船。
顾廷烨眯眼望去,只见船头立着个络腮胡大汉,正挥着令旗怒骂,想必就是杨幺。
他突然解下背后的硬弓,三支箭并排搭在弦上。
这手绝活是他的绝招,寻常时候绝不动用。
"看好了!"
他大喝一声松开手,三支箭在空中连成一线,正中杨幺胸前。
那大汉难以置信地低头看了看,轰然倒在船头。
义军见状顿时乱了阵脚,顾廷烨趁机下令:"擂鼓!告诉李宣抚使,咱们得手了!"
赵策英的鼓槌都快敲断了,汗水顺着脸颊淌进嘴里,咸津津的却透着股畅快。
他看见父亲派来的老家人正举着赵字旗在远处摇,突然觉得那面旗比书里的任何道理都实在。
沈从兴不知何时杀红了眼,铠甲上溅满了血,却抱着个缴获的义军头盔傻笑:"回去能跟我家娘子显摆了!"
暮色降临时,水面上的火光渐渐熄灭。
顾廷烨坐在船舷上清点箭矢,赵策英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顾都监,你说......家父会不会高兴?"
少年声音里带着期待,顾廷烨想起赵宗全那张总是不苟言笑的脸,忍不住笑了:"等回去,你爹保准请咱们喝他藏了三年的好酒。"
远处传来李昭亮的旗舰号角,屠二驾着船靠过去。
李昭亮立在船头,平日里严肃的脸上竟带了笑意:"廷烨,好本事!圣上要是知道了,少不得要给你加官进爵。"
他目光扫过赵策英几人,"禹州来的这几位也不错,尤其是这位小公子,鼓敲得有气势。"
赵策英脸一红,刚要谦虚,却被沈从兴抢了话头:"李大人谬赞!都是顾都监指挥得好,某等不过是跟着跑跑腿。"
小段在旁偷偷扯他的衣角,低声道:"你咋不说是你砍坏了三把刀?"
三日后清理战场,老耿从杨幺的帅船里拖出个镶金的坐榻,宝贝似的擦着:"这玩意儿给赵团练当礼正好!"
顾廷烨瞥了眼那榻上绣的"均贫富"三字,一脚把它踹进水里:"留着招祸,还不如劈了烧火。"
六月的捷报送抵汴京时,顾廷烨正在教赵策英辨认水战阵型。
传旨的内官尖着嗓子宣读圣旨。
"顾廷烨晋从六品江南西路兵马副钤辖……"
沈从兴突然跳起来,一把抱住顾廷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准能升官!"
小段在旁掰着手指头算:"某升了正九品,老耿升了从九品......赵公子升得最高,正八品呢!"
赵策英却望着文书上"禹州团练使赵宗全晋防御使,正五品"的字样,突然红了眼眶:"父亲这下......总算能在京里挺直腰杆了。"
顾廷烨望着窗外北飞的雁群,突然想起李昭亮昨日说的话。
"如今江南路叛乱已定,南边的池子太小,已经没有你发挥才能的空间了。
陛下给了我一个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的差遣,顾将军不如随我去北边?"
李昭亮的暗示很明显,朝廷可能要在北边开战了。
不是西夏就是辽国!
都是可以建立大功业的地方!
顾廷烨犹豫了一下,还是婉拒了。
他摸了摸腰间的新佩刀,刀鞘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是大周朝正六品武官的规制,禹州是顾廷烨在这大周官场里,挣下功业的地方。
他舍不得离开!
哪怕错过一次立大功的机会!
要是真的去北边,还不如去河北投靠公明贤弟!
远处传来操练的号角声,打破了顾廷烨的思绪。
沈从兴正扯着小段比试枪法。
赵策英在旁翻看着新到的兵书,老耿蹲在灶边炖着从湖里捞的鱼。
顾廷烨笑了笑,提步朝校场走去。
得知顾廷烨没有被李昭亮挖走,在禹州种田的赵宗全松了一口气。
至此,大周禹州帮开始崭露头角。
喜欢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