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微蓁在病房里陪了邱莉云半天, 得知张智杰的母亲早年过世了,邱莉云的父母在老家, 是张智杰的大嫂在帮忙伺候月子。
“她回去给我准备晚饭了,早知道你送饭过来,我就不让她来回跑了。”邱莉云感叹道:“坐月子太难受了,不能洗头洗澡,出来后浑身都臭了。”
微蓁不太了解这方面的事情,只能安慰她,“忍一忍,很快就过去了。”
“没办法, 谁让我生了这么个小棉袄呢。”邱莉云嘴上说痛苦,可看到女儿时又觉得很满足。
微蓁待到天快黑才回去, 打算过两天再来看她。
“我马上就出院了,”邱莉云道:“到时你直接来果园找我。”
“好。”
离开医院后,微蓁还觉得很神奇,“原来小孩生下来红彤彤的。”
祁昼笑看她一眼, “过段时间就白了。”
“生孩子肯定很痛,”微蓁蹙眉道:“嫂子的脸色好憔悴。”
祁昼话锋一转:“你以后不想生孩子?”
微蓁愣了愣,眼神茫然道:“我自己还没长大呢。”
生孩子对她来说太遥远了。
想到她两年前才恢复智力,祁昼点头道:“你年龄的确还小,不用考虑这么多。”
“我喜欢我弟弟, 但我想不到自己生孩子的场景, ”微蓁有点纠结, “你觉得人必须要结婚要生孩子吗?”
祁昼:“……”
男人深吸一口气, 郑重其事道:“生孩子是看女方的意愿, 如果你不想生,我觉得可以不生。”
“但结婚可以考虑, 以后有人帮你暖被窝,给你种地收拾厨房,干你不想做的杂活,带你到处出去玩……你不觉得很好吗?”
微蓁下意识道:“这不就是你做的事情吗?”
话刚说出口,两人同时愣住了。
微蓁望着祁昼狭长深邃的眼睛,心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我……”
“是我做的事情,”短暂的沉默过后,祁昼低声说:“我还可以做的更多。”
微蓁脸上耳根一热,“我乱说的。”
“嗯。”祁昼缓缓移开视线,“我不是乱说的。”
微蓁:“……”
回去的路上,微蓁难得没有叽叽喳喳,而是望着祁昼的背影发呆,觉得他肯定误会自己的意思了。
但她又不知道该怎么表明自己的想法,总觉得自己还很幼稚,没有祁昼那么成熟稳重。
拖拉机开到屋门口,微蓁抱着瓷缸跳下拖拉机,对祁昼挥了挥手,“我先回家做晚饭,你一会儿来吃。”
祁昼看着她头也不回的背影,把拖拉机开到了院子里。
回来的太晚,微蓁肚子早就饿了,也没做复杂的食物,去菜地里摘了点番茄和辣椒,打开橱柜拿了四个鸡蛋出来,炒了个西辣蛋,拌上煮好的挂面,可以吃上两碗。
下午的交流让两人的氛围有些微妙,祁昼吃过饭要去洗碗时,被微蓁拦住,“我可以自己来。”
男人声音低沉:“你做饭我洗碗,不是早就分配好的吗?”
微蓁:“……”
她忍不住跺跺脚,“那你不准再说那些话了。”
祁昼挑了下眉,“什么话?”
微蓁撇过头,“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不准你装傻。”
“嗯,”祁昼道:“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
微蓁蒙住耳朵,瞪着他道:“我还很小呢,不想结婚。”
祁昼颔首,“我也只是说结婚有好处,给你举例子而已。”
微蓁脸上越来越热,快步跑进了卧房里,懒得跟他继续说。
祁昼把厨房收拾好,抬手敲了敲屋门,“我先回去休息了,明天还还要下地除草,你别想太多。”
微蓁声音翁翁的:“知道了。”
那天之后,两人虽然还和从前一样相处,但却有了说不清的变化。
微蓁能感觉到这个变化不坏,但也有点莫名的抗拒。
或许她抗拒的不是祁昼,而是结婚本身。
邱莉云坐月子期间,微蓁几乎每天都会过去看她,给她带好吃的,陪她聊聊天。
“你就跟我亲妹子似的。”邱莉云拉住她的手,“要不我们认个干亲吧。”
“你本来就是我嫂子啊,”微蓁道:“不用再认干亲。”
说起干亲,她就想到林母和林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不想弄得太复杂,合则聚,不合则散,没那么多牵绊。
邱莉云不知想到了什么,哈哈笑道:“你叫我嫂子没毛病。”
邱莉云出月子后,给女儿办了满月酒,微蓁看着白白嫩嫩的小婴儿,发现她跟刚出生时有了很大的不同,看起来像云朵一样柔软。
六月的果园生机盎然,能吃的水果不少,一行人聚在院子里吃吃喝喝,很是热闹。
吃过饭,微蓁戳了戳祁昼的手臂,让他带自己回去午睡。
祁昼跟张智杰说了一声,把空间留给了他们一家人。
“今年还去草原玩吗?”回去的路上,微蓁忍不住问道,“现在去会不会太晚了?”
“不会。”祁昼道:“如果开拖拉机的话,得走小路,要多花几个小时。”
微蓁问了车程,觉得开拖拉机过去不行,得坐火车过去。
祁昼道:“下火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需要再转车。”
微蓁顿时打退堂鼓,“要不我们就在附近转转?”
南疆也有草原,只是没有北疆的出名。
祁昼想了想,“温县就有片草原,就在天山脚下。”
微蓁眼前一亮,“那我们明天过去?”
“可以。”晚上两人收拾好行李,把能用到的东西都搬上了拖拉机。
微蓁还准备了一小包调料,说不定能在草原上野餐。
翌日天还没亮,微蓁锁好院门,跟祁昼往温县的方向而去。
拖拉机行驶过一条条马路,大概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阿克市。草原离阿克市差不多也是两个小时车程。
阿克市很热闹,随处可见摆摊的人群,有卖菜卖衣服卖首饰的,来来往往的顾客络绎不绝。
两人在路边买了个西瓜,又买了些馕和烤包子,继续上路。
拖拉机开出城市后,路两旁又出现了戈壁,微蓁望着头顶高远的天空,微风吹拂,气温非常宜人。
不久,青翠的草地便映入眼帘,远眺还能看到起伏的山峦,六月的天山峰顶还有沉积着皑皑白雪,在云朵和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圣洁。
“下来吧。”祁昼锁上拖拉机,转身过来拿东西。
微蓁把车斗里的包裹往前推,被祁昼轻巧地提到地上。
他正要接应微蓁,小姑娘自己熟稔地跳下来。
天高云淡,微风徐徐,草原上游客不多,牛和马在不远处悠然地进食,一切都那样散漫惬意。
两人往前走了几步,才发现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米白色的蓍草,紫色的异檐花,成片的黄刺玫,低矮丛生的苜蓿……
抬起头时,还能看到绵延的山峰,以及山脊上群生的柏树。
两人漫步在草原上,顿时忘记了平时的辛苦,怡然享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里面是植物和森林的气息。
微蓁找了个高点的位置,跟祁昼慢慢爬上去,把拿着的东西放下来,坐在地上俯瞰山下的风景。
她有些遗憾地说道:“要是有条河就好了,我们还能抓点鱼来吃。”
“不是带了吃的吗?”祁昼失笑,“要吃西瓜吗?我现在打开。”
“吃。”微蓁从袋子里取出薄脆的芝麻馕,就着西瓜吃了小半块。
之后她拿出被单垫在身后,“这里太适合睡觉了。”
祁昼坐在一旁守着她,没多久她就睡熟了。
祁昼有些哭笑不得,起身往更高的地方看了一圈,不远处的雪山太过陡峭,他们爬不上去,只能在附近的小丘上转悠。
他拿着铲子,找了片还算鲜嫩的苜蓿,准备割点新鲜的回去凉拌。
微蓁睡了一个多小时才睁开眼睛,看到祁昼挖的苜蓿,高兴地笑了起来,“正好可以凉拌和包饺子。”
她也跑过去割,“这里还有荠菜呢,都挖点吧。”
其他的微蓁也不认识,不敢乱挖。两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了雪山脚下,一股凉意扑面袭来,微蓁打了个哆嗦,“都六月了,这雪居然还不化。”
“要是能把眼前的美景都记录下来就好了,”微蓁遗憾地说:“可惜我们没有照相机。”
祁昼低声道:“以后会有的。”
中午吃的西瓜和馕不太顶饱,下午两人又分食了几个烤包子,继续坐在草原上发呆。
可惜天公不作美,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冰雹夹杂着雨水兜头落下。
沙砾大小的冰雹没什么杀伤力,却让人冷的哆嗦。
眼看天色不早,两人收拾好东西,小跑着下山,准备打道回府。
刚走到拖拉机旁,天空又放晴了。
“真是娃娃的脸,”微蓁忍不住道:“说变就变。”
此时已经下午六点多,路上还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微蓁心里虽然不舍,但还是很满足,“我们明年再来。”
祁昼嘴角微勾,“行。”
两人沿着来时路往回走,到阿克市买了两斤牛肉,打算用来炖番茄和土豆。
第62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回到村里已经天黑了。
两人也没着急休息, 而是烧火炖牛肉吃,这个天不算太热, 但他们没冰箱,要是把牛肉放到明天再吃,就有味儿了。
微蓁把牛肉放在锅里炒了几分钟,加入番茄继续炒,让每块肉都被茄汁包裹,之后把开水壶里的水倒进去,加入几种香料,让它继续炖着。
跟炖牛肉最搭配的是面条和米饭, 微蓁不会做拉条子,在另一口锅里蒸了米饭。
两人吃饭时已经凌晨了, 但微酸的汤汁包裹着牛肉和土豆塞进嘴里,空前的满足。
牛肉很软,土豆化沙,微蓁吃的停不下来, 但看到外面的天色,还是只吃了一碗,怕吃多了晚上睡不着。
祁昼也很克制,最后以半碗米汤收尾。
微蓁道:“明天不是要去赶场吗,买点拉条子回来, 用剩下的牛肉拌面吃。”
“行。”
吃过饭, 祁昼去厨房收拾碗筷, 微蓁则提着水到浴室洗澡, 擦干净头发就回去睡觉了。
翌日, 两人去县里时收到了林母寄回来的包裹,这次没有寄钱, 而是些夏天穿的衣服鞋子,有微蓁的也有祁昼的。
回到家,微蓁才发现底部还藏着本不薄不厚的杂志,里面夹着一封信,竟然是林桃给她的。
“微蓁妹妹,这本杂志里有我写的文章,之前只是尝试投稿,没想到真的会被录用,收到稿费后,我最想分享的人就是你。”
“我这人不算聪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平时虽然很喜欢看书,却不敢把自己想象成作者,那对我来说太过高远了。”
“我一直在想,我何德何能能跟那些才华横溢的创作者相提并论,他们那优美的句子和精巧的构思,是我怎样都学不来的,我应该放弃,至少我不会再苦恼了。”
“人总要跟不属于自己的一切说再见的。”
“我的人生就是相夫教子,这是我眼下能触摸到的东西,是我最终的归宿。但夜深人静时,我偶尔也会想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是找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让自己看起来有干劲,还是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纠结下去。”
“过年那段时间,经常听到你跟干妈说起在阿木村的事,你明明才清醒两年,却已经完美的融入了环境,也许你会说,你有从前的记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我已经清醒的生活了二十多年,没有自己种过棉花,也不知道蓝莓和无花果该怎么养活,更遑论打农药和灌溉……这些你都一一经历,说起话来时,也是满满的笃定。”
“最为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让自己陷入情绪的困境中,你包容了我的存在,让我感动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实在狭隘。”
“回到部队后,我尝试给出版社投稿,一次不行,我就重新修改投第二次……数次之后,终于有出版社愿意刊登我的文章,这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收获。”
“我终于意识到,不管脑海里有多少幻想,如果不做出行动,那都是空想。”
“人总要为自己活几个瞬间。这些瞬间让我们获得蜕变,你对我来说就是其中一个瞬间。谢谢你。”
“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中继续往前,有打破桎梏的勇气,也不惧怕沿途的风雨。向内求索,向外生长。”
“林桃留。”
微蓁看完信顿了几秒钟,再翻开那本杂志,见到林桃流畅优美的文字时,心中颇为动容。
她没想到会收到林桃的信,毕竟她们不算特别熟悉。
但在林桃的描述中,她好像带给了对方很多思考。
微蓁看完林桃的文稿后,把信和杂志都放在箱子里,好好的收起来。
她取出笔和纸郑重地给林桃回了信,她的变化是积极的,这让她为她感到高兴,祝愿她越来越好。
之后微蓁经常会收到林桃寄回来的东西,有信也有糕点和纪念品。
微蓁也会给她寄自己做的干菜和果酱。
一来二去,两人逐渐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七月初,棉农忙碌的季节又来了。
打完顶后,他们需要开始打缩节的农药,防止腋芽和枝尖生长,保持叶片高光合力,促进棉桃膨大。
之后更加注重水肥。
棉花施肥坚持“前轻中重后轻”的原则,所有水肥要在八月下旬前停止,否则后期棉花开不出来,影响收成。
这段时间,微蓁和祁昼每天都在地里忙活,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偶尔赶场,也会多买点肉菜,晚上大吃一顿。
微蓁之前养回来的皮肤又黑了,只一双眼睛看起来神采奕奕。
“最晚明年我的野杜梨树就要嫁接了,”微蓁笑眯眯道:“我看它们最近长的还挺好。”
夏天是作物高速生长的时间,杜梨树是乔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嫁接库市梨后兼容性比较好,再加上抗病虫害,结出来的水果品质上乘,可以卖到好价钱。
“明年找专门会嫁接的人过来,”祁昼思索片刻道:“他们做事比较稳妥。”
微蓁点了点头,“到时候我就在边上多看看,以后再种果树,我自己就可以嫁接。”
祁昼眼中划过一丝笑意,“那你可要认真学。”
七月中旬,气温越来越热,微蓁去张智杰的院子里摘了些早酥梨回来吃。
她早春种下的嫁接葡萄此时已经爬上了头顶的架子,给院子里留下一片凉爽的绿荫。
微蓁让祁昼帮忙打了张小桌子,偶尔会坐在下面乘凉。
此时藤蔓上已经结出了不少葡萄,豌豆大小,颜色还很青。
微蓁期待秋天赶紧来,她已经想好了,今年要做葡萄酒。
晚上祁昼过来吃饭时,问她要不要去河县采菌子。
河县最近下了几场雨,巴菇应该长出来了。
“真的吗?”微蓁有点惊喜,“我要去!”
祁昼颔首,“那你一会儿把杂物间的背篓腾出来。”
“好。”
微蓁以最快速度吃完饭,跑到杂物间找了三个背篓出来,野心勃勃道:“这次我们肯定满载而归。”
祁昼也不泼她冷水,让她自顾自高兴去。
天还没亮,两人就乘拖拉机离开。
去河县的路微蓁已经认得,一路上想着之前找到巴菇的地方,心想就算找不到菌子,也能抓点鱼回去。
来到胡杨林后,地上还残留着雨后的湿气,林中已经有几道身影了。
微蓁愣了一下,祁昼道:“我们去另外一边。”
河县胡杨林在周围颇有名气,遇到找蘑菇的人很正常。
两人拿着背篓走进胡杨林,绿荫下,微蓁在胡杨树下的沙地看到几朵黑褐色的影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拉着祁昼快步过去。
“比之前发现的要大很多。”微蓁小心翼翼地把蘑菇摘下来,放在垫了草叶的背篓里,再用草叶覆盖。
两人顺着一颗颗胡杨往里走,隔几米,就会发现巴菇,顿时沉浸在了收获的喜悦中。
没多久,两人就碰到了几个同样来采蘑菇的人,双方都没有开口打招呼,只是点头示意。
微蓁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和祁昼往更深处走去,一路遇到的胡杨树也越来越茂盛,空气更加清新。
巴菇依附胡杨而生,对地理要求比较苛刻,如果摘的多,还可以放到集市上卖。
微蓁想到在部队的林母和弟弟,打算晒干了给他们寄些过去。
两人一直找到了中午,身上的背篓都快装满了。
“真好。”微蓁找了个稍微干净的地方坐下来,眉眼弯弯道:“下午我们肯定能摘更多。”
祁昼看着她起皮的嘴角,眉头微蹙:“先喝点水。”
两人就着馕饼吃了午饭,继续埋头苦干。
太阳西斜,胡杨林的空气越来越干燥,沙地里长出来的蘑菇也渐渐萎顿。
两人不得不提前回到拖拉机前。
几个背篓加在一起,找了差不多上百斤,足够他们吃很长时间了。
微蓁跑到河边洗了洗手,发现那群找蘑菇的人也在附近,为首的人看到微蓁后笑着问:“你们收成怎么样?”
说话的是个寸头小伙子,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看起来很质朴。
“你们呢,”微蓁没有立刻回答他,反问道:“是不是找了很多?”
“还行,”那人走过来,态度很热情,“巴菇在市场上收购价还不错,你们要是摘的多,可以卖给我们。”
“不卖。”还没等微蓁回话,祁昼便走了过来,站在微蓁身边道:“我们是摘回去自己吃,你找别人去吧。”
“真可惜,”那人有些失望,“城里那些有钱人指明要吃巴菇,听说对身体有好处。”
微蓁好奇道:“你们是卖给河县那边吗?”
“不是,”男人笑着说:“我们是北疆那边来的,巴菇生长条件特殊,特意过来碰碰运气。”
微蓁没去过北疆,但听说过那边的美名,忍不住道:“你们那边是不是有很大的草原,还有森林和湖泊?”
“你是说郊外?”那人笑道:“郊外环境确实好,有些地方比画里还漂亮,但我们住在城里,不能经常看到这样的风景。”
第63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不过你要是想来北疆玩, 我可以介绍人做你的向导,”那人笑着说:“北疆好看的地方太多了, 可以多花点时间玩。”
“谢谢你。”微蓁有点不好意思说:“我最近没时间过去。”
“没关系,我在宁市火车站附近开了家牛肉面馆,一出站就能看到,你要是想来宁市玩,随时来找我们。”
微蓁点了下头,九月要开始捡棉花,她暂时没有去北疆的计划。
两人又聊了几句,眼看天色不早, 便各自朝拖拉机走去。
“你想去北疆玩?”祁昼问道。
“想去,”微蓁道:“不是说北疆有天池和瀑布吗?我挺想看的。”
“最近去不成, 等冬天再做打算。”
“太好了。”微蓁目光灼灼地望着他,“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每次我想做什么,你都会陪着我。”
祁昼垂眸望着她, “你不喜欢?”
“喜欢!”微蓁喜欢得不得了,她看着祁昼高大挺拔的身影,“有你陪在我身边,我总是很有安全感,要是你能一直陪着我就好了。”
说完这话, 祁昼还没反应, 她自己却愣住了。
她竟然对祁昼抱着这样的想法吗?想跟他一直这样下去, 不管去哪里都不分开。
“想让我陪着你啊, ”祁昼轻笑一声:“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微蓁对上他深邃的目光, 下意识撇过头,支吾道:“那要怎么才行……”
“你自己想, ”祁昼道:“什么都要我告诉你,你会听我的吗?”
微蓁:“……”
她隐隐察觉到了祁昼的言外之意,他们认识两年多,几乎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彼此。
祁昼不可能一直在怜悯她。而她心里也不全是感激。
朝夕相处,他们变得越来越默契的同时,微蓁也能察觉到自己心态上的变化,所以她才会跟林母说,不要介入她和祁昼,他们以后是什么关系,顺其自然就好。
“不听。”微蓁捂住耳朵,“你把嘴巴闭上。”
“行了,逗你的。”祁昼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眼神却很柔和,“你愿意想多久都行。”
微蓁垂下眼睫,“那你会离开我吗?”
“不离开,”祁昼说:“我哪儿都不去。”
微蓁抿了抿嘴角,心中好似有温柔的春水流淌而过。
“我明年后年……以后好多年,也还要跟你一起来胡杨林里捡蘑菇。”
“嗯。”祁昼看了眼暗下来的天空,“快上车,我们该回家了。”
微蓁慢吞吞爬到拖拉机上,回头看向祁昼,他站在原地,本就英俊的眉眼在夜色下越发俊美。
“今年冬天,我们去乌市吧,”微蓁沉默了一瞬,说:“南疆冬天很少下雪,蜀城就更少了,我想去打雪仗。”
“行。”祁昼让她做好,“捡完棉花,你想去哪都行。”
他发动拖拉机,载着微蓁往回走。
带回去的巴菇大部分被晒干,装进了杂物间,只有少部分被微蓁拿来炖汤吃。
八月,菜地里的辣椒红了。
微蓁摘了很多,洗干净后放进大盆里,放在菜板上把它们切碎,加入白酒和大量盐,装进坛子里发酵。
几天不到,就能用辣酱来炒肉菜。
微蓁专门买了条鱼回来煮,鱼身做酸菜口味,鱼头做剁椒口味。
这条鱼比较大,祁昼专门叫了张智杰一家过来。
邱莉云抱着孩子走进厨房,看到微蓁在灶台前忙活,有点遗憾地说:“今天不能做你的老搭档了。”
她每次过来都会帮微蓁烧火,有了女儿后,已经没办法撒手。
“厨房里太热了,”微蓁道:“你去客厅里待着,那边要凉快许多。”
“看到你种的葡萄了,水肥跟的很足,九月肯定有好收成。”
微蓁扬眸一笑,“多亏你教我,不然我还是愣头青。”
“谁让我是专门种果园的,”邱莉云有些得意,“有什么拿不准的,你问我就行。”
“好啊。”
除了鱼,微蓁还买了五花肉和排骨,打算做两个不同的口味。
“好吃,”开饭后,邱莉云夹了块小排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好开胃。”
“那你多吃点,”微蓁笑着说:“你看起来比之前瘦了。”
邱莉云看了眼睡得香甜的女儿,“养孩子就是这样,比之前要累很多。”
虽然女儿很乖,但婴幼儿时期最为紧要,她很少有放松的时候。
微蓁道:“那你有空带她过来玩,我这里房子多,可以住上几天,我帮你带一带。”
“冬天再说吧,”邱莉云道:“马上要到丰收季了,我们谁都不得闲。”
吃过饭,几人坐在葡萄架下乘凉,微蓁问邱莉云葡萄酒制作的过程。
“你得把葡萄弄碎,外往里面加入酒曲……”邱莉云提醒道:“葡萄发酵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有炸缸的风险,你得买个结实点的坛子,把它放在偏僻的位置。”
微蓁点点头,“我知道了。”
张智杰一家吃过晚饭,就开着拖拉机回去了。
八月下旬,棉花地里逐渐干燥,捡棉花的日子也到了。
微蓁根据约定好的时间,去县里汽车站接到了去年那三个大姐,她们身后跟着几个同村人,都是过来当小工的。
微蓁把她们送到租好的院子里,拿了米肉和蔬菜调味料过去,让她们明天再动工。
但大姐们忍不住,下午就到棉花地里干活去了。
微蓁只需要三个大姐,另外来的人都分到了祁昼的地里。
之后两人便整日泡在棉花地,晚上回去吃完饭,还要踩在梯子上摘葡萄。
微蓁打算用玫瑰香来酿果酒。
根据邱莉云说的方法,把葡萄弄碎洒入酒曲,倒进坛子里发酵。
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观察一下葡萄酒的颜色,看是否需要过滤出来。
葡萄酒发酵时间通常不超过十天,否则味道会发酸。
到了第八天,眼看质地已经不错,微蓁用白布把残渣过滤出来,将酒液盛进另一个干净的坛子,进行二次发酵。
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太多气体导致坛子爆裂,微蓁每天都会揭开坛口放气。
做好葡萄酒之后,微蓁把菜园里剩下的辣椒也摘下来,晒成了干辣椒,以备平时使用。
十月底,微蓁跟祁昼去棉厂卖了第一批棉花。
因为她照顾的好,棉花收成比去年多了几百斤,收益不必多说。
天气越来越冷,早晚都有霜冻,大姐们不得不加快速度,在十二月之前把地交还给微蓁。
微蓁拿着小本子跟她们对账,双方都登记的十分清楚明白。
发完工钱后,她照例包了红包,还和祁昼带着一行人去县里吃了顿好的,才将她们送去了汽车站。
从这里可以坐车到阿克市的火车站,再乘坐火车去天南海北。
微蓁二十岁的生日,依照规矩要大办,奈何跟她关系好的人不多,考虑过后,祁昼去县里定了一桌,把张智杰一家接了过来。
林母之前给微蓁打电话,说现在回不来,冬天再给她补办。
微蓁说冬天要跟祁昼去乌市玩,顺带看看他们。
“真的吗?”林母有些惊喜,“之前我叫你过来,你非不来,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冬天村里没事干,想到处走走。”
“行,”林母笑着说:“你下火车后,我让你林叔叔派人过去接你。”
十二月,乌市大雪纷飞。
出了火车站,微蓁看到地上厚厚的积雪,跟云一样白。
乌市每年冬天都会下雪,早的话从十月开始,晚的话来要到来年四月。
微蓁看到一个穿黑棉衣的年轻人,举着的牌子上有写自己的名字。
她快步走过去,“你好,是刘叔叔让你来的吗?”
那人看到微蓁,笑着问:“你就是刘团长家的亲戚?”
“对。”
“你好你好,我叫李俊林,叫我小李就行。”
微蓁和祁昼也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跟我来。”李俊林把两人带到一辆桑塔纳前,关心道:“今天天气冷,你们在火车上没冻着吧?”
微蓁摇了摇头,“火车上不冷。”
“下雪其实不算冷,主要是在刮风,这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李俊林很自然的跟他们拉家常,“南疆应该没下雪吧?”
“很少下雪。”
“听刘团长说你们是种棉花的,今年收成怎么样?”
“比去年好些。”
“你可真能干,”李俊林透过后视镜观察微蓁,“这么小的身板,居然能种那么多棉花。”
他也是部队上的兵,之前刘征还问他有没有对象,说想给他介绍,他还挺期待的,结果后来不了了之。
还是问了林桃的老公徐振东才知道,刘团长说的是微蓁。
不由多打量了微蓁几眼。
微蓁不喜欢闲聊,一直注意着周围的街道,问李俊林还有多久到。
“转过弯就到了。”
“行,”微蓁道:“你在前面的宾馆停下吧,我们先上去放行李。”
李俊林愣了一下,微蓁道:“我们只是顺带走亲戚,明天还要出去转悠,就不住在部队里了。”
李俊林哭笑不得道:“刘团长让我直接把你们送到部队门口,你这让我怎么交代啊。”
第64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李俊林最终还是把车停在了宾馆门口。
微蓁和祁昼拎着行李进去, 开了两间房。
服务员态度热情的将他们带到了房间门口,笑着说:“屋里有暖气和热水, 有什么事可以到楼下叫我。”
微蓁谢过她,和祁昼一起把给林母带的东西拿出来,准备待会儿送过去。
外面风雪萧瑟,房间里的灯也不算明亮,看着祁昼认真整理包裹的模样,微蓁心头一动,“你想不想跟我到部队里去见我妈?”
虽然祁昼来了乌市,但他也可以不陪她去部队。
祁昼抬头看她一眼, “不想让我去?”
“你想不想去?”微蓁重复这个问题。
祁昼愣了一下,对上她黑白分明的眼睛, 隐隐意识到什么,心头微颤道:“你什么意思?”
微蓁:“我在问你。”
祁昼:“你想让我去,还是不想让我去?”
微蓁双手叉腰,居高临下地望着他, “看来你是不想去。”
祁昼轻笑一声,“我肯定要去。”
他立刻从地上站起来,故作镇定地说:“我看边上有个商店,去里面买点东西再过去。”
微蓁撇过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祁昼心中大定, 抬手轻轻揉了下她的脑袋, 低声道:“那你在这儿等我会儿。”
“给你五分钟, ”微蓁道:“别买太多, 我妈不缺我们这点吃的。”
祁昼没接话, 转身出了屋门。
微蓁抬手捂住脸,觉得自己太冲动了。
明明是来游玩的, 可想到她和祁昼要去看林母,她下意识提了出来。
这里是林母真正的家,如果没有意外,这次之后,她和祁昼要很久才会过来。
祁昼买了烟酒和各种补品,大包小包地回到桑塔纳前,李俊林被吓了一跳,“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祁昼笑着道:“好不容易来一趟,要买的。”
李俊林想到他和微蓁关系亲近,顿时明白了什么。干笑着说:“有道理。”
祁昼把微蓁接下来,李俊林脚踩油门,将车开到部队门口,经过严格的核实后,才将他们放行。
桑塔纳开不到家属院,三人只能冒着风雪步行。
部队占地面积很大,道路两旁种着杂七杂八的树,此时万物凋零,显得些荒凉。
微蓁迫不及待踩了踩树下的积雪,不知是不是堆积太久,没有想象中柔软。
李俊林被她逗笑了,“我听林姨说起过,你们老家在蜀城,你应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蜀城也有下雪的地方,可惜微蓁没去过。
“对,蜀城的冬天很潮冷,不仅不下雪,偶尔还会下好几天小雨,连被子都会变得很潮。”
李俊杰闻言感叹道:“蜀城冬天满目青绿,不像边疆,只有松树不会落叶。”
三人走到一排排院子前,外面修筑的非常整齐,还有穿着棉衣的小朋友在门口打雪仗。
“这就是刘团长的住处了,”李俊林走到第三家门前,扬声问道:“林姨,在家吗?”
不多时,院子里就响起了脚步声。
林母打开屋门,看到微蓁和祁昼时,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可算来了,我一直在屋里等着呢。”
她一把拉住微蓁的手,“外面冷,你们快进来。”
微蓁跟着她进去,才发现这院子里处处都收拾的很利落,不仅有菜地,还有些她不认识的精致摆件。
进屋后,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平房没有暖气,屋里烧的炉子。
客厅里的空间也很大,柜子上摆着电视机收音机,靠墙是几张柔软的沙发,弟弟小宝正坐在上面吃苹果。
看到微蓁时,他已经有些认不出,但还是觉得亲切,哒哒哒地跑过来,仰着头问:“你就是我的姐姐吗?”
微蓁蹲下身,笑着说:“对,我是你姐姐。”
小宝闻言紧紧抱住微蓁的脖颈,“姐姐,你终于来看我了,我和妈妈天天都盼着你来。”
微蓁刚从外面回来,需要洗个手才能抱他,“你先到沙发上去,我待会儿陪你玩。”
“好呀。”小宝已经两岁多,比从前说话利索很多,皮肤很白,眼睛又大又亮,跟个洋娃娃似的,让人特别心疼。
林母跟在后面,笑着道:“我经常跟他说起你,他可喜欢你这个姐姐了。”
微蓁洗完手出来,祁昼和李俊林把车上的东西也都拿下来。
林母有些震惊,“怎么还买了烟酒和补品,花这么多冤枉钱做什么?”
微蓁道:“祁昼买的。”
林母愣了愣,对上女儿通透的眼睛,顿时福至心灵,望向祁昼的眼神瞬间不一样了。
“先坐下喝口水吧,”她略带感慨地说:“我去把你刘叔叔藏的茶叶拿出来给你们喝。”
李俊林适时开口:“林姨,那我就先回去了。”
“别走,”林母道:“待会儿林桃和徐振东要过来,你就留在这儿吃饭。”
李俊林犹豫了一下,不过想到林母的厨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好吧,那我吃过饭再走。”
“姐姐,你在家种地是不是很辛苦啊,”小宝坐在微蓁怀里,眼眸亮晶晶地问道。
“对,”微蓁摸了下他肉嘟嘟的脸蛋,“但是我喜欢种地。”
“那你肯定很累,”小宝抓住她的手轻轻“呼呼”两声,“姐姐,我把它们都吹走了。”
微蓁失笑,“谢谢小宝。”
“这个叔叔是谁?”小朋友这才注意到身边的祁昼,眼中闪着疑惑的光芒。
微蓁道:“他是祁昼哥哥,去年还抱过你呢。”
小宝努力回想,但还是记不起来,他乖乖的开口叫人,打算让祁昼抱抱自己,“你长得好高哦,以后我也要长这么高。”
“……”
天色渐晚,刘征从部队上回来,看到两人后也很高兴,“来了就多玩几天,乌市好玩的地方不少。”
微蓁点了点头,刘征便进门找林母去了。
他很快从林母口中得知祁昼提了礼品过来,神色间带着些许遗憾,“本来以为这回能让她多见几个小伙子,没想到……”
“这事儿你别管,”林母道:“祁昼是个好孩子,又跟微蓁一起种地,两人合得来。”
“行行行,”刘征无奈道:“我说不过你。”
没多久,林桃和她的丈夫徐振东也来到了屋里,见到微蓁,林桃十分高兴,迅速上前拥抱她。
“听说你来,我一直期盼着,你总算是来了。”
微蓁也跟着笑起来,“上回收到你的信,说又出版了新作品,不知道都讲了什么……”
“吃过饭我带你去我的书房,”林桃道:“里面不仅有刊登过我文稿的杂志,还有许多世界名著,你肯定会喜欢。”
听说她有书房,微蓁心里有些羡慕,她之前布置房间的时候,竟然没想过给自己安排书房,太大意了。
眼看时间不早,林母让刘征陪祁昼说话,自己则带着微蓁和林桃到厨房做饭。
“你叔叔听说你今天来,特意买了一扇排骨和两条大鲤鱼,”林母眼中带着浓浓的笑意,“今儿你烧火,我和林桃炒菜。”
微蓁没有意见。
排骨和鲫鱼分别红烧,老母鸡煲汤,再加上腊肉腊肠和杂七杂八的小菜,林母准备了满满一大桌子。
微蓁端着菜走出去时,碰到了背着书包回来的高大男生。
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模样,眉眼间带着些阴翳,让人望而生畏。
“刘奕回来了?”林母从厨房里走出来,慈爱地开口:“快洗洗手,马上吃饭了。”
刘征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和女儿都已经去外地念书,只有放假才在家里,二儿子刘奕只比微蓁小一岁,正在读高三。
他性格很冷漠,回到房间就关上了屋门,显然不喜欢家里这么多人。
刘征脸色微变,招呼其他人坐下后,亲自敲门叫他吃饭。
刘奕沉着脸跟他出来,一副所有人都欠他钱的模样。
和林母的交流中,微蓁早就猜到刘征的儿女不好相处,没想到连面子功夫都不愿意做。
好在并没有人在意刘奕的想法。
刘征端起酒杯,对祁昼道:“不远千里过来,你和微蓁辛苦了。”
祁昼笑了笑,“早就该过来的。”
他一口把酒闷了,刘征露出满意的表情,继续劝酒,“平时在家应该不怎么喝酒吧?在叔叔这儿,你不用管太多,喝醉了找个房间睡一觉就行。”
微蓁:“……”
除了刘征,李俊林和徐振东也在陪祁昼喝酒,大有不把他灌醉不罢休的架势。
微蓁担忧地看了祁昼一眼,后者对她眨了下眼睛,示意她别慌。
他平时虽然不喝酒,但也练习过酒量,轻易不会喝醉。
微蓁:“……”
饭吃完,几个男人都醉醺醺地趴在桌子上。
林母踢了踢刘征,让他先把李俊林送回去。
至于刘奕,早就吃完饭回了自己的房间。
微蓁和林桃麻利地把桌子收拾出来,到厨房里洗碗。林母则先给小宝刷牙洗脸,将他放到床上睡觉。
“你叔叔太不像话了,”林母冷哼一声道:“祁昼才来第一回,就被他灌醉了。”
“他今天高兴,”微蓁倒没那么介意,“待会儿我煮一锅醒酒汤,让他们喝了就行。”
“也只能这样了,不然明天会头疼。”
第65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收拾好厨房, 微蓁把醒酒汤端到客厅里,才发现祁昼已经坐起身, 看着很清醒。
“你没喝醉?”微蓁有些惊讶。
“醉了,”祁昼捏了捏鼻子,“脑袋里昏昏沉沉的。”
微蓁把手里的醒酒汤给他,“快喝点,不然明天该难受了。”
祁昼接过,一饮而尽。
他把碗放在桌上,抬手揉了揉脸,正要问微蓁自己今天表现的怎么样, 徐振东也从桌子上爬起来,问还有没有醒酒汤。
“我这儿呢, ”林桃从外面走进来,嗔怪地看他一眼,“浑身酒气,难闻死了。”
徐振东嘿嘿一笑, 喝了醒酒汤后对祁昼道:“兄弟,这可不是我故意灌你酒,是刘团长想考验你。”
祁昼表示理解,“应该的。”
“不过你的酒量是这个,”徐振东竖起大拇指, “我们仨加起来都不是你的对手。”
微蓁:“……”
刘征送完李俊林回来, 见祁昼已经醒了, 笑着说道:“愣着干嘛?洗把脸找个房间休息吧, 明天再继续。”
“我在外面订了宾馆, ”祁昼道:“衣服行李都在里面,就不留宿了。”
“这怎么行, ”刘征当即不乐意了,“好不容易过来,怎么能让你们住在外面,你把宾馆退了,我们这儿有的是房子住。”
话音未落,不知从哪儿穿出一声巨响,把所有人吓了一跳。
“估计是刘奕,”林母瞬间反应过来,解释道:“他在写作业,应该是我们吵到他了。”
刘征的神情顿时有点尴尬,“这小子,我去教训教训他。”
“别,”林母拉住他的手,“他明年就要高考,让他好好学习吧。”
“我和微蓁先回宾馆了,”祁昼站起身,“明天再来看你们。”
刘征想挽留,却没有再开口。
刘奕房间里的巨响,显然不欢迎他们,众人心知肚明。
林母眼睛一红,拿了条新织的围巾把微蓁送到门口,“他就是那个性格,你别在意。”
微蓁心情很复杂,她没想到母亲在刘家的处境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差。
刘征虽然重视她,但心里显然更偏向前妻生的儿女,刘奕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刘征能够做通刘奕的思想工作,刘奕怎会在这么多人面前甩脸色,说到底是看林母好欺负罢了。
“没关系,”微蓁拍了拍林母的手,“我和祁昼本来就没打算留宿。”
“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林母心中很自责。
“又不是不见面了,”微蓁笑着说:“我和祁昼找的宾馆就在不远处,走几分钟就能看到了。”
林母询问了宾馆的名字,“明天妈过去找你。”
微蓁点了下头,跟祁昼迎着风雪往外走。林桃和徐振东追了出来,笑着说:“我送你们出去。”
她挽住微蓁的手,小声道:“刘奕性格比较孤僻,再加上临近高考压力大,你可别跟他一般见识。”
微蓁道:“我妈平时对他不好吗?”
林母嫁进刘家已经有七年,那时刘奕才十岁出头,一直都是林母在照顾。
“干妈对他很好,是他自己钻牛角尖,喜欢听他奶的话,刘奶奶嘴杂,看干妈不顺眼,故意教坏他。”
刘奕觉得林母对他好是别有目的,想抢走他的家,所以对林母很排斥。他的哥哥姐姐也不喜欢林母,把她当成了假想敌。
微蓁若有所思,“他平时会像今天这样吗?”
“有是有,但不多。”
微蓁了然,看来那个刘奕是把自己当成了打秋风的亲戚。
回宾馆的路上,微蓁的心情有些低落,祁昼垂眸望着她,“还在为阿姨担心呢。”
“没有,”微蓁笑了笑,“她的日子是自己选的,我不担心。”
翌日,林母来找他们,想让他们去屋里吃饭。
微蓁摇了摇头,“我来找你,是想让你见见祁昼,如今人也见过了,我们打算在乌市转转。”
林母心中叹息,“你刘叔叔还问起你们呢。”
“算了吧,”微蓁道:“回去之前,我们再请他吃饭。”
林母拿她没办法,只好点头同意。
微蓁道:“我和祁昼打算去天池转转,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这怎么行,”林母摇头道:“你弟弟离不开我,我得在家照顾他。”
“不差这一天,我让林桃帮帮忙。”
林母还是没同意,“你和祁昼去吧,屋里事儿太多,我还要照顾刘奕,实在抽不开身。”
微蓁垂下眼睫,没有再强求,“那好吧。”
林母愧疚地看女儿一眼,转身离开了宾馆。
祁昼担忧地看着微蓁,“你还想去玩吗?”
“为啥不去?”
微蓁抬起头,“心情不好,越是要出去玩。”
两人当天便找车去了天池,天池古称瑶池,传闻是西王母的洗脚盆,坐落在博格达峰半山腰,冬季已经霜冻,在天空和雾凇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缥缈。
微蓁和祁昼在周围转了一圈,这里的山坡上生长着许多松柏,只有它们还是青绿色的。
山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两人待了没多久便回到了乌市。
下午去大巴扎购物,特意给林母选了两身衣服。
在乌市吃喝几天后,他们再次到部队找林母,说准备回去了。
“怎么这么匆促,”林母有些猝不及防,“快腊月了,要不你们过完年再走?”
微蓁摇摇头,“北疆的冬天太冷了,我有些不习惯,还是更喜欢在村里待着。”
林母只好道:“那下个月我带你弟弟回去陪你。”
“你要是忙不过来,今年可以不回来看我。”微蓁已经没有从前那么依赖她。
林母正要说话,刘奕背着书包从外面进来,似乎没想到微蓁还会出现在家里,脸色顿时沉下来。
“回来了,”林母笑着道:“你先洗个手,等你父亲到家,就可以吃饭了。”
刘奕对她的话置若罔闻,目光紧盯着微蓁,表情有些阴郁,“到现在还不回去,难道想把这儿当成你家?”
他这话说的极为尖酸,好像真的把微蓁当成了穷亲戚。
林母脸色一白,“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
“我说错了?”刘奕冷笑一声,“我爸可怜你,才跟你结婚,可不是为了让你把什么人都领到家里。”
“你!”林母脸色苍白,眼前阵阵发黑,“你怎么能这么说?”
“妈。”微蓁扶住林母,对上刘奕尖锐的目光。
“我过来是跟我妈告别的,不是为了占你家便宜,你不用这么戒备我。”
刘奕眯起眼睛,“别以为我不知道她给你寄钱的事,那是我家的钱,是我和我哥哥的!她凭什么给你寄!”
林母恍然大悟,“你一直在介意这件事?”
“我不该介意吗?”
林母苦笑一声:“我给微蓁寄钱,是结婚前,你父亲早就承诺过我的,否则我不会跟他结婚,也不会过来照顾你们三兄妹,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想我。”
“你敢把这些话当着你父亲的面说吗?”微蓁面无表情地盯着他,“我妈是给我寄过钱,那是在我没有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去年收完棉花,我就没再要过她一分钱,并且还会往回寄钱,这些没人告诉你吗?”
“你以为我会相信你说的?”刘奕神色阴沉。
微蓁眸色冰冷,“就算不提这些,我妈跟刘叔叔结婚,是跟他一起生活,就算没有你的同意,也有权处理他的工资,她给我寄钱怎么了?只要她愿意,她就可以给我寄钱,你没权利也没资格过问!”
“在这个家里,你只是儿子的身份,我妈才是刘叔叔的伴侣,你和她的身份本来就不同,亏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不仅不懂得感恩,还学了一身酸气,将来恐怕也只会惦记着这点家底。”
“你!”刘奕气得面色通红,“她本来就是我爸请来的保姆,什么伴侣,简直可笑!”
话音未落,刘征从外面冲进来,抬手给了他两巴掌,把他打的惨叫一声,左脸当场肿起来!
“爸!”刘奕大叫一声,难以置信地看着刘征,“你居然打我!”
“我早就该打你了,”刘征面色冷沉,怒不可遏道:“我知道你性格古怪,没想到你心里居然是这么想的。你林姨跟我结婚七年,又生了你弟弟,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你居然说他是保姆,谁给你的胆子!”
刘征说话时不怒自威,吓得刘奕浑身僵硬,他呆呆望着刘征,“难道不是吗?她只是你找来照顾我和哥哥姐姐的……”
刘征抬手再次甩了他两耳光,无比失望道:“她这七年每天给你做饭洗衣服,把你照顾的妥妥帖帖,你竟没有丝毫感恩之心。”
刘奕两边的脸都肿了起来,双目通红地盯着刘征,不敢再顶嘴。
“刘叔叔,我妈当初给我寄了不少生活费,我现在把这些钱都还给你们,免得有人再诬陷我觊觎你们家的财产。”
刘征面色越发难看,冷声对刘奕道:“我挣得工资,我想给谁花就给谁花,你就算惦记这些钱,只要我不给你,你就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