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大结局全文完,无番外
三月三十日,十四被皇阿玛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出征,胤禛在皇阿玛的带领下跟众大臣送十四出城。
胤禛知道十四这次也把弘春带上,看着队伍越行越远,他在心里松一口气,他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而对十四动手。
他回到府邸,直奔桃园。
乌锦正跟女儿在看院子里的桃树,春日到来,桃树也开花了,两人正在摘花,说是要弄桃花饼。
“阿玛,你回来啦。”曦宁见到自家阿玛不知何时站到她们身后,她一回头看到阿玛,高兴地喊了一声。
乌锦知道今日是十四出征的日子,不仅仅是他送十四出征,连官妇比如福晋跟李氏也要过去送十四等人出征。
“你们把花都摘了,它要怎么结果?”
“额娘说了这会还没到桃叔结果的时候,要等到六月才会结果,反正不摘,花也会掉下来,还不如就在树上摘了。”
“那就摘吧,全都摘了。”胤禛心情好,高兴道。
曦宁说不需要摘那么多,留一些在树上才会好看。
胤禛难得陪她们母女两摘桃花,摘了一些后让人送去膳房那些,弄一些桃花饼送过来。
到了傍晚,晚膳就有桃花饼呈上来,胤禛也吃了一个,女儿吃了两个,乌锦只吃了半个,虽然病愈了,但她吃的比以前少,胃口变小了。
夜里,胤禛从背后抱着她,亲着她的后颈。
“我来月信了。”怕某人兽性大发,乌锦提醒一句。
“今日应该让你送送十四的。”
乌锦在心里翻个白眼,他真想让她送就会让她随着福晋跟李氏一块出门,而不是在这个时候说一句已经无法更改结果的话。
“十四阿哥有那么多人送他,不缺我一个。”乌锦本想问弘春有没有跟去的,但是还是忍下没问。
“也是,肚子疼不疼,我记得你每回来月信时肚子都会不舒服,我帮你揉一揉吧。”
这人今天心情很好,乌锦感觉出来了,没有拒绝他,他温热的手掌就放在她肚子上,给她来回揉摸,她的确感觉好受一点。
“好些了吗?”
“嗯,你今晚手不要拿开。”乌锦这阵子身子虚,今天又是来月信第一天,人很疲惫,很快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胤禛的手就一直放在她肚子上,直到入睡。
……
十四跟弘春离开京城后,雍亲王府的日子平静许多。
只是这种平静只是持续了两个月,两个月后,胤禛在乌锦这用晚膳时忽然身子不适。
胤禛立即让人去请太医,他见乌锦跟女儿神情担忧,还是先安抚母女两:“我没事,只是有点不舒服。”
“你先躺下吧。”乌锦见苏培盛已经把那些膳食都封存起
来,她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了,尤其是四阿哥唇色发白,人要倒下去了,她已经想到是毒杀,在这个时候,多少人盼着他死,想要他死,上一次刺杀不成功,那些人肯定另想它法。
乌锦握着他的手,让曦宁去请福晋过来。
那天傍晚,四阿哥吐了不少血,十几个太医围着四阿哥,福晋过来时也命人将前院还有王府通通都封锁,府内的人通通不得外出,外面的人除了太医也进不来,四阿哥吞了两颗救命丸。
好在当天夜里,四阿哥脉象平稳不少,十几个太医想尽办法给四阿哥解了毒。
后院的主子们几乎是一夜没睡,熬到天亮,直到太医说四阿哥已无性命之忧,她们才松一口气,回去歇息。
乌锦守在床边,天亮才阖眼,没睡多久,她被吵醒,一醒见四阿哥已经醒了,她忙把太医叫进来,太医给四阿哥检查一番说毒已经解得差不多时,她点点头,给他喂了汤药。
“我没事,你去歇息吧。”
乌锦也实在熬不住,自从上次大病过后,她身子一直很虚,见他没有大碍,她就过去曦宁的房间歇息,把她的房间留给他。
等她再次醒来时,发现她身边伺候的人都换了,她问君梅她们在哪,那些奴才表情为难,她直接过去找他。
“君梅她们呢?”
“只是把她们带下去审问。”
他平静的一句话让乌锦皱眉,人是在桃园出的事,她知道他肯定会彻查,只是她不认为是君梅她们做的,君梅她们在她身边伺候多年,她们要是想下手早就下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审问?还是严刑逼供?重刑之下,人还能活吗?
乌锦为君梅她们求情:“主子爷,我相信她们是无辜的,她们不会背叛主子爷,更不会给主子爷下毒,还请主子爷饶过她们,别对她们用刑。”
“你放心,我不会要她们的性命,若她们真是无辜的,我会放过她们的。”胤禛平静又虚弱道。
在乌锦听来,这话并不能让她放心,不会要她们的性命,但要是把人弄个半残,跟要了性命没什么区别,她知道此时的他处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怀疑每一个人,但君梅她们伺候她太多年,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出事。
“主子爷,别对她们用刑,还请饶过她们,她们真是无辜的,你怀疑她们,其实就是在怀疑我,不如你也把我带去审问吧。”
胤禛盯着乌锦,他知道她一向心善,为奴才说话是她会做的事情,只是这事不是小事,他势必要将人找出来,哪怕是严刑逼供要她们的命,他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大不了再另外找几个奴才伺候她就是。
至于他有没有怀疑乌锦,他心里是有过一丝怀疑的,他上一次中毒便是乌锦下的手,她故伎重演也不一定,十四他站在老八那边,她若是为了十四对他动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他不能当着她的面说出来,怀疑只能放在心里,他也不可能像对奴才那样审问她,怀疑跟相信之间,他选择相信她。
“乌锦,我不会伤她们性命,她们说的都是实话的话,她们不会有大碍。”
乌锦很失望,他其实就是不把奴才的命当做一回事,她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哪怕她求情,他也不肯放过君梅她们。
“你回前院吧,桃园这边没人手伺候你,苏公公,你们把你们的主子抬回前院吧,省得他又在桃园出事,然后找我们麻烦,桃园又得换一批奴才。”
苏培盛愣了一下,有一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目光在两位主子身上来回,不知如何是好。
“回前院。”
主子爷的一句话让苏培盛忙喳了一声,然后示意几个奴才进来,用被子将主子爷抬回前院。
仅过半个时辰,乌主子也命人将主子爷的东西通通送回前院,乌主子是真的动气了。
苏培盛身为奴才,其实心里希望自己能有乌主子这样护着奴才的主子,奴才也是人。
过一会儿,乌主子打听到那些人关押的地方,直接过去,苏培盛听说乌主子直接命令审问的人让他们下手轻一点,桃园的奴才伤了残了,她不会放过他们,同时乌主子拿出不少银两给那些人,用意很明显,就是护着那帮奴才。
这一次主子爷是真的动怒了,不仅仅是桃园的奴才要审问,膳房的人还有王府的奴才通通都要审问一遍。
苏培盛明白那些人一定会被严刑逼供,非死即伤,主子爷不会轻易地让这事过去,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主子爷在前院静养,乌主子气得没有过来探望,只有曦宁格格过来。
这事查了半个月,终于有点眉目,竟跟大阿哥有关,也不是桃园的奴才给主子爷下的毒,而是膳房里的一个奴才被大阿哥的人收买了,那人是大阿哥一妾室的亲戚,毒是抹在主子爷的碗筷上,所以只有主子爷中毒,而乌主子跟曦宁格格没事。
主子爷直接拉着那个奴才还有指使奴才下毒的人进宫,主子爷中毒一事早就被皇上知晓,毕竟十几个太医过来给主子爷看诊,这事就不可能瞒过皇上。
皇上听完所有供述后找来大阿哥对峙,大阿哥坚决否认,这毒毕竟不是大阿哥亲手下的,大阿哥当然可以否认,完全推给别人。
皇上也没有严惩大阿哥,只是说这事没有证据,放过大阿哥,苏培盛看得明白,大阿哥能做出弑弟的行为,皇上已经对他失望。
皇上对前太子不满,也只是将前太子囚禁,大阿哥却要杀亲兄弟,兄弟相残对皇上而言是大忌。
苏培盛觉得主子爷离坐上那个位置真的不远了,大阿哥恐怕被皇上厌恶了,因大阿哥花名在外,百姓对大阿哥的印象只有风流滥情,名声其实不好,虽然主子爷也养外室,但主子爷对外却博得一个深情的名声,毕竟主子爷对乌主子是实打实地在乎,大阿哥已没有登基的可能。
“她在做什么?”苏培盛正晃神时,坐在案桌前的主子爷突然问了一句,他愣住,主子爷明显问的是乌主子,这阵子乌主子正跟主子爷怄气,哪怕主子爷去桃园,乌主子对主子爷都是不搭理的,只是他人也在这,他怎么知道乌主子在做什么,他犹豫地说乌主子应该在看书吧,这是乌主子最常做的事情。
好在主子爷没再问下去。
……
桃园这边,因为君梅她们在养伤,乌锦不会使唤她们,这一次小才子反而伤得轻一些,半个月就好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是他在忙里忙外,他也乐意。
他就知道主子是好主子,这次要是没有主子护着,他们一帮人很可能会丧命,还会牵连家人族人,虽说他一个太监也没什么族人了,他之所以半
个月能恢复,全仰仗主子,所以他对主子感激不尽,伺候得就更上心了。
他过去膳房提膳,碰到伤愈的岳大厨。
岳智阳神色殷勤地过来:“才公公,你过来了,这是侧福晋的膳食,那个……我想亲自过去给主子道谢,还劳烦才公公领路。”
主子爷中毒,桃园的膳食基本上是他负责,那天他听闻主子爷中毒后就快吓死了,再之后他被抓去审问,他以为自己要死了,还可能牵连家人,但侧福晋帮他求情,他躲过一劫,保住一条命,虽说吃了一番苦头,受了点伤,但比起那些被严刑拷打而丧命的人,他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岳智阳很清楚是谁救了他,没有侧福晋,他可能早就死了,他无比庆幸当初对侧福晋示好,选择投靠侧福晋,侧福晋心善,是真的会为奴才求情。
主子爷中毒一事太过严重,稍有不慎,侧福晋都会被牵连,被主子爷怀疑,但侧福晋在事情没查清之前就愿意护住他们,为他们说话,选择相信他们,不怕被牵连,就凭这一点,他也得过去跟侧福晋跪下磕头致谢。
这些年,岳智阳对主子跟小主子还有对他们这帮奴才的照顾,小才子也是看在眼里的,这点小忙,他肯定也是愿意帮他的。
他接过食盒,示意他跟着。
小才子到桃园后先进屋跟主子通传,过一会儿领着岳大厨进去。
岳智阳一进房间见到侧福晋,扑通一声跪下来,连磕三个响头。
“奴才岳智阳感谢主子替奴才求情,主子的救命之恩,奴才这辈子下辈子都愿意为主子做牛做马伺候主子。”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伤好些了吗?”
“回主子,奴才的伤已无大碍,谢谢主子给奴才送的药膏,主子以后想吃什么尽管跟奴才说,奴才愿意效犬马之劳。”
乌锦笑道:“好了就行,我的确喜欢岳大厨做的膳食,合我口味,以后你有什么事可以跟小才子说。”
岳智阳还是忍不住抹了抹眼泪,主子说这话是宽他的心,以后他还能在府里干活,还负责桃园的膳食,而不是被赶出去,出这么大的事,虽说不是他下的毒,但也是膳房这边的人出了纰漏,主子不留他,他恐怕很难在府里继续干活,他哽咽道:“奴才知道了,没什么事的话,奴才先下去了。”
岳智阳从桃园出来,想着主子喜欢吃什么,他晚膳弄给主子吃,还有小主子,主子的恩情,他这辈子恐怕都报答不完。
乌锦用完午膳后过去看看君梅她们,见她们伤口恢复良好,她也松一口气,还好只是皮肉伤,不伤及性命,再养一段日子就好了。
她也隐隐听说这次是大阿哥在背后指使,她想大阿哥是狗急跳墙吧,眼看着局势越来越倾向四阿哥,他耐不住了,以为没有太子,他身为长子就能如愿,没想到四阿哥凸显出来。
当天傍晚,四阿哥过来,曦宁见他们不说话,她自己自顾自地说起来。
“额娘,你觉得呢?”
“什么?”乌锦没太认真听。
曦宁撅着嘴有些不高兴道:“额娘,你都没听我说话。”
“额娘现在听,你说什么?”
“我不想说了。”
“你说,额娘听着。”
“我说我明天去曦玉姐姐那。”
“你去吧。”乌锦不拦着,曦玉从上一年九月份出嫁,眼看着也过去大半年了,她过去看看也不是什么大事。
曦宁看向她阿玛,阿玛也点头后,她开心地笑了笑,至于阿玛跟额娘互相不说话,她实在管不了,她觉得阿玛跟额娘有他们的相处之道,额娘也让她别操心他们大人的事,反正他们会和好的。
当天晚上,果不其然,阿玛留在桃园,而不是回前院。
夜晚,一轮弯月高悬空中,屋内,两人挨在一块,应该说乌锦被从后背抱着。
“他们这不是没事嘛,你还要生多久的气?”
乌锦没说话。
“你不说话的话,我们就做别的。”
乌锦终于开口:“你身子都虚成这样了,就别想这些有的没的,赶紧睡觉。”
“你还是担心我的。”
“赶紧睡。”
胤禛轻笑,亲了亲她耳后,拥着她入睡。
他们就这样和好,日子恢复平静。
一年后,畅春园修好,皇上入住畅春园,在畅春园处理政事。
因畅春园修得快,皇上还夸了四阿哥,至于花了多少银子,皇上不管,他只管园子修得合不合他心意。
因十四跟弘春不在京城,乌锦可以出自由出府,这一年里,她跟曦宁常常出府,也会跟着四阿哥出府。
也是在这一年,她阿玛身子每况愈下,在年中病逝,乌安回来奔丧,不过回来一个月又要回福州,乌明担起儿子的责任,照顾她额娘跟小娘他们。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来到康熙六十一年六月初,十四阿哥出征六年后归来,平定了西藏叛乱。
听闻皇上的身子也快不行了,才会召回十四阿哥。
用过晚膳后,乌锦洗完澡,正坐在梳妆台前擦头发。
他坐在床沿处,冷不丁地开口道:“十四回来了。”
乌锦回头,跟他深沉的目光撞上,然后又转过头,没说话,继续擦头发。
等头发擦得差不多时,她才回床上,这人很快将她搂抱住,不停地亲她。
“你不想跟我说什么吗?”
乌锦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想我说什么?”
“我看弘春长高不少。”
乌锦眼底划过一抹悲伤,心中刺痛,弘春长多高,她这个当额娘的人都不知道,只记得弘春六岁时的容颜,五年过去,弘春长成什么样,她都不知道,弘春可能都忘了她这个额娘了吧。
她看向面前的人,缓缓闭上眼睛。
胤禛知道她对十四父子两不可能完全不在意,可当真的见到她平静的脸庞上出现波动时,他又心生不悦,他攫住她红唇,难得在床事上发狠,用力折腾她,在她身上留下一些掐痕跟淤青。
胤禛晓得皇阿玛身子不行了,他把隆科多跟年羹尧等人也叫回京城,做最后的准备。
他不知道皇阿玛有没有立遗诏,但不管皇阿玛有没有立遗诏,他一定要坐上那个位置,哪怕皇阿玛没有传位给他,到时候要见血,要兵刃相接,他也在所不惜,他不会让皇位旁落他人。
十四回来第十天,皇阿玛将他召去畅春园,胤禛见到迟暮年老的皇阿玛,心中还是有一丝波动,因为他见过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皇阿玛,当年皇阿玛教他们骑马射箭,无论潇洒的骑姿还是箭术都令年幼的他们惊叹不已。
“儿臣叩见皇阿玛,皇阿玛万岁。”胤禛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
“胤禛,过来。”
胤禛走去床边,皇阿玛身子不行了,基本上是躺在床上或是坐在床上,此时的皇阿玛靠在床头上,目光矍铄,他半跪在床边,微弓着身子。
“胤禛,善待他们,善待你的弟兄,一定要善待他们,为君者要仁慈,他们是你的弟兄,不要赶尽杀绝,失了民心,胤禛,你可听到?”
皇阿玛眼神里闪着锐利,胤禛心中震惊,同时很是激动,皇阿玛这番话的意思是要传位给他?
“皇阿玛,儿臣必定谨遵圣谕。”
“为君者要懂得制衡,要让他们相互掣肘。”
“儿臣明白。”
“皇阿玛老了,大清要交到你手上,要仁慈,他们是你的亲兄弟,能放过就放过,胤禛,你可听到?”
皇阿玛交代第二次,胤禛应下,说他绝不违背皇阿玛之命。
“退下吧。”
胤禛从畅春园走出时还有点恍惚,皇阿玛的话近在耳边,震耳欲聋,他……这是要坐上皇位了?皇阿玛最后是属意他来继位?
这么多年,他终于要如愿以偿了,胤禛心中狂喜,面上都不由自主带上笑意。
等回到府邸后,他直接把隆科多叫过来,让他派人守着畅春园。
当天夜里,胤禛还是很激动,睡不着的他不停
地折腾乌锦,但他还不能跟乌锦说这事,只能忍着不说,最后把乌锦惹急了,被她用力咬了一口,他才停下。
又过十天,他们一众兄弟都被皇阿玛召去畅春园,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不少大臣被召过去,基本上皇阿玛的儿子都被召过去,连五岁的胤祕都不例外。
皇阿玛示意他们跪下,一旁的李光地开始宣读诏书。
“朕自登基以来,守成继统,弘扬祖德,数十年以社稷与百姓为重,不敢懈怠,今大限将至,精力衰竭,难日理万机,朕观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人品贵重,聪慧睿智,宅心仁厚,遇事沉稳,心怀苍生,乃继承大统之不二人选,朕驾崩之日便是胤禛登基之时,故朕立皇四子胤禛为皇太子,望尔等尽心辅佐新帝,保我大清江山辉煌永固,请雍亲王领旨。”
“儿臣领旨。”
胤禛接过诏书,诏书一式三份,用满蒙汉三语所写,有这封诏书,众人见证,他继承大统无人敢质疑。
胤禛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感激皇阿玛的,皇阿玛可以等驾崩后再宣读诏书,但皇阿玛选择在生前就宣读诏书,为的就是让他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继位,让所有人都不能有异议。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胤禛接下诏书后又对着皇阿玛磕了三个响头,他再回头看他的弟兄们,有几个明显心有不甘,脸上透着不服气,但那又如何,皇位是他的。
自从宣读诏书,皇阿玛身子每况愈下,胤禛每一日都会过来探望皇阿玛,也接管了朝中政务,他这个皇太子基本上等于新帝,皇阿玛清醒的时候不多了。
哪怕到这个时候,他也不能松懈,已经命隆科多年羹尧等人守住京城内外,严阵以待,牢牢把守。
他知道老八等人可能还不死心。
而他自己为防止五年前中毒事件发生,膳房的人底细查得清清楚楚,将他们的家人族人都通通看管起来,进口的食物一定会让人先反复试毒,他再进食。
十四出征归来后倒是收敛不少,没有跟老八他们走得很近。
皇阿玛驾崩那一天是十一月十三日,当天午时,胤禛刚好在皇阿玛身边,不仅仅是他,还有老三老五他们,他们知道皇阿玛在弥留之际,基本上每一天都有人守着皇阿玛,皇阿玛闭上眼睛时,他还是流下眼泪。
老三跟老五他们比较识相,当即朝他跪下来,让他处理皇阿玛的后事,直接喊他皇上。
胤禛知道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不仅仅是皇阿玛的后事要处理,他还得提防前太子跟老八他们突然作乱。
他让十三去盯着老八他们,又让简亲王去守着雍亲王府,防止有人拿府里的人要挟他。
……
乌锦这边自从十四回京后,她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出府了,几个月前四阿哥被封为皇太子,府里更是直接戒严,她们都知道皇上这是大限将至,弥留之际了。
当有一天跟在四阿哥身边的高昌义高公公从畅春园那边回来,告诉她们皇上驾崩殡天了,其实府里的人包括福晋都是喜的,她们知道这意味着四阿哥将继位成为新帝,不过很快她们开始装出悲痛的样子,全府上下开始哭嚎,拿出准备好的白布挂上,同时穿上丧服。
乌锦知道此时的雍亲王府是重兵把守,闲杂人等都不能随便进入。
这个时候,她们只需要慢慢等,等着四阿哥下一步指令。
哭嚎了一天,四阿哥没有回来,到第三天,她们才被接去宫里,继续为皇上哭丧。
乌锦知道自从皇上临死前就宣布传位诏书,四阿哥这皇位就坐稳了,名正言顺,从传位到皇上驾崩有半年时间,这半年足以让四阿哥做好万全的准备。
四阿哥这边有简亲王、隆科多、年羹尧还有康亲王的辅佐,京城的兵力也已经移交到四阿哥这边,不管是大阿哥还是八阿哥等人都掀不起太大的风波。
她们一帮人跪着哭灵,哭了三天后才回府,回府之后便是开始收拾东西,过几日就要进宫了。
期间乌锦没有见到新帝,倒是远远瞥见十四跟弘春,弘春的确长高不少,弘春原先稚嫩的脸庞也变得成熟一些,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大男孩了,肩膀宽阔不少,只是远远瞥见,没能说上话。
她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见到她,她是借着给先帝哭丧而将见到他们的欣喜跟感伤哭出来。
她们进宫前,先帝册封的圣旨先下来。
福晋乌喇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乌锦被册封为皇贵妃,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妃,格格宋氏为懋嫔,格格耿氏为宁嫔,郭氏、张氏、武氏均为常在。
听说要等先帝的妃子们挪宫,她们才可以进宫,这一等就是五天,五天后,她们进宫。
乌锦被分到承乾宫,她身为皇贵妃,加上新帝后院的女人并不多,目前可以一人住一宫,跟曦宁一块住。
因为先帝的丧事到最后下葬恐怕要一个月,属于国丧,加上礼部那边要准备登基大典,目前整个皇宫都处于忙碌的状态。
只是这些跟乌锦无关,她只需好好待在承乾宫,外面的忙碌跟暗潮涌动都跟她无关,她的日子相对平静。
在后宫安定下来后,皇后领着她们给皇太后请安,乌锦注意到皇太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居多,对她应该是有很多不满的,但在众人面前,皇太后没有刁难她。
请安结束后,乌锦又回到承乾宫,而皇上已经在等她,这是他第一次过来。
乌锦规规矩矩给他行礼,他把她扶起来。
“往后见到我不用多礼。”
“礼不可废。”
即便他是阿哥时,自己都不会真正忤逆他,更何况他已经是皇帝了,乌锦抬眸看他,这阵子,他应该有很多事要处理,眼底有些乌青,人看上去略显疲惫。
“还习惯吗?要是缺奴才,可以跟内务府的人要几个过来伺候你。”
“不用了,臣妾就一个人,哪需要那么人伺候,没什么习惯不习惯,不过是换一个地方住而已。”
“曦宁呢?”
“应该去御花园那边了吧,她坐不住。”
皇上让人摆膳,他跟她坐在一块用膳,十几道菜摆上来,他吃得不多,她吃得也不多。
吃过之后,他在她这里歇息。
乌锦不困,在皇上睡觉时,她自己默默看书,等皇上睡醒,他要过去乾清宫继续处理朝务,说是晚上再过来,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乌锦把君梅她们召过来,虽然她们跟着她入宫了,但她不打算让她们继续留在宫里,毕竟她们已经嫁人有孩子了,其实出宫对她们而言是更好的前程,没必要跟她一样在皇宫里耗。
“主子,我们还想继续伺候你,我们不想出宫,我们年纪还不大,可以继续伺候主子。”
乌锦看着这些年一直陪伴她的人,她眼眶泛红,摸了摸她们的脸,哽咽道:“这些年辛苦你们了,其实六年前的事发生后,我就想让你们出府了,你们既然已经嫁人,进宫后出宫不易,出宫对你们而言是好事。”
对君梅她们而言,在王府里当差是一份好差事,既有月银又体面,一些家世不好的包衣奴才都希望到贵主身边当差,她当年才没有让她们出府。
不过在宫里当差毕竟不一样,乌锦还是希望她们能够出宫,宫外自由一些,还能见到自己的家人。
“放心,我会给你们足够的银两,这几日,你们收拾东西出宫吧。”
“那主子,谁来伺候你?”君梅问道。
“我会跟内务府再要几个奴才。”
小才子哭道:“主子,你不要我,我又没有家人,我在宫外更无依无靠,我还想伺候主子一辈子呢。”
乌锦知道小才子情况特殊,他是太监,这么多年已跟家人没什么联系,不像君梅她们还有家人,她说小才子可以留下,她若是死了,她也会叮嘱曦宁给小才子养老送终。
“主子,呸呸呸,别说不吉利的话。”
乌锦轻笑,握着君梅她们的手
,“你们听我的,在宫里未必是好事。”
乌锦知道皇上性子阴晴不定,他们两之间发生什么事,她怕他拿她们出气,上一次她们能保住性命,再来一次就未必了。
君梅她们只好点点头答应下来。
到了傍晚,皇上过来,乌锦跟他说了这事,只说她们年纪大了,想出宫了,她会跟内务府要几个年轻的宫女过来。
皇上说随她。
乌锦这些年攒了不少银两,如今钱财对她而言都是身外之物,君梅她们出宫时,她几乎将自己的银子都分散给她们,不仅仅是银子,还有一些首饰。
曦宁也是君梅她们看着长大的,君梅她们出宫时,曦宁也哭得稀里哗啦。
在君梅她们出宫第二天,内务府就送来四个年轻的宫女,分别是映春、映夏、映秋跟映冬,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
虽然临近年关,不过目前正处于国丧,先帝的灵柩还没下葬,宫里的气氛依旧属于沉郁低压,宫女太监在外面是不能露出笑脸的。
登基大典的日子定在年后,先让先帝下葬,先帝下葬过后,眨眼间到了除夕,今年除夕宫里没有举办宫宴,只是皇上召后宫的主子一块用膳,算是家宴。
乌锦喝了一点酒,回到承乾宫后没多久,皇上也过来了,他也喝了一点酒。
映春她们伺候皇上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