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第51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这是我妈给你的, 我不要。”微蓁往后退了两步。

祁昼眯起眼睛,“你觉得一千块钱就能买断我对你的救命之恩?”

微蓁愣了愣, 祁昼把钱塞到她手里,“这钱我本来就不要,你如果想报答我,以后就多给我做点好吃的。”

“可是……”

“钱是你妈给的,我之所以收下也是为了给你,开春以后买种子薄膜处处花钱,你以为种地真这么简单?”

“我妈妈给我钱了,不用你再给我。”

“你不要就拿去丢了, 我不差这一千块钱。”

微蓁:“……”

“谢谢你。”她踌躇片刻把钱收起来,“我妈要是知道你把钱给我了, 肯定不同意。”

“那你会告诉她吗?”

微蓁很诚实,她会在信里跟林母说。

祁昼:“你告诉她就告诉她吧,下次她再给我钱,我还给你。”

微蓁:“……”

腊月底, 天气更冷了,家家户户张罗着过年。

微蓁和祁昼也去了两次县里,买了鸡鸭鱼还有牛羊肉,打算过个结结实实的年。

两人找了个时间,把整个院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便开始准备过年要吃的东西。

炸酥肉炸丸子炸虾片……只要是能炸的, 都炸了个遍。

微蓁还拿一大块五花肉做了扣肉, 盖上从蜀城带回来的盐菜, 蒸好之后香的人流口水。

当晚两人就干掉了一盆, 微蓁不喜欢吃肉,但很喜欢被油浸过后的盐菜, 香的她能吃好几碗饭。

祁昼更喜欢吃肉,十几块肉没多久就被他吃到了肚子里。

“你都不腻吗?”微蓁惊奇地望着他。

祁昼眼睛都没眨一下,“再来一盆我也能吃完。”

微蓁急忙摆手,“不行不行,剩下的要留着过年吃。”

祁昼:“不是还有两盆吗?”

微蓁:“……”他是真想吃啊。

她犹豫了一下,在祁昼关注的目光中,缓缓点了下头,“那你再吃点?”

结果晚上祁昼就撑吐了,大油大荤直接让他生病了。

微蓁气得跳脚,“我让你别吃了,你非要吃。”

祁昼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谁知道这玩意儿这么顶。”

微蓁看他实在不舒服,把村长找过来,拖他到县里打吊针。

打了两天针,他才终于好起来。

微蓁这才意识到,祁昼其实也有幼稚的时候,根本就没自己想象中那么沉稳,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乱吃,”微蓁心有余悸地瞪着他,“这世界上的好东西是吃不完的,你要是喜欢吃,我以后再给你做就好了。”

祁昼垂眸望着她,她双目明亮,眼中好似有不灭的微光。

祁昼嘴角微动,“你对我这么好?”

“当然啦。”微蓁说:“你对我好,我也要对你好啊。”

“你不是要从我家搬出去吗?”祁昼撇过头,“等你修了自己的院子,还愿意给我煮饭?”

“你可以到我家吃啊,”微蓁说:“天天都可以来。”

“行。”祁昼复又看向她,“那你以后可不许嫌弃我。”

这几天都是微蓁在照顾他,小姑娘心很细,顿顿给他喝粥吃菜,祁昼的嘴巴淡的都没味了,偶尔打嗝,喉咙里也只有酸意。

他对微蓁招招手,“今天吃回锅肉怎么样?”

“你不难受了?”微蓁疑惑道。

“我可以少吃点。”

微蓁:“……”

除夕那天,微蓁大显身手,做了一桌子菜,和祁昼坐在烧着炉子的客厅里慢慢吃。

屋里没有电视,他们看不见联欢晚会,但偶尔能听到村里的鞭炮声,旧岁将除,新岁伊始。

微蓁端起碗里的石榴汁跟祁昼轻轻碰了碰,笑着说:“除夕安康。”

祁昼勾起嘴角,“你也是。”

吃过饭,两人一起收拾厨房,微蓁让祁昼把今天的垃圾全都倒出去,明天就不能丢垃圾了。

“为什么?”

“大年初一要积财,这样我们明年就有好收成了。”

祁昼失笑:“听你的。”

天色渐晚,两人在屋里无所事事,便在塔河边转悠。

微蓁说起自己分到的棉花地,“离你好像很近,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出门干活。”

祁昼:“你大早上能起来吗?”

“肯定可以啊,”微蓁瞪大眼睛:“我都是有地的人了,绝对不能偷懒的。”

“果树地呢?你打算怎么办?”

微蓁分到的果树地,其实是上面测试田,开春才能种果树,看阿木村适不适合棉果混种,想要收成需要好几年,跟棉花地没有太大区别。

“除了库市香梨,我还可以像邱嫂子那样种点其他果树,肯定也能打理好。”

祁昼并不怀疑她的能力,“就看明年能不能吃上你种的果子了。”

微蓁扬眸一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大年初二,张智杰一家过来吃饭,微蓁炒了八个菜,还给张斐准备了小红包。

小朋友看到里面的钱,张开手抱住微蓁,笑得见牙不见眼,“谢谢姐姐。”

祁昼揉揉他的脑袋,把自己准备的也给他,可把他给高兴坏了。

过完年,南疆的气温渐渐升高,太阳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懒洋洋地躲在云层里,而是将地上的碎冰融化,让泥土变得湿润起来。

四月一到,村里就组织犁地。

把被冬日凝结的土地变得蓬松起来,有条件的撒上些草木灰,预防病虫害。

微蓁和祁昼的地是最后翻的,晾了几天后,就要播种了。

作为新手,微蓁买种子和地膜都需要跟祁昼一起行动,有老前辈指导,心里也不那么忐忑。

南疆棉花分为两种,长绒棉和陆地棉。

大部分棉农种的都是陆地棉,但也有人种长绒棉,长绒棉生长周期要长一些,但棉花要大朵许多,也会有人拿几亩地来种。

微蓁去年在祁昼的地里看到过长绒棉,摸上去软软的,她很喜欢。打算把八亩果子地拿来种长绒棉,其他地种陆地棉。

做好准备工作后,祁昼找来播种机,先种微蓁的二十八亩地,实在忙不过来时,还请了两个工人,分别压地膜和播种,没两天就种好了。

之后两人又把祁昼的地种完,忙碌的播种季总算过去。

微蓁每天都会到地里观察,先看棉花发芽没有,再看田埂边上的梨树。

库市香梨不能直接栽种,需要先用高山上的野杜梨做砧木,野杜梨成活两三年后,再嫁接库市香梨,大概五年后可结果,之后会有五十年的盛果期。

因此有不少阿克市的果农选择种库市香梨,一旦果树长大,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收益。

棉苗长出来时,四周的草地已经青绿。

柳树抽芽,榆树结钱,车前草蒲公英荠菜等野菜层层生长。

微蓁迫不及待地拉着祁昼外出挖野菜,吃了一个冬天的萝卜白菜,她太想念野菜的味道了。

祁昼拿着铲子跟在她身后,两人就在自家田埂上挖,没多久就有半背篓。

回到院子里,微蓁让祁昼烧火,自己则把荠菜清洗出来焯水,用料汁拌成凉菜。

荠菜味道发苦,就算精心调味也无法完全祛除涩味,但微蓁和祁昼却吃的很开心。

“过几天就能种菜了,”微蓁感叹道:“今年我要种多多的蔬菜。”

气温升高后,林母之前找的施工队如期而至,在祁昼屋后给微蓁建房子。

微蓁除了忙地里的事,还要过去监工。

土房子修起来的速度很快,半个月不到就建好了,只要再透透气,微蓁就可以住进去。

微蓁的院子不仅有大厨房,还有干净的厕所和洗澡间,外加客厅和三间卧房,一家人住都绰绰有余。

微蓁没有立刻搬过去,而是开始给棉花间苗。

为了减少补苗,种棉花时每个窝里基本会下三到四粒种子,把瘦弱的拔除,只留下更为茁壮的棉苗。

一般要间苗两次,筛选出最为强壮的棉苗,让它迅速生长。

间苗不是体力活,但要一直弓着身体,时间久了腰酸背痛,手肘也使不上力。

微蓁这次没有求助祁昼,而是找了几个工人,加班加点干了两天。

最后一亩地完成时,天已经渐渐黑了。

祁昼过来找她时,微蓁坐在田埂上挖野菜,“今晚又能吃新鲜菜了。”

祁昼坐到她身边,垂眸望着她,“累不累?”

“累是累,但我也挺高兴的。”微蓁鼻尖上沾着些许灰尘,笑起来是眉眼弯弯。

祁昼抬手擦了下她的鼻尖,“走吧,我骑车带你回去。”

微蓁睁大眼睛,“你啥时候回去的?”

“刚才。”祁昼抬手把她从地上拉起来,“再不走,飞虫都出来了。”

两人走到地头,微蓁抱着野菜坐在后座上,迎面吹来徐徐微风,春天就快结束了。

隔天,两人去县里给微蓁看家具,她需要床衣柜橱柜等物件,但这些东西要价都不便宜,微蓁转了一圈就扯住祁昼的衣袖,“村里有木工吗?我不要在县里买,自己打的也行。”

祁昼了然,“嫌贵?”

“太贵了,”微蓁道:“我现在最要紧的是地里的棉花,把钱花在买家具上可不行,以后没钱了怎么办。”

“不用找木工,”祁昼道:“我给你买,等你秋天卖棉花了再还给我。”

微蓁还是没同意,“我现在能过啥日子就过啥日子,不用你给我买。”

她没有太大的物欲,不是非要买新家具才能开火,更想等自己有能力了,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祁昼深深望着她,良久后道:“那我给你打?”

微蓁眼睛一亮,“你会木工?”

“从前学过,”祁昼轻咳一声:“我院子里的东西基本都是我做的。”

“床和橱柜也是?”微蓁最喜欢的就是祁昼的多功能橱柜,能放很多东西。

“不然呢?”

第52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太好了!”微蓁立刻道:“我也要跟你同样的橱柜!”

“先去买其他东西, ”除了这些大物件,微蓁还缺锅碗瓢盆等小东西。

两人走进菜市场, 找了家卖锅的商店,把微蓁缺的东西全都买好,这才乘坐拖拉机回去。

微蓁把买的两个铁锅放在灶上,又把炊壶和炖锅放在中间的小灶,笑眯眯说:“我马上也能开火了。”

她问祁昼:“床什么时候等做好?”

“最近不忙,正好能给你做。”

“那我该给你多少钱?”虽然两人关系亲近,但她不能白白让祁昼出力。

“我不要钱,”祁昼道:“以后你不是要让我来你家吃饭吗?就当饭钱了。”

微蓁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之前在你家吃饭,你也没问我要钱。”

祁昼:“你买菜做饭了, 我又没吃亏。”

“但是……”

“就当我给你的乔迁之礼。”

微蓁想了想说:“好吧,那你一定要过来吃饭哦。”

祁昼在半个月之内,把几个大物件做好,搬进了微蓁的屋里。

微蓁将新网套铺上去, 躺在床上滚了一圈,美滋滋地说:“我有自己的家了。”

搬家要请客,微蓁认识的朋友不多,当即让祁昼去请张智杰一家,自己则买了肉菜回来, 准备大显身手。

“这院子也太整洁了。”邱莉云走进厨房, 高兴地说道:“屋里也建的好!”

“我亲自看着建的, ”微蓁让她帮自己烧火, “以后我妈妈回来了, 也有地方住。”

虽然林母有了新的家庭,但微蓁心里永远留着她的位置, 等她回来,有干净的房间和温暖的食物,再也不用担心无处落脚。

微蓁烧了排骨和猪蹄,又炒了辣子鸡跟几个青菜,几个人围着祁昼打的木桌坐下,便喝饮料边吃菜。

“看到你的院子,我都想把屋子推倒重建了,”邱莉云看向张智杰,“今年多挣点钱,明年把屋里翻新了。”

张智杰哈哈一笑,“我出钱,你想怎么翻新都行。”

“排骨好吃,”张斐吃的满嘴流油,疑惑地看着微蓁,“姐姐,你以后就不住在干爹的院子里了?”

“嗯。”微蓁摸摸他的脑袋,“姐姐有自己的家了。”

张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落在祁昼身上,小声嘀咕道:“我还以为你会当我干妈呢……”

话音未落,祁昼瞪他一眼,“胡说什么?”

张斐立刻捂住嘴,眼珠子轱辘转,不敢看微蓁。

微蓁眼中划过一丝疑惑,不明白张斐为什么这么说?

“吃你的饭吧,”邱莉云夹了块肉放他碗里,“一天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碎嘴!”

张斐轻哼一声,不敢再说话了。

微蓁脑袋里有点乱,她忍不住去看祁昼,他低头吃饭,看不出到底在想什么。

心不在焉的吃过饭,微蓁收拾好厨房,泡了热茶出来给大家喝。

邱莉云拉住她的手,关心道:“你种地还习惯吗?是不是很累?”

“累是累,但我能行。”

“很少能看到像你这样的小姑娘自己种地的,”邱莉云感叹道:“现在时代不同了,好多人都去县城找工作,工资不说多少,肯定比种地轻松。”

“你之前说要种地,我还以为你是说着玩,没想到这么认真,我这个做嫂子的都佩服你。”

“也不都是我一个人干活,”微蓁笑着说:“忙不过来也会找工人帮忙。”

“是要这样,你一个人可别累坏了身体。”

一家三口没待多久就回去了。

微蓁站在门口送他们离开,回头看向祁昼,他也要回家了。

微蓁忽然有点不习惯。

自她清醒以后,最先看到的人就是祁昼。

她无处可去,赖在他家,他也没有赶她走。村里偶尔有人说他们闲话,他也毫不犹豫的顶回去。

现在她终于有家了,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点舍不得之前在祁昼家的日子。

“想什么呢?”祁昼走到她身边。

“我想谢谢你。”微蓁侧目看着他,“要不是你,我有好多事情都弄不明白。”

“你说种地?”祁昼笑着说:“就算没有我,你自己也能行。”

微蓁轻哼一声:“但是你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这么感谢我,那你明天多做点好吃的?”

“嗯。”对上他温和的眼睛,微蓁又高兴起来。

在新房里住的第一夜,微蓁到后半夜才睡着。早上祁昼来找她时,她睁开眼睛才发现天大亮了。

她打开屋门,让祁昼进来给自己烧火。

“昨天没睡好,”她小声嘀咕道:“今天早上吃面条。”

祁昼看着她发黑的眼睑,“吃过饭你在家休息,我去地里转转,顺带看看你的棉花。”

“我跟你一起去。”微蓁不肯让他帮忙,怕自己以后不勤快了。

祁昼没坚持,吃过饭用自行车带她去地里。

五月的风还有些冷,微蓁缩着脖颈,望着青绿的棉苗,心情很愉快。

间苗后,棉花生长的速度快起来,已经有不少杂草在抢夺土里的养分。

微蓁跳下自行车,从隐蔽的沟渠里找到自己藏起来的锄头,低头开始除草。

祁昼跟她打了声招呼,就去了自己地里。

微蓁在地里干了三个小时,把能看到的杂草都挖出来,捡了些能吃放在田埂上,准备中午带回去。

没多久,祁昼推着车过来,挥手让她回家。

微蓁抱着马齿苋过去,坐上车往回走。

路上遇到村里人,问他们都谈对象这么久了,什么时候扯证。

微蓁又是一愣。

当时她脑子刚刚清醒,还不明白什么叫男女有别,直接租了祁昼的房子,没想过村里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祁昼看她无依无靠,同意把她屋子租给她,估计也是心存怜悯。

两人都没有把村里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偶尔听到,祁昼也会让对方哑口无言。

随着见识增长,微蓁也意识到自己跟祁昼走的太近对名声不好,但她本就不是常人,早年间收到太多诅咒和白眼,很少能得到纯粹的善意,并不在意这些人的议论。

可同样的话听多了,她也会感到疑惑,祁昼会不会在意自己的名声呢?

她望着祁昼的后背,手指扯了扯他的衣摆,“祁昼,你想找对象吗?”

男人身体一僵,“问这个做什么?”

微蓁皱眉道:“你要是想找对象,我是不是应该离你远点?”

祁昼沉默片刻,声音发沉道:“因为刚才那人的话?”

“不是,”微蓁轻声说:“是我自己想问。”

祁昼把车停下来,单脚撑在地面,回头看着他,“你希望我想,还是不想?”

微蓁对上他的目光,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回答。

祁昼垂眸道:“你如果在意他们说的话,我们可以减少往来。”

“我不在意。”微蓁想也不想道:“我不在乎他们。”

“那你在头疼什么?”祁昼眼中带着些许笑意,“你把他们说的当真了?”

“我是觉得自己以前傻傻的,租了你的房子没有去考虑你的处境,但现在我已经变聪明了,不想让你感到负担。”

“你不是我的负担。”祁昼看着她的眼睛,“你的年龄还很小,不要去想太复杂的事,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和我来往了,可以告诉我,我不会缠着你。”

“不会。”微蓁立刻说:“我不会不理你的。”

“那就好。”祁昼继续蹬自行车,“那我们暂时就像现在这样吧。”

微蓁只苦恼了片刻,就把这件事丢到了九霄云外。

时间越来越热,微蓁把院子里的土地翻出来,种上自己平时吃的蔬菜,番茄辣椒豆角茄子……只要是能种,她都种了。

她还抽时间去邱莉云那儿找来了一把果树苗,种在了墙角。

这天下了场雨,邱莉云说明天要去白杨林里找蘑菇,问微蓁去不去。

“要去。”微蓁立刻道:“真的能找到吗?”

“当然,”邱莉云道:“去年我和张智杰找了一桶,吃了很久呢。”

微蓁去看祁昼,男人看了眼天色,颔首道:“一起去。”

微蓁欢呼一声,转身去收拾东西。

翌日天刚亮,两人就来到张智杰的果园,乘坐他家的拖拉机外出。

雨后的气息非常清新,天高气爽,很适合打野。

“我听张智杰说,那附近有个大湖,说不定能找到野鸭蛋。”

微蓁想到去年那些野鸭蛋,都被她做成了咸鸭蛋,她和祁昼吃了很久,心里很期待。

穿过一片片棉花地,拖拉机进入了戈壁。此时的天空更加高远,白云像绵羊一样柔软。

微蓁以为要开很远的路,结果转过弯眼前就出现了一片白杨林,林子不是很大,一颗颗白杨树好似边疆卫士,挺拔的矗立着。

白杨树侧面种了很多小麦,南疆的小麦通常是春小麦,种下四个月左右就能收获。

此时小麦绿油油的,还没有抽穗,差不多两个月能收成。

几人穿过田埂,走到白杨林中。

地上的雨水还没有干透,林中的湿气还很重。

“之前有老棉农告诉我们,麦子地附近最容易长蘑菇,我和张智杰还不相信,去年过来转了一圈,结果还有点道理。”

微蓁不了解蘑菇的生长习性,跟着往里走,眼睛认真看着地上,怕错过任何一个角落。

第53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杨树林里多数是大白菇, 藏在草叶下面,”邱莉云对微蓁道:“你找根木棍把草拨开, 说不定能找到。”

微蓁点了点头,跟在邱莉云身后走了十几分钟,看她在杨树下面的草笼里发现了两朵白中带灰的蘑菇,大的比手掌还大,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运气还不错,”邱莉云把大白菇根部的土刨开,抬手将蘑菇掰下来,对微蓁道:“你过来认一认, 待会儿别找错了。”

微蓁凑过去看了看,又低头闻了闻, 淡淡的蘑菇味,有点湿漉漉的。

“还有其他种类的蘑菇吗?”她问道。

“还可能遇到白林菇和黄菌,看不准你问祁昼。”

微蓁回过头,祁昼轻咳一声:“我虽然很少找菌子, 但也认识几种。”

“那我和祁昼去另一边。”微蓁对邱莉云挥挥手,“待会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采到毒蘑菇。”

“好嘞。”

四人在林中分开,微蓁拿着木棍迫不及待地往前走,遇到微微鼓起的地方,就把上面的草叶子拨开。

祁昼跟在她身边, “别那么紧绷, 太耗精神了。”

微蓁笑了笑, “我是第一次出来找蘑菇嘛。”

祁昼:“我找到让你来摘?”

“好啊, ”微蓁兴致勃勃道:“希望能多找点。”

雨后的白杨林里露水很重, 没走几步裤腿就打湿了,微蓁发现不远处有个鼓起的小包, 用木棍扒拉开,是刚刚长出来的大白菇。

她兴奋地对祁昼挥了挥手,让他过来看。

祁昼蹲下身把泥土扒开,里面竟然有一丛,小小个,看起来白嫩嫩的。

微蓁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掰出来,一共有五朵,嫩的能掐出水。

“太好了。”她摘了点草叶垫在背篓里,把大白菇放进去,气势高昂地对祁昼道:“继续继续。”

两人顺着白杨林往前,没多久又发现了一朵大的,比家里吃面的碗口还要大,菇肉很厚,没有一个虫眼。

微蓁深吸一口气,把它挖出来,对着自己的脸比划了几下,“这朵就够吃一顿啦。”

两人对视一样,像推土机似的,不放过林子任何角落。接连收获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大白菇,有五六斤重。

这时邱莉云在远处朝他们挥手,“收获怎么样?”

微蓁把近在咫尺的蘑菇挖出来,起身道:“还不错,你们呢?”

“我们挖了四五斤,”邱莉云走过来,看到两人的收成“嚯”了一声,“不错啊,你们找到的个头都挺大。”

微蓁高兴道:“可能是老天爷看我第一回来,比较照顾我吧。”

邱莉云被她逗笑,“找完这片地,我们去其他地方转转,附近的河县有片临水的胡杨林,说不定能找到巴菇。”

巴菇生长条件跟胡杨林息息相关,肉厚味美,对人的身体非常好。

最后找了几朵大白菇后,四人回到拖拉机上,朝河县胡杨林而去。

穿过一条条石子路,两旁出现了一座座土房子,有的屋前种着葡萄树,茂盛的葡萄藤在架子上恣意生长,有的种了菜和花,大多是黄瓜茄子和一些开的比较艳丽的蜀葵或者夹竹桃。

此时大部分果蔬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偶尔能在渠边看到摘桑子的小孩,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

穿过几个村庄,再次进入戈壁,往远处看,入目是一片被阳光晒得金黄的沙漠,沙丘被风捏出了不同的形状,看起来很壮阔。

没多久,胡杨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胡杨林生命力旺盛,耐寒耐旱耐盐碱和沙漠,木质坚硬,是上等建筑和家用材料。

有生而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烂的美名。

随着胡杨林出现的,还有一条不宽的河,静默地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到了。”张智杰把车停下来。

此时是春天,胡杨林一片青绿,还没有秋日的绚烂。

四人拿着工具下车,快步朝河边走去,远远能看到鱼在水中游动的身影。

“走吧,先去找蘑菇,一会儿再看看能不能抓点鱼。”

微蓁和祁昼朝其他方向走去,巴菇比大白菇小,寻找的难度也比较大。

但微蓁和祁昼的眼神都很好,没多久就在胡杨树根部位置发现了两朵马鞍状的灰褐色蘑菇。

微蓁抬手挖出来,对祁昼道:“是这个吗?”

祁昼点点头。

两人沿着胡杨林继续往前走,不知现在是不是巴菇的生长季节,找到的个头都不大,两个小时也只有十几朵。

此时太阳高悬,天气已经热起来。

祁昼带微蓁回到水边,准备吃午饭。

邱莉云他们也回来,有些失望地说:“还是要夏秋来才行,现在不是时令。”

四人在河边洗了洗手,张智杰眼睛一亮道:“这水里的草鱼还挺大的。”

他拿起馕饼咬了一口,“为了抓野鸡野鸭,我今天特意带了渔网过来,待会儿看能不能抓点回去。”

祁昼“嗯”了一声,垂眸观察河流的走势,“下游不过五六米,我们从深水处拉网上来。”

说干就干,张智杰取出渔网,从浅水处走到对面,跟祁昼把网提到下游,对着鱼群最多的地方下网。

鱼群受惊四下逃窜。

两人也不着急起网,而是驱赶着它们往浅滩而来。

微蓁和邱莉云脱掉鞋,站在上游把窜过来的鱼抓住,抬手就往岸上丢。

“好久没抓过鱼了,”邱莉云擦了擦脸上的水渍,“这附近也没个村庄,河里的鱼都多少年没抓了,个顶个的大。”

微蓁摸到光滑的鳞片,差点被一尾巴甩到脸上,她急急把鱼丢到沙土里,“这些鱼能养起来吗?”

“养不住的,”邱莉云道:“这是野生鱼,受伤后活不了多久,吃不完做成咸鱼干放着。”

祁昼和张智杰把网提起来,里面有几十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这算是采蘑菇后的意外之喜了。

邱莉云拿来几个水桶,把鱼捡起来往里装,“县上买鱼可不便宜,这些鱼够我们吃好久了。”

微蓁把岸上的鱼捡起来,浑身湿漉漉的,布满了鱼腥气。

祁昼来到她身边,低声道:“这里不宜久留,你先把鞋穿上,我们该走了。”

四人洗了手,坐上拖拉机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至于说的野鸭蛋,已经被他们忘到了九霄云外。

照例是在张智杰院子里分鱼,一共七十多条,微蓁他们要了三十条,其他的都留给了张智杰一家。

回去的路上,微蓁的心情一直很兴奋,“有个拖拉机也太好了,想去哪就去哪。”

“你喜欢拖拉机?”祁昼挑了下眉,“不喜欢轿车?”

微蓁想也不想道:“拖拉机装的多,轿车装的少。”

祁昼失笑,“你是想着出去玩。”

微蓁不服气,“拖拉机还能装棉花棉杆,去县里拉肥料。”

“有道理。”祁昼会开拖拉机,也在农机局报名考取了证书,平时要用都是去村里借,并没有自己的拖拉机。

听她一说,反倒动了几分心思。

回去后,两人在院子里把鱼收拾出来,微蓁把鱼杂放在盆里,打算晚上吃酸辣鱼杂。

祁昼用盐和调料把鱼腌制起来,准备晚上去砍点柏树枝,把它们做成腊鱼。

前段时间林母给微蓁寄了钱回来,微蓁一直想寄东西过去,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便搁置下来。

他不经意道:“这些鱼弄好了,给你妈寄点过去?”

微蓁眼睛一亮,“好啊。”

林母每两个月就会给微蓁拿钱,微蓁也没有拒绝,反正她不花,也有别人花,还不如让她花呢。

夜里微蓁让祁昼抓了酸菜出来,把鱼杂焯水后爆炒,味道别提多鲜美了。

至于找到的大白菇,微蓁用清油煎得很干,放在罐子里存着,准备给林母寄一瓶。

剩下的则拿来煮鱼汤。

晚上两人相对而坐,吃的满嘴流油。

第二天两人到戈壁滩把鱼熏好,微蓁很快就去邮局将东西邮了过去。

林母收到后很感动,当即蒸了两条出来吃。

“这鱼做得好,”丈夫刘征赞叹道:“肉质跟普通鱼不一样。”

“村里水好,估计是在河里抓的,”林母笑着说道:“自从微蓁好了,只要得了东西,就处处想着我们呢,上回不还寄了腊肉和咸鸭蛋过来。”

刘征点点头,“你从前照顾她辛苦,她必然要懂得感恩。”

林母笑了笑没接话,刘征道:“这段时间老大的成绩下降很多,你多注意注意,他以后就算参军,成绩太差也不行。”

林母顺从地点点头,叹气道:“上回你发的那几个肉罐头,我想着给微蓁寄点过去,她在村里也吃不到什么好的,我这个当妈的心里难受,嫁给你我是过上了好日子,却把她丢下了……”

“随你。”刘征在这方面并不拘着她,“你想寄就寄,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做主就好。”

林母扬眸一笑,“我先去看看儿子。”

她起身去了屋里,看着睡容香甜的儿子,轻轻摸了摸他的小手。

刘征的二子一女,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好在她生下孩子后,在这个家里有了话语权,给微蓁寄东西也能直接开口,不像从前那样谨小慎微。

第54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六月, 大量光照让棉花迅速生长,微蓁每天都要去地里观察情况, 一旦发现叶片上有虫卵,就立刻打农药,绝不容许它们破坏自己的劳动成果。

农药的味道很难闻,喷出来的液体不仅熏鼻子还熏眼睛,微蓁从张智杰家借来墨镜,又连夜做了两个口罩,才跟祁昼一起下地。

二十八亩地差不多一天半就打完了。

微蓁回家后结结实实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睡了半天。

晚上祁昼过来找她, 说张斐马上过生日,明天去他家吃饭。

微蓁点了点头, 爬起来炒了两个菜。

“去年种的刺泡可以吃了,”吃过饭,祁昼问道:“要不要过去看看?”

微蓁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站起身, “走啊。”

她小跑到祁昼的菜园,种在角落里的刺泡已经黑了好几颗,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我居然都没发现。”微蓁摘了两颗塞进嘴里,眯起眼睛道:“好甜,好好吃啊。”

“今年开花很多, ”祁昼道:“陆续还会结很多, 你每天都可以过来找找。”

微蓁注意到边上的蓝莓树, 也已经有小果子, 大概半个月可以采摘。

她把摘下来的刺泡递给祁昼, “辛苦你打理了。”

祁昼拿了一颗丢进嘴里,“你自己吃。”

“全部都给你, ”微蓁摊开手,“你这么辛苦,应该多吃点。”

祁昼眼中划过一丝笑意,取走了大半,“够了,再多就腻了。”

微蓁嘿嘿一笑,美滋滋的在菜园里转了一圈,看到成熟的番茄,摘了个咬着吃。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晒干菜了。”

祁昼道:“一直在你那边吃饭,我这边的菜也吃不完,你想要什么就自己来摘。”

微蓁眉眼弯弯,“我肯定不跟你客气。”

张斐过生日,两人去县里给他买了蛋糕和玩具,顺带取了林母寄回来的包裹。

里面不仅有钱,还有四个牛肉罐头,不是外面能买到的那种。

“都是精肉,”祁昼看了看,对微蓁说:“应该是你叔叔分到的。”

微蓁目光灼灼道:“都是五香味的,应该很好吃。”

把东西放回家后,两人就去了张智杰的果园。张斐穿着一身牛仔服,昂首挺胸站在院门口,看到微蓁就咧开嘴,“姐姐!干爹!”

微蓁跳下自行车,把礼物给他,“生日快乐。”

张斐眼眸弯弯,拉着微蓁的手道:“姐姐,我带你去摘樱桃和杏子,都甜甜的,可好吃了。”

张智杰和邱莉云在厨房里忙,听到声音探出脑袋来,对两人招招手,“来了,先进来喝水。”

张斐挺着胸脯,“我要带姐姐去摘水果。”

“去吧去吧,”想到微蓁喜欢樱桃,邱莉云笑着说:“今年专门给你留了一树,你多吃点。”

祁昼把蛋糕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我和他们一起去。”

“行,”邱莉云狭促道:“你俩到哪都形影不离。”

今年的樱桃结的很多,个头也比去年大,微蓁站在树下吃了好几把。

“它长这么好有我的功劳哦,”张斐得意洋洋地说:“我天天来看它呢。”

微蓁:“……”

三人摘了小半框樱桃和几斤杏子,在果园里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邱莉云在厨房里忙的头也不抬,“想吃什么喝什么自己动手,我先把午饭做出来。”

微蓁洗了手给她帮忙,邱莉云笑着把她推出去,“总是吃你做的饭,也该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了。”

“那我给你烧火。”

“别管,”邱莉云看了眼想往外跑的张智杰,“让他来,整天就想着把厨房的活丢给我,他想得美。”

张智杰大叫冤枉,“哪天不是我烧火洗碗?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邱莉云轻哼一声:“找人搭伙过日子,这不是应该的吗?”

她扭头对微蓁道:“我知道你勤快,但你以后结婚了,可不能惯着这些臭男人,除了地里的活,屋里的也要让他们沾手,不然总以为我们做女人的轻松。”

微蓁想到自己做饭的场景,她几乎只管炒菜,祁昼会提前把菜洗好切好,之后再烧火,并没有让她耳提面命的时候。

吃过饭,他也很自觉的把锅碗洗了,将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要说,找对象就得找能心疼人的,要是找个大爷,天天把他当神仙供着吗?这样的日子我是一天都过不下去。”

张智杰被她说的哭笑不得,“娶了你是我的福气,我好好烧火还不行吗?”

微蓁望着两人斗嘴的场景,下意识想到祁昼,他比张智杰还勤快呢。

午饭吃的是芋头鸡、红烧鱼、糖醋排骨和清炒时蔬。

邱莉云把最后一道鸽子汤端上来,照例说了些勉励张斐的话,便让大家多吃点。

祁昼难得喝了点白酒,陪张智杰在桌子上侃大山。

微蓁才知道两人原本是不打算来边疆的,想南下去大城市转转,看能不能找个挣钱的工作。

谁知村里通知来边疆能分土地,就稀里糊涂过来了。

“第一年我们不会种棉花,让棉铃虫吃了不少棉桃,收成比不上人家一半,差点就收拾铺盖回去了,好在第二年我们学聪明,总算挣了点钱,之后一年比一年好。”

微蓁望向祁昼,男人微微垂着眼眸,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那你们后悔没去大城市吗?”微蓁问。

“有啥后悔的,”张智杰道:“现在就是最好的日子。”

夫妻和睦,儿子上进,他每天下地都充满了干劲。

“想要去大城市还不简单,等儿子上大学了,我俩拿着存款想去哪去哪。”

微蓁看向祁昼,男人掀起眼睛望着她,“你想去大城市?”

微蓁摇摇头,“在村里种地没什么不好,偶尔能出去转转就行。”

祁昼颔首,没再说话。

喝完酒,祁昼不吵不闹,躺在门口的椅子上睡着了。

微蓁和张斐跑到果园里捡了些鸡蛋回来,天色已经不早了。

邱莉云把剩菜热了,让他们吃过晚饭再走。

祁昼捏了捏鼻根,站起身到压井旁洗了把脸,抬起头来时已经清醒。

吃过晚饭,两人陪张斐把蛋糕切完,才带着装满的背篓往回走。

怕祁昼酒没醒,微蓁坚决不让他骑车,就这么推着自行车在田间行走。

祁昼无奈道:“我其实没喝多少。”

“那也不行,”微蓁道:“背篓里有鸡蛋,摔了就吃不成了。”

祁昼闻言没再坚持,两人顺着土路前行,迎面吹来微凉的风,驱散了夏日的暑气。

微蓁望着繁星璀璨的天空,指着一个方位道:“那好像是北斗七星。”

祁昼顺着她的手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这里的星星可真多啊,”微蓁感叹道:“夜色也很明媚,不像老家那样深沉。”

祁昼看着她恬静的侧脸,“你后悔把户口迁过来吗?”

微蓁摇摇头,“老家没有我在乎的人,他们都不喜欢我。”

微蓁和林母对老家的亲戚来说是耻辱,每次看到她们都会说很多带刺的话,恨不得她们母女俩死在外面。

林母去年带着微蓁回去,得知她嫁进了部队,那些亲戚瞬间变了脸,说林母命好,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微蓁的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她已经很难体会到他们的好,只想远远的离开那儿。

“我只在乎妈妈和弟弟,还有你们这些朋友。”

“重要的人不需要太多,”祁昼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七月开始打顶,微蓁又投入了农忙中。

她和祁昼都忙不过来,只能请小工帮忙,两天就把地里的嫩尖掐完了。

之后需要给棉花地施肥放水,让结出来的棉桃逐渐膨大。

放水是微蓁最担心的事情,挨家挨户的放水时间都不同,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晚上,轮到她在晚上的话,她一整晚都要待在棉花地,以防水放太多,或者沟渠出现什么问题。

祁昼的地跟微蓁挨得很近,他跟村里商量,他和微蓁一起放水。

下午两人来到渠边,把大渠的闸口打开,让水途径中渠再流入他们的小渠,随后在小渠上挖出口子,保证水流进入棉花地。

放水是个熬时间的活,祁昼取了尿素袋垫在地上,让微蓁坐着休息,自己则沿着田埂走了一圈。

微蓁望着有些泥泞的水流,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鱼。

她让祁昼看着地,自己回家拿了抄网过来,对着水渠过了一遍,还真捞到了几条鲫鱼。

她高兴地对祁昼挥了挥手,“晚上给你煮汤面吃。”

祁昼接过她手中的抄网,来到水稍微深些的地头,一网下去又看到了鱼尾巴。

“刚来南疆时,有次灌溉完,我在积水处发现了一条大鱼,连鞋子都来不及脱就把它抓起来,叫张智杰他们来吃饭。”

“那时我们都很穷,平时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为了煮那条鱼我还特意去县里买了一公斤五花肉,那天跟过年似的,好好吃了一顿。”

“多久的事了?”微蓁问。

祁昼道:“那时张斐才两岁多。”

第55章在九零吃软饭那些年

微蓁闻言, 忽然对祁昼的过去很好奇。

“那你刚来是不是很辛苦?什么事都是自己扛着?”

“第一年比较苦,”祁昼把捞上来的鱼放在水桶里, 看着她道:“身上没什么钱,地里的活干不好也只能硬着头皮干,摸索两年后才有了好转。”

“幸好我遇到了你,”微蓁忍不住道:“不然我也会手忙脚乱的。”

“你脑子比我好使,”祁昼道:“看的书也多,就算没有我,你也能种好地。”

“为什么你总是不承认自己很重要呢?”微蓁感到不理解,“你明明就帮了我很多啊。”

祁昼挑挑眉, “那你怎么报答我?”

微蓁指了指桶里的鱼,“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祁昼看了眼天色, “我在这看着,你先回去做晚饭。”

微蓁点点头,拎着半桶鱼走了。

回到屋里后,她用剪子把鱼收拾出来, 在锅里放猪油,将几条鱼放进去煎,煎到两面金黄,再把开水壶里的热水倒进去,放入姜片炖煮, 直到鱼汤变浓郁变白, 才加入白菜和调味。

在另外锅里煮完面, 微蓁用大盆盛出来, 又拿了筷子和小碗, 关上门快步朝棉花地走去。

此时已经黄昏了,祁昼怕她拿不过来, 跑到地头来接她。

两人就地坐下来,拿着筷子在夏日的晚风里吃面,鱼汤鲜美,白菜甘甜,再加上柔软的面条,微蓁的吃通体舒畅。

“好吃。”她吃了两碗,又喝了点鱼汤,放筷子道:“待会儿我们再找点鱼吧,明天给你炸鱼吃。”

“好。”

吃过饭,两人继续在棉花地里巡视,棉花地很长,每两亩地之间有田埂。

灌溉完一片地,要把水渠的缺口堵上,去前面另挖口子。

这样的事情微蓁重复了好几次,直到天亮才浇完了一半。

她打了个哈欠,坐在土坡上,望着东边升起的骄阳,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这么久。

“你先回去睡一觉,”祁昼穿着满是泥泞的桶桶鞋过来,身上还沾着清晨的寒意,“剩下的地不多,我能看过来。”

“我还能行,”微蓁摇摇头,“早上我不想动,你回去做饭吧。”

祁昼看她脸色如常,抬手把地上的碗筷收起来,“你想吃什么?”

“还是吃挂面吧,”微蓁道:“从坛子里抓点泡菜,很快就能做好。”

“嗯。”祁昼大步回了村里,没多久就带着早饭过来,两人吃过后继续灌溉,直到最后一亩地浇完。

“你那边应该也快了,”微蓁道:“我先回去做饭,等你回来吃。”

祁昼点了下头,用锄头把渠填上。

晚饭微蓁没有做复杂的菜,摘了辣椒茄子和嫩南瓜,把茄子切成段放在锅里蒸好,加入烧熟的青椒,配以蒜末辣椒面以热油泼制,再加入盐巴味精香醋调味,简单的凉拌茄子就做好了。

微蓁把嫩南瓜切成细丝,在锅里加入油和干辣椒,烧大火爆炒,南瓜丝很快软下来,又嫩又香甜。

晚上祁昼回来吃饭,就着两个素菜吃了三大碗。

微蓁在锅里烧了热水,让他洗完澡再回去休息。

祁昼让她先睡觉,自己则去棉花地巡视一圈,发现水浇的差不多,渠口也没问题,才回来休息。

打完顶,棉桃进入快速膨胀期,病虫害也加剧,微蓁和祁昼每隔半个月就要打一次农药,有专门杜绝害虫的,也有帮助棉花生长的。

七月中旬,塔河水流决堤,漫上来的河水差点把村民的蔬菜地给淹了。

微蓁才发现有一种开的跟葵花很像的菜叫洋姜,长得比人还高,春夏开花,花期能够持续很久,根部的茎块还能用来做酸菜。

微蓁问那人能不能买点,她想在院子外面种。

“现在不是洋姜种植的季节,就算种了也没有收成。”

微蓁闻言还是买了点,心想明年能收成也不错。她在自己和祁昼的院子外面都种了洋姜。

之后南疆的天气越来越热,只有早晚能出去干活,中午根本不能出门。

微蓁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每天要睡至少两个小时。

醒了就把菜园里成熟的豇豆茄子辣椒等蔬菜摘下来,洗干净放在院子里的大簸箕里晒。

干豇豆冬天烧肉很香,她今年特意多种了些。

晒干的蔬菜她收起来放在袋子里,等赶场的时候寄给林母。

没多久张智杰家的早酥梨熟了,让他们过去摘。

早酥梨是南疆成熟较早的梨,比库市梨要早近两个月,皮薄脆甜,不容易运输,张智杰种的不多,但亲朋好友管够。

祁昼带微蓁过去摘了一筐,两人足足吃了七八天。

这天吃过晚饭,祁昼道:“最近天气太热,带你去塔河公园转转。”

“好啊。”微蓁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去过公园呢。

翌日,她换了身漂亮裙子,乘坐祁昼的自行车,穿过村门口的土路,来到了上边的石子路,通往离这不到两公里的塔河公园。

微蓁远远就望见一个八角亭,门口的牌匾看起来很气派。

守在门口的保安看到两人,让他们到窗口买门票。

祁昼掏了十块钱,拿到了两张门票。

他让保安帮自己看着自行车,带微蓁从平坦的水泥地上走了进去。

塔河公园围绕大河建立,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四处种着绿植,其中还有不少果树。

往前走是一片搭建在湖上的八角亭,此时正值盛夏,水里种着些圆叶睡莲,青褐色的叶子,平平铺在水面上,不知是不是海拔的原因,没能开出一朵花,显得有些萧条。

再往前是塔河的闸门,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好似龙吟般浩荡。

这里应该是最为壮观的地方了,可惜不能近距离围观,两人待了片刻就离开了。

再往后是更大的湖,设有钓鱼的地方,需要给门票。

微蓁虽然喜欢抓鱼,但这要钱的地方她不想去,扯着祁昼的衣服往另一边走。

“不让你钓鱼,”祁昼笑着说:“只是让你看看湖景。”

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听着头顶的蝉鸣,心道还不如水库那边好玩。

眼看时间不早,祁昼带她到了湖对面唯一的饭馆,里面有很多特色菜。

说到吃,微蓁倒舍得花钱。祁昼点了狗头鱼煲和清炒黄花菜,微蓁点了一道干煸鳝鱼。

自从来了边疆,她就再也没有吃过鳝鱼了。

饭店厨师手艺好,两人对这顿饭挺满意。

为了值回票价,两人跑到了湖后面的胡杨林附近,那是一片小山坡,上面全都是胡杨树,跟河县的比起来,不算壮阔。

“秋天,我们去河县吧,”微蓁道:“那边的胡杨林更大些。”

“好。”

没待多久,两人就决定回去了。

与其在这耗时间,不如回家找点活干。

“我还想种几棵葡萄树。”回去的路上,微蓁美滋滋地说:“等明年秋天,就能吃葡萄了。”

“可以,”祁昼道:“捡完棉花,我给你把架子搭起来。”

微蓁扬眸一笑,掰着手指头道:“我还想种月季花和无花果。”

“嗯,”祁昼道:“你自己想好,赶场的时候看能不能买到,要是不能,我再想办法。”

“好哦。”

八月,地里的棉花结出了累累棉桃,微蓁望着自己照顾的土地,心里很高兴。

祁昼检查了一下地面,发现不缺水后,打算带微蓁去水库玩。

他问张智杰一家去不去。

“今年是去不了了,”张智杰喜上眉梢道:“我老婆又怀崽了,我要在屋里当牛做马。”

“什么时候的事?”祁昼有些惊讶。

“前天她不舒服,我带她去医院检查出来的,月份还不稳,正准备跟你们说呢。”

微蓁走进屋里,邱莉云正坐在床头织毛衣,看到微蓁招了招手,“真可惜,不能跟你们出去玩。”

微蓁望着她平坦的肚皮,心里觉得有点神奇,“会很难受吗?”

“不难受,”邱莉云笑着说:“就是生产遭罪,要不是担心张斐没有兄弟姐妹,我也不打算再生。”

微蓁碰了下她的肚子,“那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哦。”

“我都是过来人了,”邱莉云失笑,“你和祁昼怎么样?地里的活忙得过来吗?”

“棉花长得很好,就是草太多了。”微蓁呼出一口气,“我除完又长,很讨厌。”

“没办法,种地就是这样,”邱莉云被她逗得合不拢嘴,“你看我家果树地,到处都是杂草,后面还专门养了鸡来吃,也没抑制住。”

“看后面会不会出现更好的除草剂,”邱莉云道:“上面还是很重视棉农的。”

微蓁点点头。

祁昼去县里买了补品回来给张智杰,让他好好照顾邱莉云,便带着微蓁离开了。

“那我们现在去不了水库了吗?”微蓁心里有点失望。

祁昼沉吟片刻,“很想去?”

微蓁点头如捣蒜,“我还没去过夏天的水库呢。”

“明天去。”祁昼道。

“真的吗?”微蓁拉住他的衣袖,“你要去借张智杰的拖拉机吗?”

“不是。”张智杰的拖拉机每天要运水果去县城,他们借不了。村里的拖拉机也有用处,更不能开去水库。

“那我们怎么去啊?”

第二天一早,微蓁被一阵拖拉机的轰隆声吵醒,她打开院门,发现一亮崭新的东方红拖拉机停在门口,祁昼正取下钥匙,从上面下来。

“这是新买的吗?”微蓁快步上前,抬手摸了摸车头,有点不敢置信,“你什么时候买的啊?”

“之前就在看,”祁昼从驾驶座跳下来,垂眸望着微蓁,“以后我们不用再坐其他人的车了。”